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

2024-08-02

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共9篇)

篇1: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

可以以支教、板报设计、班会、知识竞答、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很多形式,重点是体现团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即可,也可与时俱进,什么地球熄灯一小时呀,低碳生活等内容都可以弄。举例如下:

1、春日远足活动:

(1)活动时间:(2)活动简介:(3)路线设计:支部团委会研究考察,最终选定一条合适的路径

(4)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1步入大学校园后,青年团员的户外活动少,身体素质下降,远足成为其强健身心的不错选择;

○2同学两载,共同语言颇多,需要提供一个长时间集体活动,互吐情感,增进感情。

可能性:○1远足日子的选定会依据天气状况和同学们课程安排,不会耽误学习; ○2避开交通繁忙路段,科学选择远足路线保证安全性。

(5)活动要求:

○1步行过程中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全程听从组长指挥,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2每到一个休息地点各小组组长负责清点人数;

○3穿着适合大小的运动鞋,准备充足水资源和干粮;

○4不得随意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优美,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

○5保证手机当天有充足的电,方便联系。

(6)备注:此项活动开展的前提就是“安全”我们会积极部署,细心考量,保证安全进行。

2.关爱老人,服务社会:

(1)活动时间:(2)活动简介:(3)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1身为共青团员,青年团员有义务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无私奉献,服务他人; ○2是学习两会精神,做好党的助力军需要。

可能性:○1出于青年学生对老人的感情偏向;

○2出于青年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5)活动要求:

○1步行过程中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全程听从组长指挥,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2在于老人接触时需注意语气和态度,要让人老人们感到温暖和快乐;

○3要时刻提醒自己代表的是一个集体,不做破坏集体形象的事,不说有损集体利益的话,树立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6)备注:活动过程应保证安全、有效、温馨。

3.学习两会精神,做好党的助力军:

(1)活动时间:(2)活动形式: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具体形式生动化,多样化。(3主题班会流程设计:

○1对该次主题团日系列活动做一次总结,大家互相交流活动后的感触; ○2关心国事,关注两会,学习两会精神,交流感想;

○3预期未来,规划生活。

(4)可行性分析:

○1经过前两次活动,同学感触必然很多,需要提供一个平台供大家回味与交流; ○2两会期间,青年团员作为社会一份子,应关心国事,了解学习时事;

○3应做有理想的青年学生,理性规划大学生活,不断充实自己,做到“科学发展创先进,成长成才争先锋”。

(5)活动要求: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发言。

团日活动新形式:唱响红色经典 抒发爱国情怀

“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首红歌,一面旗帜。让我们唱响红歌,重温激情岁月;让我们唱响红歌,抒发时代豪情!”12月4日下午3点半,南校区升华广场歌声阵阵,这是“红歌会 经典重现”主题团日活动的比赛现场。活动旨在通过唱红歌的方式,唤起青年学子对红色经典的记忆,丰富我校团日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时值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之际,民商法学院2009级甲大班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组织了系列团日活动,不仅倡导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时

也增强了团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此次系列活动由废品回收、DIY设计、漫画涂鸦、节能减排自拍电影展、宣传进社区五个部分组成,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全体同学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倡导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本次系列活动用当下流行的涂鸦,DIY,DV拍摄等形式与节能减排这一主题结合起来,调动了大家的热情,不但创新了团日活动的形式,赋予传统团的活动方式以崭新时代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全年级的同学,甚至是全校的同学都参与到了节能减排中来,在轻松、快乐而又激情的过程中强化了同学们节能减排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在自身的生活中。

不仅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更是结合了参观革命旧址、烈士陵园、走进乡村小学、敬老院等多种活动形式,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关注,让他们更加的热爱人民,热爱祖国。

既然是答辩。那就的准备问题!你从班微各方面准备好问题,第一个问题由代表性的班委来回答,然后来个小游戏吧!犯规的回答!中途再来个个人表演,表演的人指定一个人来回答(拉点气氛),最后你自己准备个团结性的节目,ok!如果时间多。再来个顶个班级口号!!如果你能把这些都弄好!你的团日活动已经很成功了!!!

