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2024-09-04

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共9篇)

篇1: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摘 要】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古诗词和音乐交相辉映,在当今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有大量的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运用在课堂中,让音乐鉴赏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了解诗词与音乐的创作关系、通过吟诵体验诗词音乐的韵律以及体验诗词音乐的意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能更好地达到构建多元化音乐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鉴赏;古诗词;创作;韵律;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3-0053-02

【作者简介】1.刘洁,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江苏徐州,211116)音乐教研员,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名教师;2.李庚,江苏省徐州市棠张中学(江苏徐州,221100)教师,二级教师。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历程中,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诗词与音乐的相互结合。如何在教学中将“诗”“乐”融为一体,在“诗”中体验“乐”的韵律,在“乐”中感受“诗”的意境,使诗词与音乐完美契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好地构建人文性课堂,是值得我们探究并加以实践的。

一、了解诗词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关联诗词与音乐的结构

从《诗经》到乐府,从“徒歌”到“相和歌”,大多是诗乐一体。发展到唐朝时期,诗词(特别是七言律诗)的韵、辙、抑、扬、顿、挫与歌曲的旋律、节奏已经相当吻合。我们最常见到的绝句和律诗在创作手法上许多都运用起承转合式创作手法,“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起,渭城朝雨?徘岢荆怀校?客舍青青柳色新;转,劝君更尽一杯酒;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古曲的创作同样运用了起承转合式的创作手法。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

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与现代民歌中的创作方法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咏春》诗曰:“春风裁剪万千花,花艳香闻百姓家。家有后园恩赏月,月羞何敢对奇葩。”这是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极具代表的诗词,和音乐创作中的“鱼咬尾”不谋而合,如《春江花月夜》《沂蒙山小调》《青春舞曲》等等。“顶真”使诗词条理清晰,环环紧扣,引人入胜。“鱼咬尾”则使音乐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起承转合的功能。

在学生比较熟悉的诗歌中了解音乐与诗歌的相同之处,让学生了解诗词与音乐的创作手法和结构,对诗词的格律有所了解,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加入文学修辞手法的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去加以理解、揣摩,对构建多元性课堂和对诗词音乐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有很大的帮助。

二、吟唱相结合,体验诗词音乐的韵律感

中国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且节奏、韵律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音乐更是讲究节奏与韵律,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进行教学,能进一步提高艺术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首先学生学会吟诵诗词,但吟诵不是单纯的将诗词朗诵出来。因为古诗词的美在于声调的平仄搭配,所以要结合文字的发音和诗词自身的节奏来吟诵。比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月落”都是去声,又处在句首,所以“月”的字头“y”要咬的重一些,“落”的“uo”归韵要清晰,“乌啼”中的“乌”韵母是“u”要着重突出,而且要稍微拖长一些,“啼”是阳平音调,“i”收音要饱满、圆润,“月落乌啼”之后稍微停顿,“霜”的字头“sh”、字腹“u”、字尾“ang”都要平稳而清晰地发出,“满天”处在第一句末,可吟诵得短一些。第二句“江枫渔火”中“江枫”都是阴平调,要突出“枫”字就必须有对比,把“江”字发得短一些,“渔火”突出“火”就要发音重些,还要有停顿感,“对愁眠”中“对”要轻诵,而“愁”作为重点突出需要有所变化,要尽量拉长保持清晰,收尾要渐弱而柔和,“眠”字要轻,表现出带着些许忧愁和无奈的感觉。通过这种音高、音调和节奏的结合,对诗词进行吟诵,找出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对比,体会诗词的韵律感。只有这样,才能在欣赏和演唱中准确把握诗词所要表达的形象和感情基调,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诗词歌曲的韵味。

学会吟诵之后,要结合对旋律的音高、节奏分析和吟诵中所体现的韵律感来体验诗词歌曲的美感。我国作曲家黎英海的代表作《唐诗三首》,其中的《枫桥夜泊》即是古诗词音乐中的代表作,以前两句为例:

通过对曲谱的分析和对此曲的欣赏,我们会发现音乐的节奏和诗词吟诵的节奏基本一致,第一句旋律的走向为下行,突出最高音“霜”,虽然在吟诵“天”时短一些,但曲作者根据作品意境的需要,作了一个下行的拖腔处理,使演唱起来更自然流畅,同时也和第二句构成“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相契合。第二句的旋律走向依然是下行,但音高整体比第一句要低一些,更能表?_出“对愁眠”情绪,也为第三句的“转”打下基础。通过吟诵和对旋律的分析我们能更好把诗词的声调、节奏和旋律中的音高、节奏相结合,体验到诗词音乐的韵律感。

三、通过想象和实践,体验诗词与音乐结合的情感和意境

音乐鉴赏首要的是以审美为核心。我们在欣赏作品时要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具体实践体验诗词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美。情感是创作者心理情绪的流露,与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场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意境。将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用诗词来理解歌意,以音乐来解读诗情。被称作“古今送别第一曲”的《阳关三叠》充分展现了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之美。

《阳关三叠》原诗是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曲分为三大段和一个尾声,通过吟诵和对音乐的欣赏,学生能清晰地体会到整首诗词中充满离别的伤感之情。全曲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把浓烈的离别之情融入渭城的朝雨、客舍、柳色之中。诗的前两句是写景,让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渭城雨后的画面:清晨的细雨打湿了细细的尘土,客舍的青砖绿瓦经过细雨的洗刷显得焕然一新,嫩嫩的柳枝经过细雨的滋润也变得青葱浓郁……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面,为送行的场面营造了氛围。后两句将离别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没有对饯行场面的描写,只有一句劝酒词――“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既委婉含蓄又诚挚感人。让学生置身于这场景之内,体验离别的无奈与伤感之情。欣赏或演唱这首作品要注意作品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旋律区别,“三叠”之间的感情对比,要充分发挥想象,准确理解诗词内涵,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用恰当的声音与情感展现其韵味,表达“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意境之美。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将诗词与音乐融为一体,彼此吸收借鉴,让学生伫立于立体的艺术空间中进行感受、讨论、创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对古典文学的感知和理解。对构建人文性、多元性、审美性的课堂也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课堂更加丰盈。

