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2024-06-26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精选9篇)

篇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最近才被正名。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其保障的问题成为各类职业学院在实施教学中亟待突破的课题!而项目化教学在工科类院校的成功实施无疑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可以学习并利用的模式。但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又该如何对项目化教学加以运用则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艺术类教学在引用过程中问题接踵而来。那么有没有更加合理的方式呢?我们根据高职艺术类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就摄影专业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进一步作了大胆的设想——引入自由工作室制度。

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接轨”。该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是电脑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模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1)内涵。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采用师徒制模式,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纵向交替进行、横向互相渗透,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2)管理模式。工作室为开放的教学空间,在院系领导下,工作室负责人负责教学组织安排和总体规划,对工作室成员实行二级管理;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学习任务、项目开展、校企互动等。

(3)教学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详致、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通过工作室平台,师生关系已转换为师徒关系,师生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营造师生间良性互动关系。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创新能力。

(4)师资结构。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具备“双结构教师”素质。要能承接项目,担负工作室的各项任务,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室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5)教学评价。采用作品展示制,将学生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可借此评价指导教师;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式,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设计思路,分享设计成果,感受和体验项目工作室制的精髓。工作室建设 经过省内外广泛调研和充分酝酿,结合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需要,对申报工作室的研究团队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主要研究内容的现有水平和特色、建设目标与计划、经费预算等进行了充分论证,基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的研究团队由1名负责人、5名专业教师和40名学生组成,8人一组。工作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围绕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进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为专业特色发展提供支撑;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培养双结构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培育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搭建平台。创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这是电脑艺术设计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探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发展思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大对工作室的扶植力度,给工作室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如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音响、网络、办公桌椅等;确保人力、信息、资料和资金等资源通道畅通;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通过进修、培训等途径提高工作室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引导工作室加强合作,联合承接项目,提高综合实力。

一个开放的工作室教学环境会给学校整体艺术氛围提供良好的资源,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不仅是系部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需要。

工作室的建立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最大限度的沟通,同时也对每个工作室的教学内容可以提出量化考核及来自行业需求的考验。学分制在此时可以得到较大范围的体现!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依赖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学分只是记录考试成绩的另一种方式,并不体现来自教师和社会的评价!因为在通常的教学中课程是出现在诸如理论课、实践课等大的体系中。实际上与最终的教学结果很难产生直接的关系。但在工作室的教学和实践中,课程作为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是与实践及完成项目和来自社会的评价紧密相关的。由此,教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考验,人才培养的序幕就此展开。

由于工作室的成立来自专业的发展情况和教师的专业倾向,加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室,所以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可以紧扣行业和专业的发展情况。负责教师在项目中推行教学内容或在教学内容中不断引入新的项目,使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得到提高。学院教学的前瞻性和实验性也得到发挥。此时,项目成为一种虚实相间的、检验教学效果的利器。有效地扩大了项目化教学的范围。同时由于多个工作室的存在,竞争与互相学习自然产生,专业的发展此时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加上各种实践项目和虚拟项目的实施,专业在同等院校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产生良性影响。对扩大专业影响力和专业内涵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高职教育必须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用人才。与当前高职教改普遍的做法一致的地方是,本专业要建立校内外企业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基地,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师的双师素质;与企业共建设计研发中心,通过向企业“接单”的方式,接受企业的设计研发项目和设计项目,学生与老师通力合作完成项目订单要求的设计任务,使得老师能够有效地根据市场的要求,全面控制教学、教改的过程,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用理论教学来引导实践教学,用实践效果来检验理论教学。

这种模式区别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把理论和实践分为两个环节,在实践环节学生到企业去学习,由于德国的企业成熟和规范,水准较高,这样的模式在德国是可行的。但是在国内,企业水准不一,大多数中小企业尚缺乏自主产品设计能力,学生到企业实践有很多实际问题。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学校办学的“产、学、研”一体,教学过程的“教、学、做”一体,使得教师在“双师”的基础上角色多样化,以适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工作室”是面对市场开放式的,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课堂得以延伸。不再只是教室、黑板加粉笔,而是延伸到了资料室、图书馆、电子网络乃至市场,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在实施工作室项目教学时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组织素材与企业交流等直接参与的生产实践活动,使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面对企业和市场,从而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磨炼,就业后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实现零距离上岗。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建立 “艺术设计工作室”,有“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四个项目方向,工作室从企业承接设计研发项目。选择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工作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设计项目。以进入工作室的学生为带头人,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其他学生,由此产生联动反映,把工作室模式延伸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其层级放大,形成分形结构。在工作室里,第一阶段对学生采取“真实的项目,虚拟的操作”;第二阶段对学生采取“真实的项目,真实的操作(有老师指导)”,第三阶段对学生采取“真实的项目,单独和组团操作”,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学生分组,每小组模拟一家设计公司,学生作为设计公司的员工进行角色扮演,如项目经理、设计、制作等,老师扮演客户,首先从“任务中国”网站接稿,仔细阅读任务描述,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之后各小组分组设计,通过讲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制作完成电脑稿、成稿、提交作品,接受网上评论,并不断修改。通过优秀作品展示,让学生看到在小组内评选出的“室内设计师”的同学的作品,给学生以美的欣赏和智慧的碰撞,这样的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这种以工作室的“项目”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动态的有机结构,使社会信息所具有的特殊性、动态性、随机性与高校信息的理论普遍性、稳定性、规律性优势互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突出了“高职”特色。