篇2: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

2013年团的组织生活内容及“特色团日”活动的主题是“青年志·中国梦”。各团支部可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围绕主题开展导向鲜明、形式新颖(如团会、社会实践、志愿者行动、沙龙、情景剧表演、联欢会或其他易于被青年学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的各类团组织生活(特色团日活动)。校团委拟定如下主题(供参考),各支部可根据总体安排。

篇3: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

一、将品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学科德育就是在课堂上把教材中, 和所处环境中涉及的德育教育展露出来。本人认为, 如果在小学学科教学中能有机地, 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则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例如:在一年级语文课《特殊的考试》中, 通过学习小动物在考试中的表现, 思考:为什么只有小兔子得到了优秀?原来是小兔子自觉捡起来地上的废纸的行为通过了考试, 从而渗透“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这一环保思想教育, 使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在数学课《小熊开店》中, 可以创设“小熊遇到了难题, 你们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他吗”的生活情境, 让孩子们懂得乐于助人, 学以致用!在体育课上, 做比赛游戏时, 渗透小组的胜利需要每一个同学齐心协力, 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搞好德育与智育的有机渗透,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教育, 这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二、开展内容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课, 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在小学阶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课, 主要体现在每周一节的少先队活动课和周会课上, 德育实践活动课完全以学生、情境、活动为中心, 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 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形式, 不以系统的德育知识的灌输为基础, 避免空洞的说教形式。比如:在开展《雷锋就是你我他》主题教育活动中, 同学们以小队为单位, 在课前搜集关于雷锋的故事和名言等资料, 以及身边的小雷锋事迹, 在少先队活动课上, 在中队长的主持和带领下, 进行交流, 孩子们自导自演。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学习雷锋?怎样去学习雷锋?从而明白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做雷锋的道理!这种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能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 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 对活动中的道德要求产生一种认可, 于是吸引力就转化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体验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化为指导自己言行的东西, 使自身的德育水平能切实得以提高!

三、将德育渗透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中, 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1.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根据小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活动能量大这些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球类运动、艺术类活动、语言类活动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活动, 在活动中既培养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又让他们受到了要遵守纪律、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等思想教育, 使德育水平得以提高!

2. 开展各类有意义的竞赛, 不但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强的特点, 而且让他们在竞赛中有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为达到这个目的, 我校组织了学生书画大赛, 手工制作大赛、作文竞赛、手抄报比赛、汉字听写大赛、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个人才艺大赛等, 让全校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进行公平竞赛, 由此激发了他们的正当竞争、积极向上的情感。我校还举办田径运动会, 组织拔河、跳绳比赛等, 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的同时, 培养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各种比赛, 有意识地把德育渗透在其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激发孩子们“向上、向善”的热情。

如:“争做雷锋传人、播撒友善金种子”学雷锋活动、“核心价值观记心间”主题教育活动、“缅怀先烈、立志成才”主题教育活动、“热爱祖国、红领巾心系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感谢有你”主题教育活动等, 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特点, 开展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形式的小活动, 让孩子们在这些主题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学习和讨论, 真正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四、建立“三结合”的大德育教育形式, 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胡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指,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家庭, 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但是, 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 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德育活动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三方经常沟通、相互协调。社会德育的基本形式有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种群众组织的活动;社会文化机构组织的活动;各种校外教育组织机构组织的活动等。在这些活动形式中, 应该加大对孩子的正面引导以及正能量的传播, 让孩子在参与或了解中受到正面的影响!家庭教育也是学生良好德育水平形成的重要一环, 往往在教育中出现学校5天的教育加上家里2天 (周末) 的教育结果为0或负数的现象,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 教师则是关键。教师应该认真做好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和联系, 在与家庭进行沟通时, 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校互访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改进教育方法;同时, 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 如:校讯通、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等, 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和学校开展的活动等与家长交流, 将一些好的教育经验、教育方法对家长进行集体或个人指导, 同时在群内家长也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 使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常态化, 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 共同构建德育教育网络, 才能保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真正落实, 才能真正使孩子们的德育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篇4: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

【关键词】高校 团日活动 对策研究

团日活动是以团支部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有益于德智体发展的活动,其现实意义是增强支部凝聚力,提升成员的整体素质,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为了准确了解团日活动的现状,本项目组首先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宁波大红鹰学院、宁波大学、宁波理工、浙江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等几十所的学生为对象,男生占53.1%,女生占46.9%。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团日活动认同度,现状分析,不足之处,几点期望等。本次调查问卷分布均匀,数据代表性好,调查结果对高校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高校团日活动现状

