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2024-07-13

社会学研究生论文(精选6篇)

篇1: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民族社会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 民族社会学的视野

1.简答:民族社会学定义:是研究多民族社会良性运行和民族语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的社会科学,具体来说,是从社会学的视野来探讨与民族相关联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同时也从民族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的良性运行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族社会关系的协调。

2.民族社会学的主要特色有:①社会学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考察具有全面性;②社会学视野更具有现实性;③在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社会学视野具有较强的实证性或经验性。

3.辨析: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是民族社会学的基本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民族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民族社会学所要研究的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和外延广泛的范畴,而不是相互独立或二元对立的两个范畴。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所代表的既不是孤立的民族事项,也非笼统的社会,而是两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关系、结构和过程。

4.理解民族与社会的关系,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认识民族社会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区别。民族学把民族当作具体的物质现象来加以研究,民族社会学则是把民族与社会相联系和融为一体。其次,要区分社会中民族范畴的两种特性。一是与民族相关联的自在特性,二是自为性。最后,既要了解民族与社会的结构特征,也要把握其过程特征。

5.简答:民族社会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五项:①研究社会中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形成、变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规律;②探讨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互动的结构、过程及特征;③研究民族社区、人口、教育和社会问题;④研究民族政策和制度安排;⑤探讨社会变迁与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6.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民族问题的核心就是利益和价值的关系问题,民族问题主要有四个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①政治层面的民族问题是指不同民族在政治利益方面的关系问题,只要涉及政治主体中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利益的分配以及民族政治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其特征主要是:集中性;危机直接性;象征性。②经济层面的民族问题实际上就是民族之间在资源配臵和经济利益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现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然条件的作用;二是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三是各民族自身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它是民族问题的根源和基础,民族之间出现的矛盾、不协调,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上不平等所致,所以,经济层面的民族问题具有根本性和潜在性。③文化层面的民族问题是不同民族之间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协调关系。其特点主要是观念、态度和情感问题。导致文化层面的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民族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鼓吹本民族文化总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而对其他文化则采取抵制和鄙视的态度。④社会层面的民族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出现的民族关系不协调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有:多样性和嵌入性。7.社会的良性运行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社会系统的动力机制;二是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协调机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是推动社会运行的力量来源,是决定社会运行效率高低的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运行动力的高低。系统协调机制主要指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功能和运动的衔接及顺畅的机制,它是确保系统动力顺利传送并输出结果的机制。社会良性运行的一般规律就是一个社会必须具备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完善的协调机制,具体的说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两者缺一不可。8.认识多民族构成的族际社会的运行特征和规律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首先,分析那些因素可能影响和阻碍族际社会的良性运行。从良性运行的动力条件来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相对低下,会在根本上制约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程度的提高。因此,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让民族地区的人民走出经济的贫困状态,这是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条件。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程度来看,影响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的因素主要是民族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其次,探讨族际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从多民族社会的结构特征来看,要促进族际社会的良性运行,一是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共同发展;二是必须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需要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9.中国社会转型主要指:社会结构从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不断向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效率较高的市场经济的转轨。首先,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问题。其中贫富分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较为突出。其次,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同民族的社会与文化转型问题,即各民族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和发展如何与整个社会系统的结构转型相协调、相一致。

10.论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第一,从社会结构特征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族际社会,56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建设和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主权国家。第二,从社会发展现实的角度看,当前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其中,地区差别和地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第三,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第四,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主要江河的源头,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但其地理位臵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中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前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推动中华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主要任务是: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地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于民族和民族地区来讲,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结构大调整。而要推动改革和结构大调整,扩大对外开放非常重要。开放不仅能搞活市场,也能带动观念和结构的转变与调整。通过扩大开放程度,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②加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民族地区人才发展战略。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使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为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开辟多层次的人才渠道,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的全面发展。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增长只是短期行为,不能保证民族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破坏今后发展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1.全球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的影响:推动本民族和本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本民族的、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可以借助全球化潮流的力量,借助于全球资源,更好更快的发展自我。另一方面是消极的影响。在借助全球化潮流的力量来促进本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同事,也存在受到这一潮流冲击而丧失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主体性、独立性的风险。因为,在借助外力发展的过程中,可能要舍弃自己的某些东西,或产生对外来东西的过多依赖,从而导致自身发展动力的丧失,并最终丧失独立自主性、独特性和独立性的保护与发展

12.简答: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特色的发展与保护:正确对待全球化过程中民族特色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坚持以发展为核心的原则;第二,坚持发展与保护并行不悖的原则;第三,坚持发展与保护相互促进的原则。

第二章 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简答:民族社会学方法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工具。

2.民族社会学方法的特征:第一,动态性,第二,整体性,第三,经验性。

3.简答:民族社会学具体研究的实施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①提出和界定问题;②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③进行研究设计;④收集资料;⑤整理和分析资料;⑥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⑦得出结论;⑧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4.论述:民族社会学研究中要注意的伦理问题主要有:①隐私问题。对民族社会学来说,常常需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状况,在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中,或多或少会涉及私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需要研究者遵循尊重隐私原则。其原则包括:平等的原则;尊重对方的原则;理解的原则;保密的原则。②忌讳问题。忌讳问题涉及人们在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等文化方面的差异,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民族社会学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隔阂、距离。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和心理距离的存在,有些研究者就可能冒犯被研究者的禁忌,导致交流和沟通的障碍,甚至伤害到被研究者的情感。因此,要采取有效办法避免冒犯忌讳问题。③政治敏感问题。民族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和民族问题相关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民族问题相对于社会学中诸如社区、社会分层之类的问题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族问题可能常常与某些敏感的政治问题有所关联,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而且也能够做到保持政治的中立性,更多的关注学理问题,而不应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第三章 民族文化

1.简答: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民性。

2.辨析: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融合和民族文化同化是两个不相同的文化趋同过程,其区别在于民族文化融合是自觉的、自愿的、和平的,而民族文化同化则是被迫的,并往往伴随有压迫和暴力的行为。

3.简答和辨析:民族文化区域化:一个民族分布在广阔的地狱中,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需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适应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会促成民族文化的区域化。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是不同步、不平衡的,往往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受其惠,长此以往,必定会加剧民族文化的内部分化,加大原有的差异,扩展原有的差距,促成民族文化的区域化。因此,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就应该正视这种现象,不能以局部的区域文化来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不能以先进区域的文化来掩盖后进区域的文化,也不能反过来,以后进区域的文化代表整个民族的文化。

