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2024-07-30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通用9篇)

篇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访谈编号:B10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1.您认为,学校流出教师的主要人群是哪些?他们主要去向是哪里(如调出教育系统或系统内流向等)?原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对策?教师收入是否成为吸引和稳定优秀教师的关键因素?学校在加强全面薪酬建设过程中(如工资、福利、工作成就感和发展机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有哪些举措?在教师激励和管理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面临问题或困惑以及解决对策有哪些?(如果已实行绩效工资制,请谈谈您的看法和建议!)

答:学校流出教师的主要人群有两类,一类是刚参加工作的资教教师、年轻教师和新上岗教师。原因有农村边远地区条件太差,有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城区学校和上刚到其它学校任教的。二类是部分骨干教师进城任教。三是创业的。对策:严把教师准入和准出制度,改善老师办公和生活条件,分配好教师住房,先安居才乐业。(国家加大投入修周转房和经适房)。鼓励年轻人扎根基层,提高边远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实习年薪制三万五。提高福利。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工会、团委的纽带作用,生活关爱,事业帮扶,增强幸福感。

学校积极创造平台给年轻人锻炼的平台,校长办和团委集结了很多年轻人,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教研活动多派年轻人参加,并结对帮扶,尽早在教学上站稳脚跟。多开展校园十佳歌手

大赛,师生书画展,教师演讲比赛,兵乓球比赛等多种活动,开展广场舞、拉丁舞训练等。把学校打造为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留住老师们的心。面临的困惑是尽管作了许多工作,每年还是有一批教师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随着这次省招农村教师的到岗,相信能在一段时期内稳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

2.您认为,“农村艰苦边远地区”的主要衡量指标应有那些,应如何进行划定和分类?如果国家实行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补贴政策,您有哪些建议(比如应设立哪些种类的津补贴,哪些教师应该享受,按哪些指标划定津补贴的标准等)? 答:主要衡量指标是当地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率和拥有学校数以及教师数。我认为确实要实行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补贴政策。比如交通费,有的边远地区交通回家和返校难,这主要是有些老师流动的主要原因。比如生活补贴,农村边远地区生活较差,自己做饭买菜成本贵,所以学校要考虑周末食堂供餐,或者政府进行餐补。

3.学校特岗教师的多吗?能胜任工作吗?如不能,主要因为什么?特岗教师有明确的转正标准和转正期限吗?如果他们想留任容易吗?贵校特岗教师留任的情况怎么样?影响是否留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学校今年8月以前特岗教师多。都能胜任工作。恩施的特岗教师都会每年拿出一定质变定向招录。大概百分之七十。留任还

是比较容易的。我校留任特岗教师20余人。这些教师大多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有些还走上了管理岗位。今年9月分配到我校省招三万五年薪的新教师19人。

4.贵校有转到其它学校的教师吗?这些教师工作能力怎么样?都流动到什么样的地方和学校?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您对教师流动/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教师轮岗制度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答:有转到其他校的。这些教师有的工作能力强。流动到城区学校较多,比如舞阳、小渡船、清外等。主要原因是城区学校待遇吸引和城区方便顾家和照顾小孩入学等。我认为城市和农村教师可以定期交流任教。到农村的实习津贴补助。(以下问题是针对寄宿制学校的)

5.学校建立之初是不是寄宿制学校?截至目前,在建设寄宿制的过程中,最佳发展期和最低落的时期分别是什么时候?造成起伏的原因是什么?您认为当地群众送子女来寄宿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近五年来住宿情况有什么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寄宿制。最佳发展期是现在。2010年一直往后的时期是最佳发展期,学校经历50年的发展,校园基本建设成型,上级投资千万余元改善了办学条件。这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学校硬软件都上了一个台阶。最低落时期可能是在1980年到1990年间。原因有当时的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当时改革

开放刚开始。一切都在摸索阶段。主要原因是封闭管理为了学校更好的安全和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近几年来住宿情况有了较大改变。男女生公寓都是四层楼,十有八配套项目使学生有晾晒架,陈列台、浴室等,打造温馨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今年上级又投资200万元修建新的男生公寓楼。12人每间。每间有标准的洗簌间。届时将极大的改善我校的住宿条件。

6.学校对生活教师、食堂人员、保卫人员以及低龄寄宿学生是如何管理的?在管理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学校在“两免一补”、“营养餐计划”、“标准化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困难?

