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2024-05-07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共9篇)

篇1: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高镇中学2013-2014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

语文11月月考测试卷质量评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从学生身心实际出发,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了综合运用题及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2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拼音、错别字的辨别、语句句式、修辞的理解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拓展延伸,共1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第三部分是阅读理解,共计40分。

文题《______在其中》,补全题目,文体不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学生可以从所给的“趣、美、情、义、做人”重任选一个,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其他词填入空白处,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的自由度。这个题目暗含了一个叙事主体——“我”,即写出“我”在“其中”感受到生活重的“真、善、美”。这个其中”也是代词,需要从生活中去寻找,如:学习、读书、、游戏、失败等,这样学生也会有话可说。题目本身富有一定的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写作题由以往的“小我”到今年的“大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群体,关注身边人的生活状况。较以往不同的是写的是人物群像,这有一定的难度,给考生有些“突然”的感觉,备考写作训练往往以感悟生活类记事为主,写人较少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左右65.3%。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 2、4、7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是否有误,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歧义句),得分率约为32.6%,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题得分率也

仅为32.5%,(让学生分析出字义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

(一)文章你文是课内的一篇重点篇目,材料内容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过的重点知识,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现代文阅读文

(二)和

(三)都是课外阅读,旨在让学生分析写法、懂得概括总结,并能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综观学生答题情况,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如下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积累与运用”部分中,常用字的读音和常用词语的书写全部从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中或课文中选取,名著阅读和古诗文默写也选自教材课文或教材后面推荐的篇目。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识记不准。如:在给“挣脱“训诫”中的“诫“字注音,90%以上的学生把“jiè”写成了“jiàn”,给“顷刻”中的“顷”字,90%以上的学生把“qǐng”写成了“qīng”。古诗文默写,课内好于课外,精读好于略读,名句好于一般句子。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对对联、拟写广告、改病句等语言运用类题失分较高。说明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

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

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七年级《河中石兽》中解释“阅”的意思,很多人答成了“阅读”,而正确答案应是“经过”。由于没有掌握好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不能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来翻译,导致翻译句子马马虎虎或主观臆断,因表述不准确而失分。一些学生对书下没有明确注释的词语理解不到位。这说明学生学习文言词语没有方法,机械记忆,不能迁移,不能融会贯通。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现代文阅读题都失分最多,说明现代文阅读存在问题最大。总的看来,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这些文章类阅读得分高于散文、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类阅读,整体感知内容题、筛选信息题、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联系生活的开放题得分率高,而需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感悟、概括、语言运用等题失分较高,尤其是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句子的理解感悟能力失分最高。许多学生理解词句含义答不到点子上,只能脱离语境孤立地解释词语、句子的表层含义,而不能答出词句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及作用。由于学生平时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亲近文本的时间不足,不能入情入境地品读文本,缺乏对局部语言表情达意妙处的体味、探究,缺乏语感,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导致很多学生文体写作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文体知识混淆。

三、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在注重双基的同时,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题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题目。

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能让学生受益于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如何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建议整体设计富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活动带动和丰富课外阅读。

4、强化作文教学,强化“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与写字”和“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落后,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规范的书写是对祖国语言热爱的体现,有活力的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活力的文章。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遇。愿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勤于钻研,积极探索,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研究型教师,为我校语文学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2: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2013年中考语文阅卷结束了,在两天的繁忙中,我们见证了中考的严谨与认真,体会到了同仁的辛劳与期待,现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题质量分析如下:

一、试题内容和特点

本套试题能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较全面地考查了初中毕业生在七~九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情况。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试卷力求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较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整个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由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4分)、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7—10题,共10分)、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6题,共36分)、写作(第27题,共50分)四大板块组成,遵循了语文试题的整体规律。

这套试题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试题着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覆盖面较广,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从整个试题来看,所考查的都是学生在初中毕业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字词的识记理解能力、基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文段的选用具有时代性,如《种子银行》、《读书声与强国路》等等,这些材料虽有一定意蕴但并不深奥,学生基本上都能读懂,并能从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作文题是二选一,一个是命题作文《开在记忆深处的花》,一个是半命题作文《生命的____》,选材范围较广,有利于学生尽情发挥,自由表达。全套试题特别关注学生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的考查,对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三个维度”。命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体现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试题内容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习惯、阅读思维过程,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判断等内容,如“走进名著”考查学生对名著《简·爱》的了解;“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一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活动的策划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现代文阅读《寂寞的老树》一文告诉学生志愿者精神实际上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和时刻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奉献的公益精神等。这些文章让学生在做题的同时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洗礼,不仅提高了思想意识,而且陶冶了道德情操。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积累运用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学生失分特多,可见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较差。其中字音字形题失分较多,表明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对字音字形的忽视。选择题中病句的判断和成语的运用得分率最低,这就暴露出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对病句类型的分析和成语运用的指导还很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其次就是第5小题古诗文填空,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无误的写出其中的诗文名句,错字漏字的现象比较严重,说明这些学生对诗文名句的积累不扎实,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阅读理解答题情况分析

