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学反思

2024-07-18

狼和鹿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狼和鹿教学反思

《狼和鹿》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单位:昆明市西山区马街大渔中心学校 姓名:李红艳

联系电话:*** 邮编:650100 通信地址:昆明市西山区明河路114号 明波小学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第二自然段写当地居民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第三自然段写灾难逐渐降临到凯巴伯森林这片鹿的王国。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做梦也没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人们解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第二课时的处理上,我采取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前后的巨大变化,并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一)森林变化的前后对比

在复习导入之后,我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很快学生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我相机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0多年后的凯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而20多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0多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然引出下面的教学。

(二)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这部分教学活动,我用数字比较的方法展开教学。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对比第一自然段、三自然段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凯巴伯森林原有“活泼的美丽”的鹿4000只,自从人为地杀掉六千多只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鹿的总数迅速超过了10万只,翻了25倍。当“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时,鹿又急剧地死去6万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这里的对比鲜明,点明了生态失衡所造成的悲剧。鲜明的对比,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课文通过狼与鹿之间的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三)狼鹿异位的对比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这个教学环节我请学生用找一找功臣和祸首分别指的是谁,学生理解的很深,都知道祸首是人类,因为人类的干预,使得生态失去了平衡。

最后,我创设情境:现在的凯巴伯森林要树立一块警示牌,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让学生先说一说,学生说出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在插图上画出警示牌,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相互交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听写读写能力。我还利用课外扩展,建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在班上进行交流,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更真切地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更加自发地去保护生态平衡。

在整节课中,由于我没有安排好的时间,学生没能在读中充分感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李红艳,2004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壹级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省、市、区级奖励。

篇2:狼和鹿教学反思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前后的巨大变化,并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一)森林变化的前后对比。

(二)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三)狼鹿异位的对比。

介于学生对“生态平衡”这一专业术语的理解有难度,我想到利用课外扩展,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在班上进行交流,比如“人类大量捕杀青蛙,使田间的害虫越来越多,影响农作物生长。”“人类滥砍乱伐树木,引发沙尘暴,使鸟类无处生存。”等等,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更真切地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更加自发地去保护生态平衡,可谓一举两得!

上完这节课,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实施新课程教育中越显其重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性地学习,务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现代社会教育的口号。因此,我在本课中设置以下三个对比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感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学习目标。(2)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3)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在课前,我预先布置了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在查阅有关书籍或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是建立大信息容量语文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本课中我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课内与课外结合,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升阅读的质。如开课导入时,我询问学生:“听过或看过有关鹿或狼的故事吗?在你印象中,鹿和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谈对鹿和狼的认识,接着我设置悬念:可今天我们要学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与同学们对鹿和狼的认识不一样,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使学生对鹿和狼已有的认识与课文的描述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个生物界都有这种相互关系。人类所要做的,不是一厢情愿地改变它,而是尊重。”这个道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我利用课前预先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让学生相互分享介绍相关的例子,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之余也在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

3、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充实自己的课堂。

篇3:《狼和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并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品味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 体会语言的形象性和独特性。

3.细读文本, 在审美的体验和感悟中, 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 感知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 称鹿为“祸首”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资料和图片, 初步感知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设置悬念

1.看到狼和鹿这两种动物, 你的头脑里分别想到了哪些词语?

(狼:奸诈、狡猾、凶残、残忍、贪婪……

鹿:活泼、温顺、美丽、善良、可爱……)

2.狼和鹿之间, 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在凯巴伯森林, 当地居民也是十分喜爱鹿而憎恨狼的, 由此发生了一个故事, 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深思。

二、检查字词, 落实基础

先来检查一下字词的预习。

第一关:我会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

1.自己练习读一读。

2.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 是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的。

第二关:我巧记。

1.针对容易写错的字, 组内交流巧办法。

2.班级交流。重点指导:“染” (师预设:古时染料多来源于植物, 所以是“木字底”;染料要加工成液体, 所以是“三点水”;古代用“九”表示最大的数, 如“九死一生”“九牛一毛”, 这里用“九”表示染布须反复进行。你看, 这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我们的汉字多奇妙!)

