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发展论文

2024-07-13

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发展论文(精选4篇)

篇1: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发展论文

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发展论文

摘 要:中国的慈善事业从无到有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中国人的慈善观念也是在这几年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因为起步较晚和体制不健全,中国慈善观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系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未来的几十年必将是中国慈善事业大发展的时期,中国慈善观也会越来越健全。

关键词:中国慈善;慈善观念;建立与发展

的汶川大地震,中国人全民捐款,我们看到了全体中国人对慈善的热情。而刚过去的对中国慈善事业更是有着非凡意义的一年,如果说20是全民捐款,那么20则是对中国慈善业的全民思考,从9月份陈光标提出裸捐,到十一前“巴比”慈善晚宴,再到10月底“壹基金”向公募基金转型,王石被推为理事长,这两个多月慈善成为一个全社会的热点,慈善第一次在中国引起全民大讨论和全民思考,这对中国慈善事业来说是是个好现象,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我们来探讨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探讨这个议题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脉络以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分成四个部分:当代慈善观建立的背景、当代慈善观的概念分析、当代慈善观的实践情况分析、完善和发展当代慈善观的思路。接下来笔者将对这四部分进行详细探讨。

一、当代慈善观建立的背景

(一)国内外传统慈善观的发展历程

慈善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虽然中国很早就有“慈善”这个词,中国人有积善行德的传统,但那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善有善报这样一个朴素的道德观念。直到改革开放后,在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和受西方的影响后中国人才有了慈善的概念。

西方世界在慈善事业发展了上百年之后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慈善体系,慈善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比如美国,美国有个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传统,就是为社会慈善事业捐款,美国的很多学校、医院、博物馆、孤儿院等等很多都是富翁们捐款建造的。卡内基曾说过一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样的观念在美国富翁中已经深入人心,美国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的做法就很能说明问题。他曾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在股东大会上说,“那种认为只要投对娘胎就可以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无所信奉的公平观念”。他宣布,要把自己三百多亿美元的百分之九十九捐出来,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对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富翁对遗产税的态度,小布什曾要取消遗产税,但很多富翁对此并不领情,一方面高遗产税可以促使富翁把更多的钱拿来做慈善,另一方面遗产税也是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反观中国,严格来说中国还没有形成慈善传统,慈善事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但中国人是乐善好施的民族,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很讲感恩和回报的,以往中国人的慈善一般以邻里互助为主要形式,中国人所奉承的是儒家传统思想的“仁爱”之义,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推己及人”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但是这样的慈善只能覆盖小范围,中国的慈善事业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起步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和受西方慈善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慈善事业才开始起步,中国人才开始形成慈善观念。这是符合慈善的发展规律的,“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慈善首先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西方也是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才出现了慈善事业。

(二)当代慈善观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的慈善观也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经过年汶川大地震的洗礼和年有关慈善的集体大讨论。在这之前,中国人并没有什么慈善观念,先富起来的人大多数都没有做慈善的观念,我们国家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穷困时期,所以很多先富起来的一代都是拼命消费,被称做暴发户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而且中国人的根深蒂固的财富观念一般都是“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所以很多人赚了钱都是传给下一代,比较少人愿意拿出来捐赠社会。还有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人觉得慈善离自己很遥远,慈善是富人要关心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可以说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处于这样的观念之中。

但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中国人的慈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慈善也越来越关注。不但富人做慈善的观念越来越强,普通人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慈善。富翁、明星、名人都积极参与到慈善中来,比如福耀玻璃的董事长曹德旺就捐出五点九亿做公益,被评为“中国十大慈善家”;新华都的董事长陈发树也捐出大部分资产创立新华都基金;功夫明星李连杰创立的`“壹基金”,还有2010年引起极大轰动的陈光标的裸捐事件;盖茨和巴菲特的慈善晚宴……中国的慈善正越来越吸引着普通大众的关注,从2008年的全民捐款到2010年对慈善的全民思考,这对中国的慈善事业来说是件好事,也标志着中国人慈善观念的提高。

二、当代慈善观的概念分析

(一)当代慈善观的建立

由于受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曾中辍、衰息。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复兴, 肇端于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及至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创立, 当代民间慈善事业才获得较大发展。而后,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急剧转型, 救济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国家、社会对慈善事业亦日益重视, 慈善事业在新世纪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发展空间。回顾20余年来中国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 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或许不无借鉴意义。

(二)当代慈善观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慈善事业经历了复兴、初步发展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慈善事业的复兴期

