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不如补习惯

2024-08-02

补课不如补习惯(通用8篇)

篇1:补课不如补习惯

暑假给孩子补课不如补好习惯

最近总有家长问,进入暑假,要不要给孩子报个辅导班,补补课。孩子期末成绩不太好,要不要报个辅导班补补。也有家长疑问,孩子明明一直在补课,可成绩还是不如人意,放假要不要继续补补课.……

我们能发现这么个现象:

第一次家长知道孩子成绩不好,家长第一反映是“补课!”;

第二次家长知道成绩不好,开始犯愁;

第三次家长会直抒疑虑:孩子补课了呀!怎么不见有进步呢?

这种“校内差、校外补”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

补课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把希望寄托于补课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他们学习习惯上的差距。

补课,不如补习惯。

一、好习惯——广泛阅读

如果您的孩子语文不好,那一定要利用好这个假期,让孩子广泛阅读。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而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暑假正是孩子大量阅读的绝佳时期,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多读书、会读书。

☆建议:

1.选好阅读题材,可以和孩子的兴趣相结合,也可以让孩子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包括故事、传记、诗歌、名著、散文等。

2.帮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

3.引导孩子学会做摘抄和写读书心得,尝试理解和鉴赏书籍,通过独立思考和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孩子看书的时候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使孩子分心,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5.注意孩子看书时的光线,以及孩子的坐姿,谨防近视风险。

二、好习惯——有效学习

暑假期间,脱离了繁重的课堂压力,并不代表孩子可以不用学习。家长要帮助孩子,利用这个假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新学期打下基础。

☆建议:

1.带领孩子提前预习未学过的新知识,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开学后也要坚持下来,预习做好了,学习就能事半功倍。

2.引导孩子养成复习归纳的习惯。学习新知识的当晚,一定要及时复习、归纳,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可以建立错题本,归纳易错知识点。

3.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及时发问。家长解答不了的,就问同学,问老师。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4.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有时间限制,从而督促孩子更加专心。零食、玩具、手机等容易让孩子分心的东西不要放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

三、好习惯——做好计划

孩子平时不会做计划?或者做了计划却执行不了?假期期间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家长要抓住这段时间,帮助孩子提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

☆建议:

1.假期伊始,就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份科学的假期时间表。要围绕着孩子假期的主要任务进行分解。制定过程中可以与孩子商量,与孩子的意见结合起来。

2.及时给予孩子奖励。如果孩子当天或当周的计划执行得好,不妨给孩子一些鼓励,例如允许孩子第二天多玩一个小时,或者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

3.因为突发情况原定计划执行不了怎么办?要教导孩子学会合理调整,重要的事情优先执行,实在完成不了的可以推迟,但要保证完成。

四、好习惯——外语晨读

很多孩子外语学不好,主要原因是平时开口少,学成了“哑巴外语”。坚持晨读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感。平时要上学,早上时间太紧,现在总来得及了吧!

☆建议:

1.让孩子每天阅读一篇外语文章,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最好富于韵律。

2.大声读,可以读出美感,读出自信。

3.最佳的晨读时间是早上7点前,即使孩子起得晚,也要坚持醒来后读上一段。

4.通过读,促进记。晨读文章数量不必太多,内容不必太长。一个暑假,选取5-10篇左右的文章就可以。最好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五、好习惯——生活自理

孩子放假在家,正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绝佳机会,家长绝不能过度溺爱,事事包办。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后,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能成为孩子以后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根本。

☆建议:

1.培养孩子自理意识。孩子自己的事情,如穿衣服、叠被子、整理个人用品等,都应让孩子自己来完成。

2.多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服、洗碗、做饭等。

3.要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开始时孩子的动手效果也许会不太理想,甚至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要容忍孩子从“不会”到

“会”的渐进过程。

六、好习惯——规律作息

假期期间,稍有不慎,孩子的作息就容易紊乱,影响开学后的状态。家长一定要注意,假期期间要引导孩子坚持规律作息,这对孩子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建议:

1.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要让孩子按时休息。和朋友出去玩要早点回家,也不要熬夜看电视、玩游戏。

