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2024-09-05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通用9篇)

篇1: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

高德金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从学生所经历的事务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这是物理教学中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正如《标准》所述,“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课堂尹始,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符合教学艺术特点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进而发现问题。

如教学“物质的密度”一节可通过举例和实物展示,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和酒精怎样鉴别?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盐水和水怎样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又怎样鉴别? 通过问题情境的渲染,学生会急切地想知道鉴别的方法,从而引入本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密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例如,指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或由教师提供部分资料)让学生来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讨论猜想、主题探究活动等,让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在“物质密度”教学中,学生借助已有认识知道:水和酒精可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可由颜色鉴别;而对水和盐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的鉴别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有的学生提出用质量来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理由是铜的质量比铝的大。这时教师让学生测量桌上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结果否定了上述猜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发现:应该规定物质的体积。物体质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假设:(1)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2)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然后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两个假设: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形成合作学习的群体,相互启发,合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其他小

组,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和咨询,在各小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1)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同,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综合(1)(2)可知: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三、迁移应用,再生问题

新知识点形成以后,它还可以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对适应这种较高的能力要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如“物质密度”教学中,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出示下列两个问题:(1)怎样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成的?该球用铅和铁做成,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在什么范围?(2)有一卷很长的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约几千米),给你一架天平(配有砝码),一把直尺,一把剪刀,请你设计出确定这卷铜丝长度的最快方法。问题一出,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得出多种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再生问题。这样不断发现、不断解决问题,将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适应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篇2: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语感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通过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关在教学中语感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究,愿与同行们商榷。

1 语感的定义是什么

语感问题,前人们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先生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他们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2 语感训练的重要作用

2.1 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语感培养: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2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者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2.3 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累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3.1 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累。

3.2 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3.3 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篇3: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初探

有效的问题常常来自于问题背景中的有关质疑。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能激发学生对这个观点的共鸣和深入的思考。那么, 如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来设计有效的问题呢?

一、从生活经验中设计有效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 学习才能主动、有效。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要设计有效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问题, 并创设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的问题情境, 使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便于组织教学。

二、从实验观察过程中设计有效问题

观察是科学发展的起源, 实验观察是获得科学实验事实的根本方法, 是学生认识反应原理及变化本质的出发点,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有效观察。很多学生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主要是因为好奇、感兴趣, 甚至是因为觉得好玩, 而没有对实验进行预设, 对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过程不甚了解, 往往抓不住实验现象的本质特征。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如果把实验观察内容细化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带着细化了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培养观察品质和思维能力。

例如, 在水的浮力一课中, 对浮力的存在及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实验演示, 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让学生边观察边积极思考问题。

问题1:我们是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

学生:扔到水中的球会浮上来。

问题2:当我们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 想一想, 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演示, 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浮力大小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加。

问题3:按照你们的说法, 也就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是吗? (请再看一遍演示, 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 对弹簧秤示数进行观察)

学生:不完全是, 当物体浸没水中后, 浮力就不再改变, 可见浮力与深度有关。

问题4:刚才实验过程中, 物体除了深度改变外, 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 (老师慢慢重复物体浸入水中至完全浸没的过程, 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

学生:浮力大小随物体浸入水下的部分多少的改变而改变。

问题5:哪位同学能详细讲述物体浸入水中的整个过程, 浮力大小的变化?

学生:未浸入时浮力为零, 随着浸入的部分变大, 浮力也就变大;完全浸没以后, 浸入的部分不再改变, 浮力的大小也就不变。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了结论, 并且边观察边思考问题, 记忆尤为深刻。

三、从探究活动过程中设计有效问题

学生不同于成人, 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他们更不是科学家, 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 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 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 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 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而探究需要一个有效的问题引导。

例如, 在探究液体流速与压强关系教学中, 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流速越大, 压强越小。”直接实验, 得出结论, 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 而在现象与结论之间设计一个有效的问题, 来搭建一个脚手架, 让学生通过脚手架运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于是设计了下列问题:

问题1:给你一个可乐瓶, 不用任何器材, 怎样使瓶子产生与两张平行的纸片一样弯腰的现象?

