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2024-07-21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共12篇)

篇1: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他的财政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在这部著作之中,该书被誉为继斯密《国富论》之后的又一经济学巨著。李嘉图的财政税收理论虽不像斯密那样完整和系统,但他对税收问题作了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虽与斯密是一脉相承,却也有其独到之处。他在税收理论上有很多独树一帜的见解,其基本内容可概括如下:(1)赋税的性质和来源。李嘉图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把税收看作是被国家占有运用的一定数量的劳动产品,认为赋税是劳动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是一种转来收入,从而说明了税收与经济的本质联系。他指出:“赋税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它最后总是由该国家的资本中或是由该国的收入中支付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27页)。(2)赋税的经济影响。①赋税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李嘉图认为,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因而从总体上看,税收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他说:“如果没有赋税,资本这种增加还会更多得多。凡属赋税都有减少积累能力的趋势。赋税不是落在资本上面,就是落在收入上面。如果它侵占资本,它就必然会相应地减少一笔基金,而国家的生产性劳动的多寡总是取决于这笔基金的大小的。如果它落在收入上面,就一定会减少积累,或迫使纳税人相应地减少以前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非生产性消费,以便把税款节省下来。但是,赋税的巨大危害倒不在课税的目的的选择,而在于整个来说的总效果”(同上,第128—129页)。李嘉图还进一步指出,来自资本的赋税比来自收入的赋税对生产更有害。如果赋税落在资本上,人民原来决定用在生产性消费上的基金将会因此受到损失。李嘉图在阐述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时,还指出赋税会造成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资本转移的倾向。他说:“如果谷物的价格不能按课税总额提高,农业利润就会低于一般利润水平,资本就会寻找更为有利的用途”(同上,第140页)。他还认为,如果征税不具有普遍性,对某些行业征收某种税。而对另一些行业不征税,同样会引起资本的转移。他认为,为了减轻赋税对生产的不利影响,就要避免对资本课税,而尽量征收弊病最小的均等收入税和奢侈品税。②赋税对价格的影响。李嘉图认为课税往往使商品价格呈上升趋势。“任何课加在农业经营者身上的赋税,无论是采取土地税的形式,什一税的形式还是产品税的形式,都将增加生产成本,因之也就会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同上,第132页)。“每一种新税都会成为生产的一种新负担,并使自然价格提高”。(同上,第156页)李嘉图还认为,赋税可以改变商品间原来的价格比例关系。“我们已经看到,谷物和农产品的直接税在货币也在本国生产的情况下,必须会按照农产品加入商品构成的比例而提高一切商品的价格,因而破坏各商品之间原有的自然关系”(同上,第204页)。③赋税对经济的其他影响。李嘉图认为,税收可以通过改变利润水平影响产品供求;税收还可以通过改变国民的收入投向,变个人所得为政府收入,引导资源配置;税收可以通过减少资本,减少劳动的实际需求,从而减少工人的就业机会;税收可以通过出口退税,进口课税,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3)赋税的转嫁问题。李嘉图是从研究资本主义分配的角度来研究税收的,他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任何一种税都能够转嫁,而且转嫁的方式是提高课税商品的价格,最终主要由地主、资本家和消费者负担。李嘉图认为,劣等土地没有地租,而劣等土地的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决定农产品的价格,因此,国家对地租征税与农产品价格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地租税只是影响地租,全部落在地主身上,不能转嫁到任何消费阶级身上”(同上,第146页)。李嘉图从工资与利润呈反比例变化和劳动的自然价格随必需品价格上升这两个收入分配原理出发,认为工人缴纳的工资税和必需品税,都是以减少利润的形式由资本家负担的。他说:“任何税如果有提高工资的效果,便都要靠减少利润来支付。所以工资税事实上就是利润税”(同上,第192页)。最后,李嘉图认为,农产品税、什一税、利润税和纯地租以外的地租税,都会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形式,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可以看出,李嘉图总以为税收基本能通过提高价格把税负转嫁出去,是“绝对转嫁论”者。李嘉图在财政税收理论体系上,是与斯密一脉相承的,但在税收源泉和税负转嫁与归宿等问题的认识上又有所不同。李嘉图提出与斯密三个收入源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税收总的来看不是来源于资本就是来源于收入。税收最终是落在资本上还是收入上要依情况而定,当赋税是由民增加生产或减少消费来偿付的,这时税收落在收入上,否则就要落在资本上。他认为,如果税收来源于资本,它就会减少现有的资本;如果来源于收入,就会减少资本的积累即减少未来的资本。总之,税收总是对资本有害的。因此他主张为维持资本的积累和促进生产的扩大,政府应尽量减少征税。在税种的选择上,李嘉图继承斯密的主要观点,主张征收地租税,反对征收利润税和工资税。但在具体分析这些税的税负转嫁和归宿的问题上,李嘉图与斯密有不同的见解。比如在地租税的分析上,李嘉图也同样认为地租税不能转嫁,但其理由不一样,斯密把地租税不能转嫁的原因说成是地租不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而是上涨的结果。而李嘉图则把地租税不能转嫁的原因归之于土地所有者不会改变级差地租。由于他们都没有认识到绝对地租的存在,所以得出了地租税无法转嫁的错误结论。在利润税的转嫁上,和斯密一样,李嘉图也认为利润税可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不同的是,斯密认为能够这样转嫁的只是工商业资本家,而农业资本家则是通过减少地租将利润税转嫁给土地所有者。李嘉图则认为,农业资本家转嫁利润税的办法同工商业资本家没有区别。李嘉图的税收思想具有更鲜明的资产阶级立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要求。

