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博物馆观后感

2024-04-17

校博物馆观后感(共12篇)

篇1:校博物馆观后感

校博物馆陈列文本建议

建议(仅供参考): 文学院负责

“三峡诗歌部分”

参考资料: 候长栩《三峡诗词大观》重庆出版社2006。等 根据版面长度(咨询设计方)完成以下部分: 一、三峡诗歌

1.说明:200字概述古往今来三峡文学

2.选择:10-20位大师介绍,每人50字以内简介,每人1首三峡诗代表作,每人的画像或场景图(尽可能)。

3.排列顺序及内容:建议按照由重庆以上往下游编排,尽可能将诗的内容与沿途古迹、美景、史迹相结合;这样可能会打乱时间顺序,但是既便于讲故事,也便于设计方配图(沿江展示)。

二、川江号子

1.说明:200字概述。

2.选择:1-3位大师介绍,每人50字以内简介,每人的照片。

3.提供5-10首内涵不同的“川江号子”词。最好有“川江号子”曲谱。4.川江船工劳作配图,已经提供了部分,如果还有希望补充。

全部成果形式:形成电子文档,于7月5日前完成,发历史与社会学院陈太红收转交(或直接发给校办、设计公司)。

校博物馆陈列文本建议

建议(仅供参考): 美术学院负责

“三峡美术”两部分

一、书画专题陈列区:

1.该区现有中国古代(唐-民国)高仿书画作品数十幅,主要是台北故宫的藏品;希望贵院再提供一些其它地方的复制品(包括作者、时间、画名)。2.提供梁平年画、版画、綦江农民画作品各10幅以上,(每幅注明:作者、时间、画名)同时撰写说明200字左右概述梁平年画、版画及綦江农民画。

二、少数民族服饰陈列区:根据展厅空间(咨询设计方)

1.建议收集重庆少数民族服装范围: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回族、满族、彝族人数共20000余,尽量收集)2.分别撰写“土家族说明”、“苗族说明”各200字左右,介绍该民族。3.对各民族服装的介绍,每件服饰50字以内简介,(尽可能配以图片)4.参考资料:《中国服装史》、《重庆民族史》等。

成果形式:形成电子文档,于7月5日前完成,发历史与社会学院陈太红收转交(或直接发给校办、设计公司)。

篇2:校博物馆观后感

2014年2月至7月,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博物馆担任资料管理员。主要负责捐赠品的登记、整理、录入以及入库。通过每个环节的锻炼我已经熟悉了资料管理员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事务,博物馆资料管理员的工作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现将我的工作内容及感受总结汇报如下。

工作成果包括:捐赠人明细表、捐赠品的电子照片和捐赠人索引。其中捐赠人明细表介绍了捐赠人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①个人信息:姓名,与哈工大的关系(例如担任什么职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②捐赠品列表:捐赠品的名字,以及对该捐赠品的描述③捐赠品的编号以及入库柜号方便查找。④杂项:联系捐赠的老师信息以及建该表的同学、建表日期。第一个阶段老师给安排的是捐赠人索引表的整理

1.捐赠品登记表

如果是刚获得的捐赠品,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登记。以防监守自盗,需要至少两名资料管理员在场才能进行这项工作。建完登记表需要交给博物馆的领导老师签字,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建立明细表

2.捐赠人明细表

捐赠人明细表是一个word形式的电子文档,是记录一位捐赠者的一次捐赠的详细列表。表头部分是某某捐赠明细表以及这个表的捐赠号 文档的第一部分包含捐赠人的姓名,(如果捐赠物不是捐赠人的,还得记录它们的主人与捐赠人的关系),个人信息包括职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

文档的第二部分是主体:捐赠品明细,捐赠品按照类型分为:实物(包括书籍、办公用具、文体用具等等)、证书、照片(这里是实物照片)、电子资料(包括电子照片,电子文档,电子多媒体等等)。

我们从待整理的柜子里拿到实物捐赠品,第一步会记录其外观,量它的长宽高,称取重量,然后再拍照(效果不好还需要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捐赠人的描述,对该捐赠品进行列表登记,规范描述以便能够清楚的知道该登记对应的是哪一个捐赠品,并重命名对应的电子照片文件。

我们从电脑里找到电子捐赠品

如果是影像资料等比较大的,我们需要进行刻盘存储。

建完电子档的捐赠人明细表后我们需要拿到于老师的电脑那里去打印,这让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打印机,以及碰到打印机出故障应该如何解决。

打印完的明细表需要跟别的明细表放入待装订成册的文件夹里,新完成的明细表放在最后,并顺着前面的明细表在明细表的右上角标上该明细表的大号,这样每一张明细表就有了唯一的序号。并且明细表里面的每一个捐赠品也顺着前面明细表上捐赠品的号码进行编号,这样每一个捐赠品也有了唯一的序号。再用小标签写上捐赠品的序号并粘贴到捐赠品的背面或者底面。并把这个编号也写到该捐赠品的电子照片的名称里面。

