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仿写作文

2024-05-28

《天净沙.秋思》仿写作文(精选18篇)

篇1:《天净沙.秋思》仿写作文

秋风萧瑟,天边仅剩一片孤寂的残云……

枯黄的藤,无力地耷拉着,松松垮垮缠绕于残破的木桩,是碎裂,是凄绝。一棵老树,静静立在此地数十载,一日日地枯竭,终使它沉重地低下了头。皱巴巴的脸庞被扭曲的条纹所覆盖,久经岁月的沧桑,此刻应魂归西天。

可见远处村庄,一派和谐景象:一座小桥在水面上横立,汩汩的溪流随阵阵秋风荡漾出道道涟漪。几户人家正在做饭,炊烟袅袅。那道伤的石板,诉说着小村人们的愉悦时光。苦笑一声。看此等人景,脑海中顿时思绪涌起:我的故乡也是如此啊!虽清贫,犹欢乐。可有家,却不能回!恋哉!恋哉!

为何?为何?再度放眼望去,又只见一条凌乱不堪的古道,碎石满地,好生凄凉!秋风掠过耳畔,带来声声无奈的哀叹,此刻究竟是吾叹,还是西风叹?胯下一匹黄膘马,它已疲惫,关节骨都已经显现出来,轻轻抚摸它的脸庞,可怜的马儿!马儿的嘶鸣,仿佛撕裂了天际,如针刺,如刀枪,狠狠扎在我早已摇摇欲坠的心上。

那一轮残阳,散发出最后的光芒,在我眼中却红得好似要滴下血来。仰天长啸,眼中满是愁苦泪。眺望远方,那是家的方向,只苦我此时亡命天涯,何时才能归乡?哀叹一声,思乡!怅望夕阳,它已西下,难不成我命已至此,必要早早陨落吗?我还未归家!不甘!不甘!

篇2:《天净沙.秋思》仿写作文

秋风瑟瑟,在我办公远行时,走进一片树林每一棵树上的叶子都将近零落。远处一棵枯藤上,歇着两只正在哇叫的乌鸦。小木桥下的小河河水潺潺的流淌着。两岸坐落着许多人家,河水从屋前流过,一片和谐的景象。在萧瑟的秋风中,一匹消瘦的马走在荒凉的古道上。这时太阳已近从山那边落下。可想家乡的断肠人我还远在天涯,对家乡可望而不可及。唉……

陕西安康汉滨区安康市初级中学初一:陈启轩

篇3:《天净沙·秋思》的电影式解读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蒙太奇,实景,虚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著名的小令通过画面或镜头组接的方式, 简洁传神地勾勒出夕阳西下, 游子独行无依的晚景图, 表达出一份浓浓的羁旅之愁。对此, 历来的评析并无多少异议;但在怎样解读, 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这种意蕴上, 倒可以尝试新的途径。

设若我们自己就是导演, 该怎样执导拍摄这样一组画面?我们知道, 电影是离不开蒙太奇手段的。所谓“蒙太奇”就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 它是电影的构成手段、叙述方式, 即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组接, 具体可划分为“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在《秋思》中,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平行蒙太奇, 而“小桥流水人家”则与前面两组画面构成对比蒙太奇。我们可以这样来拍摄这组画面:

日落时分。晚霞映红天际。苍茫的大西北原野上, 一条古道蜿蜒着伸向远方。

画面外隐隐传来马铃声。镜头推向远处, 一个小黑点在逐渐增大, 增大;镜头更近一步推进, 一个瘦瘦的诗人骑在一条同样瘦瘦的老马身上, 慢慢向我们走来。西风吹拂着他单薄的衣衫。诗人满脸的疲惫、满脸的尘埃、满脸的焦虑忧伤。他抬眼打量起前方, 想找寻投宿的地点。但见几棵老树, 几丛枯藤, 树顶上或落或旋着一群乌鸦。诗人呆呆地望着。一瞬间, 另一组鲜活的画面出现在镜头前———一孔小小巧巧的石桥卧在那里, 桥下是淙淙碧绿的水流, 水流旁有丛丛芭蕉掩映着的房屋, 芭蕉丛或屋窗前还隐约着女人的身影———这是诗人江南故乡的景象啊。这时, 画面外传来几声鸦啼, 镜头切换到诗人被从幻梦中惊醒的脸上, 怅然若失取代了先前的丝丝兴奋与惊喜。诗人回望西天, 太阳正要坠下地平线, 他长叹一声, 急急地打马而去, 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那苍凉的鸦声一地伴随着画面。

篇4:《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个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十八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手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练,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象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篇5: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黄昏时分,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宁静的山腰上,给山穿上一件小衣裳。年老的树木上爬满了许多枯藤,将要回巢的乌鸦停落在这些长满枯藤的老树上。在小溪两岸,有一条小桥,桥下缓缓流过的溪水,两岸座落着几户人家,屋顶早已升起了袅袅炊烟。大人们在做饭,在洗衣服,小孩呢?在玩耍,在嬉戏。从废弃无用的驿道上吹来一丝丝凉爽的西风,在萧瑟的西风中缓缓走过来一匹瘦弱劳累的马。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伤心断肠到极点的诗人,看到这一幕,便不由自主的从心里想,别人都在这儿玩耍嬉戏,快乐把和家人生活,可我却没能回到家中,与亲人相伴。我想这又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夜呢!

篇6: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暮色茫茫,那风姿卓约而优雅的小河,流水潺潺,向远方奔去,那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的房屋,可是我的家在何处?