第四章 民族社区

1.简答:民族社区:是指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域,成员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者是以某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几个民族杂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而强有力的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构成的区域。

2.考点:民族社区发展主要分为制度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①从体制上看,民族地区主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和各省的《民族工作条例》。目前,乡级基层政权的建立,村级自治的实施包括民族社区在内的村乡社区的制度体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的制度层面上都已完成。但是实际的情况远非如此,这一农村中的制度安排在实际的运作中,各级组织的职能角色却出现了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严重制约乡村民族社区自治制度的正常运作。②我国民族社区经济发展整体上体现出不平衡性和多元性。不平衡性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3.简答:民族社区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二是特色性原则;三是协调发展原则;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五是产业发展的变通原则。

第五章 民族社会分层

1.论述:在当前,阶层概念可以看做一种适度淡化了的阶级概念,因此是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这是因为:第一,在国外一般不存在将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做明确区分的问题,工人阶层与工人阶级、中产阶层与中产阶级,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但是,在我国,由于过去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消极影响,阶级成为一个火药味很浓的概念。第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一种革命批判型的社会学,他所主张的阶级概念和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理论,在当时是合适的。而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当转变为一种建设维护型社会学,其主要任务应该是减弱社会冲突和社会张力,增加社会的整合力。第三,我国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能或很难用阶级概念来概括的社会群体,即很难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加以区分。需要更加合适的、更有概括力又能包容阶级概念内容的范畴已不可避免,只有用以职业为主要原则的,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内容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所构成的多元标准的阶层或分层的范畴来加以区分,才比较说得通。2.简答:我国民族之间的社会分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地区差距导致的民族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差距;②各民族文化教育分层;③各少数民族发展的综合指数分层。3.简答:民族社会分层的积极意义:①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间合理的社会分层可以促使“各民族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民族平等的思想和要求进一步发展,竞争也可以加速消除沉淀在民族心理深层的消极因素,促使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②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的分化,不仅可以打破了传统的一元化的利益结构,使之向着多元化的利益格局转变,而且也引起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③社会阶层分化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从身份向契约”的转化,强化了人们对改革的认同;社会阶层分化促使民族地区社会出现相对独立于原来体制结构的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为主的市民群体;社会阶层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权力结构,有助于加强民族地区的民主法制建设;社会阶层分化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各民族成员对社会变动的承受力。

第六章 民族社会关系

1.民族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不同形式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等关系。

2.民族政治关系的特点:第一,在阶级社会中,民族政治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民族政治关系同经济关系直接联系,并直接服务于经济。第三,民族政治关系的处理带有强制性或暴力性。

3.民族政治关系:①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特点:第一,在阶级社会中,民族政治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民族政治关系同经济关系直接联系,并直接服务于经济;第三,民族政治关系的处理带有强制性或暴力性。4.民族文化关系:①含义:民族文化关系就是各个民族在文化交往中形成的关系。②特点:独特性、传承性、整体性和象征性。③我国的民族文化关系: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正是依靠文化的交流来推进文化的整合和融合,从而形成“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格局,各个民族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

5.论述:我国民族社会关系的发展态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走出了一条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由于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结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紧密关系,使我国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日趋增强,民族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②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族人口异地交流的趋势有增无减,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进一步加强。③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起良好的睦领友好关系,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不可否认民族间基于经济利益、文化差异、宗教因素而导致的民族纠纷仍然有可能发生。首先,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将得到遏制,但短期内这种差距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各民族的民族意识的增强也使少数民族成员对在经济活动中涉及民族利益的问题更为敏感。最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各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讯、交通工具的便捷更加大了民族之间联系的范围和深度。在西部地区吸纳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境外各种敌对势力也在不断向我国渗透,各种民族主义思潮也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我国,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第八章 民族生活方式

1.按民族觅食的生存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1)采用小规模觅食的民族生活方式;(2)小规模农业社会中民族的生活方式;(3)畜牧民族的生活方式;(4)大规模社会中民族的生活方式。

2.按文化区分类,分为六大区域:西方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和非洲文化区。

第十一章 民族语言

1.民族语言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82种语言。这些语言分别属于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2.简答: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态度: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歧视、限制和侮辱民族语言文字的言行。②主张和坚持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③赞助各族人民自愿的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3.中华民族语言总政策是: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具体措施:①除《共同纲领》和《宪法》上明文规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外,还在一些有关法令和文献中详尽的规定了实施意见和办法。②从中央到有关省和自治区,先后建立并逐步健全了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各种机构,保证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③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帮助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④培养了大批从事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科学研究的人才。⑤推广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第十二章 民族政策

1.民族政策:是指在多民族或多族群国家中,由国家机关、政党等政策主体为处理民族问题、调控族际关系和保障多民族社会良性运行而采取的行为原则以及执行这些原则的一些列法令、条例、谋略、措施、办法等的总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族政策的目标取向主要是社会冲突或社会整合。因而,可将民族政策划分为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两大类。

2.新中华民族政策制定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事实依据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状况。民族政策制定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民族政策问题的确认,民族政策规划,民族政策合法化。

3.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有三大特点:第一,将民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第二,城市民族工作作为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类型,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第三,越来越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参与。

4.辨析:民族社会工作是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交叉。是指政府和群众团体依据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对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面临困境的少数民族个人和群体所实施的一系列救助服务的活动。

5.辨析: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和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总政策。

6.简答: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和具有同样的权利。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含义主要是:①一切民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并无条件的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③各民族不仅在形式上、法律上完全平等,而且在事实上完全平等。

7.简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协调和联合。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含义有他特定的范围和阶级基础。民族团结内容是指不分民族大小、先进与落后,不分原先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的真诚团结。从实质上看,民族团结是有特定阶级内容的团结,主要是各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是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真正平等的保证。8.简答:新中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总政策的基本内容:①各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和地方事物的管理。②保障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平等权利。③逐步消除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和共同繁荣。④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分裂活动。

9.民族干部政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积极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第二,努力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第三,在实践中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

1.简答:民族地区贫困的特点:①区域贫困与社区贫困并存。②物质性贫困与精神性贫困并存。③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④农村贫困与城镇贫困并存。

2.简答: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地理因素;自然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

3.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①现状: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②特点:多样性、严重性和深远性;差异性、普遍性和交叉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③对策:制定规划、颁布法律法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目前主要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县工程、生态移民工程。4.民族地区的毒品与吸毒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历史因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造成的危害有对吸毒者个人身心的危害、对吸毒者家庭的危害和对社会的危害。