学生:抽气。

问题2:那么抽气后瓶子为什么会变扁?

学生:因为抽气后瓶内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 产生一个压强差。

讨论分析后, 学生自然联想到这两个现象的共同本质, 通过比较自主得出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实现认知上的飞跃。

四、从教学总结中设计有效问题

学习结果自我总结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能帮助学生整合自己学到的东西, 使之结构化。教师可以从学科学习的实际出发编制一份问题的训练单, 发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时, 按着问题的训练单自我提问, 自我回答, 以达到对整个过程的自我监控。如“电磁感应”教学。教师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问题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问题2:本节课我有什么体会吗?

问题3:我对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有何感受?

问题4:本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方法?

问题5: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提供较好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自我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评价, 获得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控,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

篇4: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课程改革 初中物理 问题教学法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从学生所经历的事务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这是物理教学中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正如《标准》所述,“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课堂伊始,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符合教学艺术特点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进而发现问题。

如教学“物质的密度”一节可通过举例和实物展示,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和酒精怎样鉴别?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盐水和水怎样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又怎样鉴别?

通过问题情境的渲染,学生会急切地想知道鉴别的方法,从而引入本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密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例如,指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或由教师提供部分资料)让学生来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讨论猜想、主题探究活动等,让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在“物质密度”教学中,学生借助已有认识知道:水和酒精可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可由颜色鉴别;而对水和盐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的鉴别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有的学生提出用质量来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理由是铜的质量比铝的大。这时教师让学生测量桌上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结果否定了上述猜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发现:应该规定物质的体积。物体质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假设:(1)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2)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然后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两个假设: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形成合作学习的群体,相互启发,合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其他小组,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和咨询,在各小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1)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同,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综合(1)(2)可知: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三、迁移应用,再生问题

新知识点形成以后,它还可以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对适应这种较高的能力要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如“物质密度”教学中,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出示下列两个问题:(1)怎样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成的?该球用铅和铁做成,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在什么范围?(2)有一卷很长的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约几千米),给你一架天平(配有砝码),一把直尺,一把剪刀,请你设计出确定这卷铜丝长度的最快方法。问题一出,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得出多种方法。

篇5: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在中学生中间开展计算机教学早已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新技术逐一亮相,使人们清醒的看到:掌握不好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可见,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更进一步说,掌握娴熟的计算机知识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如果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没有打牢,将难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实际,对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建议,希望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同做好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显著的区

别。它具有教学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自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难免出现教学思路有区别、教学效果有差异、教学方法有不同等现象。归结起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期待之间的矛盾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致使孩子们能够较早地接触到这一新生的事物,因此,中学生普通对计算机课 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期望值非常高。然而,由于应试教 育的现实原因,中考、高考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考核都很少,甚至为零,致使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有意无意地把计算 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 时,也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还按照传统的系统性、渐进式 方式授课,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即便一些学校有了多媒体 教室,但是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期待之间,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致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如过眼烟云,教学效果其实并不好。

2、教师计算机知识老化与课程内容快速更新之间的矛 盾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变化十分快速,这就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迫于当前的现状,一些计算机教师知识体系普遍跟不上计算机的发 展,也跟不上课程内容快速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提高,因为已经有越 来越多的小学逐渐开展了计算机方面的教学,这些情况都给 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这就要求初中计算机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适应不同级别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多身兼数职,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因此这一矛盾 还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存。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少讲多练,精讲多练初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重在操 作的课程,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一节课不如操作十几分钟。在许多操作课程中,注重教学质量,采取少讲多练习,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然后再授新内容,最后进行巩固练习训练。一堂课一般只安排十几分钟进行讲解、示范,空出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练习,对所学内容得到巩固、操作熟练和理解提高目的。有时也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讲授内容作一些适当调整,着重 讲一些重点、难点、疑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实习。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由于计算机基础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长的支持 下,购置了电脑,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到各类计算机培训班进行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或者父母知识水平的限制,要么根本谈不上买电脑,要么即便有了也处于无人指导的情况,仅仅有一些计算机方面的零星概念,属于“电 脑盲”。因此,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汉字的输入、资源管理器的操作等,对基础好的同学布置测验、小竞

