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及总结2课时

2024-07-17

《观潮》教学设计及总结2课时(共6篇)

篇1:《观潮》教学设计及总结2课时

**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

四年级

语文

导学案

主备人

黄妙虹

复备人

审批人

谭肖珍

编号

学生姓名

小组

1、观潮

课时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实施导学案,发挥每个成员的学习作用。

学习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重、难点

预测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学习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前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4自然段。

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

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1、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钱塘江潮以其汹涌的浪潮和陡立的水墙闻名于世,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观潮。今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吧。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2、对子相互交流、检测独学内容。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

3、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1、各学习对子暴露对学不能解决的疑问,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尝试解决,小组长梳理总结。

2、组内交流对学成果,展示区板书小组群学成果及群学后仍旧不懂的问题。

3、教师引导组间互学,解决各组的疑难问题。

4、教师到各组巡视,调查学情,将本课的重点、易错点、疑难点梳理出来,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组长到“任务报到站”自主领取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五、组内展示,组间互学(小展示)

小组内进行展示,互动交流,教师巡视,点拨,了解情况,及时收集学习信息。

六、主动展示,张扬个性(大展示)

1、通过朗读,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看到的景物美丽,人们的心情焦急)

3、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5、写潮去时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

6、组间进行补充、建议或质疑对抗、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拨。

7、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点拨。

4、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七、及时测评,促进发展:

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的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按原文填空。

B、造句。

犹如:

C、这段话从()和()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八、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课后

反思

篇2:《观潮》教学设计及总结2课时

本课的教学按情景设置, 激趣导入;目标展示, 任务驱动;师生互动, 整理思路;观察体验, 自学物性;搭建模型, 探究结构;实验探究, 学习化性;迁移运用, 反馈提升展开。

一、教学实录及分析

1. 情景设置, 激趣导入。

教师:著名诗人艾青在一首诗中写道:水的外形, 火的性格。寓意外柔内烈。请同学们猜一猜他指的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答:是酒精。

教师:酒精的学名叫乙醇,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乙醇。

【设计意图】精心选取艾青的诗歌片断, 引出课题。酒外像水, 内似火, 外柔内烈, 具有意境美;从化学视角来看, 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 还带有猜谜趣味, 具有科学美。情境设置别出心裁, 一上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咏酒的诗篇成千上百, 也听过很多教师用朗诵咏酒的诗句引入课题, 但这样处理有两点不足:一是有关诗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是只起了穿衣戴帽的作用。本设计选取的诗句不仅意境美、科学美, 意味深长, 而且用时短而容量大, 将其展开, 如同一根红线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板块连接了起来。

2. 目标展示, 任务驱动。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2) 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 知道羟基与氢氧根离子不同, 知道羟基决定乙醇的化学特性; (3) 知道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与钠的反应, 乙醇的氧化反应 (燃烧、催化氧化) ; (4) 了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含义。知道有机物官能团决定物质的性质、用途。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 学生有了目标意识, 在以后的各个环节中就会主动围绕目标进行探索, 通过同化和顺应, 充实和修正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长期坚持提示目标,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其概括能力。

学习目标不等同于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是呈现给学生看的, 因此要用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呈现, 因而笔者没有采用三维目标的方式呈现。方法的指导、情感的渗透由教师有意识地融入了教学过程之中。

3. 师生互动, 整理思路。

教师提问:水的外形说的是乙醇的色态, 火的性格说的是乙醇可以燃烧, 同学们还知道有关乙醇的哪些知识?

学生 (自由发言) :75%的医用酒精可用于消毒, 实验室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 酒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 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乙醇可用于发烧病人的物理降温, 乙醇是绿色的可再生生物能源, 乙醇可以表示为C2H5OH……

教师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 很好!乙醇用于发烧病人进行物理降温, 说明乙醇熔点低, 易挥发, 属物理性质;酒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 说明乙醇易溶于水, 属物理性质;C2H5OH是乙醇的结构简式, 属分子结构知识;实验室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乙醇是绿色的生物能源——化学性质;医用酒精可用于消毒——用途;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是乙醇的工业制法……

多媒体展示: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用途的超级链接式的主页。

【设计意图】一是体现从生活走入化学的理念, 紧扣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主题;二是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学, 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分类能力, 进行学习方法和化学思维方法的指导;四是用多媒体做成超级链接式的主页串联各教学环节, 在潜移默化中, 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认识。在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时, 教师应占有大量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用途的资料, 教学预设越充分, 课堂生成就越精彩。