第十六章 民族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具体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论是一种主张传统和现代既对立又统一的新型现代化理论。

2.社会转型度和社会转型势是把握中国社会转型特点的两个概念和理论视角。转型度是很亮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概念指标,可具体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念。转型势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社会或社区转型能力、转型趋势不平衡的概念工具。

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①中国内地社会转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身份制和单位制弱化;义利观和公平观的变化;阶级阶层划分从社会甄别机制向社会激励机制转变。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具有复杂性与二重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富裕层和贫困层问题出现; “发展困境”和“类发展困境”问题出现;社会优化与社会失衡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兼有。

4.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滞后和转型势位的地下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滞后;社会运行机制转型的滞后;价值观念转型的滞后。

5.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社会转型的低起点和迟发性;转型动力的外生性;转型的不平衡性;转型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6.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社会动员能力;社会经济持续的自我增长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合理的经济结构、资源配臵及对环境的保护;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教育素质。7.简答: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我国民族关系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政治体制改革促使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政府组织与民族企事业群体之间的直接关系逐渐减少;二是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社会的经济交往增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更加突出;三是法制的健全与完善促使法律调整民族关系的作用加强,各民族之间以及民族成员之间法制关系逐渐强化;四是民族关系中的阶级意识、阶级关系淡化,社会各阶层关系更加突出;五是民族关系中的宗教、家族关系弱化,人际、族际交往中的平等性、功利性加重;六是由各种因素引发的影响民族关系的事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8.论述:社会转型与民族关系的调整:在社会转型加速期民族关系的政策调整上,一方面要加速转型过程,促进民族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另一方面是要对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进行整合,缩减社会转型代价,保证多民族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在现阶段,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继续促进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消除民族之间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隔离状况,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在相互依赖基础上的利益联系。另一方面,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建设现代农牧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必然要求。第二,借助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机遇,促进各民族的社会转型。首先,要充分利用全球化机遇,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其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换;最后,充分发挥“后发效应”,加快促进各民族的自身开放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第三,处理好转型过程中民族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民族地区开发只有因地制宜、尊重民族文化传统与意愿、注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推进民族发展。第四,促进形成合理的民族社会阶层结构,关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民族弱势群体。首先,要坚持公平合理原则,解决民族结构性差距问题,找到各类群体可以接受的各种资源重新分配的方式。其次,要综合使用行政调节、社会调节、经济调节和法律调节等方式,正确处理民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再次,要建立开放、合理和有序的民族社会流动机制。最后,要关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民族弱势群体。

篇2: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进修班

专业背景:

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的高等学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的院系,也是社会学重建以来最早建立的社会学专业和系之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学渊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费孝通、雷洁琼和袁方等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继承老北大的优秀学术传统,教学与研究工作立足于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脚踏实地,从实求知,承上启下,面向世界,积极开拓,与国内外学界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并在各个领域起着引领作用。师资力量雄厚: 经过多年建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师资队伍。有专职教员40人。具有教授职称者21人,具有副教授职称者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他们分别毕业于国外知名大学和国内重点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马里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拉夫堡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等。21位教授中,有“文科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人才2人。教师队伍学术功底扎实,治学严谨,思想活跃,特别是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应用社会学的研究独具特色。属国内高校中学位结构相对较高、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学术影响相对较大、深具发展潜力的社会学教学科研机构之一。

为帮助在职人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理论分析或实际决策,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举办社会学专业(“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方向)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在职人员。2.具有大学本科或大专毕业学历的人员,且毕业后工作三年以上。

3、参加课程班学习并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须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报名方式

限额招生,额满为止,符合条件者免试入学

1、报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的人员,可到我院系招生办公室索取招生简章,咨询有关问题,进行报名登记;外地学员可通过信函方式报名;

2、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额满为止; 资格审查

我院将对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按招生条件进行资格审查。

1、报名人员须提交的材料: ① 单位介绍信或推荐信;

② 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③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④ 相关工作业绩及科研成果证明材料; ⑤ 照片6张,1寸4张,2寸2张。

2、我院将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参考工作业绩和有关科研成果,择优录取;

3、将初步录取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课程设置

1、必修课(10门,共40学分): 网址:www.pkupx.net

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1)国外社会学学说 杨善华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社会统计学 王汉生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社会学研究方法 林 彬 北京大学副教授

(4)社会心理学 方 文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5)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程为敏 北京大学副教授

(6)组织理论与组织管理 王思斌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7)中国社会 周飞舟 北京大学副教授

(8)经济社会学 佟 新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社会学理论 谢立中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0)社会工作导论 熊跃根 北京大学副教授 培养方式

1、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发讲授提纲和教材,规定必读与参考书,每半年时间讲授3-4门专业课,利用业余时间上课(周六、周日)。

2、考试方式为:研究生院在统一规定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月的第四周)组织题库式闭卷笔试。学制与收费标准

1、学制两年,课程学习为一年半(或2年)。

2、学费为21000元,在第一年入学注册一次交清,学员注册缴费后如中途退学不再退费。学费只含上课费和正常组织的考试费,不包括申请学位人员进入论文阶段后的费用;

3、经审核录取学员按要求将学费汇入北京大学帐户;资料费报到时统一收取。学员结业及证书

1、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60分以上)即可结业;

2、结业学员名单和成绩报经研究生院审查核准后,颁发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盖章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申请学位及办法

1、申请学位按照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关于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规定办理。

2、报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的人员,可在报名时同时提出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我系将按照在职申请学位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

3、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课程考试(题库式闭卷笔试形式)即为学位课程考试,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为合格。

4、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和综合考试,由我院(系)到研究生院统一办理手续,费用按规定由学员交纳。

5、我系将为学员安排教师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具备以上条件的学员可以向学校申请硕士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通过后,按照规定程序授予北大法学硕士学位,我院系将为学员安排教师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费用自理。申请学位联考:学员入学后即可参加国家每年组织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与综合课程考试,通常每年5月份报名,5、6月份考试。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6453014 *** 负责人:韩老师 报名地点:北京大学法学楼 邮政编码:100871 历届学员单位