第三关:我会写。

重点指导:“凯” (山字左上扁而小, 己字末笔改竖提。)

三、主动设疑, 激发兴趣

1.师出示文章最后一小节, 学生设疑。 (预设:狼为什么是“功臣”?“功臣”为何加了引号?鹿怎么就成了“祸首”?)

2.理解“祸首”的意思。

(1) 什么叫“祸首”?

(2) 提到祸首, 你想到了谁呢? (“三聚氰胺”, 是导致儿童吃了毒奶粉而患病的祸首;英法联军, 他们是毁灭圆明园的祸首。)

3.这么美丽、温驯的鹿, 怎么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呢?真让人难以置信。要解开这个疑团, 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到底是怎样的吧!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了中心句, 让学生质疑, 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另外, “祸首”这个重点句中的关键词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再在下面的学习中逐步体会它的比喻义, 理解方法灵活而切合中年段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四、细读课文, 探究原因

(一) 学习第1自然段

1. 生自由读, 边读边想象文字描述的景象。

2.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怎样的印象?

3. 读到“生机勃勃”这个词,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充满生机的景象? (小河在欢快地流淌, 野花开得一大片一大片的, 树木长得郁郁葱葱, 猴子们在树枝上欢快地荡秋千……)

4. 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座森林? (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绿意盎然……)

5. 鹿群能一直这样快乐地嬉戏吗?

6. 从哪里感受到了狼的贪婪与凶残? (总在、下毒手、时刻、暗算)

7. 朗读, 读出狼的贪婪与凶残。

设计意图:抓住“生机勃勃”这个词语让学生进行想象, 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森林原先的蓬勃生机, 又培养了想象能力。让学生用词语形容森林, 学生在交流中积累了词语, 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二) 学习第3自然段

1. 大自然孕育出这样温顺的鹿, 你忍心看到它们被凶残的狼吃掉吗?

2. 是啊, 凯巴伯的居民们也是这样想的。他们要成为鹿群的保护者, 让鹿群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 使森林成为鹿群的乐园。而到处都是鹿群的凯巴伯森林又是怎样的呢?师范读第3自然段。 (生闭眼想象)

3. 听了朗读,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4. 出示填空:“原本活泼而美丽的鹿现在却变成的鹿。” (饥饿、疾病缠身、毫无生机、等待死亡……)

5. 感受鹿群的饥肠辘辘。

(1) 文中哪些词句使你感觉鹿群非常饥饿?

(2) 师相机出示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 绿色在消退, 枯黄在蔓延。”

理解句子:

(1) 对森林而言, 着了火是灭顶之灾。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像着了火一样, 绿色在消退, 枯黄在蔓延?

(2) 象征生命的绿色在消退, 象征死亡的枯黄色却在不断蔓延。曾经生机勃勃的森林如今是一幅惨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小溪在低声地哭泣, 它的水量越来越少;树木接二连三地死去;猴子们缺少食物, 耷拉着脑袋;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3) 朗读, 读出鹿群的饥饿。设计意图:教师抓住这一描写形象的句子,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进行想象、体会。这里的想象与前面的想象形成强烈的对比, 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从而声情并茂的朗读也能自然从学生的口中表现出来。

6. 为什么说鹿是破坏森林的“祸首”?

7. 感受鹿群的疾病缠身:

(1) 鹿群在忍饥挨饿。可祸不单行, 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谁来说说:“更大的灾难”指的是什么?

(2) 师出示两句:“疾病在鹿群中传染。”“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3) 自己读一读,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2句写出了疾病的可怕, 写出了疾病的无处不在, 写出了疾病令人毛骨悚然……)

(4) 朗读, 读出疾病缠身把鹿群拖向死亡的深渊。

(5)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鹿群的发展。

课件出示:

(大约四千只) 活泼而美丽的鹿

(十万多只) 饥饿的鹿

(六万只) 病死的鹿

(八千只) 饥饿生病的鹿

……

(1) 填空 (2)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 你能推测出鹿群接下来的命运吗?