篇2: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相融境界。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领悟力,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在强烈、愉悦的乐感声中强化对古诗词的内心情感体验。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是一种更为形象、感人的沟通方式。中国文学自古便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诗词,更是与音乐相互依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大量尝试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歌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俗曲”,也都体现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从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尚书 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咏诗必歌之,歌咏则为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些文献都将诗、歌、舞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形象地指出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诗经》就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是孔子搜集当时诸侯国的诗歌然后进一步选辑的,因其均为吟诵之作,305篇皆可入乐吟唱,故史书载曰:“孔子皆弦歌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在从《楚辞》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辨》、《九歌》、《阳春》、《白雪》等。屈原的《离骚》、《九歌》自古以来既是文学名篇,也是乐舞、祭祀歌曲和琴曲,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5000多首,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词、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词、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音乐在唐代空前繁荣,使得歌唱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有被乐工歌姬“写于声律”或“被之管弦”的经历。[1]古今送别第一曲《阳关三叠》,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属奉旨依曲所填之词,为杨贵妃而作;“七绝圣手”王昌龄运用叠字使音调悠扬、诗乐合璧;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之涣的诗被民间艺人广为传唱,杜甫的七绝《赠花卿》更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2]渐渐地,诗与乐曲分开,从而使得词与乐曲关系越来越密切,到了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曲调的调名即词牌,词的句子可长可短,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更为自由。无论是依曲填词还是依词配曲,都表现了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相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传唱柳永之词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扬州慢》词曲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堪称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3]李清照的词也被人们当做流行歌曲广为传唱。

元曲是可以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具有时代标志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利用音乐曲牌来抒情、写景、叙事的一种清唱形式,在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口语,倾向于通俗化,因而有着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保持了民间歌曲质朴自然的特色。明清时的“俗曲”,也被认为是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又叫“小令”、“杂曲”,用乐器伴奏,加入过门,实际上是艺术化了的民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而且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一种相伴相随的关系,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融合境界。

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项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使得人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如醉如痴,从流行歌曲到名曲欣赏,从古典音乐到现代劲曲,无不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能把生涩难懂的古诗词与音乐歌曲结合起来,无疑会使得古诗词教学走上一条快捷的成功之路。学生们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必然会使他们对相关的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意会能力,提高领悟力

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的歌曲音乐中,学生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进行无限的遐想和大胆的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幽美隽秀的亭台楼阁;从冰天雪地的塞北,“孤烟直”、“落日圆”的大漠到“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从内心的酸甜苦辣到人间的真善美丑……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想象、再现和领会,驾着想象的翅膀,使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使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体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从而对古诗词所饱含的丰富微妙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体会。

(三)古诗词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篇3: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一、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 这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和源泉, 同时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到特定情感的支配;艺术的感染力则能够使欣赏者、作者、生活三者之间互动起来, 让人内心产生共鸣。长久以来, 许多画家和音乐家都试图从彼此的艺术形式出发, 探索彼此不同的创作灵感和激情。美国著名近代画家惠德勒, 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如把作品《白衣少女称为《白色交响曲第一》, 《茫茫之夜》称为《夜曲》等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还有许多直接用音乐术语和素材命名的画作。

二、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色美以感目, 音美以感耳, 意美以感心, 这一点正是对于美术之美和音乐之美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感动而谈的。音乐和美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作用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但是, 这两个同属艺术门类的姐妹花, 因存在的共性而彼此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使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 及内心产生的共鸣是相同的。中国古人认为画通音乐、寓乐于画, 所以画中有乐是一样的;在一些抽象的绘画中, 点、线、面、明暗、色彩等视觉要素的组合会使人产生类似于欣赏音乐作品时, 由于音符和节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某种音乐感。这种感觉被称为艺术的通感, 即艺术地相通性。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月光曲》与印象派大师莫奈《日出?印象》就是艺术互通性的最好表现。音乐家通过各种音响表现出夜晚大海的那种宁静、祥和、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 又通过音乐的各种材料描绘出对光色的感觉, 制造出一幅大海在傍晚绝妙的美丽图画:而画家则通过运用色彩将自然景色的瞬间印象再现于画面之上, 通过景色中的冷暖对比描绘出晨雾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线的折射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 使人感受到画面中的那种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感, 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如同在欣赏一首优美绝伦的美妙绝唱。

三、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音乐是更纯粹的抽象艺术, 它与美术中的抽象艺术在艺术的表现语言上更为接近, 同为用抽象的符号直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起伏, 思绪变化, 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俄国的著名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在观看了亡友画家贾尔特曼绘画遗作展后, 为悼念亡友创作出了《图画展览会》这部钢琴组曲。而美国的早期画家华尔特迪斯纳, 也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出三幅绘画作品。印象派的另一着名画家荷兰人蒙德里安, 由于晚年居住在美国的纽约, 对纽约的百老汇街非常熟悉, 同时又非常喜欢当时街面流行的美国爵士乐, 于是蒙德里安利用生活中对爵士乐的感受创作出名画《百老汇爵士音乐》, 在他的这幅画作中画家探索了不依靠具体形象, 只通过线条、构成和色彩, 使人联想到爵士音乐特有的那种节奏感。俄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更是将美术与音乐的关系发挥到极致, 他认为:“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你可以‘听’到色彩, 看到声音, 黄色好比一只发出‘尖锐’声音的喇叭:浅蓝色好比长笛发出的声音;深蓝色好似低音大提琴的声音及宽厚低沉的双重贝司声:绿色接近小提琴纤弱的中间音调;红色使用得当时, 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印象……”画家的这种感觉在他的画作《第七乐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是弥漫在生活中的。音乐来自生活、表现生活, 音乐对学生来说, 首先不是表演, 不是“艺术”, 而是自我流露, 是生活的需要, 是生命的一部分。在上色彩课以及其他的绘画课时, 我们要掌握一种节奏和律感, 就像音乐一样。不同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节奏和律感, 我们在绘画时要和音乐相结合, 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 去寻找并且掌握不同的节奏和律感, 播放出不同的旋律, 让美术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去绘画出属于自己律感的作品, 将美术、音乐、视听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绘画知识的时候介绍相关的音乐知识, 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和音乐结合的内涵, 学会怎样去体验、学习艺术的创作。比如艺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有一幅作品在旋律上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 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 这就构成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 产生了一首如同交响乐一般的视觉图画, 我们完全可以在创作的时候播放一首交响乐, 增加学生在创作时的灵感, 增强画面中的韵律。

