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范文

2024-06-01

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范文(共10篇)

篇1: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范文

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

龙川县麻布岗镇中心小学学号:048 杨志宏

我参加第一次教师骨干培训回来特意找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这本书,说实在的,这本书是我们学校为了提高老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用的书,说来惭愧,当时只是随手翻看,并没有细看。今天仔细研读却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是啊,课改,课改,改到现在,见多大成效,我不敢妄言,我们这边从课改到现在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大家也努力地关注着,思考着,践行着。这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困惑。

看了许多名家上的示范课,他们就好像时装模特,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当然我们学习得并不是很特彻,也走进了一些误区,让我们有一些迷茫,这样也就有了许多地思考。今天看了这本书,让我对我们这个语文老师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首先就必须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努力地读好书,更新自己的理念,提高自己的素养,当然这样的素养包含许多方面,有了新认识,就我们就会努力学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者在文中还是提了一些在有些人眼里属于老生常谈的东西,但又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东西,他说了,我们教师必须进行基本功训练,虽然也有不少老师能很认真地去做了,但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我自己就开始反省了,我们每次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然我们不可能对自己要求太苛刻,但对于基本功也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的自我锻炼了。对于教学法方面的东西,我们应该做到勤反思,那么教育在线就给我们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记得我在教学《枫桥夜泊》时,里面有一句话“京口瓜洲一水间”这个“间”字这个读法不确定,于是我求助于教育在线的博友们,大家都给了自己一个比较能说服人的理由,特别是他山之石,他不仅向缪主任请教,自己还专门翻看汉语字典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真得让我很感动。在教学中,我们遇到这样那样的教学问题,生成的,预设的等等,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手写出来,说不定以后写论文时,这就是我们现成的事例,也许有些人会怕自己写不好,羞于见人,其实不然,哪怕你的笔下再稚嫩,也无所谓,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份真诚啊。我笔写我心,我笔抒我情,尽管是不成熟的,但自己贵在坚持,记录自己的点滴教育生活,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从这本书上得一些无谓感慨,但也无所谓,喜欢看书就多看点,想玩了就猛玩,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人要总为别人活着,那岂不要累死。2007、8、15

篇2: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范文

这几天闲暇之余,我再次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针对四年级的教学方面具体收获如下:

一、识字方面: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中年段课标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通过读《课标》,我知道了四年级语文课上识字要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要经常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该年段老师不在是手把手地详细地指导记字写字,而重在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重在检查,鼓励,但关键的字的教师一定要适时点拨,指导并纠正,改变了方法,但目标不能变,仍要扎实地识字写字。关于书写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指导,而要重在格式的指导等。

二、语文能力方面:加深理解,复述体会

中年段《课标》对阅读的要求中提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可见中年级语文课堂上不再是背诵积累,而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概括能力,表情达意,感受领悟,复述表达,所以语文教师备课时每一课时都要找切入点对孩子的能力加以提升,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背诵古诗文,好词好句,美文经典等,经常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课,进行引导,让语文课上的语文能力有所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准。

三、习作方面:乐于表达,勤于收集,片段为重,具体生动

中年段《课标》对习作的要求中提到: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习后,我知道了,学生作文一定要培养写作的兴趣,树立信心,教师要多想点子加以引导,关注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让他们也树立习作的信心。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有了生活,文章才言之有物。

另外,我觉得要想学生对作文有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他会写,写得好,他兴趣就浓了,怎样才能会写?我觉得要注重学生片段描写的指导,要有细节描写,所以每篇作文都不要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篇3: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范文

1.课堂活动体验“虚化”,淡化语文知识。课堂气氛活跃,一会音乐欣赏,一会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又是多媒体。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茫然。课堂成了“满堂问”,学生的身心似乎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

2.肤浅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虽然专业和精良,从配音到动画设计让学生流连忘返,但是,课件效果淡化了课堂的主题,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放”,眼花缭乱的场面让人觉得好看,但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变成简单的人机对话模式:花样繁多的图片———教师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赏析———文本某点的延伸。

3.教学中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没有通过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真研读语文新课程理论,探寻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倡导语文教师上出有自己个性特色的语文课。在学习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后,我获得几点感悟。