中直机关、民进中央宣传部、中央纪委监察综合室、民政部、外交部、人力资源和社会网址:www.pkupx.net

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保障部、中南海电信局、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市委教工委、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公安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组、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海外新闻部、北京青年报、中国商报、文化艺术出版社、英国使馆文化处、新闻出版总署、光明日报集团新京报、人民日报社、农民日报社、北京晚报、中国服饰报社、中国医药报社、计算机世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法制晚报社、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能源研究所、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办事处、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华民族博物馆、昌平区政府办、文委、沈阳市司法局、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人民武警报社、顺义区环保局、共青团北京市委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美国国际发展署中国艾滋病项目办、石景山城管监察大队、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外运敦豪、中新集团控股、北京点击科技、石油天然气集团、北大青鸟、中铁长龙、北大在线、歌华有线、新浪、搜狐、腾讯、首钢实业、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北京亚太公司、烟台中房万丰房地产公司、中国新兴进出口、英才网联、拜耳医药、朗沃股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龙霖永华科技、北京国际经济合作公司、高德科技、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后勤指挥学院、长江商学院、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工会等。

篇3: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一) 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

专家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研究之存在与差异, 是现代学科规训制度的产物。西方学者霍斯金指出, 大学新的建制, 特别是新的教育实践方式在大学的引入导致了19世纪现代学科的涌现。18世纪后半期, 大学出现的三种新的教育技术———考试、评分和书写等, 对现代学科制度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具体的教学法, 直接催生了一些新的学科, 如研讨班之于文字学、实验室之于科学, 课室之于经济学, 等等。“所有的学科都是以教育为缘起”。[1]19世纪后半叶, 随着赫尔巴特教育学的问世, 以及新的教育实践方式在大学的确立, 教育学逐渐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发展成为一个现代专门的学术领域。

在现代学科建立以前, 教育研究往往与教育实践相联系, 诉诸权威或经验;现代学科制度建立以后, 专业主义成为大学文化的主要意识形态, 教育学科在大学建制中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学科知识的规训体系, 教育研究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 即大学专家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问题研究。专家研究形成的背景是, 以牛顿力学为模型的科学主义在现代学科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构成了一切现代学科研究的基质。它强调探求事物普遍规律, 精确度和实证性是量度一切知识的标尺。[2]换句话说, 在现代学科规训制度中, 只有那些经过学科专门知识的规训, 才能从事专业研究。所谓“专门”, 需要从业者经过一定时期的专门化、理智化的学术性训练, 其“正当资格”的获得往往与专业学科训练、独特的知识, 一套操作准则和学术活动的成规, 以及权威标准等要素相联系。在教育学科, 专家的科学研究出现, 特别是严格按照学科规范模式开展研究, 使教育研究摆脱了繁杂的教育实践活动, 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眼光审视教育问题, 提升了教育学科的地位, 促进了教育研究向组织化、专业化迈进。

专家研究在确立和建构研究对象时, 关注事实的“理论性”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要与常识划清界限, 也就是说, 与那些被大家共同持有的见解划清界限, 不管它是日常生存状态里的老生常谈, 还是一本正经的官方见解。”[3]它要对“事实”采取一种积极而系统的态度, 从而在一般事实中抽取一般性或恒定性的特征。[4]专家研究的目的是致力于知识生产和开发, 完美精致的标准, 系统的方式, 学院式的审美风格是其特征。它强调客观性, 因而往往是“旁观式”的, 注重“抽象叙事”, 以思辨方式对“教育”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乌托邦式的探讨, 较少关注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情境中的局部领域、具体个人及其生活。专家研究, 其中的隐喻就是抽象、高深、理论性还有探索和追求普遍主义或永恒真理的意蕴。

与专家研究不同的是, 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客观世界”, 这就是他身处其中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一种面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提问和应答, 这种研究遵循的是实践的逻辑。中小学教师建构的研究对象直接来自于他的教学世界。在别人看来, 可能是老生常谈, 也可能是常识或制度性知识, 但在他, 则可能有独特的经验、感悟或困境。个体性、情境性和独特性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总之, 他以自己的实践方式探索教学中的迷题, 努力完成教学实践的智慧, 不断丰富知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目的不是生产和开发知识, 而是获得一种卓越的教学技能和智慧, 或者生产实践性知识, 从而改造教学实践。它是一种“行动—感悟”式的研究。粗犷的形式, 独特的实践经历, 是其主要特征。如果说专家研究更多地服从理性准则,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则不单纯是一种求知和理智行为, 而更多地反映出实际的生命遭遇和问题处境, 是在遭遇教育教学生活的矛盾、挫折后的困惑与反思, 是对自身专业生活及轨迹的叩问, 对已有教学经验、个人教育信念的澄清、质疑。

(二) 两种研究范式的合法化危机

在现代状况之下, 专家可以安然身居象牙塔, 恪守规范, 从事科学研究, 当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科学主义构筑的理性王国神话破灭以后, 进入了后现代状况, 专家研究的合法化危机随之而来。从学科建制的角度看, 虽然在现代学科规训中, 教育学已获得了与其他相关学科同样的合法性。但是,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毕竟还有着较大的差异。从知识起源的角度来讲, 教育学知识与哲学、文学等知识在起源上存在总体的差异, 它不是以纯粹的理智或情感上的满足为其兴趣的。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 这使得教育学在本质上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实用性。[5]在教育研究中, 专家把持着知识的生产及解释的控制权, 但同时他们也把自己悬置于真实的教育生活之外, 从而失去了对教育实践的真实体验和洞察, 其学术生命力以及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力和影响力日趋孱弱。从这个意义上讲, 专家研究因其在一

·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

定程度上割断了教育知识与日常教育生活之间的关系, 隐含着一种“合法化危机”。不可否认, 专家倡导的研究规范在规范教育研究过程、行为, 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科学性的同时, 也形成了一个区隔机制, 影响甚至压制了教育领域之内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探索。

在科学主义主导的教育研究中, 那些没有受过“专门学术训练”的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常常受到指责和质疑。虽然, 20世纪60年代末, 西方学者发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口号, 借以实现变革课程及促进专业发展的双重目标, 但是, 人们对他们的研究仍然指责较多, 声称那些“处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也研究教育, 但他们的研究绝大部分属于教育总结或工作报告, 严格说来不能称其为‘研究’”。[6]不难看出, 在专业研究者眼中, 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有一个特指的意义, 这就是“科学的”或“正确的”, 具有理想性、标准性和规范性。专业学者凭借在学科领域所取得的专业优势, 不断地排斥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研究, 将其称之为“非正式”的、“低层次”的、“草根式”的和“经验水平”, 等等, 并使其失去权威和资源。[7]然而, 这种排斥对于中小学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根本无济于事。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教育研究中, 专家研究的权威性和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边缘性及张力, 不断解构原有关系, 专家研究与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的转向及角色的转换必然成为现实。[8]