篇2: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传统的春秋两个学期进行适当调整和压缩,结合暑假形成一个工作实践学期。这对于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适应能力有突出意义。但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需要一系列措施予以配合。

一、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也是培养高水平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人才定位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1]。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长学期和长假期模式比较适合教学型大学的要求[2],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所谓的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传统的春秋两个学期进行适当调整和压缩,结合暑假增加一个工作实践学期,春秋学期主要进行理论的讲授和学习,实践教学内容则集中在工作实践学期,以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具体的做法是:将每年的春季学期在5月底或6月初提前结束,从6月到9月期间学生进行工作实践,9月底或10月初再开始秋季学期。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渐进性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一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认知实践,由校内教师组织学生或在校内实训教学基地进行实训操作,或到相关的旅游企业进行专业调研,重点是让学生对本行业和企业形成认知,明确学习发展方向;第二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岗位技能培训,学生在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之后,到旅游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重点培养岗位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第三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强化综合技能,为就业做好衔接。

三学期制与传统的春秋学期制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实践经历,极大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一线,跟踪行业进展,提高实践技能,也有了相对更长更完整的科研时间,有助于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平衡。部分已经开始试行三学期制院校的实践也表明,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3,4]。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难点

尽管三学期制与传统的学期安排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如果要推广实施仍存在一些难题需要探索和突破。

1.各方观念有待转变。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和长假期模式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受到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新的三学期制压缩了春秋学期,取消了暑假,势必引起部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反对,从思想观念上难以接受,可能认为打乱了教学秩序、牺牲了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造成学生的疲劳等。

2.原有课程体系面临重构。推行三学期制改革,春秋两个学期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构,如何在更少的时间内将必备的理论知识传授完毕,同时又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对学校和教师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

3.过程跟踪和监管难度大。传统的学期安排使得春秋两学期结束后学校的监管任务就基本结束,但三学期制模式下的工作实践学期也需要学校进行监管。特别是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表现、人身安全等进行跟踪和监管,确保能达到制度设计的效果,避免出现人身安全等重大问题。这就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措施

1.加强对观念的引导和宣传。三学期制的改革不仅是学习实践安排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为了扭转多年来形成的固有观念,实施三学期制的高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座谈、讲座、网站、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及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使其明白三学期制的内涵、利弊,对于已经实施过三学期制并取得明显成效的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各方主体理解并逐渐接受这种创新和改变。

2.建立多方协作的配套管理体制。针对工作实践学期建立学校、教师、企业共同协作的管理体制,确保过程管理到位有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与校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考核办法,开展组织宣传工作,为工作实践学期推进提供后备支持。企业和教师共同完成工作实践学期内对学生的指导和跟踪管理,企业指定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表现进行回访,检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并对学生的工作实践总结进行评价。

篇3: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

高校创业教育着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随着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我国大部分高校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还积极进行创业基地和创业学院建设,着力构建符合校情的创业教育生态体系。高校较为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侧重创业教学型、侧重创业实践型、综合型和特色型等。随着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向多元化和本土化发展的趋势明显,创业教育理念也在改革中不断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侧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发通识课程、讲座、沙龙等,以提高学生整体创业素质,同时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目标的学生进行强化教育和训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聘请社会创业导师弥补学校创业师资缺口,并成立北航科技园,促进校内科技成果产业化[1]。上海交通大学以创业学院为“主体”,结合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开创了“一体两翼”的综合型创业教育模式,着力培养未来企业家。温州大学将自身办学实际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区域文化——“温州精神”对创业活动的极大认同,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当地创业资源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浙江农林大学将“生态性”“创业型”作为战略定位及办学使命,促进创业教育与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维联动”生态创业教育模式[2]。

二、“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应用

(一)“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通过实践摸索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加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书院制”是在承袭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模式基础上,借鉴西方大学“住宿学院制”模式应运而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书院制”主要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教育目标的均衡。

国内高校“书院制”改革主要借鉴西方“住宿学院制”经验,将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会聚在一个小型社区进行集中管理。每个进入书院的学生,既属于书院,也属于所在专业学院。其专业学习主要由学院负责,而第二课堂教育则由书院负责。“书院制”通过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书院制”管理下,社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设施,以保障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这也是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书院制”在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部分高校本科生教育中试点。西安交通大学于2005年率先实行“书院制”,建立了8个本科生住宿书院。八大书院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划、章程及规章制度,有院旗、院徽、院训、团工委和学生会,倡导学生自治,书院还建有阅览室、讨论室、会客室、谈心室、健身房,以及能举行会议和活动的多功能室等。在育人方面,书院实施大学生生活导航、学业规划、习惯养成、公民素质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3]。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以书院为载体,以学术讲座、读书会、学生活动为补充形式,以通识经典课程为中心展开通识教育。通过“书院制”与通识教育良性互动,立体化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博雅素养和自由人格。实施“书院制”教育已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

