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发展心得体会

2024-07-26

媒介融合发展心得体会(共6篇)

篇1:媒介融合发展心得体会

媒介融合发展心得 体会

我国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已近二十年,但媒介融合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就长沙来看,媒介融合已取得诸多重要进展,但作为国内唯一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的媒介融合显然不能满足于此,还需面向未来,立足长远,从理念与实践上进行高瞻远瞩的谋划与探索。

一、拓展媒介融合内涵,树立更开放的媒介融合理念

媒介融合本义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过程,主要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融合发展和新闻媒介的融合发展。万物皆媒时代,我们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急剧变革中的媒介,从而拓展媒介融合的内涵。因此,半个世纪前,产生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媒介除了新闻媒介外,还包括道路、货币、服装、住宅、时钟、交通工具等一切承载信息的器物。也就是说,广义上的媒介包括人类用来传递与获取信息的一切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因此,广义上的媒介融合是指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与融合,包括媒介的形态、功能、所有权、组织结构、传播手段等要素的融合。

当前,万物皆媒已是社会共识,万物互联也正成为社会现实。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快速发展的 QQ、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与自媒体,已成为我们信息获取和交流表达的重要方式;支付宝、淘宝、百度、京东、美团等互联网 APP,在提

供服务的同时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抖音、快手带来了短视频的狂飙突进与无处不在,短视频正成为人们新的社交形式与生活方式。继续推进媒介融合,必须顺应传播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突破固有的新闻媒介融合樊篱,探索新闻媒介与其它媒介、乃至社会其它系统的重组与融合,推动长沙在文化、经济、服务、治理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

二、推进媒介与城市的融合,建设“中央厨房”

城市,既是物质实体与物理空间的存在,也是媒介的存在。十多年前,就有专家提出“媒介城市”的概念,认为随着媒介技术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城市日益成为媒介与建筑的复合体,实现虚拟城市与实体城市的融合,建构着流动与可沟通的城市。

长沙是湖南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它汇聚和处理着众多资源与信息,吸引着人们从天南海北来此汇聚、交往并建立关系,记录着有关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并实现这些内容的存储、处理与传播。作为媒介的城市,长沙更是由各种关系网络建构起来的可沟通与交流的媒介空间。因此,“智慧长沙”“我的长沙”等 APP 的推出,可视为长沙对“媒介城市”建设的探索。可以肯定的是,“媒介长沙”绝不只是建设几家新闻媒体内部的“中央厨房”,更要坚持开放的媒介融合理念,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前沿技术,建设城市沟通交流、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系统中枢——智慧、智能与数字化的“长沙中央厨房”。

三、正视媒介与人的融合,从人机融合走向人机文明

媒介融合日新月异,媒介与人的关系发展走向始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传统媒体时代,人类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呈现出“人的媒介化”生存状态。但无论是传播者主体论、受众中心论还是传播者与受众双主体论,人总是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的兴起,人类进入万物互联的网络化媒介社会,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形态,传播者与受众都成了传播关系网络中的“节点”,人与媒介则由人机互动走向人机融合,我们成了“媒介化的人”——被媒介技术嵌入身体的“赛博人”,“后人类”时代成为现实。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当数智能手机,我们正日益享受“一机在手,生活无忧”的生活,手机则悄然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手的延伸。

长沙媒介融合中的人机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从市数据资源局建设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即可管中窥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则是人机融合的现实表现。但也必须正视其中的人类主体性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始终是主体”,我们必须坚持人在传播关系网络中的“节点”化主体地位,人机融合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旨在服务于人,从而建设融合共生的人机文明。

篇2:媒介融合发展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的载体(媒介)也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直到手机。不过,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原本泾渭分明的几种媒介之间已经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即“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目前,在国内,媒体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报纸与网络的融合。1997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推出自己的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十几家传统媒体也紧随其后进行了颇具规模的跨媒体合作,推出了千龙新闻网„„今天,国内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都有各自的网站、各自的电子版。电视与网络的融合。2002年4月4日,新华网同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我和你》栏目进行跨媒体合作。使网络和电视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作的内容涉及《荧屏连着我和你》最新节目的内容实录、往期回顾以及访谈话题和观众的征集、编导手记、媒体评论、嘉宾手记等诸多内容。报纸与报纸的合作——报业联盟。2001年,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五家报纸。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报纸和电视融合。2006年1月22日,大连日报社主办的北方体育报联合大连数字电视教育频道、大连沿海传媒有限公司创办北方体育报电视版,标志着我国第一家专业报纸电视版项目启动。其他媒体融合方式。如手机报、手机电视等。目前,各类报纸大多开设了自己的手机报。大部分由报社与电信部门合作。另外,还有报纸、电视、网络与图书出版业的融合,不同网站之间的合作等等。