答: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来管理生活教师和后勤人员。一切用制度管人管事。学校还定期带后勤人员去崔坝、熊家等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后勤管理经验。在管理过程中有一些困难时不能避免的。比如如何进行绩效考核和聘任制度上,学校运用集体智慧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后勤发展规划。按制度招人、用人。“两免一补”、“营养餐计划”、“标准化建设”都是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精神来执行。比如营养午餐保证每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实行大宗物资中心学校统一采购,就餐时进行错时就餐,领导和教师陪餐,就餐了学生亲自签字留档。一系列措施保证了营养午餐这项民生工作真正惠及学生。

7.学校能否对少数民族寄宿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起到一定作用?如果能,怎么做?如果不能,为什么?

答:我校处在恩施土家、苗族聚居集中的地方,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当然有义务来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我乡是民间艺术之乡,传统灯戏等在我校得到发展,经常请民间艺人来教跳摆手舞、学唱土家歌等,还开发了乡土教材来传承传统文化。我校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许多反应民族的传统的节目越来越多。成功举办了我校灯戏汇演活动。今后学校还将加大对这块的投入,保护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篇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我校创办于2005年9月,是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十二年一贯制全日制民办学校,坐落于东莞市南城水濂山风景区水濂湖畔。

目前小学、初中在校生1350多人,学生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保加利亚等外籍学生达300多人。教职员工近200人,均来自全国各地。

学校实行小班制教学:小学每班35人,初中每班45人。

2.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是什么?

办学宗旨: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目标,精心策划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

育人理念:

(1)成功教育: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获得成功!(2)校园文化:教师:“健康”、“热爱”、“负责”;学生:“快乐”、“自主”、“感恩”,以此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3)苦乐观:不让我的学生吃不该吃的苦,不让我的学生享不该享的福。(4)幸福观:要让师生员工有尊严地学习、工作、生活着;要让学生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5)公平性:每个学生平等成长。

3.贵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办学特色:学校走高端精品发展之路,以“为世界培养人才”为使命,国际化、英语特色、多元智能发展是学校发展三大特色。

学校优势:

(1)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学校依山傍水,为天然氧吧。(2)多元文化在此融合,各国学生陪伴,为成长摇篮。

(3)师资力量雄厚,所有一线教师均本科毕业并具三年以上工作经验,非英语学科的老师都必须过英语口语关;所有才艺课(如扬琴、钢琴、书法、跆拳道、健美操等)均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聘请了五名外籍教师;聘请了两名留学生(英语、韩语)。

(4)德育理念前瞻,学校实行“现代公民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5)课程开设特别,除了教育部规定课程以外,我校特别开设日语、剑桥英

语、VIP口语、法语、演讲与口才、国学、才艺课(70多个才艺班供学生自由选择)、课间健美操、心理辅导课。

作为外国语学校,英语课开设与众不同,是由课堂教学、训练课程、活动拓展三方面构成。每日一通关,每周一话剧,每月一演讲、每假期一营、每学期一英语艺术节,学生在活动中、在情景中、在快乐中学习外语,无论是英语笔试还是英语能力运用,我校学生都走在全市的前列。

(6)服务品味提升,已新置正宗学生接送车;食堂建有保鲜库、开放式面包房、每月末有一次师生西餐体验;成立了韩国学生服务中心;每周一期生活老师案例培训。每周三是家长开放日,家长可走进课堂。

4.校长育人多年有哪些教育管理体会和感悟。

(1)一个学校校长的教育情怀、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学习能力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很重要。

(2)学校“唯分数”论、学生“一好”真的好可怕,这里有多方面原因,不能仅怪学校。

(3)从事教育事业无尚荣光,但老师尤其班主任很辛苦,校长可不好当。

5.校长个人认为教学育人应该着重强调的哪个方面?

应该着重强调孩子的现代公民素养的培养,这里包括孩子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情怀、行为习惯、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国际视野等,这是学生一生受益的东西。

篇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宁:龚校长, 您好!您认为一所民营学校在短短几年间能不断发展壮大, 深得学生、家长认可的关键是什么?

