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2024-08-02

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精选10篇)

篇1: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处置报告

我中心于2012年8月12日14时接到报告称:“xx村有一人因犬伤2月余后发病并于2012年8月10日死亡”,报告后,8月12 日15时及时与县疾控中心到现场展开个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刘xx、男、45岁,汉族,住xxx 患者于2012年5月不慎被邻居狗咬伤手臂,自己用清水清洗了伤口,未到医疗机构接种预防疫苗,于2012年8月8日发病,病后出现烦躁、恐水、怕风、畏光等狂犬病发病典型临床症状,由于错过了最佳的预防时期,就医为时已晚,于2012年8月10日16时在家死亡。

二、处置建议

1、由于狂犬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按照传染病疫情处置规定理要求对尸体进行消毒火化处理。

2、组织扑杀该村所有家庭饲养狗,焚烧深埋,以消除传染源。

3、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受到动物伤,特别是猫、狗伤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接种疫苗预防。

4、村卫生员要加强巡回,充分发挥卫生服务职能作用,积极与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联系,加强对辖区内的疫情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防患于未然,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Xx乡计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8月12日

篇2: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2005年9月2日杨村镇杨村村横垌队发生一例狂犬病死亡,我们根据其家属叙述,作了如下调查:

患者范惠华,女,64岁,农民,于2005年3月在路上被不名主人的犬直接咬伤右小腿,伤口较浅,有少量出血,伤口未作任何处理。由于其家庭经济较困难,伤后未到医疗保健机构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和接种狂犬疫苗。2005年8月28日下午,患者自觉头痛、发冷,自以为是感冒,到村诊所看病,未见好转。8月31日患者觉得心慌、身体不舒服,遂到杨村镇卫生院看病。接诊医师经详细询问,得知有被狗咬伤史,对患者进行测验,发现患者有怕风、怕水症状,疑是狂犬病,遂不接收,要求其家属将其带回家。9月2日下午患者死亡。

综上述,患者从被咬伤到发病死亡经过了4个月时间,说明狂犬病毒在其体内潜伏了4个月,如果在伤后合理清创、消毒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是可以预防狂犬病发作的。但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差,以及家庭经济原因,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患者发病死亡。

篇3:一起鸡急性死亡病例调查报告

1 基本情况

某村民共饲养130日龄的“萨苏”肉杂鸡1 200只。2月5日开始有零星死亡,9日死亡13只,10日死亡34只,截止12日中午共死亡520只。养鸡4年多从未见过这样死亡快的疾病,前来报告。

2 流行病学调查

该村共有鸡养殖户5户,存栏鸡19300只,只有该户1200只为肉杂鸡。其他4户为蛋鸡,经调查蛋鸡全部健康无异常。该户周围1000m内无养鸡户,近三个月内未引进鸡苗,近期也未更换饲料,只是近半月内不断有鸡贩子到鸡舍选购鸡。该批鸡是2015年10月7日从陕西西安引进的萨苏肉杂品种鸡,11月2日注射禽流感H5-re-6-7株灭活二价疫苗,2016年2月4日防疫鸡新城疫疫苗。

该户鸡舍是由废弃的猪舍改造,高度1.5m,面积不足30m2,低矮通风不良,饲养设施简陋,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

3 临床症状

从2016年2月3日开始,鸡采食量下降,个别有拉绿色稀粪症状,2月5日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2月10日凌晨3点多听见鸡异常尖叫,将主人惊醒,到鸡舍查看未发现异常,以为老鼠进入鸡舍。到早晨7点发现有13只死亡。病鸡精神萎靡,眼球下陷,肛门沾满绿色粪便,体温升高。

4 病理变化

剖检;肝脏肿大、色淡,有坏死灶,肺脏肿大、出血、有淤血斑块,十二指肠水肿、弥漫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有出血点,腺胃水肿,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气管、喉头出血,脑水肿。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怀疑禽流感疫情。采集内脏、气管喉头和脑组织送固原市及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进行实验室诊断,6份组织样品,结果为荧光PCR检测,禽流感H9:4份阳性,2份阴性;禽流感H5、H7全部阴性;鸡新城疫全部阴性。诊断为H9型禽流感疫情。