2.要让孩子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顺应孩子的心情,允许孩子睡懒觉,起床时间毫无规律。

七、好习惯——合理饮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合理的饮食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家长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塑造出健壮的体格,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建议:

1.孩子的饮食时间和膳食搭配和上学期间相比不要有太大的改变,让孩子按时、按量进餐,切记撒开了吃,或者吃太多零食。

2.进餐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相结合。孩子进餐应该在卫生、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并且在餐后要散步15分钟到半小时,不要剧烈运动,更不要让孩子边走路边吃。

好的习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暑假到了,让孩子养成这7个好习惯,孩子开学后各方面一定会突飞猛进!

篇2:补课不如补习惯

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很多家长给孩子补课程,数学不好,补数学,作文不好,补作文,英语好不好,就是要补,因为英语就是以后“敲门砖”,为了孩子的考试着想,肯定需要学英语,但是我们来认真思考一下,孩子某个课程成绩不理想,到底原因出在哪个方面呢?

学习数学,从数学课程特点来讲,需要孩子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计算能力 理解能力等,如果孩子某个能力欠缺,数学成绩肯定从小学到高中难以稳定,比如孩子经常计算错误或者计算速度慢,本身就是孩子思维能力不佳,应用题目理解不了,那是孩子理解能力需要提高,应用题目做不 准确,那是逻辑推理能力出问题。解题的方法很多,取决于孩子接受能力,接受能力强,则学习起来很轻松。

学习语文,作文很重要,很多家长感觉孩子没东西写,那就是孩子记忆力不佳,记忆好,则学习来的词汇 句子可以灵活应用,孩子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则句子组织起来,就困难,条理不清楚,段落不连贯等。从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虽然我们提倡勤奋学习,勤能补拙,但是光靠勤奋是难以致胜的,学习能力强,则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差,则学习成绩差,这是教育专家的长期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学习能力中的注意力很重要,它是接受一切知识的首要能力,没有注意力,就没有接受知识能力,注意力好,学习成绩就好。

篇3:补课不如补习惯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要只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我检查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呢?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前期的研究, 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语言激励, 激发学生的检查兴趣

兴趣是检查的动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当学生对检查行为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以饱满的情绪、集中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状态参与到检查的过程中, 他们便不会觉得检查是一种负担了。经过我们多次实践发现, 每一次完成作业后, 学生都不大喜欢检查, 而当教师用语言进行激励的时候, 学生的检查热情就会高涨, 于是我们就把激励的语言渗入课堂的点点滴滴中。刚开始的时候, 我会提醒学生检查, 一段时间后, 部分学生就能自觉进行检查了, 这时我就抓住时机, 表扬检查的学生:“××同学检查的可真认真!”“××同学发现了一道做错的题目, 改正回来了, 真了不起!”等等。

二、结合实例, 激起学生的检查需要

生活中因为“马虎”而犯下错误的故事有很多, 有些错误很轻微, 有些错误则很严重, 于是我就有意收集这方面的故事, 并结合教学内容讲给学生听, 以“前车之鉴”激起学生检查的需要。例如:教学《认识小数》的时候, 我就从网上收集了这样一个故事:1967年8月23日,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一人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胜利返航。此时此刻, 全国电视观众都在观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 科马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使降落伞打开以减慢飞船的飞行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故障, 但都无济于事。经请示最高权力部门, 决定将实况向全国人民公布。电视台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障, 不能减速, 两小时后将在着落基地附近坠落宇航英雄科马洛夫将遇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永别的时刻到了———飞船坠落, 电视图像消失, 整个苏联一片肃静, 人们纷纷走向街头, 向着飞船坠落的地方默默悼哀!同学们, 你们是否被这悲壮的场面所感染?当时的一切, 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 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小小的一个小数点, 却造成了这样大的悲剧, 怎不令人痛心, 听了这个故事, 你们有什么想法?取材于学生身边的事例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收到的效果往往也会事半功倍。