篇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播

项目类别: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YJSCX2010-025X

在21世纪以前, 传统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和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人们取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 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和高度认可。随着现代社会新兴媒介的崛起和大量传播, 传统媒介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强大的威胁, 其生存现状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但是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 传统媒介的形式不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且传统媒介也找到了再次发展的机会和方法。

分析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介的现实状况。对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介进行研究, 了解传统媒介广告市场丧失的严重性以及受到新兴媒介的强大冲击。就不难看出其受众群体被分流以及Web2.0的数字革命是传统媒介进行媒介融合的动因。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 De Sola Pool) 教授是最早提出提出“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的, 在他的著作《自由的科技》 (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 中提到的“传播形态融合” (the convergence of modes) , 正是指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喻意。普尔教授的提出“媒介融合”的意思是指各种媒介相互之间融合后出现出一种相互和谐共生的状态趋势。而我国的近年来的媒介产业发展极其迅速, 这也使得我国的媒介形式之间出现相互融合的状态, 为的就是迎接这样的挑战。

自人类诞生以来, 不论哪个领域都离不开传播, 而媒介则在人类传播活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 媒介形态及种类也越来越多, 媒介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逐渐加速的趋势, 特别是进入电子传播时代, 媒介的发展和变革更是日新月异。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更快的速度催生了许多新的媒介形态。这其中有新兴媒介的出现, 也有新旧媒介的结合, 有的介于两种媒介之间, 有的融合了几种媒介的特点, 这些新的媒介形态归结起来, 主要有电子邮件、手机电视、电子杂志、微博、网络浏览器、BLOG、即时通讯工具等。这些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 就是媒介技术发展或整合的结果, 同时也丰富了视觉传播形式。

从媒介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媒介的发展有着共进共存的规律, 由此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媒介形态的丰富并不会让原有的媒介消失, 反而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 达到资源的充分和优化利用, 成就新的媒介形态。由此, 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多样化, 媒介的整合或融合变成一种可能。媒介的整合或融合显然不是新兴媒介对旧媒介的取代, 也不是几种媒介简单地合并成一种新兴媒介, 而是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 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消失, 而是会继续演进并适应。也就是说媒介形态的发展过程是“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的过程。

新兴媒介的出现虽然不至于使传统媒介消亡, 但是不可避免地会给传统媒介带来冲击, 传统媒介要想保持自己的地位, 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利用新兴媒介的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而新兴媒介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是也必须依托传统媒介, 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近几年来, 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 媒介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多样化。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和其他新兴媒介的出现, 媒介融合这一趋势表现的日益明显。但是对于媒介融合, 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学者们只是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有学者提出媒介融合有两种主要形式, 一是媒介之间的整合与并购, 二是不同媒介之间的交融与互动, 主要指在不同媒介之间, 视觉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相互借用, 以促进共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 媒介融合的概念越来越广泛、深刻。

在我国的媒介融合的现象中, 最值得注意到的“媒介融合”现象就是手机媒介的崛起。当手机短息出现时期, 是在称为“第四媒介”的互联网出现不久。那种高速、快捷、低廉的传播方式, 拥有强大的使用群体。所以当时的手机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单品。然而当时单一的纸媒介, 尤其是报纸媒介行业的发展却十分缓慢。手机报的新生媒介形式就此产生。手机报出现后, 受众对这种媒介形式十分看好, 手机媒介在这种强大的受众支持下, 发展十分迅速。在手机媒介出现之前, 存在于市场上的为数不多的几家报社盈利并不乐观。而在手机媒介出现之后, 市面上的报社迅速的由之前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众多家。几乎所以的报业集团都有自己独有的手机媒介形式。但是这种手机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相互融合的新媒介形式, 必将得到更广大受众就接受和认可, 前景不可小视。

相比起我国, 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融合走得更远, 整合不同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使媒介发挥最大的传播作用。从目前西方国家媒介融合的成功案例来看,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无论对于新闻传播者、受众还是新闻传播方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达, 会出现更多的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融合的形式, 或是传统媒介之间信息传播方式的借鉴, 或是借助新兴媒介产生的新传播形式。总之, 媒介融合这一趋势必将表现的日益明显。

毫无疑问的是科技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其中尤其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在2008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我国的八个城市开启了3G义务的使用测试, 也就是上海、北京、沈阳、天津、深圳、广州、秦皇岛以及厦门。而3G产业的发展, 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我国媒介产业在全球的国际竞争力。近些年, 在技术方面较3G更为先进的4G初露端倪。较3G而言, 4G则拥有更加优秀的特点。更高容量、更高速率、更高的传输质量以及更高的智能化。就如3G时代将跨入4G时代一样, 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发展, 正是多种技术与多种媒介都将相互影响。

