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整改措施

2024-06-21

施工现场安全整改措施(精选6篇)

篇1:施工现场安全整改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整改通知

项目部【2013】1218

颜光喜、刘明贵(劳务承包人):

关于你方承包的本项目,在本项目部组织检查过程中发现发现以下问题须整改,接到本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

1、外脚手架无软硬防护;

2、脚手架应超出施工层面1.5m;

3、剪刀称的间距过宽;

4、施工通道无临边防护;

5、3号楼的临边防护;

6、马路及施工区内的建筑垃圾必须清理;

7、施工现场材料应堆放整齐;

8、4号楼楼梯间及堡崁的临边防护;

9、9号楼挖孔桩应必须用双层木工板进行覆盖及搭设孔边防护;

10、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语2幅。

注:以上问题立即整改,必须在2012年12月19日18:00前整改完毕后报本项目部进行全面复查。

后附:《搭设规范》必须按此规范进行搭设。

巴渝新居·山水郡项目部

2013年12月18日

篇2:施工现场安全整改措施

2013-01-1

3建设部于2005.4.15颁布、2005.7.1实施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下称《规范》--JGJ 46-2005),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保障施工用电安全、防止触电及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技术措施。

本文从建设方电气安全员的角度阐述了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普遍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病提出了个人的整改看法,以便更好的与同行交流,利于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试分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临时用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材、机、法、环境及气候各个环节;

2.涉及人员多,工作面广,作业点多;

3.临时性、不稳定性;

4.用电设备面广,点多;

5.临时供电大部分露天,受环境、气候因素影响大。

(二)主观因素:

1.施工管理者对临时用电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

2.临时供用电施工操作者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水平较低,对供电规范理解不深

刻,不能灵活正确地运用;

3.用电设备的操作者、使用者及临时用电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

4.临时供用电安装操作者违章操作或不能遵守建筑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日

常维护、定期/不定期检查流于形式,只图省力、省工,未按《规范》--JGJ 46-2005)精心施工。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常见隐患及整改措施:

(一)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及TN-S接零保护系统:

存在问题:

1.设置了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但是缺少独立的开关箱,直接从分配电箱装设的断路器供电给现场设备;

2.总配电箱、末级开关箱内装设的漏电开关,其漏电参数如:漏电动作时间、漏电动作电流等参数不相匹配;

3.未严格执行TN-S 接零保护供电系统从总配电箱给分配电箱配电时,仅引出

三相电源线和工作零线,缺少了保护零线。

整改措施:

1.应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的制度。

2.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参数为:漏电动作电流>30 mA,漏电动作时间≥0.2s;开关箱漏电保护参数为:漏电动作电流≤30 mA,漏电动作时间≤0.1 s。

4.严格执行《规范》--JGJ 46-2005要求的TN-S配电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三相电源线+1根工作零线+1根保护零线(L1/L2/L3,N,PE)。

(二)分配电箱、开关箱:

存在问题:

1.分配电箱、开关箱内缺少隔离开关;仅用一个断路器作为总开关及设备

短路、过载保护。

2.分配电箱、开关箱、移动式开关箱等各箱的功能概念不清,大部分设备

直接从分配电箱内断路器供电控制,没有设置独立开关箱,将移动式开

关箱混作为现场固定设备开关箱使用

3.未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大部分设备无专用开关箱;

或者一个开关箱同时给2台以上的设备供电(即以闸多机使用)。

4.分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位置不合理,周围建筑杂物、钢筋、板材等乱堆、乱放,操作空间狭小,不能2个人同时操作。

5.使用木板制作配电箱、开关箱;或者电箱门、锁不能关牢。

6.分配电箱、开关箱内缺少N、PE端子排。

整改措施:

1.分配电箱:应设置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断路器,根据实际使用

要求可多级配电。

开关箱:装设总隔离开关,电源进线接在此开关上,下端连接漏电断路器,作为用电设备短路、过载保护;漏电参数应满足《规范》--JGJ 46-2005的相关要求。

2.分配电箱作为二级配电装置,起到多级配电,分配电能的作用,而不需

要在此级装设漏电保护元(器)件;移动式开关箱在现场中起移动、临

时施工的动力、照明分配电能的作用。

3.组织现场电气专业技术人员、供电电工、现场施工员等人员,认真学习

《规范》--JGJ 46-2005的相关规范条款,明确规范要求的内容和含义。

一机、一闸、一箱:《规范》--JGJ 46-2005规定,“每台设备必须有各自

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以上设备(含插座)”。

主要是防止误操作等事故发生。

一漏:《规范》--JGJ 46-2005第8.2.5条规定,“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

