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2024-07-08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共8篇)

篇1: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

(2)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幅度与英文歌曲听唱之间的关系调查

(3)中西文化差异探讨(4)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

(5)性格与英语学习(6)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

(7)趣味英语收集(8)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

(9)西方国家节日谈趣(10)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

(11)英语口语训练(12)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

(13)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14)英语中的动物习语

(15)(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

(16)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篇2: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英语授课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英语阅读方法的探究。

指示代词在英英语语阅读中的探究 高中英语写作技巧的探究

平凉一中阅读方法与英语学习效果的探究平凉一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探究 突破阅读中长难句的方法与实践探究 唐诗宋词(汉语文化精华)的英语表达探究 英语阅读技能的提高

英语单词记忆技巧总结与实践 中外俚语对比初探

平凉一中学生使用英语字典的调查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研究综述1

数字与英语学习的初探

练习标准发音有助于听力理解初探

平凉一中学生对英语书写重视程度的调查研究 语法与外语教学

话题图片与外语教学

视听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英语表演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

英语俗语与文化的关系的探究

你希望的英语课堂及英语校园情况的调查 数字趣味英语探究

有人体部位相关的习语调查

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异同浅探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探究

英语学科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探究

英语阅读中的观点词汇探究

探究提高英语听力之路

探究提高英语写作之路

探究英语常见错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看走遍美国,探美国的风土人情

校内英语文化之初探

对英语电影中的历史现象的探究

口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与动物有关的英语俚语、谚语的探究

英语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的初探

对英语学习成功者调查

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探究

英美英语发音技巧探究

英语应用文写作技巧初探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探究——字母组合与读音的结合 英语时态的相互联系及区别探究

日常生活中英语应用情况调查

课堂外学生说英语的情况的调查

平凉一中校园英语聚焦

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影响的探究 颜色与外国文化探究

平凉一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探究 英语立志名言探究

唐诗宋词(汉语文化精华)的英语表达探究 英语中的动物与文化初探

疯狂英语励志名言的探究

探究学习外语歌曲对英语口语的影响

英语国家风俗习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初探 饮食英语的初探

中英美之间的交际习惯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 看英文原声电影对口语的影响

模仿英语演说有利于培养口才的探究 英语偏科对整体学习成绩的影响 英语发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探究 身势语妙用的探究

性别与英语学习关系的探究

西餐礼仪的探究

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对比调查研究 探究汉语中的外来词汇

对于国外风情面面观的探究

学习习惯对英语成绩影响的探究 欧美文化现象在电影中的表现浅探 语文学习对英语学习启示的探究 希腊神话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性浅探 透过中美节日探究中美文化差异 探究我们身边的英语

英语无处不在—探究身边的英语 对饮食英语的初探

对广告英语的分析研究

欧美餐桌礼仪的初探

欧美国家中不同肢体语言的初探 英语电影与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探究 英文报刊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初探 经典电影对白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探究英语在经济贸易中应用探究 中学生英语阅读情况调查 动物名称与英语谚语探究

篇3: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老师角色的改变

高效的课堂首先从我做起,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也是各小组的指挥者。引导大班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传统的英语理论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性质特殊以及大班额课堂授课的条件,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处于权威地位,但是师生之间很难形成互相交流与协作,教学互动难以开展。而基于建构主义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认知的主体,在大班额课堂教学环境下,首要的原则便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等角色。