就媒介融合的技术方面来看, “三网合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三者相互融合。这种新的媒介融合方式能够给受众带来增值服务, 并且能够在媒介融合中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服务更个性化, 能够在对信息的发掘与识别中起到积极作用。P2P技术、流媒介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以及宽带技术等的科技进一步发展。再结合传统媒介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传播方式。在诸多技术与传播方式之间的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肯定会出现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介形式。这也正是媒介之间融合的必然之势。

参考文献

[1]邵培仁, 海阔.大众传媒通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徐沁.媒介融合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篇4:媒介融合发展心得体会

引 言:随着新媒体不断崛起和媒体融合日益繁荣,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研究日渐增多。在“并存、互补、融合、创新”的竞争格局下,各类媒体形式都在努力保护,并积极拓展的自己生存的领域。手机以其灵活、便携、实时私密的特性,兼容传统媒体的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和个性发展趋势。

一、概念界定

(一)媒介融合。“媒介融合” 概念是1978年首次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教授提出。他在文章指出“所有的传播技术正在遭受联合变形之苦,只有把他们作为单个事物对待时,它们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他认为计算机和网络两种技术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基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不同类型信息的互动,互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亨利·詹金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包含三方面内容:“媒体内容的共享,跨媒介产业的合作,媒介受众行为的变化”。 [1]

媒介融合是指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媒体间营销和内容合作、技术层面的三网融合、产业的间跨媒体经营,新旧媒体互补,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介形态演化过程。

(二)手机媒体。近年来,业界对手机媒体进行界定。学者朱海松将手机媒体定义为 “第五媒体”。在他看来,手机媒体就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2]《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手机媒体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以手机移动终端,展现信息和服务内容的媒介形式。手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的大众传播媒介,兼容传统媒体的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和个性发展趋势。

二、我国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现今, 4G通信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又一次演进,超高速无线网络提高移动装置无线访问互联网的速度。4G 技术使手机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质量清晰流畅的实时、多元、互动的移动多媒体业务与服务。4G手机最高下载速度超过每秒100M,解决视频通话、高清电视、互联网游戏、电影下载等对速度的要求,下载速度不受环境影响。手机传媒满足了移动中的人群“碎片化”的信息与娱乐需要,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用户群——“动众”。在4G技术的推动下,手机媒体迅猛发展,用户规模的扩张、市场不断细化,市场的潜力巨大。它丰富多样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还将在更大范围的推动媒介融合和传媒产业革命。

三、手机媒体融合式发展的原因

(一)新技术的推动。手机媒体是以技术为依托,与大众媒体媒体的融合建立在各种技术的基础上。手机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广电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推动手机媒体的发展 。 3G、4G 移动通信传输技术实现了数据高速传输,数据传输质量和稳定性大为改观。手机视频快捷流畅,信息上传和下载便捷快速。手机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将为手机用户打造更加个性化服务。

(二)传统媒体发展需要。近几年,手机媒体迅猛发展,成为我国传媒产业和国民经济构成中的新经济增长点。然而,传统媒体在市场经营和市场份额每况愈下。传统媒体纷纷以手机作为终端来开发多元化信息产品,适应个性化信息需求。手机传媒带动我国传统媒体产业不断优化和创新发展。很多传统媒体充分借鉴和应用多媒体综合信息处理方式,改革原有的采编方式,优化自身传播技术,强化优势业务,实行多元的营销模式,努力实现信息产品的跨媒体多格式传播。

四、手机媒体融合发展的自身传播优势

手机媒体成为“媒体之集大成者”,传播特点:一是信息发布链打破了时空的障碍;二是多媒体技术实现多形式的消息发布。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即时性和互动性。传统传媒的内容从产生到传播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手机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递是快速甚至实时的。手机具有的双向互动交流的媒介平台功能,带来信息传播中传受关系的实质性变革。手机传媒用户由被动者转化可随时传递信息、反馈意见为参与者、互动交流者。二是传播内容的多元性。作为移动数字化多媒体终端,手机媒体融合多种媒介特点,成为能够集合或组合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的“跨媒体”甚至是“全媒体”形态进行信息传播,体现了明显的传播形式多样性。三是用户控制性与广泛性。手机拥有稳定的用户群。相对固定的手机号码,建立起用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手机传媒可以准确细分目标人群、实现定向传输、定位传输,满足受众点对点、点对面信息需求。四是自媒体性。手机既是信息发布的终端,又是信息接受的终端。这使得任何一个手机用户都可成为一个“自媒体”,完成信息生产和制作、发布和传播,形成自造影响,实现了的点对点和点对面传播。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在融合后依然存在,并将推动传统媒体产品变革。