(6) 为什么说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设计意图:文中这一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可怕的疾病给鹿群带来的灾难。教师运用换比的方式, 让学生在朗读中推敲、比较、体会这一写法的精妙之处。教师让学生回顾鹿群的发展, 从数据的变化中形象地感知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这也引导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五、追本溯源, 深化认识

(一)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祸首”用了一个双引号。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祸首是谁呢? (是人类, 他们破坏了生态平衡。)

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人类如何破坏生态平衡, 造成恶果的。

3. 人们用了25年的时间, 清除鹿的天敌。狼是越来越少。可后来, 森林是绿色在消退, 枯黄在蔓延;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狼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狼在哀嚎什么?

预设:

(1) 我们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臣, 你们人类不应该捕杀我。

(2) 为什么你们只能看到我们的凶残, 看不到我们的作用?

(3) 你们捕杀了我们狼, 也在无形中毁灭着鹿群……)

(二) 学习第4自然段

1. 八千只病鹿, 看着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不是饿死, 就是病死。它们一定渴望过上以前那幸福的时光。它们也有一肚子话想对人类倾诉, 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

(1) 感谢你们人类对我们的关爱, 可你们的爱是溺爱, 带给我们的只是伤害。

(2) 你们人类使我们无可奈何地成为了“祸首”, 可真正的祸首却是你们人类自己。

(3) 你们人类快想些办法来拯救我们鹿群吧!

……

2. 面对着枯黄一片的森林和奄奄一息的鹿群, 当地的居民终于恍然大悟。指名读第4自然段。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自然界中, 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 不要随意地破坏;动物自己会解决好自己的事, 我们人类不该过多地去干涉它们;破坏了生态平衡,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性的后果……)

4. 盲目的溺爱, 无知的仇恨, 却成了破坏生态平衡的“祸首”。在“人为”的悲剧面前, 人们一定要深刻地反省自己。大错已经酿成, 你们能替他们想想补救的好办法吗?出示美国政府拯救鹿的方案:醒悟到自然界生物链的意义, 认识到拯救鹿的医生只能是“狼”。于是, 放“狼”归山。让狼与鹿共存于森林, 让鹿在狼的追杀下保持合理数量;鹿群在狼的追逐下奔跑锻炼, 生存发展。

5. 传统的观念中, 人类最痛恨的动物莫过于狼了。人们一般用“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如狼似虎”等词语来表达对狼这种动物的厌恶。学了这篇课文, 你对狼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哀嚎”这个词, 让学生转换角色, 以“狼”的身份来控诉人类愚蠢的行为;又趁热打铁, 再以“鹿”的身份向人类倾诉自己的苦衷。在多维的想象中, 在形象的体验中, 文本蕴含的保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就会润物细无声地被学生领悟到。让学生交流对狼新的认识, 就是破除孩子根深蒂固的认识, 初步树立辩证看待事物的观点。

六、走出文本, 升华中心

1.师总结:

(1) 真正的爱是要遵从自然之道, 维护生态平衡!

(2) 回顾人类的所作所为, 人们或愚昧无知, 或为了一己利益, 犯下了许多破坏生态平衡的罪行。请简要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预设:大量地捕杀鲸, 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残忍地捕鲨, 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 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乱砍滥伐森林, 导致气候变劣, 水土流失, 泥石流、山洪不时暴发……

(3) 生态失去了平衡, 生态灾难随之频频出现。 (悲伤的音乐响起, 出示珍稀动物惨遭捕杀、泥石流、洪涝灾害等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

2.抒发感想。

(1) 相信你们此刻一定有很深的感受, 用笔写下来! (2) 生写好后交流。

3.课后延伸。

篇4:《狼和鹿》教学品评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阅读中你有哪些疑难可提出来交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最喜欢爱提问题的学生。

生:为什么说鹿是破坏森林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师: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看来你读书时用心思考了。请你写在黑板上,在问题后面写上你的名字,这是你的发现。

生:“天敌”是什么意思?鹿的天敌有哪些?

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谁来帮助他?

生:天敌是天生的敌人,克星。鹿的天敌有狼、豹,狮……

生:怎么理解文中的“自由王国”?