篇2: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萨伊(1767~1832)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其他西欧各国庸俗经济学的主要奠基者。他出生于法国里昂市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经商,后去英国留学。1794~17间,他在自己主编的《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杂志发表过许多经济论文。18,他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出版,由于萨伊特别推崇亚当·斯密,所以该书以通俗形式解释斯密的经济学说,是最早把古典经济学庸俗化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后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问答》(1817)和《政治经济学教程》等书。18后一直在大学任教。萨伊与李嘉图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们的学说截然不同,李嘉图吸取并发展了斯密学说中的科学因素,而萨伊则扩大了斯密学说中的庸俗成分。萨伊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等书中阐述了他的赋税理论。主要包括这几项内容:(1)赋税定义。他认为,“所谓赋税,是指一部分国民产品从个人之手转到政府之手,以支付公共费用或公共消费”。并进一步解释说,课税是纳税人缴纳的货物的价值,“纳税人付出赋税就是损失了货币。赋税一经被政府或其官员消费,对整个社会来说,价值便消失了”(这两段话均出自《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 501~502页)。因此,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赋税的性质、赋税的来源及赋税对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影响。萨伊不同意租税的负担会促进生产的观点,认为课税是向私人提取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充作公用,这些公共支出不用于社会的再生产。(2)课税原则。萨伊认为国家“最好的财政计划是尽量少花费,最好的赋税是最轻的赋税”(同上书,第504页)。并同意亚当·斯密关于限制国家职能和缩减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观点,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坏事。萨伊提出的赋税五原则是①税率最适度的赋税。②只烦扰纳税人而不增加国库的情况达到最小程度。③各阶层人民负担公平。④在最小程度上妨碍再生产。⑤有利于国民道德。就是有利于普及对社会有用和有益的习惯。萨伊德赋税五原则,基本上继承了斯密的赋税四原则,又增加了有利于“国民道德”这一原则。在公平原则中,他主张对奢侈品课重税,对必需品课轻税。由于对这两者区分非常困难,他认为唯一公平的是对收入“需要以累进税率课税”。他主张实行累进税率,区别于亚当•斯密的比例税率。(3)税负转嫁与归宿。萨伊用“供需弹性”的理论来分析税负的转嫁与归宿问题。认为课税客体的负税比例与该课税客体的供给与弹性成比例,课税客体的需求弹性越大,租税的归宿越趋向于卖方;课税客体的供给弹性越大,租税的归宿越趋向于买方。