五、手机媒体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过度市场化。手机媒体无论是在媒介融合大潮中规模扩张和市场行为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的状态,由此导致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手机媒体在媒体形式、传播内容、产品和服务上多有雷同与重合,缺乏有效引导。产业经营存在无序竞争造成定价标准随意、作品侵权、手机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等诸多问题。

(二)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匮乏。我国手机媒体的原创内容很少,信息同质化情况严重,自身功能的应用率不高。究其原因是手机媒体缺少信息采集渠道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专业化的人才的信息深层加工,可激活手机媒体的传播内容。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手机传媒产业的业务监管和市场秩序监管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缺少手机传媒产业的定价监管机制、业内竞争监管机制、内容监管机制等。为了手机传媒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监管机制不健全亟待解决。

(四)产业政策和规范不完善。手机传媒产业是新兴产业,国内相关立法或条例出台不健全。依赖于行业自律、自我约束,导致各类手机媒体在业务经营中时常“越界”和“过线”。 手机传媒产业融合了各种媒介技术平台,产业功能和产业服务内容与体系出现交叉重迭,产业链条跨业融合,产业边界日渐模糊。所以需要完善产业政策和规范管理手机媒体。

随着不断新媒体技术与传播技术之间速度的结合,手机逐步发展为掌上信息平台。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手机媒体必将克服有着缺陷和不足,在融合中更好发挥自媒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喜红.媒介融合的效应分析[J].新闻界,2007,6:19-21.

[2] 朱海松:《手机媒体》,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年 9 月。

篇5:媒介融合发展心得体会

近年来,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应对媒介融合变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亟须走出固有的狭隘的人才培养思路,建构全新的育人、育才理念,主动融入时代大潮,服务社会。其中,突出学科价值,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助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公民媒介素养,应该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发展走向。

一、突出学科价值,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

媒介的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闻传播的进入门槛,越来越多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够比较方便地加入到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化的新闻传播教育就不需要了,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仍然要靠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主导。因此,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仍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头戏”,这也是其学科价值所在。

(一)传媒技艺教育与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并重。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得新闻传媒业越来越需要具备“全套”传媒技艺的职业新闻传播者。因此,加强传媒技艺教育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相对于单一媒介的新闻采编人员而言,融合媒体的编辑、记者需要掌握交叉使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开展新闻报道的能力。所以,高校今后的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调整,培养学生具备多种媒介业务操作技能。

在日常的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处理的信息常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广泛领域。记者、编辑只有具备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视野,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和把握这些不同种类的信息,更有成效地完成新闻报道工作。我国不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都认为记者应该是个杂家,需要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实践表明,单纯注重媒介技艺而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将使学生在专业上缺乏长远发展潜力。新闻工作者业务上的专、精、深,往往需要多学科素养作铺垫。特别是传媒业的数字化发展,弱化了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技术性要求,使得普通人略微花点时间也能掌握新闻传播的一般性技能。但是,将新闻报道做精、深、透所需要的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素养却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迅速堆积起来的,而是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和久长时间的消化、吸引和积淀才能形成。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时需要将传媒技艺教育与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并重。

(二)新闻职业精神传承与业务实践能力训练兼顾。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随着非职业新闻人的信息传播活动的增多,职业新闻传播者更加需要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和专、精、深的业务实践能力以体现比较优势,确立自身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意义。因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兼顾新闻职业精神传承与业务实践能力训练。

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今后新闻工作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职业压力与职业风险将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势下,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者能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履行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职能,有效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教育要向学生传递新闻职业信仰,教给他们应该遵守的行业规则和职业伦理;要让他们树立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事业心,传承前人优秀的新闻职业精神、职业理念和职业风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要求和使命有明确的认识,才可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抵制各类不正之风,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另外,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杜绝片面的理论说教,要让理论与实践以合适比例相结合,重视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成为新闻院校的重要课题。”[1]不仅要培养和锻炼学生采、写、摄、录、编等多项业务技能,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媒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建构新闻传播职业修养。

二、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

从长远看,媒介的融合发展消除了传媒业固有的业态分隔,有利于我国传媒业的资源整合和资本重组,从而为传媒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传媒经济的繁荣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不过,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传媒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保证。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传媒业已经由依赖名记者、名编辑的时代进入了更加需要出色的媒体经营者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关注传媒业发展变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对策研究,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应该成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走向。

