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重在理解 而非单纯背单词

2024-07-12

考研英语重在理解 而非单纯背单词(精选8篇)

篇1:考研英语重在理解 而非单纯背单词

初学英语的小小孩、不懂英语的大爷大妈都会说“Good morning”、“Good evening”、连旅游风景区的小摊贩都会说“Come on, very cheap”。但他们不一定也没必要知道“morning”、“cheap”如何拼写。“听说读写”四门功课中,“听”和“说”并不需要知道单词如何拼写,甚至连单词长什么样也不需要知道;在听说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知道单词发音和单词含义之间的关联就可以了。

篇2:考研英语重在理解 而非单纯背单词

要想快速、准确并且大量的记英语单词,正确发音是一个重要途径。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官参与的越多,识记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学习英语单词时既要看形,也要注意英语语音读音;既要动手去写,又要动口去念,使多种感官参加记忆,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这样可以在头脑中对同一个词形成多种暂时神经联系。

2. 掌握记忆步骤

课堂上许多同学看到英语单词表中的生词,首先进行的是拼写,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把涉及的.英语单词都记下来。即使记下来了,也不了解其含义时间稍微一久就会很快忘记这些英语单词。背英语单词要先抓主要矛盾。首先要对照英语音标读准英语单词,直到离开英语音标也能准确流利地读出来。接下来是看着英语单词记他们的汉语意思。英语单词的汉语意思记下来以后再进行第三步 看着汉语说出相对应的英语单词。以上这三个步骤做好后,即使不会拼写也不会影响听课和理解。如果课堂上还有时间的话,可以进行第四步一一拼写英语单词。经过前三个过程,我们已经对这个生单词 照过很多面 ,不会对他的拼写很生疏,再加上一些英语语音发音知识,就会比较省力地记下英语单词的拼写。

3. 联系上下文记英语单词

记下一个英语单词的发音、拼写、词义,并不一定真正掌握了这个词,因为英语中有许多词是一词多意、一词多性或一词多音等,要真正掌握或判断其词义、词性等,只有依据句子,联系上下文来完成。实战证明:联系上下文记英语单词,既可在英语句子中准确了解单词的读音、词义和用法,又能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来记英语单词,防止遗忘。

4.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英语单词学得多了,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这是不可避免的。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及时而经常地复习。复习方法可多种多样,下面分别谈几种:

4.1 归纳法

把同一词根的词类归结在一起。如relate,relation,relationship,relative,relativity,relatively 等。

4.2 分类法

按类的意义分别记忆。如lizard,snake,serpent,python,cobra,snail,rattle snake,centipede,worm,spider等。

4.3 对比法

把反义词放在一起。如 heavy 和 light,thick 和 thin,buy 和 sell,near 和 far,high和 low,short 和 long,forget 和 remember,wrong 和 right 等。

4.4 比较各词的音型上的异同,防止混淆

如拼写上只有一个字母不同的词:light,fight,tight,right,night,might,sight;ball,bill,bell,boll,bull等,音同形异意不同的词:sun 和 son;too 和 two 等。

5. 善于发现错误的记忆方式

篇3:中国武术发展的现状与改革探析

关键词:武术,发展现状,改革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吸取了儒, 道, 佛等各种文化形成了搏击性与修身性为一体的独特体育文化体系。但是在近代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武术却在中国面临着推行与继承的艰难, 异化的情况也日趋严重。竞技武术的出现更是让传统武术的发展扑朔迷离, 套路越来越强调高难度, 趋向于中国式体操, 散手更是越来越像自由搏击, 找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如何来发扬继承中华武术成了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问题。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武术发展的现状出发寻找中国武术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一、中国武术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武术主要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 传统武术包含了众多的门派的套路实战技法和器械对练等内容。而竞技武术是近代刚刚形成的体系, 分为竞技套路和散手两个部分。竞技武术的套路是在集部分传统武术流派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是为了中国武术的推广与发展, 形成于50年代末, 武术在一些浅薄谬论的理论误导下, 出现了体操化, 舞蹈化的倾向, 以“规定拳”为代表的所谓长拳体系, 成了“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 在事实上造成了单一风格一统武坛的局面。

这样的现状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方面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格格不入。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视而不见, 而传统武术始终对竞技武术不予承认。竞技武术占据官方舞台, 于是传统武术日渐边缘化, 并由此带来濒临失落失传的危机。这样的状况十分另人担忧, 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成了每一个武术学者的责任。武术的本质内涵是实战性与技击性, 套路只是一种练习的方式而非武术的本义, 两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辨证存在的。竞技武术的出现把二者活生生地割裂开来, 又不知道如何有机整合统一到一起。造成了武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套路趋向于高难度表演性, 散手又没有传统武术的底蕴趋向于自由搏击。丢掉了传统的文化精神也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改变。