音乐也具有让人对美术作品产生强烈的联想作用, 像民间流行的小歌曲《茉莉花》、《码头调》曲调优美, 旋律柔顺而动听, 虽然含蓄婉转但是却不娇柔做作, 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蕴含在其中, 这样的音乐放给学生听, 很容易的使学生联想到淡雅的小花布。在音乐辅佐下去欣赏美术作品,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仅仅表现在音乐、文学作品, 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初中教学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 这个单元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 包括信息技术、舞蹈、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 要想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到一起, 这就需要美术老师要了解这些知识, 要求教师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 并且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心境下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力, 进行了“听”音乐, “画”音乐的练习, 比如听德彪西《大海》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 用贝多芬《第五交响盥》去欣赏康定斯基的《第七乐章》。使学生体会到画者的心境和感受能影响匦面色调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通过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在学生们的作业里出现了跳跃的线条、鲜艳的色块、变化的点和色彩等以前没出现的创作手法。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在教学中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的真实体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在教课的过程当中将音乐引入到美术课当中, 不但是对本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 同时也是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 将音乐课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共同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加强艺术教育, 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即兴创作。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 音乐教育给予学生的决不仅仅是几首歌、几段乐曲或简单的乐理知识, 而是教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让他们用跳动的思维去创造他们更自由的“音乐王国”。

在即兴的艺术活动中, 没有等级划分、没有身份标志、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技术水平的桎梏。奥尔夫认为“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才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 即兴—————是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 奥尔夫的这些观点是以最大的限度去开放人的能量, 充分创造机会让原本音乐人性发挥作用, 鲜明地突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6]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应该思维敏捷、头脑灵活, 在教学设计中会提供很多创造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好的、他们伸手可及的音乐创造形式、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并能顺利的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学习中,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后, 让他们把这首歌曲排练成一首不同形式的合唱曲。学生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纷纷谈论自己的观点、构思、设想。讨论异常激烈, 各不相让。教师建议他们把集中构思不妨都试一试。经过讨论尝试, 师生共同达成一致。在这种教学活动中, 学生互为补充、相互完善、集思广益, 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 久而久之, 创新能力也就能逐步得到培养。课堂上我启发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 为歌曲换词。然后配以曲调, 让他们充满激情地演唱。同学们感慨地说:“演唱自己亲自创作的歌曲, 越唱越喜欢”。

新世纪是信息科技时代,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大量新科技的出现引发和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 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确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4: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一、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这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和源泉,同时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到特定情感的支配;艺术的感染力则能够使欣赏者、作者、生活三者之间互动起来,让人内心产生共鸣。长久以来,许多画家和音乐家都试图从彼此的艺术形式出发。探索彼此不同的创作灵感和激情。美国著名近代画家惠德勒,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如把作品《白衣少女》称为《白色交响曲第一》,《茫茫之夜》称为《夜曲》等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还有许多直接用音乐术语和素材命名的画作。

二、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一点正是对于美术之美和音乐之美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感动而谈的。音乐和美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作用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但是,这两个同属艺术门类的姐妹花。因存在的共性而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及内心产生的共鸣是相同的。中国古人认为画通音乐、寓乐于画,所以画中有乐是一样的;在一些抽象的绘画中,点、线、面、明暗、色彩等视觉要素的组合会使人产生类似于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音符和节奏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某种音乐感。这种感觉被称为艺术的通感,即艺术地相通性。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月光曲》与印象派大师莫奈《日出?印象》就是艺术互通性的最好表现。音乐家通过各种音响表现出夜晚大海的那种宁静、祥和、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又通过音乐的各种材料描绘出对光色的感觉,制造出一幅大海在傍晚绝妙的美丽图画:而画家则通过运用色彩将自然景色的瞬间印象再现于画面之上,通过景色中的冷暖对比描绘出晨雾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线的折射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使人感受到画面中的那种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如同在欣赏一首优美绝伦的美妙绝唱。

三、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音乐是更纯粹的抽象艺术,它与美术中的抽象艺术在艺术的表现语言上更为接近。同为用抽象的符号直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起伏,思绪变化,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俄国的著名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在观看了亡友画家贾尔特曼绘画遗作展后。为悼念亡友创作出了《图画展览会》这部钢琴组曲。而美国的早期画家华尔特迪斯纳,也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出三幅绘画作品。印象派的另一着名画家荷兰人蒙德里安。由于晚年居住在美国的纽约,对纽约的百老汇街非常熟悉。同时又非常喜欢当时街面流行的美国爵士乐,于是蒙德里安利用生活中对爵士乐的感受创作出名画《百老汇爵士音乐》,在他的这幅画作中画家探索了不依靠具体形象,只通过线条、构成和色彩,使人联想到爵士音乐特有的那种节奏感。俄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更是将美术与音乐的关系发挥到极致,他认为:“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听到色彩,看到声音。黄色好比一只发出‘尖锐声音的喇叭:浅蓝色好比长笛发出的声音;深蓝色好似低音大提琴的声音及宽厚低沉的双重贝司声:绿色接近小提琴纤弱的中间音调:红色使用得当时,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印象……”画家的这种感觉在他的画作《第七乐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是弥漫在生活中的。音乐来自生活、表现生活,音乐对学生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

在上色彩课以及其他的绘画课时。我们要掌握一种节奏和律感,就像音乐一样。不同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节奏和律感,我们在绘画时要和音乐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去寻找并且掌握不同的节奏和律感,播放出不同的旋律,让美术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去绘画出属于自己律感的作品,将美术、音乐、视听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绘画知识的时候介绍相关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和音乐结合的内涵,学会怎样去体验、学习艺术的创作。比如艺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有一幅作品在旋律上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这就构成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产生了一首如同交响乐一般的视觉图画。我们完全可以在创作的时候播放一首交响乐,增加学生在创作时的灵感,增强画面中的韵律。