看着别家其乐融融,谈笑风生。而我何时能享受这种乐趣?破旧废弃的古道上,风吹过来。我闭上眼,左手拉着马缰绳,静静地用心去融化内心的寒意。不经意间,我发现马儿与我相同,漂泊不定,四海为家。

篇7: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古老的鹅卵石小道上,萧瑟的西北风吹动丝发。

幽山里,一声声鸟鸣,唯有那一匹瘦马在古道上悄悄地走。一棵年老的树,缠绕着根根枯藤。在这荒芜的地方,奇迹般飞来一只羽毛凌乱的乌鸦。下了马,轻轻靠在树上。远处,是那条小道,还是那条望不到边的小道。马静默着,乌鸦静默着,叹着气仰望蓝天,眼眶中渐渐有泪珠在闪动。模糊的泪影里,浮现出一个江南水乡的人家。屋顶上炊烟袅袅,屋里传来老母亲细细的关怀声……

霞光斜照,已是黄昏的`漫漫天涯,只有那断肠人在默默游荡。

篇8:《天净沙.秋思》仿写作文

中国古典诗歌灿若繁星, 折射华夏千年文明。汉语诗歌的英译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融汇交流必然有着重大的意义。译诗难, 译汉诗更难。然而, 中外学者知难而进, 在漫长的摸索中, 总结出精彩纷呈的汉诗英译理论。

从宏观的角度看,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其一, 传统的文艺美学方向。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 从茅盾的“风韵译”, 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 钱钟书的“化境论”, 到成仿吾的“以诗译诗”, 以及许渊冲的“三美”、“三化”、“三之”翻译观, 这一脉相承的文艺诗学翻译路径, 曾占有主导的地位 (胡开宝, 2009:114-115) 。其二,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在中国翻译界盛极一时, 汉诗英译理论出现了语言学转向, 主要涉及功能语言学、符号学、认知修辞学等相关理论。其三, 跨文化路径的兴起扩大了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的视野, 这一路径将人们的视野从文本扩大到包括源文化、文本、译语文化、译者、目的语读者在内的诸多跨文化交际因素, 为古诗词英译中的许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给人以不少启发, 顾正阳、穆诗雄二位学者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从微观的角度讲, 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包括:为了保持“形似”, 可以采用音节省略、以短代长、选用下义词等方法;为了“求韵”, 可以采用调序法、标点法等;而为了实现诗歌的模糊美, 可以有意识“抽象化”或采用“人格化”等模糊翻译策略;至

于风格, 由于它体现诗人的个性, 故在译诗的过程中, 要进行风格重构或必要的“风格变通” (卓振英, 2002:32-36) 。当然, 具有操作性的方法策略可谓层出不穷, 此处不一一而足。

另外, 从跨学科的角度讲, 有人将自然科学中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诗歌译作的评价体系当中;有人则依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得出结论:无论是分析、表达还是译本评价, 都不可忽视文本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还有人借鉴模糊数理学的相关理论, 以提高汉诗英译操作的直观性和精确性。

然而, 无论是诗学路径还是语言学以及跨文化路径的古诗词英译研究, 都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 如诗学路径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语言学路径的“工具理性”与中国古典诗词所崇尚的悟性和模糊美相矛盾等等 (卢军羽, 2008:75-78) 。微观层面的操作方法和策略也有其相对的局限性。翻译具有多学科性, 翻译理论的发展需要借鉴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 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很早就提出了多元互补的翻译理论构想, 如辜正坤的“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论” (2003:338-354) 。该文则尝试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探讨汉诗《天净沙·秋思》的英译转换问题。

2《天净沙·秋思》英译现状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周德清赞为“秋思之祖” (《中原音韵·小令定格》) , 被王世贞称为“曲中雅语”, 王国维则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 并评说“纯属天籁, 仿佛唐人绝句” (《宋元戏曲考》) 。应该说古人诗歌写秋景秋意者不胜枚举, 然得此美誉的并不多见。一首小令, 仅28字, 却字字珠玑, 惹得后人众多评说, 使学界纷纷驻足, 实在难得。这足以证明此小令的文学价值非凡。

到目前为止, 笔者所搜集的相关资料中研究者翻译《天净沙·秋思》所依据的理论有:认知语言学合成空间理论、模糊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功能语言学经验功能理论、关联理论、格式塔完形理论、归化/异化理论、英汉形合/意合理论等, 此外还有人从文化视角、解构主义视角、主体间性视角、意象意义详细度视角来解释译者翻译《秋思》时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尽管视角不同, 译文不同, 批判者也会给出不同的见解, 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更加有效地领略这首诗歌的意蕴, 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同样, 该文认知象似性视角的诗歌解读及英译尝试, 也是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的进一步努力。

3 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

与以往的语言学研究不同, 认知语言学由注重语言结构系统本身的研究转向关注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系统。在认知视野下, 语言被看作是现实世界经由人类认知加工形成的结果, 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 也就是说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亦即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二者关系是可考证的、有理据的, 这就是语言的象似性。

Haiman (1980) 首先对语言的象似性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将语言象似性分成两大类:成分象似与关系象似。前者指语言成分与人类的经验成分象似, 即形式与意义相对应。后者指语言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与人类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对应。

关系象似性原则可进一步划分为:距离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 标记象似性, 对称象似性, 话题象似性, 句式象似性, 滤减象似性等。按照Givón (1994:49) 的界定, 数量象似性 (quantity iconicity) 指的是意义越多, 越不易预测;越重要, 形式越多。显而易见的有两种典型:一是语言形式复杂程度, 近似于张敏 (1998) 提出的语言中复杂象似性动因;二是语言词法或句法构造的重叠 (重复) 现象, 大致等同于张敏 (1998) 所发现的重叠象似性动因。Givón (1990) 将距离象似性称为“相邻原则” (the proximity principle) 。通俗地说, 语言符号的表层形式连接越紧密, 其意义联系往往也越紧密, 因而形式关系是意义关系的临摹。Greenberg (1966) 依据大量的类型学证据曾指出, 语言中各个成分的排列词序同人类经验的词序或对事物的认知顺序是平行的, 这就是顺序象似性原则。Haiman (1980:516) 对顺序象似性 (sequence/linearity/order iconicity) 的具体认识如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语言叙述的顺序对应所描写事件的发生顺序。这种顺序突出地体现在时间顺序上, 同时也体现在基于我们认知经验的范畴顺序。而对称象似性 (symmetric iconicity) 则是指对称的语言概念和对称的语言形式相对应 (张敏, 1998:167) , 语言中的并列结构是这一原则的突出表现:并列的语言成分必须即在形式上又在概念上相互平行。当这种并列关系出现不对称现象时, 语言便产生形式上的“不合法”, 进而成为有标记的项。在标记象似性原则中 (iconicity of markedness) , 有标记象似于额外意义, 处理话语所需的时间和努力较大;无标记象似于可预测的意义、常规意义, 只需相对较少的推理 (王寅, 2007:559) 。