三、方法指导, 落实学生的检查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就要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前期的摸底调查后发现, 不管是低年级学生、中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 每次完成练习后, 大部分学生都不检查, 而主要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如何检查。要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离不开方法的指导, 检查的方法有许多, 我们一般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指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我们提倡他们用手按住得数, 再次计算比较一下;中年级学生我们提倡他们逆向思考, 从计算的结果往前面推, 比较结果是否正确;而高年级学生我们则要求他们灵活选择方法、选择多种方法进行检查。当然, 检查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死板的, 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题目适合不同的检查方法, 同样的题目也有不同的检查方法,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只要我们做“检查的有心人”, 那么就会让学生拨开不会检查的迷雾,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家校互动, 巩固学生的检查习惯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接触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代替学生检查。因此与家长沟通, 家校结合, 巩固学生的检查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我们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明白让学生自己检查, 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的重要性。其次, 我们让家长多留几份耐心给自己的孩子,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指出哪几道是错误的, 让孩子订正;慢慢地就只告诉他们错了几题, 然后让他们订正;最后过渡到放手让他们独立检查, 发现错误, 加以订正。

篇4:补课不如补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2.听课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提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学生感觉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怎么思考呢?我要说,学生要努力去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然学习只能越来越差。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要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3.做作业的习惯

首先要端正态度。作业不是负担,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其次要细心审题。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最后要养成练后反思的习惯。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如: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要“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4.补一下自信

自信是人进取心理不可缺少的根基。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孩子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甚至惊慌失措,彻底崩溃。它不仅制约学生的行为,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各方面难以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篇5:养生注意 瞎补不如不补

有人说:缺啥补啥,不缺不补,既然如此,那中医方剂中的“当归补血汤”不也加入了补气药黄芪吗?问得好。《汤头歌诀》云:“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此方不但用了黄芪,而且黄芪用量则是当归的5倍,即补气药的用量大大多于补血药。何也?这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而产生的名方。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有形之血不能自生,必得阳气温煦才能生长,即所谓“阳生阴长”,气旺而血生是也。玄机奥妙正在于此。这与那些毫无根据,随心所欲的缺一补十,动辄就全方位大部队进“补”之举,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有道是:“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然“食补”也有讲究。餐餐鱼肉蟹虾,天天满汉全席,看似享福,实乃酿祸。被联合国誉称为“长寿之乡”的江苏如皋,百岁老人数以百计,耄耋老者遍及乡里;又广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野山村,百岁老人多达70余人。恐怕不是“补”出来的吧?也不是靠肥鱼大肉吃出来的吧?情况恰恰相反,这些“长寿之乡”,大多是在山区,人们生活上也较为简朴,他们大多以瓜果野蔬、粗粮杂食充饥。世间事有时匪夷所思,千方百计地寻仙觅方,一味地补这补那,吃这吃那,欲求长寿之道,往往适得其反;而因环境使然,不知“补”为何物者,每每延年益寿。真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看来,靠钱买不来寿命,盲目进补,补不出健康。当然,如果认为贫穷就能长寿,那也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健康长寿是个综合因素问题,由“长寿之乡”,我们可领悟出一道理:“节食”是长寿之要诀,“节食乃大补之良方”。

篇6:补课不如补大脑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上课坐不住、学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家长倍感头痛又束手无策,只能带孩子奔赴五花八门的辅导班、提高班、请家教,结果孩子疲于奔命,花了不少功夫,可学习成绩却未见提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其实,一味盲目施压却忽略了孩子的脑发育,这无异于舍本逐末,弃帅保车。

【专家简介】

贺晓生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陕西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游涵

心理及亲子教育专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漫画家、作家。国内首个将亲子游戏融入到心理治疗的家庭完形治疗师,并以漫画等形式传播健康的禅学理念,在业内独具一格。著有《倒空你的杯子》、《禅是一盏心灯》、《拯救心灵》、《我的孩子怎么了》等十三部著作。

别“迷信”智商

丽娜边哭边对妈妈说:“妈妈求你别逼我了,我真的不会算,我一定是脑子笨,你给我测测智商吧。”妈妈看着抽抽嗒嗒的女儿,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初二的女儿乖巧听话,就是学习真让她头疼,几页数学题写了几个小时还没写明白,眼看着就午夜12点了,再不睡觉第二天课也上不好。妈妈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也在嘀咕:难道真是女儿的智商有问题?