(一)学生心中的团日活动地位

根据本项目组进行问卷调查,53.13%的学生觉得团日活动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34.38%的学生觉得团日活动是非常重要的,9.38%的学生觉得无所谓,3.13%的学生并不在意团日活动的举行及开展。从以上数据显示,团日活动在学生心中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要完善,需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团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团日活动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二)学生对于团日活动的评价

学生对于团日活动认同度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通过本次调查,56.25%的学生对团日活动感到比较满意,9.38%的学生对于团日活动非常满意,34.38%的学生对于团日活动只是感觉一般。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不少同学无法从团日活动中得到收获,他们对于团日活动的开展,仅仅出于应付。这说明现行的团日活动认同度不高,有必要大力改进其形式。

(三)团日活动的影响力

调查显示,学生清楚团日活动能够为团支部带来的多种影响,平均每位学生选了3.38个选项,说明学生认为团日活动积极影响至少体现在三方面,按选择的频率高低依次为团日活动可以提高同学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与交际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也能提高团支部的知名度。

二、高校团日活动存在的问题

根据此次调查,团日活动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62.50%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积极性,12.50%的学生对于活动中的突发事件不能很好的进行处理,9.38%的学生认为团日活动受限于经费的开支。从以上数据显示,学生的积极性是团日活动目前最大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重中之重。笔者认为,作为团支部成员,应该先从自身做起,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包括活动内容的讨论、策划、宣传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的对策。

(一)活动策划中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团日活动策划的过程中,65.63%的团支部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有团支部干部参与了活动的策划。通过团支部内部商量的活动,是难以让全体同学满意的。在策划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63.63%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创新且可行的活动。结合上述两项调查,团日活动的策划需要每一个团支部成员参与进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创新的可能性。

(二)活动通知中的问题

调查显示,56.25%的学生是在活动的前一天收到活动通知的,12.50%的学生是活动当天收到的。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活动通知的时间不恰当,可能会导致学生因为知道活动的时间较晚,跟事先安排好的事务有冲突,从而缺席团日活动。因此活动的适时通知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活动通知应在活动日之前三日发送,可以让学生调整自身的日程表,并在活动前一天再次通知,以免出现学生遗忘。要完成一个成功的活动,细节始终是关键。

三、扎实开展高校班级团日活动的对策

影响团日活动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在28.57%的学生眼里,团日活动的成功是需要有好的组织与好的计划,这既是对团支部干部的肯定,更是一种考验。有26.37%的学生认为活动形式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团日活动的成功与否,有19.78%的学生认为气氛的好坏是团日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14.29%的学生是根据团日活动是否能够锻炼身心来判定成败,还有10.99%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公益性是最重要的因素。调查显示,活动的创新并不是决定一个活动成功的绝对因素,因此不需要每次活动与众不同,关键在于组织者如何让团日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据此次调研和自身组织开展团日活动的经验,就如何更好开展团日活动提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签横幅、寄心语

此类团日活动能够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当代大学生素质较高,结合此次调查,仅有6.25%的学生认为此类活动是作秀或者增加经费。笔者建议可以在活动的形式上进行创新,例如把寄语悬挂在事先向学校申请好的大树上,或把横幅挂在教室显眼的地方起到警示作用。

(二)运动健身、艺术审美

此类团日活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或培养艺术氛围的目的。如笔者与其它支部一起开展的篮球赛,不同支部的加入不仅有助于活跃气氛,而且能促进各支部间的友谊,接触到更多的新朋友。笔者建议高校能够提供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或是为学生增设艺术展览区,会使学生的团日活动更丰富也更有意义。

(三)志愿社会服务

此类团日活动诠释了团日活动的现实意义,增强支部凝聚力,提升成员的整体素质,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如本支部与敬老院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定期给老人带去我们的一份爱心,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切身感受到每一位志愿者真诚地为老人们服务。此类活动的组织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涉及的方面较多,如安全、交通、经费等问题,但笔者相信此类活动有较大的可行性,涉及的多,更能锻炼人的能力,这份爱心也就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郑蕾,殷为民. 对当前高校团日活动开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80-81.

[2]赵芳,陈晓,刘旭. 高校共青团主题团日活动创新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2,(12):283.