6 处理

(1)对同群鸡进行了扑杀、焚烧和深埋。

(2)对鸡舍、用具和环境进行了彻底消毒,粪便、饲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10km以内的禽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排查和免疫接种。

7 体会及思考

此次疫情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殖户对疫病的预防意识淡薄,不能按照当地防疫部门提供的免疫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免疫,甚至拒绝免疫,造成疫病发生。

(2)养殖环境差,大部分农民根据自家条件,随便搭建一个鸡舍,饲养1000~2000只鸡,不注意环境卫生、饲养密度、通风等基本的饲养设施条件。

(3)农民科学养殖水平低,甚至根本不懂舍养殖技术,盲目引进较大数量的禽,在自己认为可以饲养的条件下饲养,不懂饲养管理,没有疫病预防的意识,造成疫情发生是必然的。

8 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供养殖户和同行参考:

(1)加强对农民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尤其对中小规模的养殖户进行舍饲养殖的技术培训,让农民有一定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不可盲目养殖,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服务部门,应把对农民和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指导和培育养殖户科学饲养,提高养殖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知识,达到“群防群治”的目的。

(3)尽快配备和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动物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对病死动物及排泄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一起肉杂鸡发生H9型禽流感疫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以及对此次疫情的处理、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鸡,H9型禽流感,报告

注释

篇4: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2008年12月20日12时某中心医院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一狂犬病病例,系钢城区A镇B村人。钢城区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到某中心医院、A镇B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防控措施,并及时上报区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督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对狂犬病患者所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对患者尸体进行火化处理,对伤人犬深埋并消毒。

1 调查情况

1.1 辖区疫情历史状况 据疫情资料统计,钢城区2000年—2006年未发现狂犬病疫情,2007年报告2例,均为农民,2008年发生本例病例。

1.2 患者被犬咬伤及发病情况 患者,女,60岁,钢城区A镇B村农民,11月30日,患者被自家养的小狗(该小狗曾被一流浪犬咬伤)抓伤手部,未出血,暴露程度为Ⅱ度,暴露部位未做处理,未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10天左右抓伤部位有麻木痒感,发热,头晕,呕吐,在村卫生室输液治疗,未见好转,后出现恐水、烦躁等症状,乏力、胸闷、呕吐加重,于12月19日凌晨2:40转入某中心医院治疗,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经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意识不清,流涎,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率快,双肺呼吸音粗,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12月20日请省立医院专家会诊,详细询问病史,有狗咬伤史,早期有伤口麻木痒感,后有恐水、流涎症状,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为狂犬病。告之病人家属,于12月20日12:50自动出院,回家后于2点左右死亡。

1.3 疫情发生地基本情况 钢城区位于山东省中部,莱芜市东南部,地处泰山东麓,地形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山岭环绕,山区丘陵面积占80%以上。河流有汶水等10多条,水源充足。属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西、北与莱城区接壤,东临沂源县,南接新泰市。总面积约500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07年末)。疫情所在村现有人口915人,全村无养犬专业户,均为家庭散养,现有养犬户215家,共养犬232只,平时以栓养为主,有时由于未看管好,犬有到街头游荡现象,近期未发现被犬咬伤村民。

1.4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患者于11月30日在家被自家养的小狗抓伤手部,为Ⅱ度暴露,后未做任何处理,未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自养狗曾被一流浪犬咬伤,流浪狗下落不明,不久自养狗死亡。

2 疫情处理情况

①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于12月20日12时通过网络直报进行了报告。②建议由政府组织,畜牧、公安等部门组成捕杀队,对病(野)犬进行捕杀,对家犬应严加管理,并进行登记和狂犬病疫苗接种。③对狂犬病患者所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对尸体进行火化处理,对伤人犬深埋并消毒。④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和能力,动物咬伤后能主动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⑤加强对全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管理和对预防接种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预防性治疗能力。⑥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各卫生院、村卫生室进一步加强狂犬病症状和体征等临床知识的学习,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3 影响发病因素分析