二、规范之批判与意义之赋予:社会变迁中的专家研究和教师研究

(一) 专家研究之批判

如前所述, 20世纪以来, 在教育领域, 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专家研究强调研究的客观性, 崇尚实证的研究方法, 探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性的问题与规律, 揭示了教育发展中的许多真相, 推动了现代教育学科的发展, 但是, 在科学方法论的面具之下, 专家研究把“应然”当作“实然”, 把丰富复杂的教育活动抽绎为确定不变、具有逻辑结构的客观世界, 既不能揭示教育领域的实际, 也满足不了人们认识和改造实践的需要。以科学方法论为核心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在20世纪饱受质疑与批判, 从尼采、杜威到维根斯坦,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昭示, 对静止的、客观世界

·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

的确定性的探索是有限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 从根本上说, 教育研究作为对我们“此在”世界的探寻与追问, 首先必须关切、叩问我们置身其中的语境、问题与意义。教育研究就是对教育活动过程的探究, 因而, 半个多世纪以来, 西方教育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大批专业学者开始由探寻客观世界转向实践领域, 开始从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等理论中寻求教育研究的灵感和范式, 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的意义。专业学者在发出“到中小学做科研”的号召时, 也认识并肯定了中小学教师是研究者的命题, 从而拆除了以往专家研究与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的边界, 共同致力于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关系, 价值和意义的建构。

从知识生态系统看, 现代学科知识领域本质是开放的。如果说过去的学科边界相对清晰, 具有稳定性、封闭的特点, 那么, 现代学科领域及内容则不断被开拓、扩展, 次级学科及交叉性学科知识不断被生产, 且“具有无穷的增殖趋势”。[9]的确, 现代知识生产的空间化过程一方面使学科知识越来越规范化、专业主义, 另一方面, 又使学科知识激剧膨胀、增殖。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教育学科在社会变革中面临和遭遇的问题更多, 换言之, 教育变革及实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必然要求教育研究多元化。专业学者的规范研究无法反映时代精神状况下教育变革的诉求, 因而被赋予新的使命, 即探索新的研究方式, 时代发展同时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研究也提出了新的目标。过去在专业学者的研究中, 当科学方法遭遇到实践的困惑时, 常常将其归咎于实践的不成熟, 事实上, 任何一种研究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那种抱着科学的态度, 依靠“实验”和抽象化的方法研究教育事实和现象, 已经脱离了真实事物本身, 其研究结论显然并不一定可靠。[10]因而, 专业学者的研究转向寻找适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就成为势之必然。再者, 任何一种学科范式的批判与崩溃都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以单一的科学主义主导的研究范式历经了相当长时期以后, 对实践的解释性及局限性已经暴露无遗, 对其批判, 一方面可以使其更趋于完善, 另一方面, 也可以提高其适应性及解释力。当然, 作为专业学者, 需要在教育的时代变革之洪波巨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教育研究实践转向的重要原因。

(二) (中小学) 教师研究意义的赋予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再认识既是教育变革的时代呼唤, 也是人们对教育研究再定义的结果。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探究与生俱来, 贯穿人的一生;就人类而言, 生活实践中的感悟, 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究式的回应先于专门的科研活动, 乃是原本意义上的一种研究。以往认为教育研究应由受过训练的专业理论工作者来承担, 因为只有这些“局外人”与研究对象保持着必要的距离, 才能在研究过程中排除主观情感因素的介入,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的确, 与“局内人”相比, “局外人”由于受过专业训练, 往往比“局内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脉络, 但是“局外人”由于缺少充分的学校教育生活的体验, 很难体察教育活动中复杂的人际互动关系和深层的意义建构。那些以经过抽象化的经验与事物为对象, 实际上, 是忘却了寻找存在的意义, 是不真实的, 也否定了教育领域真实经验的存在。[11]在后现代状况之下, 教育研究的“普遍主义”受到质疑与消解, 对知识的辩护只能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进行, 任何独立于生成过程的辩护都是无效的。相对于专家研究, 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研究生成的“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界限, 相反, 它为知识的流通、运用和交叉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并且也使中小学教师走向自由的状态。

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看, 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处在一种沿袭过去常规的“非本真”的状态, 被日常“规训”却无觉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 教师日复一日, 机械地坚持固守教学信念和理念, 因循基本不变的规格、准则、套路, 从事教学与工作,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教学的自我与个性”始终被遮蔽着, 所见的是被海德格尔称为日常生活中“最实在的主体”的“常人”, 这便是存在状态的一种“蔽”。当中小学教师抱定存在的意义与方式去从事教育实践研究时, 说明他不仅有能力认识自己的地位, 并将这种地位作为认识的出发点, 而且是从其信念、固定习惯、偏见以及意识形态的无形限制中获得解放, 是对教育信念的质疑与确认, 对原有教育教学惯习的突破, 是激发与唤醒其生命活力的过程, 也是从蒙昧走向自觉, 从自在走向自为, 走向“无蔽”、“自由”的过程。如果说教师的研究也是追寻真理的话, 那么, 此时所追寻的真理已经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观相符合, 不是与行为相分离的命题的属性, 而是有待确认的一种信念, 成为“存在”本身的属性。[12]

三、教育研究:从立法者走向阐释者

(一) 从立法者到阐释者

自19世纪现代教育学科诞生以来, 由大学专家倡导的研究构成了教育研究的主流。专家不仅不断为教育研究订立规范, 设立科学标准, 确立研究问题, 而且对教育变革抱之以极大的热情。专家试图通过对那些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客观研究, 探寻教育的理性和规律, 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 以解决教育领域出现的一切问题, 那些科学研究规范成为专业学者判断教育研究的价值及意义的基准。在专家看来, 这恰恰是中小学教师缺失的。用法国社会学家鲍曼的话说, 在教育研究中, 过去专家担当的角色是立法者形象。换句话说, 他们掌握教育研究的“游戏规则”的拟订和解释权, 指出应该遵守的准则, 也被赋予从事仲裁、判断教育实践成功与否的合法权威。[13]然而, 20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分子位所的缺失及改造社会的热情的消退, 以及普遍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兴起, 知识分子在社会担当的角色普遍发生了合法化危机, 由立法者转向了阐释者。在教育领域, 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神话的破灭, 首先来自于人们对追求永恒的确定性的质疑与解构, 在后现代状况之下, 人们不再相信对人类世界或人类经验的终极真理之探求, 教育实践, 在本质上, 它“不是建立在科学理性、逻辑和自命的客观性的基础之上, 而是建立在表现、个人经验和行为的基础之上, 是建立在疗治性的启示性揭示这一神秘类型的活动的基础之上, 在这种揭示活动中, 不必有信仰或理解———有疗效, 足矣。”[14]