一、“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赏识教育。“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学中我常常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表扬使学生乏味,学生阅读时想用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大声读,小声读,自由阅读都可以。对少数学生偏激的思维,在思维碰撞中出现的观点差异,我均会有意识地向正确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度。但一味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教师只有恰到好处地惩戒和批评,艺术地点拨,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掌握好赏识与惩戒的尺度,就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的理念。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也就是要求“实”和“活”

“实”是指知识的落实程度。《新课标》中要求“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作为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一,“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应该淡化废弃的。语文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词”、“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法知识放到具体实在的语言环境中,在“情境效应”的影响下,让学生轻松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类知识要尊重学生个性,良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

除了“实”外,语文课堂还要“活”。强调与学生互动,上课时,我们必须忘掉标准,忘掉已预设好的课件,要按课程及文本内容的需要随机应变,顺势而成。教师在心中要装有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互动,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写一段不长的感悟。比如:学了《劝学》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学生回忆有关学习的名言,课后收集部分名言相互交流,还要求学生自己写一则劝勉学习的“名言”;鉴赏时可以让学生以相似的话题进行仿写。学生思维在向纵深发展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生思维交流的高峰时,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的思考提供给学生共赏。

三、重视课堂学习中的广度、深度

一堂真实的课是要避免做秀。语文课,很容易走进做秀的泥潭。课堂上热热闹闹,师生互动,声、影齐聚;听讲学生愉悦非凡,听课教师激情澎湃。教师可下课问问学生: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除了高兴外,就说不出什么了。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真实的学生,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许超出你的预设,也许滞后于你的预设,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死抱着教案一成不变,把学生的疑问置之不顾,照着课前设计的轨道走下去,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的灵性的。我的每一节课里,都可以听到学生如小麦“拔节”的声音,那是教学中最美的声音。真实的课堂不能成为精彩结果的呈现、优秀学生的表演。课堂中,少数好学生成了演员,而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思维与展现、交流的机会而成了观众,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生成的机会,也失去了生命的魅力。因此,我的语文教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真实展现学生的学习结果,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重视教学中拓展的广度。我们应认真贯彻《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课后拓展延伸,就要根植于文本,在探究文本的同时,教师选择与文本有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从而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如《荷塘月色》补充“荷、月”的有关名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兴趣……“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师应着眼学生,考虑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读透文本,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是否拓展以及拓展材料,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

四、学会积累案例的做法

教师不仅要学习教学案例,而且要撰写教学案例。通过研究大量的实际问题,我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案例事实,二是案例分析。在撰写教学案例时,我都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对教育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过电影”般地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再现,用科学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这样就使教育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由模糊变得清晰。我对某些教育问题往往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能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教师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发现某些教育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五、搞好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就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短篇小说欣赏、经典电影作品欣赏、唐宋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唐诗宋词鉴赏、《红楼梦》选读等进行选择学习,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搭配选用。我们要将实用文体写作、说话艺术或语言文字渗透在今后的全部教学过程中。

从课程设置看,教师既加大了工作量,又加深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学习,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了过去的以师为本的传统理念,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经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在课改的背景下,老师与学生同心、同行、同乐,结伴成长。

篇4:浅析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在面临着一定的变革,在变革的过程中如何求新求变,使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开展更为适合学生的发展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新课改需要,为学生量身订制恰当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掌握教学的精髓,把握授课节奏

如果想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更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就要掌握教材所讲授的内容。这样就有利对教学整体的把握,在课前就可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这样在讲课的时候,教师就能够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游刃有余,从而更好地把握授课的节奏,提高小学语文学习课堂的传授知识的高效性。这样的课堂也是真正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主,从而更有利于传达语文学习的知识。

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这一课的时候,就对于课程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研读,然后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针对课程场景的变化也准备了很多辅助教学的四季景色的小卡片。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小卡片的引导教师就能有条不紊地把握课堂的进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能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将语文课堂真正放在让学生去感受小学语文所带来的享受之上,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成长。

二、给予学生自主,尊重学生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新课改以来,教学过程越来越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需求,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真正的主动权。通过教学引导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实现独立的学习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分析问题,最终通过一定途径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马过河》时,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自主预习以后,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就自身所讨论的内容进行自主讨论,让他们去评判文章中所出现的各个动物的做法,然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去讨论各个人的看法,并就各自的问题也进行一定的讨论,解决部分同学的问题。那些小组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放到班级讨论上来解决,然后笔者再就他们所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文章中所存在的其他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再进一步进行讨论,这样整个课程的连贯性就得以达成,并且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这样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把握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从而实现将语文还给语文,使学生能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三、尊重学生的观点,进行平等交流