篇5: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依据《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科学评价死亡病例,避免重大药害事件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首次报告程序

1.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死亡病例,应当立即电话或书面直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电话或书面直报至少报告以下内容:患者姓名、就诊医院、原患疾病、怀疑药品、生产企业、批号、不良反应名称,初步关联性评价意见、报告人联系方式等。

2.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同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二、调查程序

1.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应当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参见(附件1)。药品生产企业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调查表》(附件2),并收集其他相关信息。

2.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当对发生在北京市的死亡病例组织调查,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配合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的资料。

三、后续报告程序

1.随访信息及时通过监测网络报告;

2.药品生产企业自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完成《死亡病例调查报告》(见附件3),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所在地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县分局。

3.医疗机构自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完成调查及关联性评价,并通过监测网络报告详细分析评价意见。

4.尸检、药械检验报告如15日内不能获取的,应在《死亡病例调查报告》中说明,并在获取之日起3日内报告。5.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调查、分析评价结果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附件: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调查内容

篇6: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月, 以设区市为单位,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每个设区市按上年死亡报告数分高、低2层, 每层随机抽取1个县 (市、区) 。每个设区市调查市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各1家, 每个被调查县调查县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各1家;福州市调查省级医院2家。被抽中的医疗机构若全年无死亡病例则从调查对象中剔除。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查阅医院2013年度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随机抽取10个死亡病例, 全年死亡病例不足10例者全部抽取, 将死亡病例个案信息与医疗机构死亡病例个案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个案进行比对, 无网络直报的判定为漏报;根据ICD-10判定死亡病例根本死因推断准确性。

1.2.2 数据处理:调查数据用Excel2007构建数据库, 用SAS9.2软件统计分析。率的差别用χ2或Mantel-Haenszel法检验, 双侧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用TOPSIS法[2]构建数据矩阵, 归一化处理, 并计算综合评价系数。

1.2.3 统计指标:报告率 (%) =实际网络直报的个案数/调查的总个案数×100%;准确率 (%) =根本死因推断准确的个案数/调查的总个案数×100%;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接近程度[2] (综合评价系数Ci) =Di-/ (Di++Di-) 。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制定统一调查方案并培训每一位现场调查员。每个调查组至少包含2名以上经统一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 其中1名负责现场调查资料审核。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抽样调查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有报告死亡病例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36家, 其中省级医疗机构2家、地市级13家、县级21家。共调查死亡病例365例, 分布在省级医疗机构20例, 占5.48%, 地市级140例, 占38.36%, 县级205例, 占56.16%;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23∶1 (252∶113) ;年龄中位数为60岁, 其中最小1岁, 最大96岁。

2.2 死亡病例报告质量

调查的死亡病例个案365例, 完成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报告的351例, 漏报14例, 全省平均报告率96.16%;其中福州、莆田、泉州、龙岩、三明和南平完成较好, 报告率为100.00%;厦门、宁德、漳州和平潭报告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分别为93.33%、92.50%、80.00%、40.00%。根据ICD-10编码规则, 本次调查的365例死亡病例根本死因推断准确的301例, 全省平均准确率为82.47%, 其中莆田、漳州准确率为100.00%, 厦门、三明、南平、宁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福州、泉州、龙岩、平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1。

2.3 分级别报告质量

本次调查省级医疗机构2家, 死亡病例20例, 实际网络报告20例, 报告率100.00%;地市级医疗机构13家, 调查病例140例, 报告率100.00%;县级医疗机构21家, 调查病例205例, 网络报告191例, 报告率93.17%,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12, P<0.01) 。死亡病例根本死因推断准确率省级医疗机构为85.00% (17/20) , 地市级为85.71% (120/140) 、县区级为80.00% (164/205) ,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死因推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8, P=0.40) 。见表2。