二、武术现状产生的原因

1、武术身处发展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和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尤其是宗教思想、中国哲学的影响逐渐把武术由技击性转变为一种“人文主导型的运动”。中国武术被视作培养人的礼仪和修身手段这一知行范畴。不同于希腊的体育文化, 地理环境决定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不主张公平竞争, 不鼓励取胜, 提倡谦让的君子精神, 讲究恰到好处, 追求含蓄、有节制而留有余地。“中庸”和“中和”的价值观长期影响并铸造了中华民族和平文弱的性格, 中华民族性好和平, 不尚征伐, 不喜穷兵黩武的扩张与侵略。在处理和异族的关系时, 施之以先的是“修问得以来之”、“和抚四夷”的怀柔策略。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 武术的技击性越来越被忽略, 取而代之的是崇尚“静”所主导的套路, 这样就造成了武术发展中套路第一的一个误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武术自成体系, 各自封闭与独立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武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 各个流派独立发展割裂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融。在今天我们提到武术总觉得博大精深, 没有统一的理论系统和概念。因此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时会觉得进入了迷宫, 在不同的流派和风格间徘徊, 更不用说是国外的初学者了。这也是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因此, 中国武术要走向竞技性, 就必须解构其伦理轴心观念, 并从西方伦理体系中寻找沟通、平衡、张力, 以期中国武术走向世界。

2、强势体育文化的入侵

全球化发展速度是令人惊讶的, 全球化给我们的文化带出中国走上世界有一定益处, 外来的文化也在挑战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就是一种强势文化的殖民过程, 主流文化最终将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而不顺应潮流的文化只有被吞灭的命运。我们不止一次听说世界上每天有多少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在消失, 强势文化的作用不言而喻。奥林匹克作为一种强势文化, 强权文化, 对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产生强大的感召, 同化, 融合, 兼容和统摄作用。正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扩张着, 渗透着, 弥散着。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坐标系”。我们国家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优势体育项目是体育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有利方面, 传统武术的日益衰落则是体育全球化带来的弊处。

3、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告诉我们,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是同西方竞技体育并列的东方武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华大地上存在并发展了数千年, 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现阶段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类的生活方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武术的一成不变肯定是和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有所违背的,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观念改变了, 喜欢竞技性和挑战性的和富于现代气息的体育项目。而武术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

三、武术改革的睨端

1、统一与整合

门派林立, 种类繁多是传统武术的一大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整理和发掘发现各种自成体系的门派竟然超过100家。面对如此庞大的武术系统, 我们很难用一个词汇去描述他的特点。这在丰富传统武术文化方面固然是好的方面, 但是这也给传统武术的推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这众多的门派中肯定有糟粕, 有雷同, 这就需要去整理去筛选去重点有目的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武术套路的整合给武术发展带来的贡献。如果没有统一的整理和推广, 很多的传统武术还都处于民间状态, 各自发展, 参差不齐。

现在的竞技武术套路可以看作是对武术整合的一个趋势, 因为只有统一的东西才比较容易推广。试想一下如果篮球和足球有不同的比赛规则和场地设施要求, 还会有今天的发展吗?但是竞技武术的整合很明显有些太过了, 只选取几套拳种就创造了一种用于大力推广的套路。比如现在的长拳就是在吸取传统查, 华, 炮, 红等拳种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集中拳种有共性吗, 选取的标准又是什么?显然不是很清楚。对流派纷呈、理论丛脞的传统拳派, 如何进行统一, 取舍标准又如何制定, 如何个规定法?这些都是理论性很强而操作难度很大的问题, 不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听取意见, 不取得某一个拳种的多种流派的基本认同, 但凭行政权威发号施令, 指定某一家或某一种流派作为“规定套路”, 要求天下人都要以此“钦定”为准, 这是在是一种十分荒唐可笑的行为。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整合和统一并不是随意的肢解与拼楱而是有机地按照拳种的共性来进行取舍和整理。也不是说整合后的传统武术就仅此一家, 而是依旧有不同风格的门派, 只不过整合过的各种流派是更具有代表性。

2、技击性回归

武学的灵魂是什么?无疑是技击性。武术如果丧失了技击也就失去了生命, 那样的武术是一种“舞术”。“击”为武术之源, 戚继光在《纪效全书》中写道:武艺侍“当兵防身杀贼立功的勾当”。传统武术是含有技击性的, 只不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强调对套路和基本功的训练而非技击。在建国后不久, 各种规定套路在国家支持下经过规范化, 标准化, 达到了一统天下的高峰。铺天盖地的进入初、中、高等学校, 各种全国大型赛事以及群众健身活动中。而且“套路化”成为影响其他拳种发展的主流。带来其他拳种走向套路竞技的后期效应, 套路 (TAOLU) 俨然成了现代武术的代名词。这样以来, 武术走向了一个极端, 强调高、难、美、新的套路成了主流, 武术成了中国特色的高难度体操表演, 而所谓武术之魂的技击元素已经被抛得无影无踪。对武术技击回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 竞技武术把散手列入武术的一个部分。可以看出武术的技击性已经得到了重视。

中国竞技武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标准是跨在表演项目和对抗项目之间的, 竞技套路是表演项目, 散打是对抗项目。如果以套路的名义进入奥运会, 那么武术就是表演性的项目, 是一种类似于体操和杂耍的项目;如果按照散手进入奥运会, 那么武术就是西方的拳击加上泰拳的腿法, 没有丝毫的与传统武术的关联。那么武术如何来发展, 技击性放在首位是必然的。而现在所盲目的加入散打运动有点缺什么就补什么的意味, 竞技比赛中的散打不能满足人们对格斗技击的心理需求, 在散打比赛中, 我们所看到的恰是与其他民族别无两样的, 人类共有的格斗技能, 并没有真正用上中国传统武术的拳法。东方武学的跆拳道和空手道, 柔道同样是把技击性为主推广到世界的。但是他们的技击中所包含的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一招一式相得益彰, 没有丝毫的牵强。小泉八云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柔术的真正奇妙之处, 并不是那些专家的最高的技巧, 而是那全部的技术所表现出来的东方思想, 永不以力抗敌, 完全用他自己的气力—那就是用它自己的努力, 打到他自己。”传统的文化与武术积极性的融会贯通式追求武术技击回归的最高追求。