第二阶段:慈善事业的初步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发展呼唤从事慈善事业的专门机构――民间慈善组织的诞生。1994年4月12日,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成立,由此,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有了一个合法的生存空间,十余年来已获得了初步发展。在中华慈善总会及省级慈善会的示范影响下,地(市)级的慈善组织很快得到普及,一些县也相应建立起区域性的慈善会。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慈善组织则已延伸到基层社区。除慈善会系统外,这时期还创建了一些专门性的慈善机构。除慈善教育机构外,还出现了慈善医院。,广州市创建的第一所慈善医院投入使用。众多慈善组织的建立及其一系列慈善活动,大大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三、当代慈善观的实践情况分析

(一)当代慈善观的优点:要剖析当代慈善观的优点需要跟以前的慈善观念进行对比。在当前,我们可以相信中国人的慈善观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体现在对慈善的关注和对慈善的参与,还表现在对慈善、对财富观念的转变。总体来说,当代慈善观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慈善正从小众走向大众

人们的关注是现代慈善的心理基础,对于慈善本身来说吸引大众的注意可以促进慈善本身的发展。慈善已经从少数人参与变为全民关注,对此,民政部副司长王素英将之概括:“为从少数人的阳春白雪走向了社会大众广泛认同和追求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自我满足上升到社会责任与社会公平。中国慈善事业开始具有了更多的现代理想、现代方式和现代标准。”

第二,慈善正从单一的道德取向转为一种责任

“中国有慈善传统,古代官员、士绅回报乡里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接济贫苦、铺桥修路都是“功德”,乐善好施是被人们称颂的美德。那时候,慈善的社会责任一般由富人承担。但是现代社会,慈善已经不是富人的专利,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富豪和平民,慈善都是一种公民责任。在中国,平民慈善像已经破土的幼苗,截至2008年底,中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946名,当年有506万名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170多万名志愿者直接服务北京奥运会。有专家评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志愿精神,更适合中国发展现状,普通人的参与是中国式慈善事业的基石。看看汶川地震后人们捐款捐物,甚至自发组织救助队伍赶往灾区,就可以知道民间的慈善热情有多大。从这里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慈善不再只是富人的专利,而是每个社会大众都可以尽的一份责任。”

第三,慈善正从物质向精神层面发展

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是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滞后和幼稚。在中国慈善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大众对做慈善的人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道德标准,似乎做慈善的人是不能有缺点的。但这是不切实际的。慈善家也会去喝酒、喝多了也会吐、也会说脏话,也许还会打架,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有一颗慈善之心、做很多慈善公益之事,所以不要用过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他们。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需要确立的心态。

(二)当代慈善观的缺点和问题:中国慈善事业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发展非常迅速,但中国的慈善毕竟还在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四、完善和发展当代慈善观的思路

(一)完善和发展当代慈善观的战略思路

要完善和发展当代慈善观,首先对慈善的研究方式要转型,这种转型也直接或间接地给予公益慈善事业以较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公益研究工作而言,应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清晰定位。

第一,需要推进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转型。社会大众的公益需求,应该成为知识界的基本研究对象。这既包括贫困人口,当然也包括妇女,自然还包括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

第二,推进研究方式的转型。“研究不应该是封闭式的,而是要进行互补性的联合研究。中国公益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首先需要一种结构性布局的自觉性。我们需要在案例研究、标准化研究、公益理念传播方式研究等方面,与国际和国内的同行增进共识,形成合作与基层的优势,从而使公益知识真正具有强大的社会力量。”

第三,推进公益学习的转型。我们对于传统的人才观并不赞成,它把学历而不是把社会贡献和社会成果放在首位,结果专家人员往往遭到排斥。公益研究的目标之一,应该是用更为有效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培养更多公益事业的杰出人才。

(二)完善和发展当代慈善观的具体方针:借鉴国外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公益事业研究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首先,系统发现中国年度捐赠亿元、千万元、百万元的慈善者。在国际慈善界,对于富人从事慈善的基本道德标准,就是他们捐款数量的多少。需要依据捐款数量,深入研究中国著名慈善家的理念,努力促成不同类别慈善家建立更多的交流平台。同时总结案例,使其列为国际社会公益教学的参照内容。

然后,应该系统发现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其次,还需关注中国公益组织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公益领导人物。再次,努力培养中国公益事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物。中国的知识界,每年向慈善界贡献了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和技术,每年的著作是什么,有什么有影响力的文章,这需要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展示。

最后,还需重视媒体的作用。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媒体的密切参与,有哪些媒体在传播公益理念方面最有影响,同样需要去发现、去评价、去推广,同样需要进入课堂,进入国际社会,展现中国公益传播项目的创新平台。这样的一些发现,需要相当广泛的社会参与,要求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秋光,曾桂林.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J].文化学刊.,05.