关、断路器、以及漏电保护器”,这就是“一漏”。

4.设专人负责现场配电箱、开关箱维护、维修的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监

督检查,及时处理故障。

5.使用厂家生产的定型配电箱、开关箱,且质量应符合《规范》--JGJ 46-2005的要求。

6.分配电箱、开关箱内应装设有N线端子排和PE线端子排,且N线端子

排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排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排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端子排;

连接。

(三)线路敷设:

存在问题:

1.架空线路架设在脚手架上,或者穿越脚手架引入在建工程。

2.采用竹竿或者钢管作为电线杆。

3.架空线路过低,小于2m。

4.电缆沿路面明敷,乱摆乱放。

5.塔吊线路和其他设备共用同一供电回路。

整改措施:

1.应架设在混凝土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严把施

工现场架空线路设计、施工、验收或各阶段审核、审批等监督检查关。

2.应采用混凝土杆或木杆,且材质、梢径、外观质量等应满足《规范》--JGJ

46-2005的要求。

3.架空线最大弧度与不行走机动车辆地面最小距离为4m,与行走机动车辆

地面最小距离为6m;与起重机最小距离为1.5m;沿墙敷设的线缆弧垂最

低点>2m;电缆水平敷设最大弧垂点距离地面应大于2m。

4.电缆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路面明敷。

(四)接地:

存在问题:

1.分配电箱、开关箱无保护零线或保护零线引出不符要求。

2.分配电箱、开关箱无重复接地或重复接地不合格。

3.保护零线色标未严格按《规范》--JGJ 46-2005要求的黄/绿双色线。

4.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保护零线未做电气连接,或连接不

可靠。

5.接地体采用的材料不合格,采用螺纹钢或裸铝导体。

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

电箱)电源侧零线或者(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TN-S

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系统,整个系统工作线和保护零线是分开的。

2.施工现场除必须在配电室或者总配电箱(柜)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

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且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

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在大型设备或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搅拌机棚钢筋加工场等应做1组

重复接地。

*在高大设备处,如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等也要做重复接地。

3.保护零线色标未黄/绿双色。

4.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想连接的PE线应为截

面不小于2.5mm2 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

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5.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因其难于与土壤紧密

接触,容易造成接地不良,接地电阻不稳定),宜采用热镀锌钢材。不得采

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户引下线。

用作人工接地体材料的最小规格尺寸:

角钢:板厚度不小于4mm;钢管:管壁厚不小于3.5mm;圆钢:直径不小

于4mm。

(五)生活区用电:

存在问题:

1.员工宿舍及厨房灯人员较密集的场所,临时用电线路混乱,乱拉乱接现

象严重,存在重大的安全用电隐患。

2.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整改措施:

1.规范生活用电措施,普及并加强用电安全知识。

篇3: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1 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严重失控的脱节管理模式。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复杂的人际交往及社会经济状况严峻的建筑环境, 迫使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控制权, 被动的依附建筑施工项目承包人, 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项目承建人;也从某种意义上, 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 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 未能很好的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和《JGJ59-99》标准的文件精神, 造成政令不通和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一直存在重大工程质量、轻安全文明施工, 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 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等问题。

1.2 现行的管理机制, 造成施工安全管理工资发展不平衡。

当前, 创优和评优、市级与县级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相差较大;重质量、轻安全, 存在安全文明施工费用投入不足的现象;由于施工水平差距大, 很大的原因———不适合新时期、新发展的落后管理机制也造成了这种被动局面。加上行政隶属关系的各种原因, 也就容易造成相对市级对县一级的业务指导脱节, 政策贯彻真空、信息不灵、我行我素的地方保护主义被动局面。

1.3 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力度不够。

再管理过程中, 未能将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首位, 认识不足,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施工安全文件, 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 文明施工监管薄弱, 检查不到位, 人员未落实, 处罚不到位, 项目经理挂名, 忙于事务, 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无暇顾及, 应付检查走过场, 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