随着象似性理论的发展, 人们逐渐将之运用到文学作品评论和翻译当中。Wales (1989:226) 曾指出文学广义上可被视为是象似性的。Hiraga (1994:5-21) 也认为, 象似性不仅普遍存在于日常语言的各个层面, 而且对于诗歌语言而言, 象似性是制约其篇章结构的原则之一。探讨象似性理论对诗歌翻译者理解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表明, 一个合格的译者不仅要有能力在翻译中捕获各种象似性手段, 更要有能力在目的语中调动这些手段, 达到与原诗相似的艺术效果。在语言象似性原则的观照下研究诗歌, 尤其是诗歌的翻译问题已不是一个新的尝试, 许多学者已经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重要价值。自2003年卢卫中发表《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努力。该文将具体运用距离、标记、对称和数量象似性中两个典型:重叠象似性、复杂象似性这五条原则, 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英译问题。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证明该理论视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为了更全面地彰显《秋思》的文学价值及艺术魅力, 以使更多的异语读者所欣赏。

4《天净沙·秋思》的象似性特点及其英译转换

4.1“枯藤老树昏鸦”之解读

单看“藤”、“树”两个意象不会给读者以凄凉的意味, 是“枯”、“老”二字剥夺了二者之生机。根据数量相似性原则:概念上信息量大、更重要、更难预测的信息, 其语言表达就更长、更复杂 (赵艳芳, 2000:160) 。简言之, 语言形式的数量与语言意义的数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反映在名词上, 名词的复数或集合概念比单数会携带更多更复杂的信息;反映在形容词上, 形容词出现的频率越高, 则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增强;反映在动词上, 动词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 表示动作的量越大, 动作持续的时间越长, 或完成的动作越多 (Lakoff&Johnson, 1980:128) 。那么, 既然“枯”、“老”二字赋予本无情的“藤”、“树”两个意象以悲凉色彩, 如果这种语言形式数量越大, 其表达悲凉之感的程度会更深, 和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悲, 越趋于一致。所以本文认为, 译成英文时取复数概念表达形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Withered vines, old trees, 似乎这样更可以体现“万物凋零”之感。

“昏鸦”这个意象, 多与黄昏日暮有关, 在汉语诗词中常常被文人墨客所运用, 且总含有凄惨悲伤、灾祸甚至是死亡的意味, 因而被人们所厌恶。李商隐《隋宫》诗:“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昏鸦”;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甫《野望》诗:“独鹤归何晚, 昏鸦已满林”等都体现了乌鸦是一个反面角色。作为不祥之鸟, 乌鸦的声音也令人唾弃。欧美片《超人前传》第十季第一集Clark在梦境中看到一群乌鸦落在十字架上, 墓碑上刻着的正是父亲的名字。所以, 从这个角度看来, 中西对于乌鸦这个意象具有相同的文化认识心理。作为数量象似性原则的理论依据, Reddy (1979) 的“管道隐喻论”要义是:形式越多意味着内容越多:More of form is more of content (Lakoff&Johnson, 1980:127) , 笔者进一步推导出:More of negative form is more of negative content。因此极具消极内涵的“乌鸦”意象数量越多, 悲观成分蕴含量也会越多, 更有助于引发读者的联想, 进而体会此情此景中诗歌主人公的哀伤与凄苦。所以译文复数crows比单数crow要更理想。

4.2“小桥流水人家”之解读

远处一弯流水, 上面架着一座寂寂的小桥, 桥那边是孤零零隐约可见的茅屋, 沉沉不闻一丝动静。此句翻译争论的焦点是“人家”的单复数问题:有人认为多户更合理, 有人认为一户更能体现凄凉, 可是双方却不在理论上做出更为信服的解释。该文认为取单数更加有助于译文读者领会诗歌的意境, 原因和“枯藤老树昏鸦”之解读相像。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为了推出闻见此景主人公的胸襟, 且先看诗歌下文。“古道西风瘦马”, 凛冽西风中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在荒寂的古道上踟蹰, 虽无正面交代游子的状况, 但作者笔下瘦马之蹒跚形影暗示了其旅途的疲乏辛苦和流浪生活的艰难困窘。所以, 断肠之人方才由“小桥流水人家”所唤起的那一丝暖意瞬间已荡然无存, 相反是陷入更加孤寂, 苍凉的感觉之中。以这种悲凉的心境去体味眼前之景, 似乎是一倍增其哀, 乐景亦成哀景。因此, 在洞察了游子的胸襟之后, 再来回顾前面铺陈的景物, 读者豁然明了并深刻体会每一个景物都涂有天涯沦落人浓重的感情色彩。对于“人家”, 在汉语里有“万家灯火”表示热闹繁荣的景象, 有“人烟稀少”表示荒凉偏僻的场景, 所以处在零级以上的“人家”意象越少, 越使得诗歌传递的情感趋向透露天涯沦落人的凄苦、哀婉之情。因而建议本句译为Tiny bridge, running steam, one house.

4.3“古道西风瘦马”之解读

古道慢慢, 西风瑟瑟, 瘦马羸顿。写的是马, 而马之主人同样是“风尘仆仆”, 早已疲惫不堪。该句译文有人分割成多个诗行, 笔者认为不妥。

根据对称象似性原则:在概念上具有同等重要性和并列关系的信息在表达上具有对称性, 并列成分在多种语言中都是如此 (赵艳芳, 2000:161) 。首先, 此句与前两句仍保持同样的节奏, 依然是并列的三个意象, 其地位和作用与之也相同, 所以译文在处理时也应与诗歌前两句保持同样的语言表达样式, 这样即遵循了原诗的对称规律, 又体现了原诗的语言习惯和特色。另外, 依据距离象似性原则: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相近, 同属于一个义群或同一个语义场的信息, 在思维时越容易将他们放在一起思考, 其共现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表达时语符间的距离也往往靠得近 (王寅, 2001:341) 。诗歌首句三个意象是近景, 由近及远到“小桥流水人家”, 随后作者取特写之景“瘦马”, 最后由眼前自然之景写心中之景:断肠人, 沐斜阳, 望天涯。相比较而言, 句间意象之间的距离, 必然大于句内意象之间的距离,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把临近的概念放在一起, 依然三个意象一组, 一组一句, 平行对称的排列方式, 更有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所以, 该文不赞成将原诗分割成多行的翻译方式。

4.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之解读

这两句突然改变了诗歌节奏, 前者由六字句改为四字句, 由三个意象并列改为一个意象出场, 是整首曲子中最短的一句, 读起来语气显得急促, 暗示作者心理的变化;而后者作为诗歌中最长的一句话, 终于道出诗歌“秋”之“思”所在:深秋晚景游子思乡之愁思。