实行“书院制”的高校大致有如下共同特点:不同学科的学生混居、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通过活动锻炼社会能力、通过科研项目提高学术水平。与学院相比,书院更致力于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多维度成长,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丰富的兴趣活动,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导师营造一个关系密切、互动交流的师生社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创业教育“书院制”模式的探索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蔚然成风,“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主流,各种利好政策正在全方位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这样的情境下,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和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特征、以寝室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公寓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4]。“书院制”以学生公寓为载体,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维,在高校推行“书院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高校创业教育的“书院制”模式已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经验,可以进行合理有效的理论性探索。

(一)创业教育“书院制”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1. 构建学生公寓创业教育生态

高校创业教育的“书院制”模式,就是以学生公寓为单位,以“书院制”的管理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将有创业意愿、创业情感或创业行动的学生不分专业、年级集中住宿,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成立“创业”书院,围绕创业教育设定书院核心价值,设置创业相关的通识教育,提供创业相关的硬件配套设施和创业实训服务,相当于使学生公寓同时搭载“创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的功能。在书院内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业培育体系,在学生公寓内形成良性的创业教育生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

2. 形成学生公寓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教育的“书院制”模式较为突出的特征和优势在于,创业书院内学生价值观念及理想目标的同质性以及专业学习内容的异质性。把有创业情感的学生聚集起来住宿,使书院形成了天然而一致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学生群体志同道合,价值认同感强,对书院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强,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为学生形成创业团队提供了便利。而把专业不相同的异质性群体集中起来住宿,使学生交际面和视野拓宽,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和全面发展。同时,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使得专业之间的融合加强,资源得到最大化整合,有利于创新思维形成,有利于创业项目和活动多样化。此外,书院学生在专业学习时容易自觉将书院创业创新的思维带到课堂中,影响到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氛围具有极大的辐射效应。

(二)学生公寓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国内外高校,以学生公寓为单位开展创业教育已有先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为学生建立了一系列创业机制和平台,其中最具特点的就是“速度之城”计划。“速度之城”宿舍楼(Velo City)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学生宿舍创业孵化器”,它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创业,让学生有机会一边在学校正常修课,一边致力于创新创业活动。“速度之城”计划的管理团队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基本培训和咨询;帮助他们组建创业团队;邀请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和成功创业的校友座谈,向学生介绍最新科技动向、创业经验、投资趋势、营销策略等;帮助学生调整研发和创业的定位及方向[5]。同时利用学校与业界的关系,帮助Velo City与众多高科技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苹果、微软、黑莓、谷歌公司等[6]。

在国内高校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开展书院制教育试点,其林学院明确将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训练项目列入了“学生宿舍管理及宿舍文化建设实施细则”,以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学生公寓开展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书院除了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以外,各书院还积极举办博雅课堂,内容涵盖了创新创业教育板块。南京审计学院实行书院制改革后,实行在书院制背景下做好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7]。这些案例为“书院制”模式开展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

(三)高校创业教育“书院制”模式的实施路径

1.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书院要在学生公寓中以“创业文化”为核心进行顶层设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创业教育价值目标。书院要围绕创业构建形象识别系统,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书院建筑风格、建筑格局、人文景观等进行创新设计,在精神文化方面,对书院院训、院徽、院服设计要符合创业创新的思维。在日常学生管理方面,书院要把创业教育要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发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和管理领导能力。引导学生围绕创业教育开展学生品牌活动,并利用好信息化技术进行书院创业文化宣传,产生辐射效应。通过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2.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书院要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经验,围绕创业教育合理设置创业课程,开设创业通识课,聘请有创业研究专长、创业经验的教师、企业家、官员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品格等创业综合素养。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以外,为学生开设创业实训课程,邀请企业家进校园宣讲、经常开展创业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形成通识教育加实训课程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书院应该开展创业学学科建设和学术方面的研究,探索创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的发展轨迹。

3. 整合外部创业资源

与普通社会群体的创业模式不同,大学生创业多是以应用新技术、提供新服务为内容的高层次创业,他们的优势是自身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而劣势则是在创业资金、技术突破方面需要帮助与支持。因此,创业书院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避免闭门造车,要与其他国内外高校、企业、政府保持密切互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相结合,应用国际化的视野为学生创业整合外部资源,提供创业发展性支持。

4. 打造学生公寓创业孵化器

创业创新活动本身是实践的,创业教育要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书院社区要帮助学生构建学生创业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鼓励学生应用创新思维开展创业创新活动。为相对成熟的团队提供办公经营场地和设施,同时提供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与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这实质上就是将学生公寓打造成一个小型创业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业服务,形成优质的孵化生态。

四、结语

创业教育的“书院制”构想需要高校拥有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还需要大量的政策、资金支持,对管理者也有更高层次的专业性要求。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要有侧重,特色鲜明,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开展创业教育。此外,为了使创业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要积极与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保持协调一致,走本土化路线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创业教育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驱动力。

