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复习

2024-07-24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复习(精选6篇)

篇1: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复习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定义 P3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4 学生心理健康护理;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3条)P15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道德教育的一般原则(8条)P27 知行统一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第二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

1、中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特点(高中生的内容概括)P45★简答

(1)高中生感知觉的发展。高中生知觉和观察水平不断提高,更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

(2)高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高中阶段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可以说,其记忆力已经达到新的发展阶段;在注意方面,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好的发展,注意的范围一般达到成人的水平。

(3)高中生思维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发展水平,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特点。

(4)高中生想象的发展。高中生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创造性成分的增加和理想的形成、发展方面。其更重视现实,他们树立理想不仅考虑自己的兴趣,而且考虑到实现的可能性和条件,一旦有可能如愿,他们会为之奋斗,争取实现自己的理想。

(笔记)(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由于理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中学生思维品质表出现矛盾性特点:①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②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③思维活动的自我中心。(假想观众 VS.独特自我)

2、影响中学生认识发展的因素 P47 ★小考点

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3、认识发展偏差的分类及相关表现P48(填空或选择)(1)主观臆想:没有事实根据的猜想和推测

例如:医生诊断没病但还是觉得自己身体有病(主观臆想)(2)两极思维:即情绪化的非黑即白,以全或无的方式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3)理想化思维

(4)夸大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自学】认识发展的评估方法

4、针对主观臆想的双育融合略干预策

P59★

(1)帮助学生认识主观臆想及其危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认知模式存在偏差。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进行猜想和推理,结果往往与事实不符,进而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和矛盾。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产生主观臆想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及其危害。(2)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模式

①检查证据法。检验支持或不支持某一臆想观点的所有证据可以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认识存在歪曲、消极或是片面的问题。

②辩护律师。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辩护过程中通过抨击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而发现自身思维存在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并在今后的认知发展中理性思考。

5、针对理想化思维的双育融合略干预策

P63★★

(1)帮助学生认识理想化思维及其危害。中学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其对世界是逻辑假设是美好的,简单和片面的。一旦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就会立刻诱发愤怒、委屈、不安等情绪(影响到学习态度和成绩)。教师应通过语言说服、个别咨询、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发现其思维理想化的倾向以及不良影响,促使学生调整认知,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周围人、事和物。(2)质疑训练法(质疑法)。教师可直接向学生的认知错误——理想化思维进行质疑,其意义不在于否定和批评学生,而在于开启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错误。(3)词汇替换法。“我应该”(带有强迫性的词语)换成“我可以”,“我必须”换成“我能够”

6、针对两极思维,夸大自己短处和别人长处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1)两极思维:

①帮助学生认识理想化思维及其危害(一导致提前做出定论,事后容易封闭思维;二是导致轻率行事)教师应该帮学生认识到,由幼年时期延续的自我为中心思维模式容易产生让他们在看待事物时产生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鼓励学生多用辩证思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摆脱思维的极端化倾向。②通过心理剧帮助学生摆脱两极化思维 ③通过主题辩论帮助学生摆脱两极化思维(2)针对夸大自己短处和别人长处

★ 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如何做)(获得自我认知的三个途径)a 通过自我观察正确认识自我。

b 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正确认识自我。c 通过集体来了解自己。

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他人。通过观察他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认识他人。通过集体认识他人(集体的评价更全面、客观)

7、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第三章中学生学习与道德教育

1、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行为或心理过程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来体现;学习的实质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

2、中学生最根本的特点

P75★ 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1)由于中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

(2)中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中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由于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而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中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的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

3、中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P75

(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

(3)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益重要

(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4、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客体因素

P79 ★

(1)家庭因素(2)教师因素(3)班级环境因素(4)人际关系因素

自身因素:①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②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③思想上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④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⑤青春期的心理被动

5、中学生常见的学习发展偏差及障碍的分类及表现

P83

(1)厌学。厌学是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

导致厌学的原因:家庭因素。①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和关注度过高;②一些学生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等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在学业上遇到挫折时,较容易气馁,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学校因素;自身因素;社会因素(2)学习和考试焦虑(3)学习困难

情景任务: P120

第四章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与道德教育

1、情绪的概念

是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并伴随特定的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2、青少年的高级情感的分类和各自定义P124★★

(1)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行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他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3)美感:是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行为以及艺术作品做出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源于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美的反映。

3、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P125★

(1)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丰富而热烈。昂扬向上是中学生情绪体验的主旋律。他们既有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热情和壮举,也会由于狂热冲动而干愚蠢事。(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①情绪情感的心境化是指情绪和情感的反应相对持久稳定,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中学生常见的心境:烦恼,孤独,压抑。

②情绪的文饰现象表现为情绪的表里不一,明明心里难过,在众人面前还要装作若无其事。

(3)中学生情绪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易转换。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也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懊恼、垂头丧气,情绪在两端之间呈现明显的跌宕起伏。

(4)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笔记:①情绪波动明显:起伏波动,两极明显;变化多端,反复无常。②情绪心境化。③自尊感体验深刻。“第二次诞生”表现:自尊感强烈,过分敏感,稳定性差。

4、影响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

P127★(1)家庭——亲子关系对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关系类型及相关定义)①溺爱型亲子关系:在这种类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父母把孩子摆在家庭的最高位置,对其百依百顺,甚至对他的错误也姑息迁就。这样会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不良个性,并且会形成不合群、好逸恶劳、适应能力差等不良习性。

②专制型亲子关系:父母常以打骂的形式强迫子女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从不关心子女的想法,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逐渐形成反社会人格。

③矛盾型亲子关系:常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全凭他们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而定。父母长期的不一致态度,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久了易出现焦虑情绪,甚至有强迫症状。

④民主型亲子关系:父母愿意尊重子女愿望,但也不是没有原则。父母处理问题不以极端的方式出现,而是采取聊天等平等讨论方式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给与孩子独立的空间。

(2)环境——压力因素(3)个人因素:生理、心理迅猛发展;认知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性活动增多。

5、中学生常见情感情绪发展偏差及障碍的分类和表现

P130(1)抑郁。表现:所有的关心和帮助都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人们通常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别人的帮助,还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来惩罚自己。(2)恐惧。社交恐惧(与人交往时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和不安),异性恐惧(不敢目光接触、交谈,面红耳赤,语言不清)

6、针对恐惧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152(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恐惧情绪(2)对学生的支持环境进行干预(3)系统脱敏法

第五章中学生意志发展与道德

1、意志的定义:意志是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个体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品质的构成部分

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3、初中生/高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P166★

初中生:①自觉性和主动性品质有所增强②果断性品质有所发展

③坚持性品质逐渐形成④自制性品质有所增强

高中生:①自觉性和主动性品质有所增强②果断性品质增强

③坚持性品质增强④自制性品质增强

4、中学生意志发展的影响因素

P169★ 内在因素:生理变化和心理因素

外在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理念和社会氛围

5、中学生意志发展偏差和障碍的分类

P172(1)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2)固执

(3)意志薄弱:①做事情三分钟热度②做事缺少恒心,不能坚持到底③抵抗诱惑能力弱,行动易半途而废

6、针对依赖性强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187(1)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2)锻炼中学生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3)培养中学生克服困难的习惯

7、针对固执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P189(1)成年人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榜样(2)循循善诱,尊重中学生的自主性

第六章中学生个性发展与道德教育

1、个性的定义:个性即人格,是个体在生理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稳定的、独特的行为以及内部心理反应模式,它构成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典型心理特征。

2、个性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

3、个性发展的内涵P199(1)定义

(2)特征: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过程性与阶段性;一般性与特殊性(3)相关理论: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4、(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般特点

P201★(1)自我意识增强(2)价值观初步确立

(3)自治需求增强:与父母的关系上;在职业选择上;对社会的不满上(4)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5)拥有亲密的同伴关系(6)理想具体,不具稳定性

