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教学设计

2024-08-02

建筑设计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建筑设计教学设计

《建筑设计初步》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

课程名称

建筑设计初步

Prelimin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课程代码

15055366

模 块

专业方向模块

必选修性质

选修

开课院部

艺术与传媒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负责人

李佳

课程团队

李佳 王宇 安琳莉 吴婧舒 李睿 齐若名 刘昶

适用年级/专业

二年级/风景园林专业

学位课

¨是 þ否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学分/学时

2/32

课内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0

课外学时

0

授课语言

中文

先修课程

素描、色彩、构成基础、透视基础、手绘表现技法

课程简介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通过该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含义和属性、建筑历史、建筑设计有一定的认识,掌握初步的建筑设计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建筑表现技法,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基础观,强化设计构思仪式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与专业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构思能力,提高造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为日后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序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基本属性和相关技术要素;

能力目标:掌握建筑制图方法与原理,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建筑的平、立、剖面图,绘图深度符合相关制图标准与图例要求,理解建筑图表达的含义与各图的对应关系;

素质目标:初步掌握视觉与构成设计的基本规律,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培养与专业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思维方法和构思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毕业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能够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基础、专业知识及相关原理用于恰当表述风景园林问题的解决,掌握风景园林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及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教育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基础、专业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论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教育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3.设计解决方案:能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从基础调研、分析研究、策略制定、规划设计、图纸绘制、成果表达等风景园林全过程的设计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3

四、教学内容与学习成果要求

序号

知识模块

学生预期学习效果

知识点

教学方式

计划学时

支撑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建筑基本知识(8学时)

1.了解建筑及其范围;

2.熟悉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

3.掌握空间对人影响与建筑空间处理手法;

4.了解建筑艺术处理特点。

1.建筑的发展;

讲授/讨论

理论学时1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第二部分建筑设计表达(12学时)

1.了解不同线条代表的意义;

2.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3.了解建筑模型的种类;掌握简单的模型制作。

1.建筑制图基本规范;

讲授/实践

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2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第三部分建筑形态构成(4学时)

1.了解构成性的基本要素及心理感受特征;

2.掌握基本形的种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3.掌握造型艺术给人的心理感受,并能够正确运用形式美法则。

1.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

讲授/讨论

理论学时2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第四部分建筑分析(8)

1.能够根据要求完成相应分析内容;

2.熟悉建筑分析的主要程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1.建筑分析;

讨论/实践

实践学时4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五、课程考核

序号

课程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成绩比例(%)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结课作业

知识目标: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基本属性和相关技术要素;(1、2、3)

能力目标:掌握建筑制图方法与原理,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建筑的平、立、剖面图,绘图深度符合相关制图标准与图例要求,理解建筑图表达的含义与各图的对应关系;(1、2)

素质目标:初步掌握视觉与构成设计的基本规律,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培养与专业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思维方法和构思能力。(1、2、3)

合 计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田学哲,《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第三版,ISBN:9787112117574

参考教材:

1.爱德华·T·怀特,《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ISBN:9787561118894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第三版,ISBN:9787112100323

3.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2018;第四版,ISBN:9787561860793

执笔人: 李佳 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王宇 制定时间:2019年 8月 12日

表1 实践项目信息

实践项目名称

项目学时

实践类别

实践要求

建筑制图训练

专业基础

必做

建筑案例抄绘

专业基础

必做

篇2:建筑设计教学设计

在各类工业和民用房屋或构筑物内,有生活、生产或给排水、采暖通风设备需要的用电均属电气设计范围,①变、配电设计。也称供电设计,系指高、低压变、配电所、事故应急电源等的设计。②电力设计。也称动力设备设计,系指工业厂房和民用房屋中所有用电设备的配电设计,施工用电设计,电子计算机、各类小型器具以及其他特殊设备的用电设计。③照明设计。系指室内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检修照明、事故照明、火灾时的疏散诱导照明、室外道路照明、庭园绿化照明、警卫照明、航空障碍灯、建筑物立面照明、节日彩灯、商标霓虹灯、舞台照明、体育馆照明等设计。④自动控制及信号设计。用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和民用房屋如:有联锁控制要求的生产自动线、生产联系信号、服务呼叫信号、空调控制系统、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自控系统、热工仪表检测与控制系统以及其他各种单机自动化、群机集控、采用电子计算机实行动力设备运行管理和企业业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设计,