[2]转型中国,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慈善观[J].郑州华信学院管理学院论文.

[3]www.bEijing2008art.com/topic/datum.

篇2: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发展论文

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对政府管理尤其是政府人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急切地要求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相适应的新型人事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着手对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80年5月,中央组织部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发出了《关于重新颁布<中共中央管理干部名称表>的通知》,重申和强调了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在邓小平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思想的指导下,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不遗余力地进行人事管理干部制度的改革,这使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离退休制度;改革干部管理权限;改革千部任用制度,实行考任、聘任、民主推荐等多种形式选拔干部,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克服责职不清和官僚主义;确立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调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等。这一系列改革不仅动摇了我国传统的千部人事制度,而且为新的干部人事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这些改革措施还只局限于干部人事制度的某个方面,且缺乏应有的法治权威,因而还不能相互联系以较好地发挥其整体效应,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主要弊端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的消除。同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必须进一步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多年来我国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又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1984年开始,我国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并着手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同年,中央组织部和原劳动人事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开始起草《国家工作人员法》。后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太广,于1985年改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1986年,该条例又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形成《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第十稿,这就是《国

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前身。1986年下半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以后,中央专门成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下设干部人事制度专题组,该专题组专门讨论中国政府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他们所提出的方案接受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普遍规律和特点,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做了重大的修改,同时将其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一次使用了“国家公务员”概念,并建议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的原则同意。尽管条例前后名称不同,但目的都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对政府机关千部从“进口”到“出口”的各项管理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人事管理体系。

1987年,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写进了党的十三大报告。十三大报告指出“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对国家干部合理分解,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单一模式而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革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实行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1988年3月,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条例》,研究制定《国家公务员法》”,“今后各级政府录用公务员,要按照国家公务员条例的规定,通过考试,择优选拔”。这样,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条例的起草工作正是得到了党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批准,也使得国家公务员制度从理论探讨开始走向实践。1988年,国家还成立了人事部,专门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运作。1989年初,在国务院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1990年,又在哈尔滨和深圳两个地方试点,同时对《条例》进行了重要的修改,并逐步推广。1992年以后,全国有20个省、市进行了试点工作。试点结果表明,公务员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对干部队伍的科学管理和严格要求,对于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郑重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1993年4月24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通过,李鹏总理于8月14日签署发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该条例与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计十八章88条,规定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公务员的涵义、权利和义务、职务分类制度、录用和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职务升降和任免制度、培训和交流制度、回避制度、工资保险福利制度、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申诉控告制度、管理与监督制度等。17《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人事管理的总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初步确立。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公务员法》的共18章,107条,对三个方面作了规定:一是属于公务员制度的总括性规定,共3章,包括总则、法律责任、附则;二是属于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管理制度,共13章,包括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三是属于与公务员管理各环节都有关联的基础性内容,共2章,包括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在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现状

经过短短3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人事制度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转变,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与此同时,国家公务员的各种基本运行机制确立起来。例如,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机制已初步形成,各地普遍推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各级政府机关全面推行考核,考核的办法也逐步完善;勤政廉政的机制也开始确立,各地普遍采用轮岗交流、回避、政务公开的做法。通过全面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得以优化,公务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

1.较为完备的公务员法规体系基本完成。《公务员法》中包括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等,使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国家行政机关的法治人事实现。

2.凡进必考的录用制度全面展开。在公务员的“进口”方面,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

3.竞争激励的内在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健全。在职务晋升上,很多地区和部门采用“竞争上岗”的办法,在选贤任能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破除了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陈规陋习,使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中能够脱颖而出。实行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评价,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建立起晋级增资机制,考核初步发挥了区分优劣的作用。

4.“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陈代谢机制开始运行。降职制度是我国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是实行职务能上能下的一个重要措施。辞职辞退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出口”渠道初步畅通,对于不愿意在机关工作的,允许辞职另谋它业;通过辞退优化公务员队伍,使政府机构公务员真正告别了“铁饭碗”长期存在的“能进不能出”的弊端开始打破。

篇3:当代中国慈善观的建立与发展论文

一、禅宗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精髓

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来考虑审美取向的问题。众所周知,精神决定物质,思维模式决定文化形态,遍观西方艺术史,没有哪一个流派不受到一定哲学理论或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左右,比如,表现主义对尼采的反理性主义的追捧,强调本能与无意识行为在创作中的作用;超现实主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领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深深地影响了装置艺术产生和发展。再如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克罗齐的直觉主义、柏格森的反理性主义等,这些思想都在各个流派的作品中折射出其光辉。