在教育领域, 专家研究仅仅以抽象的和纯粹的合乎理智的方式去探讨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 不仅不应该, 而且不可能。[15]教育研究要解决现实问题, 必须转向实践, 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阐释者角色由形成解释性话语的活动构成, 这些解释性话语以某种共同体传统为基础, 它的目的就是让形成于此一共同体传统之中的话语, 能够被形成于彼一共同体传统之中的知识系统所理解。”[16]用鲍曼的话说, 是专家群体对教育问题的关切和研究, 从而为中小学教师传统所理解, 这是专家在时代的状况之

·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

下采取的一种积极策略和选择。同样,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中, 其角色也是阐释者, 不过其阐释者的角色是把所形成的解释性活动话语与专家“彼一共同体之中的知识系统所理解”, 实现两种观念之间的交往。当然, 专家角色从立法者向阐释者的转换, 并不表示割断自身的传统, 其价值和意义在于“通过自由地从另一源泉中汲取体验来使自身的传统得到提升”, 而在专家共同体内部, 其依然行使着立法者的角色。[17]

(二) 局内人与局外人

由于不同的生活场域所导致的文化阻隔, 使得专家和中小学教师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因为每一种基于个人生活世界的经验总是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因此, 需要不断地走出与不断地进入, 需要各方面生活世界的相互补充、相互比较, 不断从他人的故事与视角丰富和修正自己所经验到的世界———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复杂的认识网络、经验地图可以提供一个更丰富、更纵深、更真实也更生动趣味的世界图景。默顿曾经从社会学的角度以“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视角”为题对此进行过简明的阐述。“局外人的角色并不能保证某人一定能够摆脱某个集体的神话, 同样, 局内人的角色也不能保证某人对其社会生活和信仰体系有可靠的洞见。”[18]极端的局内人或者极端的局外人的视角都不能获得对真理的可靠认知, 要实现专家和中小学教师之间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 一方面需要专业学者深入实践, 熟悉实践者的生活、问题与需要, 掌握实践者的表达方式, 因此, 这就需要专家走出封闭的学术殿堂, 带着问题意识进入现场做研究, “融入”真实的教育世界里, 在其中观察、体验、感受和欣赏, 成为教育实践的参与者、批判者乃至创造者。另一方面, 中小学教师也需要懂得相应的理论话语体系, 形成与理论者对话的可能空间。在对话中, 每一个参与者在成为言说者的同时, 也需要成为接受者。如果实践者不理解、领悟理论工作者的学术主张, 双方就难以达成目标与观念上的一致性, 就会使对话沦为理论者的空洞“宣讲”。如是, 二者才能真正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因此, 中小学教师不应再以“一线教师”为借口, 以习以为常的思维和理所当然的生活姿态去过一种规范、狭隘和重复的生活, 而应当带着研究意识, 以反思的姿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理性。

(三) 交流与对话, 建立解释与探究的学术共同体

鲍曼指出, 对普遍真理的假设, 在阐释者看来是和手上的研究任务不相干的。阐释者关注的是对谈和沟通, 关注的是措辞法和所达成的一致意见的程度。“真理就其本性而言就是辩证的思想的产物。因此, 如果不通过人们在相互的提问与回答中不断地合作, 真理就不可能获得。”[19]怎样看待研究与如何对待真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研究的过程便是追求真理、寻找有意义的和可以信赖的知识的过程。利奥塔也认为, 在后现代状态, “知识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当前的知识与科学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共识, 精确地说是追求‘不稳定性’。而所谓的不稳定性, 正是悖误或矛盾论的实际应用和施行的结果。”[20]而这种“不稳定性”实际上就意味着知识的生成性。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探讨知识和真理, 更多的不是客观、绝对、凝固、惟一的, 而是认识主体通过与客体、与其他主体在互动中逐渐建构生成的, 真理的生成过程是不同主体间通过真诚的、开放的、宽容的交往、对话、合作的活动达成共识的过程。海德格尔的诠释是, “此在的意义———亦即整个世界的意义———不是说被理解后才呈现在理解者面前, 而是随着理解被展开;不是说, 理解发现了这些早已存在于某处的意义, 而是随着理解的展开‘生成’了意义”。[21]总之, 包括教育研究在内, 社会科学研究并不是体系化的真理和精确的方法, 而是在本质的一种阐释活动, 一种对意义的探索, 一种对“他者”的理解并使自己能够得到理解 (从而促进在各种生活形式之间的交往) , 同时, 展开一个意义交往的世界, 使各种不同方式得以相互接近。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之上的研究是建构型、反思型和对话型的, 它所反映的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 是主体对自身的一种“理解的艺术”, 也是主体间通过对话交流所达成的一种共识。对话不仅仅局限于两者之间的言谈, 而总是伴随着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彼此真诚的倾听与接纳、在不同视界的碰撞中激发思维、更新观念, 在持续性的对话中, 双方都有可能突破原有理解的局限性, 获得新的意义, 达到新的境界。

概括地说, 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之下, 教育研究, 我们无需再问局内人或局外人是否垄断了社会知识或者谁能够优先获取它;取而代之的, 是应该考虑他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同时, 我们更不能够用一种研究视角和话语体系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来否认另一种研究视角和话语体系的真理性。判断一项工作的有效性和价值的理性标准, 应该是超越对于群体的忠诚的, 即不能提倡以牺牲某些价值和思想产品为代价去争取群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摘要:专家研究与教师研究各自拥有不同的研究范式, 即科学研究范式与实践研究范式。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神话的破灭, 专家研究开始了实践转向, 其角色亦由立法者转向阐释者。在教育研究中, 专家和 (中小学) 教师同为阐释者, 应该拥有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视野, 理解并介入彼此的文化, 通过交流和对话等方式, 建立解释、探究的学术共同体。

篇4: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行动理性选择布尔迪厄

一、韦伯:社会行动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认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社会学应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社会,即行动者自身的意图和行动者的集体行动。(乔纳森特纳&邱泽奇,2001)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行为都是对社会的一种反应。社会学认为,人们的行动具有社会性,这表现为人们的行动是有目的,指向他人,并以他人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所以,社会行动必须具有以下两个因素:第一,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有行动的动机;第二,行动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他人的联系。