篇5:大学生团日活动

有缘千里来相会,来到这里就是一种缘份,是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在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都在向往着美丽的大学生活。经历着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承载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煎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坚强的信念,去实现自己心中梦想的象牙塔。我们来到这里,就该要好好的珍惜,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路程,自己的职业生涯。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规划以及在正确的指导下努力奋斗。明确自己在大学的目标,尽快地融入校园,尽快地适应全新而陌生的生活坏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目标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活动目的:

成功,不是那么的轻易得到,以前的努力,也只是成功的一半而已,并没有算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还要不断地去努力付出奋斗。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相互认识,相互团结,共同拼搏奋斗,使同学们形成一股坚强凝聚力。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同学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规划。使同学们学好各方面的技能,做好应对竞争压力和职业挑战的准备,更好地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通过开展本次的活动,帮助同学们尽快做好大学的规划的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增进同学们对专业和学校的归属感。

三﹑主办单位: 四﹑活动时间: 五﹑举办时间: 六﹑活动主题: 七﹑活动对象:

xxxxx班全体同学

八﹑活动方式与实施步骤:

1.活动方式:

经过班委的讨论,最终决定以一场室内的交流活动来开展半月“我的柳职,我的梦”的团日活动。

2.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动员大会。由团支书宣布本次活动开始,并向全体同学讲明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动员和号召同学积极参与,征求同学们的建议。

(2)活动规划。根据班委确定的团日活动的形式和相关内容进行人员分工,包括安排活动小组负责人和组建宣传小组进行宣传活动意义并介绍经费预算。

(3)撰写策划书。根据动员大会及前期工作的工作安排,由团支书负责,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协助,撰写出一份具体的,可执行的策划书。

(4)明确活动地点。申请好所需要的教室。

(5)购买物品。准备好当天所用的所有的物品,如红绳,矿泉水和话筒相机等

九﹑活动中期:

(1)班委布置好现场,如摆矿泉水,在黑板上写好本月活动的主题,并告诉管理器材设备的负责人,负责好器材并检查好器材,并向总的负责人报告。

(2)由签到和迎接的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全体同学。(3)主持人宣布流程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4)放校歌。

(5)班长上台讲话(发红绳并讲出其寓意,介绍梦想袋意义和班Q的意义)。同学之间互动并拍照留念。

(6)请学长上台讲话。

(7)自我介绍并指出自己不认识的同学,然后再让被点到的同学上台自我介绍(有才艺的可以才艺展示)。

(8)收集梦想袋。

(9)由班级代表上台讲述自己认为如何在今后的日子里介绍一个和谐,快乐,互助,团结的班级。

(10)放结束歌曲,全班起立唱《我相信》。

(11)有团支书上讲台做本次活动的简要总结,以及宣布本次活动取得圆满结束!十﹑活动后期

要求同学们写对本次活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对此次活动的优缺点。

十一﹑活动人员安排:

活动总负责人:

策划书编写负责人:

通知全班同学负责人:

主持稿及主持人负责人:

会场的布置总负责人:

会场场地布置指挥人:

布置会场的人员:

迎接人员:

拍照人员:

签到人员:

现场纪律管理:

活动结束场地清理:

十二﹑活动总结

缺少团结的集体如一盘散沙,缺乏梦想的人生是灰暗的,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为了让初步踏入象牙塔的新生们树立一个高远的人生目标,我们团支部开展了“我的柳职,我的梦”这个活动

团结是一个集体力量的根本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经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团结的集体所凝成的力量远远大于1+1

因为梦想,即使身处逆境,我们也从不绝望

因为梦想,即使连连遇挫,我们也能笑而处之

梦想是远处的灯塔,指示前进方向

梦想是雪后的阳光,温暖一颗心

梦想如五彩的气泡,美丽而易逝

精彩的人生少不了梦想

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行动的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象牙塔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挑战的开端,如果人生是一段征程,那么柳职是我们一个重要的补给点,汽服1班是我们的练兵场。

此次团日活动中,同学之间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团结性更强了,整个班集体充斥着一股不可攻克的凝聚力,同学们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规划,活动是成功的,它使大家变得更加团结,而且让大家走出了迷茫,都为自己树立了梦想,美中不足的是活动现场中纪律不够强。

篇6:大学生团日活动总结

3月24日下午由团总支组织我们和车一、本一、本四一起去聋哑学校,潍坊学院和聋哑学校位列潍坊的两头。在北门集合的时候从同学们焦急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前去献爱心的渴望和对聋哑儿童的同情。下了27路公交车,同学们走过两个路口,终于来到了聋哑学校。