5、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P205★(1)先天遗传因素:遗传基因的相似程度,身体因素如人的外部容貌和体形,人体内某些神经传导物质和激素的变化。

(2)后天环境因素:家庭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学校教育

6、个性发展的偏差的分类及相关定义

P209

★(理解:表现影响因素)(1)自卑心理:指个体对自己做出过低的评价,在同他人比较后,感觉自己在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里感受。

(2)自负心理: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3)嫉妒心理:人讲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能力、家境等方面不如别人,而对别人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

(4)逆反心理:个体在客观环境与个人需求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带有强烈的抵抗情绪。

7、针对自卑、逆反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231(1)自卑:

①认知上,消除不合理的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评价 ②语言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③行为上,抬头挺胸,敢于当众发言 ④增加成功体验,多给予鼓励、表扬(2)逆反:

①个人因素的干预: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其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能够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分析问题和认识评价自己。②家庭因素的干预: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③学校因素的干预: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理念;采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

第七章中学生问题行为与道德教育

1、问题行为的含义

P243★

第一,问题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第二,问题行为与社会规范不符,显著不同于同龄正常人的行为;

第三,问题行为能够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并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诸多麻烦。

2、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P245 ★大题

个体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生物遗传因素:先天遗传因素(注意力问题/社交问题/退缩和攻击性行为);妊娠期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吸烟行为是产生的危险因素,酒精,咖啡,毒品);人体内生物化学物质的水平。(2)后天环境因素:

①自身因素:儿童气质类型(容易抚养型,困难型,缓慢型);个体的个性特征(具有冲动、易怒的个性特征的儿童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②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教养方式 ③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同伴关系

④社会因素: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规范、行为标准和价值观等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中有关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产生错误的引导;平等和谐宽容的文化观和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健康成长。

3、中学生常见行为发展偏差和障碍的分类及相关定义

P248(1)攻击性行为:攻击性也叫侵犯性,是中学生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他是指个体有意伤害其他事物、他人或自己,使其遭受破坏性影响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

(2)盗窃行为(3)网络成瘾(4)吸烟行为

情景任务: P285

第八章中学生人际交往发展与道德教育

1、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定义:

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2、人际交往的范围

使其主要形成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3、个体社会化的定义

P289★

指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的社会规范、准则,以获得社会有效成员资格的过程。

4、同伴关系人际交往的4点作用

P289(1)人际关系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2)可以促进青少年深化自我认识。(3)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4)可以促进青少年开阔视野,有助于其学业成功。

5、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4个阶段及其特点

P290(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6、人际关系的成分:

PPT 人际关系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

认知成分是指个体通过人际认知对相互关系状况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成分反映了个体对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情感的满意程度

行为成分是指围绕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而表现出来的一切交往行为的结果

在三种成分中情感反映了人们的交往与彼此需要满足的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情感上的好恶喜厌常常决定着关系的远近亲疏。因而,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形成了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7、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P291自学

(1)情感依赖对象从父母转移到同辈,进而形成小团体。

(2)渴望获得深刻友谊,与小团体的友谊相比,更希望拥有知心朋友,对情感的需要更高。

(3)对异性感兴趣,人际交往中喜欢与异性接触。

(4)对教师的态度可能是崇拜与模仿,也可能是叛逆与挑战。

(5)对父母开始疏离,自己的情况对父母保留,对父母的管教进行反抗。(6)网络对中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8、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7点P290理解

(1)使他们满足内心安全感、归属感、被理解、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2)使他们获得社交技巧和经验,如培养共情(也叫同理心)能力。(3)给他们提供发展社会洞察力的机会。(4)使他们获得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5)使他们有机会释放或化解来自学业、父母、社会等方面的压力。(6)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状态,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获得自我成长。

(7)促进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的发展,促进人格成熟,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等。

8、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自我表露理论。

9、亲子关系的定义

P303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可以表现为 亲子冲突: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公开的行为对抗或对立,表现为争吵、分歧、争论。亲子亲和: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的情感联接,包括亲子间的相互依赖、亲密感、信任与沟通。

10、与父母交往问题的“双育”融合干预策略

P315★

(1)对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父母的期望应适度,不要过度施压。(2)父母要理解中学生的心理隐私的需要,给予其适当的个人空间。(3)父母应民主地对待中学生,给予尊重和理解。(4)父母应尽量多与中学生相处。“有效陪伴”(5)适当地进行情感教育、感恩教育。

第十章中学生生命意识发展与道德教育

1、生命教育的定义

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人去理解、体验和实践生命,其中包括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三个层次。

2、生命意识的基本内容:

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体认生活的意义;尊重生命之个性;理解死亡的意义。

3、生命意识的定义: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生命的觉知、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包含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存意识。(人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就是一种生命意识),广义来讲,生命意识即生命观,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总体看法,包含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生命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 P347 中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发展是从具体形象、生命与死亡的本质及在此基础上的表达态度和感悟哲理的一个见此深入的过程。中学生对生命哲理思考和感悟会更多一些,对死亡的认知则更多停留在本质特点的认知或表达态度上。

5、影响中学生生命意识发展的因素P348理解

(1)来自中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①内心空虚、迷茫,又贪图享乐,无心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②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业,却对学业没有兴趣,为逃避学业而浪费生命。③学业压力过重,追求学习成绩,不胜重负之时放弃生命。④由于内心创伤、心理阴影等心理问题,性格扭曲,伤害自己或他人他物的性命。(2)来自学习、家庭、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学校尚未形成独立的生命教育学科体系;父母意识不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也忽视了这方面的思考和引导。

6、中学生常见生命意识发展偏差的分类表现(7类表现)(1)伤害其他生命;(2)放弃自我生命;(3)不思进取,浪费生命;(4)力争上游,透支生命;(5)缺乏安全和卫生意识,不爱惜生命;(6)缺乏自救技能,徒伤生命;(7)不爱护环境,不关爱生命。

情景任务:P368

篇2: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复习

1.()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或“潜临床状态”。

A非健康

B弱健康

C亚健康

D浅健康 2.()是个体从事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A情绪稳定

B智力正常 C意志健全

D注意集中

3.()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持肯定、认可的态度,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所在。A自我接纳

B自我尊重

C自我悦纳

D自我肯定

4.()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人格 5.()认为生产性取向性格是健康人格。

A奥尔波特

B皮尔斯

C弗洛姆

D马斯洛

6.()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的、固定的看法。A 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势效应

7.()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A 压力

B挫折

C紧张

D焦虑 8.()是大学生快乐生活的保障。

A健康生理

B健康心理 C人格健全

D智力正常

9.()是指人们在人生中时常碰到的、与个人发展有关的心理方面的困惑。A心理困惑

B发展困惑

C成长困惑

D人生困惑

10.()是由模糊的危险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强烈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主要伴以紧张、恐怖的情绪,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A抑郁

B恐惧

C焦虑

D紧张 11.()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A自我情感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节

D自我认知

12.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映和评价而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A他我 B自我C本我 D镜我 13.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称之为()。A自我认同

B自我发现 C自我合一

D自我寻求

14.()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的起点,是获得成功、捕捉机遇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智力条件。

A智商

B注意

C观察

D记忆

15.在学习方法的“十六字诀”中,“学习有法”的“法”是指()。A手段和途径

B 客观规律 C方法

D具体情况

16.()是一种较微弱、平静、持续而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17.()是指在生活中出现的由于个人面对其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罕见或异乎寻常的事件而产生的危机。

A发展性危机

B情境性危机

C生存性危机

D环境性危机

18.()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A气质

B态度

C性格

D认知

19.()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难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A情商