生:“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众回荡”我不理解。

师:你俩真能发现问题,请把这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为什么说狼是保护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现在我们看黑板,这么多问题中“为什么说鹿是破坏森林也是毁灭自己的‘祸首’”“为什么说狼是保护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是有关课文的核心问题,我们把这两个问题弄懂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在,我们就来再次阅读课文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评析】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提问的热情高涨,提出了好多问题。对学生的提问教师既要放得开也要收得拢,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提炼与评价。对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老师当场作处理,与本课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探究的专题和学生对话的话题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二、 精读点拨,解决疑难

1.感悟鹿是毁灭森林的“祸首”

师:为什么说鹿是破坏森林也是毁灭自己的“祸首”?请同学们围绕话题仔细阅读,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注注,留下你思考的痕迹。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生:我从“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等词句中体会到,狼被杀前大森林充满生机;从“枯黄、蔓延、着了火、吃光”等词语中体会到,狼被杀后由于鹿的过度繁殖,使凯巴伯森林一片荒凉,所以说鹿是毁灭森林的祸首。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

师:谁能说说你还仿佛看到什么?

生: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草地上,野花竞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森林里到处生机勃勃。

生:我想,那片森林一定有好多小动物,有小兔、松鼠、狐狸、狼……

师:这么美丽的森林,这么美的鹿群,可是狼始终叮在鹿群身后,寻找机会下毒手。当地居民恨透了狼,大量枪杀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鹿在那儿怎样自由生活的?

生: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生活得很自由。无忧无虑,生儿育女,数量越来越多。

生:鹿生活安逸、舒适,没有危险,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东奔西跑。

师:(多媒体映示第3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辅以悲壮的音乐,让学生边读边想课文情境)现在你脑海中的森林又是什么样的?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

生:饥饿的鹿吃完了灌木吃小树,吃完了小树吃嫩枝,甚至连树皮都吃了。森林里的绿色植物越来越少。

生:地面上的绿草都被饥饿的鹿啃光了,土地裸露,黄黄的。本来小树、嫩枝长大了可供更多的鹿吃,现在叶片被吃掉不能成长光秃秃的。树是靠树皮传输营养的,现在连树皮都被吃掉了,一棵棵树都枯死。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把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这就是对“蔓延”最好的解释。该怎么读这段话呢?

(生动情地读)

师:你为什么要把“灌木、小树、嫩枝、树皮……”读得一个比一个响呢?

生:鹿疯狂地破坏森林,太令人震惊了。所以读得一个比一个响。

生:我想读得一个比一个轻,因为森林被破坏,令人伤心,不忍说。(动情地读)

师:读出自己的体会,真好!

师:读着读着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小树、野草、野花都不见了踪影,小河干涸,枯死的树木光秃秃的立在那儿,尘土到处飞扬,枯黄蔓延。

师:(多媒体映示图片)这就是枯黄的森林。这样的森林又给你什么感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

(生齐读)

【评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通过比较、揣摩,进行情感朗读。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能机械地灌输朗读技巧,不能把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过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朗读的情趣。

2.感悟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师:鹿真是破坏森林的“祸首”,那为什么又说鹿也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生: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食物减少,鹿只能饥饿而死。

生:没有狼吃掉病鹿,传染病可以在鹿群中蔓延。

师:“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众中游荡。”这句话读懂了吗?

生:传染病在鹿群中蔓延,大批的鹿死亡。森林中随处可见奄奄一息、垂死挣扎的鹿。

生:鹿群很危险但又很无奈,无处可逃,无法躲避。

师:狼被杀后鹿为什么这么容易得病?

生:人们大量枪杀狼,狼不能再吃掉病鹿,从而使得疾病在鹿群中流行,鹿容易得病。

生:没有了狼的威胁,鹿再也不用练习奔跑逃避,鹿群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弱,这样鹿就会很更容易得病,这成了鹿毁灭自己的原因。

生:没有了狼的威胁,鹿群中体弱者、残次者就有机会自下而上下来,它们的后代由于遗传也不健壮,可能导致整个森林鹿群的种群退化。

生:鹿群大量繁殖,可供它们吃的食物就会越来越少,体质越来越差就越容易感染疾病。

生:鹿群大量繁殖,使得森林的植被遭到破坏,环境也会变得恶化,环境恶化使得鹿群更容易得一些传染病。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而这恶性循环的原因是人们大量枪杀狼,可以说,鹿的过渡繁殖。鹿真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评析】“狼被杀后鹿为什么这么容易得病?”这是课堂中生成的问题,面对课堂生成,教师引领学生默读、品读、诵读,充分与文本对话,教师利用多媒体映示画面、补充阅读、组织讨论,给予学生思维的自由、表达的自由,给予学生个性的尊重,促使学生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和感悟。