龚:您问得好!我校的规模现在的确办大了, 一是由办学之初的60多亩地, 一个校区, 扩展到100多亩地, 两个校区;二是师生由最初的不足400人到今天已达4000余人。教学设施设备达到了一流的标准, 办学育人的水平深得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为青羊教育、成都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我校一路走来, 得益于我们有一位好校长, 有一位真正懂得如何办学、如何办好民营机制学校的校长。我校全体教职工都非常敬佩熊大贤校长的人格魅力和智慧。二是我校有一支稳定的、优秀的教师团队, 如果说熊校长是我们今天能取得成功的灵魂, 那么在他带领下的稳定的高素质的队伍就是关键。我校中高级以上教师占87%, 其中特级教师, 省市区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达30余人。我特别强调“稳定”二字, 这在民营学校队伍建设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三是我们从办校之初就能坚持“静心办学, 潜心育人”的理念, 不追风, 不赶浪, 不折腾, 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去遵循办学规律, 扎扎实实地去践行育人规律, 当然学校就越办越好了。

宁:学校能吸引到这么多优秀教师, 且能留得住, 用得好, 请问龚校长您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是如何做的?

龚:我可以准确地讲, 我校的教师队伍这么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5%左右的稳定率和5%左右的流动率, 这恰好是队伍的良性进出数据, 这是很多公办学校难以做到的。教师流动过大不行, 不流动也不行。我们之所以能做到,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我校严把选拔录用关。我们在录用考核教师时把职业道德中的“敬业”精神指标看得非常重, 凡进我校的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深刻的认识, 必须在职业道德的规范上做出承诺。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队伍建设的日常管理中, 并不断强化, 通过制度约束、督促、检查、评比与表彰等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使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始终保持在一个规范平台。二是干部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教师, 凝聚着教师, 干部队伍的敬业、乐业精神时刻教育着教师, 引领着教师。各级管理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始终本着“以人为本”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人对事, 让教师们感到可信、可亲, 干群关系和谐健康。三是我们始终贯彻“个体发展, 团队发展”的理念, 让“发展”成为教师个体和团队成长的永恒主题。在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上, 我们以“个人发展规划”为考核依据, 通过自评, 团队互评和考核小组评相结合的办法, 将“发展”二字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并形成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发展的标准评价人”、“用发展的策略激励人”、“用发展的规划使用人”的人文环境。四是认真践行“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学校班子的决策, 各项制度的出台, 各种改革方案的制定坚持做到“自下而上”和“问计于师”, 体现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人, 充分发挥了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让教职工从迈进我校大门的那一刻起, 在内心深处消除“打工”的阴影, 开始感受到归属感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五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积极营造“学习文化”, 让教师们每天都感到智慧的力量, 学习的快乐。这么多年来, 我们没有采取行政的施压规定教师们必须学这样, 学那样, 而是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有效地做成了“同伴互助”这一工程。“同伴互助”这一平台已成为我校教师成长的土壤, 学习的乐园, 人气的磁场。

宁:作为外国语实验学校, 请问您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

龚:作为12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学校, 我们首先是严格执行国家的课标计划, 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 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 我校“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 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的育人目标已深入人心, “轻负荷, 高质量”的教学理念已初见成效。“学生主体, 自主教育”的育人实践已硕果累累, “充满活力, 崇尚创新”的川师大实外校已坚实地挺立在金沙大地上。但作为外国语实验学校, 我校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引进国外原版英语教材, 每班配备一名专职英语教师, 所有的口语课均由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任教。组织形式多样的外国游学活动, 定期开展的“英语节”、“英语夏令营”、“英语技能大赛”、“英语广场”等活动, 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那请问龚校长您校在教学管理上又有哪些经验呢?

龚:谈不上有什么经验, 因为就教学管理的内容而言, 各校基本相同。但方式与方法却各有侧重, 只是我校确实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

1.建立了有效的教学成绩评估机制。这套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是入均成绩与每学期成绩的增长率和巩固率,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进行考核。它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有利于教师自觉地不断地在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 自觉地调整教学标高, 改进教学策略, 形成了师生每学期共同订教学和学习的目标, 共同研究学业的增长措施和办法, 教与学达到了互动的效果。

2.精心设计任务, 提升课堂实效。我们把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放在学校管理中十分突出的地位, 提炼出了自己的目标和原则。我校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 已形成了基础知识落实稳健和扎实的特点。我们始终坚持小班化教学, 每班人数不超过45人, 为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提供了前提保证。同时, 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上以“精心设计课堂任务, 达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目标和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一是以提升课堂任务的趣味性为前提;二是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任务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们以一个目标, 两条原则为指导, 一路走来,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3.坚持做好“老带新, 一帮一”。学校对师徒各自的职责、任务与要求都作了详尽和严格的规定。师徒要签定责任合同, 校长要给指导教师颁发正式的聘书。每学年一总结, 一表彰, 通过师徒结对, 一帮一的方式, 让我校每一位青年教师少走弯路, 迅速成长。