⑤电讯设计。系指如电话、有线广播、会场扩声、直流子母钟、电传、电报、闭路电视和共用电视天线系统等方面的设计。⑥室内、外配电线路设计。室外线路有架空线与电缆之分,室内线路有明线(瓷、塑线夹布线;瓷珠、瓷瓶布线;钢管明线;钢索布线;电缆桥架布线以及车间内裸母干线等)、暗线(钢管、塑料管暗布线;多孔矩形金属或塑料线槽暗布线;电缆在沟内或隧道内暗敷设等)之分,导线型号和截面的选择以及采用何种布线方式,决定于:电压等级、环境特征(温度、湿度、压力、盐雾、化学腐蚀、防火、防爆、防震等)、允许荷载、电压损失和电能损耗、机械强度、短路与过载保护配合等多种因素。⑦建筑物防雷及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系指工业与民用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高层建筑物等的防雷设计以及变压器、旋转电机、架空线路等电力设施的防雷设计。⑧接地设计。系指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工作接地,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电气线路的重复接地,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接地以及特殊用电设备的专用接地等的设计。⑨防火、防爆设计。系指在有火灾危险或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电器设备和电气线路的防火与防爆设计。⑩防震、抗震设计。系指在地震地区按照设防需要的地震烈度来进行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本身的防震、抗震设计。(11)其他安全防护设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塑料制品的普及、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以及大型可控硅整流设备的出现,有时还需考虑如电磁屏蔽、防静电、防高次谐波干扰等安全防护设施。

篇3: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探究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更是加快了各个行业节能环保建设的步伐。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行业之一, 在整个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质量的不断重视, 更是加剧了建筑节能产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如何有效的推动建筑行业节能环保战略措施的实施, 就成为了当今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节能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更加充分的说明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以及它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长久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现阶段资源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甚至将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在某些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还不能给予一个很好的认识与了解, 甚至为了追求更高经济利益的建设发展, 提高其某地区的人民收入, 重工业而忽视经济经济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最终导致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 反过来还得去治理, 这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最终将被淘汰。节能建筑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柱, 节能建筑的提出将大大改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缓解资源紧张趋势, 更好的促进其经济建设的发展。

此外, 从某种角度上, 节能建筑的顺利开展也是适应时代进步发展的需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 将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 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新形势下, 能源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源的发展将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所有为了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需将粗放型能源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节能减排, 利于环境发展的模式,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增强节能建筑设计的贯彻落实, 努力构建节约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模式,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不时的加强对资源环境的管理。做到既发展经济又推动环境建设的发展。

2 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节能建筑概念的提出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 很多节能建筑设计技术相对不够完善,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 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节能建筑相对较少。另一方面, 从某种角度而言, 建筑节能建筑设计并不是一门单纯的建筑学科, 它的发展建设涉及的专业性很强, 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其专业的熟悉与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其自身文化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设计工作还不能完全的指导于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 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针对其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2.1 设计人员缺乏认识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 建筑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新的阶段, 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停滞, 新型建筑节能思想和技术应用不到位, 节能建筑的设计缺乏创新, 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内, 设计人员对节能建筑设计的认识不高、理念不先进, 导致行业现状比较尴尬, 建筑节能技术提不上去。

2.2 缺乏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全球范围内, 先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 但相较之下我国的建筑技术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引进外国的技术, 特别是在节能建筑技术方面。因而, 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缺乏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 难改传统上很大程度破环环境、浪费资源的技术手段, 对环境具有很大的掠夺性。

3 节能建筑设计的重点

3.1 墙面环保节能设计

墙面容易对阳光发生反射作用, 若反射作用明显, 容易对外界造成光污染, 危害他人健康, 若没有反射又会有损建筑物的形象和美观。因而, 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对墙面的立面形式, 是用规则还是不规则;贴面装饰材料等方面就行精心地设计和配合, 努力做到既不造成污染又能美观大方。

3.2 墙体保温隔热的设计

在墙体保温隔热的设计中, 一方面要注意使用新型环保的保温隔热材料, 如:保温棉, 保温玻璃等的使用, 可以大大降低室内温度散失率, 达到保温隔热的长效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太阳辐射的隔离, 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的这一点, 对墙体的建造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 对太阳光形成有效遮挡, 以隔离太阳热, 改善室内居住环境。屋面、屋顶是建筑物中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构件。在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屋面、屋顶的保温隔热功能, 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强度和降雨量, 对屋面防水层和保温层的材料、工艺流程作出合理的选择。

3.3 门窗节能的设计方法

门窗是建筑物用于采光、通风的主要构件。合理的安排门窗的数量及比例, 可以使人居住起来更加舒适, 也能很好的做到通风、换气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因而在节能设计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 合理的窗地比。不能一味的追求美观新颖, 而大面积使用落地窗等, 不仅不节能而且提高了造价, 根据建筑物不同的地理位置, 和朝向设计选择合理的窗地比, 保证通风和采光的情况下做到环保节能。 (2) 保证门窗的气密性, 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风, 热量流失等状况。这就需要在设计时对门窗材料及门窗框架等进行合理安排。 (3) 对于直面阳光的门窗, 设计时应添加合适的遮挡构件, 如雨篷、檐挑等。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阳光的直射量, 保证房间内适宜的环境, 同时还可以减少雨水对门窗的冲刷, 防止其腐蚀老化。