3.感悟狼是“功臣”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为什么说狼是保护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一问题,请对比练说:如果有了狼的存在,森林_______,所以说狼是_______。如果有了狼的存在,鹿_______,所以说狼是_______。

生:如果有了狼的存在,可以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那么悲惨,所以说狼是保护森林的“功臣”。

生:如果有了狼的存在,鹿群中体弱者、残次者就没有机会生存下来。从而使留下来的都是健壮的,繁殖的后代也是健壮的,所以说狼是保护鹿群的“功臣”。

【评析】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在理解课文中练习语言表达,更要注重在练习表达中理解课文语言。

三、 阅读反思,自悟其理

师:现在,进行小组讨论:既然狼这么重要,是不是当初就该杀掉鹿而保护狼?如果不是那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大自然?

(生分组讨论)

师:有共识了吗?谁来说说?

生:如果杀掉鹿而保护狼,鹿就会越来越少,狼就会越来越多。狼越来越多食物就越来越少,狼就会饥饿,体质下降,疾病流行。

生:如果杀掉鹿保护狼,不仅害了鹿也害了狼,鹿和狼都会灭绝,从而带来生态灾难。

生:人类既不能杀鹿,也不能杀狼,必须让狼和鹿共存。它们都是整个森林中不可缺少的动物,应该保持它们的平衡关系。

师:对,这就叫生态平衡。

生:狼和鹿是互相制约平衡关系,这种平衡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生: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师:其实,除了狼和鹿,世间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互相制约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如果要在凯巴伯森林旁设立一块警示牌该写些什么?

(学生各自撰写)

师:引导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味当初那个美丽、和谐而充满生机的大森林。

【评析】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批注。让学生在相互阐述相互倾听中不断接纳别人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不断地扩大自己原有的视界,在与别人的思维碰撞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感悟,从而使模糊走向清晰,浅显走向深刻。最后,用警示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可谓匠心独运。

篇5:《狼和鹿》的教学反思

“活动是创造的基础”,活动化教学具有情趣性、游戏性、创造性、高效性的特点。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外显”活动,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有利于认知、情感与能力的发展。同时打破了单一沉闷的局面,激活课堂气氛,形成学生乐学的良性机制,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下面试谈《狼和鹿》一课(苏教版第六册)活动化教学的构想。

一、动手找一找,积淀知识储备。

本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狼和鹿的故事。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文中蕴涵的道理十分抽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单靠课文的信息是难以深入领会的。必须拓宽知识信息量,开阔知识视野,促进他们多元化、多方面地认识事物,立体地、多面地理解课文内涵。为此,我鼓励学生课前上图书室、上网搜寻有关环保信息。同时向学生推荐了《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的家园》等环保系列书籍。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读着《绿衣破损》、《狼的“管理才能”》、《物种灭绝》等文章,都迫不及待地将“新发现”――一些有用的知识记录在“知识小卡片”上。这一过程,学生开放性地搜集、选择、整合信息,建构个性化的认知结构,从中也品尝着发现新知的乐趣和愉悦。

二、动脑想一想,激活探索欲望。

第一教时在学生充分初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再一次要求学生“潜心会文”,让全体学生拥有充分的提问权。学生从词语、课题、内容、标点等方面提了许多问题。接着引导学生自行梳理出主要问题:1、狼是鹿的天敌,文题为十么用“和”连起来,他们之间是十么关系?2、为十么说狼是“功臣”?3、为十么说鹿反而成了“大坏蛋”?4.“功臣”、“大坏蛋”为什么加引号?第二教时时,把这些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活动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优化了学习目标指向,极大地激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使学习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从而焕发学习的潜能,创新的.潜能。