(一)关注传媒业变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对策研究,导引传媒业发展。媒介融合不仅消除了不同形态媒体间的行业壁垒,同时也促进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电子通讯间的产业融合。习惯了“划地而治”和有等级差别的中国新闻媒体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进行改革,突破现有的体制束缚和区域限制、行业限制,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以推动整个传媒业的加速发展,需要理论界能够及时给以指引。我国现有的新闻媒体中报刊部分是事业单位部分是企业组织,广播电视都是事业单位,出版社和网络公司则基本是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组织。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与企业组织之间存在着角色冲突,二者融合到一起,该怎样发展?传媒业的融资问题如何解决?政府有关部门又如何划分监管权限、履行监管职责?这些都需要有相关的对策研究提供支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无疑可以借助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有效地分担上述难题,进而导引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二)培养媒体职业经理人,推动传媒经济走向繁荣。从国际趋势来看,中国传媒业要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获得充分发展,必须借助资本市场这一杠杆,运用资本运营手段来筹措资金、加速扩张。同时,中国传媒业运行的侧重点也要由新闻采编、报道策划转移到经营管理上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传媒业日渐意识到经营管理对其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显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业的经营管理非常滞后,适应市场化运作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极度短缺。“而我们当前新闻媒介缺乏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高层管理人才、既擅长新闻采编又精于策划组织的中高层新闻人才。”[2]中国传媒领域迫切需要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特别是需要大量完全意义上的优质传媒职业经理人来为媒体服务。在当今中国,传媒业往往既承载着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又担负着公共文化服务任务,还履行着产业经营主体职责,传媒业在发展中需要兼顾意识形态、社会责任和媒体利益等多重诉求间的平衡。因此,中国的传媒经营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三方面能力:一是有政治头脑和国情意识,具备把握政策走向的能力;二是熟悉新闻业务,懂得采编业务的具体运作;三是媒体经营管理的能力,深谙管理、营销、财会、金融投资等经管知识。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中国传媒业越来越需要熟知国情,懂得新闻业务知识,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理念及技能,以媒体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传媒职业经理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主动顺应这种迫切的社会需要,将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

三、助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由传媒系统所建构的媒介环境,己经成为人类社会继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之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系统。它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甚至形塑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而媒介融合的推进,进一步加深了人类社会媒介化的程度,使得人们对媒介环境的依赖度继续增强。人们不知不觉间习惯了依照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来认知社会、理解社会,并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势下,媒介素养即具备合理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对于生活于媒介化社会中的每位公民来说日益变得重要。近年来国内频发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中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局面,让人们见证了公民媒介素养缺失的可怕性。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大众,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因此,加强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刻不容缓。在目前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缺位的情况下,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机构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责任,成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

媒介素养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早期的媒介素养主要是使用语言文本的能力,随着电子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媒介素养逐渐从使用声音、视频媒体的能力发展为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尤其是使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能力。同时,媒介素养的层次也从当初简单的读写能力,发展到能够理解媒体内容和形式后面的权力关系,能够赋予各种符号以意义,并使别人能够理解。在媒介融合时代,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意味着掌握了一套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意味着具备了一种把握世界和介入世界的理想方法。它要使人们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既能理解其意义,又能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并具备一定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以解决他们如何与媒介相处的教育,既要培养他们认识媒介、理解媒介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在资讯日益发达、人际网络日益紧密、媒介生产环节日益为受众所熟悉的今天,受众不仅仅要行使自己作为媒介内容消费者拥有的反馈的权利,而且要行使一定程度参与媒介制作的权利,至少在某个制作流程上可以发挥一定作用”[3]。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公民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媒介素养的普遍提高,不仅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是一件幸事,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件幸事。综上所述,面对媒介融合发展态势,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应该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锐意改革进取,努力开拓创新,积极调整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思路,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才能走向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当代传播,2010(6)。

[2] 杨娟。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人文思考[J]。新闻界,2010(5)。

篇6: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

[摘 要] 媒介融合使整个编辑实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编辑主体重构、编辑主体地位和职责等方方面面的变化。编辑主体的构成日益从一体多元走向立体多样。编辑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强化,编辑中心制悄然成型。编辑职责逐渐从以选择完善为中心向兼容聚合交易转型。

[关键词] 编辑 编辑主体 媒介融合[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6)03-0040-04

Review on Subject of Editorial Activities in the View of Media Convergence

Duan Lechuan Lu Ch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enan Universtiy,Kaifeng,475001)(School of News,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24)

[Abstract] The media convergence makes the whole editorial practice undergo drastic changes,which also leads to big changes of editors’composition,status and responsibility.The composition of the edito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varied from one to three.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edito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ive.The responsibility of editor is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to aggregation and transaction.[Key words] Editorial activities Subject of editorial activities Media convergence