这次考了四个阅读,包括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外说明文阅读、课外议论文阅读和课外散文阅读。从学生的得分率来看,文言文阅读做得最差,得分率仅不高,很多学生连基本的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搞不准确,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更是不着边际,这说明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上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次考试,在文言文阅读里出了《钱塘湖春行》诗歌赏析题,学生答得也不好,这提醒我们语文教师要把这类题型确立为重点,不要忽视。其次是散文的阅读理解做得较差,在对文章老树的形象分析中,有些同学能够领会但不能准确表达出来,这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由于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题型相对比较稳定,答题也具有规律性、格式化,知识点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做起来相对较容易一些,但部分学生对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等容易混淆,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还要多加强练习。

(三)学生作文情况分析

这次作文总分是50分,作文题是二选一,一个命题作文《开在记忆深处的花》,一个半命题作文《生命的____》,选材范围较广,有利于学生尽情发挥,自由表达,所以从整体来看,学生基本不存在偏题的现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学生对话题和提示语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选材比较平淡,缺乏新意。

2.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只是空发议论,空话较多,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缺乏真情实感。

3.作文语言表达不流畅、书写潦草,仍是一些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4.作文格式不正确,标点使用不规范,文面不整洁,漏标题,字数不够等现象仍然存在。

5、作文结构简单三段式,中间主体段过长。

篇3:加强试卷分析提升题库质量

1 材料和方法

整群抽取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统招七年制各专业学生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314份(2004级87份、2005级113份、2006级114份)进行分析。三份试卷试题均根据学科组卷策略由本校生理学题库随机抽取,经学科主任审核略加修改后生成,题型、题量、分值完全相同(表1)。答卷在严格监考下闭卷完成,评卷按统一标准流水批改,专人复核。将每位考生试卷各题得分及总分输入计算机,应用Excel2003对考试成绩、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绩分布

一般认为,高校课程合格性考试的学生成绩在75-80分,标准差10左右比较理想[1]。由各年级成绩分布统计表2可见:2004级、2005级平均成绩和标准差基本符合这一要求,2006级成绩偏高,标准差偏大;三个年级学生考试成绩偏度系数均为负值,表明考试成绩总体呈负偏态分布,2004级、2005级成绩主要集中在70~90分,2006级成绩主要集中在70~100分(表3)。

2.2 信度

信度指试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是衡量考试成绩与考生真实水平一致性如何的指标。目前试卷分析多为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2],常采用内在信度Cronbachα系数法,α=n(1-∑Si2/S2) /(n-1),其中:S2为总分方差,Si2为第i题分数的方差,n为试题数。三份试卷的α信度系数见表4。

一般认为α>0.9可靠性较好,但对高校课程的合格性考试0.5以上即可[3]。三份试卷信度系数均在0.68以上,表明三次考试成绩均是可靠的,考试成绩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2.3 效度

效度指试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反映了考试成绩与预期目标之间相关的程度。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效应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学科测验主要考虑内容效度。内容效度主要是指试卷中试题对欲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代表性程度(表5),一般用各章节考题分数与教学学时数两列数据的积差相关系数来反映考试与教学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介于0.4-0.6之间时,认为考试与教学要求基本一致;当相关系数介于0.6-0.8之间时,认为考试与教学要求一致;当相关系数大于0.8时,认为考试与教学要求高度一致[4]。三次考试内容效度分别为0.85,0.73,0.93,说明三次考试与教学要求有较高的一致性。

2.4 难度和区分度

难度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难度系数P表示。常用平均得分率计算:P=Χ/W(Χ为全体考生某试题平均得分,W为某试题满分值)。P范围0-1,P值越大难度越低。表6显示各类题型难度系数大多数在0.6-0.9之间,较为合适,2004、2006级试卷多选题偏难,名词解释偏易。试卷整体的难度系数可由各题的难度指数加权平均求出,对于高校课程合格性的水平考试,通常试卷整体难度以0.7-0.8为好[5]。表6显示2004级、2005级试卷整体难度适宜,2006级试卷偏易。

区分度指试题区分考生能力的程度,用D表示。常用极端分组法计算试题区分度:D=PH-PL(PH为成绩前27%的高分组考生的难度系数、PL为成绩后27%的低分组考生的难度系数)。区分度D在-1~+1范围内,D值越大区分效果越佳。一般认为区分度在0.2以上是较好试题,在成绩呈负偏态分布的总体中,D≥0.15的考题是可以接受的[6]。由全试卷及各题型区分度(表7)可见三个年级试卷整体区分度均在0.25以上,具有很好的鉴别力,各题型除2004、2005级名词解释区分度较低外其它均较好,尤其论述题D值均大于0.3。