赛、提高练习等,并支持他们进行感兴趣的一些操作,如:电脑绘图、打字游戏,鼓励他们自学课本上选学模块,并作一定的辅导,这样就有较多时间对基础差的同学多指导,使他们顺利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或操作训练。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例如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好的网页给学生看,告诉他 们在网页中不仅要有好的文字内容,还要有优美的背景音 乐,以及一些好看的动画效果。这样的网页在教学过程中演 示,学生会立即表现出兴趣。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网页,并教会他们利用所学过的软件来制作网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形象举例,直观呈现初中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更喜欢直观的内容,喜欢动手亲自操作。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很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如果教学中不注重这些特点,学生将很难一下子理解那么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师,应力求在上课的时候,多举例子,将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例如,在上计算机基础知识课时,可以将计 算机的硬件比喻成人的五官:人是通过眼睛、鼻子等器官获 得外

界信息的,可以把它比作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人类获得信息后由大脑处理,大脑就相当于微处理器;信息经过处理 后再由嘴巴说出来,那嘴巴就相当于输出设备。这样一讲,通过形象举例、深奥的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既容易明白,又加强了记忆。

三、总结,以上即是笔者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肤浅认识。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为了紧跟科技的发展,适应初中计算机教材内容的更新频率,我们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计算机教学刚刚起步,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完善。实践呼唤理论,过去多年传统教学形成的计算机教育观,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才能适应新的情况,时代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并积极创新计算机教育理论,共同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篇6: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非智力因素,是直接影响认知效果的意向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素质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果学生对物理兴趣下降,物理学习质量也往往下降;而端正了学习动机的学生,发扬吃苦,拼搏的精神,往往很快就提高了学习成绩。所以说: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干不干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想学,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要做到想学,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本文就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在物理教学习中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谈几点体会.一、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想学、乐学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把情感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好,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的兴趣引向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学教师授课要科学、新颖、生动。特别注意和学生的情感交流。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给课堂注入活力。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则意味着讲课必须照顾到中差生,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要尽量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构成概念、规律的感性材料,且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表达。有趣的生活语言用到课堂也有助于理解。教师要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 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努力,都无法使学生取得好成绩。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解不宜过细,教师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心得体会都一股脑儿地灌给学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空间。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教育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经过独立思考,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并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总之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二、精心处理好一个实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实验中是离不开观察的。一个观察能力不强的考生,其实验能力也绝不会强。要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非常多,如果能培养起学生随时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和兴趣,尽管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有些他们还可能不完全了解,但仍能激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学生能带着问题学物理,那将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初三中考复习过程中,复习到力的合成这一节内容时有这样一道习题;有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试管,在大试管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在大试管里,把这两个倒过来,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议论纷纷:小试管将上升,还是下降。有不少预习过的同学纷纷找书说服其他同学,小试管将上升。由于从众心理,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上升。它真的上升吗?教师以惊人的语调引起学生注意,随即演示,结果确是相反的结果。于是又有同学认为它一定下降。它真的下降吗?教师再次以惊人的语调引起学生注意,随即演示,结果确又是相反的结果,它到底是升还是降?此时学生已处于几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急切等待教师的解答,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渴求中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珍惜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表扬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希望自己获得成功,得到表扬,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学生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学习兴趣是一种正反馈。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对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初二年级下半学期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课本内,千万不能根据中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批改作业时可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见解独解”。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切忌给学生以反复失败的刺激。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物理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四、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勇于吃苦,敢于拼搏,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初中学生往往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还很有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兴趣的人逐渐减小。主要原因有一是学习方法不当,对重点抓不住,不能尽快掌握物理思维方式,因而产生物理难学的心理,造成不喜欢物理。其次一些学生往往对教师有成见,或因教师的批评,导致学生不喜欢物理。三是一些学生缺乏认真的态度,知难而退。对于这些,教师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找出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批评方法要得当,以消除师生间心理隔阂,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使学生觉得教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意志方面的障碍,教师在平时进行学生理想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任何一门学科,向学好都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教师在平时更要注意对成绩暂时不好的学生的处理上,不仅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学习方式,要求做好预习,检查他们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他们逐步提高。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五、发掘物理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习的责任感