前一句大部分人译为“The sun westering/sinking/setting”;也有人将之译成完整的句子“The evening sun sinking in the west”, “The sun dips sown in the west”, “Sun slants west”;而许渊冲则译为“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许渊冲, 2004:452) 。笔者认为倒装句的处理方式更好。按照语言标记象似性理论:标记性从无到有的顺序象似于认知的自然顺序及组词的一般顺序;有标记性象似于额外意义, 无标记性象似于可预测的信息 (王寅2001:369) 。Givón (1993) 总结出三条区分标记和非标记的标准:结构复杂性;频率分布;认知复杂性。结构复杂性指标记者在结构上更复杂, 未标记者则相反;而认知复杂性则指标记的范畴趋向于认知上较为复杂的情况, 即所需精力、注意力或者处理的时间比未标记范畴所需的多 (胡壮麟, 1996:4) 。倒装语序违背了常规的叙述语序, 结构形式更为复杂, 使倒装的部分成了认知上需要注意的“标记”, 语序的特殊安排承载着重要的信息, 使该信息成为突显的成分而引起读者的关注, 让读者去感受作者的主观意向。“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夕阳不解人愁, 只管西下, 只管西下—westward。

依据“天涯”处理方式的不同, 后一句常见译文有两类:一类是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A heart-broken traveler at the end of the world;另一类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s and roams。前者用“天边/世界的尽头”—表示“遥远”的概念, 后者以“断肠人”与“家”的距离传达“背井离乡”的信息。笔者首选译文:“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理由如下:依据数量象似原则的典型之一重叠象似性, 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重复对应于概念领域的重叠/重复 (张敏1998:178) 。Lakoff&Johnson (1980:129) 曾指出:当重叠出现形容词上时, 表示性质状态的增强。所以重叠式在形式上同一成分量上的增加:Far, far from home, 在意义上也包含有量的概念:远“在天涯”。此外, “断肠人”译为“heartbroken one”比“one with breaking heart”更能体现悲伤的愁绪。Haiman (1985:105) 在解释语言距离象似性原则时, 用一组数列表示语言成分X和Y之间的形式距离一次减小:

上述格式里的#代表独立的词之间的界限, +代表黏着在一起的语素之间的界限, Z代表由X和Y融合产生的单个语素, 它可以是一个新的语素, 也可以成为X或者Y。Lakoff&Johnson (1980:132) 将这种原则视为是对空间概念隐喻性认知的结果:Closeness is strength of effect, 他们将其定义为:如果形式X的意义会影响形式Y, X与Y的距离越近, 则X的意义对Y的意义所产生的作用越强 (1980:128) 。由此看来, 合成词heartbroken比one with breaking heart更能体现“断肠人”心碎的痛楚。

4.5“秋思”之解读

最后, 是诗歌题目“秋思”二字的翻译, 常见有两种:Autumn Thought和Autumn Thoughts。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单复数的选择问题, 依据语言数量象似原则另一典型复杂象似性: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反映概念上的复杂性, 相对简单的概念普遍由相对简单的形式表达, 而相对复杂的概念则普遍由相对复杂的语言结构表达。简言之, 就是复杂形式复杂概念。Greenberg (1966) 曾发现一条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特征, 即名词的复数会采用非零形式的语素表示, 单数则用零形式表示。当二者对立时, 自然前者比后者形式更为复杂, 概念也更为复杂。所以, 用复数更能体现游子触景生情时的“思绪万千”, 久久不能平静的复杂心情。

综合以上分析及对原文押韵的考虑, 建议译文如下:

5 结束语

篇9:元曲《天净沙·秋思》鉴赏

[摘 要]:《天净沙•秋思》这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景物 语言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的一曲小令。

马致远(?-1321)元代戏曲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在元曲作家中颇负盛名,有文场“曲状元”的美称。虽然他的作品多限于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宣扬消极遁世的情绪,格调不高,但他的散曲描绘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在艺术造诣方面有独到的风格。小曲《天静沙•秋思》就是很好的一篇佳作。

《天净沙•秋思》通过一幅秋郊晚景图的描绘,准确委婉地刻画出旅人漂泊的心境,表现的是漂泊天涯海角游子的愁思。文章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景物构成暮秋季节的郊野。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而游子不停,萧瑟凄凉的气氛使暮秋之景和人物内心同意协调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感染效果。这种萧刹的氛围勾起了游子的乡思,“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胸臆,突出了主题。在描写景物,渲染气氛,突出主题的同时,作者寓情于景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愁达到了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选取景物典型

文章对景物精心选择,注重搭配。三句九种景物,从内在关系上把这九种景物分配成三组,一组一句。

藤、树、鸦三种景物紧密相关,动静结合,树属于静景,鸦属于动景,藤既属于静景,又属于动景。色调上,藤、树是深色,与乌鸦的颜色十分协调,是暗色调,容易渲染一种凄凉、衰败、凋零的情调。

桥、水、家三种景物彼此相连,因为有人家才在水上建桥。桥是静景,水是动景,家既是静景,又是动景,在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画面里,给人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道、风、马,道马相关,马走在道上,游子离家久远,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马已经成了瘦马。而人呢?作品中没有写,留下无穷的空间任凭你去思考,任凭你去想象。这样一来,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温暖如春的家与凄凉的古道、西风、瘦马对比,达到了倍其凄凉的艺术效果。

三种景物在中,第一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第二组景物(小桥、流水、人家)起烘托渲染作用,第三组景物(古道、西风、瘦马)突出思想感情。鸦,是游子路上所见的归巢的晚鸦,家,是温暖的代表,也是游子路上所见,但这是别人的家,不是游子的家。瘦马说明了游子的穷困潦倒、漂泊之久,离家之远,把乡思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说明了前面的景物是游子所见,是游子的亲身经历。

2.景物安排独具匠心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描绘的是一种凄凉萧瑟的景象,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插入了一幅优美、宁静、温暖的图景。中间插入“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让人似乎见到了流水、听到了家人的欢声笑语,与游子眼前所见的景物(凄凉萧瑟的景象)重叠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桥流水人家——是乐景,游子的处境——是悲景,一乐一悲,更勾起了游子,甚至有过此中体验的读者的思乡情愁,达到了以乐景衬哀愁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前面三句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夕阳西下”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之意。“夕阳西下”又与“昏鸦”“西风”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3.语言运用独具特色