参考文献

[1]程波.创业梦想盛开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2015-10-13(14)

[2]马小辉.大学创业教育的生态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231

[3]涂茜.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重构[D].苏州大学,2013

[4]李一,张依.大学生寝室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创新[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5:1

[5]马丹,张子倩.走进“速度之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生创业孵化平台[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3(25):26

[6]张宝钧.大学宿舍里的创新“孵化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鼓励学生创业的机制[J].世界教育信息,2011(11):47-48

篇4: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江苏省镇江、宁波等一些职业学校先后开展了“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个以构建主义为教育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以项目实施为评价核心的“学中做、做中学”职业教学平台。学生在“工作室制”整个学程中经历三种教学形态,分别完成三个阶段的职业成长任务:

阶段一:是以理论学习为教学形态的基础课学习任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不分专业地学习文化基础课,以超越功利与实用的通识教育为通行于不同人群职场中的学生提供知识和价值观,完成的是职业成长中社会基本素养培育任务;

阶段二:是以实训为教学形态的专业课学习任务阶段。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开始分专业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校成立由专业教师与来自企业的外聘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本专业真实项目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高度仿真职场业务的大赛项目,设计出以专业课程学习包和工作包为形态的虚拟工作项目,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接受各种任务包,开展跨年级小组合作任务式项目学习,并接受职业证书和技能大赛等专业考试,完成的是职业成长中基本专业素养的任务;

阶段三:是以顶岗实践为教学形态的实习升学任务阶段。学校实训基地有学生自己成立的企业和老师根据学校规范要求申报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专业工作室,同学们在老师工作室或者同学自己成立的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接受社会真实工作项目任务的磨炼,完成的是职业成长中企业真实项目的综合实习任务。

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自我构建学习方式: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不再从概念理解起步,而是从领受工作任务开始。工作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工作任务分解知识与能力要求,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边学边完成项目任务。在顶岗实习阶段,能力强的学生在工作室老师与企业师傅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成立自己的公司,和同学们一起在自己的公司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在整个项目任务实践中,同学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自我构建方式获得,为今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式提供积极体验。

2.教师组织教学方式:首先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事,在工作任务驱动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为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成立了工作小组,各小组按专业混合编班,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方向的学生成为工作上的“同事”,与不同层次人开展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今后社会实践中的合作奠定积极的体验。其次是分阶段、模块化开展的全程项目教学将学生和老师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师生关系发生变化,老师不仅是老师,还是同事、领导和上下级关系,建立“面向过程和产品”的学习评价制度,包括理论知识与项目实施两项评价考核。

3.校企平等合作方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打造共同的利益纽带,开创平等互助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按照企业的工作场景在校内建成与企业环境高度统一的虚拟车间与实训实习基地。基地中,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项目小组,企业派出专门技术人员充当“师傅”,与教师共同指导项目小组在虚拟车间完成企业委托的产品或项目。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和工作室组织专门师资和企业专业人士开设创业集训营,对有意愿开设微型企业的学生进行集中政策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培训。

三、教育生态观下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l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把教育学与生态学联系起来,形成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根据生态学相关理论,人类社会系统属于人造生态系统,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生态紧密相连的,把职业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中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更有助于职业教育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站在教育生态观视角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生态观,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职业很好地融合,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出尝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高度统一:“工作室制”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线、以工作室为中心的与工作环境高度一致的规范环境,为学生提供教育环境与职业环境高度统一的教育生态环境。教室布置成有隔断的办公间,同学们面对自己的办公空间而不是统一面对黑板和老师;实训教学设施设备完全模拟企业设施设备配备,学生使用的都是与企业一样的生产设备;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在企业的学习过程一样,在做中学和学中做,边做边学。

2.教育结构与企业结构高度一致:学校参照企业的真实项目模拟出实训实习项目,师生关系变成师徒关系,同学关系变成同事关系,学校的评价分析与企业一样,是针对工作项目的评价与分析,学校的教育结构与企业的生态结构一致。

3.改善教育生态学中的花盆效应: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指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易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从书本到书本会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带进教室,克服教育生态学中局部生境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

4.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节律:与普高理论教学不同,“工作室制”的做中学采用的是一种由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法开展实践到理论的学习的,这种学习方法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节律特点,根据教育生态学的教育节律理论,被教育者有各种生理节律,按照教育节律机制安排教学,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5: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1.教学行为单一

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更需要“因材施教”。学生的专业条件、学习能力不同,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所不同。现行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生源为经过播音主持专业选拔,具备了播音主持专业学习潜质的学生。在这一前提下,教学行为可以相对统一。但随着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招生数量的大规模增加,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生源总体质量下滑,生源质量两极分化明显。生源情况的变化也必将给教学行为带来变化。

2.教材、教师的脱节

广电行业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层出不穷,教科书的更新速度远跟不上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更新。如果完全按照书本进行教学,必然与实践脱节。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一个教学内容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调整,时间较长,程序较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带动教学,通过设计相关教学项目,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就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空间,在学校的“教”与社会的“用”之间开辟了一条便捷通道。