在团总支副书记钟文龙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校园,优雅的环境、齐全的体育设备,让我们想不到这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来到体育场,大家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凝静的眼神、整齐的队伍是他们对这群儿童最大的尊重。不一会,一群孩子跑了过来,一个大孩子在队伍的前面,用手指在比划,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当我看到这一切,心头一阵,原来说话对于他们这么困难。大家拿出了笔和纸走向了这群孩子,笔在纸上滑动着、眼神在交流着,用文字去碰撞心灵。那些或可爱或调皮的孩子们,总给我们许多微笑与震撼,他们阳光,他们友好,他们也有这个孩童时期的快乐!记得一个小妹妹还教我手语,教我“你好”、“哥哥”、“妹妹”,多美啊!祝福这些可爱的孩子。

我们更像一群带来快乐的天使,通过交流,我们和孩子们玩起了游戏,有踢毽子的、有玩老鹰捉小鸡的、有打球的。看!那些在玩老鹰捉小鸡的,长长的队伍里有我们也有他们,他们给人感觉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他们跑的比我们快,反应比我们灵敏。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场篮球比赛,不,那场比赛令我感到震惊。

我们几个爱打篮球的陪着几个聋哑人打篮球,本就想投投篮,可他们却坚决要进行5对5的篮球比赛。我们几个人在矛盾着,要是全力打会让他们很难看,要是不全力显得不是很尊重他们,就这样,矛盾的我们开始了比赛。

当我们在你看我,我看你的时候他们攻了过来,一个挡拆,切入篮下,将皮球送入篮筐,我的反应是有两下子。我们开始进攻,在半场就被断球,一个快下,他们又进了。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他们可不只想和我们玩玩,我们要全力以赴了。我们把球运过半场,不停的传球,企图找到对方的漏洞,可他们就好像有暗号一样,彼此了解,防守转换非常的快,球又被对方拍掉,为了抢那个球,他居然倒地扑球,死死地搂在怀中。这时,我们在相互的抱怨,没人敢承担错误,可他们彼此只有信任的眼神和高高竖起的大拇指。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气势,他们的吼叫让人寒冷,这哪是五个聋哑人,明明就是五匹狼,篮球就是他们口中的猎物。

比赛结束了,狼群笑到了最后,跟他们握着手,大拇指和真诚的笑容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我从地上捡了一只笔,留作纪念,因为我要记住这场比赛,记住这五匹狼。其实,我最应该记住的是:他们那认真的态度,合作的精神以及对胜利的渴望。篮球场上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赢得冠军的心”,更何况是五颗呢!

随着相机快门按下,我们把最后的一瞬间定格在“全家福”,和孩子们站在一起的那一刻是多么的甜美、自然。

篇7:大学生团日活动总结

20xx年10月20日,我们XX汉师2班开展了以“绽放青春,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动员大会。至此,我们的团日活动拉开了帷幕。

此次团日活动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团员意识教育大会暨团日活动动员大会”。“喜迎亚运,宣传亚运—学习亚运精神”。心心相连,绽放青春—“我想对你说”心灵对话。“总结不足,展望未来”暨团日活动总结大会。每一次的团日活动都离不开班委的精心策划,这一次也不例外。经过大学一年的洗礼,我们成熟了,经验也多了,因此这一次的团日活动我们不仅在以小活动小游戏的方式展现我们的风采,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更是以一种心灵的对话,以文字的形式来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

团日活动是我们作为共青团员表达爱国情怀的一种活动方式,团日活动不仅仅只是一个活动,其折射出的更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的祝福,对祖国的期许。一个小小的活动,其中却有我们对祖国千千万万的爱。团日活动之动员大会正是为我们渲染了这么一种热爱,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忱与参加活动的热情。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们参加团日活动的热情一点也不比大一学生逊色。每一个活动,我们都搞的有声有色。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积极参与。在团日活动期间,我们付出了行动,收获了欢笑,我们充实了自己,绽放着青春光彩,我们丰富了知识,传递了爱国情怀。

篇8: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

关键词:体育锻炼,活动形式,行为习惯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 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实施《全面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任务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 较为完善的课外体育活动则能很好地弥补课堂体育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目的与功能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课外锻炼情况, 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又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率、参与频率与持续时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高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 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调查结果看, 当前高校离这一规定尚有差距。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1)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动机。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动机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分别指向消遣娱乐、减肥健美、社会交往、缓解压力、发展个性、应付考试等, 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格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 动机比较积极健康, 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水平, 已具备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基础。