新课程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因此, 我们要将与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与教学有关的内容纳入教学之中, 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活跃课堂气氛, 开阔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路,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教学有放有收, 进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能力。

4. 观察体验, 自学物性。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桌上无水乙醇样品的颜色、状态, 并闻其气味, 用棉签蘸乙醇于手背上体验降温的感觉。

学生阅读教材, 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展示:乙醇俗称酒精, 是无色, 具有的液体, 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挥发, 能与水以互溶, 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中。

启发诱导:分析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

归纳与小结:主要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几个方面考虑。

学与问:为什么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乙醇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在此教学环节,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观察、指导自学。

【设计意图】对乙醇的物理性质采用直观的体验式教学, 加深学生对乙醇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 特别是用棉签蘸乙醇于手背上体验降温的感觉, 实验趣味化, 能活跃课堂气氛, 形成一个教学小高潮;通过学以致用达到及时反馈的目的。

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知晓阅读的方法, 如浏览、精读等。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 在教学方式上动静结合, 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 搭建模型, 探究结构。

学生动手将乙烷分子模型改装成乙醇分子模型, 并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教师:C2H6O还有另外一种结构, 对化学有兴趣的同学, 在化学选修5模块中将进一步学习到。

启发诱导:由-OH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检验乙醇是否有碱性?

学生:想到了氢氧根离子。用酚酞或PH试纸检验乙醇是否是碱性物质。

补充实验:在少量乙醇中滴加酚酞, 观察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教师讲解:乙醇分子可看作乙烷分子中的H原子被-OH所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OH叫做羟基, 与氢氧根离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像这种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羟基比较活泼, 决定乙醇的化学性质。像这种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手制作分子模型, 强化学生对乙醇结构的直观感受, 在头脑中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补充一个检验乙醇是否有碱性的小实验, 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营造愤悱情景, 生生互动, 合作探究, 降低教学难度, 从而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结构的比较, 留待选修课解决。结构模型的呈现方式有教师演示、多媒体图片展示或软件制作展示等, 但学生认为, 由他们自己动手搭建分子模型, 兴趣更高、学习更投入、印象更深、效果也更好。

6. 实验探究, 学习化性。

过渡:羟基决定乙醇的化学特性, 乙醇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 (教材实验3-2)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投影实验步骤, 记录实验现象:用滤纸擦干钠表面的, 点燃气体前要, 干燥烧杯壁上出现液滴, 说明燃烧生成了;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现象, 说明钠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是。

思考与交流:

(1) 回顾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与钠和乙醇反应的现象对比有何不同?如何解释?

(2) 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置换反应)

动画模拟乙醇和钠反应的微观过程。

(3) 乙醇和钠反应速率比水和钠反应慢 (快/慢) , 已知煤油是烷烃的混合物, 试比较下列划线的氢原子的活泼性:

探究小结: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产生氢气, 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师巡视指导, 个别解惑答疑, 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积极思考。

【设计意图】学生对乙醇和钠的反应没有知识基础, 因此采用引导式实验探究方式, 由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实验。通过与钠和水的实验比较, 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动画模拟乙醇和钠反应的微观过程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但不要求学生掌握乙醇的断键部位。

教师讲解:乙醇的火的性格, 指乙醇可以燃烧, 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出大量的热。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拓展: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

过渡:乙醇的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反应。当条件改变时, 同样是乙醇和氧气, 发生的氧化反应又是什么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 (教材实验3-3的改进实验)

(2) 乙醇的催化氧化。

投影实验步骤, 记录反应现象:

将凹形铜片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 凹形铜片表面变黑, 在铜片上滴加几滴乙醇, 灼热的变黑的铜片表面, 并的乙醛生成。

思考与交流:

(1) 结合铜片发生变化的现象, 思考铜在反应中的作用。 (铜起催化作用)

(2)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强调乙醛不能写作CH3COH)

动画模拟乙醇催化氧化断键位置, 加深学生对反应本质的理解。

【设计意图】乙醇的化性是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积极思考、验证产物、分组讨论, 较好地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思维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书写, 概括等各项能力进行训练, 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和优良的习惯。教学设计环环相扣, 问题设置层层递进, 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知识。