编辑主体是编辑活动的重要构成,是编辑活动开展的主导性元素。编辑学界对编辑活动主体的研究相当广泛深入,对编辑主体的地位、作用、角色、心理等进行了系统论述。编辑主体论已经成为编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如同编辑学者靳青万所言:“编辑主体是编辑学理论中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编辑主体问题是编辑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1]他认为,编辑主体问题是编辑理论研究的基础,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主干性的理论地位。然而,编辑主体具有常新性,是伴随着编辑实践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要认识编辑主体,就必须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不断变化的编辑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认识编辑主体的变迁和重构,以及由此带来的编辑主客体作用关系的变化。众所周知,在传播技术和媒介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的媒介形态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日益从单一媒介形态转换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融合媒介形态。媒介融合使包括编辑主体在内的整个编辑实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成为编辑活动变革的新现象,更引发编辑主体重构、编辑主体地位和职责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有关编辑主体的构成、地位等原本在编辑学界为定论的认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变得扑朔迷离和耐人琢磨。本文试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求更好地认识融合视域下的编辑活动主体。编辑主体构成:从一体多元到立体多样的分化

编辑学界对编辑主体构成的认识一直有两个观点。一是王振铎的编辑主体元素论。他从大编辑视角来看待编辑主体构成,认为编辑主体是一个“主体性”概念,不能单纯地就编辑论编辑。他指出,编者、作者和读者是编辑活动主体元素的三个重要构成,并形成了与由文本、稿本和定本共同构成的编辑客体元素的交互作用。二是编辑本位的编辑主体论,认为编辑主体是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比如,周国清的《编辑主体论》探讨的编辑主体就是从事编辑活动的人。他说:“编辑主体是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层次。”[2]在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编辑主体论中,以后者为代表的编辑主体论更为普遍和广泛,是一种编辑本位的主体论,是将编辑主体作为一个独立于其他主体之外的认识论。在媒介融合时代到来之前,传统媒介形态泾渭分明,彼此不同,编辑主体的构成研究也就打上了鲜明的媒介形态烙印,分属到不同的分支编辑学研究之中。比如,蔡雯的报纸编辑学研究主要聚焦报纸编辑主体,阙道隆的书籍编辑学研究主要关注图书编辑主体。与此同时,对同一传统媒介编辑主体的构成认识也过于简单,往往忽视对编辑主体构成的研究,尤其是对编辑主体构成的差异性研究,没有真正从主体分工和分化的角度来认识编辑主体的不同构成和不同定性。比如,报纸编辑主体的构成就包括总编辑、版面编辑、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等不同的主体元素,这些不同的主体元素不仅在工作内容、岗位属性方面有着极大差异,而且在主体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素养上有着不同要求,但传统编辑主体研究对这方面的阐释很少。

从编辑实践本身来看,媒介融合时代到来之前,编辑主体也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典型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相对于传统文字编辑的策划编辑的出现,即众多出版社大胆改革,纷纷推出策划编辑专职岗位。邱平曾经指出:“‘策划编辑’的诞生是对传统出版观念的一大冲击,是在一个社的范围内运用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使编辑之间的工作突破过去部、室的分工,从而挖掘潜力,发挥能力,让他们有个宽松的环境,施展出全副本领。”[3]策划编辑的诞生是包括传统出版在内的传媒市场化的结果,是传统媒介组织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市场需求而进行的编辑主体再构的必然举措。策划编辑的诞生是编辑主体构成分化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编辑职业化、专门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原本相对单一的编辑主体到策划、文字、美术编辑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是编辑生产关系调整适应编辑生产力解放的结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编辑主体的分化动力来源于编辑活动的外部世界,而不是编辑活动本身。换言之,是高度竞争化的媒介产品市场催生了媒介生产关系的调整。与这一过程不同的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编辑主体构成分化的动力更多地来自媒介生产的具体过程。媒介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界限分明的格局,促使媒介融合发展、交互作用,而且引发了编辑主体的分化,主要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编辑主体发生内外分化,媒介产品生产的众包机制日益显现。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工作主要是专业媒介组织中编辑主体的活动,由其完成策划、组稿、审稿、发布等一系列工作。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整个媒介产品的生产传播模式由专业化媒介生产转向用户生产和专业生产有机结合的方式。更多的互联网用户不再仅仅是媒介产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更是媒介产品生产和传播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在编辑活动环节,媒介产品的“用户生产”特色非常鲜明。比如,众包出版中选题策划、稿本加工等很多环节都熔铸着用户内容生产。正如有论者所言:“让出版环节中的部分工作尽可能转换为判断选择题,并交由大众来决定,充分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投票决定书籍封面到投票决定书稿,读者对图书出版的影响和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逐渐放大,未来图书出版将有可能完全以读者为主导。”[4]二是以创意、数据分析等为主的编辑辅体的出现。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工作主要是以稿本为中心的媒介创造。但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生发出更多辅助编辑工作主体,比如数据编辑岗位、技术编辑岗位的编辑人员,他们成为一种直接面向用户的新的编辑主体构成,而且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纽约时报》专设数据编辑岗位,统筹媒介数字化的信息表现和用户行为研究。出版企业有很多从事书稿文本转换的数字编辑人员,比如北京出版集团在数字少儿图书上运用VR技术开发儿童科普可视绘本,参与开发的数字技术编辑就是融合发展中的一个新群体。