3、文化的有机融入

著名学者杨叔子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 一打就垮, 没有精神文化, 不打自垮。”体育项目与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 两者不可独立存在。没有缺乏文化的体育项目, 只有文化而没有体育形式就更谈不上是体育。体育项目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 如果说项目本身是体育的一个外在形式, 那么文化就是体育的内在灵魂。美国的篮球文化, 巴西的足球文化等都在项目本来的外在形式上有了许多文化的身影, 才造就了项目的发展与传播。

提到武术就不可能不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武术发展的土壤。武术根植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 是东方农耕文明中形成的。它是东方传统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在整体理论中讲求一种“调和”, 追求一种动态的“和谐”, 讲求“天人合一”, “物我合一”, “内外合一”, 注重和谐, 统一的内外兼修。此外, 儒家的礼学思想, 道家的修炼学说, 释家的虚静文化等等都为武术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了如此门派众多, 形式多样的传统武术。武术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融入是极为重要的。

结论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的矛盾, 套路与技击何为主流的矛盾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做到技击与套路的地位和有机结合, 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武术需要改革的主要方面。如果想让中国武术更好的推广和传承下去, 统一是一个趋势。提起武术的概念不能感觉到无限大的外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是很必要的。传统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 我们在历史的发展中正是一个不断的接受并发展优秀新文化的过程。任何的改革都不是盲目的, 片面的, 武术的改革同样如此, 竞技武术技击性缺乏就加入了散打。这样一来技击性是提高了, 但是散打和套路的集合点在哪里?改革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并要借鉴与武术相近的跆拳道和柔道的经验。我们期盼有一天武术在古老厚重的中华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2]马明达:《说剑从稿》, 中华书局, 2007年。

[3]程大力:《中国武术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 《体育文化导刊》, 2005 (2) :16。

[4]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体育文化导刊》, 2007 (2) :22。

[5]刘玉江:《跆拳道的发展对中国武术的启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 (4) :53。

[6]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 《体育科学研究》, 2005 (4) :2。

[7][10]李蕾:《对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1) :25。

[8]马明达:《应该重新审视“国术”》, 《体育文史》, 1999 (5) :页码不详。

[9]戚继光:《纪效全书》, 中华书局:2001年。

[10]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1) :68。

篇4:概念教学重在理解而非定义

关键词:概念;定义;教学片断;教学反思;教学启示

概念教学是教概念还是教定义?概念和定义的区别是什么?《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概念——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可见,定义是根据概念下的。概念教学应该重在理解意义还是形成定义?

笔者仅以“三角形的认识”为例,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下是笔者听到的一位老师“什么是三角形”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一、建立表象 抽象本质属性

师:请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投影展示同学的作品):我们欣赏一下同学画的三角形。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1: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生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图形。

二、运用反例,加深理解

师(板书):好,正如刚才同学说的,三个角,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不是一定就是三角形呢?

生(齐):不一定。

师:(出示反例)是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三条边必须是三条线段。

师:(板书三条线段后指着“封闭图形”):刚才有同学说封闭图形,对吧?看这个(出示圆形),这是一个封闭图形,但它是三角形吗?

生(齐):不是。

三、感知“围成”的意义

师:那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请同学拿出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教师巡视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

师:摆好的同学请想一想,在摆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请一生到投影上摆)

师:这个同学摆的是不是三角形?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1:不是。因为他的小棒出头了

师:怎么把它改成三角形?

(请生上去把三根小棒摆成首尾相连的状态)

“小棒之间连起来”用数学语言叫做“围成”(板书“围成”)

四、得出完整的定义

师:那谁来说一说怎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生1:三条线段围成的三个角,而且它是封闭图形。

师(根据回答补充板书):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学叩问】

1.学生在不知道定义的情况下,是否理解概念了?

2.概念教学应该重在理解意义还是形成定义?定义真的那么重要吗?

看教学片段的时候,你是否觉得很多地方都是不必要的?笔者也深有同感。三角形的表象其实学生早就清楚了,没有必要花时间来画。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学生肯定是说不精准的,一开始就抛出这个问题不是恰当的时候。为了理解“围成”一词的含义,教师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去摆一摆,为了一个词语,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花了5分钟的时间。这其中至少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教师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起始经验;第二,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定义上,为了定义而概念。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从各种渠道接触过很多三角形,他们脑中早已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对三角形的概念是清楚的,只是没法表述得跟定义一样。原因是,定义是专家下的,在掌握专业术语的基础上,还得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精准的语言概括能力,才能把事物的本质特征用最确切简要的话加以概括。而学生毕竟是学生,没法概括得跟定义一模一样也属正常,学生能把概念说得八九不离十,说明对概念的意义已经充分理解了。片段中教师一味地追求定义的得出,从建立表象到定义得出整整花了14分钟的时间,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画完三角形后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这个环节,三角形的几个要素学生都说对了,本质属性已被抽象出来,笔者认为此时教师就可以告知“围成”一词的意思然后给出定义。至于运用反例加深理解,可以放到巩固练习——“辨一辨哪些是三角形?”中去。没有必要为了理解定义而一个个细抠词语。