有了明细表的大号,我们会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格式是“明细表大号+捐赠人姓名”。文件夹里面放有明细表与“某某某捐赠物照片”,把之前整理的电子版照片都放在这个文件夹里面,在电子版照片的名字里加上前面已经编好的捐赠品编号。这样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快捷的查询了。建完这个文件夹后进行存盘,与起来的文件夹放在一起,它们就按照明细表的编号顺序排列了。

等待装订的明细表积累到一定的厚度,我们就会拿去装订成册。就可以通过捐赠品身上的编号找到它属于哪个明细表,通过明细表上面的捐赠号找到该捐赠人的其他捐赠品。这在做专题展览的时候是非常方便的,这让我学会了如何相互索引。

3.照片扫描及PS 如果拿到的捐赠品里面有证书、照片等文件,我们需要拿到扫描间进行扫描,于是我在博物馆又学到了如何使用扫描机。对于比较大的证书照片,用低一点的分辨率即可,对于小的照片需要用大的分辨率进行扫描。

很多时候对实物拍照获得的照片并不理想,我们需要使用PS对照片进行处理。包括对周边不需要的边缘进行剪切,调节亮度、色彩、对比度,ps掉拍照过程中的手(譬如一块牌匾,需要两个同学用手进行托举,拍完之后如果把手保留在照片上就很不美观)

在做资料管理员期间还完成了另外一个项目:博物馆展厅的校友相册。它是用QQ影音做的一个可以操作的播放器,能够供博物馆的游客查询某一年某专业的毕业照。当时由于提供技术的公司交代不清楚,我们遇到了路径输入的困难,经常处理完了的照片不能够显示出来。

导致这个问题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索引文件命名错误,这个需要是很多次都不一定能够试出来。还有可能是由于某个学院的人太多,导致毕业照片的太大,如果是这个原因我们要使用Photoshop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改变像素,使其能够显示。

4.捐赠人索引

捐赠人索引是一个excel形式的索引表,以捐赠人的姓氏首字母作为每一页标题的标题方便查找人名。每个人的那一行包含他的捐赠号与捐赠证书号,之所以同时存在这两个号是因为一个人可能捐两次以上,捐赠一次发一次证书,但只有一个捐赠号。捐赠号可以避免重名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某位捐赠人的某一次捐赠证书查询到他的其他捐赠。而且有可能有几个人在同一时间捐赠了物品,那么他们发的是同一个号码的证书。5.捐赠品入库

整理完毕后我们要把这些捐赠品放到待入库的柜子里,等积攒了一定量的捐赠品,我们就把它们转移到库房。库房有很多存储的柜子,是按照不同类型的捐赠品进行存放的。存放了的捐赠品会记录下放入的柜子编号,写到已经打印出来并编辑成册的明细表册子上。

心得体会

在校博物馆的资料员的岗位上我收获了很多,学习获得了各项技能的同时还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自己的一不小心写错一个号码就会导致后面的同学跟着错,最后导致一连串的返工,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这项工作对文档的格式要求相当的高,这更要求细心。在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与关爱以及团结互助的心态。建一张明细表需要做很多事,一个人登记,一个人拍照测量,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助将会使效率大大提高。一个人某天有事不能来值班了,另一个人顶替,缺班了的同学下次再来。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

存在问题

在对捐赠品的整理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很多的书籍捐赠品,我觉得校博物馆的展位有限,这些书籍有一个更好的去处——校图书馆。还发现有不少大咖一个人捐上千张照片,其中绝大部分是自己在哪里开了会,在哪里游了玩,在哪里吃了饭„„我都想说: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博物馆,不是你一个人的博物馆。还有很多校友捐一些看起来对自己都没有什么意义的物品,博物馆来者不拒导致泥沙俱下,然后不登记又不好,这样就导致了工作量的剧增,以及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

有一些资料管理员是通过某些关系来的,为了实践学分或者补助,上班就在那里坐着玩手机,不仅自己没有做事,还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工作

思考与建议

篇3:校博物馆观后感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著作责任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人,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骈偶之风,提倡散体。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著作自唐季以来历代儒人文士莫不宗之,以为文章之模范,争相拜读,故需求量甚大,以致著作版本非常丰富,后人注释不断。

李汉,字南纪,宗室淮阳王道明之后,元和七年登进士第,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子婿,少师愈为文,长于古学,刚讦亦类愈。韩愈去世后,他为韩愈收拾遗文,编撰成书。(《旧唐书》)