B逆商

C智商

D德商 20.个人因素的挫折也称为()的挫折。

A、外部原因

B、主观原因

C、客观原因

D、内部原因

二、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21.心理健康主要指()、人格的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A 情绪

B 认知

C意志

D 行为 22.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是()。

A 主观原则

B 快乐原则

C协调原则

D现实原则 2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遗传因素

B 心理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 个人因素 24.自我意识由()组成。

A 自我控制

B自我认知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节

25.人格的基本特性有()。

A稳定性

B倾向性

C整体性

D独特性 26.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是()。

A对所学专业缺乏信心

B归因偏差

C学习能力差

D自我效能感差 27.人类的基本情绪有()。

A快乐

B恐惧

C悲伤

D忧愁 28.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适度原则 29.下列哪些方法是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A自嘲法

B闲聊法

C激励法

D运动法 30.下列造成心理异常的原因中属于心理因素的是()。A认知因素

B个性因素 C意志因素

D能力因素 31大学生常见的焦虑分为()。A考试焦虑

B恋爱焦虑

C择业焦虑

D人际焦 32.自我意识的功能有()。

A导航作用

B自控作用 C内省和归因作用

D评价作用 33.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A他人的反馈

B反射性评价

C根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D社会比较 34.大学生的性爱原则是()

A相爱原则

B无伤原则 C快乐原则

D专一原则 35.动机冲突的形式有()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不适。()

37.气质是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是有好坏之分的。()38.学习动机过强有助于学习的提高。()

39.在人际交往中一旦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不好,以后就无法改变了。()40.大学生的性爱只要性生理成熟就可以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在大学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来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42.面对恋爱中的挫折,合理的进行心理调适有助于我们更快的走出阴影,大学生在面对恋爱的挫折时可以运用哪些心理调适法?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李X,男,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农村,自幼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深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考上大学后,总觉得自己在服饰上以及语言上不如同班的来自城市的同学,内心产生了自卑感,但同时不甘心,想以优异的成绩来展示自己的才能。过分紧张的学习和心理压力下,他失眠了

1.如果你是李X的同学,你会如何开导他?

六、自我陈述(共15分)2.如果你是李X,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篇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与方法

一、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心理正在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阶段,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逆反心理普遍。中学生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但是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还很幼稚,惟恐他们上当吃亏,对他们关爱有加,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第二,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的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的心理反应。

二、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因此,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应具备以竞争与创新为主的,能主动迎接挑战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抗挫能力。抗挫能力是人们对外界压力的适应能力,或人们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抗挫能力是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或遇到困难、失败时,始终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环境的压力,主动向挫折挑战,勇敢战胜挫折,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第二,坚强意志。坚强意志是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更是现代心理素质的突出表现、是一种勇气。初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有进取心但有时往往半途而废。因此,培养初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尤为重要。

三、当代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第一,在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

第二,优化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愿望,中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用“放大境”看待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还应以此作为他们自尊自信的支点,从而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生即使会也不说,害怕出错、影响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信誉等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创设机会,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冒尖、创新。同时可多开展各种活动,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冒尖。

第六,培养竞争精神。没有竞争机制的社会是惰性的社会,缺乏竞争精神的个人也只是消极的个体。竞争能力是一种具有远大抱负、不断追求、不断攀登的精神。作为年级主管主任,向班主任了解清楚该生的情况后,建议他采用“交流—引导—竞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先把中学生恋爱的危害讲清楚,然后引导他们在学习上形成竞争,促使他们一起进步,结果他们在高考时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篇4: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复习

前不久,我们针对中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及他们喜欢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等,在我校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我们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表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它们都从属于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并列统一的基础教育范畴,在素质教育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能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二者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学校应当将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只有二者齐头并进、相互补充,才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实施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时,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更新德育观念,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训练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发展。如我校在对学生做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和心理状态,从人文上关怀、纪律上要求、心理上关注,从而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的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注重品德心理发展,着力创造性培养

现代德育应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德育工作不能停滞和等待,要主动启发和培养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的创造力。学校德育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开端,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成分作为切入点,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三、建立道德示范体系,注重观察性学习

青少年道德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榜样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形成上有巨大的影响,青少年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许多榜样,把他们不同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反应和期望模式,充分显示出主体对外界的选择性接受。例如,我校在每个班级都树立了道德模范典型,很好地带动了学生们向模范学习,使学校的道德教育迈上新台阶。

四、协调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青少年对社会角色体验使他们容易出现两种认识偏差:或者把社会看得很复杂,畏惧社会;或者经不起诱惑,甚至把一些反社会行为当潮流。德育途径应当做到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以往学校的德育比较注重方向性和整体性,缺乏与社会实际生活的互动,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较高,而思想品德要求放在其次。因此,学校应该和家庭与社会形成合力,从多方面促成学生的角色体验和社会实践,为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提供正常的渠道。

五、加强德育心理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有助于教师的学生观转变,有利于德育模式的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完善人格,通常学校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协调不够重视。大力加强德育心理引导,会使学生不仅能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定位,还会在一些低层次上懂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做人道理,从而达到全人教育对完善个性的要求。

篇5: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边缘科学)2.桑代克(美国)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 教育心理学的人物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以辩证唯物注意为指导,解释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第三节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一、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节 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3.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从注重只是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4.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5.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第二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1.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力。2.良好的观察具有以下品质: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 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二)观察更具持久性

(三)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四)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第二节 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4.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外显(有意记忆)记忆和内隐记忆(无意识记忆)5.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一)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三)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四)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第三节 中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7.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8.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二)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三)对问题请教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第四节 中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9.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10.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类型: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一)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二)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三)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第三章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情感的发展 1.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二)情感两极性明显

(三)情感不断深刻

(四)情感逐渐稳定(1)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2)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3)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五)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向理性化 第二节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2.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一)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二)性信息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

(三)性教育的忽视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 3.中学生的早恋特点(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2)大胆的特点;(3)成人化的特点;(4)舆论宽容的特点;(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自我显示 4.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一)早恋弊多于利

(二)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三)加强性教育 第四章 中学生意志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意志的发展 1.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2.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四)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五)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3.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能自觉地、主动地去行动,以达到目标。(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责任感比较强。(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在果断方面有所发展,能适当而坚定弟作出决定,执行决定。(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第四节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4.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二)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取营养;

(三)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四)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第五章 中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1.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

定性和可变性、完整性、积极性 3.个性的结构: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 4.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1.自我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

(二)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当稳定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第二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5.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 6.自我意识的结构:(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7.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本质属性)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8.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 2.自我评价能力 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2)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不平衡性 2.动荡性 3.自主性 4.前瞻性 5.闭锁性 6.社会性 第三节 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9.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 10.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 11.价值观特点: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向性 12.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呈现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 第二,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 第三,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 第四,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13.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价值”的关系

(三)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第四节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4.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 15.创造力的构成(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16.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17.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二)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四)“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18.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三)创设合适的环境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2.利用文章途径,引导想象 3.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景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第五节 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20.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2)思维有了预计性(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中学生智能的培养:(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异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智能(2)学校教育对学生智能的培养。用结构一“动脑筋练习”来发展学生的智能--定向教学理论来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④以工具性强化训练法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第六节 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2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力方式的统一体。2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核心地位 23.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24.高中生平等发展的特点:(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2)消极的倾向体验(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4)不良行为习惯(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6)道德意志薄弱(7)心理发展特点。26.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3)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5)考虑学生的差异,运用教育机智(6)合理运用惩罚。第六章 中学生知识的掌握 第一节 中学生学习动机培养 1.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力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2.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3.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兴趣、成就动机、归因、交往动机。兴趣注意(1、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2、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3、善于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4.归因即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5.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正确引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五)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六)注意个别差异。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个体因素。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习太多、学习定势。(2)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指导。第二节 中学生学习迁移的培养 7.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 8.为迁移而教:

(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二)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三)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三节 中学生知识的掌握 9.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四)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五)教师的教学方法。10.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一)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三)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11.中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向结合

(四)复习方式多样化。12.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二)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的性质。第四节 中学生技能的形成

一、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1)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2)示范与讲解(3)练习与反馈

二、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1)促进条件知识的形成(2)促进产生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科学地进行练习第五节 中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 16.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 17.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管理 3.学习努力管理 4.他人支持的利用 第六节 中学生的考试焦虑 18.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19.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一)内源性因素 1.遗传素质 2.认知评价能力 3.知识准备 4.应试技能

(二)外源性因素 1.期望 2.教师的评估 3.考试情境的知觉 20.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二)往最好处做,不计较最后结果

(三)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第七章 中学生班集体心理 第一节 班集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班集体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1、筛选择优供能

2、整合功能

3、自我完善功能)

二、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三、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二节 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1.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一)班干部的选拔

(二)班干部的培养

三、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特征)(1)班级成员都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勤奋好学,有朝气。(2)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有正面典型。(3)全体成员能够严格遵守纪律(4)全班同学团结互爱;(5)全体学生都有适度的自尊心、高度的集体荣誉

感和责任感,有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6)全班学生都有自制的习惯。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的含义及意义 1.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2.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易操作性原则 3.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1)制定活动计划(2)落实组织准备工作(3)出来活动的偶发事件(4)活动总结。第八章 中学课堂教学心理 第一节 中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1.中学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一)内隐性和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2.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注意力集

(一)教师因素(教学效能感,教学能力,课堂调控,管理方式,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因素(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式)

(三)环境及其他因素(班级文化,班级规模和座次编排方式,师生关系)4.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一)提高教学能力

(二)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

(三)掌握课堂调控能力

(四)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七)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第二节 中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技巧

一、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3.组织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及技巧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4.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1)新旧知识相联系(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简洁明了(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5.课题教学导入的技巧:直接式、温故知新式、实验式、联系实际、故事式、因势利导式、激趣式、设问式。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求(音量适中;语速适度;抑扬顿挫;流畅自然)

二、课堂教学中的忌讳语言(含糊不清;讽刺挖苦;冷淡鄙视;离题万里;不懂装懂;片面绝对;粗话脏话)

三、课堂教学语言的技巧(用词准确,符合学生特点;亲切热情,礼貌文雅;生动有趣,富有哲理)6.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1)要有计划性;(3)要讲求逻辑性;(4)要重视诱导性;(5)把握提问的数量、难易度;(6)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7)提问对象有四忌(忌偏爱、忌惩罚、忌讽刺、忌齐答)7.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1)精心设计问题(2)把握发问时机(3)善于启发引导。课堂教学机智问题

一、课堂机智的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巧妙处理教学失误)

二、课堂教学机智的技巧(趁热加工法;冷却处理法;以静寓动法;幽默法;诱导法)8.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1)首位照应,紧扣中心;(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 9.课堂教学结束的技巧:归纳式;概括中心式;比较式;激发情感式;发散式;联系巩固式;活动操作式。第九章 中学生社会化及网络行为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就是一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第二节 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2.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大众传媒

二、学校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二)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四)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家庭因素:最基本因素 第三节 中学生的偏离行为 3.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4.在我国现阶段学生的偏离行为主要有

(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二)违章偏离行为

(三)轻度违法行为

(四)违法犯罪行为 5.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攻击行为、犯罪、自杀、第四节 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6.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7.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3.自我形成 4.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二)消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思维方式 3.道德意识 4.网络成瘾 8.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一)家庭引导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控制

第十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三)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校质量

(四)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二、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五、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六、心理协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第三节 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4.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一、学习问题

(一)厌学 中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1)学生:应调整好心态,有信心坚信付出必有收获。(2)学校: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获取成功的愿望。(3)教师: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上课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4)家长:改变育子观念,多与孩子沟通,不给孩子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注意查问题、不迁就。(5)要彻底遏制“厌学”根源,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应试教育体制。

(二)学习压力

(三)学习困难

(四)考试焦虑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封闭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逃避心理、放任心理原因:一是受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以往生活当中遇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三是个性上的缺陷,严重表现为人格障碍;四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愉悦的经验 第四节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5.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一)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

(二)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时性不强

(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

(四)学校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一)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二)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三)父母过高的期望

(四)与父母的沟通不畅

三、社会因素

(一)社会意识的污染

(二)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

(三)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

(二)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

(四)情绪、情感的因素 第五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6.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二)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防止不健康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一)调节情绪,合理控制情绪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正确归因,能判断情绪动因的异同

(三)合理宣泄,保持情绪健康向上

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学会赞美他人

(二)学会宽容待人,多微笑,多倾听

四、注意教育中的心理卫生

(一)学校工作的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二)紧抓课堂机遇,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常规的教学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三)班主任要挖掘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四)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五)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第十一章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 第一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二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第三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2.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端正认知

(一)树立正确的自强概念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1)自我克制。(2)合理释放不良情绪(3)转移精力(4)增加受挫能力(5)教师又是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位思考。

二、调适情感

(一)控制情绪

(二)合理宣泄

(三)转移

(四)自我安慰

三、改变行为

(一)角色学习

(二)个别或集体讨论

(三)坚持锻炼

(四)寻求专业帮助

篇6:中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复习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是使目标人群能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方法之一是健康信息的传播和行为干预,实施方法之二是强调社会、部门及个人对促进人类健康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应该采取的行为和策略。

第一章 健康及健康层次观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三维健康观: 三个方面并非孤立存在。

1.生理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即无伤残、无病痛,身体各系统无疾病,这是健康的基础。2.精神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健康和道德健康。

3.社会适应完好:是指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岗位上对各种角色均有良好的适应,能胜任各种社会和生活角色。健康层次:

第一层次:一级健康或称躯体健康,是满足生存条件; 第二层次:二级健康或称身心健康,是满意度条件; 第三层次:三级健康或称主动健康,最高层次的健康。健康的特性:

1.相对性:健康永远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健康。

2.动态性: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体,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表现出的健康与不健康状态均是健康与疾病动态作用的结果。3.可得性: 每个人都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个阶段:

1.医学阶段:强调预防和治疗疾病,主要是人群卫生宣传 2.行为阶段:是对人们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3.社会、环境阶段: 健康的四类影响因素:

一、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1.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者见解的危害,对集体具有潜袭性、积累性和广泛影响的特点。2.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均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3.人们的行为不仅影响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

特点:①潜伏期长,②作用特异性差,③联合作用强,④易变性大。

二、环境因素:内部环境:机体的生理环境 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生物学因素:表现为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动物咬伤等。

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疾病的自然史

1.健康问题:个体所表现出的非健康状态,具体地说就是疾病、伤害、亚健康状态或健康缺陷等。

2.疾病:个体表现出能够被患者个人感知或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简单地说就是身体功能不正常状态。3.疾病自然史:疾病从发生到结局的全过程。

4.疾病的四个阶段:病理发生期、症状发生前期、临床期、结局。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为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控制或消除病因以预防和推迟疾病发生的措施。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缩短病程、延长生命的措施。

三级预防:为治疗和康复的措施。

健康疾病连续带:健康与疾病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健康与疾病是没有截然界限的一个连续的过程,这过程称为健康疾病连续带。

亚健康:是一种由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压力引起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个既非健康又非疾病的状态。表现在躯体、精神、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疾病的“冰山现象”: 在人群中,能发现的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典型患者仅占该病或健康问题所有表现形式的一小部分。

第二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

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特点:

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

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

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1.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划分: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职业人群健康教育等。