大部分人都跟丽娜和妈妈有一样的想法,认为学习好坏主要取决于智商,而智商在长成后就定型了,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改观。事实上,这种观点很片面。生活中,高智商的孩子学习不好,而智商并不突出的成绩却很突出,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大量调查也显示,取得成就的往往都是普通智商的人。

智商是测量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简称IQ。先天智商的高低一般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和染色体所决定的,这个很难改变。但是后天教育、成长环境以及营养补给都是影响智商的因素。也就是说,智商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营养的补给。

高智商不如常“保养”

如果说“先天智商”是父母给孩子的“资源”,无法选择,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个“资源”却是可以选择的,也是决定孩子人生成败的关键。

以前普遍认为,多数人长到12岁就不再长出新的脑细胞了。但近期研究显示,虽然大脑发育过程大部分是在孩童时期进行的,但有些脑细胞通过后天补给还是可以显著提高的!

我们的大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即使成年后,神经元细胞仍会继续产生和变化。虽然其中一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不用担心,只要身心健康,衰退过程会非常的缓慢。如果我们坚持调动脑细胞的活力,注意“加油保养”,就可以促进脑细胞的再生!

大脑其实最“贪吃”

多数家长很关心孩子的营养,但往往仅仅停留在长得高不高,壮不壮?却很少能够意识到,孩子的身体中最“贪吃”的竟是大脑。人的思考、感觉、精力和注意力,都是通过许多互相关联的大脑细胞而产生的,而大脑细胞是要依赖恰当的营养供应才能正常运转。

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状态无时无刻不受到饮食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原因就是人的脑细胞要比体细胞更加敏感。人的大脑是人最为宝贵的财富:智慧、个性、意志——人生命中的一切均维系于大脑之中。但多数人一生都未能充分展示其大脑的潜能,由于不恰当的饮食甚至导致其未老先衰。生活中,人们用得最多的是大脑,但大脑却常常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如果没有“喂”给大脑正确的食物,让大脑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它怎么可能卓有成效地工作呢?

看看孩子的大脑吃饱没?

葡萄糖,必需脂肪酸,磷脂,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智能营养素,就是大脑必需的营养物质。无论是正处于最佳精神状态,还是正在为改善学习、精神状况而挣扎,这五种营养都是大脑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其中,葡萄糖是大脑运转的动力;必需脂肪酸可以保证大脑有充足的营养;磷脂则被称为记忆分子,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能量;氨基酸操控大脑运转;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智慧营养素,是大脑的“微调师”。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复合碳水化合物(最主要是各种主食)是葡萄糖的最佳来源,鱼肉和鱼籽中富含必需脂肪酸,蛋类以及组织器官中含有丰富的磷脂,氨基酸存在于各种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存在于多种全谷物、种子、坚果和蔬菜、水果中。当您在为孩子的学习一筹莫展甚至暴力恶语相向的时候,不妨对照一下,您给孩子的大脑喂饱了吗?

好情绪也能吃出来

三年级的玲玲学习没兴趣,听讲也分神,做作业没人督促就磨蹭,家长催促她就发脾气。为了让玲玲能有紧迫感,家长气得就给她增加作业。结果老师反映,玲玲在学校的表现更差了。老师和家长沟通后,建议家长多理解和宽容,不要再增加额外作业,给孩子相对轻松的心理环境,结果,玲玲的状况真的改善很大。