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性行动和传统行动。

目的理性行动,以目的作为行动的主要目标,通过认真的计算,利用何种手段可以顺利的达到自己的目的是这种行动的核心。价值理性行动,为了追求某种价值,比如伦理上的、宗教上的而采取的行动。情感行动指的是,这类行动是基于情绪或者情感而采取的行动;传统行动指的是,由传统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而决定的行动。以上所述的四类行动类型都属于韦伯的理想类型,事实上,我们日常的行动很少是这类行动中的某一类。

二、帕森斯:行动理论

帕森斯(TalcottParsons)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但其理论框架源自他的行动理论。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性,这一点他继承了韦伯的观点,但在分析社会行动的时候,他摒弃了韦伯的分类方式,提出其单位行动理论。单位行动具有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版本分析中,要素的种类也不同,本研究将其分为四个要素。第一,是行动者,行动者指的是个人在行动之前会思考,并能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行动结果。第二,是目标,即行动所想到达的未来状态。第三,是情境,在行为理论中有“人在情境中”的说法,这里的情境指的是行动发生的场所,有两个要素:行动者不能控制的事情以及可以控制的事情。第四,是规范与价值观,行动者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决定采取何种方法达成目标。

帕森斯的关于行动的理论是建立在唯意志论的基础上,此理论认为个体行动者主观决策行动的过程。但是帕森斯认为这个过程的决策包含规范和情境,受到这两者的制约。所以帕森斯进一步发展其行动系统的理论,提出了“AGIL”:适应(Adaptation)、目标达成(Goal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与维模(LatencyPatternMaintenance)四个基本生存问题。这四种功能要求在个人行动系统中存在,而帕森斯提出这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将个人行动系统扩大社会系统中,从而创立一种普适性的理论体系。但这一体系带有明显的结构决定论的态度。而社会学的发展中,往往一些非主流的理论会给主流理论带来补充和发展,理性选择理论就是其中一种。

三、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JamesS.Coleman)作为理性选择理论的集大成者,将理性选择理论推到社会学理论为前沿,成为近代社会学的“热门”理论之一。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则是由新古典经济学、效益论或功利主义和博弈理论发展而来。虽然它奠基于各种不同模式,但是还是有其框架模式的(瑞泽尔,2005)。

理性选择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行动者,从个体行动者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行动者的基本状况及行动发生的必要因素。行动者、资源与利益是构成行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行动者都是具有一定利益偏好的理性人,并且科尔曼及费雷洛特别批评将价值、偏好或目标作为个体选择过程的外在因素的研究范式,认为有目的行动模式必须考虑人们的价值来源及其对个体偏好和选择的影响(J.Coleman,T.SJ.Fairer,1992);资源的种类很多,具体可以分为私人物品、事件或某些专长;利益“在客体自我层面是指对特定事件后果或控制资源的满意度,在行动自我层面表示获取对控制事件所必须的资源数量,这是行动的驱力”(J.Coleman,T.SJ.Fairer,1992)。而權利是科尔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权利的分割和交换使行动成为可能,因此权利是行动的条件之一,具体而言是指具有法定权利采取某些行动,使用处置物品或者资源以及控制事件后果,而当拥有的权利受法律保护时,可以对妨碍权力行使的人进行惩处”(J.Coleman,T.SJ.Fairer,1992)。而“信任”是另一个促使行动发生的主要条件,信任结构使行动者间产生相互信任的关系,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着资源让渡关系。

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的起点是行动者的目标或意图,在选择过程中,资源的稀少性与社会制度都是需要考虑的。行动者有不同的资源,对于其他资源也有不同的取得管道。对于那些拥有许多资源的人,达成目的相对简单,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资源或只有极少资源的人而言,要达成目的就很困难或完全不可能。而社会制度在客观方面规定着行动者行动过程与结果。这些制度的限制同时提供了鼓励某些行动及抑止其他行动的正向认可和负向制裁。

科尔曼对理性行动理论有信心,但是他也不认为这一观点能提供所有的答案,在实际的世界中,人们的行为并不是总是理性的,往往有些行为不可以或者不能完全被理性解释。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以行动者为主体的思想,开拓了行动研究的思路,将资源与社会制度纳入到其中,但是其研究仍有局限性。后现代理论的出现,打破了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大统思维,作为后现代理论家之一的布尔迪厄对行动的在对原有研究的继承与批判上提出了属于他的理论。

四、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

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作为法国社会学的代表,其社会实践理论贯彻其一生。布尔迪厄将行动作为社会实践来看待,布尔迪厄本人对他的实践理论曾有过一段精彩的独白,他说:“我之所以要提出一套时间理论,把实践活动看作是一种实践感的产物,实在社会中建构‘游戏感’的产物,就是要说明实践的实实在在的逻辑(theactuallogicofpractice)——这是一种自我矛盾的逆喻表达法,因为所谓实践的标志就是‘合乎逻辑’,它具有某种自身的逻辑却不把一般意义上的逻辑当做自己的准则。”(布尔迪厄、康华德,1998)当然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不仅仅就是社会实践理论,只是本研究主要关注其这一理论。布尔迪尔的社会实践是围绕着行动者在哪里实践,如何实践,用什么实践等展开,也就是说行动者行动的场所,行动的策略,行动的工具是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所要研究的内容。相对于以前学者对行动关注的本身来说,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将行动作为分析的中心,将与行动有关的其他的因素纳入到分析中。

1.社会实践的空间:场域

用布尔迪厄自己的话说:“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布尔迪厄、康华德,1998)场域是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结成的关系网络,不能离开人的活动而存在。场域有不同的类别和形式,如哲学场域、政治场域、文化场域等,各种场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的,都具有某种特殊的利益和作用。但是一定的场域一经形成就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甚至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及地位等。场域是一个争夺权力与资本的场所,一个“争夺的空间”,“任何场域,都是一个力量之场,一个为保存和改变这种力量的较量之场”。在布尔迪厄看来,有多少种场域,就有多少种利益(符号利益和物质利益)。利益既是场域运作的条件,也是场域运作方式的产物。利益推动人们参与到特定场域的游戏之中,相互争夺。(Bourdieu,1992)由此可以看出,布尔迪厄认为任何的行动的产生都必然发生在一个场域中,那么分析某一行动的发生发展也必然需要将此行动回归到场域中分析。所以场域成为布尔迪厄的行动理论的最基础的一部分。