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授课程的时候,教师在维持教学主线的情况下更多的要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去学会如何应用语文知识去进行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交流的平等性。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不要总想着凌驾于学生之上,在学生说出想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要对学生有耐心,对于学生看似异想天开的话要考虑其说出话的根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例如,笔者在教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的时候,学生在自主讨论环节,很多孩子的想法的侧重点不同,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就会出现分歧,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结合文章的主旨给予学生引导。同时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学生的天性,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讨论,在讨论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这样就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计划。这样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就凸显出来,将小学语文教学赋予更多的实际作用。

四、走出课堂,以生活为舞台

新课改以来教学过程越来越提倡贴近生活,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外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动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样也能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身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一年级《村居》这首诗时,笔者就根据生活化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在春游中发现春天的美,去感受诗中中所写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情境,从而将诗中所写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这次活动,小学生对于诗的内容就会产生感性的认识,就能够更好地去感知诗中所传达的春的气息,在课堂上,同学也都对“春”有所感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与语文有关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信息,更好地享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在课改中教师一定要紧紧把握“人”这一关键,结合时代与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使小学语文新课程能够真正有益于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曙光.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效的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6(2).

[2]袁素霞,胡庆玲.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2016(11).

篇5: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

水口镇庙林小学:王 琴

暑期里,我认真地研读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收获颇多。学习后,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使我明白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情感及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得到培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现将这次新课程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并将自己的这些认识通过教研活动传递给全校的语文教师,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业务修养。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4、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篇6: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范文

总 学 时:五年制初等教育、三年制(高招)初等教育专业72学时,三年制(高招)非初等教育专业54学时

分:五年制初等教育、三年制(高招)初等教育专业4学分,三年制(高招)非初等教育专业3学分

适用专业: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三年制(高招)初等教育专业、三年制(高招)非初等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课。本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讲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具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能力,为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基本涵义和特点,形成对本课程的认知框架。

(二)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形成初步的课程学习能力。

(三)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四)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逐步形成职业意识和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建立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三、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内容、特点及学习要求、学习方法。教学要求

了解《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方法。思考与探究

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你将如何学好这门学科?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与基本理念

教学内容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四、小学语文教材与课程资源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教学难点思考与探究

1、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列出3-5个小学语文教研课题,就其中一个课题写出选题报告。

2、请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一篇语文教研小论文。

3、请根据实际作一项小学语文教育调查研究,并撰写出调查报告。

4、你会写反思性教学札记吗?从教育报纸杂志上选择两个教学反思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试进行评点,找出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5、请查阅资料,分析某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实验,并根据本章所学知识作简要评价。

(二)综合实践教学

1、综合实践安排(如表1所示)表1: 综合实践安排表

序号 实践项目名称

学时 实践类型 实践类别

每组人数

备注课堂教学模拟 4 综合型 必做 30 2 语文教学课件制作 涉及型

必做

2、实践内容及要求

实践一

课堂教学模拟

内容:

(1)训练板书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2)训练教态变化技能 要求:

(1)板面清晰,字迹清楚;教学过程完整、内容充实新颖(2)吐字清晰,表达准确,教态大方,举止得体

实践二

语文教学课件制作

内容:

(1)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课件制作方法(2)学习课件使用方法 要求:

(1)制作的课件新颖、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能与教学过程密切配合(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课件进行授课

3、考核方式与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

(1)师生共同对学生的授课内容、教学基本功等进行评议(2)教师总结并评分 评分标准:

(1)师生评议课件制作的质量

(2)教师根据课件演示效果进行评分

四、教学方法与建议

(一)加大体验活动,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建议通过观摩、交流和虚拟教学活动等方式,唤起学生接受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体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反思以往在认识、方法上的不足。

(二)增强互动性,将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内在行为。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开放的教学氛围,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和知识交流,调动学生自主认知和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三)基本规律和方法的认知、运用与创新结合。熟悉职业规范,鼓励学生独立地发现、思考和判断。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多样性,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合作学习指导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

(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拓展未来的职业和学术发展空间;掌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职业资质和能力。采用微格教学法,形成诊断和反思能力,提高处理教学细节的能力。