2.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划分: 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人生三阶段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的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3.按业务技术或责任划分: 健康教育的行政管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的计划设计,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健康教育的评价等。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1.实态性调查研究:直接从自然存在的现象中,或从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中搜集资料,记录事实,通过分析以找出其规律或发现问题。2.分析研究

1)前瞻性调查: 2)回顾性调查:

3.社会调查研究:常用于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及信息反馈。1)选题小组工作法 2)专题小组讨论法

3)特尔菲法(专家反馈咨询法):设计好调查问卷后寄送给专家进行评估打分,之后统计出得分情况,再返回专家进行评估而最终的出某事件调查结果的方法。

4)案例调查法:将来已经发生的事情写成案例,之后在对某事件进行调查时,直接参考该案例的方法。5)观察法

二.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1.实验研究法 2.准实验研究法 三.教育干预方法

1.信息传播法:通过访问、电视、报纸等宣传信息。

2.行为干预法:通过具体知道和技能训练,帮助、促使受教育者实现特定行为的改变。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健康教育是整个卫生事业的组织部分,而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1.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完整过程,卫生宣传多为宣传活动,缺乏计划与评价。

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卫生宣传多侧重卫生知识宣传。

3、健康教育中的信息传播为双向传播,而卫生宣传则是信息的单向传播。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在联系

1.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

2.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健康促进比叫抗教育更具有社会性,更为宏观。

健康促进所涉及的五个主要活动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支持的环境; 3.加强社区的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基本特征:

1、健康促进是为行为的改变提供各种支持环境

2、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健康促进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

4、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先导和基础

5、健康促进融主观和客观一体。

《渥太华宣言》指出的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1.倡导:倡导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对健康措施的认同和卫生部门调整服务方向,激发社会关注和群众参与。

2.赋权:1)帮助群众具备正确的观念、科学的知识、可行的技能,激发其走想完全健康的潜力; 2)使群众获得控制那些影响自身家抗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3)使社区的集体行动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与社区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3.协调:协调个人、社区、卫生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在健康促进中的利益和行动。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社会动员”

1.社会动员的意义:社会动员把健康目标转化为社会目标与健康促进完全一致;社会动员采取的高效动员社会、政治和群众方面的策略与健康促进策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共同体现了先进的公共卫生观念。2.社会动员的层次: 1)领导层的动员

2)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动员 3)非政府组织的动员 4)动员专业人员参与 3.社会动员的手段

1)利用社会市场学的技术: 2)信息的传播: 3)人员培训: 4)管理技术: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

2.健康教育与促进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能够有效预防与行为相关的传染病;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 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够适应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 2.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

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广泛的联盟和支持系统为基础,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努力逐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4.积极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使医疗部门的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5.在全民中,尤其在广大农民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第三章 行为与健康

行为:人的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的反应。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反应。

行为构成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人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目标指向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等 行为结果:行为主体预想的行为与实际完成的行为之间相符的程度。人的任一行为发生过程都可以用公式表示: S—P—R 其中:S代表内外环境的刺激源;P代表人,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个体;R代表人的行为反应

行为分类

是否容易直接观察到:外显行为、内存的心理活动 行为是否具有社会性:

本能行为:个体生存本能(进食)、种族保存本能(性)、自我防御本能 社会行为,健康教育是人类社会调节社会成员的健康相关行为的手段。

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遗传因素:相貌、气质、性别、记忆力等影响到行为

2.人类行为的生物节律性:个体的智力、体力、妇女的月经期变化等影响到行为 3.神经系统的整合能力与人的行为

传入神经收集的信息在大概的整合过程中,大脑的结构与行为活动有着特殊的联系 4.内分泌对个体行为的调节

垂体、甲状腺等分泌腺对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

行为的心理影响因素

一、需要、动机与健康相关行为: 1.需要与健康相关行为

马斯洛需要五层次:有低向高排列如下,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动机与健康相关行为

动机:人们以需要、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激励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和主观因素。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以上,并具备相应条件时才能转化为动机。

动机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常常会同时存在一个或数个欲求的目标,因而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动机。

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二、认知与健康相关行为

认知的过程: 刺激信号注意承认解释行为

认知的第一步骤是对具体的信号刺激的选择性的注意。人们在获得有关健康的信息时,也是一个选择性获得过程,健康教育应促使人们选择性获得健康知识,明智地选择信息。

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环境影响因素:

1、教育;

2、大众传播;

3、家庭;

4、法规、制度;

5、风俗、道德、宗教、社会思潮等;

6、经济发展。

依据是否有利于健康,分为:

1、促进健康行为: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2、危害健康行为:个体和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相关的判断标准:(五大基本特征)

1.有利性: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2.规律性:行为表现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恒常性。

3.和谐性:行为表现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但这些行为若与他人或环境发生冲突时,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与所处环境和谐。4.一致性:行为本身具外显性,但它与内心的心理情绪是一致的,没有冲突或表里不一表现 5.适宜性:指行为的强度要在有利于健康的常态水平上。

在对具体行为进行判断,看其是否属促进健康行为时需要注意,这一行为至少应具备上述标准中的两条以上。

促进健康行为的八大类:1.日常健康行为; 2.保健行为;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4.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5.预警行为; 6.求医行为; 7.遵医行为; 8.病人角色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期望的方向上表现的一组行为。分为 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2.高危险行为:吸毒、性乱等 3.致病性行为模式

4.不良疾病行为:患病后不是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病魔斗争,而是瞒病行为、恐惧行为、自暴自弃行为等。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一、知、信、行模式: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表示为: 知识信念行为

知、信、行模式的内涵: “知”是知识的学习,“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指的是行动。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确立信念和改变态度是知信行模式中行为改变的两个关键步骤。1.态度是行为的前奏,要改变行为必先转变态度,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 1)信息的权威性:权威的信息号召力大,说服力强;

2)传播的效能:传播的感染力越强,越能激发和唤起教育对象的感情,有利于态度的转变 3)“恐惧”因素 4)行为效果与效益

2.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失败,促进态度转变的方法有: 1)利用促进信念建立的方法:如增加信息权威性、增强传播功能等。2)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强化对行为已改变者所获效益的宣传。

3)针对那些“名知故犯、知而不行”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强化行为干预措施。

二、健康信念模式是以树立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信念为核心,以强有力的健康信念推动力,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转变。

健康信念模式在实践中遵循的步骤:

1.对疾病的认知(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

2.让人们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后果(;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3.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自我效能)

行为变化阶段模式:把健康相关行为的转变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的促进,最终达到树造个体或群体健康行为的目的。

行为变化阶段模式中将行为的变化分为五个方面:

1.无转变打算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人,没有在未来六个月中改变自己行为的考虑 2.打算转变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人打算在未来(六个月)采取行动,改变疾病危害行为 3.转变准备阶段:进入“准备阶段”的人将于未来一个月内改变行为。4.转变行为阶段:在此阶段的人,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木边行为已经有所改变

5.行为维持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人已经维持新行为状态长达六个月以上,已达到预期目的。

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是指针对环境以及团体和个体的行为进行影响,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分类:

措施分:行为指导、行为矫正 对象分:个体干预、群体干预

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方法

1)开发领导:促进领导群体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将健康教育纳入工作议程,给予支持。2)动员群众:对团体的健康教育,必须通过舆论手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传播技巧,发动团体内每一位成员参与。3)培训骨干:开展团体健康教育必须树立典型,重点培养一部分骨干,由骨干人员起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成员。

4)利用舆论和规范的力量:使团体内全体成员目标、行为一致,同时对团体造成一种外来压力,制约危害健康的行为,形成促进健康的氛围。5)在团体内部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评比,总结经验,以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手段,对已改变的态度和行为给以支持和强化,并推广成功经验。

健康相关行为的矫正:运用操作式条件反射及生物反馈的原理和方法,矫正个体偏离正常的不健康行为。是长期的过程,更注重自觉投入。方法:1)脱敏疗法:主要用于消除个体因对某种因素过于敏感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包括系统脱敏法、接触脱敏法。