3.4 屋面、屋顶的节能设计

屋面、屋顶是建筑物中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构件。在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屋面、屋顶的保温隔热功能, 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强度和降雨量, 对屋面防水层和保温层的材料、工艺流程作出合理的选择, 同时对屋盖材料的采用也应加以考虑确保能够适量的保温隔热, 以延长屋面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另外, 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对能源的充分利用, 在屋顶进性太阳能的利用设计,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的建筑要求, 还能很好的采集、利用清洁能源, 减少对现有能源的损耗, 具有可持续性。

4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的设计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它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合理性, 提高的资源的利用率, 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 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 更是和谐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的重要方面, 是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的保障。因而, 在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中,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不断提高节能设计技术, 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艾立广.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王学龙.关于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趋势的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

篇4:从建筑设计谈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 今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在谋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所追求的另一个目标,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而建筑节能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筑,采暖等各个方面,本文仅从建筑设计方面分析建筑节能设计。

【关键词】 建筑设计;节能

现代生活和生产对能量的巨大需求与能源相对短缺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节能运动的不断展开。今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在谋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所追求的另一个目标,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而建筑节能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筑,采暖等各个方面,下面仅从建筑设计方面分析建筑节能设计:

一、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

体型系数是目前常用的体型控制指标,即:建筑物同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建筑物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其耗热量随体型系数的增长而增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规定:“建筑物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0以下”。因此,严格控制体型系数对节能建筑设计很重要。

1、建筑体型系数与建筑单元联列情况有关。以住宅楼为例,每增加一个联列单元,建筑物就减少一面山墙,其外墙面积就缩小,体型系数也就相应减小。因此对节能建筑设计而言,适当多的住宅单元联列,对体型系数控制是有利的。

2、适当增加建筑物层数,可降低体型系数,建筑物层数增加的过程中,外围面积的递增比不上所包围的体积的增加,即体积略大于面积的增率。高层建筑的体型系数普遍偏低,一般在0.10~1.15之间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在功能使用许可、经济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增加建筑物层数对控制体型系数是有利的。

3、当单元平面(标准层)面积相同时,提高建筑物进深(面宽减少),体型系数灰相应减小,即相对直角而言,正方形的体型系数为最小。因此,在功能许可、技术条件允许时,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对建筑节能是有利的。

4、选择合适的平面形状。为满足可比要求,我们假设各平面的四周表面积相同(不包括顶部和底部),并使高度一致列出五种形状进行分析评价: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和圆形。实践证明从体型系数来评价对节能的意义顺序为:圆形—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因此,圆形和多边形对节能有利,三角形对节能不利。

5、建筑物平面空间组合集中紧凑,减少凹凸变化,可使体型系数减小。因此,建议在建筑平面形状上采取典型的平面,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平面辩护,创造一定的美学效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小尺度的凸凹不齐。

6、适当增大建筑物体量,可降低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建筑物的建筑体量对其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耗热影响很大,从大量的分析得出:在选择体量设计时,应避免作建筑面积2000㎡以下的小体量建筑,一般宜在3000㎡—5000㎡之间。在大体量的趋势下,建筑物进深加大,层数加多,其体量加大,使节能愈显著。

二、扩大南向获热面积

寒冷地区,在冬季建筑物南向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比其它方向大得多;南偏东西的角度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小;而正东正西只有南向的1/3左右。因此增大建筑物南向获热对节能是有利的。

三、外门窗的节能设计

外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窗户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窗户本身的传热量。

1、房间窗口面积的确定应视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纬度、当地的冬季日照率、房间的采光要求、建筑物之间日照遮挡情况来确定。在满足上述条件下,应尽量减少门窗洞口面积。

2、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闭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在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密封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如毛毡)、弹性密闭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框与扇之间的缝隙可用橡胶;扇与扇之间的密闭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这些对条外窗本身的保温性能是有利的。

3、窗扇的保温节能还可以通过增加窗扇层数和增加玻璃层数以及采用特种玻璃来实现,如采用中空玻璃、吸热玻璃、反射玻璃,塑料窗采用单层窗扇双层玻璃,钢窗扇采用双层窗扇双层玻璃等。

4、缩短窗扇的缝隙长度,采用大窗扇减少小窗扇,扩大单块玻璃的面积减少窗芯,合理的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适当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扇面积,对建筑节能是有利的。