高中新课标指出, 要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仪器制作简单, 操作简便, 所用乙醇极少, 并且解决了闻乙醛气味难的问题。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简洁化的趋势,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做了一个生动的示范。

讲解并板书: (3) 乙醇被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为乙酸。

多媒体展示图片:交通警察检查酒后驾车, 酸性重铬酸钾遇到乙醇时, 橙色变为绿色。

视频:醉酒驾车的重大事件及社会危害。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思考并讨论:结合乙醇的性质, 请同学们总结乙醇的用途。

(1) 用作生物燃料。 (2) 制造饮料和香精等。 (3) 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如制造乙酸等。 (4) 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 (5) 医疗上常用75% (体积分数) 的酒精作消毒剂。

【设计意图】通过对乙醇用途的介绍, 感受并赏析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 更要初步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7. 迁移运用, 反馈提升。

(1) 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B.钠块熔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

(2) 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 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 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

A.硝酸B.乙醇C.氢氧化钙溶液D.稀盐酸

(3) 已知:C2H6O的结构可为下面 (1) 和 (2) 式, 由0.1mol乙醇跟适量钠反应生成氢气 (标况) 1.12L, 请解释乙醇的结构是 (1) 式CH3CH2OH, 而不是 (2) 式CH3OCH3的理由。

(4) 课后任选一题:查阅资料, 近年醉酒驾车事件及危害;酿制米酒。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 注重情景式教学。

高中新课标指出, 要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通过模型、课件等形象情景、分组探究实验等实验情景、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景、强化运用的迁移情景、及时评价的激励情景等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维持和强化学习动机。特别是将引课情景作为主线串联各教学情景, 使整堂课教学程序设计流畅, 环节清晰, 结构紧凑。

2. 注重目标式教学。

通过准确把握课标要求, 展示学习目标、思考与交流、课堂讨论和练习、反馈检测等, 及时掌握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目标认知水平的差距, 调整教学节奏, 较好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且, 对于选修5部分的乙醇知识我们没有涉及, 而是预留了诸如C2H6O还有另外一种结构, 对化学有兴趣的同学, 在化学选修5模块中将进一步学习的问题, 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

3. 注重体验式教学。

我们为学生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口讨论、动耳倾听、动脑思考, 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体验。特别是学生在手上涂乙醇感受降温的感觉、搭建乙醇分子模型以及测乙醇的pH, 都形成了一个个的教学小高潮,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逐渐建构了一个丰富的、具有亲身体验的认知结构,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

4. 注重学法指导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情感的渗透。

通过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乙醇知识, 并分类, 培养学生发散和收敛的思维能力, 以及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方法。通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堂课紧紧结合生产、生活、社会的实际进行教学, 让学生知道物质的两面性,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 32.

篇3:《画风》(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小朋友“画风”的情景,让学生从中感悟,学会“画风”。

2.让学生通过读、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画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在教学中生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水儿见它皱眉,云儿见它让路。)

(学生猜谜语。)

你知道哪些有关风的词语或句子呢,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春风拂面、和风细雨、暴风骤雨、寒风刺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你们知道的真多!风姑娘都迫不及待地跑来和我们打招呼呢!大家听一听!(播放风的声音)是呀,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说出来,可是,风可以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画风》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新课,并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继续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复习生字,巩固旧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生字的时候,认识了三位新朋友,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图片:宋涛、陈丹、赵小艺)今天这三位小朋友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词语朋友呢,看看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读一读?

(指名读词语)出示:乌云、旗杆、雨丝、斜斜的、忽然、眨眼、转动、呼呼的

学生开火车练读词语。(注意易读错的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以文中的小朋友带来的生字词语朋友的形式,进行开火车练读,使枯燥无味的读生字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巩固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把风给画出来的呢?

2.小组讨论,用波浪线标出三个人画风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3.学习赵小艺画风的句子。

有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谁画风的句子?(点名回答)

板书:赵小艺——旗子飘动(画)

你找的真准确,大家看,(开窗)流动红旗随风轻轻地飘着,好像也在夸奖我们呢!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怎么样呢?(高兴、自豪)那谁愿意来当聪明的小艺,用高兴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这段呢?(点名读)刚才小艺读得多自信呐!

我们从宋涛的话中可以知道,赵小艺画出了风,是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我们再来说说,还有谁把风给画出来了?