(六)课堂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现场观摩,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获取更多的经验;聘请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担任兼职指导教师或举办讲座、座谈会,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交互性,创设能够展示各种关系的虚拟环境,扩大学生的眼界和认知空间。

五、考试与考核

(一)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表2: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序号

项 目

分值平时成绩

学习表现

10% 10% 作业记分 10% 10%平时小测试

10% 10% 2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

30% 30% 3 实践测试

教案设计

10% 40% 说课 10% 课堂试教

20%

注:在作业、教案设计、片段试教记分中,除了考察学生个人情况外,还考察小组学习的效果,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 能力,为以后很好地参与教研活动作准备。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根据本标准(或大纲)的要求建立题库,采用闭卷方式统一考核,重点考核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平时考核(2)期末考试(3)技能考核

(三)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2)考试成绩(占30%)(3)技能考核(占40%)

六、说明

(一)课程特色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既是小学语文教师职后教学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职前专业培养的桥梁,所以,本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根据教师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按照小学语文教师资格标准的要求,参照《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2.本课程以“小学语文教学法”为主线,以新课标、教材研究、教学案例、教学技能训练为辅线,以提高学生的学养、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强化文本解读能力为突破口,有序安排从教能力训练,融“教、学、做”为一体,实训与实习相贯通。其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及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如表3所示:

表3: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及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一览表

序 号

对应的教学模块 能力训练项目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训练方式及手段

绪 论

《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性质、任务和意义

认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 对《小学语文教学法》有兴趣

观摩优秀小学教师授课录像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与基本理 念 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

3.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1.讨论

2.观摩优秀小学教师授课录像

第二章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了解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了解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内涵 观摩小学语文教师及其教学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

备课 文本解读 能准确解读文本 1.分析解读小学语文课文 2.观摩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录像 3.编写相应课题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能设计比较规范的教案 上课

课堂组织

能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1.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录像 2.到小学实地观摩教师上课 3.练习上课 说课 能对任意指定的小学语文课文说课

1.观摩说课录像 2.撰写说课稿 3.练习说课

听课

1.能做听课笔记。2.能写出听课感悟

1.观摩各类教学录像

2.到小学实地观摩教师上课 3.观摩课堂实录案例 评课

1.能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对所听的课点评

2.能以小论文形式写评课意见 1.观摩评课范例

2.现场评价同学的试教情况 3.观摩教学录像后立即做点评 4.写评课小论文

第四章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 课 堂 教 学

汉语拼音教学

1.能教小学生正确发音、拼音和书写汉语拼音

2.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1.观摩教学录像并撰写观课心得

2.设计汉语拼音教学教案 3.做2次以上模拟教学

第五章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 教学

1.掌握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教学方法

2.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1.观摩教学录像并记录课堂实录及撰写观课心得

2.做常见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分析

3.设计识字教学教案 4.做3次以上模拟教学

第六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1.能解读小学语文课文 2.会设计较好的教案

3.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 1.观摩教学录像并记录课堂实录及撰写观课心得

2.设计各种文体的阅读教学教 方法进行各种文体的阅读教学

3.做3次以上微型课堂模拟试讲,并小组讨论评议

第七章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及作文讲评

1.能写“下水”作文 2.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教学 1.写作“下水”作文

2.观摩教学录像并记录课堂实录及撰写观课心得 3.微型课堂模拟试讲并评议

4.作文批改及讲评见习

第八章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

1.能组织引导小学生展开口语交际 2.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1.观摩教学录像并记录课堂实录及撰写观课心得

2.选择合适的话题模拟试讲并评议

第九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能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 动方案

2.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 方法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 动教学

1.观摩教学录像并记录课堂实 录及撰写观课心得

2.设计1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

3.模拟试讲及评议小学语文综 合性学习活动

第十章 小学语文练习课教学

练习

1.能布置练习、能讲评练习2.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习题课的教学 1.观摩教学录像并记录课堂实录及撰写观课心得 2.微型课堂模拟试讲

第十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评 价

小学语文教学 评价

1.能用测验法、观察法、谈访法、自我评价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 等对语文教学作出评价