开头的“鼎足对”,三句九种景物都以名词为中心,组成了偏正词组,九个偏正词组连用,不加任何关联词语,构成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语言凝炼自然,明白如话,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又使所写之景突出,给人强烈的印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修饰词语的词意色彩很协调,枯、老、昏、古、西、瘦、小、流、人,看起来好象没有什么联系,不协调,但正是这种不协调突出了家庭的温暖,然而这种温暖是别人的,不属于游子,游子还在异乡漂泊,温暖何在?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和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恰好把游子的情思进一步表现出来。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篇10:天净沙秋思作文

这里曾是百鸟朝凤、百花争艳的太平景象:夜来香与唱歌的夜莺共欢,玫瑰月喧闹的百灵同庆,百合为鸽子的哨声附和,还有孔雀在万花丛中开屏。而现在却变成了云的哭泣,雾的凝思。快乐的鸟儿已不在唱歌,美丽的金孔雀闪着泪花搬家,只剩下一只老鸦无奈的围着一棵老树盘旋。

这是多凄凉的景色啊,可是马先生血泪的控诉,是社会消魂的损失。人们啊,你们明白点什么了吗?

草绿、花开,雁归来;冰消、雪融,人开怀。一排飞檐翘角的阁楼,一湾碧水弘潭,一揽烟波倒影,好一派祥和、安宁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啊!唱几曲欢歌,数几缕轻烟。诗人不为名利累在此给心放个假,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游子不恋他乡万点霓虹,日思夜想着这个柏拉图式的温馨的港湾。而今,这里的蓝天已不再是旧时美貌,流水已不再是旧时容颜。看呐:黑气毒烟肆无忌惮的在天空疯舞这又是何等凄凉的景象啊,人们啊,你们明白点什么了吗?

一场场无情的洪水夺去了数人的生命,一次次肆虐的沙尘暴毁坏了无数座美丽的城市,水土流失的加剧、泥石流的猖狂、二氧化碳的捣乱。此情此景又怎不让人寸断肝肠呢?是苍天无情催人老吗?还是警惕你们应该意识到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呢?如果早点借长城的砖瓦垒起心中的铁塔,借黄果树的瀑布冲开你心中的香茶,给自己洗 ,或许。这才是最最可悲的事情啊,人们啊,你们明白点什么了吗?

篇11:《天净沙秋思》续写作文

和往常一样拜访了县令,可他连听都不听就把我赶了出来,心中烦闷,艰难的爬上马背而去。而我的老马,它眼神空洞,看着前方,没有焦距,四肢无力的支撑着马身。其他人都爱膘肥体壮的马匹,而我却独爱我的老马。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条古桥边,它破旧不堪,似乎我一上去就会塌,再三考虑之下,我还是踏了上去,它依旧挺立,就和我一样,真“傻”。看着桥下的流水,回忆着小时候与小伙伴肆意的玩耍,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连怀念都变得无比奢侈。

突然,耳边刺来一声鸟叫,是乌鸦,难道它是在嘲笑我的落魄吗?无从考究,但我想是的。我不禁拍了拍马背,哀叹了几句:“马儿,马儿,现在只有你和我为伴,纵观天下,我的归宿竟只有你的背了,况且,我也只有你一个伙伴了,唉……”无心在此逗留了,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棵老树,估计它也和我一样步入衰老的地步了吧,树上还栖息着那只打扰我清静的乌鸦,几声哀鸣无力的回荡在空旷的田野中,他好像也过了盛华之年了,足上缠着一株短小的枯藤,干枯的似乎一碰就会断裂。

远处,隐约看到几缕炊烟,我看了看已经渐渐西陈的太阳,已经只能发出微弱的光,于是决定留宿。下了马,牵着它往桥对岸走去,来到一户人家,敲了敲门,只是声音很小,很弱,显得很苍老,没有力量感。来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妇人,面色红润和我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明了一番来意后,我就被热情的相邀进去,但是我却没有一丝快乐。睡时伴着他们的嬉戏,我不禁流下两行浊泪,因为我想家了。

篇12: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暮色黯淡,残阳如血,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好不真实。最后一丝残阳打在地上与暗淡黄的沙土融为一体。高大的老树挺立着,一根根枯萎的树藤紧紧缠绕在其中。快要凋谢的树叶仿佛历尽了人间的沧桑,正蜷缩着身子,在风中抽噎着。黄昏,疲惫奔波了一天的乌鸦飞回巢中。小桥屹立在缓缓流淌的小河上,默默地为人们服务,而远处温馨的小屋这时也升起了缕缕炊烟,却转瞬即逝,就像从未出现过那样……

荒凉冷清的古道中,缤纷的落叶像一位位浪迹天涯的游子,只能随风飘舞,流离于世间……诗人骑着一匹瘦弱的倦马,吹面而来的秋风无不演绎着萧瑟与凄凉,他不禁自言自语:“落叶终会回到大地的怀抱,而我呢?我又将投宿何方呢?

篇13:《天净沙.秋思》仿写作文

Ezra Pound/埃兹拉·庞德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梦幻众中面貌;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黝湿枝上疏花。

(周钰良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和文学活动家, 他是英美意象主义诗歌流派的领袖之一。他是这样给意象定义的:意象 (Image) 是理智和情感瞬间的复合物。所以, 意象主义诗歌必须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视觉意象。通过阅读这些具体的文字, 读者能够在脑海中重现所描述的事物的形象。所有的诗化语言都是一种探索的语言, 意象是超越描述性语言的词语。庞德在1914年写道:“不用意象作修饰。意象本身就是言语。意象是超越形成语言的词。”同时, 庞德等意象派诗人 (the imagists) 提出了意象派诗歌的三条主要创作原则:要直接表现诸客观事物, 反对任何解释说明;要言简意赅, 剔除一切无助于表达的词语;要突破英诗传统格律, 追求更灵活的节奏。其中, 这首发表于1913年的《在一个地铁车站》的短诗可称得上是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全诗仅两行, 14个字。初读这首诗, 会产生语感的“眩晕”, 仅有的两句诗句, 看似没有任何关联, 只有两个独立的词组, 并无完整的主谓宾结构, 中间用了一个分号区别开来, 也没有用任何连接词或转接词。让读者不禁要问, 第一句中的“面貌 (faces) ”、“人群 (crowd) ”, 第二句中的“花瓣 (petals) ”、“树枝 (bough) ”又与“地铁车站 (a station of the metro) ”有什么关系?这四个意象组成了一组重叠的意象, 究竟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呢?其实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庞德在巴黎协约车站走出地铁车厢时所看到一瞬间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受。在诗人走出车厢时, 突然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中有几个美丽的面孔忽明忽暗, 或隐或现, 是几个女人和儿童的美丽面孔。这一瞬间的美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搜索枯肠, 写了一首较长的诗, 但自觉很不满意。半年后, 他把原诗压缩到15行, 仍觉不够紧凑。又过半年, 他终于凝炼出这首只有两行的精巧的小诗。