四、采用各种高效保温的节能材料

在建筑物外围结构中,墙体所占的面积最大,冬季通过外墙散失的热量约为建筑总耗热量的22%,屋顶散热量约为9%。因此,搞好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十分重要。采用各种新型保温材料形成多样化的高效节能经济的新型维护体系,可减少散热量,提高保温性能,实现节能的要求。从墙体节能来看有复合外墙和单一外墙材料两大类,复合外墙又包括内保温复合外墙、保温材料夹芯复合外墙和外保温复合外墙三种。单一材料外墙包括加气混凝土外墙、空心砖外墙、空心砌块外墙等。从屋面节能来看,有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和结构与保温合一的复合节能屋面板两大类。为了实现节能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高效保温的外墙维护体系。

五、加强冷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

在外围护构件中经常设有导热系数较大的构件,如外墙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过梁、圈梁、阳台板、挑檐板等。这些部位的保温性能比主体部分都差,热量容易从这些部位传出去,散热大,其内表面的温度也低容易形成结露水,这些部位通常叫围护结构的“冷桥”。特别是节能型建筑中,由于采用新型节能围护体系,整体的大面积加强了保温,其冷桥节点失热比传统非节能建筑要大得多,所以是否冷桥节点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是新型围护体系节能技术的成败关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计中对于每一个冷桥节点应逐个分析该节点所在部位的结构方案、构造方案及节点所在的不同节能围护体系,选择最佳综合技术,以保证整体建筑物节能效果良好。如:钢筋混凝土过梁常做成L型,使外露部分面积减小或把过梁全部包起来,切断冷桥窗台板常做成砖砌挑窗台板。

寒冷地区的外墙若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新型保温材料,砌筑的砂浆用普通砂浆砌筑时,灰缝处因热阻不足也容易形成冷桥,此时应该改善砌筑砂浆的保温性能,使用导热系数小的保温砂浆,如水玻璃矿渣砂浆等代替普通砂浆,减少灰缝厚度,提高砌筑精度。

篇5:公共建筑设计教学楼设计资料

3.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4.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 5.电影放映院不需耳光

6.点式住宅可设天井或平面凹凸布置可增加外墙面,有利于每层户数较多时的采光和通风

7.对结构形式有规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环境、形状的规定性 8.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9.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

10.橙色是暖色,而紫色含有蓝色的成分,所以偏冷;青色比黄色冷、红色比黄色暖、蓝色比绿色冷

11.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 12.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

13.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4.冷色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气氛

15.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三元色为红、黄、蓝

16.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 17.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 18.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

19.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 20.‘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 21.人眼观赏规律

H 18°~45° 局部、细部 2H 18°~27° 整体 3H <18° 整体及环境 22.黄金分隔比例为1:1.618 23.通风屋面只能隔离太阳辐射不能保温,适宜于南方 24.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 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 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 25.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 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 26.渐变具有韵律感

27.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 28.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 29.巴西国会大厅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 30.展览建筑应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

31.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32.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采用了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对比 33.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 34.建筑的有效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

35.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 36.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

37.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

38.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

39.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40.建筑的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41.建筑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

42.住宅起居室、卧室、厨房应直接采光,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 43.住宅套内楼梯梯段的最小净宽两边墙的0.9M,一边临空的0.75M 住宅室内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应小大0.20M 44.住宅底层严禁布置火灾危险性甲乙类物质的商店,不应布置产生噪声的娱乐场所

45.地下室、贮藏室等房间的最低净高不应低于2.0米 46.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休息平台 47.外墙内保温所占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 烟道、风道、管道井不计入使用面积 阳台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 壁柜应计入使用面积

48.旋转楼梯两级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处的踏步宽度要大于0.22米

49.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米

50.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宜保持0.6米平台净宽,侧墙门口距踏步不宜小于0.4米,其门扇开足时不应减少梯段的净宽

51.入地下车库的坡道端部宜设挡水反坡和横向通长雨水篦子

52.室内台阶宜150*300;室外台阶宽宜350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2.5 53.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54.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1M(6层及以下一边设栏杆的可为1.0M),净空高度2.2M 55.休息平台宽度应大于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2M,净空高度2.0M 56.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应为1.05M 57.楼梯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梯井净空宽大于0.11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58.门洞共用外门宽1.2M,户门卧室起居室0.9M,厨房0.8M,卫生间及阳台门0.7M,所有门洞高为2.0M 59.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 60.卧室起居室净高≥2.4M,其局部净高≥2.1M(且其不应大于使用面积的1/3)61.利用坡顶作起居室卧室的,一半面积净高不应低于2.1M 利用坡顶空间时,净高低于1.2M处不计使用面积;1.2--2.1M计一半使用面积;高于2.1M全计使用面积