3.评价方式单一

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是以“课堂表现”和期末成绩为主的评价考核体系。这种考核体系“重表现”、“轻能力”。其结果就是学生注重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却忽视了平时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成绩单很漂亮,却不能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者的毕业生不乏少数。相对于本科学历毕业生,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动手实操的能力。而这一核心竞争力的.丧失,也必然造成了“毕业即失业”。

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致使目前高职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堂教学效率低,其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与社会的“用”脱节,“实操能力”差。因此,有必要实行更具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艺术潜质在某称程度上决定了艺术成就。现行的招生政策下,有部分生源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如形象、音色、感受力等),无法胜任播音与主持工作。在以“精、尖、专”为特点的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这部分学生很难学有所成。因此,需要有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播音主持工作只是“采、编、播”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完成不了播音主持工作任务。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以该专业的职业核心课《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为例,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受自身专业条件所限制,注定将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进行教学,使不能掌握主持能力的同学,可以掌握“采、编”等其他能力。在完成一个项目(一档节目)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主持人”这一岗位,还需要其他岗位的互相配合,包括采访、编辑、摄像、灯光、导播等等,让不同条件的学生在工作室中扮演不同角色,锻炼不同能力,并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角色互换。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艺术实践和经验传授,注重提升专业技能、拓宽艺术视野和培养创新能力。这一模式充分考虑到生源的差异性,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缩短上岗培训时间,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教学目标。

三、 高职播音与主持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高职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现行“课堂”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将单一的“课堂”为载体转变成“课堂+工作室”双重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平台

构建三级教学平台。一级平台:学校总体协调控制、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提供政策。二级平台:系是工作室所依托载体。可以聘请有行业丰富经验的行业人员进入工作室教学,为工作室引进项目输出服务提供便利,同时建立校内外工作室实训场所。三级平台:教研室是开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织者,工作室由专业教师负责,以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统筹安排师资、教学设备和实训室等,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2.构建“1+1=1”三段式课程体系

以专业技术领域所需的能力为目标,构建职业型、任务化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将高职的3个学年按照“1+1+1”的三段式课程进行构建,即“职业基础阶段+模拟项目阶段+真实项目阶段”,每个阶段为一个学年。

(1)第1阶段,职业基础阶段——高职一年级:以课堂为载体,课程包括所有的公共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要求掌握职业发展所要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第二阶段的模拟项目阶段奠定基础。

(2)第2阶段,模拟项目阶段——高职二年级:这个阶段也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阶段,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应用阶段,是职业能力的养成阶段。这一阶段由课堂教学与项目教学共同组成,课堂教学为职业能力拓展课。职业核心课程要求在校内实训室以“虚拟项目”带动教学,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这一阶段开设若干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设计出若开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获得学分。一个学生即可以选择不同工作室的不同项目,也可以选择同一个工作室的不同项目。教研室对学生选择的项目类别不做要求,但对完成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在项目中所从事的岗位进行要求。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例,从二年级开始,为学生开设了播音主持工作室、采编工作室和礼仪主持工作室。每个学期每个工作室要开展5个项目,一共是15个项目。每位学生至少要完成一半即8个项目才能获得应有的学分。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课程所要求掌握的能力。

(3)第3阶段,真实项目阶段——高职三年级:这一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选择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围绕工作任务,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使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动态联系,进行职业素质与岗位技能训练。聘请行业教师以行业标准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艺术创作生产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阶段的“工作室”项目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分方向教学,项目教学面对所有学生,由学生选择项目,通过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目标。第三阶段,是直接面对就业的顶岗实习阶段,基于学生已经对于自己的专业适用性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一定了解,可以采用分方向的方式进行教学,即一个工作室为一个专业方向,学生和所属工作室都是固定的,如:播音主持工作室的教学对象为具备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能力的学生。采编工作室的教学对象为具有较好的采编能力,有志于从事采编工作的学生。礼仪主持工作室针对具有良好的活动策划执行能力、从事礼仪主持活动与策划的学生。

3.构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团队

(1)素质要求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行家专家来校讲学,担任工作室导师;对在职教师进行选拔、培养,到行业一线挂职锻炼。鼓励工作室教师到社会上兼职,承接项目,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整合社会教学资源,为工作室教学服务。构建、实践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协作要求

在工作室模拟项目阶段,课程与课程之间无缝对接,因而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配合协调能力,组成教学组。甚至在项目执行阶段,不再是“一课一师”而是“一课多师”。由若干老师同时参与指导,分别从各自课程所要求的能力出发,教授相关技能,对学生提出相关要求。这就要求老师之间要有较高的协调配合能力。

四、结语

作为艺术类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个性化、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加突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用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工作室项目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直接用作品来检验教学成果,也更符合高职教学特点。这一模式很好的结合了职业教育和播音主持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实战性、应用性的艺术高职人才,实现了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付百学,刘耀玉,杨林,王兴彬.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

[2]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3]李晓溪.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论文,.

[4]徐玉娟.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0).