2)示范疗法:通过病人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或神经症性反应。3)厌恶疗法:电击厌恶疗法、药物厌恶疗法、想象厌恶疗法 4)强化疗法: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

第四章 健康心理

健康心理: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即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充分发展,与客观环境统一和适应。健康心理的标准: 1.智力活动正常,2.积极稳定的情绪,3.心理行为反应适度,4.人际关系和谐,5.心理行为符合心理年龄特征,6.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7.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

情绪: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对其态度的体验,是人体与环境意义时间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的特征:1)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的刺激引起的;2)情绪是主观体验;3)情绪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1.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获得相对健康的心理状态。2.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消极或否定的情绪体验,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3.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两个方面:心理刺激的质和量,个体对心理刺激的易感性和抵抗力。4.要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必须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不良情绪两种情形: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持久性的消极情绪

健康情绪的培养

1.培养幽默感 2.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 3.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 4.以积极的态度观察事物

个性: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时间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特点: 1.组和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一般性和独特性 4.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人们个性生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先天生理素质、主要指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的影响。

个性特征与健康

1.气质: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表现在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个体心理特征。

气质是人格赖以形成的条件之一,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学内涵;任何气质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的人都可培养和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2.性格: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较稳定、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它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塑造而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和改变。性格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后天的环境,因此性格与气质相比具有更大的可塑性。

三、A、B、C行为模式与健康

A型性格的人: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为成绩而努力奋斗,性格急噪、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对人有敌意。A型性格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B型性格的人:与A型性格的人相反,不争强好胜、随遇而安、做事不慌不忙。

C型性格的人:童年时期遭受过挫折、经历坎坷、性格克制、情绪压抑、压抑愤怒、焦虑抑郁、过分谦虚、谨小慎微、过分合作等。C型性格人是一些癌症患者的人格表现特征。人际交往与健康

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因素:1.接近性;2.相似性; 3.互补性; 4.个性特征; 5.能力和特长; 6.仪表。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恐惧心理、孤僻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敌意心理。

造成这些障碍的原因:个性缺陷或人格障碍;缺乏社会经验、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曾受挫折;压抑情绪或受到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 5.赞扬原则

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某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或心理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以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的过程。

心理评估的内容: 1.智力和认知评估; 2.情绪评估; 3.个性特征评估; 4.临床心理症状评估; 5.危害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的评估。

心理评估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交谈法 4.活动产品分析法 5.个案研究法 6.测验法 7.问卷法

心理咨询: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求询者发展或适应方面的困难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活动。

心理咨询的方式:

1.直接咨询 2.间接咨询 3.个别咨询 4.团体咨询

5.门诊咨询 6.现场咨询 7.信函咨询 8.电话咨询 9.专题咨询

心理咨询的原则:

1.如实接受 2.整体性 3.坚持性 4.保密性 5.尊重与平等 6.自助性 7.艺术性 8.预防性 9.发展性 10.不评判 11.伦理性

手段:宣泄、领悟、强化自我控制、增强自信心 心理健康的促进: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和适应环境; 3.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直面挫折。

第五章 传播与健康教育

健康信息: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信息加工:对信息的接受、存储、提取、处理和传送的加工信息工程。

健康传播: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传播策略:有组织、有系统的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在特定时间内通过某(几)种传播渠道向目标人群(受众)传播特定讯息的全面计划。

传播的基本特性: 1.社会性 2.普遍性 3.符号性

4.互动性 5.共享性

6、工具性

人类传播活动的五种基本类型和概念

1.自我传播: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2.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3.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4.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5、群体传播:指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

传播结构:从传播者到受传者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

传播模式:为了研究传播现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来对复杂的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5W模式)

即:一个描述传播行为的简便方法,就是回答5个问题:

1)谁(who)? 2)说了什么(says what)? 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4)对谁(to whom)? 5)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传播者→信息→媒介→受试者→效果

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

传播是一种有反馈的信息双向循环往复的过程。

传播的要素: 1.传播者

2.信息、讯息和符号 3.媒介渠道 4.干扰 5.把关人

6.受传者

7.反馈:是指信息使受众产生的反应,又通过某种传播形式返回到传播者的现象和过程。8.传播效果

建立传播关系的三个基本条件:

1.共同经验域: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双方对信息能够共同理解、相互沟通、产生共识的经验范围。2.契约关系:在传播活动中传播双方相互依存的一种默契关系。3.反馈:传播者获知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应。

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交流简便易性,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比较随意地进行。2.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3.人际传播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4.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的速度慢,信息量相对较小,在一定时限内传播的信息覆盖的人群数量远不如大众传播。5.在人际传播活动中,特别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容易走样。

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五种人际传播形式:

1.个别劝导 2.小组讨论 3.讲座 4.培训 5.咨询

人际传播技巧:

1.说话技巧,2.问话技巧,3.非语言传播技巧,4.倾听技巧,5.反馈技巧,6.观察技巧,7.表扬与估计的技巧 8.距离引证技巧 9.示范和演示技巧

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特点(效率高)

1.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并需要借助非自然的传播技术手段; 2.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 3.传播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速度非常快; 4.传播对象为数众多,分散广泛,是匿名的,自由的;

5.传播是单向的,很难互换传授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且缺乏自发性。

媒介组合: 在同一大众传播的媒体计划之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媒介。媒介组合的理由

1.达到第一种媒体所未达到的目标人群,提高媒介的覆盖率;

2.在第一种媒体得到最佳到达率后,再以较便宜的第二种媒体提供额外的重复暴露; 3.利用每体所固有的某些价值以扩展传播活动的效果

4.协同作用,各种媒体经混合所生产的总和效果,远大于各种媒介个别效果相加的总和。

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1.保证效果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速度快原则: 4.可及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大众传播常见障碍

1.讯息障碍:机械障碍(首要)、人为干扰。2.语意学障碍 3.符号障碍

4.心理障碍:是导致传而不能的直接原因

健康传播效果: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

健康传播效果的四个层次 1.知晓健康信息(最低层次)

2.健康信念认同:受传者接受所传播的信息,并对信息中倡导的健康信息理解,认同一致。3.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 4.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1.健康传播者方面

1)作好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作用,要求教育人员做到追踪了解医学发展前沿,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要有精品意识;2)选择合适的传播者,注重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威信与吸引力;3)加强传播双方的意义空间—共同经验域 2.健康信息方面

1)信息内容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2)同一信息,反复强化; 3)注重信息反馈。3.媒介渠道方面

1)媒介渠道的选择应注意保证效果、有针对性、速度快、可及性和经济性等5个原则;2)注意多媒介渠道的组合策略 4.受传者(受众)方面

1)在受传者的不同接受心理阶段采用不同的健康促进方式; 2)注重受众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的心理; 3)密切结合受众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

4)紧密结合受众的健康状况,发掘他们的健康需求。5.环境方面 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深入分析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 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

健康促进测量指标分类及作用P92~93 健康促进结果评价的测量指标:

1.知、信、行的测量; 2.社会行动与影响的测量; 3.健康政策和组织实践的测量;

4.健康生活方式和条件的测量; 5.有效健康服务的测量; 6.健康环境的 测量; 7.社会结果的测量; 8.健康结果的测量; 9.能力建设结果测量。健康促进测量常用指标 1.生理健康测量指标

1)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 2)行为发展指标

3)营养摄入指标: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心理健康测量指标

1)人格;2)智力;3)情绪和情感;4)总体心理健康评价; 3.健康结果指标

1)发病率,2)罹患率,3)患病率,4)死亡率, 5)围生期死亡率,6)新生儿死亡率,7)婴儿死亡率 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孕产妇死亡率,10)病死率,11)期望寿命 4.社会健康测量指标