学习动力和心理情绪直接关联。烦恼是学生心理情绪的一种表现,一旦烦恼,动力肯定打了折扣。而提高学习动力的好情绪,同样是可以吃出来的。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思想都产生于大脑的神经元,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毫无瓜葛。其实,肠胃和大脑紧密联系,并非各自为政。消化系统也含有1亿个神经元,和大脑神经元一样,制造着大量神经递质。人体三分之二的5-羟色胺都是由肠胃分泌的,而它正是令我们感到愉悦兴奋的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来源于氨基酸,大脑中氨基酸每3小时就要更新一次,这可能就是孩子学习久了会烦躁的原因之一。氨基酸的补充,只要不是大剂量的摄入药物,一般没有副作用。但最好的方法还是从食物中摄取氨基酸,优质蛋白质就是氨基酸的重要来源。

别让孩子“心理枯竭”

孩子出现学习障碍,在排除大脑器质性病变后,也应该考虑到“心理枯竭”。不少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成绩不好,被家长误认为是天生就笨,不是读书的料,其实与其责骂,不如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调查显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非常严重,在中学生中甚至已经达到六成,家长对此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看不到孩子身上其他优点;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总是额外布置作业,期望提高成绩,结果却事与愿违;也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全程“陪读”,随时监督、讲解,使孩子不会独立学习。这些对孩子健康学习心理的养成都非常不利。

从心理发展角度,中小学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期,聪明的家长会牢记亲子格言:分享而不代替;邀请而不要求;陪伴而不强迫;引导而不指导。积极、快乐、自信、自立、懂得尊重的孩子,才能成为最终的强者。

【Q&A】

补脑产品适合孩子吗?

十六岁的初中生因为即将中考,妈妈天天给孩子吃“补脑药”,结果导致头痛、嗜睡。停药后孩子很快康复出院。

市场上各类“补脑药”成分多为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卵磷脂等,这些虽是大脑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完全能在日常食物中摄取。还有些保健品中含有促进中枢神经兴奋的成分,服用后大脑暂时“很清新”,但这与补脑完全是本末倒置。

篇7:养生补这补那 不如有个好习惯

勤梳头

多数人认为,梳发是女人的事,是保持美发不可缺少的日常修整之一,殊不知,勤梳头也有助于养生。人体的重要经脉和四十多个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处特殊刺激区都汇聚于头部。无论男女,甚至头发稀落的老翁,早起梳头,能有效刺激头部诸多经穴,有助于阳气舒畅和升发。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对梳头促进睡眠有深切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现代医学证明,梳头可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并给头皮以适度的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振奋精神,令人神清气爽。古人有“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经常梳头能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发泽乌黑光润,牢|古I发根,防止脱发;还能聪耳明日,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健脑提神、解除疲劳、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衰老的功效。老年人梳头,梳子以木梳为好。梳头时应用力均匀,轻梳慢理,不宜硬拉,以免损伤毛囊,使毛发折断、脱落。伏案工作者,闲暇时以指代梳,头顶鬓角都梳理到,还能收到按摩的良好效果。

晒太阳

晒太阳不但能让你有个好心情,还能给你的身体“加加油”。冬季多晒晒阳光可养生,同时也可防病。中医认为,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阳气,是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一般来说,要重点晒以下四个部位——头、后背及腹、腿脚、手心。民间就流传着“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这样的谚语。

缺乏阳光照射,会造成人体机能的紊乱,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在冬季阳光照射时间较短的加拿大、冰岛等,每年都有许多人患病,表现出烦躁、忧虑、抑郁、嗜睡、关节疼痛、胃口激增、性欲减退等特征,妇女比男子表现更为突出,就是因为缺乏日光照射所致。从这一点足以说明晒太阳重要性。老人晒太阳不必拘时拘地,可随时进行。天气好时,在公园锻炼时,到室外散步时都可以。时间长短自己掌握,以舒适为宜。如果方便,可将衣服撩起来,让阳光直晒腹,可以补充肾气。老寒腿患者,可以把腿在阳光下晾一晾,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晒腿时可配合小腿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四横指处)按摩,对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一个是上午6时到10时,此时阳光中红外线较多,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第二个时段是下午4时到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的a光束较多,可以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不论是哪个季节,注意避开中午12时至下午4时,因为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常散步

