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道德缺失案例

2024-06-06

会计道德缺失案例(精选6篇)

篇1:会计道德缺失案例

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从人才市场招聘了一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张×任出纳。开始,他还勤恳敬业,公司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工作都很满意。但受到同事在股市赚钱的影响,张×也开始涉足股市。然而事非所愿,进入股市很快被套牢,想急于翻本又苦于没有资金,他开始对自己每天经手的现金动了邪念,凭着财务主管对他的信任,拿了财务主管的财务专用章在自己保管的空白现金支票上任意盖章取款。月底,银行对账单也是其到银行提取且自行核对,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未被发现。至案发,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张×犯罪,企业蒙受损失,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篇2:会计道德缺失案例

今年1月8日,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黎明股份虚假年报事件向有关部门出具了处理意见,建议追究有关违规违纪责任人。按照规定,黎明股份应当在15日内将这一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如实披露,然而迟至4月21日,黎明股份才在媒体上发表会计报告有关数据调整的公告,告知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5亿多元,虚增利润8679万元,并发出了预亏公告。

4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黎明股份股票交易实施ST特别处理。5月26日,上交所对黎明股份未及时披露预亏公告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公开谴责。

篇3:浅析会计诚信缺失与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信, 会计行为作为企业行为的一部分, 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 会计诚信作为企业诚信的一部分, 也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诚信。会计诚信的具体表现就是:企业向报表使用人提供的财务信息应该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审计诚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具体表现就是: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该真实、可信。而会计造假是企业为了局部利益, 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报告, 以蒙骗报表使用人而获取超额利润, 是企业失去会计诚信的具体表现。会计信息失真是指, 由于种种原因, 如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会计核算不规范等, 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失去真实性。从主观上看, 会计信息失真行为若是企业为了获取利益, 明知故犯的, 应属于会计造假, 是会计诚信的问题;若是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造成的, 应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问题。

2 诚信缺失的表象和根源

2.1 法制观念淡薄。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在工作中的地位为从属关系, 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指挥权和管理权。其次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 浮夸风盛行, 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 迫使企业在无法完成任务时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提供不实的会计信息。

2.2 假名目繁多。

主要表现为帐外设帐、假帐真算和真帐假算。帐外设帐的最大问题就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 为腐败、偷税漏税等各种违法犯罪提供有利条件。假帐真算与真帐假算则一是不按规定进行收入确认, 利润虚假。二是会计当期的成本、费用结转不真实。该列的成本、费用挂账不列, 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 不该提的变相提取, 乱挤乱摊成本费用。

2.3 道德意识不强, 职业素质不高。

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过分追求物资利益,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泛滥, 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财经纪律,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 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利益的驱使, 包括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各方面的信任, 由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会计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 并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

2.4 制度不完善。

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不统一, 各职能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 功能上相互交叉, 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整体监督效能不能有效发挥。我国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 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违法者就见利忘义, 造成整个会计行业出现诚信危机。还有, 企业会计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一原则使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的使用, 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 从而达到制造虚假业绩的目的。

3 改变会计行业诚信缺失

3.1 重塑社会信用。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诚实守信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独立而特殊地存在于各行业之中, 尤其容易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尤为重要, 特别是提升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及监管者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意识, 营造“信则共赢, 不信则共亡”的氛围, 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从立法的层面上讲, 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出社会公平信用法规, 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从信用结构来看, 政府信用始终是最大的信用, 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

3.2 追究强势群体。

加大对经济领域内强势群体的诚信管理, 强化对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法律处罚, 重对单位处罚, 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 轻外部公开处理”。因此, 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巨额经济和政治收益而言, 造假成本显然过于低廉, 以至不断出现会计造假的案例。

3.3 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道德素养。

各财政部门, 各行业会计协会应依据我国会计工作和从业人员的现状,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及时修订完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研究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会计行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结合会计业务工作, 开展具有会计行业特色、会计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 把诚信的观念贯穿于会计实际工作中去。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 那么就会上顶不住压力, 下挡不住诱惑, 从而导致造假的发生。

3.4 内监外管。

内部监督就是按照《会计法》有关会计内部监督的规定:一是记帐人员与业务、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二是单位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是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四是明确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外管就是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必须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 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还有, 就是作为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税务、证监、银监等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 功能上相互交叉, 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 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性、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督促;二是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通过监管, 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

3.5 终身教育。

一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 切实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只有经过专业资格确认的会计人员才能持证上岗, 坚决反对“任人唯亲”。还要加强专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使在校学生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增强履行监督职能的自觉性。

3.6 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 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使会计人员能掌握多种岗位技能, 促使本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 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

结束语

从国家的角度讲, 市场信息失真可能导致政策制定的偏差, 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 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角度讲, 会计信息失真, 可能对企业产生经营造成误导, 导致企业的决策失误, 失去市场机会, 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从投资者角度讲, 失真会计信息, 就降低投资者的信心。由此可见, 会计诚信缺失, 既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决策, 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 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 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 会计秩序混乱, 滋生腐败和犯罪。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实践活动, 任重而道远, 要靠我们每个会计人员不懈的努力。人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强, 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 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摘要: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出现了诚信危机, 其中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益严重, 严重影响会因为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必须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 法律法规和企业领导人, 会计人员自身等各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篇4: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關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会计法律制度、企业制度不健全,职业道德失范

一是作为政府、投资者、员工的利益联结点,因各方利益的冲突,会诱发会计造假,导致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因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不健全,违法、违规者的单位或个人惩罚的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会计造假;二是因部分企业制度不健全,领导与会计人员是从属关系,个别领导权大于法,为了企业的局部利益甚至个人私利,授意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2.受利益驱动,会计诚信缺失