篇3: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罗雪尔(1817~1894)是德国经济学家,旧历史学派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高级法官家庭,早年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专攻历史学和政治学。1840年任哥廷根大学历史学和国家科学的讲师。1841年开始任政治经济学讲师,兼讲政治理论史。1844年他升为教授。1848年起在莱比锡大学执教政治学长达46年之久。罗雪尔的赋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等书中。他把权利思想划分为私权的观念和社会的或国家的观念。认为私权的国家主要依靠私权的财源,即封建领地及国家事业而存在,社会的整体的国家则依靠赋税而生存。在论述从私权的国家向社会的国家过渡的历史长河中,论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时说:“任何赋税都是个人享乐的牺牲。政治财富将为物质财富所收买。政治财富的购买的利弊得失与国家的命运有关。赋税不应从财产中而应从收入中征收这一原理,只在税额已达到极大程度时,才具有实际意义,”(《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4页)。

篇4: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魁奈(1694~1774)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主要经济著作有:《佃户论》(1756)、《谷物论》(1757)、《经济表》(1758)、《赋税论》(1760)等。他的税收理论内容包括有:(1)关于课税依据。魁奈认为,国家课税的依据是所有权。他反对在课税依据上的交换说和保险说。他认为,国家征收农业税的基本前提是土地的所有权不属于土地所有者专有,国家即君主和私人一样,对土地也有所有权。既然国家也拥有土地所有权,那么,国家也应获得土地纯产品的一部分。(2)关于税收的来源。魁奈认为,农业生产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唯一源泉,只有土地才出产“纯产品”。这种“纯产品”才是税收的唯一源泉。他说:“应当把赋税看作是由农业国家的土地所产的纯产品所派生的收入……不应对租地农场主的财富(农业资本)征税,因为一个国家在农业上的预付,应当看作是不可动用的基金,是为赋税的收入和所有市民阶级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所必需的。不这样做,赋税就会变成掠夺,就会很快地使国家趋于衰落破灭”(《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3页)。(3)关于税收负担问题。魁奈认为,从税收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上看,不应当加重赋税的负担,税收的增收部分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应成正比例课征。也就是说,“赋税不应过重到破坏的程度,应当和国民收入的数额保持均衡,必须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4)关于土地单一税制论。魁奈根据其只有土地能够增加国民收入,创造剩余价值,或提供纯收益的理论,主张实行土地单一税制。他说:“关于赋税落在哪些对象身上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总是落在同一个元体上,因为总是靠土地收入来支付的”(同上,第202页)。 “所以,赋税应该直接从土地上的纯产品来征收。”在他看来,无论对工资、生活用品征收,还是对租地农场主的财富征税,都是建立在农业“纯产品”基础之上的,莫不如直接对土地收益征收单一税。这样,税收负担最轻,而且征收费用也少得多。(5)关于税收管理。魁奈认为,对国家造成巨大危害的不是征税本身,而是征税的方式。他主张实行土地单一税和废除包税制,他认为这种税收制度能使国家的负担最轻。他认为,“如果有良好的行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租税大为增加”(同上,第363页)。

篇5: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法国资本主义建立时期的资产阶级税收理论。重农学派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先驱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p•布阿吉尔贝尔、f·魁奈、 a·r·j•杜尔哥和西斯蒙第。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的法国,由于封建王朝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农业极度衰落,税制紊乱,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人民负担沉重,法国的财政经济面临严重的危机。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农业,要财源茂盛,增加财政税收收入,必须发展农业,从而将其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他们在税收方面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思想和政策主张。主要的有:(1)税收与生产的关系。他们提出了三点很有价值的观点:①课税不能过重,不可影响和破坏生产,应根据纳税人的能力缴纳。否则,生产就会衰退,反过来,造成税收收入的减少;②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要适当,应当和国民收入的数额保持平衡,不可任意挥霍;③税收增长的前提是财富的增长。认为农业生产是财富之母,君主要想多征税必须首先扶持农业。不这样做,征税就会变成掠夺,很快会使国家趋于衰落贫穷。(2)主张实行“单一土地税制”。取消其他一切赋税,简化赋税征收机构,节省征收费用。(3)提出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4)以转嫁为标准划分直接税与间接税,并提出了以“纯产品”为核心的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学说。(5)主张废除包税制。重农学派的税收理论是防止封建帝王横征暴敛的理论武器。