2.社会实践的工具:资本

布尔迪厄的将资本指做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这种工具是行动者积累起来的“劳动”,可以是物质化的,也可以是身体化的,也可以是符号化的。所以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资本不仅仅是包括物质化的经济资本,还包括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将行动者的实践工具从经济场域扩展到了符号和非物质的场域,进一步深化了资本的概念。

如果将资本单独分析,比如对行动资本的量化分析,那么资本将失去其工具的实践性。资本是行动者的实践工具和能量,在上文分析中,行动者的行动是发生在一定的场域中的,而场域的形成是处在一定位置的行动者的力量关系构成的。所以,资本和场域是相互共存的,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处的场域,行动者使用资本的策略也决定于行动者在场域中所处的位置。作为社会实践工具的资本,必须要在其场域中才具有价值,资本的相对价值随着场域的不同而不同。一种特定的资本总是在给定的场域中才会有效,必须与其场域有关,不然它就不会存在或者不会起作用。场域的形成正是因为各种资本的相结合而产生,而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也是根据资本的总量以及总资本中各个资本的相对比重分配的。所以,场域给各个资本的竞争,比较和转化提供了场所,反之,场域的运作和存在也是靠各种资本的反复交换及竞争才能维持的。

3.社会实践的策略:惯习

实践的场所和实践的工具已经找到,那么实践的策略是什么呢?在布尔迪厄看来,惯习是行动者实践的策略。惯习是“由持久的、可以转化的性情倾向构成的系统。它表示出了一种组织化行动的结果,带有近似结构之类的意思;它还指明了一种方式,一种习惯性状态,特别是一种倾向、脾性、资质或嗜好。”(谢立中,2007)或许用“游戏感”或者“实践感”来理解惯习会更加的直接一点。布尔迪厄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出“游戏”的概念,他认为行动者的行动就是在做一场“游戏”,这种“游戏”在一个特定的“游戏场”内,通过“游戏者”的不断尝试从而习得“游戏规则”并将其内化到“游戏者”的行动体系中,从而形成“游戏感”。“游戏者”的游戏并不仅仅是一次,而是多次的游戏。“游戏感”就成“游戏者”下次游戏的指导思路,再外显出来。当然每次游戏的过程都是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内化外化的过程。所以惯习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后天努力习得的具有动态性的体系,它能够根据特定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调节,而且是这些惯习产生了与那些环境而非其他环境相一致的所有思想、所有观念以及所有行动。

场域是一种客观的关系系统,而在场域里的行动者是有知觉、有意识、有精神属性的人,因此每个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在这一点上,场域和惯习是不可分割的。每个场域是具有惯习的,每个惯习只能在场域中存在,并且每个惯习和产生它的场域是对应的关系。此场域的惯习和彼场域的惯习之间存在着“不吻合”现象。由于场域是分为不同类型或不同形式的,惯习也不例外;因此不同的场域有不同的惯习,把此场域形成的惯习简单地“移植”到彼场域中去必然会造成不合拍的现象。用布尔迪厄的话说,“实践理论要同时考虑外在性的内在化和内在性的外在化的双重过程”。在惯习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工具的资本不断地被运用。

场域、资本、惯习成为布尔迪厄的社会行动理论的主要线索,惯习回答的是行动者如何使用资本,而场域回答的是资本力量的作用范围。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是建立在对以往行动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同时加入自己特有的思想,是对行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再回到开头布尔迪厄对于自己实践理论的那段话,个人行动不是个人理性的产物,而是在社会结构中实践的产物,而这个过程是二重性的,不断地往复发生。

对于“行动”的研究还有很多,笔者仅将其中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梳理,综上所述,行动理论经历了最初的简单分类的时期,再到行动与社会结构相结合的初次尝试,再到个人理性选择的分离阶段,最后经历的行动结构二重性的时代。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希望在韦伯的行动分类的基础上,将行动纳入到社会结构中;科尔曼作为现代社会学理论家中的代表者,希望可以通过从行动者的行动本身出发,将其他社会因素放在行动过程中考虑,这样可以将帕森斯社会结构理论中的行动部分进一步细化深化;布尔迪厄笔下的行动者,表征出来的是对社会世界的一种信念态、一种实践感、一种心神投入、一种对游戏赌注的倾注和向往。这是对理性选择行为的批判,理性選择理论下的行为者是理性的主体,他的自由决定成为实践的唯一根据。

在社会学的发展中,“行动”成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并且成为诸多理论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鲜的事物不断的出现,而社会学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中,每一项理论的出现都不是凭空的,都是建立在对过往理论的继承与批判基础上。“行动”的社会学研究也随着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大统理论的“碎片化”现象。不同的学派流派都可以对“行动”做出属于本学派的解释,笔者认为这是社会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社会学理论的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ourdieu.AnInvitationtoReflexiveSociology.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2.

[2]J.Coleman,T.SJ.Fairer.RationalChoiceTheory:AdvocacyandCritique.NewburyPark:SagePublications,1992.

[3]布尔迪厄,康华德.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乔纳森特纳,邱泽奇.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瑞泽尔乔治.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5: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共10个,记得的有-《社会学界》 群学 常人方法学 社会设置文化堕距自致角色城市化每题5分

二,简答:.每题10分..1.简述后发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2.简述社区学派关于社会研究的理论来源和主要观点..3.简述韦伯的社会行为类型及特点..4简述帕森斯的agil模式的结构分析..三, 每题20分

1.论述结构弹性和结构刚性的特点,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于社会治理的意义.2,论述民国时期20世纪30,40年代主要社会学流派关于农村社会观点的异同.3,结合当今实际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和生活世界合理化的意义及评价..社会学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部分:

名解5题共15分:

无结构访问,分析单位,实验法,空间抽样,功能解释

简答3题共45分:

1.简述实地研究的过程及特点

2.简述概念具体化步骤

3.简述抽样的策略

论述25分:论述参与观察的效度

社会统计学部分:

1,简述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的主要内容,5分.2简述方差和协方差的主要内容和公式表达.10分.3简述osl回归的建构原理框架.10分.计算题共40分,2大题.1.关于求定类-定类的卡方检验.10分.求涛系数并说明解释意.10分.2.关于求G值10分.检验G值说明是否具有推论总体的意义10分

篇6: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社会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旨在提高个人业务素质者,均可报名参加进修班学习;3、申请硕士学位者,须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

上一篇:毕业二十年的经典感言下一篇: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