音乐也具有让人对美术作品产生强烈的联想作用,像民间流行的小歌曲《茉莉花》、《码头调》曲调优美,旋律柔顺而动听,虽然含蓄婉转但是却不娇柔做作,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蕴含在其中,这样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很容易的使学生联想到淡雅的小花布。在音乐辅佐下去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音乐、文学作品,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教学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这个单元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包括信息技术、舞蹈、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要想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到一起,这就需要美术老师要了解这些知识,要求教师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并且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心境下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力,进行了“听”音乐,“画”音乐的练习。比如听德彪西《大海》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用贝多芬《第五交响盥》去欣赏康定斯基的《第七乐章》。使学生体会到画者的心境和感受能影响匦面色调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通过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在学生们的作业里出现了跳跃的线条、鲜艳的色块、变化的点和色彩等以前没出现的创作手法。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在教学中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的真实体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课的过程当中将音乐引入到美术课当中,不但是对本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重要,将音乐课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共同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加强艺术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即兴创作。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育给予学生的决不仅仅是几首歌、几段乐曲或简单的乐理知识,而是教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用跳动的思维去创造他们更自由的“音乐王国”。

在即兴的艺术活动中,没有等级划分、没有身份标志、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技术水平的桎梏。奥尔夫认为“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才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即兴——是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奥尔夫的这些观点是以最大的限度去开放人的能量,充分创造机会让原本音乐人性发挥作用,鲜明地突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教学设计中会提供很多创造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好的、他们伸手可及的音乐创造形式、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并能顺利的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后,让他们把这首歌曲排练成一首不同形式的合唱曲。学生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纷纷谈论自己的观点、构思、设想。讨论异常激烈,各不相让。教师建议他们把集中构思不妨都试一试。经过讨论尝试,师生共同达成一致。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互为补充、相互完善、集思广益,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久而久之。创新能力也就能逐步得到培养。课堂上我启发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为歌曲换词。然后配以曲调,让他们充满激情地演唱。同学们感慨地说:“演唱自己亲自创作的歌曲,越唱越喜欢”。

新世纪是信息科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大量新科技的出现引发和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确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5: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课题成果展示报告

老师们:

大家好!

一、传统文化知多少

我们先来看一份关于民族文化的调查问卷。出示幻灯片。我们着重看第二题,这些题目,老师们是否能对答如流?可能有一些会感到模棱两可吧?我们从三到六年级中任意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测试,从答题状况来看,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了解还是很不够的,比如说,我们的孩子会背李白、李商隐、杜甫、杜牧的诗句,却不知“大李杜”、“小李杜”,也会背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却不知“秦王汉武”、“唐宗宋祖”„„

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包含哪些呢?恐怕老师们也很难说全吧,请看。出示幻灯片

相信老师们看了后,会和我一样发出由衷地赞叹: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

二、课题背景、缘起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们认为古诗词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我们的文化母体,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为什么我们现在有些孩子不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却熟谙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不懂孔融让梨的谦让、卧冰求鲤的孝道、悬梁刺股的勤奋,却有时会表现得那么自我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他们从小缺乏中国最传统的美德教育。我们应当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词,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

于是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课题——古诗词教学与弘扬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幻灯课题

三、释题

可能很多老师会对我们这个课题的题目本身存有疑义,其实我们自己也如此。我们看现在的古诗词教学,哪怕像我们滨小如此大容量的古诗词诵读,大部分也只是重点关注了诗词的简单背诵,忽略了古诗的美文美味,美意美诵,也可以说浪费了其背后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无奈的是我们一直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题目能够简单明了地概括、传达我们的思考及所做的点滴工作。

四、具体操作:

我们的课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展开。

第一步,师资培训。我们课题组收集了百首经典古诗词,(出示幻灯照片)让每一位教师从古诗的内容、年代、作者等方面进行赏析、分类,(出示幻灯照片)这样做,既是让教师对古诗词做一次系统地梳理,又便于今后教学中的灵活使用。第二,为了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组织学生查找、搜集、整理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并相应举行了传统文化小报设计比赛、板报展示活动等。

幻灯出示照片

第三,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这种教法显然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我们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在三、四、六年级中分别开设一堂古诗词研讨课。教学研究重点分别列为:三年级探讨古诗词教学如何与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的融合,并引导学生去挖掘隐藏在古诗背后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传统节日。四年级开设了一堂具体情境中如何运用古诗词的活动课,做到学以致用,培养一种大语文观,增强古诗的亲和力,让学生更大程度的喜欢古诗、对古诗产生兴趣;六年级又从古诗词分类的角度去教学一组有关“送别”话题的诗词,既让学生了解这一类诗的特点,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看古诗,培养他们的古诗知识建构能力。搞这些课例,目的在于同类课型的教学方法推而广之,并努力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这些课例作为探寻古诗词教学有效模式的第一手资料,我们都一一拍下了录像。

一一幻灯 出示照片

第四、我们课题组在古诗词教学中还兼行了较多的实践活动,力求以诵读为主,欣赏为辅;活动为主,传授为辅,力求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活动有:

1、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晨间诵读相关古诗词;校本课古诗词赏析。

2、日积月累。在黑板一角开辟“古诗乐园”,由学生写好一首古诗词或一组古诗词名句,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诵读热身,每隔2—3天更新内容。做到日有所诵,课前一诵。

3、利用“六一”游戏节,进行古诗游园活动。摆设一株古诗常青树,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近古诗,享受古诗。幻灯出示照片!