1)行为模式:指个人为满足各种生理、社会的需求和达到特定目的等所形成的特定的模式,人类的行为都必须等到社会的允许与承认,都必须符合社会准则

2)生活方式:生活丰度、生活频度、个人活动谱、主导生活内容、不利于健康的活动、生活满意程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3)人际关系

5.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1)主观评估指标:生活适应度、生活满意度

2)生存质量指标:失能(伤残)调整生命年、无残疾期望寿命、质量调整生存年、活动期望寿命 6.卫生政策指标

1)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 2)卫生资源分配的情况; 3)社区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程度; 4)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 7.社会经济测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人均居民收入; 3)人均住房面积及热量摄入量; 4)就业率和失业(待业)率; 5)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 6)人口自然增长率; 7)安全饮水普及率 8.卫生服务测量指标

1)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2)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指标; 3)卫生资源指标 4)卫生服务费用指标 9.健康行为测量指标

常用的健康行为测量指标有吸烟率、人均烟草消耗率、饮酒率、人均酒精消耗量、未婚少女怀孕率。(记住公式)

健康促进测量指标的选择原则

1.目的性原则:要求在选择指标时,所选指标的应用范围、测量内容和测量时间与所要描述的健康状况相对应。2.可行性原则

3.公认性原则:选有权威专家经常选用的或者事实上已为大家公认的指标。4.系统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6.科学性原则:客观性、特异性和灵敏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准确性和精密性

第七章 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

指定目标的5W3H:

1)Who,对何人做?(目标人群)2)Why,为什么做?(目的)3)What,做什么?(内容、目标)4)Where,在哪里做?(地点、范围)5)When,何时做?(日程计划)6)How,怎样做?(步骤、策略、技术)

7)How much,做到怎样程度?(行为、政策的改变程度)8)How to measure,如何测量这种变化?(评价)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计划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2.重点突出原则:计划的重点必须突出,切忌面面俱到包罗万象

3.整体性原则:制定计划时必须明确卫生保健总体目标,遵循相关政策和方针 4.前瞻性原则:要考虑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弹性原则:指定计划时候要尽可能预见到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要留有余地并事先预定应变对策 6.从实际出发原则:应当根据人力、物力、财力因地制宜,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 7.科学性原则:要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敢于模式

8.参与性原则: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项目的制定及项目的各项工作活动。9.多样化原则:要设计多样的活动内容,在实施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模式

Precede—Proceed 模式: 该模式是从“结果入手”的程序,用演绎的方式进行思考,即从最终的结果追溯到最初的起因,该模式包括诊断需求评估阶段和执行评价阶段。

Precede 阶段: 该阶段是基线诊断过程,从分析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入手,评估出人群存在的问题,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并且根据现状和资源确定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健康促进的干预措施。Precede 阶段包括:

1、社会诊断: 通过了解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评估他们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包括生活质量、健康问题、卫生服务问题、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资源情况。

2、流行病学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和医学调查确认目标人群特定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行为和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诊断的目的:发现威胁目标人群声民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找出对该疾病或健康问题有影响的危险因素,确定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描述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人群、地区、季节、时间上的分布、频率和强度。

3、行为与环境诊断: 确认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行为和环境问题,即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行为诊断的目的是区分健康行为和不健康行为。

4、教育与组织诊断: 包括对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三个方面因素的诊断。健康行为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

1.倾向因素: 包括个人或群体的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以及理解,是诱发行为发生的因素。2.促成因素: 包括技能、资源或计划执行中的障碍、可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各种因素。

3.强化因素: 指激励行为产生、维持、发展的因素及采纳健康行为后的反馈信息,包括精神心理因素和物质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亲朋的支持、对行为后果的感受及实质性的奖励和惩罚。

5、管理与政策诊断

评估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以及在计划执行中资源、政策、人员能力和时间安排。

Proceed 阶段:指执行教育/环境干预中应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手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执行和评价过程。

这一阶段包括:执行过程及评价、近期评价、中期评价、结局评价。

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程序的七大步骤

需求评估确定优先项目和目标人群确定计划目标制定教育(干预)策略制定教育活动和日程确定组织网络与执行人员确定监测与评价计划 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为计划的指定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和依据,是制定健康促进计划的第一步骤。

需求评估主要包括Precede—Proceed 模式中诊断阶段的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和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确定优先项目和目标人群 1.确定优先项目的基本原则

1)重要性原则:卫生问题或健康问题对目标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

2)有效性原则:健康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健康促进干预得以解决,以及健康促进是否会得到目标人群、尤其是干预对象的支持和赞同,干预计划执行以后是否会受到明显的效果和社会效益。2.确定优先项目的方法

1)环境因素联合排序法 2)问题的重要性与可变性评估法 3)问题树方法 4)德尔菲法 目标人群的确定一般分为三级: 1)一级目标人群

预期接受健康教育后将直接采纳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 2)二级目标人群

与一级目标人群关系密切,并对一级目标人群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有一定影响的人群 3.三级目标人群

对计划的执行与成功有重大影响作用的人群

确定健康促进的目标应当注意: 1)目标要明确; 2)要提出数量要求;

3)应限定预期影响的重点人群;

4)要明确涉及的地理范围,是整个社区还是社区的某一部分; 5)要限定达到目标的时间。健康促进的目标分类:

1)计划的总体目标:该计划理想的最终结果,即远期目标实现目标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

2)计划的具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在计划的每一阶段要实现的明确的、具体可测的目标。制定教育(干预)策略

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确定健康促进的方法.材料.场所三方面。1)健康促进的方法,包括教育方法、社会干预方法、环境干预方法。

2)健康促进的材料,是指健康信息的载体,主要分为视听材料、印刷材料和网络材料。3)健康促进的场所,包括:教育机构、卫生机构、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居民家庭。4)健康促进策略的框架结构P122~123

第八章 健康促进计划的执行

第一节 健康促进计划执行的SCOPE模式

SCOPE模式:指定实施时间表,实施质量的控制,建立实施的组织机构,实施人员的组织和培训,配备实施的材料设备。SCOPE模式图见P125 制定实施时间表

时间表的用途

时间表用于对工作内容、要求、实施起止时间、地点(场所)、负责人、经费预算等内容的安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可用于工作进度的安排和评价各项目工作的进展速度和完成数量。时间表的内容:

1)工作内容:各项具体的实施活动,如启动会、培训班、材料制作、传播活动、干预活动等。2)工作地点:指该项活动发生的地点。3)负责人员:该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员。4)经费预算:对该项活动所需要的费用的估计。

5)特殊需求:指该活动所需要的特定设备、资料、场所以及技术支持等特殊需要,如果投影仪、车辆、媒体材料等。工作表示例见P126图8-1 实施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内容:对工作进度的监测、对活动内容的监测、对活动开展状况的监测、对人群知信性及有关危害因素的监测、对经费开支的监测。

质量控制的方法: 1)记录与报告方法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求各分项目和各部分工作的负责人切实作好实施记录。2)现场考察和参与方法

主要负责人员对实施活动现场进行考察或亲自参与实施活动,了解实施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即使解决。3)审计方法

主要是对财务方面(经营开支)的监测。4)专项调查方法

通过调查来获取资料,监测实施过程和控制实施质量。建立实施的组织机构

包括:1)领导机构,2)执行机构,3)部门协调与合作,4)政策支持 实施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1.实施人员的选定及其相关知识技能

实施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 1)管理知识,2)专业知识,3)专业技能 2.实施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班的组织、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的评价。培训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配备实施的材料设备 1.健康教育材料 2.健康教育的设备

第二节 健康促进计划执行的要素 1.领导重视

政府或领导部门的领导对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是当地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获得成效的关键。2.组织网络健全