4.学习宋丹画风的句子。

原来是宋丹不甘示弱,有谁找到了宋丹画风的句子吗?(指名朗读)

板书:宋丹——小树弯腰 (画)

瞧!小树正在风中点头弯腰呢!多可爱啊!老师都忍不住想要读一读了呢!现在请大家站起来,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老师读,你们来做动作。

(师范读,合作表演)

5.学习宋涛画风的句子。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小男生宋涛是怎么画风的呢?(指名朗读)

我找一位同学来当宋涛,到黑板上来画一画!(请生上台)我们轻轻地读,他来画。

(生齐读,指名画)

你画的真不错!同学们你们看,太阳公公悄悄地躲起来了,天边飘来了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小雨点们就一个接一个地跳了下来,形成了细细的雨丝,可是为什么雨丝会是斜的呢?(有风)

板书:宋涛——雨丝斜下

斜斜的雨丝好像一幅帘子挂在空中,多美啊!请漂亮的小女生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吧!(女生读)

读的真好听,现在三位小朋友都把风给画出来了,画完了吗?有谁又画出了风吗?

6.学习赵小艺第二次画风的句子。

赵小艺真爱动脑筋,她又画出了风,有哪位同学来读读赵小艺第二次画风的句子?

(指名读)原来啊,赵小艺又画了个风车,我们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有风呢?(转字)

板书:赵小艺——风车转动

风一吹,风车立刻就转起来了,多神奇啊!课文中风车转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大家能模仿一下吗?(呼呼!)

听!转得多快啊!那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呼呼”要读的重一点,用力一点!在座的小男子汉们,我知道你们最会表现这种神奇有力的样子了,请你们读一读吧!(男生读),读的真给力!

7.读完了课文,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呢?为什么?

8.这三位小朋友都非常聪明可爱,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读旁白),注意,“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这几个地方要读得一次比一次更自信,更自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以读带讲,在读中感悟,明白了三个小朋友通过不同的方式“画风”,更懂得了事物之间的联系,遇到事情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我们班的小朋友会画吗?假如你是一位小画家,你要怎么来画风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播放音乐,师朗读启发灵感)

一阵阵的风向我们吹来了,它在小朋友的身上,它在家中的阳台上,它在我们的教室里,它在高高的天空中,它在清澈的小河里,在碧绿的田野里……

【设计意图:借助文本,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发挥想象,动笔画一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画风》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学生谈收获。)

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三位小朋友通过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终于把画风的问题解决了,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要向这三位小朋友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畅谈收获,既巩固了新知,完成了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在总结中提升。】

(六)作业超市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

小画家:用你的画笔,画风或声音、气味。

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小诗人:编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小巧手: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欢乐。

【设计意图: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习在课后得到延伸。】

篇4:《观潮》教学设计及总结2课时

一、教学设计是否科学

1.要把握课文的基本思想

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的第2课时,在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学生说体会时,竟然从口中蹦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这四个成语来,我感到十分诧异,也引起我的思考。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并没有渗透这个方面的认识呀!我连忙翻阅课本,发现练习七《读读背背》中就有这样的内容。课后,我又连忙翻阅教学参考书,发现在拟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它的定位就在“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层面上。可是在练习七中,编者又用这篇童话故事来论述四个成语的意思。纵观全文,联系前后的内容,我个人认为:这课的定位是后者,不是前者,理由是蚂蚁之所以在炎热的盛夏,不辞辛苦地搬运粮食,就是因为它们知道寒冷的冬天不易找到粮食,为了生存必须积极地做准备;蝈蝈之所以在严冬季节再也神气不起来,就是因为它们缺乏忧患意识,只贪图眼前的享受。