三、读中赛一赛,强化课文自主感悟。

第二教时教学中应着力简化教学环节,开始复习默写词语,接着检查学生朗读,然后紧抓课文最后一句告诉学生只要读好第三节内容,就能理解鹿为十么是“大坏蛋”?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三小节所描绘的情景,辅以悲壮的音乐,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情境。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课文情境,自由反复地练读,让学生虚心涵泳于语言材料中。课文第三节讲了鹿群发展太快太多给森林和鹿群自身带来了巨大灾难,文字较易理解,但要让学生更真切地感悟到所受灾难程度之深,必须靠形象化高质量的朗读。为此,我让男女生分别推荐一名朗读能手上台与老师竞赛读,要求学生公平评价。“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句,学生读得音调由高到低,焦灼而不忍。“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一句读得急促而忧急。“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6万只------”读得低沉轻缓而悲痛------学生的朗读可谓深情并茂,加上教师更具激情的范读真正引荡起了学生情感与对文本体验的共鸣,深化了对课文语言的吸收,积淀了丰富的语感。

四、入境演一演,深化情感体验。

接着,在舒缓明快的音乐声中利用多媒体将课文第一节描述的景象呈现出来,我用生动的语言渲染学习情景:“森林的狮子大王目睹了这一切,不由地想起了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景象――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狼下毒手。”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情境,然后进行填空式的复述: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狼下毒手。围绕加点字谈体会,学生体会到这些词写出了生物活动、捕食的地方,尽管有捕杀,有竞争,但共处于“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这一和谐的环境之中。这一教学环节与前文教学呈现不同的情感基调,形成鲜明对比,易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和思维火花。我再诱导思考:“狮子王想不通现在没有森林却变得死气沉沉,后来它想通了,决定到森林环境法院状告这场劫难的罪魁祸首――?教师故意延迟答案,生生兴致盎然,讨论纷纷,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罪魁祸首是猎人,让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联系课外资料,想想在法庭上准备告猎人什么罪?怎样告倒猎人?让学生充分准备,分四小组作辩论,最后师生合作。让学生当狮子王,老师做学生的“敌手”――,猎人,唱对手戏,模拟法庭辩论实景。简录片段如下:

生:亲爱的大法官,猎人杀害了我们的“功臣”――狼,他们真是罪大恶极――

师:“尊敬的法官大人,别听他们的谗言,我们帮森林铲除了贪婪而凶残的狼,他们反而告我们,真是好心没好报!

师:你们这些愚蠢的猎人,狼是很有管理才能的,狼所捕食的是我们森林中老、弱、病、残的草食动物,消灭了生态统中应该消灭的部分。否则,这部分草食动物,只能消耗更多的植物资源。

生:狼在取食猎物时所剩下的骨头、皮肉和猎物的其他部分,为很多肉食兽类和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生:它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是生态系统长期存在与发展的维护者。

生: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些生物的灭绝,往往破坏了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存,有人估计,一种植物的灭绝,可能影响二三十种生物的生存。

师:我们人类真该死,我们承认我们的罪过。我们准备给你们引进几百头狼来,让我们原谅我们,撤诉好吗?

生:(笑了起来)好的。

在辩论的学习情景活动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情绪高涨,鲜活的闪烁创新思维火花的语言潺潺流淌,有效地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强化了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同时在学生畅所欲言,不同信息磨合中更深化了学生对环境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认识。

五、课后议一议,拓宽人文视野。

苏教版小语教学很重视把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挖掘课文文化内涵,弘扬人文精神,强化除语言之外的多元积累,以此熏陶、感染、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本课学习也着力延伸课外,要求学生回家向父母复述这个故事,并围绕环保联系生活、电视报道展开家庭式的讨论。家庭是个“小课堂”,参与家庭式的学习活动,学生更无拘无束,能任意驱谴表现欲望,大胆追寻,主动探索,与父母合作创造。长期这样学生易养成善于倾听父母意见,敏锐捕捉来自父母等各方面的信息的习惯,不断拓宽人文视野,使课文知识富有生活的运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增进亲情,学会做人。