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单靠培养学习兴趣是不够的,要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习的责任感,才能把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下来。运用课后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伟大的发现、科技新成就等,使学生既开阔了眼界,又受到了教育。学生在这些生动的事实面前,可受到极大的激励作用,经常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使学生再失败面前,能正视困难,防止遇到困难、挫折就一蹶不振。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出新。结合教学我还讲过中国的宇宙航天工程,、使学生明白,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也将有新的飞跃,如果不认真学习,当个普通劳动看也不合格,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

总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多多总结经验,“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个人的人格独特性,”(苏霍姆林斯基语)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才会出现。

用心

爱心

篇7: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初探

【摘 要】结合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捕捉契机,加强德育渗透,将教育与教学有机融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掌握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和方法,使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渗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物理课程目标的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相互渗透,实现和谐统一。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德育观念,注意捕捉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融入物理教学中。

一、转变观念,形成智育和德育并重的思想

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可概括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传统教育观认为,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技能和方法,德育与物理课程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在物理教学中突出德育功能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有以下几点:

1.辩证唯物主义和方法论思想的教育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可用两个字概括,即“物”和“理”。“物”即物质,是物理学研究对象。“理”是指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规律,物理学中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说明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只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掌握都有积极作用。

2.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不足,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太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让学生努力做好一切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高尚思想品质的养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中心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辉煌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以他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发愤图强的工作精神教育学生。

4.探究中追求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自己认真作好演示实验,严格按规则操作,尊重事实,如实记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实验和制作,亲自做实验,验证释疑。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许许多多的物理素材,对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教育都能起到极好的效果。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一个概念,一道习题、一个探究活动,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只要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有机渗透和目标控制,做到优化教材中的思想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就会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真正做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

作者简介:

篇8: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一、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学得索然无味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掌握词汇的多少, 是衡量其学习英语成绩好坏的重要指标。然而我们有的老师在词汇教学时, 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翻到课本的词汇表部分, 老师教读一两遍, 学生跟着老师读。然后学生反复照着词汇表中英文一起读几遍, 这样本课的词汇教学就算完成了。这种教法, 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种教法的结果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毫无兴趣, 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感。《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要求,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把握学习难度,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 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 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我们的词汇教学应该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对于词汇教学有很多成功的范例, 其中利用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语境对词汇教学具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 任何词汇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词语只有镶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 才容易记住, 才具有特定用法。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词汇方面的指导, 引导学生多观察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 增强学生对词汇的敏感度, 督促学生科学高效地掌握词汇,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怎样利用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一) 利用语境确定词汇意义

离开语境, 单词的意义就会模糊不清。例如take:I take my sister to her school every morning.I take the bus No.918 to school every day.I take a shower at night.从语境中, 可以猜测take的多种意思:带到……, 乘……, 淋浴。由此可知, 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动作, 创设具体情境, 从而准确定义词义。

(二) 利用语境推测词汇意义

在阅读文章时, 教师可教给学生利用上下文或前后句大胆推测词义。如教snow时, 可放在“圣诞节短文情境”中教学。通过提问When is Christmas Day?How’s the weather?引出It’s cold sometimes it snows.从而让学生顺利猜测snow的意思。