二、小组合作督促记单词

近几年,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人数都在65人到75人之间,我们都知道学生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先过词汇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英语成绩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上了高中,英语教材明显的比初中难,里面不仅词汇量多, 还有大量的长难句,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所以,要过单词关,就一定要让学生把该学的单词的读音记下来,并把单词记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新单词的时间是有限的,除了一部分学生记性好,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快速记住读音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没办法学好读音,更不用说记好单词了。老师也没有可能在课堂上一一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经过两三周时间的观察,找准英语成绩比较好、责任心强的十来位学生为组长,让他们组成4到8人小组, 把具体的任务交给组长,让组长指导和检查组员的学习。并在课堂上检查几组学生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音。抽到的学生都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所学的内容。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有错的学生给予帮助,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小组合作除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外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要求学生每天把要掌握的单词利用课间时间,到组长处进行背诵,组长做好记录。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听写,凡是听写错的每个单词抄5遍,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出来了,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 学习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三、小组合作参与课堂活动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个别朗读、全班齐读、小组表演角色等方式进行活动。个人朗读我一般都会选择成绩较好的同学,这样可以起到表率的作用,但不能照顾到中下层生,如何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课堂的活动呢, 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所以,每一节课,我都会把学习的重点单词,句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些对话交流,角色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人人都能开口说英语,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减低他们厌学的情绪。经过我的观察,很多学生很喜欢小组活动,当老师一布置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很欢喜地争着表现自己,学习的气氛也很好。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展示与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与场所,他们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帮助,汲取他人的意见,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合作技巧,同时,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 组内成员互相合作,组际之间相互竞争,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进行集体讨论、合作,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合作中挖掘个体学习潜能,培养团队精神,互补促进共同提高,争做发现者、创新者,让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活动结束,很多小组都会抢着要在同学面前进行表演,这样的情形是我们老师最想看到的。

四、小组合作完成课后作业

我们知道,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仅靠一节课四十分钟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课后及时复习操练是必须的。我每节课后,都会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作业通常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如单词背诵、 workbook中的部分练习。另一部分是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 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如小组完成当天的单词听写、小组完成老师给出的话题、作文,等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积极向上,学生更乐于参与,更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小组里的学生互相督促,互相帮助,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学活动的要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增加了动手实践和发表见解的机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而且通过合作互助,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相互之间可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差学生,更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和学校的乐观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英语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生与生、师与生在和谐、平等环境的合作交流,更可以弥补我们现在大班额英语教学的不足

虽然,大班英语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无奈,但我们可以发挥大班教学的优势,配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样可以使大班英语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大班英语教学更为高效,给那些在大班中学习的孩子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摘要:在大班额环境下,怎样让教学更有效,一直是英语教师实践、探讨的问题,也是英语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教互学、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4: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关键词】《牛津高中英语》;课题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从自身学习或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研究专题,在真实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获取新的英语知识、技能、能力并使自身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得到发展的学习活动。

二、《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

1.由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决定的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2.由《牛津高中英语》的特点决定的

《牛津高中英语》着重体现“做”中学英语,教材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因此,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研究性学习,对于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智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牛津高中英语》中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典型形式是课题研究。一般来说,用英语作为媒介的英语学科课题研究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所研究的课题

任何问题研究首先要提出课题情景,由于学习英语的特殊性,英语学科的课题情景一般是由教材提供或在教师指导下提出的。比如说,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一单元Tales of the unexplained,学生非常感兴趣,从上Welcome to the unit开始就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课题,比如说金字塔之迷,外星人,尼斯湖水怪等等。

2.展开实践活动

在确定研究的课题之后,重要的是根据课题安排开展实践活动的计划。比如,研究实践活动的小项目的内容及具体分工,收集处理信息材料的过程和方法,呈现手段和方式并确定各项工作的截止日期等等。以外星人为例,确定两名同学查找关于外星人的电影资料,两名同学查找有关目击者的新闻报道以及他们描述的“外星人”的形象,一名同学查找科学家的观点,然后所有组员一起讨论,把有用的材料汇总。再由两名同学把汇总的材料归纳为文字材料,再由三名同学做成根据文字和音像材料做成PowerPoint及宣传海报,最后选出代表呈现材料并把组员的重要体验、感悟与全班分享。

3.呈现成果,总结交流

各小组选出代表来展现各自的成果,并且向全班交流汇报在完成这次实践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在汇报交流前,各组把海报贴到教室的学习园地,以供同学分享和大致了解各组的情况。正如后来学生们所说,完成这项活动,我们所提高的决不仅仅是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一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主体精神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4.客观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充分激励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改善师生的学与教的过程方法,提高全面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时应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他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比较科学的全方位评价方法。这样,学生既是被评价者更是参与自我和对其他学生的评价者,旨在促进学生群体的发展,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社会责任心。评价内容从学生完成课题的方法,过程,效率,积极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等多方面考虑。最终评出最佳课题小组,最佳海报设计者,最佳课件奖,最佳讲解员等等。因此,奖励方式以精神奖励为主,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学习英语和团结合作的快乐。