【反思与启示】

实施新课程以来,数学概念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较为明显的就是教材中很多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个人認为,小学阶段很多概念表述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数学概念学习应该重在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而不应纠缠于文字的表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概念学习中,如何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注重典型表象的建立

表象是儿童从直观对象到抽象概念之间的一座桥梁,即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时,首先要去认识一类事物的某些具体的事例,然后在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起该类事物的表象。因而能突出事物共性的、清晰的典型表象是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

2.注重关键词语的剖析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是采用定义的形式来呈现的。由于学生往往会出现在直观状态下对对象的认识和在抽象状态下对定义的理解产生分离的现象,因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剖析、理解。

3.注重正反例证的辨析

理解数学概念的标志是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反映的是归纳学习中本质属性的精确性和归纳掌握的清晰性。教学时,教师应及时提供正反例证,让学生通过深入辨析,真正理解归纳的本质属性。

概念教学,重在理解,我们将不断探寻,追求更好!

篇5:如何坚持背英语单词

1做好计划

如果你背单词没有计划,等背的多了一定会混乱,所以在背单词之前,你需要做好计划,看看一共有多少单词,多久背完,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天背多少单词,然后写出计划表。

每天具体要背哪些单词,然后在日历上标注日期,作为自己的反馈,比如六级词汇3071个,如果要61天背完,那每天至少得背51个单词

2背单词

以六级词汇为例,每天按顺序背51个单词,先把拼写和读音记住,以音标记单词可以更快的记住(如果不会音标的,建议先把音标掌握了,在考虑背单词的事)。

以看到一个单词即知道什么意思,并能记住拼写为标准,达到标准即可进入下一步

3抄写

用书盖住你背的英语单词的中文意思,然后再一张白纸上从上到下标号,然后看着你背的英语单词在白纸上按顺序写下单词的中文意思,如遇到不会的,在序号前做记号,不要立即翻看,等写完所有的中文意思后,将书拿开核对,把空白处补上。

如”1.信仰 【 】n. /*2.特色 【 】adj. /3.......“在中文后留下可以写下相应单词的位置并在后面标注词性,反复核对正确后即可进入下一步

4写英语单词

上一步做好后,你需要取出刚刚写好的有中文的白纸,复印3张,然后盖住英语单词,用铅笔在白纸上中文意思后填写上响应的英文。

如“1.信仰【religion】 n./*2特色【special】adj./......”等默写完后,翻开单词核对,把错的用中性笔或红笔标注出来。

5测验

进行完上一步后,将写错的单词好好记忆,等胸有成竹后,拿出复印好的第二张纸,从头到尾按顺序写一遍,写完后仔细核对,给自己打分,错一个扣2分,以95分为过关的基本分,过关后在日历上打钩签到

6复习

第二天在开始新的单词前,将第一张白纸拿出来,仔细在复习一遍,这个过程应该会很快,然后拿出第三张复印的纸,在考一次试,考完核对打分,之后将第三张装订好,以备以后复习,之后按照第一天的方法背第二天的单词,方法同上,第二天完成后,在日历上签到,第三天开始背前,考一次第二天的单词,看一遍第一天背的单词,然后开始背第三天的单词。

篇6:总结英语背单词心得

经过我的总结,对单词的认知可大致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形同陌路(这一类的单词,即使你见过,也认不出来,脑海里没有一点印象);

2.似曾相识(这个单词我在哪儿见过,可是没法说出准确的意思);

3.一见如故(一看到这个单词,就能想起它是什么意思,但不是特别熟络);

4.刻骨铭心(不仅知道单词的精确意思,还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科学的背单词一定要遵循人类普遍的记忆规律,按照这四个阶段,逐步深入。

首先我们来看:怎样从形同陌路到似曾相识。对事物的认知需要循序渐进,对一个单词,你不能指望一下子从形同陌路就跳到了刻骨铭心。有的同学喜欢第一次背诵的时候就把拼写、音标、英文释义、常用搭配甚至例句通通背下来,如此一来,背一个单词需要好几分钟,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效不好,因为问题就在于——你根本记不住

所以,我们在第一遍背单词时,给自己定下的标准一定不要太高。我们应该遵从人脑本身的记忆规律,告诉自己:只要我见到它,能差不多认出它来就行了。过高的标准只能增加记忆负担、降低学习效率、挫伤信心,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应该怎样做?第一遍时,只需要看单词的外观特征和中文释义。外观特征包括:单词的长短,起始字母,特征(比如中间有两个元音ee)等等。而其他的,诸如例句、同义词,通通不要看,因为你一下子背不过,否则,要忘连同单词一起忘,出力不讨好。至于有的同学喜欢用的抄单词的方法,应该坚决摒弃,你要相信,一旦你和一个单词混熟了,即使从来没抄写过,也能记住它的意思。