洪兴祖(1090-1155),文学家。“兴祖字庆善。陆游《渭南集》有兴祖手帖跋,称为‘洪成季庆善’,未之详也。丹阳人。政和中登上合第。南渡后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历官提点江东刑狱,知真州、饶州。后忤秦桧,编管昭州,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樊汝霖,东蜀人,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韩文公志》五卷,金堂樊汝霖泽之撰。汝霖尝为《韩集谱注》四十五卷,又集其碑志、祭文、序谱之属为一编,此是也。《谱注》未之见。汝霖,宣和六年进士,仕至泸帅以卒,玉山汪端明志其墓。”

孙汝听,眉山人,宋高宗绍兴问进士,累官至右奉议郎。撰有《三苏年表》三卷(《直斋书录解题》),还对韩愈文集进行全解,对柳宗元文集进行注释兼音辨。

韩醇,字仲韶,临邛人,韩愈之裔,生活在南宋淳熙年间。“仲韶先注释《韩集》,学者争传其书,而斯文加密,非仲韶发之,孰窥其秘云云。是醇注愈集既就,已先版行,后又注宗元集付刊,悉仿愈集之式,以二书合而并传,故宗元集后有记,而愈集后无记。”(清于敏中、彭元瑞等《天禄琳琅书目》)

祝充,字季宾,一作廷宾,衢州江山县人。绍兴年间以右从政郎充潭州宁乡县丞,进献所著《韩文音义》于朝廷,毛宏为之序。绍兴末,张构刻行其书,并作《后叙》。(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曾广注典籍。朱熹因为在阅读韩愈文集“近世号为佳本”的方崧卿本时有所感:第一,“恨其不尽载诸本同异,而多折衷于三本也”;第二,“韩文印本初未必误,多为校雠者妄改”;第三,因观方崧卿自言“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朱熹认为方崧卿本“则固未尝必以旧本为是,而悉从之也”;第四,“秘阁官书则亦民间所献、掌故令史所抄而一时馆职所校,其所传者,岂真作者之手稿”;第五,“韩子之为文,虽以力去陈言为务,而又必以文从字顺、各识其职为贵”,所以朱熹“姑考诸本之同异而兼存之,以待览者之自择”(《晦庵先生朱文公<韩文考异>序》),著《考异》十卷,在《正集》之外自为一书。

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人。嘉定七年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朱熹的“《朱文公校定昌黎集》附以《考异》”刊出后,因为文集内容已有所变更,然其“音辩则旧所刊也,初读者未免求之音辩,质诸校本,既字不尽同,且音讹事多缺”,会给观者带来不便,所以王伯大就“悉从校本更定音训”(《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王伯大序),“附所尝记录于逐卷之左”,以给观者提供方便。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广东省博物馆珍藏有一套《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共20册。存目录一卷,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传一卷,遗文一卷(以下简称广东省博物馆藏本)。

该书黄色封皮,封面题签书“韩昌黎集”,线装。开本高25.6厘米,宽15.5厘米(图一)。翻开书页,可见其为金镶玉装,纸墨清朗,字体秀劲,可称精椠佳刻。开卷首页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韩文考异序”;朱文公序后有“宝庆三年季夏既望承议郎特添羌通判南剑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王伯大谨书”序一篇;王伯大序后有“昌黎先生集诸家姓氏”表;表后有“门人李汉编”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序”;李汉序后有书林王宗玉刻书牌记;牌记后有“汪季路书”一篇;之后是“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凡例”;再之后是“李汉编集”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目录”。

卷端第一行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卷之一”,第二行刻“晦庵朱先生考异”和“留阱王先生音释”(图二);文集自卷二起,每卷首行标题下小字双行刻“考异音释附”5字(卷27例外)。

版框高19.7厘米,宽12.6厘米,半页13行,行23字。版心上下黑口,顺向双黑色鱼尾,每卷卷首鱼尾之间刻花纹(卷25例外),其他页的鱼尾之间则多刻“昌文”加卷数,也有“昌”加卷数,“昌外”加卷数和“昌文传”、“昌遗文”字,下鱼尾与下黑口之间记页数。

一、钤印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共有钤印40多种,200多枚。

“原博”为明吴宽钤印。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人。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任东宫讲官。孝宗即位,迁左庶子,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弘治八年,擢吏部右侍郎,改掌詹事府事。十六年,进礼部尚书。《明史》卷184有传。著作有《家藏集》。