篇6: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道尔顿(1887~1962)是英国近代经济学派的财政学者,本世纪初代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是《财政学原理》(1922)。道尔顿在该书第二篇“公共收入论”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概括起来可表述为五个方面:(1)税收是社会购买力的转移。道尔顿的税收理论是建立在“最大社会利益原则”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财政上的大部分活动,表现为一部分社会购买力的转移,既可通过税收或其他方式将购买力由个人转移到国家手中,也可以公共经费的方式,把购买力由国家转回到个人手中。他还认为,斯密所提出的一切公共经费为非生产性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他指出,无论何种经费都可以带来生产性。凡是能增进社会福利的,就是生产性的。他批评了“赋税只以收入为目的”的观点,认为所有的赋税都有其他影响。因此他提出研究各种税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是税收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2)税收对经济的影响,这是道尔顿对税收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即他分析了税收对人民工作及储蓄欲望的影响;税收对经济资源的各种用途及地域分配的影响;税收对分配的影响等。(3)纳税能力的测定。道尔顿提出了“服务成本原则”、“服务利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并提出了测定“纳税能力”的四种牺牲说:任意牺牲说、平等牺牲说、比例牺牲说和最小牺牲说。(4)税收分类。道尔顿在《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税收种类的几种分类方法:①按税收转嫁性质,分直接税和间接税。②按物品用途的持久性,分财产税和货物税。③按国家课税意图,分暂时税和永久税。④按课征客体,分对人税和对物税。⑤按税种构成数量,分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5)税收归宿。道尔顿的关于税收归宿的一般理论对后世的经济学者影响很大。

篇7: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威廉·配第(1623~1667)是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代表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等。基本理论观点有:(1)关于赋税的来源。配第的经济思想就是所谓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他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来源是土地和劳动,而课税的最终对象也只能是土地的地租及其派生收入。他把地租看成是剩余劳动的产物,从而也是赋税的最终源泉。(2)关于税收的经济影响。威廉·配第在《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深刻分析了税收与国民财富、税收与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减是赋税经济效果的主要标志。他说,如果对从事生产和贸易活动给社会增加物质财富的人征税,社会的财富就会减少;相反,如果对不生产任何一种物质财富或对社会有实际价值的物品的人征税,并将税收收入转移给前一类人,将资金用于生产领域,社会财富就会增加。他指出,政府可以运用税收指导人们去创办新的生产事业,增加社会财富。“如果一个国家迫使那些还没有得到完全就业的人民从事生产那些一向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或者通过对这些人征税的办法迫使这些人从事这些商品的生产,我认为,这种赋税同样会使公共财富增加” (《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5~36页)。(3)关于税收的原则。配第针对当时英国税收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税收“公平”、“确实”、“便利”和“节省”四原则。他指出:“这些税收并不是依据一种公平而无所偏袒的标准来课征的,而是听凭某些政党或是派系的一时掌权来决定的。不仅如此,这些赋税的征收手续既不简便、费用也不节省,它是包给捐税承包人征收的、而捐税承包人又不确切知道怎样做才算合理,就把收税的权力层层转包下去,以致到了最后,贫民所被课征的金额,竟达到国王实际拿到的2倍”(同上,第72页)。配第认为,包税制违背了公平和确实原则;人头税不能按能力纳税,有失公平;在缴纳方式上,只准用货币形式缴纳税款是不便利的,还会带来消费。(4)关于租税各论。配第在《赋税论》中,分别论述了关税、人头税、什一税、国内消费税等主要税种。他认为,人头税是一种课于人身的税制,越穷的人,税负越重,危害性最大。关于什一税,他认为这是圣德者对生产的果实征收的薪俸。由于无能的圣职人员越来越多,什一税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应逐步减轻它。关于关税,他指出:“这种关税,最初是为了保护进出口的货物运输免遭海盗劫掠而送给君主的报酬”(同上,第52页),所以,他认为关税是一种保险费。同时,他认为对半成品征税,需要增加很多官吏,容易通过行贿等走私商品以及对英国自 产而用来和外国货交换的少数商品征税等是关税的四大缺点。关于国内消费税,配第认为,最好的课税方法就是施行国内消费税。他提倡面向全民的国内消费税,认为国内消费税可以增加向有产阶级征收的直接比例税,而且它在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