那么,怎样具体实现从形同陌路到似曾相识的过渡?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

一定要记住,不要一次对一个单词花上太多的时间,而要把时间花在对多个单词的大量重复上。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很多同学今天第一次见到我,如果你整节课都盯着我,不一定就能把我的长相记住,事实上你很可能过几天就忘了。但是如果我天天在学校的和你擦肩而过,也就是说,天天出现在你的视野里哪怕只有几秒钟,那么,相信不用几天,你就能记住我,而且这样的记忆很难忘掉。这就是重复的作用。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想一下子把大量的单词背下来,于是顾不上复习,一遍从头背到尾。这种迫切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它也产生了一个“狗熊掰棒子“的恶果:只顾进度,顾不了记忆的质量。记得不牢,反过来又影响了背单词的进度,因为如果记不住,背得再快也没用。很多人都是这样,等背到单词书的最后,前面的单词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能沮丧地再背一遍,可这时候却发现,后面刚背的单词又忘了……在背了忘、忘了背之间做大量的无效劳动,被单词拖得没了脾气,失去了信心,最后不得不放弃。所以我们要记住:找到一些恰到好处的时间点来做及时的复习和巩固,也就是不断重复。早上背过的单词,晚上临睡前再背一遍;第二天背新的单词之前,再把前一天背的单词熟悉一遍;第三天背新单词之前,再把前两天背的单词通通熟悉一遍。如此往复,根据需要,不断地重复。

到这里,你心里肯定开始犯嘀咕了:如果每天都要把过去背的单词重复一遍,累都要累死了!可是重复又是必要的,这可怎么办?那么好,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在每一次的复习中,切切不可放任自己偷懒,应该遮住中文释义以试图回忆这个单词的意思,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这个单词的中英文重读一遍,远远达不到应有的复习效果。因为从记忆的规律来讲,试图回忆是比简单的重复学习更为积极的过程,可以使记忆者在记忆的过程中更为专心,因为每次复习都是一次小的记忆测试。为了能在下一次复习时想起这个单词的意思,背词者必须要求自己集中精力去背。而且,这种试图记忆的方法更具挑战性,即保证了背单词的效果,又增加了背单词的乐趣。前苏联心理学家伊凡诺娃的实验数据就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试图记忆的复习方法与单纯重复学习的复习方法相比的优越之处。大家可以看到,试图记忆的效果惊人。可是很多同学不愿意去做,因为他害怕被打击。如果在座的同学也用过这种方法的话,会发现:一些单词你以为自己记住了,其实,那是你的幻觉。遮住中文意思,这个单词对你而言还是形同陌路。所以我常常说,背单词其实就是和幻觉作斗争的过程。你背过了么?你错了,亲爱的同学,那是你的幻觉。所以,一定要警惕小心,要尽可能把没背过的单词挑出来,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而试图记忆这一方法,是帮我们剔除幻觉、认清现实的重要途径。

第二个注意事项,及时做好标记。有些单词复习了很多遍,可下次看到它时还是不能迅速反应出它的意思,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在它旁边画上记号,忘的次数越多,画的星号也应该越多,这样,以后复习的时候可以针对记号多的单词,把它们作为重点复习对象。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真的用心在背单词,你的单词书上应该画满了星号、圆圈才对。如果有的单词自己总是忘,这时候就要把单词抄在一个小本子上,闲着没事就拿出来看,不断地看,你总有背过的一天。

第三,我们要跳出单词书。有的同学说,单词在书上的时候我背得好好的,可到了阅读中,还是不认识,当时就昏厥了。心理学家对这个现象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把被记忆材料与已经存在的记忆关联起来,对它的记忆就会更为深刻。同学们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看单词书,久而久之,就会把某个单词和它前后的单词联系起来,以至于背单词时可以借助它的位置来联想起它的词义,可到了做题时,没有了这种位置感的帮助,就好像丢掉了一根有力的拐杖,昏倒在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跳出单词书,努力打乱每次记忆的固定顺序:时而从前往后背,时而从后往前背,甚至可以挑着背,爱背哪个背哪个,不遵从所谓的顺序,这样,可以避免单词之间的相对位置对记忆的干扰。