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指出:“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也,且行且立,且立且行。”这一点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人进入老年,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逐渐衰退,不能进行持久和剧烈的运动。无独有偶,日本学者也提出了“日行万步”的锻炼目标,按平均每步距离为70 - 80厘米计算,大约就是3 - 3.5公里。许多日本人在上下班时都选择了放弃坐5-7站车的享受,而改为有意识地行走一段路程。健步行走就是一个简单的下肢运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步行对于老人来说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因为行走比慢跑更安全。对于很少运动以及30岁以上的人来说。贸然跑步锻炼,膝关节、肌腱等部位很容易受伤;心、肾、肝等脏器或新陈代谢系统有问题的人,跑步时则会出现明显的血氧供应不足症状。以色列、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凡每周散步3次(每次1个小时),并坚持4个月者,与不爱走动者相比,前者的反应敏捷,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美国《自然》杂志的最新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以降低35% - 40%;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有50%的疗效。

虽然散步的好处如此多,但掌握时机也很重要。饭后应稍稍休息,步行健身最好在早晨,选择空气新鲜处进行,也可在餐后、临睡前进行,但此时不宜快速步行。

多按摩

按摩是运用操作者手和手指的技巧,按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按摩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行,平稳可靠,不仅受到养生家的重视,而且深为广大劳动人民接受。

中医保健按摩主要是通过对身体局部的刺激,促进整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调整人体各部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持机体阴阳相对的平衡,以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舒筋活血、健身、防病、养生、延年益寿的效果。平常生活中的传统保健功法锻炼,如太极拳、气功导引养生功、腹部按摩保健法等,也是按摩的一种,属于运动按摩,不仅可以通便,而且还能起到舒畅气血,增强肠胃功能和消化排泄功能,加强大小肠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通畅大便的作用。

多泡脚

俗话说:“树枯根先衰,人老先老。”老年人养生就要从保养脚开始,尤其是冬天,泡脚是必不可少的养生绝招。脚,被人们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这里穴位多,是“三阴交之始末”,五脏六腑在此都有相应的投影区。中医学对“寒从脚下起”、重视足保健早有科学认识,在1千多年前成书的《千金翼方》中就提出了“足下保暖”的科学见解,至今仍被人们奉为祛病延年的圭皋。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睡前用温水泡脚15 - 20分钟,能促进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同时使脑部血液相对减少,促进人快速入睡。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为保持水温,在泡脚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有条件的还可在热水中加入一些活血类的中药泡洗,它会让人更舒适,更快的产生睡意。

虽说泡脚是日常的小事,但却是保健养生的首要秘方。如果在泡脚时适当地加以按摩穴位,可以起到醒脑提神的功效。如果不会按摩穴位也不要紧,只要两脚互相搓动就行,用手搓洗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定时排便

进人人体的食物,在大肠中经过细菌作用,产生了诸如氨、甲烷、粪臭素、吲哚等各种有毒气体和毒素。大肠有个功能,它要“回收”水分。当肠壁细胞重新吸收水分时,这些有毒物质也随之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带到全身,久而久之,可使全身慢性中毒,引起衰老。

重视排便应该就像重视吃饭一样,这样才能达到“进出平衡”。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是只重视吃不重视排,结果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肛肠疾病,不得不忍受便秘之苦。排便通畅会减少大肠中的毒性物质的蓄积和吸收,因此,定时排便成为健康长寿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保证排便通畅的重要措施。排便一旦定了时,就会形成动力定型,到时候准有便意,按时把体内糟粕排出体外,这比吃什么药都管用。排便时要集中精力,不能看书看报,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排尽即起,越快越好。因此,我们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固定在早饭后20分钟最好,一天一次。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安排在晚上或其他某一合适的时间,但必须相对固定。

多读书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老年人,要活出夕阳之乐趣,离不开读书。因为书既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的钥匙,也是获得健康的有效途径。古人韩驹说:“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书中的喜怒哀乐,具有调达情志,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的心理治疗作用。当代经济学家于光远,每天勤学不辍,虽年过八旬,但他的思想异常活跃,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喷涌,而且精神矍铄,身体健康,成为经济学界的一棵“常青树”“不老松”。于老的事迹向我们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书中自有养生术,书中自有益寿宝。”