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通常情况下,考察试题质量应综合考虑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难度适中且区分度较好(P≥0.5,D≥0.15)的为“优秀试题”、虽难但区分度较好(P<0.5,D≥0.15)的为“较好试题”、难度适宜但区分度较差(P≥0.5,D<0.15)的为“一般试题”、较难且区分度也差(P<0.5,D<0.15)的为“较差试题”[7]。各年级试题质量综合分析(表8)显示三份试卷均有大部分优秀试题,绝大部分为合格试题,共有5个差题。

3 讨论

3.1 考试成绩分析

三次考试成绩分布基本合理。2006级90分以上的人数明显多于2004级和2005级,可能是2006级试题难度较低或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所致;2006级学生成绩标准差及全距偏大,提示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兼顾差生,避免发生成绩悬殊。高校学生课程合格性考试是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教学,为了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及格,学生的成绩分布呈负偏态分布是更期望的结果,所以三个年级学生成绩均呈负偏态分布是比较合理的。但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分数段的频率逐渐增大,平均分越来越高,2006级已达81分,这说明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或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反映了题库中需要及时更新一些试题以增加试题难度。

3.2 试卷整体质量分析

考试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是评价考试和命题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三份生理学试卷信度均在0.68以上、效度在0.73以上、区分度在0.25以上、难度分别为0.75,0.79,0.81,说明三份试卷基本为较理想试卷,考生成绩可信,考试内容有效,区分度高,既能测量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能很好鉴别考生能力;同时反映了生理学题库的高质量和由题库自动组卷的高成卷率。

3.3 试题质量分析

难度和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常用的两个重要指标,综合质量分析结果显示:三份试卷均有大量优质试题。连续三年考试共从题库抽题207道,其中135题(65.22%)为优秀试题;10题(4.83%)为较好试题;57题(27.54%)为一般试题。即共有合格试题202道,占97.59%。仅5题(2.41%)为较差试题。核对原题发现:5个差题均是多选题,均属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备选答案容易混淆,涵盖面较宽,目的是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结果显示,多选题得分率最低,这5个差题区分度几乎都近似于0。表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细节记忆不清、不全面,对知识掌握的广度不够,综合分析、灵活应用能力有待全面提高,提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多样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核对原题发现57道区分度差的一般试题47道为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重点内容,大多为记忆内容,可能教师反复强调,学生掌握程度高,反映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个别试题过于简单,没有深度,应予以修正。

综上所述,三份试卷分析充分显示本校生理学题库总体质量良好,有大量优质试题,题库试题组成基本合理、科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全面反映教学内容,能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使考试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成卷率高。但同时发现题库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部分试题过于简单,导致区分度下降。因此生理学题库需要及时删减或修改过于简单的试题,增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试题,使题库质量得以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增利,曹永孝,刘静,等.临床医学七年制2003级《药理学》考试试卷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49-451.

[2]黄颖,林端宜.试卷分析研究现状综述[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39-40.

[3]曾桂兴,黄裕胜.高校课程考试科学化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39(专集):152-153.

[4]崔国生,张昕,张楠.试卷分析与评价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563-565.

[5]蒋宁一,刘生,梁九根,等.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66-67.

[6]梅人朗,黄小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M].上海:卫生部科教司统考办公室,1984:80-87,105.

篇4:如何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试卷讲评课

内容简介: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试卷讲评课要讲评前的精心准备,讲评时的精讲精析,讲评后的巩固和提高

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延伸发散,创新思维,归结技巧,巩固提高,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讲评前的精心准备。

1、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解答的比较好,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阅卷不是简单地打“勾”、“叉”就完了,而要把学生的错误逐一记录下来并加以归类统计。另外,对于主观题,我认为应该在每个人的试卷上都写下批语,比如“材料没有读懂”、“材料有效信息未提取完”、“立意不够准确、新颖”、“没有突出文章中心”、“结构不够清晰,文字有些啰嗦”等。这样,他们拿到试卷之后,就能有针对性地改错,同时反思自己在思维方法上的问题,认识到对哪些问题解答存在缺陷。这样,讲评试卷才有针对性。

2、做好试卷统计工作。首要包孕知识点散播的统计;考核标题类型、数量和占分比例的统计;测验效果包孕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的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的统计。学生需要何种赞助 ,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有范例差错或优点 的同学 名字应作记载,以利于课堂上双向多向交换。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精讲,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头析出错原因,教师能够从中领会 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点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纳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決这些缺点和问题。