随着编辑实践变革的深入,编辑主体的分化趋势将愈演愈烈,尤其是媒介移动化发展过程中不同传统媒介线上线下的交互发展必然引领传统媒介商业模式的变革,从而建构起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新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融合发展必将从当下的以用户聚合为中心的平台创新,转向围绕内容和用户的商业价值变现的商业模式创新上来。由此带来的将是一大批以数据库运营为中心的新的编辑主体迅速崛起,编辑主体将会发生更大维度的分化。编辑主体地位的强化:从要素中介到组织中心

信息生产和传播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介的生成非常重要。可以说,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产品的生产是信息传播的核心问题。媒介的生成离不开信息产品的创造,尤其是作者稿本的创造,也离不开编辑的选择、加工和优化。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在参与创造媒介的过程中是以“幕后人”的方式出现的,媒介生成的动态性不强,媒介的交互转换度不高,这就决定编辑的主体地位有限。编辑虽然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虽然在整个媒介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但是编辑主体地位的中心性并不够突出。到媒介融合阶段,由于整个媒介的生成转换发生了重要变化,编辑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信息生产的中心性愈发凸显,整个媒介生成的枢纽性愈益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媒介组织的中心地位确立。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不同媒介形态信息传播的多形态呈现,即多样信息采集、N次加工和多样形态传播的传播模式的变革。从多样信息采集到多样形态传播,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编辑加工环节,这是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信息传播的关键一步。如果说传统媒介环境下,作者的稿本创作和编辑的稿本加工地位同等重要的话,那么,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的工作就不仅仅是稿本加工的问题,还要实现作者稿本媒介形态的多样转换,这必然使编辑成为整个信息生产传播的中心。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讲,一个专业化的媒介背后必然是一个系统化的媒介组织。媒介组织按照信息生产传播的流程建立起一个上下联系、内外关联的组织系统。在这个组织系统中,不同的主体角色承担不同的工作内容,显示不同的地位作用。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采集者和信息加工者在整个媒介组织架构中是一种线性逻辑关系。信息采集在前,加工在后,即使是后来出现策划编辑,策划居前统筹指挥,但是由于信息的呈现形态是单一的,编辑中心地位仍然没有表现出来。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采集者和信息加工者的线性逻辑关系被打破,因为媒介形态的多样呈现,作为媒介形态转换生成中间环节的编辑主体就表现出相对中心的地位。这种变化表现在媒介组织形态上,就是传统媒介组织形态由采编并行、条块分割的媒介组织架构,逐步向编辑中心、采编联动的开放式轴形扁平化组织形态转变。现在众多报刊在采编流程再造中大力实施的“中央厨房”采编机制,呈现的正是编辑主体在整个信息生产传播中的集成性、主导性中心地位。

二是融合传播中“整合者”地位的强化。从传播关系的角度讲,媒介融合显示了整个社会传播关系的变化和调整。传统的传播关系是在封闭的媒介环境中进行的,媒介的生产者和媒介的消费者尽管在媒介产品的使用和消费上存在直接的交互作用关系,但是在媒介的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发挥直接的交互作用。编辑者、作者和读者的角色和身份明确,传受关系相对固定单一。媒介融合的到来,一方面解放了传统媒介的使用者,使他们成为媒介的创造者,成为信息生产传播的“自组织”;另一方面推动他们直接参与传统专业化媒介组织的信息生产传播的全过程,成为媒介创造的重要作用力量。换句话说,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整个媒介生产的作用关系发生了变化,用户更直接地参与媒介的生产和传播,用户与用户、作者与作者、用户与作者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融合传播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这种生产传播消费关系的重大变革。在这个生产传播消费关系的调整中,编辑无疑是整合上述种种关系的中介和枢纽,是新型传播关系的“黏合者”和“整合者”,其中心地位的强化可见一斑。其实,现在众多媒体纷纷设立数据编辑岗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强化以编辑为中心的传播关系,以适应用户参与生产带来的媒介生产关系调整。