第四,区分易混单词。这一点,如果你只背少量的单词,必要性还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如果你大量的背,会发现许多易混单词,非常难以区分,常常让我们不知所措。先看下面一组单词,lope,lobe,lode,lube……如此相像的单词,词意相差很远,我看到台下有的同学已经昏厥了。其实啊,说到易混单词,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拿它没折,因为无论我怎么努力地背,都还是会混。不过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先熟悉其中一个单词,等到对这个单词掌握得差不多了,再去背与之对应的易混单词。比如以下一对单词:complimentary(赞美的)complementary(互补的,补充的)。乍一看,这两个单词只差一个字母,一个是i,一个是e,而词意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我们不妨先背过complimentary,暂时无视complementary,等到我们把它背得滚瓜烂熟的时候,再去看complementary,这时候我们一眼就能发现它和complimentary的区别,清醒地认识到:它和我已经背过的那个词不一样。这就好比,如果你同时认识两个长得很像的人,得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他俩区分开来;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你早就认识,那么在遇到第二个人的时候就不会把他俩搞混了,只因为:你认识第一个人很长时间了,你对他印象太深了。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迷信词根词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各种花哨的记忆法。人们其实一直不愿意承认,背单词最好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记硬背。只有通过死记硬背,也就是不断重复背熟的单词,才能建立长久的、直观的记忆。其他方法会给你造成一种错觉:单词很好背;而实际上,你在背的时候已经绕了一个弯子,没有对这个单词建立直观记忆。你以为你背过了,其实是幻觉!通通都是幻觉!!我们背单词,一定要抵制幻觉!!!我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比如courage。流行的形象记忆法会告诉你,这个词很好记,为什么呢?把c看作悬挂在高空中的一轮明月,our是“我们”,后面的age正好是“年龄”。夜晚,明月当空,我们两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站在花前月下,会做什么呢?告白!没错!男孩要跟女孩告白了!告白需要什么?需要勇气!于是courage自然等于勇气。这个方法乍一看很好玩,但是它在记忆上绕了很多弯子,试想:谁能在看到它的时候把它拆分成c,our,age,然后进行联想?一遍遍把它拆分,不如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多看几遍!其实,词根词缀记忆法是同样的道理。举个例子,orbit。它可以分为orb(发光的球体),it(走),于是合起来就有了“轨道”的意思。从单词的组成去理解单词,能够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但这一步应该放在我们背过它之后,而不是通过它去背。因为我们通过拆分单词、认识词根词缀去了解它,以为它很好背,无非就是几个前缀后缀连在一起,可是下次你见到这个单词,没有人去提醒你要拆分单词,于是,你还是背不过!这样的方法纯属害人,而且诱惑性极大,无数同学正深受其害而不自知。我就是一个曾长期蒙受其害的人。我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大家再走。

第六,通过发音记单词。在重复的过程中,可以读出声来,我想这点我不用提醒大家也都会做。大声把单词念出来的过程很重要,原因只有一个:记住发音的单词你永远不会忘。

认识了以上六个方法,相信大家对怎样和单词混个脸熟,或者说,混个脸很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背单词的目的决不仅仅在于看到它能反应出来它的意思,而在于对这个单词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我们不仅要背单词,还要学单词。怎样完成这层过渡?我的答案是:抄字典。

我知道大家此时一定觉得,这个答案太雷人了。不过,我之所以把它搬出来,是因为我总结了一整套利用字典学习单词的方法。抄字典里面其实蕴含着无穷奥妙。只要你懂得怎么抄,你会发现,把字典里大部分内容掌握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原则一:研究英文释义。这里我为什么要用“研究”,而不用“看”?因为英文释义太重要了,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地理解一个单词的词义,所以对待它们,要仔细研究,要吃透。我们阅读的时候明明认识一个单词,却还是读不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单词意思的理解不够精准。举一个例子:share。大家对这个单词不陌生,那么下面来看这个句子:His daughters did not share in his happiness. 大家先来想想,应该怎么翻译?

我曾经把这句话发给几个高一的同学,而且都是级部前几名的同学,他们的答复如下:“他的女儿无法从他的幸福中收获快乐。”“他的闺女跟他爹兴趣迥异。”“他的女儿并没有被他的快乐所感染。”不知道你的答案在不在其中呢?其实,这三个答案,都很不靠谱。正确的翻译是:他的女儿们并不像他一样高兴。可以看到,三个答案和标准答案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原因何在?这里面并没有生词啊!事实上,share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思。朗文字典在share的第四个用法里写,“to have the same opinion, experience, feeling etc as someone else”,也就是“与某人有共同的(看法、经历、感受等)”。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刚才那句话,就不难理解了:他的女儿们和他没有共同的感受,也就是“并不像他一样高兴”。大家不妨仔细体味一下。下面的句子也就很好理解了:I share your concern about this. 我和你一样为这件事担心。Stubbornness was a characteristic he shared with his mother. 固执是他和他母亲同有的一个特征。同学们,你们发现其中的奥妙了吗?如果仅仅把share理解为“分享,分担”,绝对会影响你对句子的理解,因为几个中文词汇对share的概括非常模糊。我们只有研读了英文释义,才能精确地把握单词的意思。否则,一句话尽管一个生词都没有,你还是读不懂。

所以,抄字典的第一步:将单词的所有意思的英文释义研究一遍,仔细揣摩、体味。

原则二:掌握核心词义。我拿sharp这个单词来举例。Sharp这个单词在字典里有很多解释。①锋利的 sharp knife 锋利的刀子;②刺耳的 s sharp cry 尖叫声;③辛辣的 sharp taste 辛辣味;④急转的 sharp bend 急转弯;⑤剧烈的 a sharp pain 一阵剧痛;⑥尖锐的 a sharp rebuke 严厉的训斥;⑦敏锐的 sharp mind 敏锐的头脑……sharp有如此多的意思,难道我们要一一记住吗?没必要。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无论sharp在不同的语境中具体指的什么意思,它都表达了一种“尖”的概念。再仔细体味一下,比如sharp mind, a sharp pain, sharp taste……都或多或少有“尖”的意思。所以,我们在通读了一遍它的英文释义后,只需要在本子上记下“尖”一个字就可以了。这样概括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记忆。

抄字典的第二步:把英文释义转换成自己的理解,写到本子上,再记下没见过的表达,不断强化理解。比如,如果你没见过sharp mind这种用法,觉得很奇妙,那么完全可以把它抄下来,不断复习,相信很快它就会变成你自己的表达。