细细品味这首短诗, 我们会发现诗的两行其实是相互依存的。第一行诗是对情景描述, “apparition”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 既appearance (出现) 和ghost (幽灵) , 十分到位地表现出在车站看到的来来往往的乘客的脸, 就像幽灵般若隐若现。第二行用“花瓣”比喻看到的女人和儿童那美丽的面孔, “黝湿的树枝”好比那阴暗潮湿的地铁车站。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 诗人站立其间, 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 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 整个气氛阴森潮湿, 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 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 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 从而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映入大脑, 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两幅画。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 给人以一种挤压感, 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又单调的生活现实, 同时又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

庞德在这首诗中没有遵循传统英语诗体, 而是借鉴了日本俳句 (1) 的形式, 并且他的诗歌写作也多少受到充满意象的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的小令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意象诗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一开始就托出九个由汉字构成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叠加在一起, 看似没有任何联系, 却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 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 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 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 天空中点点寒鸦, 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 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 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 昏鸦尚有老树可归, 而游子却漂泊无着, 有家难归, 这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 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 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 安逸而闲致, 与游子的孤单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切, 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 以乐景写哀情, 令人倍感凄凉, 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接下来, 作者又以“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为读者勾勒出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我们可以看到, 在萧瑟的秋风中, 在寂寞的古道上, 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 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 夕阳正西沉, 撒下凄冷的斜晖, 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 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 怎能不悲从中来, 怎能不撕心裂肺, 怎能不柔肠寸断?

马致远的这首《秋思》, 紧紧扣住了“思”作文章, 通过“断肠人”漂泊天涯的所见所感, 画出了一幅苍茫萧瑟悲凉的秋思图, 被推崇为“秋思之祖”, 也被誉为元代散曲中的绝唱。

欣赏完这两首中外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意象诗的独特魅力:

1. 简约与深细相依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只有两行诗句, 14个字, 却用几个看似无关的意象的叠加充分到位地描述了作者的瞬间感受。简短却又精炼, 似乎短短的诗句浓缩了大千世界人们所面对的无奈忙碌的都市现实以及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样, 马致远的《秋思》全篇仅五句, 二十八字, 既无夸张, 也不用典, 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 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 又字字写人意人情, 以“秋”染“思”, 又以“思”映“秋”, 紧紧扣住“思”字, 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两首短小精练的诗歌, 有着不同经历的读者都会读出不同的感觉。

2. 色彩与词句相融

在庞德的这首诗中, 读者可以看到苍白的面孔, “湿漉漉的黑色树枝”, 以及枝上的“花瓣数点”。有如西方的油画, 背景暗淡, 笔道粗略, 而物体鲜明。庞德认为“这次巴黎地铁站的经历应该付诸画笔, 他认为颜色就是那种‘基本的形式’。在归途中, 那几张美丽的脸在作者眼前反复出现, 直到最后他们逐渐变成了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 要作出一幅纯粹表现色彩的斑斑点点的非写实主义的画, 但他不会作画, 只能以诗代之。庞德花了整整一天来寻找最适合的词语来表达他的感觉, 然而他似乎难以找到任何的词来形容那一瞬的情感, 因此, 诗人试图用颜色词语来形容那一刻并将描述的词语缩小为意象”。而读过《秋思》这首小令后, 出现在脑海的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 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呈现一派灰暗, 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小桥流水人家”, 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 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在读这两首诗时, 也许脑海中出现的不是一个个文字, 而是作者精心勾勒出的一幅动人的画面。

3. 静景与动景相映

庞德眼中的地铁如黝湿的树枝静静地立着, 而枝头的花瓣纷纷绽开又落下;流动的人群中一张张面孔如幽灵般忽隐忽现, 动静相映, 读者看到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词句, 而是流畅的电影片段。《秋思》中处于动态中的“流水”, 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 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 使道路更见苍凉。两首诗中没有任何动词出现, 但却有动有静, 相互映托。

4. 韵律节奏感独特

有人说意象诗中只有画面, 没有音乐。其实反复诵读, 读者会发现庞德的这首《在一个地铁车站》在音的处理上也很巧妙。“第一行的[p]音与第二行的[p]音遥相呼应, 但其中一个只构成非重读音节;两行末尾均有[au]音, 只是前者有辅音[d], 后者没有。第二行中[e]音的重复等都加强了这首短诗的音乐感”。在《秋思》中, 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这种结构安排给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而最后一句是散句, 这样整曲便构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感, 显得节奏明快、曲折跌宕, 显示了从清爽酣畅到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而从音韵上来分析, “鸦、马、涯”押尾韵“a”, “家、下”则押尾韵“ia”, 这就使得一、三、五句押韵, 二、四句押韵, 正显示了隔行押韵的古典规律, 且平仄相间, 韵律辉映。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中外意象诗歌的精品, 通过比较阅读这两首诗歌, 我们可以看到意象诗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隐晦难懂, 它不用华丽词藻, 不用典故, 不用长篇词句, 只用只言片语, 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庞德曾说:“意象主义的关键在于它不把意象作为修饰物来使用, 意象本身就是语言。”而“诗人的使命不是在欣赏者面前指手划脚地絮叨。而是使一切在意象的呈现与组合中隐身, 把‘猜’和‘悟’的自由恩惠给一切人”。这就是意象诗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姜涛主编.美国诗歌赏析[M].新华出版社, 2006.

[2]蒲度戎, 彭晓华主编.英美诗歌选读[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篇14:《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写、说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催下……”(音频:陈星《流浪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随着凄苦哀伤的音乐带着满腔的激情和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听完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这首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最容易思念自己的故乡及亲人?