3、宣布考试基本情况。讲评课开始,先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次测试的基本情况,即最高分是多少,优秀率为多少,及格率为多少,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好不公布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和在班上的排名(虽然教师不应公布每个同学的分数,但应做好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提出试卷解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4、建立错题集,在错题分析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学习和复习提供依据。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错题集本,将每次练习和课堂检测中出现的错误、错误原因及改正后的结果分栏目在错题集上及时辑录。在考试后可以提前将试卷放下去,要求学生将自己试卷中的错题用简要的形式先写在错题集的错题栏里,并在课堂讲评中将错误原因和正确结果及时地填到错误原因栏和正确结果栏内,并对错题标记排序,以方便以后查对,对仍然未掌握的进行重点标记。错题集主要针对基础题和阅读理解中的典型题例,如拼音、字词、病句、排序、标点、修辞以及阅读理解中的共性问题,新题型当中的角度、思路和要求等。改变过去只是从头到尾面面俱全按部就班地讲,没选择,没重点,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的局面。对此,教师要在阅卷后,尽可能地用双项知识细目表来分析全班的各得分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再结合学生的答题诊断清楚出错的症结,把握住哪些题目学生错得多,哪些错得少,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需要弥补的是什么等等。我们在口语中经常将“拖累”的“累”读成四声,而实际上应该读三声,要引导学生注意我们口语中的一些错误读法,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如此,纠正这些读法,推广普通话,从积少成多起,要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题例,重点讲典型题例,最终就会集腋成裘,激发学生对细微处探究的兴趣,为轻松学习语文打好基础。

二、讲评时的精讲精析

1、讲评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 。要抓住关键性典型性问题加以点拨剖析。讲评切忌面面俱到,不要什么问题都讲,不要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不要把个别学生的问题拿到全班上讲,以免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讲评课应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课前备课一定要认真,要写好讲评教案,要对阅卷过程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抽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哪些该粗讲,哪些该细讲,心中要有数。

2、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讲评 。讲评课教师切忌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而要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试卷,共同总结学习经验,试卷发还学生后应留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查自改,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学习方法、自我明确努力方向。要通过讲评课讲出积极性、评出积极性。特别不要挖苦讽刺考得不好的学生,不要对这些学生指这责那,而是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弥补缺漏、树立信心,使下次考得更好些。

3、对试题进行拓展与延伸。拓展延伸式讲评就是对原试题进行讲评后,再对试题做进一步“发掘 ”. 讲评中要提倡 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迪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术和法子。在很多人眼里语文试题的解答都是对比古板的,其实不然,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是最能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性。如作文是语文测验中一道非常首要的试题,它对培植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有很大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在讲评中却往往总是把标题含义分析一下,念上两篇所谓的范文,便草草了事,很少从思维的角度加以训练,以致学生听完课后所获甚少。如果我们在讲评中指示学生从多角度审题立意,以及在写作思维上强化训练,那么收获确定是很大的。比如:2007年的作文题《传递》,多学生很写作时看问题都对比简略,甚至绝对,因此作文写出来也就出现了立意不高,议论不深入等问题。我们在讲评中不能就事论事,仅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当和他们一起讨论,带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 问题,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传递”的内容看,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力、情绪,还可以是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技艺、武艺、经验等;从“传递”的次数看,可以传一次,也可以传N次;从“传递”的关系看,可以写传和接,也可以只写传不写接,还可以只写接不写传;从“传递”产生的原因看,可以写主观传递,也可以写客观传递;从“传递”的方向看,可以单向地由上往下传、由前往后传、由左往右传,等等;从话题的角度看,写为什么要“传递”,(包孕“传递”的利益、“传递”的目标、“传递”的原因)也可以写怎样“传递”,还可以写谁在“传递”,或者写“传递”什么。在学生归纳出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立意时,必然要给光阴让他们起来向全班同学 诠释思维历程,使他们明确 只有放开眼光,开动脑子,写出具有新意和创造性的文章才干得高分。事实证明,这样的讲评能够加深学生对解题规律的了解,起到开发智力,激活思维的作用。

三、讲评后的巩固和提高

学生试卷中反响的问题大多是教学历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他们就完整控制。因此,每次讲评后,请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差错记载,建立差错档案,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测验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教师还要选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和知识点,把几条标题进行重组综合,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进步”的时机,充沛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加强思维的变通。通过重复强化,巩固讲评效果 ,以赞助他们真正地控制重点知识。

试卷讲评课和上新课一样,需要许多艺术和技术,教师必须充沛施展自己的聪慧才智,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备课,切莫把答案一颁布就完事。路漫漫其修远兮,试卷讲评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逐步完善。