原则三:记常用搭配。有些词很少出现,一旦出现就以词组的形式,所以只要记住它的常用搭配,背这些单词就变得轻而易举了。拿rave这个单词来举例。它的意思比较混乱。①怒骂,痛斥;②极力赞美。你可能就晕了,这词儿真奇怪,又是痛斥又是赞美的,老外的脑子是不是神经错乱了?其实,你大可不必管老外的脑子有没有问题,因为这个单词很好记,它最常出现的方式是rant and rave,是“不停地大叫大嚷”的意思。所以,我们只要将“rant and rave”这一常用搭配记住即可。下次见到rave这个词,就不至于晕头转向了,因为它几乎一旦出现,就是以“rant and rave”的形式。

抄字典第三步:记下字典中的词组。

原则四:不要忽视同一词根的不同单词。因为他们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词义。拿composition来举例。大家都知道它是“组合方式;作品”的意思,(by the way,如果你还认为它是作文的意思,那实在是太土了……),然而compost,这个看起来和composition有相同词根的单词,意思却大相径庭,它是“混合肥料”的意思。所以,对这类单词一定要谨慎小心,因为它很可能有你想象不到的意思。

抄字典第四步:一并记下词形相近单词的意思,用于区分。

原则五:不要拘泥于词性。有的同学在背单词的时候总喜欢牢牢记住,它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动词和形容词、副词之间的转换其实相当灵活。曾经有个教授同时让两个学生翻译一句话:他像母亲般照顾我、关心我。这两个学生一个是地道的中国人,一个是在美国长大的华侨。中国学生的答案是:He treated me like a mother.我相信这也会是大多数同学的答案。而美国学生的答案则是:He mothers me. 没想过这种用法吧?从来没有人教我们mother可以这样用,但是只要它表达的传神就可以。有的同学问,我还不会灵活运用,我只是想知道这个词的词性。好,其实对于词性,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刚才已经提到过:记常用搭配。不断地看,不要刻意记住它在这里是形容词还是副词,是名词还是动词,熟了,自然就会了。

纵观以上五条原则,我们看到,抄字典其实有无穷奥妙。但是,和背单词道理一样,抄到本子上之后,我们不能不管它,要像复习笔记一样不断地复习,再结合字典不断地深化对单词的理解。如果大家能坚持把不熟悉的词通过抄字典的方式加以认知,那么大家一定能实现从似曾相识到一见如故的完美过渡。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到达对单词认知的最高境界——刻骨铭心?答案只有一个:多阅读,多写作,别无他法。如果说完成其他阶段的过渡有一些技巧可言的话,那么这一阶段真的没多少可说的,唯一个“多”字而已。我现在虽然掌握了很多单词,但很多还停留在一见如故的状态,真正刻骨铭心的恐怕不到1/3,原因就是我读的太少了。如果把背单词的过程比作谈恋爱,那么,不阅读,永远体会不到语言的美,也就永远无法建立起和单词的感情。很多单词,你以为你掌握得很好了,我告诉你,其实是幻觉!一旦放到阅读中去,你还是不够熟悉,无法体味它的精妙。

语言的学习需要层层递进,而从一见如故到刻骨铭心的过渡最为漫长。这就好像我们平时说的:真正提高阅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大量的阅读,广泛的阅读,深入的阅读,不间断的阅读,唯此,才能迈入语言学习的最高殿堂。

篇7:背英语单词的技巧

我发现巧背英语单词的方法还要从二年级的一个星期六的早晨说起。

“快起来,快起来,”妈妈又在叫我了。

我揉揉眼睛说:“啥事呀?今天可是星期六,你这么一大早叫我起来干吗?让我再睡会儿。”

我妈一听,把眼瞪得大大的,生气地说:“我这么早叫你起来是因为明天我要给你听写,让你起来背英语单词的。”

刚才还睡得迷糊糊的我立马清醒起来,心想:我妈又拿出杀手锏了,我又得早起了。二是,我一骨碌爬起来,开始背英语单词了。

可是这些英语单词可没那么好背,15个由7、8个字母组成的英语单词让我头昏脑涨。每个单词似乎都在跟我作对,我背起来不是漏网这鱼。转眼间三十分钟过去了,我还是一个词都不会背。

这时,我突然起起来,老师曾经说过:“英语有六个原音字母,分别是:a、e、i、o、u,老师还告诉我吾这六个原音字母在不同情况下所发的`不同的音,我想:每次我背单词总是死记硬背,第二天听写前才去问妈妈单词的读音。说不定我先会读了,单词就会背的更快。”于是,我按照老师教我的拼读法,拼起来。首先,阿攻克的难关就是photograph这个单词。我在心里默念着:“ph发F的音那么,整个单词发起来的读音应该是什么呢?”我把自己的读音念了出来,一听,跟妈妈念的差不多。于是我信心大增,不到五分钟,15个单词我都会读了。

现在我开始背了,因为这些单词我都会背了,其次我在拼读时,对这个单词也熟了,我自己用复读机读了一遍,又根据复读机播放出来的声音听写了一遍。再根据书上一对,哇;我全对了。

最终的结果可想而之,第二天我听写的单词得了满分。当我妈妈问我怎么背英语单词时,我告诉了妈妈我发现的巧背英语单词的方法,妈妈高兴地说:”没错!做事情就要这样,要讲究方法,讲究了方法就一定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点了点头。