2.同学们知道吗?早在我国封建时期的元代,有一位叫马致远的著名曲作家写了一首经典之作《天净沙·秋思》,写的就是漂泊羁旅的游子之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72页,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思乡之情及景色的残破美,从而体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三、背景知识简介

1.关于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晖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句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3.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4.关于作者。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但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他一直未能得志,几乎一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阳下的孤独与愁苦。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水准,被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对文体及作者等背景知识的简介,使学生了解文化常识,从而达到不仅积累知识,而且帮助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课文分析:

1.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吧!

课中休息,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天净沙·秋思》(课前布置学生作画,教师将学生作品扫描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2.挑起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画与课文结合起来分析,感受这首散曲的意境。

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体会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和联想扩写这首曲,可以以“我仿佛看到了……”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是文章中的主人公。(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画)请同学们分小组,先在组内说,然后选出你们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到台上说。

提示:注意情景交融。

先小组练说,再指名说,并稍加讲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为学生创造地学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以画促思,让学生们的个性在绘画和解说中得到充分发挥。]

六、作业设计:(任选其一)

1.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2.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

3.联想自己与他人的一段思念家乡的经历,写成文章,或联想出一两句古诗。

4.收集思乡的诗句,并与本文比较它们的异同。

篇15: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最后一片落叶悄无声息的从枯枝上飘落,老树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枝桠也无力的低垂着,被秋风折断,原野中,几只流浪的乌鸦嘎嘎的叫着停在了老树上,仿佛也在诉说着秋的凄凉。远方的地平线上,一个身影渐渐出现,那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在寒冷的秋风中艰难地走着,马上还有一个人影,一样的瘦削,一样的忧愁。不一会儿,那人翻身下马,一双饱含迷茫与忧虑的眼睛凝望着原野,忽然,她的目光定格在了远处,他看到了河上有一座小桥,桥头还有一户人家,一位牧人正赶着牛羊进圈,小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似乎隐约还能听到屋中传来的欢声笑语。这一切,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想起了亲人之间的温情,而如今,自己漂泊在异乡,不知家中亲人是否安好,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秋风依然吹拂,他那单薄的斗篷被秋风掀起。他再一次仰望苍穹,两行清泪忽然从腮边落下。

篇16: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哒哒哒”只见在一条破旧的古道上,一个穿着破旧的土灰色衣服的游子,骑着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向前奔去。开始马跑的还有点快,马后尘土飞扬,渐渐的它把速度慢下来了,也许是太累了,也许是老了吧!这时游子看到前方有一棵大树,树很粗,但是被几株枯萎的藤蔓缠住,死气沉沉的。游子下马牵着那匹很累的马来到那棵老树下,靠着树坐下,从随身带着的布包中拿出干粮和水,吃了起来,吃着吃着就听见天空中有凄凉的叫声,抬眼望去,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看着那盘旋的乌鸦,听着那凄凉的叫声,那位游子便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他已经几年没回去了,不知家人还好不好?他索性不吃了,收起干粮,牵着马,沿着古道继续向前。

走了一会儿,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声,他牵着马寻声来到一条小溪旁,游子快步走到西边,用那清澈的溪水洗了把脸,看着急急流过的溪水,便想起时间不回头的流逝,不由得伤心起来,更加思念亲人了。

他抬头往前看,小溪的另一边有几栋房子,屋顶有袅袅炊烟,飘到空中,越往上越淡,最后被寒冷的西风吹散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水上的石桥,来到几户人家门口,伸手便要去敲门,但又放下,他环顾四周,便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这里很好,但终究不是我的家乡!我何时才能回去呢?他回过神继续往前走,黄昏的光把他的影子一拉再拉,看去,只剩下他的背影。

篇17: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古道旁一棵树已经被干枯的藤条缠绕成麻绳似的。树下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游子,他的脸上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他手中拿着一本破旧的书,书面已经泛黄,书角已经被摸搓卷了边。

斜阳将要落下,旁边的阴云慢慢散开,一直延伸到远远的那棵老树的边缘,他仰望着头,看着天空。逐渐暗淡的天天上飞过一只黑的已经失去光泽的乌鸦,他的耳畔响起了声声哀鸣。乌鸦似乎在啼哭,又似乎在寻寻觅觅,在空中找寻着自己的归宿。

悲苦与无奈……

泥泞的古道对面,有一座用木头搭成的小强,桥下的流水清澈见底,在暮色中,还有几位农妇,正在捣鼓着浣洗衣物。他们身后的

一间间村舍上空,那袅袅炊烟水着疯了,飘呀飘,飘到了荒凉的老树旁,更飘向了遥远的天际。恍惚间,那位书生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己在家等待着,自己回归牺牲的亲人们,还有自己的儿子,也许也正围坐在火炉旁,与妻子一起等候着他的回归。而如今,自己却流浪在这萧瑟的秋风中……

他的身旁只有一只?与她相依为命的松绑,在这沉沉的暮色中,与他一同享受着回乡的渴望。

夕阳慢慢的落入那棵老枯老树枯竭的枝干中,这凄冷的秋,只能不让他满腹惆怅,怎么能不让他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呢?

有家难归,前路渺茫,这份愁肠,似乎只有伤痕,那匹瘦马能领悟吧。老马识途,可归途在何方?那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呢,在西风中鲜血淋漓……

篇18:《天净沙.秋思》仿写作文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指称意义的翻译,言内意义的翻译,语用意义的翻译

1 符号学与社会符号学的发展

社会符号学是融符号学、语言学与社会学于一身的交叉学科。

现代符号学的建立要归功于两个人:索绪尔(Saussure,F.de)和皮尔士(Peirce,C.S.)。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特殊并且典型的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音响形象signifier)和所指(概念signified)两面构成,二者具有约定俗成的关系,即符号的本质特性是任意性。[3]皮尔士认为,“所谓符号是相对于某人在某个方面能代替(代表、表现)他物的某种东西”[7]。这个定义突破了索绪尔符号学派对符号的二分法,揭示了符号的“三位一体”性。[12]

莫里斯(Charles Morris)继承了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将符号学划分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5]并且进一步阐述了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所涉及的不同意义:言内意义(即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指称意义(即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以及语用意义(即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8]一个语言表达有时不止传递一种意义,甚至会兼具两种或三种意义,这就要求译者不仅对两种语言有着扎实的掌握,还必须要深谙两种文化,把语言表达放在大的社会文化里去认知,才能做出最准确的翻译。