篇5:语文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段考,难易适中。基础知识紧扣课本,考查拼音识字书写、成语理解、病句修改、古诗词默写等。阅读理解课内课外相结合,浅显易懂,可读性强,且文质兼美,寓教育于其中。无作文,时间为1小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的读音与字形题答得很不好,明明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大功夫,但效果就是不尽人意; 病句选择题也是错的太多。

名句默写从总体看掌握得尚好,但部分学生存在着会背却不会准确书写的现象,别字现象较普遍;

少数学生的文言基础不够扎实,基本的字、词都没有掌握; 语言的表达应用是一个难点,得分率不高; 第一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做得不错;

第二篇阅读〈〈躺在母亲身边〉〉,学生的生活体验似乎真的很少,体会不出文中作者的心情,做得不理想。此外,阅读题还存在审题不明,概括不全面,语言不够简练的现象。

三、改进措施

1、书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也是语文试卷考查的重要元素,但许多考生的卷面书写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清晰,不工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需要进一步强化书写。

2、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大检查力度,充分利用好基础训练习题,争取基础题不失分。

3、学以致用,将课本中涉及到的语言现象及时加以训练,加强语言的表达应用。

篇6: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先来说说九年级的语文测试。这次考试,九年级的试卷相对于上次来讲难度稍微大了一点,题型和中考接轨,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全班26个同学,有7个同学没有及格,4个同学取得优秀,另外,还需要说明,上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告诉学生,只要上课举手发言的,月考的时候可以加分。这样算起来,优秀的就只有2个了。

针对这样的成绩,我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学生的整体成绩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2、优秀的同学不多。

再分析他们的试卷,发现他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这一次考试的基础题比较容易,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拿下,甚至12分的题目有一个平时成绩一直位居前列的也只拿了2分。

2、粗心。粗心是大部分学生改变不了的坏习惯,在这份试卷中,有一个根据选文来填读书卡片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是送分题,只要认真看了题目都能拿分。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做错了,我认为这样的题目是错得很不应该的。

3、不会写议论文。这个班的学生作文水平不错,但都擅长写抒情散文和记叙文,能把议论文写好的寥寥无几。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谈读书”,要求是夹叙夹议。看到这样的要求,很多同学就傻眼了,根本不知道从何下笔去议论,甚至有学生就以“有一次……”开头,从头到尾都在叙述,没有议论。这种情况是很不利于在应试作文中拿高分的。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决定了自己以后的教学方向: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多花时间在巩固基础知识上面;多做练习,认真讲解习题,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多练习写议论文,在练习中不断进步。

再来说说七年级的语文测试。这次考试的题目也比较灵活,可以由教材直接得出答案的题目比较少,考的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总分为120分。全班19个同学,4个同学没有及格,1人优秀,总体成绩比不上第一次月考的成绩。这样的成绩不容乐观,总结反思并制定计划迫在眉睫。

通过成绩,我看出这个班的学生有这样一个特点:学习主动性不强,习惯老师牵着鼻子走,基础知识不牢固。这是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个班全体学生的最大缺陷。

分析试卷,发现他们没有拿到高分的主要原因在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不牢固。试卷上有一题这样的题目:根据解释写成语。其实要考的这三个成语在上课的时候都讲过,并且基础训练上也做过,但是有的同学就是不能拿到满分,甚至一分都没有。这是很不应该的,既是他们的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原因,还因为老师平时没有抓得太严。

2、不会审题。题目看错属于粗心,答非所问就属于不会审题了。比如作文,有很多同学就写偏题了,根本没有认真读懂题干的意思。

3、不会扣住要点来答题。这是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出道理”“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题目,很难得有人能够拿满分。

4、作文用语不规范,结构不完整。平常批阅七年级学生作文的时候,就大叹他们的语句不通顺,语法不规范,这次考试,尽管他们都尽了全力,但作文成绩依旧不理想。除了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能将作文完整地写出来,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缺胳膊少腿,用语方面,大部分同学都存在着口语化和方言重的缺点。这是他们面临的严峻形式,怎样克服这样的缺点是他们必走的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这几个问题,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讲练习,在题目中教会学生怎样去审题,怎样去解题;多且认真上作文讲评课,深入分析每个学生作文所存在的问题;严格要求学生平时讲普通话,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克服习作中方言重的缺点。

篇7:二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王思贤

本学期期中检测已经结束,从这次检测中可以看到的结果是: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44人参加考试,有5名不及格,6个人上90分。最高分96.5,最低分2分。平均分为72分。基础知识有很多都掌握不牢固,题目稍微活一点都不太会做。能力提升类型的题也掌握不牢固。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这次试卷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写话三个板块的内容,全卷各个部分比例适当,知识覆盖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特别是写话改变了紧贴教材的形式。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较大的答题空间,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要考察了课文中生字生词和字音的记忆,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试卷中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比较容易完成。从得分来看,学生对成语,字词掌握较好。从查字典可以看出一些特殊的字学生查不清笔画。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不是太准确,没有仔细读句子不理解句意就匆忙填写。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答题时粗心,对字音字词掌握不牢固,没有仔细读句子就匆忙填写等等。补充句子,一些学生粗心掉字,写错字。