那么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哪种哲学思想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又是哪种思想能够指引艺术的走向,同时又被大众所认可?追本溯源,禅宗思想也许就是打开这道门的钥匙。禅宗是汉传佛教与儒道思想的交融,是凝结了华夏民族精神内涵的结晶。禅宗讲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要透过自身实践,从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不受外界喧嚣的干扰,而从内心世界的淡泊和宁静中寻求解脱,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极高概括。禅宗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精髓,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禅宗思想是当代美学根基之一

禅宗思想反映到美学上有两大特点:其一,它是人格主义的,它的“悟”、“清静”“定”、“慧”、“解脱”等都关乎人格,一方面自心清净;一方面又不避烦恼,在烦恼中悟菩提。希望超越事物的表象而去关注其更深的内在,发现精神世界中的规律与变化,从而达到精神与想象的统一。其二,它是自然主义的。禅宗自然观的美学品格,首先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本由自然生,崇尚自然是禅宗美学的理念;其次是自然的心相化,是心造的境界——意境。 (1)

具体点说,禅宗美学通过外物、景象抒发、寄托和传达出人的情感和观念,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进而使其客观化、对象化,构成既有理智不自觉地干预而又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表现在绘画作品上,外物景象不再是具体事物自身,而是浸润了创作者的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自身,而是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观形象。 (2) 这种感受正是禅宗所说的那种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语言所能表达,既确定又不确定、合目的又无目的的整体意象观。借齐白石先生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可一言而毕之。通过这个概念的确认,中国传统的意象审美观便跃然纸上了。意象性审美是中国禅宗美学中精髓,也是衡量具有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重要标准之一。

三、意象性油画是用油画的语言来阐述意象的思维方式和叙述的方法

油画产于西方,是西方世界思维理念的体现,崇尚自然和理性,其艺术的出发点是“实”,从实体出发,采用几何学的透视法,通过光影透视表现远近、明暗层次,把人的视觉物理化、几何化。在二度空间表现三度空间,使绘画真实再现客观物象。这是油画在西方的属性。同时也符合油画材料不透明,覆盖力好,立体感强的特点。反观中国画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其精神出发点是“空”,以“无”生“有”,“有”生万物。从“无”出发,以气为本,决定了尚虚、尚空的意境。集中体现为写意精神,在空寂处见灵动,在灵动中见精神。虚实相生相变对立统一是中国意象观的辩证法。中国绘画主要表现在意象和气韵两方面,用物象做载体,用气韵传神。是画者内在修为的体现,强调的是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因此,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的不是在对象、实体上,而是在功能、关系、韵律上。它关心的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识的表达,而不是忠实的模拟 (3) 。

由此看来,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差异是理念性的,在于东西方人文传统的异路,对于西方审美我们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去欣赏,但全盘的吸收则没有相应文化土壤,这也正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朴素道理。因此当油画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自然要抛弃原有的再现性,而与意象性相结合。所产生的意象油画并不是油彩的中国画,如果是这样简单的嫁接,那么不但油画本身失去了语言的特色,禅宗空灵,内省的情怀也同样得不到诠释。比较合理的结合方式是用油画的语言来阐述意象的思维方式和叙述的方法的意象油画,体现着中国文化精神、审美心理对于异域艺术内核的“包容”与“转换”。具体点说,意象油画本身涵盖了两个层次:首先它是油画,以油画的形式作为基准必将遵循油画的创作原理;其二是意象,将“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人文理念渗透进在创作观念上,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形象再现,而是提炼、综合对客观物象的印象与感悟。不只侧重在画面中倾注个人情感传达绘画者的内心情谊,不单单容纳了“写意”元素,还有的是对“物象”的主观表现,既客观物象经过画家揣入自觉的艺术情操后的二次呈现对原有的客观物象给予了精神化置入, (4) 并通过油画这一表现手法进行呈现。因此他与中国的写意水墨有异同之处。

意象性与油画结合的模式不是圈定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着年代、个体等具体差异,因此也不存在统一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因此意象油画也必随着具体的情况而进行着不断地适应与被适应,改造与被改造。现当代很多艺术家在这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前有吴冠中、苏天赐,后有许江、方立军等,虽都是意向性油画的拥趸,但作品展现的风貌又不尽相同。

吴冠中先生是将油画意象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大师,其作品中无处不带有一种清静自在式的童趣,画中山水寥寥数笔,勾勒出画家心中的乌托邦,大有多一笔太多,少一笔太少的洗练,展示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种高度概括其实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是对凡尘的一种出离,是一种对人生的体悟,也可以说是一种超脱,是对禅宗思想不谋的契合。