(2)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大部分不同程度地参加了课外体育活动, 但参加的频率低, 活动持续时间短。能够在固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者较少, 大部分学生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且持续时间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差距较大。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

(3)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对高校大学生最喜欢的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倾向于对抗激烈、竞争性强、技艺性较高的项目, 其排序为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 而女生倾向于对抗程度低、艺术性强、活动量较小的运动项目, 其排序为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网球、篮球等。但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排序与学生喜欢的项目排序呈现出差异, 男生经常参加的项目排序为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跑步、武术等, 女生为羽毛球、跑步、乒乓球、篮球、健美操、排球等。另外大学生对新型、现代、时尚健身项目如拉丁舞、瑜伽、街舞、现代舞、网球、登山等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但很多学校不具备开设此类课程的条件。

(4)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主要为个人锻炼或与同学朋友一起锻炼。这种情况与校、院、系的集体活动少且普及面不广、高校体育组织团体少、体育文化组织形式少有密切关系。以个人方式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多见于个性相对独立或兴趣特殊的学生, 这也反映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的活动方式常见于双人项目, 如羽毛球、乒乓球等, 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时常进行一些体育活动, 这种方式是形成结伴参与和固定锻炼小团体的主要因素。

(5) 影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运动场馆不足和运动器材陈旧、短缺、单一是目前比较突出的客观因素。学习忙、学业负担重与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和就业压力增加、多数学生教研有关, 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客观反映。上网聊天和利用课余时间打工、逛街等占据了大学生的业余时间, 使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 惰性大、体育兴趣差。

二、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生体育活动, 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纳入教学活动安排, 并逐渐形成制度, 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形式。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经验, 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做法, 提出应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利用体育俱乐部优势、通过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拓展运动休闲内容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并逐步培养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发挥体育社团功能, 吸引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是由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体性业余团体。它是以共同的观念、追求目标为基础, 以体育运动为活动内容, 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的学生自愿参加的组织[1]。体育社团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 体育社团参与的自主性和社团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锻炼氛围, 使体育社团成为当前和未来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 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 因势利导, 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支持、管理和指导。同时学生体育社团要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提高场地的利用率,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团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活动, 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利用体育俱乐部的优势,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俱乐部是一种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依托, 以具有丰富教学训练经验的教师为指导顾问, 提倡学生自愿参加的一种公益性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2]。体育俱乐部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事物, 是一种符合当前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 已成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体育俱乐部具有活动开展的业余性、项目选择的自主性和活动指导的专业性、组织工作管理的规范性等特点, 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自主, 活动有序, 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可实现教学双方优势的互补, 弥补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 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学校应利用体育俱乐部的优势,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尽可能建立多种学生喜欢的单项体育俱乐部, 合理安排课程, 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连续性、长期性。

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 营造体育锻炼氛围。体育文化艺术节是通过丰富活动内容, 拓展活动空间和时间, 改变活动的功能, 由单一的运动竞赛向融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节日[3]。体育文化艺术节是一种新型校园文化组织形式,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时较长、参与面较广, 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有益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利用体育文化艺术节这种组织形式更进一步拓展开设项目的空间, 竞赛项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 避免过分竞技化, 只是少数人感兴趣的现象。大量引入趣味性强、时代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操作简单、大众性的体育娱乐项目, 扩大直接参赛人数, 使更多的人能够从参与竞争中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以及竞赛中体现出的体育精神, 具体做法如下: (1) 删除跨栏跑、铁饼等技术性强、难度大的项目, 保留传统田径运动会的常规项目, 以竞技运动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参与比赛。 (2) 增设师生喜闻乐见、趣味性强的体育集体竞赛项目, 如“同心协力向前跑”、“10×100米接力赛”、“篮球定点投篮”、“集体跳长绳”等, 提高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 引入民族传统项目, 如武术、踢毽子等, 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宣扬民族精神。 (4) 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 宣传体育文化, 提高师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 (5) 利用体育绘画、体育录像、体育摄影比赛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和参与者的成就感。 (6) 利用创编体育游戏、体育制作、自编操或舞蹈大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育文化艺术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参与面广、影响深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和各学校要重视并支持这种形式的研究与实践。