62.放家具墙面长3M,无直接采光的厅面积不应大于10M2 63.厨房面积Ⅰ、Ⅱ≥4M2;Ⅲ、Ⅳ≥5M2

64.厨房净宽单面设备不应小于1.5M;双面布置设备间净距不应小于0.9M 65.对于大套住宅,其使用面积必须满足45平方米 66.住宅套型共分四类使用面积分别为34、45、56、68M2 67.单人卧室≥6M2;双人卧室≥10M2;兼起居室卧室≥12M2; 68.卫生间面积三件3M2;二件2--2.5M2;一件1.1M2 69.厨房、卫生间净高2.2M 70.住宅楼梯窗台距楼地面净高度低于0.9米时,不论窗开启与否,均应有防护措施

71.阳台栏杆净高1.05M;中高层为1.1M(但要<1.2);杆件净距0.11 72.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预留排气机械的位置、门下设进风百叶窗或与地面间留出一定缝隙

73.每套应设阳台或平台、应设置晾衣设施、顶层应设雨罩;阳台、雨罩均应作有组织排水;阳台宜做防水;雨罩应做防水

74.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西面应采取遮阳措施 75.严寒地区的住宅出入口,各种朝向均应设防寒门斗或保温门

76.住宅建筑中不宜设置的附属公共用房有锅炉房、变压器室、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商店

但有厨房的饮食店可设

77.住宅设计应考虑防触电、防盗、防坠落 78.跃层指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79.在坡地上建住宅,当建筑物与等高线垂直时,采用跌落方式较为经济 80.住宅建筑工程评估指标体系表中有一级和二级指标 81.7层及以上(16米)住宅必须设电梯

82.宿舍最高居住层的楼地面距入口层地面的高度大于20米时,应设电梯 83.医院病房楼,设有空调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建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设歌舞厅放映厅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公共建筑门厅的主楼梯如不计入总疏散宽度,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84.图书馆内书库、非书资料库的疏散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档案馆库区设置楼梯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门采用不低于乙级防火门 85.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置 86.12层及以上每栋楼设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87.建筑楼梯一般不应超过18级,且不应少于3级

88.楼梯净宽按每股人流0.55M+(0-0.15M)计算,并不应少于2股人流 89.管道井在安全、防火和卫生方面互有影响的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竖井内 90.排烟和通风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

91.图书馆照明一般室0.75M水平面—150-200-300LX 老年室0.75M水平面—200-300-500LX 陈列室0.75M水平面—75-100-150LX 读者休息室0.75M水平面—30-50-75LX 92.托幼园照度标准

活动室150LX、保健隔离室100、寝室75、卫生间30、门厅20 93.中小学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黑板灯其垂直照度不应低于200LX 94.二级踏步不允许出现在楼梯梯段 95.电梯和自动扶梯均不可以计作安全出口 96.建筑物底层地面至少应高出室外地面0.15M 97.电梯不宜被楼梯环绕 单侧排列电梯不应超过4台 双侧排列电梯不应超过8台 98.候梯厅深度 单侧台住宅电梯 ≥B

其他电梯 ≥1.5B

多台双侧排列时 ≥相对电梯B之和;并<4.5M(客梯)99.一般平屋面的最小坡度为1:50 瓦屋面无望板坡度1:

2、有望板1:2.5 石棉瓦坡度为1:3 波型金属瓦坡度为1:4 压型钢板为1:7 100.10米以上建筑无上人屋面楼梯时应设上屋面人孔或外墙爬梯

101.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米,外窗窗台低于0.8米时应采用防护措施

102.双面弹簧门应在可视高度部分装透明玻璃 103.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的临近应另设普通门

104.建筑物内的吊顶应设检修口及通风口、水管道通过应有防产生冷凝水措施、管线多时应留有检修空间

105.天窗应采用防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安全网,并应有防产生冷凝水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

106.窗的开启形式应能方便使用、开启应安全并易于清洗、平开窗适用于多层或高层

107.砖墙-0.06米处设连续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

108.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0.3-0.5米,且基地内土壤回填土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可采用防潮做法 109.全国气候分区:

严寒地区(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10℃ 寒冷地区(Ⅱ区)累年最冷月平均>-10℃,≤0℃ 温暖地区(Ⅲ区)累年最冷月平均>0℃

累年最热月平均<28℃ 炎热地区(Ⅳ区)累年最热月平均>28℃

110.厕所隔间平面最小尺寸;外开门0.9*1.2;内开门0.9*1.4 淋浴隔间平面最小尺寸;外开门1.0*1.2;带更衣1.0*(1.0+0.6)111.有空调的建筑外表面积要小;窗户面积要小; 连续开机的建筑,其围护结构内侧宜选用重质材料; 外墙颜色要浅