2、阅读题,对于二年级学生比较新鲜。学生找中心句完成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原文阅读太少,不理解短文意思造成的。

3、写话。从卷面情况来看,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写了现实生活见到的,内容还是不错的。部分学生不会写的字太多,语句不是太通顺,一些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三、整改措施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做题态度不端正。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阶段检测。以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失,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会写。

3、要多进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多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结实的基础。

4、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引导教育学生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在于积累,要求学生累积名言,成语,背诵古诗,为语文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5、重视学习审题能力的训练,首先就是引导学生看清楚题目要求,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画内容,先口述再动笔,尽量地把语言写通顺。

篇8:试卷质量的分析评价方法

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 由国家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或教师按照事先拟订好的命题组织的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或学历的测试, 称为考试。考试具有测量、教学、社会三个方面的意义。

从测量的意义上说, 考试是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或手段。

从考试的教学意义上说, 考试建立了教学系统中的信息反馈, 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 发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反馈到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 以此为依据加以改进。

从考试的社会意义上说, 考试是对教育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教育评估的基础, 是开发社会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考试的这三方面意义进一步证明了考试的重要性, 因此, 必须保证试卷的质量。

2 分析评价试卷质量的方法

一份试卷质量好坏要从试卷命题总体质量和每种试题个体质量两个方面去分析:

2.1 试卷命题总体质量

一份合格的试卷要具有合适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 要保证考试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所谓效度是指考试的有效程度, 信度是指考试的可信程度。因此一份试卷无论考何种试题, 均须满足以下条件:首先, 命题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作为基本依据, 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其次, 命题需覆盖课程的主要内容;再次, 命题不应当是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应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第四, 试题要难度适中;第五, 试题不宜过大, 题目的数量要适当多些;第六, 不出偏题、怪题。在一份试卷中, 应有基本题、综合题和提高题三个部分的试题。一般, 这三部分试题以各占总分的65%、25%、10%。

2.2 试题个体质量分析

试卷整体评价的原则及方法如上所述, 但仅掌握试卷整体质量是不够的还要考虑试题个体质量。常用的试题可分为自由应答型试题和固定应答型试题两大类, 对于这两种试题又有不同的分析评价方法。

对于自由应答型试题又可分为简答题 (包括填空题与某些计算题) 和论说题 (包括多数计算题) 。简答题其答案应具有唯一性, 且应尽可能简短而具体, 要防止一个问题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回答, 尽可能少的采用填空题, 只有在采用填空题可以使命题简化的条件下, 才采用填空题, 且空格不要太多;要避免出现可能的提示;如果答案是数字, 应对单位和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明确的要求;要尽量避免采用仅仅靠机械记忆就可以作答的命题。论说题在陈述时, 宜使用“为什么”、“怎么样”、“评论”、“对照”、“分析”、“比较”等词语, 而不宜使用“何时”、“何地”、“何人”、“什么”、“列举”等词语;要避免使用含糊的一般性词句, 必要时还要对答案的长度作明确的要求;除用以测量学生的写作能力外, 一般不应允许或要求学生在几个试题中选答一部分试题。

对于固定应答型试题可分为选择题和配合题。选择题每一个题目应该能独立地测量一个重要问题, 且仅测量一个重要问题;其题干要简明扼要, 答案要唯一, 且选项中的伪答案应该有很强的似真性, 即应该具有似是而非的特点, 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要避免使用“以上皆是”、“以上皆非”之类的字词;选错答案时, 应该倒扣一定的分数。配合题要求在一个试题中, 各题干、各选项是同质性的;选项数要大于题干数;选项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一个试题的全部题干和全部选项应安排在试卷的同一页上。

在一份试卷中要合理地选配题型, 一般地说, 一次考试不宜只采用一种单一的题型, 而应适当采用几种不同的题型配合, 才能组成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3 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的参数

上述方法是通过对具体试卷, 具体试题进行分析来评价试卷的质量, 还可以通过用数学的方法 (引入参数) 分析和评价试卷, 那就是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3.1 难度系数q

试题的难易程度可采用难度系数q来表征, 难度系数q是表征试题难易程度的技术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平均得分率:

式中n为所观察的试题的平均分, N为该试题的满分。对于采用二分变量的客观题 (即只有得满分和得零分两种可能的分数的题目) , 有:

式中R为答对的人数, M为参加考试的总人数, 即此时p就是平均通过率。对选择题, 由于答错的要倒扣分, 所以不能直接使用上式, 而应按下式计算平均通过率p:

式中R为答对的人数, W为答错的人数。

显然, 平均得分率 (或平均通过率) p和难度系数q的取值范围均为0~1。对一般的考试来说, 难度应该适中, 以提高它的区分度, 过高、过低都不好。可以证明, 难度系数D=0.5时, 试题可能获得最大的区分度, 对学校的一般考试, 取所有试题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65~0.75并使其分布在所取值附近的一个区间中是比较合适的。

3.2 区分度指数数D

区分度指数D是衡量一个试题区分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上的差异的能力的技术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H与P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平均得分率或平均通过率。这里的高分组、低分组, 分别指将群体中所有学生个体按照考试成绩的总分从高到低 (或从低到高) 的顺序排列, 居于得分最高和居于得分最低的各占学生群体中个体总数27%的学生个体。

显然, 区分度指数D的取值范围为+1~-1。其中D>0称为积极区分或正区分, 属于正常情况, 且D越大, 表明试题区分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差异的能力越强;区分度指数D=0称为零区分, 表明试题没有区分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差异的能力;区分度指数D<0称为消极区分或负区分, 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

对试题的区分度指数D的要求是:如果D≥0.4, 则认为是质量很好的试题;如果0.3≤D<0.4, 则认为是质量比较好的试题;如果0.2≤D<0.3, 则认为试题的质量尚可, 但还可以改进;如果D<0.2, 则认为是质量较差的试题。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但可以测量出学生学习的好坏程度, 还可以通过考试结果信息的反馈优化教学质量, 因此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把好试卷质量关。

摘要:在当代教育中考试有着其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考试的主要载体——试卷质量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考试的意义, 分析了评价试卷质量的方法, 包括试卷命题总体质量及试卷个体质量两个方面, 并重点论述了评价试卷质量好坏的参数——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指数。

关键词:考试,试卷质量,难度系数,区分度指数

参考文献

[1]张安哥.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交通大学出版.2004年11月

篇9: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关键词】高质量 命制 语文试卷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06-02

在新课改背景下,命制高质量的试卷,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语文试卷的“高质量”主要表现为:(1)覆盖面要广,即尽可能考查中考或高考的所有考点。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即课内知识约占20%,主要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课外知识约占80%,包括乡土知识、科技前沿知识、现代社会风土人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有必要的难度和适当的区分度;(3)能导教导学导练等。要想高质量地命制一份中学语文试卷,就要有的放矢、讲究策略。

一、广泛储备相关知识

广泛地储备相关知识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基础。首先,熟悉样卷。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中考、高考样卷的结构、题量、赋分、难易度,又要从微观上熟悉每道题的考查点、题型、设问角度、区分度等。如中考试题一般23-26道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一般有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等,每道题2分,占24分。非选择题一般有文言翻译、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二)、写作表达等,占96分。全卷满分120分。高考样卷一般20题左右,也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其中阅读题一般有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常识填空、实用类文本阅读或文学类文本阅读,占70分。表达题一般有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占80分。全卷满分15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属于选做题。又如,现代文阅读(一)一般选取说明文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等,错误选项的设问角度一般有主次(客)颠倒、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本末倒置、未然与已然错位、或然与必然错位、全称判断与特称判断错位、答非所问等。以上这些,都应做到恰当合理。

其次,把握教材。要对考查的教材内容谙熟于心,并能随时灵活地提取与运用。熟悉每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内容。熟悉每个知识点的出处或分布。根据命题的需要,能随时提取有关内容组成一道道难易有别的题目。注意选取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如命字音题,既要考虑从不同教材中选取,又要考虑它们的难易程度。又如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默写题,既要考虑不同文体,又要考虑各类作家的作品,尽量做到对多方面考查。只有对教材内容谙熟于心,才能运用自如。

最后,占有素材。不仅要尽可能广泛地涉猎与收集关于乡土特色、科技前沿知识、现代社会风土人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等背景材料,还要科学地筛选与分类。应根据命题的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做到优中选优,并将选中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类整理。如搜集富于乡土特色的旅游景点、历史人物、手工业品、城市标志等有关素材,并分类整理、相互比较、优中选优、加工使用。这样做,为进一步命制好高质量的试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制订命题计划

科学制订命题计划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关键。命题计划也称为双向细目表(略),它主要包括知识板块、题序、知识点、赋分、能力点、预估难度、预估得分等。知识板块,初中主要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默写、综合实践、现代文阅读(二)、作文;高中的一般包括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二)、语言文字应用和作文。能力点初中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高中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考查的知识点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要科学地制订命题计划,首先,要定好整份试卷的难度。中考既是毕业性考试,又是选拔性考试,即是两考合一。一般来说,初中整份试卷的难度是0.7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3∶1。而高考纯粹是选拔性考试,所以高中的整份试卷的难度一般为0.6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2∶2。在此基础上,应想法把整份试卷的难度分解到各题中去,分解时既要考虑所考查知识点本身以及它在所有考点中的难易情况,也要预估考查对象的把握情况,据此推测考点的难度。不同考点的难度应有所不同。例如“积累与运用”的6道基础题,其中字音题、字形题和成语题属于容易题,病句辨析题、文学常识题、语句连贯题属于中等题,而且各题的难度有所不同。最后是整份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的比例要符合预设的比例,这样才体现较合理的区分度。