2.4 分机构性质报告质量

综合性医疗调查26家, 调查死亡病例269例, 实际网络报告255例, 报告率94.80%;专科医院10家, 调查病例96例, 网络报告率100.00%。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88, P=0.05) 。综合性医疗机构死因推断准确229例, 准确率85.13%;专科医院推断准确72例, 准确率75.00%, 综合性医疗机构死因推断准确率要好于专科医院 (χ2=12.13, P<0.01) 。见表3。

2.5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TOPSIS法结果, 全省综合评价系数为0.72, 10个地区介于0~1之间, 其中莆田处于最佳状态综合评价系数为1.00, 三明、厦门、南平、宁德、福州和漳州次之;泉州、龙岩和平潭报告质量较差,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4。

注:传统评价法=0.5报告率+0.5准确率。

2.6 根本死因推断情况

共调查365例死亡病例, 其中根本死因推断准确病例301例, 推断准确率82.47% (301/365) , 64例根本死因推断不准确, 其中根本死因不准确前5位疾病名称为:呼吸循环衰竭15例、多脏器衰竭和猝死各11例、器官衰竭7例、心跳呼吸骤停5例, 前5位错误病例合计49例, 占推断不准确病例的76.56%。

3 讨论

死亡信息是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工作[3], 死亡病例报告质量直接影响死亡信息准确性, 进而影响辖区卫生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近年来, 福建省加大了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督导力度, 2013年死亡病例全省平均网络报告率为96.16%, 较死因报告信息系统上线早期的2008年有明显改善[1], 但比2011、2012年的100.00%、99.20%有所下滑[4], 可能与死因报告信息系统覆盖医疗机构数量增加有关。不同地区间死亡病例报告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如福州、莆田、泉州、龙岩、三明和南平报告率为100.00%;平潭仅为40.00%, 可能与其2013年提升为综合实验区但医疗机构、疾控人员配置并未增加, 在人员和设置方面不能满足目前综合实验区需要, 下一步应加强人员配置和培训。不同级别的医院死亡病例报告率也存在差异, 地市级和省级报告较好, 而县区级医院报告率较低, 可能与县区级医疗机构死因报告管理人多为保健人员兼职有关[5];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在报告率上没有明显差异。

全省2013年根本死因推断准确率为82.47%, 较2008年以来没有明显提高, 提示近年来, 死因推断准确性仍是制约死亡病例报告质量的薄弱环节。推断不准确病种中呼吸循环衰竭、多脏器衰竭和猝死、器官衰竭、心跳呼吸骤停者占推断不准确病例的76.56%。从地区看莆田、漳州、厦门、三明、南平和宁德准确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余地市完成较差。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推断准确性要好于县区级, 综合性医疗机构要好于专科医院。

根据报告率和准确率, 运用TOPSIS法对我省各地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显示, 全省综合评价系数为0.72, 各地区介于0~1之间, 达到极值跨度, 提示不同地区间死亡病例报告最优与最劣间存在巨大差异, 其中莆田、三明、厦门、南平、宁德、福州和漳州较好;泉州、龙岩和平潭综合评价系数较低, 可能与外来人口较多而相关工作人员偏少, 导致对医疗机构培训和督导力度不足有关。

综上, 我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一般, 死亡病例报告率有所下滑, 根本死因推断准确性不高, 仍是制约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间报告质量差异较大, 地市级以上医院好于县区级医院, 综合性医疗机构报告质量好于专科医院。下一步应提高各地区对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的重视程度, 重点加强对薄弱地区的督导, 加强对各地医疗机构, 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死亡医学证明填写、根本死因推断、ICD-10编码等综合知识培训[6], 进一步提高我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文龙, 欧剑鸣, 谢忠杭, 等.福建省2008年医疗机构死因登记报告资料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1 (6) :554-557.

[2]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22-425.

[3]赵丽英, 周艳丽, 翟力军.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死因分析口〔J〕.疾病监测, 2010, 25 (8) :662-664.

[4]黄文龙, 祝寒松, 谢忠杭, 等.2013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死因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4, 20 (12) :957-959.