“倪国琏印”和“春及堂倪氏珍藏书画记”为清倪国琏钤印。倪国琏(?-1743),字子珍,号称畴(一作穗畴),仁和人,雍正八年进士,官给事中,著有《春及堂诗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郭松林印”、“臣松林印”和“子美”为清郭松林钤印。郭松林(1833-1880),字子美,湖南湘潭人。曾在曾国荃、李鸿章麾下,转战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攻陷多地,一路迁升。捻军失败,赐黄马褂,予轻车都尉世职,后历任湖北提督、直隶提督。1880年,病死于任所,谥武壮。

nlc202309030426

“郭小石”“小石”(竖椭圆)“小石”(方形)“小石私印”“小石藏书”“郭小石珍藏书画之印”“小石山房”“湘潭郭坚”“坚之铢”“郭文韶印”“岩之草堂”“岩之逸民”“烟翁”“烟翁宝藏”“墨奴”“墨奴藏书”“石隐”“石隐先生”“石隐斋”“湘谭居士”“子美之孙”“郭氏家藏”“邨郭居士”,皆为郭小石钤印。郭小石(1911—1977),本名郭坚,字文韶,号岩之、岩之山人,别署烟翁、墨奴,祖籍湖南湘潭。祖父郭松林,清直隶提督;父郭仁凯;叔父郭葆生,官清广东廉钦兵备道员,民国国民众议院议员,富藏金石书画典籍,与齐白石结为拜把兄弟。“小石”是齐白石为他取的名,郭小石随齐白石学习书画篆刻,还向长沙“雷氏三杰”雷恪、雷悦、雷恺学习书法绘画,向杨钧学习诗文,在书画诗词篆刻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声誉长沙。(李砺《湖湘篆刻》)

“长沙唐氏”和“醉石”,为唐醉石钤印。唐醉石(1886—1969),原名源邺,字李侯、蒲佣,号醉龙、醉农,别署醉石山农,湖南长沙人。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民国时曾任中央印铸局技正,解放后任湖北省文管会主任、东湖印社社长。有《醉石山农印稿》、《唐醉石印存》等著述行世。他精鉴别,博古多识。书工四体,尤擅汉隶,气息高古沉雄,名重一时。篆刻专攻陈曼生,大刀阔斧,得其真谛,风格凝重宽博,苍秀浑厚,千古玺汉印及宋元朱文印也探微入真,俱得其妙。(余正《浙派篆刻》)

“李韵清印”“镇海李韵清印”“李韵清氏鉴藏”“梅簃李韵清氏藏”“梅簃”“李氏梅簃藏”“李氏梅簃收藏经籍金石书画记”“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均为李鸿球钤印。李鸿球,1898年生,字韵清,湖南浏阳人。曾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又创建大中书局任董事长。喜收藏,居欧3年参观公私博物馆70余所,于流失在外之我国文物经目颇多。著作有《海棠书屋力学杂录》《海棠书屋诗存》《天涯浪迹记》《战后日本新教育》《吴佩孚年谱》《董其昌书画年谱》《剑花楼书画录》《剑花楼古钱币》《剑花楼古铜镜》《古钱今话》《古印综述》《中国古兵器》《北邱山周氏墓物记》。(毛炳汉主编《当代湘籍著作家大辞典》)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还有“平生不苟”“邵日昭书画记”“李”“静”“一身是胆”“吏部考功之事关防”等钤印印文。可见此藏本印章种类繁多,印文内容丰富。

二、批校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篇都有批校,分为朱墨两色,以朱色为主。

1、朱批

朱批者以点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韩愈作品的见解,从点评内容看,他对诗词、散文、碑记等文体有深入研究,对四书五经及经典文学作品熟读于心,而且学识广博,敢于不拘一格向韩愈这样的大文豪下笔点评,颇显学术功力及文学根底。

从批校的文字中却未见任何落款或钤印,那么这些朱批到底出于哪一位大家之手呢?

从表一此藏本朱批与朱彝尊点评对比,可见两者大同而小异,因此推断朱批内容是出自朱彝尊之手。

那么它们是否朱彝尊手批呢?经过字迹比对发现,此藏本朱批的字迹(图三)与朱彝尊的字迹不同(图四)。

另外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此藏本通篇的朱批都或多或少地有将一些未干的朱色印在相对另一页页面上的痕迹,可见这些朱批不是原批。因为如果是批校者写上去的,在下笔之前需要时间阅读和思考,行文时需要斟酌,而这时间足以使朱批干透,印到相对着页面上的现象只能是极个别的。过录则不同,过录者只是把文字抄一遍,速度就快多了,朱批印到相对着页面上的几率就明显加大。而此藏本朱色的痕迹印到相对着页面上的频率相当高,可见这些批校是赶时间过录的,非朱彝尊手批。

2、墨批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的墨批数量也不少,自文集卷十一起至卷四十,几乎每卷都有,外集、传及遗文则未见。

从批校的文字中也未见任何落款或钤印,那么这些墨批到底出于哪一位点评者之手呢?