4、结合所学的某一类古诗词,进行小报设计比赛。例如,在学生学了“思乡”组诗后,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古诗词并熟读成诵,继而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类古诗词的特点。并举行一次“思乡、送别”为主题的小报设计比赛,让学生感受人间美好的情感——乡情、友情。幻灯片出示照片。

5、创设“古诗词背背馆”。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语文教师及古诗组长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幻灯片出示照片。

6、古诗词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等。

古诗词名句填空比赛。让学生把百首古诗词中的名句先分类,再师生统一标准,按景物内容分:诗中春;诗中夏;诗中秋;诗中冬;诗中山;诗中水;诗中日;诗中月;诗中风;诗中花;诗中雨;诗中树;诗中别。按思想内容分:爱国篇;心情篇;思念篇;送别篇;边塞篇等等。再让学生背诵,最后进行口答、笔试两轮比赛,目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典古诗词,为我所用。

7、诗人模仿秀。学生自由组合,选择一位诗人,分头查找资料,通过这位诗人的诗词作品,重大事件来演绎其人生,要求抓住诗人的外形气质、风格特色、思想流派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幻灯片《李清照的一生》)

诗词表演唱。整理现在比较流行的用古诗词作词谱曲的乐曲,利用音乐课、班队课时间学唱,在学校活动中公开演出。(幻灯《水调歌头》)

8、汉字知识大赛,穿插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词、对联等内容。幻灯片出示照片。

9、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举行古诗词书画作品比赛及优秀作品展。

10、在课堂教学中,仿写、改写和创作古诗。这一活动我们认为值得商榷。

五、研究成效。下面给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1、文明儒雅的校风正在形成。走进滨小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古诗文;耳之所闻,名曲萦绕,配乐古诗朗诵。在古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五三班提出:与书为友,书中成长,读出味,读出书香。五六班提出:“腹有诗书气自华”!五一班提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班提出:诵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等等不一而足,无不体现师生对儒雅的追求,对人文的崇尚。课堂上,活动中,校园外,经常会注意到一些同学在特定情境触发下,经典诗句脱口而出。古诗文的浸润,使滨小师生更儒雅,更文明,更有书卷气。当然,古诗文只是其中一味良药,真正的大补药还是我们学校倡导的构建书香校园的大型活动。

2、在我们的课堂案例研究中,我们成功地探索到了三种古诗教学的基本模式。一是一般的阅读教学法,通过大量的资源引进,帮助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如教学《乞巧》。二是以赏析一组同类的诗为基准,先赏析一首,然后带出几首。如教学《送别组诗》,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古人在“送别”的形式上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目”相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歌”相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有“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有“暖语”相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三是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很多平时看起来不相干的古诗在这一堂课中却紧密地联在一起,在短短的35分钟却串联了30多首古诗,其学习容量让人出乎意料,其古诗复习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三堂课详见录象)

3、“古诗词教学”与当前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更好地弘扬了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的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刚才展示的各种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中华古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从而更深地激发了学生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更重要的还是慢慢地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品德,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并将研究引向深入。

六、问题探讨。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不少问题,我提出来,起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1、开发一套高质量的小学古诗词教材势在必行。现在,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书可以说五花八门,多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等等,什么注音本,彩绘本都有。遗憾的是,看其编排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散而无序,以致孩子们在诵读后,忘得很快。如果有一种教材能按照一定的规律编排,或按诗人、或按思想内容、或按景物内容、或按名句等,让孩子们学一首,带出多首;诵一首,回忆多首,学习效果岂不是会大大提升?

2、仿写、改写和创作古诗值得商榷。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古人创作诗都严格遵照章法:如字数、句数,还要注意平仄,押韵。标准的格律诗,不要说学生不会,就是我们老师也不会呀。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去仿写、改写、甚至创作古诗,结果出炉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作品。因此,我们讨论不妨作个尝试:诗的仿写、创作不妨淡化平仄,放宽押韵要求;词的仿写淡化其旧有词牌规则,具体每篇分几段,每段分几句,每句多少字,完全以内容而定。如果在这种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在学生大量诵读、多方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和创作,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兴趣盎然,精彩的诗词也会不断涌现。

3、古诗词学习的评估验收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估。古诗词与多种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始孩子们的兴趣较浓,但活动搞多了,也就失去新鲜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孩子就会渐渐退出你为他们精心设计的“舞台”,什么比赛呀,展览呀,反正与我无关。因此,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份收获,即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词成绩卡,并多设奖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评估工作很麻烦,但会更好地保证活动的持续、有序、有效的进行。

4、如何在古诗词教学更大限度地拓展传统文化。老师们都知道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目前在古诗词教学中涉略的传统佳节、礼仪风俗、汉字、对联、书法、国画等也只能说是沧海一粟吧?怎样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更有效、更大限度地拓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篇6: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21-0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还在追求精神文化需求。所以,音乐作为精神文化需求之一,逐渐地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中职音乐教学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又由于流行音乐深受大众的喜爱,所以现代教育正在考虑如何将流行音乐与中职音乐教学完美地融合。因此,对流行音乐的基本概述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合流行音乐的必要性,以及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合流行音乐的具体措施,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清楚明白的。

一、流行音乐的概述

1、流行音乐的含义

流行音乐是随着中国的市场不断发展起来的,其实质就是商品音乐,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在艺术的造诣上,相对于古典音乐和戏曲等便会有一些差距。但是,它具有通俗易懂、节奏整齐、曲调平和、语言简洁等优点,正好符合人们的爱好。基于此,它们会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得到学生们的追捧。

2、流行音乐的特点

一是具有社会性。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音乐才会显现出其作用。比如,紧张工作的白领们在工作之余,欣赏一下轻松的爵士乐,必定会让他们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

二是具有通俗易懂的特性。由于流行音乐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所以其很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而且,它们的曲调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容易被人们传唱。

三是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由于流行音乐大致上的创作是反映当时的情况,所以其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人们遗忘。

四是具有很强的新奇性。由于流行音乐需要不断地满足大众的需求,迎合大众的口味,所以流行音乐必须要不断地变换形式,从而得到大众追捧。

二、流行音乐融入到中职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处在青春期,因为流行音乐的大众化、潮流化,这些中职学生对其有很强的追捧欲望。加之流行音乐中含有对于感情的向往等,这些正好是这些中职学生现在的心态,所以很自然的许多中职学生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所以,将流行音乐融入到中职音乐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举措,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起来,而且也可以提升起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后,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状况进行培养。

三、流行音乐融合到中职音乐教学的具体措施

1、将音乐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进行有效地转变

虽然流行音乐具有一定的缺点,但是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排斥它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将流行音乐融入到中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会变得更加严格。如果教师不能摒弃对流行音乐的偏见,必将会与时代脱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从而提高其音乐欣赏水平,紧跟时代的步伐。此外,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态,与学生一起对流行音乐有进一步的接触,从而培养共同的灵感。对于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等对其进行引导性培养,在课外教学中不断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对音乐理论有更加透彻的了解。也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方面的比赛,让其压力变为动力,明确学习目标,更加认真的学习音乐,从而有进一步的提高。