[5]黄文龙, 洪荣涛, 欧剑鸣, 等.2005~2013年福建省传染病监测质量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15, 21 (3) :220-223.

篇7: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1基本情况

2010年5月17日上午10时30分,我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收治一例临床诊断疑似狂犬病病例。接到报告后,专业人员赶赴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点进行了处置等,15时10分该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儿周XX,男,11岁,小学生,青州市东夏镇人。2010年3月31日,在村内玩耍看到一流浪小狗,随向前抓住该小狗,流浪狗攻击周XX并咬伤其左手虎口处,伤口长约2~3cm,出血,为Ⅲ级暴露。在咬伤之后周XX的当天,该狼狗还咬伤了该患儿的奶奶陈XX,伤口轻(伤口未处理,未接种疫苗)。流浪狗随即失踪下落不明。

3月31日19时左右周XX在其母亲陪同下到本村卫生所接种狂犬疫苗,(五针均按免疫程序接种)。并对周XX伤口进行处置,建议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未接种。

5月15日患儿出现阵发性胸闷、憋气、体温37.3℃、心率90次/分、四肢凉、随到本村卫生所诊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该卫生所对其进行了相应治疗。

家长描述治疗未见好转,随到上级医院诊治,该院怀疑为癔症,未进行相应的治疗。

5月16日下午四时左右,患儿出现发热、兴奋、烦躁、头痛,未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就诊。

5月17日凌晨出现头痛、怕水、怕光、怕声、怕风、兴奋狂躁、体温39℃、到 本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经会诊,初诊为疑似狂犬病。患儿逐渐出现呕吐、抽搐、四肢痉挛,该院给予镇静、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治疗。10时30分出现重度昏迷,在该科重症监护室抢救,15时10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2所在村庄基本情况

村内共有人口650人,110户。其中养犬户有100家,共养犬108只,以拴养和散养相结合的方式饲养,目的是为了看家护院。近期未发现被犬咬伤的村民。

3疫情处理情况

3.1就诊医院对救治患儿的器械、用品、房间、污染的环境进行了消毒工作,患儿所用生活用品一律焚烧处理。

3.2参加救治的医护人员一律按狂犬咬伤后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免疫球白(有抓伤的),做好主动預防工作。

3.3就诊医院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工作。

3.4对患儿进行血清、脑脊液采集。

3.5死者所在地卫生院和本村卫生所,做好患者密切接触人员排查工作,对有接触史和共同暴露史的人员,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做好了疫点、疫区处置工作。

4讨论

4.1加强犬的管理与免疫。我市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并且连续几年均有发病,加强犬的管理,提高犬的免疫接种率,制定切实可行养犬管理办法迫在眉睫。只有在源头上控制了动物间狂犬病的发生,才能避免动物间疫情向人间扩散。

4.2对高危人群进行暴露前免疫。建议对死者所在村,所有家中饲养犬或者猫的家庭登记并对其家庭成员逐一进行暴露前免疫。对2009年以来被犬或者猫咬伤或者抓伤未及时注射疫苗的村民或者儿童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定期随访。

4.3兼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可防而不可治,被疑似动物咬伤大多数怀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一定携带病毒;另外凡Ⅱ度(见血的)及以上咬伤者,要按《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要求,接种狂犬疫苗、狂免疫球蛋白 其价格较贵(注射国产苗一般成年男性须3500-4500元,进口价位更高),老百姓难以接受,只接种狂犬疫苗,因此,建议政府对被可疑动物咬伤者给经济补助或由国家统一调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疫苗价格,使老百姓能接种得起。

4.4加强对犬咬伤口规范化处理技术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诊断狂犬病的能力。

对被可疑动物咬伤者临床大夫要规范使用人狂免疫球蛋白(凡Ⅱ度(见血的)及以上咬伤者,要按《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建议其使用人狂免疫球蛋白)。

4.5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认识到狂犬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一旦被犬或者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到有资质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处理、疫苗注射,必要时应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对咬伤犬或猫应及时予以捕杀,焚烧并深埋,禁止对捕杀犬屠宰剥皮并食用。