从表二此藏本墨批与方苞点评对比,可见两者也是大同而小异,因此推断墨批内容是出自方苞之手。

那么它们是否方苞手批呢?经过字迹比对发现,此藏本墨批的字迹(图五)与方苞的字迹不同(图六),该本不是方苞的手批本。

三、牌记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有牌记,其内容是:

韩柳二先生文集行世久矣。唐季历代以来,儒人文士莫不宗之。以为文章之模范,序记之矜式,惜乎旧板漫灭,续集遗阙,读者憾焉。本堂广求,访到善本,卷集全备。宗玉喜不自胜,命工鼎新绣梓,以广其传,使四方文学君子得睹二先生之全文,不致湮没,岂不伟欤。幸鉴岁舍戊辰十月吉旦书林王宗玉谨识(图七)。

该牌记存在3个问题:

第一,内容存在今天学界已知的作伪问题,即把原牌记“唐季历宋以来……幸鉴大明正统岁合戊辰十月吉旦书林王宗玉谨识”,改为“唐季历代以来……幸鉴岁舍戊辰十月吉旦书林王宗玉谨识”(李玉娟《<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版本刍议》),将“唐季历宋以来”的“宋”字挖改为“代”字,再在“岁合戊辰”之前挖去“大明正统”4字,这就使该刻本具有赝宋充元或于明代上推一个甲子的可能;

第二,牌记部分的纸与其右边的纸颜色不同,有明显的分界线;

第三,牌记是手抄的,牌记下方书有“小石抄补”4个字,牌记右上方钤有“小石山房”阴文方印一枚,牌记右下方钤有“烟翁”阴文竖长方印一枚,也就是说该牌记为郭小石所抄。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有郭小石钤印不下20多种,可见郭对家藏的此本情有独钟,而且并不知晓所过录的牌记是经过挖改的,所以才认真地将牌记补抄上,还落款并加了钤印。那么此藏本为何版本呢?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版本

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韩愈文集含笺注、考异、文选等各种别称的版本逾30种。其中书名为《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的有以下版本(见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编《第一批国家珍贵国家名录图录》、《第二批国家珍贵国家名录图录》):

nlc202309030426

1、元至元十八年(1281)日新书堂刻本(图八)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集传一卷,框高19.8厘米,广12.5厘米。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有“至元辛巳日新书堂重刊”牌记。

2、明正统十三年(1448)书林王宗玉刻本(图九)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遗诗一卷传一卷,框高20.2厘米,广12厘米。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

3、明弘治十五年(1502)王氏善敬书堂刻本(图十)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遗文一卷传一卷,框高19.5厘米,广12.8厘米。半页十三行,行二十六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

4、明嘉靖十三年(1534)安正书堂刻本(图十一)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传一卷,框高19厘米,广12.3厘米。半页十行,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

5、明万历朱崇沐刻本(图十二)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传一卷,框高20.1厘米,广12.6厘米。半页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

6、重庆图书馆等藏“明刻本”(图十三)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传一卷,框高18.7厘米,广12.5厘米。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

7、安徽省图书馆等藏“明刻本”(图十四)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传一卷,框高22.3厘米,广14厘米。半页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

从表三可见,与广东省博物馆藏本行款同为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双边,顺向双黑色鱼尾的版本有: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和重庆图书馆等藏“明刻本”。

重庆图书馆等藏“明刻本”(图十三),字体笔画相对比较厚重,起笔比较平和;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图八)、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图九)和广东省博物馆藏本字体更秀丽,版面更清朗。前者与后者明显不一样,肯定不是一个版本。

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与广东省博物馆藏本无论行款、版式、书口、卷端版心刻的花纹、边栏、鱼尾、字体都几乎一模一样,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通过对这三个版本书影的卷端文字进行比对(图十五、十六、十七),发现:

第四行“悉”字,在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中,中间一竖不带钩,而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与广东省博物馆藏本中,中间一竖是带钩的;

第四行“以”字,在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中,中间一点与后面人字的起笔是连笔的,而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与广东省博物馆藏本中,则是不连笔的;

第四行“卷”字,在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中,第一点与旁边的一撇相连,而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和广东省博物馆藏本中,第一点与旁边的一撇是截然分开的;

第五行“云”字,在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中,最后一点与左边一撇是相连的,而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与广东省博物馆藏本中,最后一点与左边一撇是不相连的;

第十三行“正”字,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中,上面一横较短,而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与广东省博物馆藏本中,上面一横较长;

经过以上比较可见,广东省博物馆藏本与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同为一个版本。

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与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虽然难分伯仲,但毕竟不是同一版本,仔细比对,仍能从笔意的断续、笔画的长短等不经意的地方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另外从对比结果来推断,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是以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为底本的影刻本,书林王宗玉在牌记中提及的广求访到的卷集全备的善本就是元至元十八年日新书堂刻本。

结论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曾经明弘治十六年礼部尚书吴宽,清雍正进士、给事中倪国琏,清直隶提督郭松林,齐白石大师在故乡的入室弟子郭小石,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东湖印社首任社长唐醉石,大收藏家李鸿球6位名人收藏,是一部流传有序的古籍。