2.会出练习题、测试题

1.出一份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小 学语文测试卷并测试

2.设计小学语文评价调查问卷

3.创设学生成长记录袋

4.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案

第十二章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1.能寻找语文教学研究课题 2.能进行文献检索,拟订行动方案,撰写研究计划 3.能设计各类语文教学实验,制作语文教学调查问卷,掌握课堂观察的记录方法 1.选题训练

2.根据指定的论题进行资料搜集训练并撰写文献综述 3.撰写教学叙事日记 4.撰写教育调查报告 5.会撰写教研小论文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人力资源,教科 书、教学挂图、教学仪器设备、其他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等等。

(2)《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资源,各学校和任课教师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逐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资源的生成,同时也应该注意学校之间的互补和共享。

(3)任课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课程的建设,努力为学生开设高水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4)要充分发挥名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其示范引路作用。

(5)学生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宝矿,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地挖掘生活经验,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6)学校和任课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其他小学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造《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三)选用教材及教参

材 1.诸葛彪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版。

2.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杨九俊 姚琅强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教学参考书

1.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四)教学学时分配(附表说明)

表4:各教学环节教学课时分配表

(五)课程标准研制情况(1)系院部:教 育 系(2)教研室:初等教育(3)执笔人:钟 媛 玲(4)审核人:

2012 年 月

篇7: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一、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教学方式的新要求

语文教学应该以新型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其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宗旨在于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相应的,也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相对力的,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式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老师还是“催化剂”,他得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

当前课程改革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成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明确指出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说明教育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传述手段的运用,而且涉及技术应用背后更为关键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也要求教师重新认识、改变某些传统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控制方式。

二、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应该与时俱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调整小学语文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机制,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开放型语文教育教学新模式,并建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过去单纯笔试和一卷定优劣的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已不能全面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能读书、自思自悟代替教师的全程指导、一味讲问、指令教授;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教学行为,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每一个教育对象的个性都健康发展、自身潜能充分发挥。

三、面对新课程的新变化语文教师如何应对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在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2、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新课程综合型教师,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3、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角色。需要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知识传授者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4、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总之,新课程带来了新教育。

四、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理论下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

语文教学就像线一样把学习理论、学习方法与其他课程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强调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整体协调,有机融合,并使各个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其操作过程如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制定出教学目标,设计出教学任务,将任务呈现给学生后,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分析,确定要学习的新内容。学习完新内容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疑难解答。另外,通过同学的结对交流、学习讨论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寻求帮助。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要不断反思,最后,对任务作出评价和反思。

五、教师对语文课改的思考

1、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语文教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为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所有学生的科学素养。

2、立足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科学教育应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此外,立足学生发展还意味着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科学教育也应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人格。

3、体现课程综合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课程综合化不是各分科课程的简单组合,更不能不顾教育实际为综合而综合,课程综合化的强度和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验,课程综合化在我国需要一个合理的发展过程。

可以预见,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

篇8: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有感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小学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于2007年6月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同年10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评价该课程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及一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作出了“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力量雄厚、资源丰富、成效明显”,“教学内容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开放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用、实在、有新意”,“网络平台建设体现助教与助学的结合、发布与互动的结合、实用性强”,“推动了高校的教学,带动了金华小学语文的改革与实践”的评价。

一.精品课程的选择与培育

金华职业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07年的金华师范学校,1998年归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以来,注重专业建设和办学质量,在精品课程的选择、培育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研究性学习》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两门课程相继于2006年和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课程选择与培育的基点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类专业已有一百年的办学历程,培养了三万八千余名优秀学子。一直以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虽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的专业在不断的拓展,办学层次在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去向也在不断地拓宽,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始终没有改变。至今,学校培养了特级教师50多人、全国优秀教师和省教坛新秀等150多人。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作为小学教师教育传统优势课程中的小学各科教学法课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将《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建设成为师范院校的精品课程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能够准确地体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以适应形势发展为课程选择与培育的基本导向

自1981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开始,金华师范学校恢复设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994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小教大专班时,完善本课程并更名为《小学语文教学法》;1998年金华师范学校并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后,确定了《小学语文教学法》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2002年通过建设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结合国家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的全面实施将课程调整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并建立了相应网站,体现出了时代性、引领性、互动性更突出的优势,直面新课程实施带给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冲击和新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三)以师资优势作为课程选择与培育的基础保证