2、将流行音乐的潮流结合起来,对其内涵进行深刻地挖掘

虽然大家都很喜欢流行音乐,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哼唱几句,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我们仅仅是表面上的喜欢,对于流行音乐深层次的理论、精髓没有基本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流行音乐的讲解更加深入透彻,对其创作背景更是要了如指掌。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流行音乐,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教给他们一些学习音乐的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分辨能力,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轻松地学习音乐。

3、将社会热点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给音乐赋予时代背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当下的一些热点结合起来,同学生关注的话题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音乐交融起来讲解给学生们,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学习。

4、不断地将爱国主义渗透到流行音乐中

由于当代学生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所以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程度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在教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时,还要教育学生在和平时代如何爱国、怎样爱国等,从而让学生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爱国热情。

5、不断将励志精神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篇7: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的融合论文

一、高校声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都是艺术的精髓,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其审美情趣,锻炼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对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二、将传统音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方法

1、情感体验式教学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语言习惯、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等存在差异,在民歌的表现手法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所以,我国的传统民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融入传统音乐,首先要从情感出发。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民歌,学生一听就知道属于情歌,所以教师要首先对该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这首歌创作时的生活背景和音乐背景,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会在情感的引导下对音乐的走向进行合理分析。同时,教师也要对民族音乐的唱法进行讲述,在每一个学生的训练中,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嗓音,唱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2、感知能力的运用

由于每一个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在对民族音乐的感知方面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对民族声乐的感知上也出现了多样性,不管是何种感知,都是对美的体验。民族音乐没有对美的限制,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感知去体会民族音乐的美。在欣赏民族音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提出一些问题:如民乐的唱法、感情体验、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演唱和讨论。在实践、教学、感知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对歌曲的意境和气韵把握之后,要培养学生对音高、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调式等技术要素的把握。通过课堂指导,让学生理解音乐深层次的含义。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对民族音乐的艺术影响进行感知,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3、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

一支具有民族音乐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首先,教师要能够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的背景和唱法,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音乐课中多一些文化元素和中国本土元素。因此,作为声乐教师来说,具备一定的民乐理论知识非常必要,对民乐的声腔、旋律要有深刻的认识,要能够对不同类的民歌准确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演唱诸多的民歌作品。此外,戏曲作品和说唱音乐也非常重要,如豫剧、京剧、越剧、秦腔、评剧等,都是我国璀璨的曲艺瑰宝。总之,作为声乐教师来说,自己首先要喜欢民族音乐,才能在教学中将民族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

4、利用多媒体设备

对于声乐教学来说,音响资料必不可少,随着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成为可能。如在《山路十八弯》的演唱时,可以利用多媒体配合优美的图画衬托出弯曲的山路,保留方言的发音,演绎出山路的美和人民的心境。通过影像资料的使用,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讲解,学生在欣赏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学习演唱的技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三、结语

篇8:写景类古诗鉴赏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那么, 作为教师, 应如何指导学生去感悟、赏析、理解这一类作品呢?

首先, 应让学生认识这类作品产生的原因。诚然, 秋天本身容易引起人们伤感:木叶萧萧、百草凋零、霜风渐紧、残阳如血, 大自然“无语而凝噎”。但刘禹锡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豪情万丈;而“落魄江湖载酒行”的杜牧则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叹。可见秋天也有昂扬向上的一面。虽然这类喜秋、赞秋类作品在咏秋类诗文中所占比重不多, 却也足以说明, 秋天本身不是引发人们愁思绵绵的根本原因。那么, 其根本原因何在?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须了解作者们在悲什么和为什么而悲?杜甫在《登高》中吟道:“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从“作客”词不难看出, 老杜抒发的是羁旅之感、游子之思。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悲壮地唱着:“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作为镇守边塞的统帅, 范氏深谙征夫们的悲哀。可以说悲秋类诗文的生力军就是这些大量存在的游子、征夫们, 而征夫、游子们的存在直接催发了另一类——即思妇们的“悲”, 李清照说:“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中国古代, 交通、通信都十分落后, 再加上战乱频仍, 盗匪横行, 生离即有可能成为死别, 所以抛家别子的他们面对凄凉、冷落的秋景油然而生悲意实在是情理中的事情, 诚如恒温所言“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

当然, 学生们了解了上述原因——谁在悲?为何悲?——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够深入地、驾轻就熟地欣赏诗歌了, 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方法、步骤上加以全面的引导。

接下来以一节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具体引导学生赏析悲秋类诗文的。

上课之前, 我印发了一些咏秋类作品 (三篇“悲秋”诗、二篇“喜秋”诗、一篇喜秋类散文) , 让学生预先赏析。上课时, 我以“秋”和“愁”的关系导入, 告诉同学们“心”在“秋”下就是“愁”,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悲秋类诗文赏析。接着, 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在朗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们谈一下对这首诗的理解。结果, 被提问的同学大多言不及义, 不知如何去赏析这首散曲。

我提示:“本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悲还是喜?”

学生回答:“悲”

问:“这种悲是直接抒发的, 还是间接抒发的?”

答:“间接”

问:“通过什么方式?”

答:“写景”

问:“写了哪些景物?”

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十种景物”

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提示:颜色)

答:“灰色调”

问:“最能反映感情并点明主旨的是哪一句?”

答:“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 板书鉴赏步骤:

感情基调 (悲、喜、咒、颂)

1.整体感知

内容 (写了什么)

抒情方式 (间接、直接)

2.局部品味

最能体现情感的诗句

按照这个步骤, 我让学生朗读并自己鉴赏《渔家傲》。结果, 学生基本上能依据上述步骤对该词进行初步的赏析, 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这与我的设计是相符的) :学生们对“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话难以理解, 在讲析这句诗的基础上, 我又举了第三首《水仙子·夜雨》, 该词不是很晦涩, 但如果对“叹新丰孤馆人留”句的典故 (用的是唐代马周落魄长安的典故) 不知道的话, 则在对整首诗的把握

上会出现偏差。但这样赏析诗歌仅是在最粗浅、最宽泛的层面上进行的“粗读”。为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如何鉴赏诗歌, 了解诗歌的三味, 必须进行“精读”, 真正进入诗歌的情境中, 我又举了的李义山的一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 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一句诗。

问 (师) :“感情基调是喜还是悲?”