明正统十三年(1448)书林王宗玉刻本是以元至元十八年(1281)日新书堂刻本为底本的影刻本。广东省博物馆藏本是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本。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为朱墨录批本。朱批过录有清代文学家、经学家、目录学家,浙西词派的创始者,诗与王士稹齐名的朱彝尊(1629-1709)的点评。内容过录相当齐全,不仅过录了已发表的朱彝尊对韩愈诗集的点评,还过录了未发表的朱彝尊对韩愈文集、外集、传、遗文的点评,与朱彝尊已见载的对韩愈诗集的点评相比,既有完全相同的,也有个别字相异的,更有比之丰富、详尽的。

据记载,朱彝尊的批校本中有《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十二卷,清乾隆二十三年卢见曾雅雨堂刻本(南开大学图书馆)。至今朱彝尊对韩愈作品的批校,仅见有诗集的,而没有全集的批校本。广东省博物馆藏本的发现,又为朱彝尊的批校本增添了一部。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还用墨批过录有清代文学家、“桐城派”的开山祖师,累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方苞(1668—1749)的点评,其价值又增一筹。

此藏本的朱墨校虽为过录,但朱彝尊和方苞对韩愈文集的手校本尚未见浮出水面,是否存世尚未可知,可见其非常珍贵,它对于学习、欣赏、研究韩愈作品和研究朱彝尊、方苞的学术观点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对已发表的朱彝尊、方苞对韩愈文集的点评具有校勘价值。

总之,广东省博物馆藏本具有相当高的文物和学术价值。

篇4:博物馆观后感

倪佳伟五(4)班

博乐市一小

今天,阳光明媚。下午4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来到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

博州博物馆新馆坐落在博乐市南城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10平方米,展厅面积387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特色,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开馆。

新馆分历史与民俗两大展厅,以“草原古道••肆囿孛罗”为主线,向世人展示了“壮美博尔塔拉、和谐民族家园”的文化风貌。博物馆现藏有文物2000余件(套)。其中国家文物有6件,二、三 级文物有51件。馆藏文物主要分类为:石器类、砖瓦类、玉器类、陶瓷类、金属类、玻璃、料石类、货币类、织绣皮革类、竹木漆器类、印章类,门类齐全,充分反映了博洲历史文化的悠久、厚重。

一楼的民俗展厅:有对我洲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迁徙、生活、传统生产方式、信仰等介绍;展出了蒙古族自古以来游猎、放牧等使用的各种工具、生活器具,有蒙古刀、成套的兽医器械、猎枪、各种马具、蒙古象棋、华丽服装和精致的饰;最让我惊奇的是那些活灵活现的动物,有狼、骆驼、马鹿、牦牛、翎羊、牛、马、绵羊,还有雄鹰,经馆内管理人员介绍,才知道它们都是经过防腐等处理的真品,可不能乱摸;那潇洒英俊的蒙古小伙、飒爽英姿的蒙古姑娘、活泼可爱的蒙古族小朋友,个个形象逼真。

二楼的历史展厅:再现了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踪迹、游牧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那鹿石文化、草原石人、达勒特古城原来近在身边,草原古道就在我们脚下;那古币、铜镜、油灯、出土的器皿仿佛在娓娓道述一座繁荣喧闹的小城;1954年7月13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博尔塔拉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耳目一新,为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辉煌历史感到无比自豪。

篇5:博物馆观后感

张莹

为了在提高业务水平,了解到一些关于文博行业的历史知识,我们利用了周四学习的时间来到了位于开滦路的南山电力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站在秦皇岛电力博物馆门前,这座巴洛克风格的老建筑以其独特的外形与沧桑气息,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电力的发展史。

和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早期发电历史一样,秦皇岛电力工业的发轫也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八国联军入侵之后,1928年8月,英国人请来了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作坊,设计修建秦皇岛发电站,以满足港口电力机车的运输和秦皇岛耀华玻璃厂扩建用电的需要。

日本侵略者霸占该电站后,为培植战费来源,从日本移来超龄的旧1500瓦发电机一台,供电区域由秦皇岛、山海关两地,发展到昌黎县及北戴河海滨。

日寇投降后,由国民党资委会接收。1948年11月25日,秦皇岛解放前夕,占领着南山发电厂的国民党53军在逃跑之时运来72箱炸药,企图破坏电厂和码头,并从海上打了30发炮弹。由于地下党和工人护港队提早做了电厂和码头的保卫与伪装工作,炮轰只留下两个弹坑,发电厂安然无恙。解放后,南山电厂焕发了新生,为港口发展和振兴秦皇岛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1953年11月,按上级指示,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整套厂房设备全部无偿移交华北电业管理局,与道北电厂合并为秦皇岛发电厂。至1966年10月,南山电厂停止运行,设备被拆除。据介绍,该馆展品涵盖了清末、民国、建国初期等不同时期的电力图书、实物、地图等100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的展现了全国、冀北、秦皇岛的电力发展历程。始建于1928年的秦皇岛南山发电站,由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工作坊设计,于1929年建成,为清末建成的秦皇岛港与民国建成的耀华玻璃厂供电。1966年10月,秦皇岛南山发电站停止使用,2013年5月,保留的主体建筑被国务院纳入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篇6:博物馆观后感