[5]王焕波.浅谈校企合作——“专业工作室”实施规划方案[G],中国职协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

篇6: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一) 培训动机缺乏内驱力

虽然“争创学习创新型企业, 争创学习创新型员工”的活动在很多企业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但是仍然有许多员工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缺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企业开展的很多计划性规模培训, 又不能充分体现员工的岗位任职要求与个性特点, 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动机。

(二) 培训内容缺乏吸引力

传统的员工教育培训经常以完成全员培训率为目标, 停留在预定式的计划培训模式中, 对员工个性需求、岗位特点的重视不够, 造成设计的培训内容对员工缺少吸引力。

(三) 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

尽管企业加大力度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 但培训方式依然存在单一化, 没有区别性、针对性地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员工的培训需求, 接受培训的员工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四) 培训机制缺乏约束力

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刚性的约束机制, 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时, 培训学习往往被忽略。由于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和培训模式的陈旧, 企业也没有建立一套将培训过程、培训结果与员工个人绩效、薪酬激励、岗位异动调整等紧密挂钩的机制。

在企业中, 岗位等级高低和员工个人能力素质差异的存在, 决定了员工的教育培训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来进行培养。要解决以上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 引入科目制学分管理的培训模式不失为一项有益的尝试。科目制学分管理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按照科目制原理来设计一套可供员工自由选择的培训课程体系, 二是按照学分制管理的方法来设计一个培训管理的机制。

二、科目制学分管理的培训新模式

(一) 科目制培训课程体系

科目制培训课程体系是指培训机构根据岗位培训标准, 提供科目制的培训模块与培训课程, 员工可以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个性特点, 自主选择培训课程与项目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 充分尊重了员工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 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科目制模块的培训课程体系应根据员工的能力素质要求与岗位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来设置, 应体现基础性、进阶性与选择性的特点:基础性强调的是培训课程基于岗位基本任职资格条件, 进阶性强调的是培训课程基于岗位晋升的胜任素质模型, 选择性强调的是课程体系基于员工的个性选择。

(二) 学分制培训管理机制

学分制原本是高等院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办法, 是一种以学分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运行机制。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的“选课制”, 是以学员选课为前提和基础, 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衡量学员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年制相比, 学分制给学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学员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 是更为先进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与传统培训管理模式相比, 学分制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由指令性转化为指导性来组织培训。学分制改变了过去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培训模式, 使员工更具有自主性与选择性。二是以一种灵活和具有弹性的制度来实施培训管理。实施学分制更注重员工岗位特点与个性发展, 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员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培训计划、岗位要求自由选课, 根据社会需求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 自由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

由于学分制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 目前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均采用“学分制”, 澳大利亚较早地把学分制引入成人教育领域。学分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界广受重视, 尤其在成人教育和员工培训的运用上呈现出一种重要的发展走向。

三、供电企业科目制学分管理的培训模式设计

作为技术密集型和应用型的企业, 供电企业历来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 本文以供电企业生产岗位人员和管理岗位人员为培训对象, 分别构建科目制培训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培训管理机制。

(一) 生产岗位人员的科目制学分管理

1. 生产岗位人员的科目制培训课程体系。

生产岗位人员的科目制模块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管理工具等四个培训模块, 其培训课程体系见表1。

2. 生产岗位人员的学分管理。

员工年度岗位持证达标学分由课时学分、课程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 非持证培训年度的培训学分由课时学分和奖励积分组成。各级生产岗位人员培训学分标准详见表2。

其中, 课时学分按课时计算, 每课时 (45分钟) 计1学分, 一天为8学分;课程学分按课程计算, 每考试合格一门课程计5学分;奖励学分的折算标准见表3。

(二) 管理岗位人员的科目制学分管理

1. 管理岗位人员的科目制培训课程体系

管理岗位人员的科目制培训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领导艺术、管理能力、人文底蕴和执行力五个培训模块, 其培训课程体系见表4。

2. 管理岗位人员的学分管理

管理人员年度达标学分由课时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各级管理岗位人员培训学分标准详见表5。

其中, 课时学分按课时计算, 每课时 (45分钟) 计1学分, 一天为8学分;奖励学分的折算标准见表3。

四、科目制学分管理培训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培训管理网络, 形成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部、员工所在部门、员工本人的层层管理培训网络。要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 全面掌握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情况。要实行培训办班申报制度, 规范员工教育培训的秩序, 将各部门开展的培训纳入科目制课程体系统一评估管理。要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奖惩制度, 明确员工培训学分的结果应用。

(二) 研发优秀的培训课程体系

科目制培训课程体系立足于岗位任职要求与员工的能力素质拓展, 要建立健全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要求, 出台岗位培训规范, 进而结合员工的胜任素质模型, 研发优秀的培训课程体系。

(三)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

员工教育培训实行科目制学分管理, 必然要求企业能够不间断开设科目制课程体系中规定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设一支由内部讲师和外聘讲师组成的强大师资团队, 这个团队能够围绕课程体系, 不断开发培训课件和相应的题库, 并不断按照教务计划开设培训班。优秀的师资团队同时要求授课讲师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培训方式方法, 提高授课技巧。