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会计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违背职业道德。一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对职业道德提出了巨大挑战,经济的发展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必然会打上社会的烙印;二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严重滞后,会计职业道德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因而其执行力较差,而目前我国会计法律体制不健全,不能为会计职业道德的维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财会业务水平偏低

一是财会人员多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普遍偏低,同时因知识更新加快,专业技术能力较差,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理解有差距,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足,这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二是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意识较差,常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给企业及社会带来经济损失;三是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借口工作忙,不学习会计法规,不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

4.会计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督不力

一是社会监督机构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竞争,某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有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信息出现失真;二是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检查不力,有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只是表面形式;三是政府监督不力,因政府监督面广、任务重、人员又紧缺,这也引起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为规范会计行为夯实基础

动机是行为的先导,动机引导、决定行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化,这要求强化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不搞钱权交易,促使生产要素按价值规律运行,引导生产要素向经济效益好的环节中流动,形成统一、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为实现会计目标提供保障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目标是为有关利益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真实性和有用性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只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引导会计人员严格遵循职业行为规范,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弥补法律完备性存在的一些漏洞

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是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但有些条款不完备,有些职业行为也是法律很难作出规定的,所以要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美德。

三、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

1.完善会计法制体系建设,加大惩处力度

为确保《会计法》的有效实施,一要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修改、完善原有法律、法规,制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法规,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二要严格财经纪律,确立单位领导者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制度,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以及是否有违法行为,作为考核各层领导者业绩的重要内容,对涉嫌参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报、同流合污者,除按法律规定处罚外,还要利用公众舆论对不注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进行批评,坚持诚信用人的原则,对那些只看领导眼色行事,弄虚作假,不关心群众的会计人员,坚决不聘用在会计岗位上;三要加大惩处力度,尽快建立可靠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做假账的会计人员驱逐出会计行业,对那些心术不正的会计人员,要加强教育,有效沟通,促成每个会计人员积极履行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

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为此,一要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理念;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主动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时刻将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将他律内化为自律。即强化会计人员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专业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做到知法守法,不断积累会计工作经验,日益提升会计工作技能;四是加强会计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将会计诚信教育定位于会计人员适应现代要求、与时俱进的会计人格精神上,逐步培育会计人员的诚信理念、诚信文化和诚信制度。

3.完善监督和控制制度,切实履行会计职业道德

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规范作用,必须做到:一是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档案,并与奖罚、升迁、晋级挂钩,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二是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促成会计人员逐步养成遵纪守法、严守职业道德的信念;三是强化社会舆论监管,通过社会舆论给会计人员以某种荣誉感或耻辱感,进而规范会计职业行为,因此,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抨击会计造假行为,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四是遵守各项制度,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遵守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和自身修养,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倩.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篇5:道德缺失案例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

2、富士康事件案例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2011年7月18日凌晨3时,又有一名员工跳楼,年仅21岁

如果孤立地看富士康十一连跳事件,很容易会被归结到员工个人的身上,毕竟和几十万员工的总数相比,十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当这十几个年轻人纵身一跃的时候,其实他们的身后存在着许多无形的推手,富士康里的这些年轻生命所承受的沉重,实际上是经济社会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帮他们卸掉这些负担,企业的责任不容推卸,政府和社会也有一份应尽的义务。如果漠视这些无形的社会成本,任何经济发展都换不回真正的幸福指数。

3、毒胶囊事件案例

药企被曝工业明胶制药品 机构称行业技术壁垒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4月15日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江西、浙江有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来生产药用胶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青海明胶董秘华彧民16日表示,市场上正规的明胶包括两种,一种是骨明胶,另一种是皮明胶。明胶用材存差别,骨明胶是用生骨加工,一般不存在铬超标。而皮明胶,通常会选用灰皮来生产,但是,这次出现铬超标,主要是因为那些生产厂家用的是皮鞋和皮包的边角料,而制革的时候有一道工序是鞣质,就是加进重金属铬,这样皮革就不容易变形,这种皮革俗称“蓝矾皮”,制作成明胶之后,肯定会出现铬超标的情况。铬超标明胶原材料成本不足正规明胶的三分之一。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近日播出的节目中,指出有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流入了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九大药企,其样品被检出铬含量严重超标,最高含量超标90余倍。消息一出,社会舆论哗然,修正药业网站当晚遭到黑客袭击(如左上图,网络图片)。

篇6:外国企业道德缺失案例

1月12日晚,位于山东烟台的韩资企业世刚纤维公司的10余名韩方管理人员在未办理任何清算手续的情况下,突然集体从当地撤回韩国,留下了3000名当地员工、工厂设备和大笔的债务一走了之。

韩国媒体1月中旬曾大篇幅报道此事。由于这些不告而别的企业管理者通常采取丢弃工厂设备、半夜悄然离去的方式,韩国媒体将这种在华韩资企业非法撤离现象形象地称作“夜半逃逸”。

实际上,关于驻华韩企“半夜逃逸”并不是新出现的问题,据韩联社报道,大多非法撤离的企业选择“连夜逃跑”的方式,其中青岛、广州等韩资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逃跑”现象比较突出。韩国进出口银行于2月12日发表的《青岛地区投资企业的非法撤离现状》报告书指出,至,共有8344家韩国企业在青岛投资,其中2.5%的企业(206家)已经非法撤离。

上一篇:入院患者须知下一篇:简论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