篇8: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马魁斯·德·沃邦(1633~1707)是法国批判法国重商主义财政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是《王国什一税案》(1707)。沃邦认为,法国农民之所以贫困,原因在于赋税负担过重,以及分配与征税方法的不合理。为此,他于1694年向政府提出改革赋税制度的根本纲要,即人头税方案,作为国家救济方案。人头税方案仅在战争时期,对不同等级有支付能力的人员,实行无差别地按15:1德尼比例课征人头税。这一方案体现了他的平等比例课税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他尔后写成的《王国什一税案》一书的雏形。他在该书中,提出的改革税制的思路,即什一税。什一税是对土地所得、房屋建筑所得、养老金、工资等所得课征的收益税,并根据所得种类不同而课以不同的税率,但最高税收限额不得超过所得的十分之一。“沃邦的赋税改革内容不是单一的什一税,与什一税并行的还包括盐专卖制度,降低税率,对奢侈品及葡萄酒征收消费税、间接税、奢侈品税等复税制度。赋税改革还提出改革复税征收制度,包括废除包税制度,废除封建贵族、僧侣的免税特权,准许农业以实物交税,特别是救济农民资本家的改革”(引自《欧美财政思想史》第97页)。沃邦的赋税思想理论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在专制王权下身受重税盘剥的现实,目的在于救济农村的凋敝状况。沃邦的赋税理论,一方面作为一项社会政策,提出减轻对贫者课税的主张;另一方面,又主张对生活必需品盐征收盐税,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是,沃邦把什一税及盐税作为可以变动的赋税来对待,其税率必须根据情况适当增减。同时,他将关税和奢侈品税作为固定收入。他还认为所有免除公课的特权都是不公正的,主张课税应实行公正原则。他从国家给予人民法律的保护的角度来解释征税的依据,否定了征税出于隶属地位的论调,这是一种进步,主张纳税应与收入相适应,即坚持纳税平等原则。这种思想可以看出是赋税的财政政策原则的萌芽。

篇9: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是西方财政经济学界所倡导的税收原则之一。其主要内容是:(1)提高税务行政效率,使征税费用最少;(2)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最小,使税收的超额负担尽可能小;(3)要有利于资源的最佳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税收效率原则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要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这是因为,税收在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部门过程中,亦可能在两方面给社会带来超额负担。一是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征税一方面人部门支出,另一方面又增加政府部门收入。如果征税导致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征税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就发生了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经济机制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如果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发生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费和生产的最佳决策,同时相对价格和个人行为方式随之变更,就发生税收在经济机制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超额负担的发生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降低税收超额负担,以较小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率,便成为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重心。要提高税收经济效率,必须在有利于国民经济有效运转的前提下,一方面尽可能压低税收的征收数额,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度;另一方面,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并在市场机制失灵时,将税收作为调节杠杆加以有效纠正。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是指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检验税收本身效率的标准在于税务支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在征税过程中,一般总会发生两类费用:一是管理费用,亦称“税务行政费用”。即政府部门在实施各种税收计划、征管各个税种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具体包括: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工资、薪金和奖金支出;税务机关办公用具和设施支出;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因实施或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支付的费用以及进行及适应税制改革而付出之费用及由其他政府部门提供而无需支付的各种劳务等等。二是执行费用,亦称“奉行纳税费用”。即纳税单位和人在按税法纳税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纳税人花申报税收方面的时间(机会成本);纳税人为避税所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等等。管理费用相对容易计算,即使数字不明显,也可用管理费用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来估算。执行费用则相对不易计算,特别是纳税人所花时间、心理支出更无法用金钱来计算,也无精确指标加以衡量,也有人将其称之“税收隐蔽费用”。提高税收本身效率的途径有三:一是运用先进科学方法管理税务,以节省管理费用;二是简化税制,使纳税人易于掌握,以压低执行费用;三是尽可能将执行费用转化为管理费用,以减少纳税人负担或费用分布的不公,增加税务支出的透明度。