(四) 注重信息反馈和效益评估

只有对培训效益进行反馈评估, 才能确保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大力开展效益评估, 积极推行培训质量反馈制度, 开辟培训对象的回访渠道, 通过对受训员工和培训项目本身这两方面的评估, 来了解培训内容和需求是否一致、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培训的实际效果, 并根据评估意见及时改进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培训师资的选择, 从而形成一个“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考核和评估-反馈和总结提高”的循环过程, 推动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向前发展。

(五) 强化学分认定与结果应用

篇7: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师资培训

目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19万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755.2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113.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5.84万人(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其规模已接近高峰。中职学校教育的重点已由规模发展转移为提高教学质量。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文件要求“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职业学校招生就业的市场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全新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当前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已进入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阶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础,学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

2014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要求中职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专业发展的能力观和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师的专属名称,是区别于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指名词。简单地说,“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专业标准》规定,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教育评价能力等,又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就要和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技术进步情况,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来源单一,水平低,“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尚未建立;“双师型”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建设保障机制、教师培养培训体制不健全。

2.缺少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力度不够,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兼职教师比例偏低,队伍管理不科学,师资流失问题严重。

(二)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原因分析

1.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聘用制度不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缺少规范,兼职教师聘任通道不够畅通。

2.“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校企合作”缺少相应政策制度支持,教师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需求相脱节。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层面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拓宽中职校教师准入渠道。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提高中职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型师资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二)学校层面

改变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双师型”教师评价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专业提升。整合有利因素,采取有效手段,促进教师由“双证”教师向“双能”教师转变。同时,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全面优化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每年组织教师进行实践锻炼,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业务实践,在实战中,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联系,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师层面

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中职学校教师的光荣感和归属感,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专业风格争当专业名师,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深入企业一线,提升“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新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训的培训指导,提高新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从制度上保障了对新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成长。

随着中职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集聚一批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适应中国中等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梦卿,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17.

[2]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74.

[3]隋亚荣.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中职教师素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87-88.

[4]刘红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J].成人教育,2009,3.

篇8: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现阶段, 我国绝大多数中学实行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 即一个有几十个学生的班级由某一个科任教师担任班主任, 全面负责整个班级的管理, 包括开学报名工作、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思想动态的监控、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工作、学校与班级间的沟通等等各种与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相关的方方面面。在很多学校, 班主任通常是从高考或中考学科中的科任教师中选出 (这些科目学校称之为主科) , 因为这些科目的周课时比较多, 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多, 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展开;没有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几乎不会主动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 除了完成本学科的日常教学工作 (如上课、坐班、批改作业等) 以外, 很少主动过问学生本学科学习以外的情况 (如思想动态、心理健康、人格塑造等) 。

从中国引入现代教育制度以来, 单一班主任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毋庸置疑, 班主任对中小学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笔者以为,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模式已经极端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其众多弊端已经非常突出, 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现行单一班主任制的弊端分析

1. 与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当代中国国情已严重不相适应

众所周知, 当今社会正经历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过程, 各国都是全球经济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各国都是这个开放世界中的一员,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必然导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其他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 社会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而且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伴之而生成了各种不良的社会因素 (如唯利主义、道德滑坡、过度商业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等等) 。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这就导致了学生人格特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加大了班主任人格的固定性、单一性与学生人格的流变性 (老师年年相同, 学生岁岁各异) 、多样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种师生人格一对多的矛盾, 这也就加大了班主任管理、教育和影响学生的难度, 对充满多样性的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笔者有着十几年的中学教育工作经历, 经常听到不少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单纯”, “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了”, “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啊”。在这样的形势下, 单靠一个班主任全面负责起一个有五六十人甚至更多的班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 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2. 单一班主任制大大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对班主任教师的身心健康不利

面对学生人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加上不少学校班级人数严重超标, 特别是有些重点学校和所谓名校班级学生数超标更严重。这势必大大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使班主任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对班主任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我们知道, 班主任既要和其他教师一样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又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间的矛盾, 对有的学生还要不定期谈心, 与家长沟通或家访。总之, 几乎所有的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相关的事情都要班主任来亲自处理, 可见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是何等之大。有不少学校, 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 尽管有的还有不菲的班主任津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3.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要求太高, 实际中班主任难以达到

根据以上分析, 班主任既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又要负责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 这就要求其具有充沛的精力、较高的管理能力和近乎完美的性格。如教育学生、处理师生和生生矛盾的艺术性, 良好的性情, 良好的沟通力, 还要活泼开朗。可以说做个优秀的班主任是非常难的。

4.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大大闲置从而浪费了人力资源 (非班主任的潜能)

由于非班主任教师很少主动参与班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 (课堂教育教学除外) , 这就使这些教师的资源即他们的潜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没有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教师资源的浪费。例如, 有些科任老师除了上完课批改作业等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以外, 几乎不和学生接触, 使学生与非班主任老师间的关系很淡漠, 有的老师任教多年却叫不出几个学生名字, 学生也有很多不知道老师叫什么, 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对学生成长不利。

有的科任老师丝毫没有参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教育工作, 还有的老师从未担任过班主任, 这是一种遗憾和残缺。这样的老师, 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师, 这是单一班主任制所造成的缺憾之一。