2.要把握课文的形式特点

在教学三年级第24课《寓言两则》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抓住“寓言”这个体裁特点,即寓意隐含在故事的内容里。因此在教学时,必须紧紧抓住最能揭示寓意的词句。比如在教《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时,就应该在“禾苗一点儿也没长”和“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这两句话上做足文章。禾苗真的一点儿没有长吗?(当然不是,长得缓慢,不易觉察)为什么农夫会有这样的感觉?(那是因为农夫想急于求成罢了。)咱家的禾苗真的长了一大截吗?那是什么?(那是农夫在助长。)这两问是在指导学生理解内容。这两句话中的“长”表达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前者是自然行为,而后者是人为的行动。)结果怎样?(导致禾苗死亡)这时,你想对这位农夫说些什么呢?(这两问是在作分析,就事论事,这是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这种就事论事的表达却是学生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必不可少,需要经历的过程。)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再揭示寓意,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3.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的《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逐步认识到:我们不能像小松树那样,缺乏自知之明,盲目地骄傲自大。可老师似乎并不满足,又抛出一个问题:当初听见小松树傲慢的话语,大松树和风伯伯为什么不作声,为什么不责备呢?第一位学生说:“大松树确实没有小松树高。”第二个学生说:“风大,大松树没有听见。”直到第三位学生回答:“大松树谦虚,怕伤了小松树的心。”总算给了老师一个台阶。应该说,这位老师钻研文本很深入,为什么课却上得很不顺利?因为老师领悟出来的非主流的认识,不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再说学生年龄小,只有六七岁,没有多少阅历和经历,要他们体会出个别词句的内涵,这怎么可能呢?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即文本的基本思想和学生实际水平,千万不能“揠苗助长”啊!

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有了清晰的教学思路,还不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只有方法恰当,我们才有可能沿着拟定的教学思路,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语文老师现在大都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例如:五年级的《艾滋病的小斗士》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编者在课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可以把“挺”换成“坚持”一词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说:用“挺”说明恩科西活得不容易,生命力很顽强。面对刚才的回答,执教的老师无论从检验学生是否真懂,还是提升学生的认识,都应该追问一句:“顽强”体现在什么地方?这就要联系上文的内容进行对比、理解。学生如果知道是他珍爱生命,敢于与病魔作斗争,在艾滋病死亡率极高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岂不是扣住了题目中的“斗士”二字吗?而这两个字正是这篇课文的主旨所在。

在采用这种“读读议议”的方法时,不仅要善于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和课文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看问题,才比较到位、比较全面。

在运用“读读议议”的教学方法时,还应该注意两点:

一是要善于用再造想象的方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抽象的词语具体化,能够触摸到、感受到,甚至产生共鸣。

又如在教“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时,执教老师抓住“轩然大波”这个成语设计了一道练习题:A.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 小学报名 上学时 ,全校的大 多数老师 会______;B.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会______;C.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家长会______。学生通过想象交流,互相启发,拓宽了思路,丰富了词语的内涵,仿佛看到了恩科西遭受歧视的场景,不仅能够体会到恩科西的不幸,还能切身地感受到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与不公。

二要适时、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重点段落的时候,首先根据相关的资料提了一个问题:“李白和孟浩然相差12岁,彼此之间交往也不过十几天而已,为什么如此难舍难分呢?”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在学生自学、汇报的时候,老师出示孟浩然的生平资料,让学生了解孟浩然“人品令人景仰”“诗篇誉满天下”;老师出示李白平日不把孔子放在眼里,甚至醉时连皇帝喊他也不理睬的资料来反衬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在短短的一段话中,竟然连用了六个“您”。这种在尊重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时而又恰当地补充相关的资料,加深了对李白话语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自然地走进了李白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重与不舍。

三、教学训练是否到位

1.训练要讲究科学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东方明珠》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因为这座塔_____,_______,像一个巨人。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_______,______。所以,上海广播电视塔是东方明珠。

这位老师想通过这道填空题的训练,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东方明珠”名字的由来,认识上海广播电视塔的基本特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从这道题的设计上来看,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称上海广播电视塔为“东方明珠”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它位于中国的东方;二是它有11颗明珠,夜晚五光十色。而这道题的设计却缩减了50%,是不全面的。第二,题目中“这座塔”究竟是指哪座塔,不得而知,又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因此,我们在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时,一定要进行周密的思考,把握住要点,千万不能顾此失彼,造成认识上的偏差。

2.训练要讲究适度

很多一年级的老师在上《冰花》这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之后,都会仿照课文的格式,设计“冰花像()的( )”这样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表达。每次听下来,都不理想,即使有几个会说的,也是凤毛麟角。因为,关于比喻句的教学要到中年级才能进行。而针对一年级学生,不仅要求能说出喻体,而且还要会对喻体进行修饰,这不是在为难学生吗?