112.设备层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当设备层设于地下室又无机械通风道时,应在地下室外墙上设不小于地下室地板面积的1/400的出口或通风口 113.内走道长度<20米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20米时应有两端采光,>40米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

114.离地面高度在0.5米以下的采光口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115.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休息厅、门厅之间的关系

116.影剧院的观众席应按每400个座位设一个轮椅席(0.8*1.1)117.视力残疾人的导盲杖的摆动波长为0.9-1.5米 118.肢体残疾人用双拐水平行进时的宽度约为0.95米

119.板式高层建筑与塔式高层相比,具有体形系数小,冬季耗热量少并且夏季通风散热好,节能好

120.大型医院建筑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原因是:根据不同功能特点分散布置,有利于组织不同的流线、争取较好的通风和朝向、防止交叉感染

121.影响建筑日照的因素有地理纬度、日照间距、冬季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122.太阳能采暖建筑一般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 123.非机动车道纵坡<2.5%,坡长可不限 困难情况下最大纵坡3.5%但有长度限制 2.5%时的坡长限250米 3.0%时的坡长限150米 3.5%时的坡长限100米 车道宽度≥2.5米

124.残疾人使用的道路及建筑物规范道路纵坡<2.5%;道路宽度≥2.5M 125.不设人行道栏杆的商业街缘石坡道间距≤100M

单面坡缘石道坡度不应大于1:20坡道;扇形宽≥1.5M;在转角处单面直线宽≥2.0M

三面坡不应大于1:12坡道;宽≥1.2M;坡道中缘石外露高≤20;凸条停步块材路宽≥0.6M 人行道中的地下管线井盖必须与地面接平,不得用蓖式井盖; 侵入人行道上空的物件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2米 人行横道与缘石坡道处不得设雨水口 126.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 梯道宽度不应小于3.5米,踏步0.3*0.15;超过18级;休息平台宽1.5米且不小于梯段宽

梯道、坡道、走道净高均不得低于2.2米;扶手高应为0.9米,设下层的为0.7米

坡道坡度≤1:12,特殊困难处≤1:10,每升高1.8米或转弯处设长度≥2米的平台

127.无障碍入口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128.建筑人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 大中型公建、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0 其他≥1.5

129.方便残疾人通行的入口坡道宽度0.9M;坡度1:12;每段坡长9M;每段升起的最大高度0.75M 中间休息平台深≥1.2米;转弯出平台深≥1.5米; 起止点留有≥1.5米轮椅缓冲带

130.残疾道扶手高度0.85M,0.65M、扶手应保持连贯、起点、终点应水平延伸0.3M 扶手与墙之间的距离为38;

131.供一辆轮椅通过的走道净宽1.2M;供一人一辆轮椅通过的走道净宽1.5M;供二辆轮椅通过的走道净宽1.8M 132.出入口设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有不少于1.2米的轮椅通行净距(大型公共建筑中高层建筑1.5米)

133.轮椅通行的门洞门扇开启的最小净宽0.8M 自动门最小净宽1.0米 134.轮椅通行最小宽度 大型公建走道≥1.8米

中小型公建走道、建筑基地人行通道≥1.5米 居住建筑走廊≥1.2米

检票口、结算口轮椅通道≥0.9米

135.门扇走道开启的凹室不应小于1.3(0.8+0.5)*0.9 136.无障碍主要对象是视力残疾、住拐杖、坐轮椅者 137.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候梯厅面积不应小于1.5*1.5 电梯门开启后净宽不应小于0.8M、电梯轿厢面积不小于1.4*1.1 138.残疾厕所设有足够的轮椅面积、单设隔间、设安全抓手、设置坐式大便器 墙挂式小便器最大离地高度为430;小便器前应有760*1220的活动空间 洗脸盆应是独立墙挂式,占地为760*1220 139.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宜靠近电梯厅;室内外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接;内外应留有1.5*1.5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出入口设有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有不小于1.2M的轮椅通行净距

140.县级及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必须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

141.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每50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

142.残疾人通行的门不得采用旋转门 143.卫生间室内外地面不应有高差 厕所内应留有1.5*1.5的轮椅回旋面积 隔间门1.2*0.8 144.坡道地面应平整、宜采用不滑及不易松动的表面材料

145.残疾人机动车停车位应布置在进出方便地段并靠近人行通路,其车位一侧应留有不小于1.2米宽的轮椅通道,并应有明显标志

146.食堂、报告厅、影剧院及体育场等建筑的轮椅席位(0.8*1.1)应布置在便于疏散的出入口附近

147.残疾人国际通用标志牌的应用有;指示建筑物出入口及安全出口;指示建筑物内、外通道;指示专业空间位置 148.防火等级分为四级

149.一、二级除二级吊顶用难燃材料其他全部采用非燃材料 150.钢材的耐火极限为0.25小时

15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的1/2耐火等级

152.室内排水管下表面距楼地面不应低于1.9M,且不得影响门窗开启 153.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M;通卧室的过道1M;通辅助房的过道0.9M 154.套内吊柜净高不应小于0.4M;壁柜净深不宜小于0.5M 155.楼梯人口处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度差不应小于0.1M 156.综合楼的定义是: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157.高级住宅是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 158.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耐火等级是一级 159.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是1.2小时 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是0.9小时 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是0.6小时