首先,要建立与完善市、区和街道三级健康教育与促进领导机构。其次,要建立健康教育与促进的业务指导机构。形成以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机构为主题,以专兼职健康教育与促进专业人员为骨干的健康教育与促进纵向网络和以主管领导牵头,由教育、卫生、财政、环保、群众团体及各单位领导等共同组成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横向网络。3.资源保证

资源是健康促进计划实施的物质基础,是计划顺利进行的保障。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社会动员潜力。4.人人参与

人人参与是健康教育与促进计划实施的群众基础,是计划成败的决定因素。第三节 健康促进计划执行中的教育形式

社会教育: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措施对社区人群的各种教育活动。

1.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1)社区卫生服务,2)各种传播渠道,3)社会组织运动,4)社区典型 2.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主要形式 1)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2)农村传播媒介和渠道:有线广播、民间传播渠道农民技术学校、文化活动站、卫生科普赶集、传统的民族节日。3)家庭保健员 4)乡村卫生所

第九章 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

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在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中通过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总结资料的过程,来判定健康促进计划的价值、进展和预期目标达到的效果,是健康促进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性质

1.评价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计划实施的全过程; 2.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比较; 3.确定价值标准是评价的前提;

4.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准确的信息是评价成功的保障。

分类

按评价内容分类: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结局评价和综合评价 按评价研究方法分类:社会学评价、经济学评价、卫生(健康)学评价

按评价时间分类:基线评价、预试验评价、近期评价、中期评价、远期评价、跟踪评价。

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类方法: 适宜程度评价、足够程度评价、进度评价、效率评价、效果评价、影响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按评价的形式分类:函评、会议评价、现场调查评价

评价的基本程序为:确定和阐明目标明确定义和测量标准进行预评价和正式评价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结果报告和建议 选择指标应考虑的特征:

1)重要性和实用性 2)有效性 3)可获得性 4)灵敏性 5)特异性 6)可靠性 7)代表性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

1)全面与系统性 2)一致性 3)结构层次性 4)指导性 5)简单可行 6)联系性

资料的获取途径:访谈调查法、信访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健康调查法。评价的内容: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结局评价、综合评价

一、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为制定干预计划所做的需要评估及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其目的在于使健康促进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二、过程评价:是对计划实施过程的评价,起始于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计划执行的始终。过程评价的作用:评估项目运作情况、修正项目计划。

过程评价的实施方法:观察法、专项调查法、会议评价法、日志评价法。过程评价指标(识记)

1.项目提供的干预活动:项目活动执行率、媒介拥有率、干预活动覆盖率 2.目标人群参与情况,可用干预活动暴露率、目标人群满意度 3.有效指数

4.资源使用进度指标:活动费用使用率、年度费用使用率、费用进度比 过程评价中的质量控制: 1.内部质控 2.外部质控

三、效果评价: 对健康促进计划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的变化的评价。

1.近期效果评价:主要针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1)卫生知识知晓率 2)卫生知识合格率 3)卫生知识平均分数 4)健康信念(态度)形成率

2、中期效果评价对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和环境的改变情况所作的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健康行为流行率、不良行为改变率、环境改变率(如安全饮用水普及率)等。

四、结局评价: 是对健康促进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的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健康状况的指标、生活质量的指标。1)健康状况的指标:身高、体重、人格测量指标、发病率、死亡率等 2)生活质量的指标:生活质量指数、功能状态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等。

五、综合评价

是对健康促进计划设计、执行过程的全面评价。

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总结评价、比较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

影响评价的因素

历史因素和测试、观察因素,测试观察因素包括测量者因素(项目工作人员外在素质、内在素质、成熟性、暗示效应等)、测量工具因素、测量对象因素、回归因素、选择因素、失访因素、评定错误、因果混淆等。

第十章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

学校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树立健康价值观,培养巩固健康行为,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制,促进身心发展,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目的。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1)学生群体是健康教育的最佳对象; 2)学校健康教育影响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3)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健康教育效果向家庭和社会的辐射。全球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突现的两大主流特点:

1)学校健康教育日益显示出在促进儿童青少年系统全面的健康观念及能力,进而促进公民健康素质,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作用。2)多角度、多层面的健康促进内涵已融入学校健康教育之中,成为更为广泛而重要的内容 小学生常规健康教育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环境卫生、体育锻炼、预防常见病、安全与伤害预防、心理卫生。中学健康教育内容:

1)在小学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对知识技能的培训,适当提高理论层次; 2)根据中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重点开展科学的性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常用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示教、案例分析、同伴教育。

健康促进学校:学校所有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风广泛的社区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健康促进学校的内容:

1)学校卫生政策 2)学校物质环境 3)学校社会环境 4)社区关系 5)个人健康技能 6)卫生服务

第十一章 妇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妇女健康教育:用健康教育的理论、策略和方法促使女性树立健康观念,激发健康行为,以条妇女和女性群体的健康水品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妇女健康教育的意义

1.妇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保护妇女健康的需要;

2.搞好妇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促进民族健康、增强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3.搞好妇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改造家庭、社会面貌的一个基础条件。第三节 妇女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青春期家抗教育主要内容 1.性教育

2.健康理念的培养和健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防止青春期不良行为倾向 婚前健康教育

1.性生活与生育教育; 2.婚后心理卫生教育。孕产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妊娠的生理、心理卫生知识,2)定期产前检查的必要性,3)孕期劳动、休息、均衡营养等保健知识,4)孕期用药及性生活等注意事项,5)孕期胎儿自我监护,7)产褥期常见疾病的预防,8)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知道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持续时间及添加辅食知识 围绝经期健康教育内容

1.围绝经期生理知识,2.心理知识,3.学会自我调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4.个人卫生教育,5.性激素替代治疗知识的教育,6.自我监测,7.预防疾病

妇女健康促进的目标

1.使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的预期寿命; 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3.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的权利;

4.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5.将妇女爱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6.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增强妇女身体素质。

第十二章 老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老年人的界定

1.生物学上的界定:老年前期,65~74岁;老年中期,75~84岁;老年后期,85岁以上。2.心理学上的界定 3.社会学上的界定

4.法律上的界定:我国规定60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1.老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实现老年人社会话的重要手段;

2.开展老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树立正确的社会老人观和老人健康观的有效途径; 3.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老年健康教育的任务

1.使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创造有益于老年人健康的支持环境;

2.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科学地安排生活; 3.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努力降低老年人常见病的发病率; 4.使老年人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形态变化:毛发变白,皮肤松弛,皱纹增多,老年斑等。

2.各种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器官功能减退,胃肠功能减弱,视听等感觉功能改变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导致的心理特点

1)智力下降,2)记忆力变差,3)思维发生变化,4)情感与意志发生变化 2.老年人因社会角色改变形成的心理特点 1)日常生活中的不适应感,2)孤独寂寞感 3)无用感和失落感,4)焦虑抑郁感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1.由于衰老导致的行为特征:记忆力、学习力降低。

2.老年人的性格行为特征: 1)成熟型,2)安乐型,3)抑郁型,4)愤怒型,5)猜疑型 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主要包括卫生保健教育、心理卫生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卫生保健教育 1.生活卫生:个人卫生、生活规律、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减少老年人的意外伤害; 2.合理安排膳食、提供饮食指导

3.老年常见病防治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的教育 4.对卧床老人提供护理和康复指导 心理卫生教育

1.教育老年人树立正确的老年价值观和健康观; 2.指导老年人寻求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新途径; 3.动员社会参与,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老年人的性教育: 1.正确对待老年人的性问题;

2.老年人的性行为 3.老年人的在婚问题

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1.教育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死亡观; 2.教育人们对死亡心理上要有充分的准备;

上一篇:二甲医院复审工作简讯第一期下一篇:我和足球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