4.6狂犬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但其死亡率极高,犬咬伤的几率极大,尤其在农村养殖犬的较多,为此,建议当地政府设立犬和野生动物咬伤后紧急救援求救防护电话,以此,保证被咬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护。

4.7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卫生部门与畜牧部门应该充分合作,互通信息,多沟通,多交流,力争在动物疫情出现后,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人间疫情的出现和蔓延。

作者简介:马振云,女,(1974.12-),本科,主管防疫师,研究方向:传染病防控

篇8:一起猪瘟病例调查诊断处置

2010年7月20日, 接弥渡县某基层站报称, 该镇某养殖户饲养的生猪从7月中旬出现以发热、不食, 并有猪只死亡等情况, 随即笔者与相关技术人员前往该镇进行实地调查诊断及处置。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弥渡县某养殖户饲养生猪51头, 其中公猪2头, 母猪3头, 仔猪26头, 乳猪10头, 肥猪10头。从2010年7月16日开始, 除肥猪外, 其余猪只相继发病, 截止7月20日, 已发病41头, 发病率80.3%;已死亡15头, 病死率36.5%。曾用过青、链霉素等抗菌类药物治疗, 至笔者诊断时病情仍未得到控制。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 体温40.5~41℃, 稽留不退。肌肉震颤, 常挤卧一堆, 呈怕冷状, 叫声嘶哑, 食欲减少或废绝, 给予退热针药后, 仅能吃少量的精料或青绿草料。多数病猪腹下, 嘴唇, 下颌, 四肢及外阴部出现紫绀或连片红斑, 指压不褪色。粪便干结呈球状, 后期腹泻, 有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并带有粘膜或血液, 触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挤压公猪包皮时, 流出浑浊发臭少量尿液。乳猪及仔猪眼结膜苍白, 眼睑有很多分泌物, 且极度消瘦。

3 免疫情况

该户所饲养的生猪除公猪, 母猪于两年前从外地购入, 其余猪只均自繁自养。肥猪及种猪已用猪瘟脾淋苗免疫过。其中肥猪免疫过2次;种猪在10月前免疫过一次, 其它仔猪和乳猪未经免疫。

4 剖检病理变化

通过对发病仔猪解剖观察, 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腹股沟淋结肿大, 呈周边出血, 胆囊有出血点, 肾脏色较淡, 皮质有零星出血点。肠炎明显, 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上都有同心轮层状有钮状溃疡。

5 实验室检测

无菌取心、肺、脾、肾、肺门淋巴结组织制成涂片, 经瑞氏染色镜检, 未见典型致病菌。采集病猪静脉血清用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瘟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猪瘟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

6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免疫情况, 剖检变化, 实验室检测结果, 诊断该病例为猪瘟。

7 处置

对发病乳猪和仔猪采取扑杀措施, 并作深埋处理。

对发病公猪, 母猪采用大剂量免疫方法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接种, 每头剂量为4头份或采用猪瘟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 提高猪体抵抗力。

篇9: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一、事件报告过程

2014年4月2日,黔西县疾控中心向毕节市疾控中心电话报告,我县素朴镇发生一起接种无细胞百白破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发生弛缓性麻痹事件,请求毕节市疾控中心组织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二、病例基本情况及就诊过程

患儿李月,女,汉族,2013年11月11日在黔西县钟山广惠医院行剖腹产出生,生后及时接种了乙肝疫苗。家住黔西县素朴镇灵博村9组。

患儿于2014年3月10日在素朴镇灵博村卫生室进行预防接种,村医(持有预防接种上岗证)询问李月病史和体检后,该患儿无接种禁忌症,村医予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左臀部)及口服脊灰疫苗。

2014年3月16日家长感觉患儿双下肢不能主动运动,3月27日发现双上肢无力,触及双上肢后哭闹不安,家长否认患儿受过外伤。当日上午就诊于黔西县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儿科医师对患儿进行检查后,因患儿病情在中心医院不能明确诊断,建议转院到上级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并以AFP上报县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人员对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后,当时未采集到粪便标本(患儿转院到贵阳就诊)。