像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训练,在我们的课堂上时有发生,其原因乃是没有把好“度”。语文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课标,明确各个年段的训练重点,把握好度,进行严格的训练。

3.训练要讲究坡度

篇5:《暖流》(第2课时)教学设计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江泽民同志对青年一代的关怀。

2.凭借语言文字来理解体会“暖流”在文章中的特殊含义,进一步掌握在写作时为文章加上更具内涵的题目。

3.抓住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在写作人物对话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板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江主席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指读板书)。

(出示:从 中,我感受到了江主席热爱古典文学。) 指名回答。

二、品文嚼字板块——感悟关怀

1.这节课,我们再接着交流,从哪里能感受到江主席关怀青年一代?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用横线画出)

哪些关键词让你感受到这种关怀的温暖?(用圆圈圈出)

2.指名汇报,师相机评价:

1994年年底,……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

师追问:寒的是什么?暖的是什么?

江主席来了!……向同学们致意。

3.指名读、齐读:

师:刚一见面,一股春风而至,就给人一种春风般的温暖,一股(生接:暖流涌上心头)。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作为一位国家最高领导人,如此和蔼、平易近人的态度,让我们心中涌动着一股 (生接:暖流。)

江主席问王辉:……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王辉已经熟读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了,为何江主席还建议要背诵呢?指名说。

师:江主席为什么要自己背诵古典文学作品呢?指名说,相机板书:言传身教。

师:江主席就是要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励同学们学好祖国文化,这更是让同学们心中涌动着一股(生接:暖流)!

接着,江主席又背起苏轼的……此事古难全。

师:他为何忽然停下来,让王辉接着背呢?指名说。

师:作为一位国家最高领导人,高瞻远瞩,不由得让我们读者心潮澎湃,于是乎,我们心中也会涌动着一股(生接:暖流)。

江主席走到阅览室的尽头,……然后满意地离开了阅览室。

师:他满意的是什么?指名说。

师:江山代有人才出,祖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所以,江主席的心里也会涌动一股(生接:暖流)。

4.分角色来读一读课文的3~7小节。

三、紧抓提示语板块——走进说者的内心世界

1.出示: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语气)

江主席高兴地说:“不错,不错。”——(心情)

江主席走到阅览室的尽头,又转过身来笑着问王辉:……——(动作)

总结:通过这些提示语,我们便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情感,甚至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2.请为这则报道加上提示语。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认真听说话者的语气。

(出示文字,播放视频。)

温家宝总理来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他 ,

对救援人员说:“食品运输要快,孩子们已经没吃的了。”旁边传来了一个小女孩的痛哭声,温总理 ,

说:“不哭,马上就给你送吃的来了。”旁边一位群众 说:“我们从昨天就没吃过东西了……”温总理 说:“一会儿给你送饼干来,一会儿就有。”

师总结:温总理的到来让灾区人民心中不由地也涌起一股——(生接:暖流)。

四、妙加题目板块——让题目更具内涵

1.让学生交流对课题“暖流”的理解。

2.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起题目呢?(屏幕出示)

1.概括中心思想或说明道理的,如,《师恩难忘》。

2.直接用事物的名字或出现道具的名字,如,《莫高窟》。

3.概括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的,如,《军神》。

4.摘取文中重要话语的,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3.你还知道哪些文章、诗词或书的题目也属于其中一种类型?(学生举例子)

4.师总结。

篇6:《观潮》教学设计及总结2课时

关键词:教学,设计,实施,改进

2013 年5 月, 笔者有幸被人教社邀请参与教师教学用书示范课的录制, 课题是变量与函数 (第2 课时) ———函数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通过设计、实施、反思、改进的几次反复循环, 在人教社专家的指导下, 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这一过程虽然过去两年, 仍历历在目, 感悟良多, 受益匪浅。

一、初步设计, 教学尝试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言:万物皆变, 但变化往往是有规律的, 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往往蕴含着量的变化。利用变量描述变化规律,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把握规律的需要。那么实际问题中, 一个变量数值的变化, 是怎样影响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呢?这就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引言教学提出本课需要研究的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引起合理的选择性注意, 起先行组织者作用。

(二) 合作探究, 形成概念

1. 分析变化, 初步概括

问题1:下列问题中, 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怎样影响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1) 汽车以60 千米/ 时的速度匀速行驶, 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 行驶的里程为s千米。

(2) 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 元, 设某场电影售出x张票, 票房收入为y元。

(3) 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 在这一过程中, 圆的半径为r, 面积为S。

(4) 用10 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 当矩形的一边长为x, 它的邻边长为y。

追问1:先来分析问题1 中的 (1) 问, 当汽车行驶时间t分别取1, 2, 3, 4, 5 时, 行驶里程s的数值分别是多少?