160.高层建筑使用丙类液体燃料,储油罐直埋于建筑或裙房附近,在面向油罐的一面4米内建筑外墙为防火墙时,油罐总储量不超过15M3时,油罐和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限

161.两座高层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比较低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墙为不开门窗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162.高层主体之间或与高层附属房之间防火间距13M 高层附属房与高层附属房防火间距为6M 高层主体与其他建筑一、二级耐火防火间距为13M 高层主体与其他建筑三级耐火防火间距为15M 高层主体与其他建筑四级耐火防火间距为18M 高层附属房与其他建筑一二、三、四级耐火防火间距为6M、7M、9M 163.高层内院或天井,当短边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高层民用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供消防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164.穿过高层的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不应小于4M 165.一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是1000M2 二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是1500M2 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是500M2 166.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防火分区2500M2(150M)多层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防火分区1200M2(100M)多层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防火分区600M2(60M)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是500M2 167.一栋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分隔,当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是5000M2 168.规范没有对通风及空调机房的门提出防火门要求

169.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开启方向不限。

170.高层塔式住宅只设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时,每层面积不超过650M2 171.高层住宅户门不应直接开向电梯间前室,确有困难,可部分户门开向前室,采用乙级防火门

172.标准层超过1000M2的超高层公共建筑,屋顶宜设直升飞机停机坪 173.一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 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100年; 三级建筑使用年限为25-50年; 四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下;

174.架空电力线距甲乙类厂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丙级1.2倍

175.1KV以下的电力线于建筑物垂直距离2.5,地面6,树木1,行车道路6米;水平距离1米

176.高于24M为高层(不含24M单层); 高于100M为超高层

177.厕所浴室地面略低于走道20-50,≥0.5%的坡度坡向地漏 178.洗脸盆、盥洗槽水嘴中距≥0.7M;距墙≥0.55M 179.小便器中距≥0.65M 180.烟道伸出屋面≥0.6M

181.采光口上部有>1.0M的阳台时,其采光面积按70%计 182.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面积的2.5倍计算

183.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居室浴室厕所≥1/20;厨房≥1/10,并不得小于0.8M2 184.噪声标准卧室50昼-40夜;一般室为55-45分贝;有音质要求的为40分贝

185.学校主要房间净高:小学教室3.1米;中学教室和实验室3.4米;合班教室3.6米;

辅助用房3.1米;办公室2.8米

186.绿化用地:中师2M2/生;中学1;小学0.5 187.运动场小学每生2.3M2;中学每生3.3M2 188.南向普通教室日照宜为2小时

189.小学规模以12-24班为宜;农村可设6班;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 中学规模以18-24班为宜;大城市密集人口可30班;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 190.课桌排距:小学850(合班800),中学900(合班850),纵向走道宽度550(合班900),课桌于墙净距120(合班550)

191.第一排课桌距黑板2000(合班2500),最后一排课桌后沿到黑板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 中学8500(合班18000)

192.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中学不宜小于4000 黑板下沿与讲台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中学宜为1000-1100 讲台两边至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宽度不应小于650,高度宜为200 193.教室灯具距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米,灯管排列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

篇6:建筑设计指导:设计周期

根据有关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要求完成设计文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设计周期。设计周期是工程项目建设总周期的一部分。根据有关建筑工程设计法规、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规定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制定设计周期定额。设计周期定额考虑了各项设计任务一般需要投入的力量。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重要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在初步设计审批后可以增加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的设计周期根据工程特点具体议定。设计周期定额一般划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周期可在总设计周期的控制范围内进行调整。

篇7:建筑设计指导: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篇8: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设计的主要内容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主要是指建筑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而且还能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和合理的应用, 在保证生态环境完好的基础上而建设的建筑。在建筑的领域实现绿色和节能的目标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的主要体现, 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需要将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 实现建筑与环境、人的合理结合, 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利用, 利用人工手段营造出适合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美好环境, 而且这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 保持生态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则是在进行建筑的绿色设计时所要遵循的基础, 利用人工手段, 将生态的原理进行结合, 从而维持建筑与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而且还要以此为前提对实现建设绿色化设计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而实现建筑与人和自然以及美学之间的有效集合, 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效结合。