在博物馆中我们看了《长征》,《长征》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深。看完《长征》后,我在思考: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艰苦的,但红军在长征精神的支持下、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军长征胜利,使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于西北,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红军长征的磨难和考验,锻炼了中国革命力量,党员和红军质量显着提高,为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的壮大、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基本骨干。

篇7:博物馆观后感

敬爱的党组织:

2001年4月16号,在学校党委的组织下我们这一期的积极分子向着上海博物馆进发,我们满怀兴奋激动的心情期待看到这个有着许多古时文化的地方。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坐车,我们便来到了这气势恢宏的上海博物馆,从外观建筑看起来就让人心生敬仰之情。于是我们在这正大门前举着我们带的党旗记录下这个神圣的时刻。

在完成那个记录的行动过后我们开始了参观之旅,进入其中我的心里泛起了波动,这里面的格局更让我激动不已,富有现代与古代的完美结合,让我眼前一亮,我更是迫不及待的进入各个展馆,一次让人不忘的旅途也许正式开始了。

历时两个多小时,勉强看完。上海博物馆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历代文化的精髓。每一件展品都让人重温历史,感叹中国自古以来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和精湛技艺。它们将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他们叹为观止。看到国外游客带着相机满怀好奇地、赞赏地拍摄所列展品之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人会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感叹与自豪的同时,又告诉自己,一定要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刻激励自己奋发前进,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与此同时当看到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陶瓷馆、中国青铜器馆、少数民族工艺馆等等将一幅幅历史画卷生动的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禁地暗自赞叹古人的智慧,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自己肩负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责任。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应该做的,而对于我来说,身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人更应该在这一方面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我们作为未来合格党员所必须要求自己做到的。或许在以前我没有在这方面的思想觉悟,但是经历过几次的党课学习过后,我渐渐明白我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不过在参观这些场馆之后,当我们仔细的、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时,我们会吃惊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却也有着令人诧异的遗憾!也许,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一壶的”。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细细的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遗憾,那就是他们没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骄人的成就。整个上海博物馆,没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佳绩,所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我想,也许国内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吧。为什么他们没有能够在其他方面创造出可以与以上领域相媲美的奇迹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或许那是的人们还没有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太多的了解,从而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我们也应该好好的自我反省一下,到底是什么抑制我们的先辈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呢?到底是谁束缚了我们伟大祖先的思想?是谁导致了我们有极少的机会学习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我们从我们的历史当中就可了解到,这除了王朝、政府、皇权、桎梏思想的酷刑,还有什么?孔子、李斯、秦始皇、汉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学、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狱......这所有的一切,湮没了我们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们祖先在其他领域的开拓机遇。所有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缚着。光宗耀祖、身世显赫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动力。青铜器,无非是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无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雕刻,无非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书法和绘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予以扬名天下的途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无非是文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这么一想,我们会猛然发觉,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大多却是娱玩观赏之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伟大的发明,开创性的理论,泽被万世的思想,却少之又少。就连我们引为为豪的四大发明也只能称得上是工艺发明,最多可以认为是技术创造,却也不是科学史上划时代之作。

由此可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重视程度,和一个社会的风气,以及人们由此形成的思维习惯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从汉代开始接触火药,到唐代在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再到明清时代在军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间竟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时间。而在西方,同一样东西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重视和发展,以至于后来利用中国人传给他们的火药做成了自己的坚船利炮,把一个泱泱大国打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我们为之感到羞耻感到悲哀,一个本应该有强大的国家,最后就像可怜的小孩一样需要那些可恨的人来可怜,颜面或许在那时的人们脸上已经找不到了,真的是这样。

所以现在我国也尽量用努力来掩埋那时的颜面无存吧。作为一个未来要向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人,甚至是生命,我还有太多太多要努力,不能让历史在重演。

此致

篇8:博物馆观后感

今日,风和日丽,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因为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参观,所以我异常兴奋。天还没亮,我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只好让我早做准备。终于熬到了起床时间,爸爸开车送我到学校的大巴,坐上车,没过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