答 (甲) :“悲”

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答:“从‘枯荷’一词”

问 (乙) :“悲还是喜?”

答 (乙) :“喜”

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答:“听雨声”

面对不同的看法, 我没有作出评价, 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1.“留”是被动还是主动?2.为什么偏偏留下“荷”而非其他?3.“留得枯荷”的目的是什么?4.为什么去“听雨声”?5.“听雨声”的时间会是什么?6.几个人“听”呢?7.是有怎样情趣的人?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完全融入了这句诗所创设的情境中, 这已经达到了预定目标。因此, 我没有一一解答上述问题, 而是作了一个总体评价:好雅兴, 居然为了“听雨声”而留下几枝败荷;但又好落寞。试想, 几枝残荷, 一夜秋雨, 什么人会在什么心境下去驻足倾听呢?是一个幸福、充实、积极的人, 抑或一个不幸、空虚、消极的人?外在的闲情雅致难以消解内心的落寞、凄凉。正如李清照所说:“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当然, 希望通过一句诗、一节课使学生了解诗之三味, 要求过高。但只要学生开始思索, 懂得思索, 学会思索, 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粗读”“精读”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具体问题:1.词义。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 有些字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应详加揣摩。若连句子都读不懂, 就谈不上进一步赏析了。例如柳永的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消”字, 它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消瘦”意, 而是“值得”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此义, 对全诗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2.景物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情与景谐。这就使得呈现在作者笔下的景物与其所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 我们由其所写的景物就能揣摩出作者的感情倾向。例如, 《天净沙·秋思》为了表现游子的一腔愁绪, 作者选用了诸如“枯藤、老树、古道、瘦马”等灰色调的景物。3.典故。诗贵含蓄, 而且, 有时为了某种原因, 作者不能不含蓄。因此诗词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典故。例如前面所说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和“叹新丰孤馆人留”, 而对典故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赏析诗歌。4.知人论诗。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也有助于我们解读这一类诗歌。比如杜甫在《登高》中所抒发的感情。就既有社会的影响, 又是对其颠沛流离的个人生活的感叹。5.对特定景物的特殊含义应有所熟悉, 例如“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性, 因此, 古诗中出现的“荷”就有可能是作者的自况。其他的如梅、兰、竹、菊等也有类似含义。掌握此类知

识, 也有助于解读诗歌。以上所说的几点, 都要求学生在具体赏析的时候加以注意,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在平时加以积累。比如对古汉语知识、典故的认知、作家的了解等都要靠平时工夫。从而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也要有意识的提醒学生注意这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 在引导学生鉴赏写景诗歌时, 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原因。只有深刻体会到作者为什么悲、喜或者悲什么、喜什么, 才有可能唤起我们的共鸣, 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从而进入文本的阅读。

二:阅读时可分“粗读”和“精读”两个步骤进行。其中“粗读”又可分“整体感知”和“局部品味”两步。“整体感知”主要是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倾向, “局部品味”则是认知抒情方式, 找出最能体现情感的诗句等。“精读”则是指读出原诗的“言外只意”“像外只像”,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需要向学生指出的是, 多问时的思维是发散的, 但又是聚焦的;是开放的, 又是系统的, 即既离开诗歌又指向诗歌。

篇9: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俗曲”,也都体现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从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尚书 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咏诗必歌之,歌咏则为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些文献都将诗、歌、舞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形象地指出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诗经》就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是孔子搜集当时诸侯国的诗歌然后进一步选辑的,因其均为吟诵之作,305篇皆可入乐吟唱,故史书载曰:“孔子皆弦歌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在从《楚辞》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辨》、《九歌》、《阳春》、《白雪》等。屈原的《离骚》、《九歌》自古以来既是文学名篇,也是乐舞、祭祀歌曲和琴曲,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5000多首,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词、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词、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音乐在唐代空前繁荣,使得歌唱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有被乐工歌姬“写于声律”或“被之管弦”的经历。[1]古今送别第一曲《阳关三叠》,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属奉旨依曲所填之词,为杨贵妃而作;“七绝圣手”王昌龄运用叠字使音调悠扬、诗乐合璧;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之涣的诗被民间艺人广为传唱,杜甫的七绝《赠花卿》更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2]渐渐地,诗与乐曲分开,从而使得词与乐曲关系越来越密切,到了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曲调的调名即词牌,词的句子可长可短,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更为自由。无论是依曲填词还是依词配曲,都表现了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相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传唱柳永之词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扬州慢》词曲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堪称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3]李清照的词也被人们当做流行歌曲广为传唱。

元曲是可以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具有时代标志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利用音乐曲牌来抒情、写景、叙事的一种清唱形式,在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口语,倾向于通俗化,因而有着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保持了民间歌曲质朴自然的特色。明清时的“俗曲”,也被认为是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又叫“小令”、“杂曲”,用乐器伴奏,加入过门,实际上是艺术化了的民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而且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一种相伴相随的关系,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融合境界。

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项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使得人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如醉如痴,从流行歌曲到名曲欣赏,从古典音乐到现代劲曲,无不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能把生涩难懂的古诗词与音乐歌曲结合起来,无疑会使得古诗词教学走上一条快捷的成功之路。学生们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必然会使他们对相关的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意会能力,提高领悟力

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的歌曲音乐中,学生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进行无限的遐想和大胆的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幽美隽秀的亭台楼阁;从冰天雪地的塞北,“孤烟直”、“落日圆”的大漠到“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从内心的酸甜苦辣到人间的真善美丑……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想象、再现和领会,驾着想象的翅膀,使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使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体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从而对古诗词所饱含的丰富微妙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体会。

(三)古诗词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温柔敦厚,诗教也”。《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永,在诵读涵永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古典诗词的教学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应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领悟中培养其欣赏能力。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特殊景观,也为我们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存在古今情感的共通性,并且是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三、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一)歌曲直用的古诗词教学

从古至今,有许多歌曲是直接使用原诗原词的,如《送别》、《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满江红》、《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枉凝眉》、《葬花吟》(电视剧《红楼梦》插曲,曹雪芹原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杨慎《临江仙》词)等,都是大家喜欢听和唱的好歌曲。在这类歌曲中,作曲者并不拘泥于古曲,而更多的是根据今人的审美趣味进行再创作,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结合点。就是说,它既有意识地吸收中国古典音乐,又大胆地引入现代音乐元素,在曲式、配器、演唱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从而给人一种现代感,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曲。对于这类古诗词的教学,用与之相同的歌曲融合,是绝妙不过的了。

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切入点,即以乐解读诗情,以诗理解歌义。

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时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这时运用直用诗词的歌曲就很容易理解了。古人所谓的“如歌如泣”、“长歌当哭”,说的正是歌曲强大的“表情”功能。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用《但愿人长久》的歌曲,更容易使学生体味到诗中对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乐曲放完,学生自然沉浸在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中,比起老师反复地讲解、反复地强调甚至诵读不知要好多少倍!