拓展运动休闲形式, 丰富节假日体育活动。运动休闲是指学生利用余暇时间, 为达到娱乐、健身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参加由学校或有关单位组织的体育健身娱乐运动。运动休闲可以丰富节假日的体育生活, 是一种由学校过渡到社会的运动方式, 有利于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学习手段的现代化, 将有更多可自由利用和支配的闲暇时间, 在闲暇时间开展健康有益的运动休闲, 可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消除无节制上网等不良习惯,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体育设施, 还要放开眼界有效地利用校外的资源, 不仅要重视校内课外体育活动, 还要抓好学生节假日的体育锻炼, 要适应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突破课堂的局限, 适当地进行郊游、野营、登山、游泳、滑雪、放风筝、徒步旅行、骑自行车、定向运动等运动休闲活动, 通过与大自然的充分接触, 实现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炼, 汲取大自然的精神与力量, 激发热爱人生的信心与勇气。因此, 学校应充分利用运动休闲这种积极、健康、文明和科学的休闲方式, 引导和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运动。应选择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 创造和开发适宜的运动环境, 积极认真组织学生的休闲运动, 培养学生运动情趣, 增强身心健康, 丰富课余生活, 提高锻炼兴趣, 使学生在节假日能轻松快乐地参与运动锻炼, 进而将运动休闲贯穿终身。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运动休闲将成为体育课堂外、节假日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培养体育行为习惯和运动乐趣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 2004, (5) :139-141.

[2]李志兰.关于普通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6, (1) :91-93.

篇9:大学生团日活动形式

关键字: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院校; 团日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30-00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主题团日活动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基层团组织开展的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基本形式。通过大学生团日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了解党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目前大学生的团日活动存在学生参与的兴趣不高、主题过于理想化等问题。如何指导团员干部科学合理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我院各系的学生代表,了解情况。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于团日活动有较高的期待,他们期待在团日活动中增进对同学的了解,加深彼此的沟通。部分学生干部认为目前的团日活动使他们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

在问及团日活动存在哪些问题时,许多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团日活动重“以理服人”,轻“以情感人”。有些团日活动内容过于理论化,同学的兴趣不高。学生普遍反映,团日活动的主题过高于生活实际,理论性太强,同学收获不大。二是团日活动开展的活动较为盲目,缺乏计划性。大多数团日活动内容的选择范围分散,缺乏系统性。三是文体活动较多,缺乏思想性。有些文体活动的形式能够一定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表示兴奋之后思想上的收获较少。四是团日活动的目标设定较少考虑个体差异。目前的大学生比较强调个性,对于一般的说教难以接受,甚至有本能的抵触情绪。五是大多数团日活动,都是少数的班干部参与组织,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较低。

三、讨论

高校的班集体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基本单位。团队既可能助人,成长又可能妨碍个人成长。班集体温暖、健康、支持的氛围能使其成员彼此信任、彼此激发、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反之冲突、消极的班级氛围,其成员较容易产生低落、抑郁、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及学习生活。团日活动对于班级体健康氛围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团日活动是引领班集体思想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团日活动是班级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团日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高校的团日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基本途径,是构建学习型班级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大学生多元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

基本的团日活动的内容大概分为以下几类:一、思想道德的素养类;二、科技创新创业类;三、文化艺术于身心发展类;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等。这四类活动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班级学生团队心理的发展,但由于许多班级在开展活动时没有根据这几类活动的特点以及班级团队的心理现状进行合理安排和分配,班级团队的信任感及凝聚力较差,班级成员对于团日活动的认可度也较差。因此团日活动需要引进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结合几类具体的团日活动内容进行。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改善大学生心理品质的重要教育形式。它是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其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1]实践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加强大学生的情感交流,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力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国外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可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社区、司法等各个领域。大学生班级团体作为高校学生的基层团队组织,根据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班集体的特点,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团日活动的开展有独特的作用。