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动物世界、昆虫世界和恐龙公园等展区;动物世界又狮子、狒狒等标本。昆虫世界中的标本可真不少,像蝗虫、甲虫和蜜蜂等;而恐龙公园内,一只只恐龙正在“大开杀戒”,有的张着嘴四处乱窜,有的在自相残杀,霸王龙是它们中的一只,它在恐龙群中横冲直撞,吓得其它恐龙四散奔逃,迅猛龙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个“长腿将军”,只要听见一点儿咆哮声,就立刻逃的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看3D电影,虽然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影片内容及其无聊,一群蚂蚁成群结队的搬一只死苍蝇。电影结束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所见所闻,哎,又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分四层,八个展厅:化石展厅,矿物展厅等。化石展厅内,陈列着翼龙、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矿物展厅里有晶莹的水晶、形状各异的方解石„„,它们都是珍稀的矿物,宝石馆内有猫眼、钻石、祖母绿等珍贵的的石头。

还没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车上,许多同学都在闭目养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

篇二:博物馆观后感

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一路上有说有笑,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

篇9:博物馆观后感

进入博物馆后,两边都有楼梯,我们选择了左边的楼梯。走上去后,一边陈列着有关古代邮政的照片,另一边陈列着有关现代各类邮政的展览品。

我们继续往前走,进入另一展厅。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电子地图。我一按按钮,就能放大缩小地图,在地图上“走遍了”很多邮局。大厅里还展出了各种以前人们送信时的雕塑:有坐在船上送信的,有骑着马送信的,还有扛着很大布袋奔跑着送信的。

篇10:博物馆观后感

还是我参观过南越王墓。它位于市区北部象岗山,和著名的越秀公园仅一路之隔。南越王墓是1983年考古发掘的岭南规模最大的唯一的汉代石室墓。出土文物一千余件(套),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和文化概况,是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一处古迹,被列为我国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保存有完好的古墓原址,以及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来广州我觉得应当带着小孙子到那里参观,了解南越历史,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南越王墓占地面积不大,整个博物馆挤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大门临街,需要走上十几级台阶。馆内设三个展区:临街的三层综合陈列楼、古墓原址、主体陈列楼。

我们爷俩来到那里,购买了参观券,在馆前留影后,拾阶而上,就进入馆内参观。也许临近闭馆还有一个多小时,参观的人不多。综合陈列部分已经没有什么活动,没有参观。我们继续爬楼梯,大概上三层楼,到达第二部分墓室位置,参观了墓坑。

南越王墓这是岭南地区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共有七室,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墓室的占地面积很小,墓坑是掏空山岗建的,主要是用石料。墓坑不算大,可随葬品挺多,包括活人妻妃、仆人十多人以及几千件随葬品。

走出墓坑,我们来到主体陈列室,那里由五部分组成:南越文帝、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钟鸣鼎食。展出的文物荟萃有青铜、铁器、陶瓷、玉枕、龙袍雕刻等文物饰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文物集历史、知识、艺术于一体,透视了古时的历史渊源,可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景象。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精神,是劳动人民在在物质、精神、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展示。几千年的礼貌成果真是丰富多彩,辉煌灿烂。深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参观后感到在这狭小的墓坑里,竟有如此丰富的文物,从日常生活用品、印章、饰品到兵器应有尽有,反映了古代帝王生活是多么奢华无耻。墓主人的陪葬品也令人触目惊心,除了他的妻室,还有很多仆人,甚至小孩,可见古代封建帝制统治的残酷。

篇11:博物馆观后感

。虽然说只是参观一下这种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庞然大物的化石而已,但我在外面排队的时候,心里仿佛就像藏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一样,蹦啊蹦的,似乎就要蹦出来似的。

我们走进了恐龙化石博物馆,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鱼龙的化石,这种两亿年前的生物,约长十六米呢!看到它那么庞大,我以前似乎浮现出它们在《侏罗纪公园》里霸称一方的形象,我不禁拍了拍胸口,心想:幸好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不然的话,我个子那么矮小,可能还不够它们塞牙缝呢! 然后我看见了海百合的化石,海百合的样子好像植物,其实是动物。那海百合长在水底,嘴一张一合,专等微生物来了,它张口就吃。时间长了,眼睛就退化了,真是个懒惰的家伙,我可不喜欢它!

篇12:博物馆观后感

时间流逝,我们结束了这次愉快的博物馆游。电影博物馆向我们小学生呈现了百年上海电影的魅力,生动演绎电影人、电影事和电影背后故事的一座城市文化标志性场馆。希望下次能再去上海电影博物馆参观游玩。

★ 博物馆观后感

★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 博物馆观后感怎么写

★ 石家庄博物馆观后感

★ 二年级博物馆观后感

★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 自然博物馆五年级观后感

★ 参观郑州博物馆观后感

上一篇:如何丰胸?丰胸产品哪个好的三个黄金标准下一篇:盐业公司(局)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