2014年3月28日患儿到贵州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省医医师体查:神清,烦哭,心肺腹阴性,双下肢肌力肌张正常,双上肢肌张力松,无主动运动,诊断为:1.双上肢无力待查;2.头皮血管瘤;给予补钙治疗,因无床位未住院治疗即返黔西县。

2014年3月31日患儿回到黔西县,当日上午,县疾控中心人员和患儿家长带患儿到中心医院请儿科主任对患儿进行检查,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反应可,烦哭,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明显减低,双下肢肌力略低于正常,肌张力可(双上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黔西县中心医院ⅹ影像检查):左肩关节正位片提示:左侧肱骨外髁颈、尺骨上段陈旧性骨折可疑。初步诊断:四肢弛缓性软瘫(原因待查)。建议转院到上级医院作进一步诊疗。

三、预防接种情况

2014年3月9日,灵博村(距镇卫生院5公里)村医从乡卫生院领取百白破疫苗20支,脊灰疫苗20粒,用冷藏包(内放3块冰排)保存带到灵博村家中,放于家用冰箱中,3月10日早上,吴大贤从家用冰箱中将疫苗拿出用冷藏包(内放3块冰排)保存带到灵博村卫生室,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目标儿童进行接种,当日11时左右,经村医询问李月病史和体检后该患儿无接种禁忌症,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第一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左臀部)和喂服第二剂脊灰疫苗,同时填写预防接种卡、证;接种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后回家。

李月接种信息(来源接种证):乙肝(1)2013年11月11日,(2)2013年12月15日;卡介苗2013年12月15日,b型流感疫苗2014年1月19日;脊灰疫苗(1)2014年1月19日,(2)2014年3月10日;无细胞百白破疫(1)2014年3月10日。

四、疫苗相关资料

李月接种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生产企业为长春长生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疫苗批号:20120806,有效期:2014.8.9,有该批次疫苗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批签中检20133716号、总量为310398支),贵州省疾控中心用冷藏车于2013年10月21日和2013年11月18日分别将150000支和115000支百白破疫苗送到毕节市疾控中心,并予以冷库保存。毕节市疾控中心于2013年11月5日和2014年1月10日将24582支百白破疫苗送到黔西县疾控中心冷库保存。

李月口服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疫苗批号:20120942(1-24)有效期:2014.9.5,有该批次疫苗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批签中检20124386号、总量为2399940粒),贵州省疾控中心用冷藏车于2013年5月15日送100000粒、2013年8月2日送100000粒、2013年8月26日送110000粒到毕节市疾控中心冷库保存、毕节市疾控中心于2013年6月19日、2013年9月4日2014年1月10号用冷藏车送38500粒到黔西县疾控中心冷库保存。

2013年6月21日至2014年1月20日,黔西县疾控中心用车载冷藏箱(内放10快冰排3~6℃)运送上述两种批号的计划内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口服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到全县各乡镇,乡镇用冰箱保存疫苗,乡镇每月分发给各村对目标儿童进行常规运转接种。

调查时素朴镇上述批号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脊灰疫苗已全部用完,黔西县及毕节市没有接到该批疫苗的其他异常反应事件报告。

五、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现场调查情况

患儿左上肢肌力2级,右上肢肌力3级,双上肢肌力和肌张力降低,右下肢肌力2级、膝反射减弱,左下肢肌力3级、膝反射正常,现场询问家长及儿科主任,弛缓性瘫痪呈进行性加重。

六、后续诊断资料

2014年4月6日辅助检查结果: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甲苯胺红试验1:128阳性,予以青霉素治疗,2014年4月15日患儿病情好转出院。黔西县中心医院出院诊断为:1.先天性梅毒Ⅲ期;2.头皮血管瘤;3.左侧肱骨、尺骨陈旧性骨折。