篇6:狼和鹿教学反思

课堂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生机勃勃”、“嬉戏”这两个词感受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葱郁和鹿的快乐,再让他们通过读传达出自己的感受。再通过“暗算”一词让学生想像狼会怎样暗算鹿,最后再通过重点词句感受森林与鹿群的变化及人捕杀时狼场面的血腥,最后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并设置了三个环节让学生进行想像,锻炼学生的想像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整个课堂流程清晰,能按预设的环节进行,让我最满意的是学生的表现。这堂课中学生的表现太棒了,整个课堂都能跟上教师的节奏和思路,特别是在两个想像环节,思维宽广,好几次的答语都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因为有了热烈的氛围,能力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比平时活跃了很多。在范读第三段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认真听,看看通过老师的读你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预设时,我想:看到些什么对比较容易回答,但听到些什么恐怕有些困难,已经做好了孩子不会答的准备。但是,孩子的表现太让我兴奋了,有的说:听到鹿群在没闹饥荒前,繁殖时快乐的声音;有的说:听到咔咔吃啃树皮的声音郭凯鹏说:我听到了小鹿的哀鸣。这个答案太好了。在课堂中,学生能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而且对这些重点语句理解的都很透彻,这些保证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并且让我在欣喜之余有信心把课上的更好一些。

这段时间一直在反思孩子们课堂上不合拍的表现,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方式是不是有所偏差,从二年级起,我一直注重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时思维的发散能力,从简单的好坏评价,到表达简单的想法,再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到二年级下学期觉得他们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可开学的这一个月来,对他们的表现却有着很大的困惑,甚至认为自己以前的努力没有任何的效果,经过这堂课,我能肯定,以前的功夫没有白费,对孩子们的发展还是有帮助的,只不过,不能求速度,要一点一点的积累才行,看来以后还要把这种训练坚持下去,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我们一起加油加油,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回顾这节课,不足在于:因为有领导听课,时间上要求的就比较严格,为了保证能进行的顺利一些,对差生照顾的稍少一些。再就是对于课堂的时间还是没有把握好,本想把最后一个练笔环节留在课上的,这样既能符合新课标每节课都有书写时间的要求,又能使学生的训练更实在更扎实一些,可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把它留成了课下的作业,让这节课有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篇7:狼和鹿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让学生谈两种动物的特点,并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以及喜欢的理由,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导入新课。然后,抓住凯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和鹿群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品读、想象,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读代讲,注重感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教学中,我坚持以阅读感悟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一读让学生把书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声情并茂;二读让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三读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去探究,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字里行间的分析比较,认识到凯巴伯森林发生的巨大变化;四读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领会文本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明白人与狼和鹿之间的关系,体会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直观演示,对比强烈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直观性原则,这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教学中,通过丰富的表象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一是森林前后的不同画面的相机揭示,让学生通过对比,引起强烈的思想共鸣;二是在引导学生领会鹿群数量和森林的关系时,通过动画来演示凯巴伯森林招致破坏和鹿群险遭毁灭的原因,让学生得到了直接的感官刺激,从而深刻理解了鹿群和森林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启发想象,文我合一

首先,在引导学生感受从前凯巴伯森林时,我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答:“鹿群在茂密的森林里散步”“山泉哗哗地流淌”“鸟儿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草儿挺直了腰杆,向小鹿们问好”,并配以音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生机勃勃的凯巴伯森林;

然后,在引导学生感悟“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这句话时,启发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答:小树、野草、野花、小动物都不见了踪影,甚至连树叶、树皮、树根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绿色的植物在越来越少……地上光秃秃的,小河干涸了,到处尘土飞扬,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已毫无生机了……特别是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进行想象: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启发学生想象狼被屠杀的场面:地面到处是殷红的血……颤抖着倒下……哀嚎的声音在林间回荡……音乐也随之响起。学生通过想象,充分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甚至说是粗暴的干涉,才导致凯巴伯森林和鹿群的离奇变化,进而让学生明白只有尊重自然法则,自然才会成为人类的朋友。

篇8:狼和鹿教学反思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 让学生从人们随意杀狼, 貌似护鹿, 反而害鹿, 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 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 弄清狼、鹿、森林之间的密切的联系, 明白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词语:葱绿、生机勃勃、 枯黄、活泼、 饥饿 、疾病、贪婪、 凶残、传染病、功臣、繁殖。

(1) 课文中狼与鹿之间, 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选用多媒体出示的词语来讲一讲。 (讲了一百多年前, 狼与鹿都生活在凯巴伯森林里, 为了保护活泼、美丽的鹿, 那里的居民当时组建了狩猎队, 大肆捕杀贪婪、凶残的狼, 结果导致鹿大量繁殖, 森林里闹起了饥荒, 鹿也得了传染病, 最终大量病死, 森林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 狼在人们眼里是贪婪而凶残的, 鹿是活泼而美丽的, 可是文中为什么却说狼是“功臣”, 鹿是“祸首”呢?