1.4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的问题。

有的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精通、不熟悉, 未能认真执行和对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检查, 呈现有以下特点:4.1施工安全资料不按要求建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安全交底教育过于简单, 且没有针对性, 特别是高大模板。例如, 对危险性较大工程要有专项施工方案, 如深基坑支护与降水过程、土方开挖、高大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及爆破工程、起重吊装工程等等;其方案未经专家论证审批, 记录不真实, 交底不符合要求。4.2外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未按规定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验收和进行搭设;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脚手板未满铺和绑扎牢固、材料质量差;立杆基础不实;架体与建筑拉结不符合规范要求。4.3“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不够重视。临边洞口和出入防护棚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严;电梯井、施工井内也没有按规定搭设钢管和满铺脚手板;电梯井口防护也未做到定型化和工具化;存在安全隐患。4.4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施工现场面貌较差, 场地未硬化, 高低不平, 工地材料乱堆乱放, 没有做到工完场清, 且道路不畅通;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个别在建工程兼做住宿;安全标志悬挂无针对性, 流于形式。近几年来, 建筑安全事故频发, 给国家及成千上万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每年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 这为新时代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要结合各地建筑行业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采取得力措施, 重点解决和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关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是维持建筑师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和效益;因此,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应统一思想, 把施工安全删除放在首位, 切实加强管理。2.2根治建筑行业“严重瘫痪”的施工管理模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逐级管理, 时刻专注严管, 避免政令不通、上紧下松的被动局面。依法行政落实到实处, 是各级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要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认真做好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安全保障机制, 把好建筑市场安全资格准入关。2.3加强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在建筑行业中, 认真学习《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规范标准, 时刻加强安全教育, 增强各方安全意识, 确保全面、透彻的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 让每一个人都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要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特别是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结合工种进行岗位前安全教育, 持证上岗, 抓实抓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 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4加强对危险性大、事故多发点和已出现群死群伤的分部分项进行专项治理。应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是一项长期的职责和使命。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要有计划、有措施、又重点、有检查、有落实, 循序渐进, 切不可急功近利。应求实效, 持之以恒。抓施工安全生产应抓重点, 抓事故多发点, 抓引发群死群伤的部位, 抓高危险部位, 做到标本根治。应从以下各部进行重点的治理和监管:2.4.1规范脚手架搭设。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做法, 设置首部固定;纠正和补全横向扫地杆;对脚手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禁止违规劣质管材和劣质脚手板的使用;杜绝卸料平台未独立设置。2.4.2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 严控立柱对接、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违规垫砖、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 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 高度重视和严管高大模板的规范搭设和拆除。2.4.3高度重视基坑支护。规范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的防护, 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 并按规定建档;重视机械、气瓶、水泵用电等安全规范操作。2.4.4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落实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用品, 重点抓电梯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真是高处作业系安全带;督促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网、安全帽和安全带。2.4.5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S系统, 确保专业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注重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 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铺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总之,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断探索, 不断改进, 采取有效的应对防范措施。结合我们地区实际情况, 按照黑龙江省建设厅有关文件要求, 必须重点进行整治;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安全发展观。只有正确树立和落实安全生产科学发展观,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跟弦, 做到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 常抓不懈, 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真抓实干, 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责任编辑:李墨洋

摘要:当前的建筑施工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又不得不引起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思考。我们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谈起, 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篇4:浅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关键词]安全管理;用电检查;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离不开临时用电,临时用电是建筑施工重要能源动力载体,如施工现场临时照明、施工机具、工程机械设备等,均需要电能作为动力支持。电能在给建筑施工现场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和危害性,尤其是随着建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种类多、负荷大、施工场所较为复杂、工作环境不固定等特点,在电气元件设备与电线电缆的选配、电气线路的敷设与设置等方面均存在典型的短期临时行为,加上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对安全用电认识不足,侥幸心理较大,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已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被建设部列为建筑施工企业五大伤害。因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保证整个工程高效稳定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要特征

1.短期临时性。建筑工程根据其建设规模等因素,其施工工期有很大差异,小的工程其施工工期仅有几个月,而建设规模大的工程其施工工期通常需要好几年。待工程施工竣工后,一些施工临时用电设施就需要拆除,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具有明显的短期临时性。

2.用电负荷的不稳定性。随工程施工建设的不断进行,不同施工工期和施工项目其临时用电负荷相差较大,也就是说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存在很大不稳定因素。