其基本步骤:1) 对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在建筑物整体布局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对现场的周边环境了如指掌。周边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 要布局在有河流的地方, 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尽可能的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在风向上尽可能不要布局在东南方向或者西北方向。在社会环境方面, 要考虑建筑物布局的周边有没有超市、天然气等基础的设施。2) 各个单元内部结构的优化。即内部设施的布局和功能都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内部的设施在布局上面既要能够满足其基本功能, 又要使能源可以得到合理利用, 使其效益达到最大化, 最后还要尽量的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和谐。3) 对建筑物各个单元的设计和优化。因为建筑物是一个整体, 它分好几个单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其每一个单元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对各个单元的设计与优化时, 我们一定要遵从一个原则, 即“整体性与结构性相结合”。建筑物单元的设计与优化, 一定要考虑整体的布局, 争取在满足各个单元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整体化。

2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

在进行绿色建筑时, 设计师就需要认真考虑, 选取天然材料来实现建筑的要求。另外, 在实际的施工建设阶段, 技术人员要按照要求严格的对材料做好检查, 只有所选材料符合要求才能够被应用到建设施工中。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要对所建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做好综合的分析, 再设计中充分考虑对太阳能以及风能的合理运用, 在确保建筑功能的基础上, 不断的增强建筑的节能和环保功能。设计师以及建筑施工人员要对建筑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 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建筑的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进行落实。结合设计者以及技术员的综合意见进行全面的分析, 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 从而防止给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3 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

绿色建筑在实行时, 在其每一个阶段都要将绿色环保这一理念进行深入的贯彻和运用。在实践中如果要想做到限度的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作用, 笔者则认为绿色的概念应该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实行,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各部门人员的意识。笔者则罗列了以下几点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3.1 推行节能与节地的环保

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 充分将节能以及节地的理念进行考虑,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第一, 避免破坏场地周围的生态。在建筑规划的初期就要对周围的生态进行考虑, 最大程度上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要将自然的因素有机的融合到建筑设计中来, 合理的对自然条件下的河道进行考虑, 实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避免施工场地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第二, 在建筑的屋顶设计环保方案。当前, 设计师由于当代艺术理念的影响, 通常会考虑在建筑的屋顶设置花园, 其面积则为屋顶面积一半左右。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 在选择绿化植物时, 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因素, 选择适宜的植物。在对植物进行灌溉时, 则可以采用喷灌的方式,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第三, 室外风的合理控制。其主要目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 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这就需要有效的控制室外风;其次, 室内空气的新鲜就需要不断的更换和循环。室外风不断进入室内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更换;第四, 透水铺装。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 透水材料则是最好的选择。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上提高建筑环境的建设。

3.2 采光设计策略

对室内的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方面因素就是阳光的照射效果, 而且光线还对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 设计师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主要气候和地理因素, 对采光效果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要进行严格的计算, 从而将他建筑与住宅之间重要关系理清, 达到最好的额采光效果。

3.3 平面设计

在对建筑进行绿色设计时, 设计师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以及气候因素做好考察。只有建筑的朝向能够设计合理, 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所以, 设计师需要先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光照特点进行必要的平面设计, 朝向的设计主要选择朝南。这样的设计能够预留比较多的合理空间, 不仅能够防止夏天的阳光直射而且能够在冬天起到保暖的效果。整个建筑的耗能还要受到建筑形态的影响。所以, 设计过程中还要对建筑体积进行合理的设计, 因此平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3.4 将行业标准的规范作为核心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在行业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小企业的不断出现, 竞争的恶意化发展。因此建筑行业就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规范行业的管理, 使得行业的不断发展能够遵循一定的法规, 最终达到行业的健康发展。

3.5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筑施工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 因此节水成为了主要的环保因素, 当前可以通过对雨水进行利用以及增强污水处理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终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3.6 加强行业人才的培养

绿色建筑需要建筑能够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因此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尤其是对设计方面的人员需求更加迫切。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 就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深入的了解, 综合各个专业的数据和知识。所以, 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将绿色设计的理念进行合理的运用。因此培养专业的人才成为当前行业发展所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当前我国“十二五”工作已经开始开展, 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加重视, 而且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加迅速。所以要求当代的设计师要对绿色建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将人文以及科技方面的知识融合到设计之中, 从而人类提供更加温馨和使用的生活环境, 充分发挥绿色节能型建筑的重要作用。

摘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对于绿色建筑的理念的认识开始逐渐增强。本文主要是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春普.努力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勘察设计, 2010 (12) .

[2]韦明宝.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科技促进发展, 2010 (S1) .

[3]洪亮.浅议新形势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J].中国经贸, 2010 (14) .

上一篇:淮安有轨电车介绍下一篇:求职细节:面试中站与坐礼仪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