要成为一门教育类专业的精品课程,就必须在该领域具有占据前沿的成果,就必须具有理念先进的和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课程教师团队。《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负责人邢秀凤老师近几年成功申报了浙江省教科规课题“对话理念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研究”、教育部规划课题“语文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其研究成果曾获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功举办了全国“语文对话式教学模式研讨会”。2007年,成果在金华市全面推广。同时,课程组的其他老师也都在主持研究金华市教科规项目,外聘教师为省特级教师姚荣辉、李武南,课程组教师发表论文百余篇。同时,我们聘请了浙江大学教授、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力,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伟健教授,金华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毛玉文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方菊凤老师为课程建设指导专家。富有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阵容,保证了该课程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的设计思路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的设计思路体现为遵循“重实践、强素质、善创新”的9字理念,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重实践:即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突现实践的要求,把培养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作为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首要任务,把教学方案的设计、试教、评课、说课、见习、实习等作为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和理解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主要措施。这一条列于本课程的理念之首。

强素质:即坚持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本,包括小学语文的课程意识、教学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小学语文课程实施中的备课、上课、辅导、批改等具体能力,以及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研究的初步能力。这是本课程的终极目标。

善创新:即要善于及时吸纳现代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课程发展规律,不断充实教学设计理念,革新教学方法,积极组建小学教师网络并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互动,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真正实现师范院校对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理论层面改革及其成效

1. 构建了“对话式语文教学”的操作模式。

这一成果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对话”本质,是对新课程理念富有创造性的阐释,也是新课程理念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思路,引领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专业成长。

2. 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形成了以“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练习课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板块、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为重点的内容体系,适应学生初学本课程的需求与规律。

3. 建立了“师生共同研究式”教学模式。

以“提出问题—唤醒认知经验—搜集资料信息—共同研究探讨—运用实践检验”为基本思路,真正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较好地转变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4. 形成了以科研带动教学的自觉意识。

课程建设中完成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讲义,解决了师范学院如何适应区域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问题,为多元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教法训练和指导。

5. 改革了评价方法和措施。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形成性考核占6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实习成绩等,终结性考核为阅读教学试教(第一学期)和小论文撰写(第二学期),以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自主性、创造性的关注。

(二)实践层面改革及其成效

该课程制定了高效的课程实践体系,形成了围绕师范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这一核心技能的“以一带面”的技能训练链,保证了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快速提高。

1. 课前训练常规化。

即在每节课前5-10分钟进行训练,内容有“小学语文课文朗读、围绕主题阐述观点、教材分析、案例评析”等,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促进学生教师基本功的提高。

2. 学习质疑自主化。

即引导学生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思考与研究,学会质疑问难,提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受力和判断力。这些问题,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实践中重点思考的对象,也成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选题。

3. 听课评课一体化。

即依托附属小学——中国名校“金师附小”,积极开展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为特色的学训结合活动。在“观摩教学、聆听讲座(接收)—参与设计、研讨互动(介入)—课堂实践、共同评价(深入)—研究思考、形成论文(提升)”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理念—实践理念—提升理念”。

4. 片段试教系统化。

在每一章节学习后,学生设计教学方案,进行片段教学,使课程的试教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并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要求写教学反思,使学生朝成为思想型、研究型的现代教师而努力。

5. 内外融合高效化。

课外由“小教协会”根据教学情况,自觉安排各种活动和比赛,做到“人人参与、层层选拔”,使比赛成为学生更上一层楼的坚实平台。校外则与实践基地紧密结合,适时地安排观摩教学、互动研讨。

6. 见习实习研究化。

每次见习和实习,该课程都会根据小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确定的研究选题提出不同的研究任务,并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相关的总结性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以自觉研究的意识去审视教学中的得失,并进而去观察比较不同的教学行为带来的不同效果,学会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对之进行诠释,提高了学生自觉将新课程理念运用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本课程建设按照“观摩—见习—记录—设计—试教—评课—说课—实习”的序列化实践方案,运用“认知—质疑—研究—实践—反思”的技能培养策略和“师生共同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

四、《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实施难点及主要对策

课程教学的难点及主要对策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

由于学生过去接受的都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和理念已成为他们大脑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如何在这样的理念定势下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接受新课程理念成了一大难点。教学中,该校采用的主要解决方法是通过让学生例举自己所接受的语文教学带给自己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的探讨,明确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及其存在的问题,使他们通过切身感受去辨别其优缺点,化理念定势为该课程教学的一大资源。