四、实施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优点

1.课题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及增强其语言运用能力。

课题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大量语言实践是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从而学会了学习,并且增强了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2.课题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们学会了和别人合作。

课题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必须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即要分工又要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个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课题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课题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热情。并且,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这种愉快的学习经历和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激发这种内在的动机比给予外部的奖赏更有意义。

五、结束语

课题研究性活动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不仅能为英语教学活动提供真实的情境,而且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当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和主导作用,使每一位学生根据不同的能力都在某一课题中担任特定的角色,完成该角色所规定的内容,以达到人人参与,实现分工合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学习英语的喜悦,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章兼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许艳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吉林教育.2006年9月

篇5:高二英语备课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

《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实践浅探》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广州市白云区是城郊结合部,学生生源复杂化、多样化。学生来源有农民家庭、居民家庭、父母来经商、父母来打工等。学生中,外地学生已大大超过本地学生,且学生来源也多种多样,形成了生源复杂、多样的特点。

学生流动性大。外来学生的不断增加,加上外来人口的流动性较大,致使学校学生也具有流动性。从统计可以看出,6学年中,学生转入、转出共达153人次,可见学生的流动性之大。

正是由于学校生源的复杂化、多样化、流动化,给学校教育工作者带来许多新课题,特别是在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产生许多不利影响。白云区的学生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1、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城郊结合部学生和城区内学生学习比较,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技能较差,外语差异更大。和城区内学生的家庭比较,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低,社会交往的层次也较低,在其升学、就业上几乎帮不上什么忙。他们会认为自己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至多和父母一样做做小生意,再加上这些学生曾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生活的艰难有直接的感受,父母做生意使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又使他们多少有些满足。因此,对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很感迷茫,既没有城区内学生受父辈影响怕“下岗”或找不到好工作的心理压力,也没有边远农村学生跳出“农门”的强烈愿望,对为什么学习感到迷茫。

2、学习的自信不足

这些学生和城区内学生比,也可能学习成绩差异不大。但由于城区内学生从小在兴趣、爱好及特长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和培养,很快显示出在学习生活中充满自信、善于自我展示,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中都能有出众的表现。城郊学生进入城区内本来就有些不自信,当发现和城区内学生差距如此之大,不仅没有城区内学生那么见多识广、多才多艺,自己甚至连用普通话、广州话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都很困难的时候,残存的一点自信更是一扫而光,学习成绩往往停滞不前或者一落千丈。

3、学习的毅力不够

城郊学生表现出自控能力较差,如出口成“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迟到早退等现象在校纪校规面前依然严重等。这些由于家庭环境原因或以前教育环境原因养成的不良习惯很

不容易纠正。反映到学习上,表现出无计划性,无急迫感,无吃苦耐劳精神,对老师的学习要求往往不当回事。而对城区内学生生活的一种向往,又很快学会了另一些不良习气,如长时间、无节制去游戏机房、泡网吧,等等。这样一来,对学习上的困难更是望而却步,对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也就力不从心了。

4、学习的习惯不好

城郊学生对课堂教学很不适应,由于学习习惯普遍不太好,因此表现出在课堂上思考与行动的速度不够快,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在城市较大的信息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教学中反而不知所措,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堂上不会做有用的笔记,做作业常感到吃力却又不习惯阅读教材,不爱或不知怎样向老师提出疑问,作业老是完成得不好,且使学习上的疑难越积越多。