三是自媒体带来的编辑主体功能凸显。当下媒介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的自媒体发展活跃。自媒体的发展带来受众的规模化迁移,必然影响各种传统媒体形态向自媒体的布局,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传媒业态。但问题在于,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自媒体的信息生产传播和传统媒体迥然有别。传播学界的众多学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过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有强调其“圈子传播”属性的,有重视信息“可视化”表达的,有分析其即时交互性的。然而,从编辑学的角度看,专业化媒介组织开设的自媒体公号的最大特征在于后台加工和前台呈现的“编辑”属性。由于自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微”性要求,如微博的字数限制,微信的信息推送数量限制,自媒体公众号运营的信息内容选择和优化功能要更加凸显。比如,每个媒体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都是“千淘万漉”和“精挑细选”的,都是最具媒体定位和个性的信息呈现。因此,有学者认为自媒体的工作重心是编辑,没有好的编辑工作,不可能实现海量信息的精准选择和最优呈现。从这个角度来讲,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是“编”出来,编辑主体是自媒体发展的关键力量和重要方面。编辑主体职责的深化:从选择完善到聚合交易

编辑主体的职责是与编辑主体的工作相联系的。有什么样的编辑工作内容要求,编辑主体就有什么样的职责。伴随媒介融合的进程,不仅编辑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编辑主体的地位发生了转变,编辑主体的职责和作用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在此前的编辑理论研究中,学界谈起编辑主体职责,常常以编辑“六艺”为能事,即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和校对。其中,选择和完善的职责较为凸显,比如张如法曾指出,选择是编辑工作的中心,是“编辑要素之首要原质”[5],“完善是普遍的编辑规律”[6],是“编辑的一个本质含义”。编辑的选择主要是从媒介生成的信息组合角度来讲的,强调编辑职责的把关作用和导向作用。完善是从媒介生成质量的角度来讲的,强调编辑职责的优化作用和美化功能。但是,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的职责已远远不是“六艺”那么简单,也不限于选择和完善这些首要原质。编辑职责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引人深思。

一是聚合功能。如果我们承认媒介发展演变的逻辑是朝着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开放、自由和互联的方向发展,如果认同媒介融合的本质是不同媒介的转换生成,那么,我们就必须看到融合环境下编辑工作出现了一个新的职能,即聚合职能。传统媒介和互联网媒介的最大不同,就是互联网媒介的用户呈彼此交互的连结状态。传统媒介的用户可能有海量的规模,但彼此在现实空间并没有连接起来,只是因为共同的媒介在精神层面有着交互作用。但互联网媒介不同,不同的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彼此的交互连结。用户连结的规模、数量、频次和频度,不仅成为判断媒体本身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媒介产品更大规模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主体除了完成对作者稿本的选择和优化,还要实现用户海量规模的聚合和汇集。换言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把自己的读者转化为用户,解决“有读者,无用户”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以编辑主体为中心的用户聚合、用户黏贴工作。从媒介融合发展的实践来看,传统媒体构建的新媒体交互平台的首要工作就是用户规模的海量汇聚。

二是交易功能。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生产的主体和信息消费的主体界限分明,媒介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以广告为基础的“二次售卖”模式之上的。为了保证媒介产品的质量,包括编辑主体在内的信息生产主体并不从事媒介的具体经营,而是由经营人员从事媒介产品的推广,即采编经营分开。但是,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介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单靠以广告为基础的“二次售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移动媒体版面迅疾流动的现实。另一方面,编辑工作延伸到以用户数据库为基础的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以媒介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此情况下,采编和经营分开的现状将会被打破,编辑主体不仅要从事内容策划,而且还要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展开。正如资深新媒体人周晓鹏所言,媒介融合的深度发展迫使我们“提出重新定义编辑”。在他看来,融合环境下编辑主体的职责已发生深刻的重构,包括产品包装、效果评估和价值变现等在内的工作都将是编辑工作的重要职责。换句话说,编辑主体的职责已经并将继续突破原来的界限而更多地参与媒介产品的交易推广上,并以用户数据库为中心构建起新的商业模式。

注 释

[1]靳青万.编辑学基本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5

[2]周国清.编辑主体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31

[3]邱平.“策划编辑”诞生的前前后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第三次浪潮”[J].编辑学刊,1993(2):13

[4]袁甜阳子,沈阳.众包出版:新兴出版模式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5(2):73-74

[5]张如法.选择:编辑要素之首要原质[J].河南大学学报,2000(1):125

[6]张如法.完善:编辑的一个本质含义[J].编辑学刊,1992(6):28

上一篇:周年庆典活动策划案下一篇:社会用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