在许江的《葵园》系列中,一种整合的文化意识较为清晰。这个系列可被解读成是城市主题与大地主题的叠合,茂密的葵花如生长的建筑,更是大地上蓬勃不息的生命;亦可看成是画家行走与守望、思考与叙述的叠合。其画形成了“视象”、“心象”、“文象”三种品性的统一,葵花的群像交织出生命的混响。 (5) 一种涅槃感油然而见。

方立军的《光头》系列,以光头作为传达的载体,这个载体是具象的,其精神层面带有一种玩世不恭和戏谑的成份,是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自嘲。退而观之,却体味到艺术家孤独的内心与浮躁的社会间的反差与隔膜,于喧嚣熙攘中留有一块乐土,似一杯清茶飘逸出芬芳,凸显出名利市井与我何干的孑然,身于痛苦却对自由有着无限的渴望,这又何尝不体现出对“禅”的体悟。

诚然,油画的本土化并不只限于意象油画一条道路,这正像“意象”不能完全涵盖中国全部的文化特征一样 (6) ,禅宗美学的特点是主观的、理想性的和对超越性的片面理解与关注。形式的程式化除了有很强的意象趣味性外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也是需要在继承中加以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①《从三宅一生看禅宗美学》孙玉婷

②《从意象造型到写意精神》宋梦寒

③《浅论中国画与西画的差异》贺观清

④《关于意象油画》任柯

⑤《许江的绘画一种“后主义”文化视象》范迪安

篇4:当代中国慈善助学理念与实践

【关键词】培育慈善助学 和谐社会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全党“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决定》还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党首次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的完整表述,也是首次将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进行表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这为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当前慈善助学理念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当代慈善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构建对教育进行资助的体系上做了不少探索。这一过程也正好是我国当代慈善助学理念逐步形成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我国当代慈善助学理念的培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从当前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来看,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培育当代慈善助学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当代慈善助学理念的基本意义在于让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得到社会群体、个人慈善捐助的形式得到极为广泛的理解和认可,为这些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文化氛围上的保障。这同国家在奖、贷、勤、免、补等方面的资助最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即寻求社会公正。现代慈善助学是要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对既有利益分配上的弱者实施救助,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因此,培育当代慈善助学理念的最基本出发点就是社会公正,或者准确地说,是教育公平。

培育当代慈善助学理念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培育当代慈善助学理念则是要通过鼓励和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建立和健全相关慈善法规,使全社会形成和谐、友爱的公益心理。应当说,和谐是培育当代慈善助学理念的基本归属,而这一归属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本质要义基础上的。众所周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必须遵循坚持以人为本的首要原则。

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慈善助学理念

培育适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当代慈善助学理念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注册登记的国内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这说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慈善文化,培育当代慈善理念还任重而道远。不過,可喜的是一方面,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初步形成了“奖、贷、勤、补、免”的资助体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个人开始关注教育事业。毋庸置疑,三十年来我国慈善助学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对于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慈善助学理念是功不可没的。概括起来,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慈善助学理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发展慈善助学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执政理念。

第二,发展慈善助学事业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数千年来,儒释道思想凝聚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慈善助学的思想渊源则可以直接从中提炼。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学在唐宋之际开始兴盛。一千多年中,无论是国家主办还是社会资助的义学,其发展都延续不断。

第三,发展慈善助学事业要依靠和面向民众。长期以来,我国的慈善助学活动主要限于社会精英层面,慈善助学思想并没有深入民众;而传统的慈善助学行为往往局限于乡族邻里。事实上,发展当代慈善助学事业要依靠和面向民众,这是指一方面要培育深入民心的慈善助学理念,使全社会深知慈善助学事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慈善助学的对象是普通的贫苦学生,这就既要摒除唯阶级论的思维,又要有合理的管理方式、严格的审批程序与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慈善助学基金不滥用。

第四,发展慈善助学事业要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导向作用。必须指出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导向作用,并不是要使国家成为慈善助学的主体;相反,国家的导向作用应该着实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思想宣传和交流、政制保障上。目前,我国已制定《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纲要》明确将慈善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因此,广泛地宣传慈善助学思想,深入地进行慈善助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培育适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当代慈善助学理念,进而培育大众的慈善心理,提倡新的道德文明,体现中华慈善事业全新的方式和内涵并弘扬我们的传统精华,重铸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使助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更加紧密联系社会,贴近生活,教育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2004年,第71-74页。

[2]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3]《胡锦涛强调扎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见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2595497.htm

[4]《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2006年。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导读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详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导读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8]《2005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国社会报》,2006年5月24日。

上一篇:美国之旅游记作文下一篇:阿q正传读后感感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