(二)

由于学生初次接受该课程学习,初次拥有成为一名教师的感受,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些困难。面对这种情况,项目组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在每一板块的学习之后,随即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理论、反思自己的实践情况。由于趁热打铁,所以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换,为之后的教育实习和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项目组运用网络平台,提供每一章的学习重难点,提供“网上讨论、在线质疑”的空间,促进了师生更及时的交流。

篇9: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点滴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追求唯一正确有解,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失去了对多种意义的理解,事实上,一篇课文有多种读法,可以出现多处意义。“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读之为政,无往不可。”(清·薛雪《一瓢诗话》)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你可以看到,这样的语言多了起来,如:“读了课文,你有问题要问吗?”“你读懂了什么?”“你想怎么读?”“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的纯真,孩子的情感是多么的善良。如果我们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如果我们不能适应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的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不能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那么,我们怎么能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呢?

新课程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把“苦学”变为“乐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负担”变为“享受”,把学习真正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学习,要正确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权利和责任,把学习与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自主学习。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要实现个性化,并为每个学生创设富有个性发展的空间。知道和帮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思考方式来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体现“全面”、“综合”,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的。 过去,我们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时只考虑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层面上的目标,让学生学的是教师对文章的解释,而不是文章本身;让学生说的是教师想要他们说的话,而不是他们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做的是教师设计好的方法,而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现在我们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我们就不难看出,老师们在注重“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个老师执教《小露珠》一课,就注意让学生去体会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的这种感觉,引导学生能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吗等等。孩子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情感得以尽情地释放,态度得以充盈地体现。老师们也更加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方法”,让孩子潜下心读书,让孩子小组讨论、让孩子自由交流、让孩子动手做一做、画一画,让孩子演一演……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特别是我们低年级老师的写字教学,让孩子自己去学会观察,自己选择内容,自己动手试一试,自己去评一评,不是更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吗?

课堂是学生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在是统治者和权威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机会。从而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明显的层次性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会一步到位。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学习材料,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学习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让学生采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不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

接着,我们再看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不會冲淡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说,教学中任何一种学习方式的实施和有效运用都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例外。只是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一个传教者变成了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由课堂的权威变成了平等交流中的首席。这种变化也是许多人一时难以适应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淡化,相反,我感觉教师主导作用反而变得更重要。因为学生的认识,自学、合作能力必竟是有限的。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调节和引导,再先进的学习方式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比较科学先进的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进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学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10: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实践

摘要:新课标倡导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下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是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中,本人是在第一线的实施者之一,因此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几大特点,同时也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教学实践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实践发表个人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有整合性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行为起点,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这一节课的成败与课程目标的达成。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以往,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不像从前每个目标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没有相互关联。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组合。不难发现,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兼顾每个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深意,同时记住作者心目中美好等的形象。

2.教学内容有开放性 美国教育家 说过:“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那他必须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向前看的人,一个进步并且富有新思想的人。”开放性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开放性的胸怀。如今的时代不比从前,即便是小学生,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所以,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向外延伸,尽可能多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展开立体式教学,以此来强化学习,但是中心必须是课文本身,最后才能把课文吃透,让学生得到知识。3.教学方式有互动性

教学方式互动,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从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不见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从前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而不喧闹,争辩而又温馨,师生间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沟通和补充,教师没有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彼此间交流着情感、体验和观念,最后达成共识,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

4.教学过程有活动性

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参与进课程中来,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如此,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仅仅是一味、死板地讲课,就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进课文中来,融会贯通,就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掌握知识。

二、实践中主要采取方法

1.注重积累与感悟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新授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也从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关爱是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正确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措施,要获得教学成功,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是外因条件,学生就是内因根据,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

3.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感人场面,从而促使学生切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4.注重鼓励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途径是各种各样的,老师首先提出有层次性、发散性的问题,诱导他们去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提出有独创新的见解,然后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解决,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对学生萌发的新奇念头和别出心裁的想法,要及时给予称赞。

5.注重加强横向思维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思维的深度发展,忽视思维的横向训练,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慢慢认识到了横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种解题策略屡见课堂,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大脑变灵活了,创新的积累也就深厚了。就老教材而言,涉及对横向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多方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这样的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参考文献:

上一篇:如何建立员工忠诚度下一篇:人工智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