其次,注意难易题的排列顺序。为了使试卷的设置具有人性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一般来说,整份试卷的题目应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如初中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默写、综合实践、现代文阅读(二)和作文基本按照由易到难来排列。就是每一知识板块的几道题目也应这样排列。如初中阅读与积累的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文学常识、语句连贯等题目也基本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最后,注意考查各能力点的比例。无论是对初中还是对高中能力点的考查,都应考虑覆盖所有能力层级,如初中应覆盖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能力,高中应覆盖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注意不同能力层级所占的权重。如初中应适当减少识记能力层级的考查,加大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层级的考查;高中应突出考查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层级,充分发挥考试的导教导学导练功能。

三、精心地命制原创题

精心地命制原创题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趋势。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语文能力,每道题目都应是原创的。原创题除了严格按照命题计划表来命制外,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要有鲜明的导向性。语文是文道统一体,语文试题也不例外,除了突出考查“双基”之外,还应注意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新常态下,试题的选材应优先考虑如下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体现创新精神,体现立德树人理念,体现依法治国精神等。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应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导教导学导练作用。

要注意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科素养和探究能力。减少再现性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立意。如要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可以这样设计题目:“惟有创新,才能引领诗歌创作的潮流,就如赵翼在《论诗》中说的 , 。”其实,这道题要求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默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不是单纯地再现要求默写的句子。

第二,课内外比例要恰当。课内知识的考查一般占20%,如初中主要包括字音、字形、成语、文化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等。考查面要广,考查点要准,注意难易的梯度;课外知识的考查一般占80%,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运用、写作等。背景材料的筛选要优化,各小题的赋分要科学。

第三,要科学地设计问题。要注意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如果一个知识板块有几道题,就应考虑从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如现代文阅读(二)有四道题,就可从词义、句意、手法、文意等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考查学生。

各题的设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各题的设问最好能用上一些引导词,使之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维和作答。如同一个问题,用“联系全文并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主人公的行为给你的一点启发”来设问就比用“谈谈主人公的行为给你的一点启发”要明确有效。因为前者有明确的引导词语“联系全文”“结合社会现实”提示学生。这样,学生就知道如何入手思考与作答了。

各题赋分要合理。命题时要根据难易来考虑各题的赋分,一般来说,难题赋分要多点,易题要少点。如整体上“阅读”与“写作”难度较大,赋分较多,特别是“写作”,占60分。其他题目赋分较低。为方便评卷,各题的赋分还要结合答案要点来考虑。一般来说,答案是两个要点的,可赋2分或4分或6分,不赋3分或5分。

四、高效研磨各道题目

高效研磨各道题目是高质量命制中学语文试卷的保障。要高效研磨各道题目,首先,要保障所选材料的准确性。依据课本或所选材料的出处,认真核对有关材料的准确性,及时改正错误的内容。对材料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文学文化常识和有关人物,即使不影响答题,也不能出现错误。

其次,注意问题与答案的一致性。设计的问题除了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还要做到用语简明。同时,答案应全面完整,没有明显的遗漏。更重要的是问题与答案要高度一致,避免答非所问。要依据问题,重新回归文本,多角度权衡,准确审视并作出判断,保证问题与答案一致。如广西某市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22题是这样设计的:“结合第④段划线句子,简要写出少明姐“哀愁”和“思念”的缘由。(3分)”从“结合第④段划线句子”“ 哀愁”“ 思念”“ 缘由”等句词来看,问题的指向性是很明确的。另外,该题的参考答案是:“哀愁”是因为想到从此要与到海的那一边求学的子女们离别;(1分)还想到子女们这一别或许不再返回孤岛了。(1分)“思念”是因为触景生情,由送别子女的情景想到母亲当年也一样送别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1分)参考答案分别从“哀愁”“ 思念”来设置,与问题完全吻合。

最后,从整体上准确地查漏补缺。主要把试题、答案与答题卡结合起来考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先查看题号是否一致,然后看赋分是否吻合,再看评分标准是否全面合理,最后看答题卡中每道题的答题区域与参考答案所占空间是否相同。

综上所述,命题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可以说,一份高质量的中学语文试卷是命题教师智慧的结晶。

上一篇:仓库货架选择标准下一篇:创意厕所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