二、学习新课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100多年前, 鹿和狼都生活在凯巴伯森林。请同学们迅速地朗读本段, 去看看那时狼与鹿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

2.多媒体出示:“一百多年以前, 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 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面的句子。

3.这样的森林你喜欢吗?请说出理由。 (生自由交流。)

4.指导朗读, 要求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指名读, 齐读。)

5.森林如此美丽, 但鹿群在快乐嬉戏时, 却要提心吊胆, 文中是怎样说的呢? (狼群总在寻找机会对鹿暗下毒手。) 而鹿呢? (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袭击, 身强体壮的鹿才能逃脱狼群的攻击, 老弱病残的就会被吃掉。)

6.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时刻提防的呢? (生相互交流。) 让学生一起读好这一段。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转眼100年过去了, 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学生快读本段, 看看此时的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模样。 (这时的凯巴伯森林已成了“鹿的王国”!)

2.引导学生体会鹿群的一些变化:狼被捕杀前后, 鹿群有何不同?

(1) 出示板书:的鹿在林间。让学生说出:狼被捕杀后, 森林里的鹿都在干什么?

(2) 通过数字上的变化, 引导学生感受鹿群生活状况的一些变化。思考:在狼被捕杀前后, 为什么凯巴伯森林和鹿群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3) 指导感情朗读。

(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本段。由于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所以 (他们组成了……大森林的宁静) 。正由于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所以 (在青烟袅袅的……倒在血泊中) 。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所以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杀掉六千多只) 。

2.找出文中一些具体数字, 让学生体会鹿群与狼群的变化之大。

3.指导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 把居民对鹿的爱之深, 对狼的恨之切的感情给读出来。

(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

①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 他们捕杀的狼, 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 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 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 学生齐读这两句话。

(2) 相互讨论:到底谁是“功臣”?为什么会称狼为“功臣”呢? 那么谁又是“祸首”呢?为什么又称鹿为“祸首”呢?

2.教师:谁也不会想到, 狼竟然会是保护森林与鹿群的“功臣”。

(1) 这里的“功臣”是指什么意思呢? (指有功劳的臣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讨论。) 师接着强调“居然”:这里的“居然”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样的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 教师继续引导:因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 他们捕杀的狼, 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 却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里的“祸首”又是什么意思呢? (引起祸患的主要事物。) 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相互交流。)

3.文中说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祸首是鹿自己, 学完课文后, 你们还有一些什么新的想法吗? (我们发现其实真正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不是鹿, 而是那些想要保护鹿的人们。因为他们一味地捕杀狼、保护鹿的行为, 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由此可知, 凯巴伯森林的悲剧、狼与鹿的悲剧, 都在时刻告诫着人类, 要尊重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平衡, 不要顾此失彼。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 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我们就会发现,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由于不明白大自然的自身规律而犯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错误。多媒体出示:夏威夷的蜗牛灾。

20世纪30年代, 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 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 不能食用, 就被扔在野外, 不到几年, 蜗牛大量繁殖, 遍地都是, 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

人们喷洒化学药剂, 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将它除净。

(1) 教师讲述这个故事, 并引导学生补充其他类似的一些事例。

(2) 读了这个故事, 引导学生说出此时最想告诉人们的一句话是什么?

2.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了这个道理:设想一下, 现在当地政府也决定让凯巴伯森林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的状况, 你认为可以怎样来完成呢?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四、作业超市

1.把《狼和鹿》的这个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2.收集一些有关生态平衡的小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3.设计几条保护生态平衡的宣传标语。

附板书:

18 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人类)

上一篇:智联校招招聘广告宣传下一篇:院庆征文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