老年人读书的宗旨,是为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增加乐趣。同时也可锻炼大脑,活跃思维,防止衰老。怪不得有人说:“读书破万卷,不用去医院。”开卷有益,颐养天年,我们可以试试。

保持好心情

篇8:乡村学校补课堵不如疏

允许乡村学校开设假期小学期,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可能很“忌讳”——现在要抓的就是违规补课,假期小学期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但大家是否想过,这是否符合乡村学校的现实?在城市地区,禁止学校寒暑假补课之后,很多城市家庭都送孩子进各种培训班,学生整个假期都在培训班度过;而在乡村地区,禁止学校寒暑假补课之后,很多孩子就处于“放羊”状态;如果要送孩子上培训班,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孩子到城市去补课,路途遥远,家长于是不得不在城市租房。可以说,严格执行禁补令,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乡村学校会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学生的高考成绩平均比城市地区学生低40分。

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的出路或在于允许乡村学校利用假期给学生上课,开设有小学期。也许有人会说,这会增加乡村学校学生的负担。这只是从表面上看问题,从实际结果看,乡村学校在假期给学生开设小学期补课,只会减轻学生的整体负担——如果学校上课,学生就不会再去报培训班,这可减少家庭的开支,也可让乡村学校学生有比较有规律的假期生活。另外,如果在乡村学校小学期期间,设计好上课的内容,不止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能有各地的名师到校为学生上课,这不失为一个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办法。

我国近年来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中,实行教师交流轮换,但客观而言,交换到乡村学校的教师并不多。那么,为何不利用假期时间,让城市的名师到乡村去呢?如果上两个月的课,那就是一个小学期了。假如能针对实际情况,做出符合乡村教育的决策,乡村学校的困境,或许稍有缓解。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实行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后,北大清华增加了农村生比例,但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学生,跟上学校教学有难度,那么,为何在此前的中学教育阶段,不让名师大家到乡村学校给学生上课,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呢?

教育决策必须直面现实,而不能采取“鸵鸟思维”,做形式主义的文章。在补课这一问题上,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2002年,日本公立学校采取行动为学生减负,取消星期六的课程,改为每周上五天课。但4年之后,有些公立学校称每周上五天课不够,同时由于面临家长要求为学生考大学作更充分准备的巨大压力,于是恢复每周上6天课的制度。不但如此,假期也不让学生消停,不少公立中小学在暑假期间都实施在校补习计划。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有的小学,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补习。2013年初,日本文部省决定对全国所有公立学校恢复6天上课做探讨。

日本让学生上6天课,看似增加学生负担,但实际却减轻学生的整体负担:上6天课的学生不再上培训班,既减轻经济压力,也获得一定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而我国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校外增负视而不见,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事);另外,学校补课不另行向学生家长收费,而是由政府开支(公立学校教师是国家教育公务员),或举办者开支(私立学校也不向学生收多上一天学的费用),因此,绝大多数家长对此很欢迎。其实,在国外中学阶段,利用假期开设小学期的,十分普遍,有的学生可借此补修学分。

或有人说,对于我国乡村学校在假期上课,政府部门是明确反对的,乡村学生的家长也不见得支持。对此,需要理性的分析,一名家长的反对,能代表所有家长的意思吗?像日本学校多上一天课,是教师家长会民主决策的结果。也会有家长反对,但看是赞成家长多还是反对家长多,不能用一名家长的意见代替所有家长意见。再说,家长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在乡村地区,初中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家长反对让孩子继续读书,而是想让孩子早些外出打工,对于学校假期上课,这些家长当然不支持。因此,对家长反对的原因必须研究,而不能只有一个违反禁补令的概念。另外,对于学校补课的检举,有相当部分是社会培训班人员,以家长的名义举报,因为学校上课,将严重影响培训班的生意。在充满复杂利益的中小学培训市场,补课举报并非出于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我国现在有3000亿元的中小学培训市场,这有多少是学校减负减出来的!

上一篇:外贸业务拓展方法下一篇:高铁乘务员礼仪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