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列表计算。

追问2:能说说变化过程中时间t的变化怎样影响路程s吗?能列式表示这种关系吗?

师生活动2:共同分析, 有两个变量s, t;当t的数值取定后, s的值有且只有一个;s与t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s = 60t。

追问3:对于问题1 中的 (2) (3) (4) 问中的两个变量关系, 能进行类似的分析吗?

师生活动3:分小组活动, 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参照问题 (1) 的方法分析问题 (2) (3) (4) 中的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教师深入小组进行指导, 然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问题1 中的 (2) (3) (4) 问中的变量关系如下: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 分析问题1 中的 (1) 问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学生独立进行问题1 问中的 (2) (3) (4) 问中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 为发现这些对应关系的共同特征, 实现函数概念的第一次概括提供归纳的样例。

2. 归纳共性, 详细概括

问题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共同特点吗?试一试!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有两个变量, 当一个变量的取定一个值时, 另一个变量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比如由s = 60t, 当t = 1, 2, 3 时能分别求出s的值。

【设计意图】 对能用解析式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共同特征进行初步概括。

3. 观察思考, 再次概括

问题3:下面是我国大陆地区人口若干年份的人口统计表, 年份和人口数可以分别记作两个变量x和y, 对于表中的每一个确定的年份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年份与人口数的对应关系, 体会用表格也可以由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出另一个相关变量的值。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由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出另一个变量的唯一值不一定要通过公式来计算, 可以查表确定, 突出函数的本质属性, 剥离无关属性。

问题4:图4 是北京某天的气温变化图, 你能分别说出9:00, 10:00, 13:00 的气温吗?

师生活动:教师在网上打开天气预报页面, 引导学生阅读气温变化图, 体会根据时温图可以根据时间确定气温数值, 这也是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追问:一天中, 当时间确定时, 气温的数值是否也是唯一确定的?这个问题中, 能用公式求出某时刻的气温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图象也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由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不一定要通过公式计算。

问题5:在实际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 既有通过公式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唯一的值, 又有通过对应表格确定另一变量唯一的值, 还可以通过图象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唯一的值。综合这些现象, 你能归纳出上面所有实例中的变量之间关系的共同特点吗?请大家讨论。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 归纳出如下结论:有两个变量, 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 另一个变量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教师与学生一起概括出函数概念:一般地,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 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

追问:请结合问题1 中的 (2) 问说说函数定义中“变化”“对应”“唯一确定”的含义。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并顺势带出“函数值”的概念, 即如果当x = a时, 对应的y = b, 那么b叫作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设计意图】 在前面分步概括的基础上, 概括出三类不同表现形式的变量对应关系的共同特征, 形成函数概念。

(三) 初步辨析, 了解概念

下列问题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

(1) 每分钟向一水池注水0.1 m3, 注水量y (m3) 随注水时间x (分) 的变化而变化。

(2) 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 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变化。

(3) 某汽车加满油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耗油量为每0.07L/km, 汽车行驶的公里数为x km, 油箱中剩下的汽油量为y L。

【设计意图】 形成函数概念后, 及时进行概念辨析。

(四) 综合应用, 深化理解

图5 是一只蚂蚁在墙上爬行的路线图, 请问: (1) 蚂蚁离地的高度h是离起点的水平距离的函数吗?为什么?

(2) 请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个别指导, 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 巩固函数的概念。

(五) 回顾总结, 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学习, 你对函数有什么认识?

(1)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函数。

(2) 请结合实例说说你对函数定义中“当变量x每一个确定的值,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的认识。

【设计意图】 问题 (1) 引导学生回顾函数概念, 问题 (2) 引导学生再次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及确定对应关系方法 (式子、表格、图象) 。

二、实践反思, 改进设计

通过试教, 发现一些教学片断中存在问题, 并在课后进行设计改进, 再进行改进后的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实施, 直到满意为止。

教学片断1

按原先引入, 与上一节引入有点重复, 显得拖沓冗长, 冲淡本节的研究主题, 学生缺乏兴趣, 不能较好达到事先的设计意图。

改为:通过上一节的学习, 我们体会到万物皆变, 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往往蕴含着量的变化,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把握变化规律的关键。

如此改变, 简洁明了, 学生很快进入本节主题。

教学片断2

教师提出追问1 时, 学生缺乏计算表格中数值的目的性, 是教师让计算而计算, 没有传达为什么要去计算, 因此学生就不够主动, 又觉得太过简单, 教学意图不够明确。

改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变化过程 (1) 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变化过程 (1) 的分析中, 首先引导学生得出, 有两个变量t, s并且s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师:s与t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1:s=60t。

生2:s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师追问:s是怎样随着t的具体变化而变化呢?