5、学习的安全感不强

对学校管理的不适应,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对同学的眼光和言语非常敏感,面对学校生活有一种恐慌感。学校的办学成就,教师的教学业绩,城区内同学出色的成绩,让他们感到自卑,甚至感到老师、学校对自己有偏见,进而产生心态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的不安全感。这样,容易形成消极的小群体,在班上形成气候,对群体外的一切产生敌视心理和抵触情绪,对良好的班风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在校外拉帮结伙、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由于城郊学生进入中学后,家长的管教减少,而学生家庭居住地离学校很远且很分散,家长忙于生计又很少在家,使教师家访非常不易,家长到学校拜访教师或开家长会也少。这样,就增大了学校对这些学生的管理难度。

二、探讨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上网搜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数据。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种原因、刷选整理。

篇6: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长寿区石堰镇中学校英语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观感知、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

我校自2009年提倡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流于形式,有其“形”而无其“实”,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情景中去。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和能力,致使小组合作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实质上耗费了有效的教与学的时间,结果导致学生学习效能低下。

今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及教学措施不断深入人心,课堂教学逐步走上求实、求新的发展轨道,高效课堂模式观念初步建立起来。课堂教学更注重互动互助、竞争合作,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何使课堂教学呈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动局面,我们拟对此课题再进行深入研究,切实探寻出一条适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1

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策略意识不足问题。

三是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直面我校现状: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促使师生间的课堂结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由“教”转变为“导”,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要你学”转为“我想学”,“我会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2、按照学校的教研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科研促教改,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探索适合农村初中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

本课题实施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

1、领导小组:

组长:韦志义

成员:刘科金、陈菲、李成、陶光霞

2、确定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实验老师、班级:

组长:余晓峰

成员:曾繁荣、李云兰、毛德荣

实验教师:余晓峰、曾繁荣、李云兰、实验班级:2013级5、6、7班

对比班级:2013级3、9、11班

3、对本校教师教学方式的现状和学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向学校申报,完成研究方案。

4、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认真学习和贯彻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5、探索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尝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评定,组建学习小组,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分步实施。认真记录实施的过程及效果,形成一定中期成果。并根据研究的推进,不断改进研究的方法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认真对比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及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变化。

第三阶段:推广应用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5月)

在教学过程中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总结、反思,形成初步模式。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课题管理规范,认真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准备。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成果,撰写成有价值的实验报告、个案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经验总结、论文、结题总结。安排成果展示。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对比法、个案研究法、总结法。

六、经费保障

1、学校拨出课题研究专项资金一万元,给予经费保障。

2、实行专款专用,由课题负责人统筹安排使用。

3、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1)用于该课题研究的图书资料费;

(2)复印、翻印、打印等费用;

(3)设备购置费;

(4)外出学习考察的差旅费、会务费;

(5)继续教育培训费;

(6)专家讲座费;

(7)发表文章的版面费或著作出版费等;

篇7: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 究 报 告

长子六中 王长勋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提出的背景

我校自提倡高效课堂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体现得比较到位,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障,主人作用得到发挥,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高效课堂模式初步建立起来。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互动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及教学措施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评价机制。新的科学教学观不断深入人心,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了求实、求新、求创新的新的发展轨道。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能突出并着力落实“三维”目标,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动局面。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一线的工作在课堂,把自己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才是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本。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避免有些教师在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后,自己做起来并不有效。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策略意识不足问题。

三是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直面我校现状: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以“学”为主的“双主”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促使师生间的课堂结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由“教”转变为“导”,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要你学”转为“我想学”,“我会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成了我校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我们开展了“创建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研究。

三.研究与实验过程:

2012年3月开始,我校确定《初中英语“创建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加强了理论学习,教研组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一次理论讲座和理论学习。课题组每周一次围绕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开课、评课。实验小组成员在实验班举办观摩课;结合课题的要求,安排实验小组成员就课题的内容每学期定期上交优秀教案、案例分析、论文和学期课题小结一篇。

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英语组的其它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大。每次的期末考,实验班的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的成绩,经过了一学期的探索、研究,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本课题实施的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性阶段(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

1、确定课题组成员: 组长:王海凤

课题组成员:任庆玲魏红娥 王长勋 王晓燕 郜双琴 温小雅

2、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和贯彻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3、探索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尝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评定,组建学习小组,通常以4人为一组,各组间应无明显的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周期为一学期。