篇8: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研究

一、科技人才管理概述

1.科技人才管理的界定。科技人才管理是科技企业的重要工作, 这项任务一般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完成, 而它管理的对象就是科技企业的技术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劳动成果。科学技术人才包含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 知识技术储备量大;第二, 本职工作是科技研发;第三,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第四, 创新成果对企业和社会都有益。符合以上四点的要求, 就可以将其定义为科学技术人才。

2.科技人才管理的特征。作为高尖端科技人才, 自身素质往往非常突出, 一般而言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 自身有一技之长;第二, 个人修养很高;第三, 对人生有较高的追求;第四, 喜欢自由的环境;第五, 喜欢团队合作;第六, 科技成果价值高;第七, 性格内向。科技企业在管理人才的时候, 应当充分关注这些人才的特征, 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使科技人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科技人才管理工作的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科技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科技人才的管理核心, 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才、了解人才, 使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科技公司在进行人才管理的时候, 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增强人才的主人翁地位, 使科技人才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 增加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第二, 企业的发展目标要和科技人才自身的发展目标相结合, 这样既发展了科技又留住了人心, 打造两者的命运共同体, 使双方可以共同进步。

2.科学管理的理念。衡量科技人才的重要标志就是薪酬制度和自身的长远发展。在薪酬制度方面, 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结合绩效奖励。薪酬要和科技人才的岗位相结合, 要和科技人才的贡献相结合, 使每个科技人才都能公平的得到相应的薪酬。在自身发展方面, 应当建立透明公平的竞争机制, 使科技人才人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位, 为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共享平台, 使科技人才可以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

3.系统管理, 效能最优。企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可以使科技人才得到足够的时间和平台展示自己, 而科技人才的不断出彩又能促进科技企业的高速发展。现代高精端科技的研发, 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 往往是由一个团队进行的, 故而, 管理者在管理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将共同意向的科技人才集合在一起, 使他们可以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促进研发的进展;第二, 在对企业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 应针对科技人才的特点、不同点进行管理, 使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4.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非常重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将企业的发展和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使双方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在管理企业的时候, 应完善企业机制, 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吸引人才, 使人才可以得到充分发展。另外, 还应当建立约束机制, 避免人才流失。两种制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共同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三、企业科技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其他部门没有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目前, 绝大多数的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 往往只是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管理, 其他部门对人才的管理往往很少。其实, 在科技公司, 任何一个与科技有关的部门都应当是科技人才的管理部门, 而不是只管业务不管人, 而科技管理的领导也往往忽视了对人的管理, 专心于对物的管理。

2.科技人才的管理缺乏体系性建设。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人才的选拔、录用、后期培训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精密的安排, 而现在的科技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 往往缺乏这种系统性建设。

3.不重视人才规划。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还缺乏创新精神, 对人才和科技发展缺乏规划。在进行科技规划的时候, 虽然企业已经认识到科技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但企业的决策者们还是不重视CTO的建设, 使得企业的科技发展受到限制, 使得企业人才的发展受到限制。

4.科技企业的人才招聘存在问题。科技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 往往在用人观念上存在不足。现在很多科技企业是国企, 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民企。但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 在用人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部分企业用人唯亲, 而不是选贤任能, 总是认为自己的人比别的人强。这很难让科技人才产生归属感, 从而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 科技公司往往列出比较苛刻的条件, 如年龄必须在40岁以下, 必须拥有名校学历等条件, 这些都将一些有才华的人才排除在外, 导致他们无法加入科技公司。在人才具体的招聘上, 科研公司往往还是采取传统的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 对科研需要的研发能力的测试几乎没有, 在面试时, 往往只是进行几分钟的交谈就完成, 一个科研人才是绝不能用几分钟的时间判断的, 路遥知马力, 对人才能力的判定需要长时间观察。

5.人才培训问题。目前, 科技企业对人才的培训大多数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内部培训往往由企业内部人员完成, 外部培训由企业雇请人员进行。很少有科技企业采取脱产的方式对科技人才进行培训, 集中强化学习的缺失也使得他们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对科技人才管理的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合理的制度环境才能使人才的效能得到最大发挥。如将科技人才的人生规划和企业战略相结合, 使科技人才帮助企业发展, 企业也帮助科技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在培训时, 应当从宏观着眼,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着眼, 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系统工程, 对于可以通过内部培训解决的问题就使用内部培训的方式, 对于需要进行外部培训的问题就采取外部培训的方式, 对于需要脱产学习培训的, 就创造条件他让企业员工进行脱产培训, 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减少人员流失。

3.强化人才管理的观念。虽然人力资源部门是科技人才管理的部门, 但对人才的管理是所有部门都要尽心尽责的事情。在实际管理中, 各部门应共享人才信息, 使人才得以在内部流通, 使各个部门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 这样才能物尽其用, 发挥人才的作用。

五、结语

在我国科技企业中, 应当任人唯贤, 除了一般的培训之外, 还应建立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使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腾飞, 同时, 企业也能够帮助人才实现个人理想。

参考文献

[1]樊贵香.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7.

[2]王春辉.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及相关效果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 2010.

上一篇:医疗核心制度登记本下一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省级湿地公园项目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