七、调查诊断结论

篇10:仔猪伪狂犬病的病例报告

1 发病情况

2009年4月23日, 广西藤县某猪场发现猪产死胎或产出小猪不吃奶, 经过几天死亡, 场主用多种抗菌素治疗均无效果, 从4月23日到5月10日, 陆续共30头母猪也出现流产和死胎或黑色木乃伊胎。出生小猪10窝不吃奶, 5~10天开始陆续出现发病, 发病率83%, 死亡率76%。因该场以前未发现过类似疾病, 为弄清病因, 送6头10日龄左右的病猪到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检查。

2 临床症状

仔猪发病突然, 出现精神不振, 不吃奶, 打寒颤, 体温升高至40.5~41 ℃, 肛门红肿, 眼球下陷。部分病猪全身痉挛倒地, 四肢呈游泳状, 出现症状后不久死亡。

3 剖检病变

对6头病猪剖检发现, 肺表现有少量白色坏死灶;肾色变淡, 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 切面皮质部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以切面明显;脾表面有白色针头大小坏死点, 个别脾肿大、边缘梗死;膀胱黏膜有散在针尖大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有红白相间出血;颌下淋巴结呈弥漫性暗红色。

4 实验室检验

4.1 细菌分离培养

取肝、心血、淋巴结涂片, 进行革兰氏及瑞氏染色, 镜检无细菌。用肝、脾、脑接种于普通平板和血平板上, 于37 ℃温箱中培养48 h, 有类大肠杆菌生长。

4.2 动物接种

取病猪脑用Hands液制成1∶5悬液, 加双抗各1 000 IU/ml, 经2 000~3 000 r/min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 然后作兔后肢内侧肌肉注射, 1.5~2 kg健康兔2只, 每只接种3 ml。至第3天上午, 接种病料的其中1只兔已死亡。下午另1只兔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狂躁不安, 注射部位出现剧痒、严重脱毛、红肿发炎, 很快角弓反张抽搐死亡。剖检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取肝、肾、脑接种于普通平板和血平板上, 在 37 ℃温箱中培养48 h, 未见细菌生长。同时取其脑组织置-4 ℃的冰箱中保存。用死亡兔的脑组织按前述方法处理后, 再接种健康兔, 同样出现类似的症状死亡。为进一步证实病毒, 进行了病毒细胞培养和血清中和试验。

4.3 病毒培养

取上述保存的兔脑, 磨碎, 冻融2次, 加入双抗100 IU/ml, 离心后取上清液接种于兔肾原代细胞上, 置于37 ℃培养箱中, 24 h后镜检, 可见细胞变圆、折光率增强、脱落、形成核泡体。连传3代, 出现同样的细胞病变 (CPE) 。

4.4 血清中和试验

将分离的病毒与1∶20的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标准血清等量混合, 经37 ℃和1 h 后, 接种于兔原代细胞瓶中继续培养, 结果不生产CPE。

5 讨论与小结

5.1 根据仔猪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 动物回归试验出现典型剧痒、体温升高等症状, 细胞培养产生明显细胞病变, 以及血清中和试验阳性, 确诊该场仔猪爆发的疾病为猪伪狂犬病。

5.2 由于该病仔猪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与猪瘟有相似之处, 容易误诊。另外, 妊娠猪感染后具有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类猪细小病毒病的症状。但猪细小病毒主要以感染初产母猪为主, 出生后的仔猪感染则不呈现临床症状, 而且猪细小病毒只感染猪, 不感染其它动物。

5.3 动物试验表明, 兔对伪狂犬病病毒很敏感, 发病时出现典型的剧痒症状, 而猪发生本病则无剧痒现象。

5.4 仔猪 (特别是2周龄以下的仔猪) 发生伪狂犬病时可大量死亡, 而哺乳母猪不出现可见临诊症状, 但妊娠母猪有流产、死胎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怀孕母猪感染本病后, 通过胎盘把病毒传染给胎儿所致。

上一篇:我喜欢的植物_写植物的状物作文500字下一篇:xx中学2011学年总务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