也可以运用教具、简笔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如教water这个词时, 可用浇水的动作和喝水的动作等。如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cup.We can drink it.I’m thirsty.I want water.The floor is dry.We must water it now.从语境中, 可以猜测出前两句中water是“水”的意思, 后一句是动词“浇水”。

这样,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猜测能力, 还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 利用语境提问确定词汇意义

特定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因此, 教师应尽力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 可以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 学习train这个单词时,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画出? (不明白!) 并依次提问猜猜看, 直至猜出准确答案。学习身体部位的单词时, 依次画出身体、胳膊、腿、手、脚等各次设计发问。利用情境教单词, 是学生较喜爱的一种方法, 因为学生可以真正参与活动, 也是他们日常熟悉的场景。交际用语还有借物、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情境可以用。这样学生不但兴致勃勃地学知识, 让他们多参与, 既能说又能听, 还能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语法教学死板枯燥, 脱离学生言语实际

对于语法教学, 有的老师为了显示自己渊博语法知识, 课堂教学中, 对一个语法项目, 大讲特讲, 罗列很多条款, 让学生记忆, 使学生无所适从。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对英语语法望而生畏。《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 发现语言规律, 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不断调整情感态度,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的语法教学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来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应该怎样进行呢?在这里谈几个原则和一些方法:

(一) 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1、把握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新目标英语》是一套“功能+结构”的教材, 是一套把结构与交流整合到一起的使“知”与“做”统一的教材。它不再以语法为例为纲, 而使语法成为一条暗线, 贯穿始终, 既不能细讲, 又不能不讲, 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语法教学的度, 不可延伸过多, 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法。

在语法教学中, 教师应围绕话题创设与所学语法内容相似的语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并在实践中体会所学语法项目。

3、以归纳法为主, 归纳与演绎并用。

以归纳的方法教学语法就是让学生先接触语言材料, 让学生自己发现语言结构的形式和意义, 再通过生生和师生之间的讨论, 归纳出语法项目的结构特征和使用规则。

(二) 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1、在活动中进行语法教学

趣味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原本枯燥的语法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趣味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针对实际情况选用以下活动:

(1) 在游戏中学习语法。寓教于乐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内容时, 教师可设计猜测游戏, 将全班分成两组, 一组做动作, 另一组用句型“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猜测动作的意思, 最后公布两组得分情况。由于每组学生水平相当, 他们又求胜心切, 所以参与意识较强,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中, 学生既掌握了语法知识, 也复习了所学词汇, 同时还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 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语法。新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中列出的许多话题 (如朋友、购物、饮食、学校生活、旅游与交通等) 都能够让学生根据所创设的情景, 运用新旧知识自编对话, 进行角色扮演。如《新目标英语》7年级下册Unit 2 Where is the posy office?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问路、指路者, 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移动方位介词和相关句型, 学生参与度高, 教学效果好。

2、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应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在单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 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如《新目标英语》7年级下册Unit9和Unit10的3A这两个个语篇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动词过去时, 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此短文描述刚开展过的活动, 然后让学生口头交流。这样让学生动手写作的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 又可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就是单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 而不是形成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强调学习语法的目的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 而是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场合及情境中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目的。

三、阅读教学逐句翻译, 学生没有主体地位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但我们有的老师把阅读上成翻译课。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教师拿到一篇阅读文章, 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进行翻译, 唯恐学生不懂。最后让学生读课文, 这样就结束了阅读的教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 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 根据实际教学条件, 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 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 来辅助阅读教学, 同时, 也要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怎样进行有效地阅读教学, 很多教师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里提供一些英语阅读教学步骤, 供大家参考:

(一) 导入新颖生动,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设计导入活动时, 教师要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着手,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利用歌曲、游戏、图表、设疑、多媒体、幻灯片等引入技巧导入教学。

导入应遵循兴趣激发, 思维启迪, 情感共鸣, 直观形象, 审美陶冶, 新颖变化等原则, 恰当地导入能激活学生旧有的知识, 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调控课堂教学气氛, 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课堂凝聚力。