基于符号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韩礼德在一系列论文及著作中正式提出了社会符号学。而尤金·奈达(Eugene Nida)是首位将社会符号学引入到翻译中的理论家。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纽马克曾把语言划分为六种功能(即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1]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翻译中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2]国内著名学者陈宏薇教授则提出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泽标准。[4]

2 以《天净沙·秋思》为例看社会符号学意义的传递

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杰作,曾被元人赞誉为“秋思之祖”,一向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作者以凝炼的语言,抒发了深秋时节漂泊游子的思乡情怀。前三句用九个名词词组描写了九个景物,描绘出一幅秋野黄昏旅行图。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含蓄隽永,使得全文情景交融。在翻译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才能把这一幅图画中所蕴藏的情绪表达出来。该文拟以广为流传的Cyril Birch译本,丁祖馨及Burton Raffel合译本和翁显良译本为例来分析三种社会符号学意义的传递。

2.1 指称意义的传递

指称意义,即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时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虽然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千差万别,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大体相同,因此源语的指称意义大都能在译语中找到基本对等的表达。但由于地理气候、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语言特点能因素的制约,也会出现词汇空缺现象。

《天净沙》为曲牌名,原作《天净纱》,又名《塞上秋》,属北国越调,定格五句二十八字,句式为六六六四六,五韵。首三句成“鼎足对”,或首二句对仗,多用名词性词组。故曲牌名——天净沙只是规定古诗词的格式,并无实际意义。在这首元曲中,其主题思想是由标题《秋思》传达出来的。丁祖馨及Burton Raffel合译本仅将曲牌名译出(Tune:Tian Jin Sha),指明了原文的题材和格式,但并没有把原文真正地标题译出,无法突出原文的主题思想。翁显良译本的“Autumn”与Cyril Birch译本的“Autumn Thoughts”才相比,前者是指“秋天”,不足以准确传达整首曲的意象和情感;相比之下Cyril Birch译本的“Autumn Thoughts”与原标题意义更接近,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一些。

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一般来说,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刘宓庆曾指出:意合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显示句法关系,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9]

在这首元曲中“老树”有几棵树?一棵?两棵?还是很多棵?“昏鸦”有几只鸦?“小桥”有几座?“人家”又有几家?以及九个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原文中并没有体现。而在英语译文中,名词的单复数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表1对比分析一下这三个译本对九个意象中单复数问题的处理。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读者对原文中意象的数量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由于在英语中,数量的表达要借助形式手段。这导致译者只能二者择其一:要么用单数形式,要么用复数形式。从以上对比中不难发现,三个译本对意象的数量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样一来,源语中并没有明示的意象数量在译语中根据译者的理解得到了明示。原文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在脑海中因人而异构建出不同的画面,而在译文中由于语言形式的禁锢却受到了限制。由于英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这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2.2 言内意义的传递

言内意义即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体现在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各个层次。该文拟在语音和句法层面上加以分析。

诗歌形式承载的意义是诗歌内容的重要补充,是表现诗歌的美学功能和表情功能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诗歌形式是诗歌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最重要的特征,是诗之所以为诗的标记。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英文,在形式上应该讲究韵律和韵脚。

在词句方面,此曲前三句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形状与动态,全凭读者根据意象来组织排序,全依靠读者的生活经验去把握。前四句采用两字一顿的节奏形式,最后一句则三字一顿,句中平仄相间,句句之间平仄相对。每句末均押/a/韵,音韵协调,使全曲颇具音韵美。Cyril Birch译本采取了异化策略,在形式上保持了原文的格式,原文前三句的九个意象在译文中也采取类似形式并排罗列出来。丁祖馨及Burton Raffel合译本使用了一些连接手段来体现空间层次、动静和音效,比如“hanging on”、“Returning”、“croaking”、“hidden past”、“And below”、“comes”、“dips down”、“in”、“still”等,将意合的语言最大化地转化成了形合的语言。翁显良译本在句法上使用了与丁祖馨及Burton Raffel合译本类似的方法,但采用了散文形式,故而未能保留原文的诗歌形式。但在这三个译本中均未能保留原文的尾韵,使得原文的音韵美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损失。

2.3 语用意义的传递

语用意义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常说的蕴含意义或联想意义,甚至象征意义。词语的语用意义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正因如此,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中所具有的语用意义差别很大。[10]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中国人和英国人对“西风”有着大相径庭的理解。在西方文化中,西风是和春天、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西方,西风吹来,则意味着万物复苏,春天即将来临。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在《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对west wind进行了高度的赞颂,把它作为希望和力量的象征。而在中国,西风吹来则意味着深秋或隆冬季将至,人们由此想到的是萧瑟、悲凉的景象。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中所反映的就是西风这一意象让人联想到的凄凉孤寂之感。“古道西风瘦马”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是这样哀愁的一幕。

这三篇译文均将“西风”译作了“west wind”,这样使得原文所传递的联想意义无法在译文中体现,甚至会有违原作者的创作思想,从而导致译文读者对原文基调产生理解偏差,进而无法产生与原文读者对等的反应。尽管在译文三中,加上了“moaning”一词,但与“west wind”在西方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南辕北辙,恐怕只会加深译文读者的不解甚至误解。

由此可见,译者不应满足于对原文指称意义的传达,而应该在深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做到意义相符,功能相近。

3 结束语

诗英汉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的差异导致在翻译特别是在诗歌翻译中,源语符号与目标语符号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完全对等转化是不现实的。翻译对等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两极之间,存在着由不同层面和程度上的对等构成的连续体。总的来说,指称意义是相对可译的,但由于社会文化等原因出现词汇空缺现象时,就会导致不可译。言内意义是绝对不可译的原因,这主要归因于两种语言体系在语言历史、韵律、节奏、语法、构词和篇章布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语用意义是相对不可译的原因,因其受制于不同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有必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决定不同对等层面的优先权,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内涵、意图和风格。诗歌翻译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可采取多种翻译策略,在全面传递社会符号学意义的基础上,进而实现英译汉语古诗的形美、音美和意美。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Nida,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Foreign Lan 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Saussure,F.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270.

[6]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2).

[7]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8]柯平.对比语言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1-53.

[9]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0]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1]佟颖.社会符号学理论溯源[J].外语学刊,2010(6).

上一篇:前列腺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外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