第二阶段:验证性阶段(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

总结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周期为一学期。

第三阶段:深化和展示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

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课题管理规范,认真总结经验,由几个试验班推广到全校。周期为一学期。

四、阶段成果

(一)初步研究了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英语教学新理念。

通过近期我校英语课题研究的进行和高效课堂模式的开展,在我校英语教师队伍中已逐渐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年来,我校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实施新课改带来的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学生好学会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新意识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 4 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语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文化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创建高效课堂,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成为新《英语课标》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1)教师积极探究。我校课题实验带来的最大变化要数教师的变化。课题实验使每位教师都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使每位教师都焕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使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积极的人生体验过程。虽然目前实验教师尚难较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整合“三维”目标,但是他们的意识和追求是十分可贵的。

(3)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被实验教师掌握,较突出的表现是教师的学生观发生改变。每位教师都知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教育宗旨和核心教育理念,努力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观念,努力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正在成长发展的人确立起来。努力挖掘课程资源,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论教,正在化为大部分实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自觉行动。

(二)教研组科研意识强烈,教学研讨气氛浓厚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要求全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我们还经常外出参加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促进我校的教学工作。五.实验成果:

(一)、学生方面

1、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热情。实验一年以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

2、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注重“教”,更加注重“导”,千方百计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自思、自练。

2、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明显提高。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英语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和课题的研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使全校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六.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意识不强,教师讲述、训练及开展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仍然存在。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落实,课堂教师讲的太多,学生主动参与率较低。

3.不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再加上自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学习的精神,导致学习成绩不高的现实局面。

4.学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太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

篇8: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学习者乃至竞争者在社会生存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评估学校最直观的就是看学生的成绩。那种为学英语而学英语的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课堂教学也应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对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进行了不记名抽样调查,得到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反馈信息。

1. 学生没有运用英语的意识

英语学习只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没有学生使用和发展的语言环境,更谈不上交流与沟通,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造成单词记忆不牢,语法不通,学法不精,从而导致链条效应,使得部分想学习的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文化氛围。班级整体水平很难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提高,学生无奈于应试教育的精神枷锁,环环相扣,无法自拔,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信息传递模式为主的教学手段,学生很难再跟上课堂的节奏。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性的课程独霸所有的课堂时间,而不注意把时间用于引导学生练习,忽略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势必影响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说,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英语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通过语言实践而逐步培养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家叶圣陶在《教育与人生》一书中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的话表明: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最终达到一个目的: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就像一个舞蹈演员得每天要有压腿的习惯,武术运动员必须有站桩的习惯以及声乐学习者必须有早晨练习发声的习惯一样,英语学习者也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3. 英语学习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培养

问卷调查中对学生动机(Motivation)的调查做了整合,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主动意识,而是一种被任务化了的被动学习。动机是学习者与生俱来的,英语学习动机必须要注重形式和意义上的培养,教育者不能忽视,因为学生没有成就感,就没有学习动机,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感。众所周知,动机和环境是影响英语学习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也就是说,社会需求和个人学习目的都会影响到学习英语的效果。

4. 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应有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课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 要场所。 美国著名 学者ROBERT W. BLAIR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上课,为学生学习创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在过去的两年里,课题组通过开设英语教师公开课、示范课,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档案袋、举办首届全校性“HavingFun Learning English”五四主题文化游园活动、首届学生英语风采展示晚会、英语角、邀请省市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全校英语教师“同课异构”微课制作比赛、教师教学课件比赛、教师教学设计比赛、集体备课会和常规性教学研究等形式,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有了空前提升。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我校英语教学策略和帮扶的措施,具体目标为:

(1)发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意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英语课题组开展了英语角主题活动,每期英语角做到教师专人负责,英语教师全员参与。每期的英语角积极穿插中西文化,以中西方节日为契机,不断提升学生口语及英语运用能力,使得很大部分缺少自信心和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能有展现的平台。

(2)积极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能力,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与阶段成果