导入的技巧不一, 产生的效果不一样, 美国视听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 由具体到抽象, 学生只有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 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 才可能更有效地参加抽象的活动。如观看录像、多媒体、幻灯片, 通过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 帮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及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在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上营养学生精神世界, 这就是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 引入循序渐近,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在导入的基础上, 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的形式来完成对表层意义的理解。

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有关对表层意义理解的题。

呈现问题后, 教师给学生播放录音, 让学生带着问题并结合导入时观看的录像去听课文录音, 从视听的角度初步感知新的语言知识, 并尽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播放录音的次数根据文章的难度和学生素质而定, 一般2~3遍。

听录音之后, 教师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口头回答所提问题。学生在听录音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禁止看课文。这样使学生获得更多听和说的机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识记和判断能力。

2、以“读”和教师的引导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加工, 这一环节分两步。

第一步:“初读”。在学生初读之前,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片向学生呈现出一些深层次理解的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认真分析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 弄清学生接受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 对学生头脑中不完备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加以补充, 可能干扰新知识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本质差异辨析区分, 增强可辨性, 防止负迁移产生。针对学生的疑难——易产生歧义的内容式看法, 组织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充分理解该课的重难点。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得索然无味, 语法教学死板枯燥、脱离学生言语实际, 阅读教学逐句翻译、学生没有主体地位等等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利用语境确定词汇意义、推测词汇意义、提问确定词汇意义, 在活动中进行教学语法、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导入新颖生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引入循序渐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关键词:教学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课堂教学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修订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2月第1版。

篇9: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初探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一)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概念界定

在我国,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年代比较广,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提到要注重“启发”的作用,而荀子提出教学过程分为:见、知、行三个部分,强调感性经验的作用。在近现代中,问题教学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问题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系统。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曾经在《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对“问题教学法”做出了系统论述,明确了问题教学法的意义以及特点。综合不同的教育研究,在本文中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定义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或学生自身通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掌握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学习方法。

(二)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特征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初中物理中问题教学法有以下三点主要特征:

1.自主性——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中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师生共同解答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也在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单单是要学习知识,还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过程。

2.开放性——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开发性体现在学习目标的设计和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在问题设计中一方面注重物理基础知识,但是也更注重学习物理能力的培养,所设计的问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开发性。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则体现在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外积累中。通过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的结合,实现知识的扩张和开放。

3.驱动型——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就是促使学生在疑问中思考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望。这也体现了问题教学法的驱动性。在学习中,碰到任何一个问题,都会驱动学生进行探索,促进学生进一步去学习、去研究,以达到自主学习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问题情景设计

在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如何营造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加强教师的教学效果。问题情境设计考验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点、课本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较好的掌握。具体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问题情境设计:

1.实验问题情境设计——实验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初中物理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为知识学习做引导。比如在讲光的传播理论时,可以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教师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进行提问,为什么通过小孔之后形成的图像是倒着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试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直观实物展示设计——直观实物展示能够给学生形成生动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也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还有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日食和月食的现象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理论,教师可以通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日食和月食的过程进行展示,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印象,然后对这个现象进行问题设计和引导。

(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具体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问题教学法中比较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主要依靠自己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在初中物理中,很多问题都要求学生能够自己自主解决,比如在物态变化一章中,有一个问题是要求学生说出升华与凝华的区别,学生可以阅读教材,自行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交流,促进不同思想的碰撞,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对流,在合作中学习,在与他人交流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举例来说,在电流与电路一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解答分辨电流串、并联的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各自方法综合起来,形成最终答案。

3.教师引导,师生合作学习——师生合作解决问题一般适用于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一般在每章的难点上,有的同学不能独立完成,这时就需要老师对他进行引导,形成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问题总结

问题总结也是问题教学法中一个重要环节。在问题提出和解决之后,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于知识点形成一个整体性关照,明白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三、结语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中合理地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问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长期以往,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琦. 当地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2020市委主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