篇10: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西方税收学界所倡导的税收原则之一,指国家征税以不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平等对待一切纳税人为目标的税收制度。其立论基础是确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充分效率。倡导税收中性的目的是要避免税收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和扭曲,而让市场在不扭曲或不受干扰的条件下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运行。税收中性思想最早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税收理论中提出的。它的代表人物斯密主张把税收职能限制在满足国家公共需要的范围内。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一切赋税都有害于社会再生产,反对税收对市场机制的干预。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英国的马歇尔基于“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国家课税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资源有效配置,产生税收超额负担,提出凡是影响价格均衡的税收都是“非中性”的,只有符合中性原则的税收才能保持均衡价格。西方经济学家的税收中性原则是以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从实践看,20世纪50年代前,没有一个国家实行过税收中性原则。1954年以后欧洲经济共同体相继推出税率比较单一的增值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有些学者还主张税收对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也应保持中性,不应厚此薄彼,以促使资本在国际上自由地最有效地流动。按照这种理论,一国政府不应对引进外资采取减免税措施,税收饶让也缺乏存在的客观依据。其实,税收中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税收作为一种强制的国家占有,必然会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影响,特别会发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推崇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学说,认为税收可在市场失灵时具有“非中性”。即主张运用税收纠正市场存在的缺陷,调节经济运行。在当代,随着国家调节经济职能的扩大,税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国家经济生活。所以,现在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要求一国的税制都按照中性原则建立是困难的,税收的中性和非中性要视税收是否有利于经济运转来决定。

篇11: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指由于课税引起的相对价格的改变,从而引起私人对消费、生产和投资动机的改变,因而减少了课税以前经济选择所能取得的经济福利。超额负担的产生于税收的替代效应有关。这种效应在于税收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使市场交易中价格信号发生扭曲,从而带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损失。即如果课税前私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决策是符合“理性”的,那么,课税就将改变或打破这种最佳状态,就会减损他们可能获得的经济福利。超额负担可以通过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来表示,超额负担的大小可以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来计量。

篇12: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大卫·李嘉图税收思想

以维护和保障本国征税自主权为宗旨的税收制度准则,是税收的重要原则之一。征税自主权是国家权益内容的一个主权方面。税收权益原则的主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的征税权。国际法的基个原则之一就是互相尊重国家的主权,包括自主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以及征税权力。这种征税自主权由一国宪法决定,不受它国控制。二是自主协定税收权。为了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促进对外经济发展,保护本国民族利益和民族经济,主权国家有权按照对等原则,通过谈判,签订国与国之间的各项税收协定,决定是否给对方税收优惠。三是自主选择税收管辖权。按照国际通行的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税收管辖权可分为地域管辖权(收入来源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管辖权。各国政府可自由选择和行使上述某一种或两种税收管辖权,确定本国政府的征税权利范围,并通过单边或双边措施解决国际双重征税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坚持税收权益原则。到1993年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经公布实施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涉外税收法律,中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签订有关税及贸易互惠协定,先后和世界上34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上一篇:游戏规则篮球也疯狂下一篇:屠宰场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