课题开展至今,已获得预期的研究成果,达到初步的设想。通过制定实施调查问卷、组织师生谈话、班级管理调研、中高考成绩数据调研等手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设想,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研究方向。课题实验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着实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 细化课题组成员管理模式,坚持以制度管人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杜绝研究人员纪律散漫、思想懒惰、敬业意识差的问题,主研人通过与研究人员协调商榷,制定了《西湖一中英语课题研究组工作管理制度》以及《西湖一中英语课题组研究人员管理细则》。用制度管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使课题研究从一开始就步入正轨。

2. 提升研究人员的水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出研究成果,首先要解决研究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聘请了汉寿县教研室黄平主任为我校课题研究人员作了专业理论学习指导,并针对我校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人员一一作了解答。在教学之余,研究人员通过参加“国培”,实时了解外面兄弟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参观岳阳许市中学的课改示范课、常德市英语教学研讨课、观摩杜郎口中学课改视频课,积极形成和规范我校英语教学。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课题研究人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走在了全校课改的最前沿,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上级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以子课题全面铺开为引子,理清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

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技能又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五大技能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为方便研究人员顺利实施,经过深入调查,鼓励研究人员从小处着手。为便于课题研究,主研人将课题细化为五个子课题,即听力、单词、句型、阅读、语法等五大模块。

4.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真实有效地开展研究

2013年上学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同课异构”英语教学研讨会,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体科研人员积极探索、严谨治教,真正地做到了把自己的每一堂课当成研讨课、研究课。通过自评、互评、专家点评,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活动实施以后,全体成员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主研人针对学校的实际,研发了西湖一中校本教材,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多媒体盛行的现代教学设备的辅助下,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在模式形成阶段 (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课题组研究人员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足以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发意义。反思之余,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主研人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玩”上,举办了首届学生英语风采展示活动。通过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效地激化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全体学生在语言知识应用中反思自身英语学习的不足。同时,还规定了每周一的第七节课为英语角活动,鼓励和激发他们说英语的热情。在2014年5月4日成功举办了首届全校性“Having Fun Learning English”五四主题文化游园活动,使学生在娱乐中感受语言环境,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阶段的研究,我们探索到了独具特色的西湖一中英语课堂5P教学模式(preparation,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progress)及听、说、读、写课型模式;在如何增强师生互动的问题上,我们形成了一套可行的方法:一是增强师生之间语言上和意义上的互动和协商。二是教师多问参考性的问题,并且在提问后要适当增加等待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当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内容给予反馈。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进而增强互动效果。三是运用恰当的体态语。体态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做的动作,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教师的体态语要自然得体,富有真实性和启发性。

教师科研论文空前增多,为有效教学奠定理论基础。经过两年的艰辛和努力,老师们经过自身实践,不断将其升华为理论高度,撰写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省、市科研论文,其中:张荣兴老师英语省级论文一等奖8篇,省级二等奖11篇,市级一等奖2篇;王兰华老师在湖南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省级论文6篇;胡向荣老师省级论文4篇;还有李画、孙红艳、马婵娟、杨万莉、唐玉琴、高红玲、邓湘姣等老师在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得到学校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反思这两年来的 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课题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人为感情制约着课题的纵深发展,分工明确,但执行不力。

(2)课题研究过于肤浅,没有在理论上达到一定的高度,缺乏科学的指导,纯属于在摸索中前行,教师的认识度不够,缺乏主动研究的意识。

(3)个别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放得不开,担心教学质量,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还是存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教学反思少,只顾完成教学内容,没有过多注重课堂效率。

今后课题研究的重点:

(1)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弄清抓好课题研究工作的意义、方向、目标与质量要求。

(2)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鼓励研究人员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举办课题研究人员教学比武课,以教育部颁发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契机,打造我校英语教学名师。

(4)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的研究。虽然我们这两年来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湖一中(以下简称“我校”)初、高中部分学生进行为期三年的教学实践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任务型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粗略地研究出了一套有益农村中学英语“教”与“学”的教学模式。

上一篇:施工组织设计幕墙下一篇:小学生竞选班级班干部生活委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