3.施工临时用电设备存在流动性。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存在较大的周转性、移动性、以及共用性,伴随着施工的进一步进行和施工工序内部的进一步开展,施工机械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使用变化频率较大,如不采取完善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伤亡事故。

4.危险性较大。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恶劣,施工电气设备、配电线路等易受工程是施工外界的影响和侵害,同时大多数工种间又存在同步交叉作业情况,极易造成施工人员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二、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典型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现场由于其施工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外部环境比较恶劣,风吹日晒、雨淋水溅、尘土飞扬等是造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绝缘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电知识,对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修等经常出现违反安全规程操作等,同时自身又处于潮湿环境中,皮肤湿润,容易引起人体阻抗发生下降,进而引起施工人员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建筑施工现场用电的短期临时性较强、施工用电负荷的波动性较大,加上施工现场机动车辆的运行、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极易发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冲击、撞击、以及振动等影响,导致施工用电设备和临时性线路发生绝缘性能下降和损坏,接地可靠性降低,进而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发生。

三、 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措施

1.编制完善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建筑施工现场,对于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用电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临时用电系统,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完善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确定临时用电电源进线、配电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以及供电线路的位置、容量规格和走向,并绘制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立面图、电气主接线图、以及开关箱系统图等。

2.按照安全规程认真组织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确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方式(包括架空、埋地敷设两种)。对于室外架空线路而言,其最大弧垂与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应确保在4.0 m以上,室内架空线路其距地面的安全高度应确保在2.5 m以上;电缆线路其最大弧垂与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应确保在2.5 m以上。室内临时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应确保在2.4 m以上,而室外临时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应确保在3.0 m以上。电缆埋地敷设时,其埋深应不小于0.6 m,对于经过道路等易遭受外部破坏力损伤的场所应加设保护钢管等,确保电线及电缆绝缘层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具有良好性能。

3.严格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严格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系统,应按照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来进行用电系统规划,实行从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三级配电防护控制。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总配电箱下分设多个分配电箱,每个分配电箱下又设置多个开关箱,每台施工用电设备均由其独立的开关箱进行单独控制。开关箱通常设置在设备旁边,一旦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可以操作对应开关立即切断设备电源,避免事故发生和扩大。

4.严格控制配电箱安装尺寸。分配电箱与开关箱间的安全使用距离不应超过30 m,开关箱与其所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间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 m。为了便于操作和安全防护,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其下底面与地面间的垂直距离应控制在1.3 m~1.5 m范围内;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其下底面与地面间的垂直距离应控制在1.3 m~1.5 m范围内。配电箱安装位置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不得在操配电箱前方堆放施工材料等影响配电箱的正常操作。

5.采取多级保护。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通常采用的两级保护,是指至少应设置总漏电保护和开关漏电保护两级配合保护。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应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护原则设置保护,即一台电气设备应配置一个专用的开关箱,在开关箱内部应设置一个刀闸开关和一个漏电保护器相互搭配保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间的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进行认真计算,合理搭配,形成完善的分级分段保护系统。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气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 mA,且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 s。

6.采用透明漏电断路器。透明漏电断路器有明显可见分断点,避免了操作人员误操作,透明漏电断路器基本功能作用和一般的低压断路器是一样的,不过在此基础上,利用剩余动作保护装置的相关原理,可以在关键时刻断开电流,起到保护电路,同时最主要的是保护人身安全。

7. 开关箱采用双层门。由于施工现场施工设备较多,设备操作人员不持有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操作证,为避免触电、误操作发生,开关箱采用双层门形式,第一层门设备操作人员可以打开,用于使用设备时停、送电操作,第二层门只能由持有特种作业人员电工证的维修电工打开,用于对开关箱内接线、维修。开关箱采用双层门,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或其他施工人员触电、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避免了人身、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8. 使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定期检测。漏电保护器性能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设备操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通常情况下,漏电保护器性能是否合格,只能由施工现场维修电工,对漏电保护器试验按钮进行漏电动作检测,这样的检测方式不能准确的显示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能够测试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以及漏电动作时间,确保了漏电保护器性能的精度,使用电设备操作人员安全得到了更好保证。

四、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措施,对控制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提高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使用水平的技术措施除了上述几条外还有诸多技术措施,为此,在实际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和总结,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高效、优质、高速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军,范兴建.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计、施工与管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篇5: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整改方案

现就我施校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以下整改方案:

1、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搭设一长8米、宽4米的防护棚,具体做法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图集》出入口防护棚做法。

2、在建筑物四周挂设水平防护网,对已破损的安全密目网和未挂设安全密目网的部位进行重新挂设。

3、在施工现场挂设安全警示牌。

4、楼梯做临边防护,具体做法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图集》出入口防护栏杆做法。

5、现场用搅拌机搭设防护棚。

6、施工用电使用电缆,并作好接地保护。

7、确保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材料按现场总平面图的位置堆放整齐。

8、施工现场围墙重新制作宣传图,施工现场内外每天派专人打扫洒水。

西江桥中心小学

篇6:安全及现场标准化的整改措施

本着“化整为零、分类实施、逐步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组织管理标准化、制度管理标准化、基础性管理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档案管理标准化、安全作业标准化。

一、主要措施

1、督促检查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标准化建设中,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工作。

2、加强分厂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周两次以上的检查,并出具检查整改单。

3、健全和完善分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明确全年安全生产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将安全生产责任逐级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形成纵向分级管理、横向分工负责、职责明晰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4、进一步完善各岗位安全职责,监督检查各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做到责任明确,考核过硬,层层落实安全职责。分厂计划本月底开始组织各单位人员进行岗位安全职责考试。

5、联系公司安全环保部,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工作,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坚持新进入生产岗位的员工二级三级教育培训、考试,转岗、培训考试。分厂每季度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考试、考核。每月分车间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考试、考核。

6、全员参加公司组织的危化品防护、救护器材、应急演练技能培训,力争全员学习培训考试合格率100%。

7、检查、监督车间、班组要严格落实召开车间及班组安全会议,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坚持每周、岗位员工班前、班中、班后开展安全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安全形势、解决安全问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8、分厂对劳保穿戴、安全防护器具的使用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违规者都将予以考核。

9、各部门、车间、班组要定期对所管辖的区域内的电气、仪表、设备、管道等进行检修维护作业活动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危险点,对照安全管理规 程及有关规定制定防范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10、要求各车间利用班前班后会议、班组安全活动等形式,开展危险源辨识和分析活动,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做好安全文明生产交底工作。

11、做好各岗位员工经常岗位练兵、培训学习的工作。

12、组织员工参加公司以及分厂举办的消防、急救等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提高全员对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13、加强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现场反违章的监督、检查、考核力度。

14、分厂加大对各类安全隐患整改项目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跟踪、有复查、有反馈、有奖惩考核。

15、做好容器、管道、输送泵、反应釜、监测设备、贮液罐、贮气罐等,尤其行吊、叉车铲车、锅炉等特种设备的定期维护、试验、检验等工作。

16、按照安全设施标准化要求,完善生产现场对安全设备、设施防护罩、联锁装置、防护栏、安全警示标志的专项检查、维护,对于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项积极快速的整改。

17、根据工作重点要求,明确重点防火部位和区域,进一步加强动火作业的管理。

18、定期进行消防器材及安全防护用具、联锁报警、火灾报警系统装置检查,做好检查、维护、校验、和检定工作。

19、健全和完善公司义务消防队伍的组织,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员工队伍防火应急自救的能力。

二、现场标准化整改措施

1、针对新大库西北侧现场堆放的建筑用具、砂石料等,联系相关施工单位进行了清理。并对场地、现场卫生进行了整改。

2、与物资部库房管理人员相结合,对木排的堆放进行了规划。好的木排整齐堆放于老库区北侧摆放。废木排堆放于老大库的南侧整齐堆放(集中处理)。

3、对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不按规定停放的,分厂都给予贴警示条的方式予以警告,对于屡教不改的进行考核。因厂内车辆较多,交接班期间车场内确实不能全部放下所有车辆,所以部分车辆停放在入厂大道的西侧,按照厂里规定的方式 2 顺序停放。

4、对于浴室管理,分厂指定了专门的浴室管理规定。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浴室规定的时间进行洗浴、打扫以及规定了浴室的开关门时间。

5、分厂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每周四全厂联合检查)并下发整改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定专人、定措施、定期限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并做好复查、跟踪、考核和记录。

7、各车间设立专门的现场标准化负责人(技术员以上人员),加强各单位的现场标准化的管理工作。

8、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复查、有反馈、有奖惩考核。

上一篇:幼儿园周计划安全教育下一篇:精彩散文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