同时,还要用古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来理解歌义,这就包括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诗词内容的重点所在等,从这些角度去看与之相同的歌义,更能折射出古诗词所表达的含义。这是一种双向强化、多重回环领悟的方法,使学生在比较、揣摩中正确认识诗词,感悟理解诗词,所谓“移花接木易为春”。如听完《但愿人长久》之后,询问学生歌曲的含义,他们大多在听歌中有所感受,再把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同诗词进行对照,不就很好地完成了对古诗词含义的理解了吗?

了解了教学的切入点,教学中就有了主导方向,就可以创造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以《送别》为例将教学方法分为悟情、悟境和悟理三步。

悟情:在不做任何展示说明的情况下,向学生播放与诗同名的歌曲,学生在低沉悠扬婉转的歌声中,就能感受到游子的寂寞伤感和无限惆怅,这便是悟情。事实上,学生一听到这首歌,情绪就会随着缓慢的旋律而沉重起来,就连平时好动的学生也都静静地听着,脸上现出凝重的神色,“晚风、夕阳、残笛、浊酒”等带来的伤感、思念、寂寞等情感,也相继融入学生的内心体悟之中。

悟境:在心理上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情境进行体验,让他们有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之感。在低沉悠扬的歌声中,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感受,使他们在心理上与歌中所抒发的情感、所描绘的境地相融相通,再配以老师的吟诵和描绘,学生便深深地沉浸在诗人所处的悲凉境地中。“长亭、古道、连天的芳草”是令人惬意的地方,不管是吟诗畅饮,还是纵情欢歌,都是难忘而令人回味的,然而想到送别的那一刻,或者“执手相看泪眼”,或“雪里题诗泪满衣”、“惆怅新城送独归”,都给人惆怅满怀之感。这样的情境学生是容易体验的。而后面的“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情境,则需要反复运用歌曲悲凉、缓慢、低沉的曲调强化渲染,使学生入情入境。“晚风”的寂静寒凉,“折柳送别”的难舍难分,悠扬的“笛声”时断时续、时隐时现,静默的“夕阳”,绵延的青山……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随着哀怨幽思的乐曲,在学生的脑中一一再现,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心理体验上的引导。悟境除了还原意象,再现场景,更重要的还在于延伸和扩展,即想象和联想,由此也才能产生对诗情诗意的感悟。

悟理:悟情、悟境是对诗词的直接赏析,悟理则是诗词教学的迁移,是在此情此境基础上的感悟。《送别》一诗是诗人对离情别绪难以抗拒的叹惋,所以在引导学生领悟的时候,重点要放在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上。因此,乐曲在完成了引导渲染后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无论是对歌词内容还是对古诗词内容的教学,在这里并没有任何差别。但需要强调的是要多启发,多提问,以触发学生对诗“理”的感悟,特别是对诗词的点睛之笔,更要有准确地理解。当然,在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进得去,出得来,居高临下,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批判吸收,从中获得启示、教益和审美享受。

(二)歌曲借用的古诗词教学

不少歌词都与古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歌词中借用了古诗词语句。如《涛声依旧》就借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句,《梅花三弄》就多处借用了元好问《摸鱼儿》中的句子,《新鸳鸯蝴蝶梦》以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蓝本,又借用其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这些歌曲,尽管借用或化用了古诗词,但二者表现的主题却发生了变化。如《涛声依旧》的歌词,把古典诗词的意境和现代人的情感成功地进行了对接,虽仍有《枫桥夜泊》的画面,但更多的是现代人的离情别恨。《新鸳鸯蝴蝶梦》虽然基本是李白诗句的沿袭和化用,但抒发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李白抒发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而词作者黄安表现的则是现代人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朝拥有的爱情观,其内涵上较原诗单薄了许多。

对于这类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我们以《枫桥夜泊》为例来进行领悟这种教学方式。

从播放歌曲《涛声依旧》导入,比较借用的诗句在歌曲中和在原诗词中的不同作用以及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由此,再导入到对《枫桥夜泊》的理解。值得点明的是,歌曲在这里只是作为陪衬,作为印证,作为比较来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许多难点通过音乐都可突破化解,“只可意会”的意境或情感在相互的交流对比中深深地印在学生脑中,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把文学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学的艺术美,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在相容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歌曲同原诗词思想情感异同的比较,因为微妙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只有在比较中才更容易领悟。如果学生对《枫桥夜泊》中表现的孤愁情怀难以把握的话,那么在聆听吟唱《涛声依旧》中,从歌声所传达出的悲凉情感、寂寞情怀中感受“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心境更为容易,从而对“孤愁难眠”的诗情诗意有更充分地体验。所以,一听一辨一析,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便十分明了。

再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与苏轼词的异曲同工之妙。学习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台湾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较两者不同的意境。苏轼的词所要传达的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的幽愤寂苦之情;而周传雄化用词中一句的意境表达的却是对人世悲欢的咏叹以及爱与愁的伤痛。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在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主动性、直感性、积极思维、记忆和想象等,而相关联的歌曲则能以其动听的声音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听觉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感知活动中,从而在强烈愉悦的乐感声中强化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立增.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A].北京:北方论丛,2009,(2).

[2]李笑柯.浅析音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J].时代文学,2009,(12).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文史知识》编辑部.古典诗词名篇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幼儿园数学物品的分类下一篇: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