5. 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同事关系

首先, 单一班主任制造成教师间工作量实际上的不均衡。有的学校某一学科教师力量相对紧缺, 一些教师既担任班主任又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而有的学科教师相对宽裕, 有些老师又不担任班主任, 这客观上造成了老师间工作量的不均衡, 也与公平原则相悖, 可能影响同事间的关系, 给学校安排分配教学任务带来困难。其次, 由于有的学校有不菲的班主任津贴, 而且有的学校班主任相对固定, 几乎年年是那些教师。能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毕竟是少数。这就人为造成了班主任老师和非班主任老师间收入的不平衡, 严重的可能影响教师间的关系, 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三、多班主任制的优越性

所谓多班主任制是相对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而言, 学校或班级根据自身情况, 决定一个班级由多个甚至所有科任教师共同担任“班主任”, 共同参与班级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较之于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而言, 多班主任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其弊端, 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 这里不再详细展开论述, 简单归纳如下:多班主任制与全球化大背景和我国国情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和独生子女政策等) 相适应, 大大缓解单一班主任制中班主任人格与学生人格一对多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师资源, 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全面参与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能。它能较大程度减轻原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和工作量, 实现工作量均衡化, 使更多教师成为“班主任”, 使教师们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更多耐心去教育、关怀和影响学生, 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教育和人格熏陶, 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大有裨益, 能优化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 有利于形成并保持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有利于建设公平和谐的校园。总之, 笔者认为多班主任制是对实行了上百年的传统的单一班主任制的根本性变革, 对我国基础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四、多班主任制及其操作构想

1. 各中学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实行多班主任制以及在哪些年级班级实行

实行多班主任的班级的班主任可以由科任教师自愿报名或学校指派担任“班主任”。每一个班主任具体负责哪些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要明确下来, 指定其中某个班主任老师兼任“总班主任”, 负责各班主任老师之间的协调和学校与班级间的沟通等整体性工作。

2. 防止工作推诿和责任推脱

一般情况下, 谁的学生谁负责, 如果某班主任老师不在, 学生有情况也可以找“总班主任”或其他班主任, 这些班主任也应该负责, 不得推诿。如有某班主任老师推诿, 学生可以向学校有关部门 (如教务处或政教处) 或校领导反映。学校发现这种情况可以对该班主任进行教育或处罚。

3. 建立并完善与多班主任制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效果跟踪分析机制

学期终了, 学校根据各班主任的总结、平时工作记录和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及总班主任的测评, 对各班主任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出全面了解和掌握, 也可以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之一, 对表现不良的班主任予以更换。

4. 多班主任制对全体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综合素质要求

多班主任制要求尽可能多的甚至全体教师担当起以往班主任的角色, 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完善自身人格, 不断学习, 提高管理、沟通等各方面能力, 以便更好地接触、了解、影响、教育和管理性格多样的中学生, 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篇9: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教育论文

摘要: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改革和书院教育的逐步复苏,国内部分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陆续的实行了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由此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很快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从书院制视角下,探析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其具有的独特张力。

关键词:书院制 ;公共艺术教育;独特张力

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自唐至清,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文化风格,古代文人视其为求知问学的精神家园。虽然由清末改书院设学堂标志着书院制度的终结,但书院深厚的文化遗存、历史蕴含及书院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对当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近年来,国内高校部分高校进行了积极探索,陆续实行了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现行的书院制,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实行的“书院-学院(学科)制”。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对我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汲取了国外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著名高校的住宿学院制的以学生宿舍为全新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配合完全学分制,形成了现行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通识教育和非形式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第二、三课堂)、积极发挥文化艺术社团的组织与纽带作用、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等途径实施。

在书院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合理的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张力。其独特张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公共艺术教育能有效促进艺术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融合。书院制人才培养下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有步骤地加强艺术通识教育,逐步把艺术通识教育提升到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的地位,使它们相互促进和有机的融合,使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相互交融与迁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

第二,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公共艺术教育对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已从“专业性”向“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提出新要求。在书院中,公共艺术教育可以给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平等的交流机会,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情感、文化、信息等方面进行相互交融、影响、促进、渗透和提高,对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公共艺术教育在书院中开设公共艺术教育通识课程还可以有效扭转学院、学科课程设置过度专业化的现状。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格与人才素质来看,高校课程设置往往专业性过强,使学生知识背景、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的社会形势下,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将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能力的全面要求。公共艺术通识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不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知识的综合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普列汉洛夫曾讲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1]艺术的情感性特征不仅在艺术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艺术欣赏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公共艺术教育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让书院中的学生对生动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形象进行感知,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活动中,让学生心灵、思想、情感之间进行丰富的交流、对话和感染,一方面能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中国早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说:“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

通过研究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通识教育和非形式教育所提倡“通”、“宽”、“全”、“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有机契合,都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使之成为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新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孙倩.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54-156

[3]苏玲,曾艳,贺才琼.深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4]王巍,钟天娥,池阿海,李敏.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

[5]庞海芍.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08)

[6]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上一篇:西安新家装修注意事项下一篇:双簧《整你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