团体心理研究表明,任何团体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团队建立的初始阶段,例如班团刚刚组建的初期,这一阶段团体成员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有些成员会担心自己不被人接受而小心翼翼,有些成员会故意表现出令人不快的言行,试试团里气氛是否安全,有些团队还会出现沉默尴尬的气氛。许多班级在形成的初期,没有开展合适的团日活动,相当多的班级就长时间的处于团队初始阶段,凝聚力较低,班级成员各行其事。第二阶段是团体的过渡阶段,各个团队成员初步了解彼此之后,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取向的冲突,出现较强的抗拒心理,焦虑程度和自我防卫都较强,各个成员的归属感不足。第三阶段是团队的凝聚阶段。团体经过冲突之后,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随着互动的增加,成员间彼此接纳,形成共识,凝聚力增强,成员获得更多满足感。班级团体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使班级的团队心理顺利地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及第三阶段。

我们应培养班团的干部,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做详细的科学调研,了解班级成员的性格、兴趣爱好、科学评估班级团队所处的心理阶段,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根据不同的团队发展阶段,设计相应的团队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班级团队形成初期,为排除团队成员的陌生感,可设计一些营造温馨气氛的活动,或者开展一些促进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互相认识,互相熟悉,打破防御,开始接纳班级,融入集体。同时,了解班级成员的兴趣需要,共同讨论设定工作目标以及团日活动方向,为激发班级团队的内在动力打好基础。

在团队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团队来讲,培养团队成员间的归属感是十分重要的。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团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对于团队的满意程度即为团体凝聚力。团队成员通过共同的活动,发生认同,相互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凝聚力;反之团体存在内在冲突,形成一些小团体,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在这一阶段,设计一些建立信任感的活动,如肢体互动的活动、情感连接的活动等,例如信任背摔、信任之旅等。情感的分享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在各成员建立信任感之后,可以促进各个成员在表达内心的同时,适当的自我表露。也可开展一些思想道德类的团日活动,促进班级成员精神的升华。

当班级团队达到凝聚阶段,班级成员建立了较好的信任感,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可开展团队合作的一些团日活动,如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科技创新类的团日活动。可以根据班级目标来设计一些团日活动,也可以根据成员需求设计团日活动的内容。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团日活动中的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对于班干部的领导能力要求较高。在班级团日活动中,班干部承担着多重的角色,首先他是一个领导者,需要设计一套具体的班级团日活动的计划,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控制整个场面,促进意见交流,使同学在活动中尽情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意见。活动前动员,活动中启发引导,活动后总结。其次是观察员的角色,他必须要及时发现班级团队成员间的表情及内心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第三是好朋友的角色。班干部须牢记的是自己并不是一个控制者,而是班级的一个普通成员,大家的好朋友,具有亲和力,对同学的倾诉表示尊重与理解。第四是小老师的角色。在团队中,常常需要他亲自为班级成员作示范,以适当的行为为团体成员提供模仿的榜样。

四、总结与建议

在团日活动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辅导员及班主任在对于团队活动中正确定位,他们不是班级团日活动的策划者与管理者,而是团日活动的指导者与观众,既要摸清学生的心理现状,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团队中的亮点与动力。采用启发、鼓励、疏导等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扉,发现各个班级团队的动力所在,并积极地去推动鼓励学生团队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其次,以团队心理辅导为依托,以团日活动的主题为载体,充分调动班级学生团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团体心理辅导式的团日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团队活动中体验到班级集体的支持力量,使不同性格、不同才能的学生都能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通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产生爱班级、爱学院、爱党、爱国家的美好情感。

第三,团日活动主题的选择尽量贴近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学习目标的制定、青春期情感教育、功利主义与攀比心理、党的事业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等主题。在开展团日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人本主义的方法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科学引导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使他们积极思考,逐步改变。

第四,在团日活动中,提倡多采用体验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同情他人的感受,在团队中发现自己、观察自己、改变自己。每一位学生在班级团队中的人际状况直接体现为他们整体的人际状况。“90后”的大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很少换位思考,在活动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角色扮演,在互动中观察他人,觉察自己,促使学生在班级团队之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第五,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的主动性较强,提倡班主任或辅导员尽量提供学生团体合作的任务。在参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班级的学生有机会彼此合作,彼此了解,在实践中培养凝聚力与信任感。例如集体参加学院的比赛活动,或者分组组织开展团日活动,并进行小组评比。

综上所述,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运用于班级团日活动,还需要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摸索,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干部更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将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开拓创新,为高校思政教育创造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汤丽萍,严柏炎.主题团日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2009.11

[3]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4]贺芳.论高校学生团日活动的创,新文教资料,2009.11

上一篇:幼儿园社会教案冬天不怕冷下一篇: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