学生深思无语……

师:具体的变化而变化, 不妨计算具体的数值而进行观察思考。

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列表计算。

师生活动2:共同分析, 有两个变量s, t;当t的数值取定后, s的值有一个且只有一个。

师生活动3:引导学生对变化过程 (2) (3) (4) 进行类似于变化过程 (1) 的变量关系分析, 并得到如下结论。

以上改变, 学生自然而然进行本节重点内容的研究, 教学显得流畅, 学生投入程度高, 能初步体会函数的“对应”关系。

教学片断3

问题3 的给出, 学生参与度较低, 难以引起对材料的兴趣与共鸣。

改为:下面是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3 ~ 30 届夏季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统计表。把届数和金牌数分别记作两个变量x和y, 对于表中的每一个确定的届数,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金牌数y吗?

引导学生说出届数与金牌数的对应关系, 体会用表格也可以由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出另一个相关变量的值。

追问:根据表格可以由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出另一个相关变量的唯一的值, 这里有没有确定另一相关变量值的计算公式?

把原问题3 的材料改为概念辨析练习题。这样的改变, 学生对材料有熟悉感和亲切感, 学生参与度较高, 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与研究, 同时丰富辨析的形式, 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片断4

综合应用, 深化理解的练习1, 增加追问:反过来, t是h的函数吗?为什么?

为此学生展开争论分析,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进一步进行函数概念辨析, 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针对上述教学尝试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后, 基本形成了贯穿函数概念的背景、概念概括、概念形成、概念辨析与应用等核心认知过程的自然合理的思考线索:提出问题—样例研究—初步概括—样例泛化—再次概括, 形成概念—概念辨别和应用。

三、体会和思考

(一) 利用适当的情境和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数学是抽象的, 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抽象的数学, 激发学习兴趣。但是, 情境是为学习服务的, 要用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本质问题, 这更重要。在函数概念引入上, 教材列举的例子素材是丰富的, 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易于学生对问题情境产生亲切感, 能较快地进入研究问题的学习状态。而进入研究状态后, 仅仅停留在对问题情境的亲切感是远远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首先要对内容形成过程有本质的理解, 才能设计好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列举的问题既有整体性又有知识形成过程的层次性, 从表象上看它包含着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从本质上看它蕴含着函数概念的两次抽象与概括过程, 同时这两次抽象过程比较符合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熟悉的关系式到表格和图象, 最后剥离概念的非本质属性, 概括出函数概念最本质的属性:单值对应关系。

问题的合理性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思考。例如, 问题中若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列表填表, 则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填表, 填表说明什么, 也无法让学生充分感悟“单值对应”, 而引导学生观察变化过程, 用式子表示变量关系, 提出问题“变量t变化是怎样影响变量s的变化的”, 引导学生关注变量之间的联动性。在此基础上, 确定变量t的值, 求s的值, 发现能求出s的值, 并且只能求出一个s的值。这样, 学生知道了填表的目的是从具体取值中看变量之间是怎样影响的, 从而从定性到定量地认识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二) 尊重认知规律, 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函数概念的本质是体现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生的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 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过程。因为小学的基础知识, 进入初中后又进行了大量的代数学习, 所以学生对数量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学生对函数的了解往往从式子开始, 在开始渗透对应关系时, 先从关系式开始, 比如s = 60t, 而不是先列表格, 然而学生还是不会明确其中的含义, 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要从列表格去感受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而通过图象进一步感悟函数的本质属性, 这样课堂设计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能较好地把握函数的含义。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因此需要不断从实践中去改进与完善, 在反思中提高,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本身的含义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去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实践—反思—改进”的教学实践反思改进的行动研究, 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实上, 经历了这一过程, 使笔者本人对函数本质的认识更深入, 更深刻地体会到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师是设计有价值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克服挫折的名言下一篇:防踩踏事故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