4.坚持做好“全程研究课”, 全程研究课以研究课为载体, 以抽签为关口, 达到全体教师全程参与的目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 每期按年级、班级确定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课, 让每一位教师自始至终都参与到备课、课件设计 (或实验教具准备) 、上课、评课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融入教师的个体特色。一方面集众人之所长, 补个人之短, 另一方面取教师个人特长, 补集体之所缺。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智慧含量、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 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坚持做好教学常规检查, 落实教学的基本环节。学校成立了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部门主任及学校领导组成的教学常规检查组, 以听课为抓手, 走进课堂, 走进教学的各个环节, 把听课与调研、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 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等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 促进和强化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教学环节, 环环相扣;教学环节, 环环认真”的思想和行为。在此基础上, 每学年都要定期举行专题教学研讨会, 深化教学环节, 营造落实教学环节的浓厚氛围。

宁:再请您谈谈学校的德育工作吧!

龚:好的。胡总书记讲“立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德育”首位, 以“学生主体, 活动主线”为德育工作理念, 以“感恩、珍惜、责任”为德育主题, 围绕“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首先是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 全校每班配备正、副两名班主任, 并对各自的工作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校坚持以“三结合”教育为平台, 每学年坚持做好“百名教师访千家”大型活动, 促进了班科教师间、师生间、家校间在育人工作中的大融合, 满覆盖。同时,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平台, 以“班级自主发展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抓手, 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能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来确定每月、每期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内容, 或让班委会成员来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增强了班级建设的灵活性、实效性、针对性, 避免了由学生处制定方案搞一刀切, 而更重要的是由传统的“班主任的工作计划”深化为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的计划, 共同的班级发展目标与任务,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我校始终以“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主动发展”为育人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社团、值周班级的作用, 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 如传统的“英语节”活动、“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伴”、“感恩社会”等感恩活动, 已成为我校的“英语”、“感恩”文化。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反思, 学会了做人, 获得了发展, 校园内到处洋溢着生活、学习的快乐, 师生每天都充满着生命的激情。第三, 我校始终以“常规”为主线, 狠抓常规, 常抓常规, 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 我校的德育常规工作在“规范的学生”、“规范的教室”、“规范的校园”、“规范的师德师风”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深得家长及社会的认可, 无论我校的师生出现在哪里, 他们就是我校的一张优质名片, 无论任何人来到我们的校园, 或走进教室都会感受到校园的蓬勃生机。

篇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关键词:义务教育;校长专业发展;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A-0042-05

进入21世纪,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持续升温,“校长专业化”继而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十几年来,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确立,教育界已普遍认识到,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像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那样重视校长专业发展。2013年2月4日,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为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从“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江苏省校长队伍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校长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已经发挥并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近年来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校长群体专业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却是凤毛麟角,难以为义务教育阶段校长队伍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文围绕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探求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 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专业化首先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也就是指某种职业从非专业性职业或者半专业性职业变成专业性职业的过程。换句话来讲,一种职业从非专业走向专业需要经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专业标准的确立。某种职业要称得上专业,必须符合专业的以下特征:长期的专业训练;完善的知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明确的从业标准;严格的资格限制;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性;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具有发展成熟的专业组织。[1]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头人,其职业特征和要求与教师有着显著的不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并不适用于校长专业发展要求。校长职业的专业化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有完备的校长专业教育体系(培训体系);第二,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校长从业的依据;第三,建立起系统的伦理规范以约束校长的管理行为;第四,有明确的校长从业标准和要求;第五,进入校长行业有严格的资格限制;第六,校长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性;第七,校长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第八,已经建立起校长自己的专业组织并且发展成熟。[2]校长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化的实现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一方面校长队伍建设和专业化依赖于政府对其在职业资格、选聘条件、考核评估、薪酬待遇、级别晋升、专业组织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资格制度、聘任制度、评估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等制度保障。换句话说,校长职业的专业化不仅仅是校长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诉求,更是由政府主动的制度性导向行动。

专业发展与专业化不同,它是指校长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校长个人知识、理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自我更新。所谓“内在专业结构”[3],主要指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素养的构成情况。而“自我更新”可以说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伴随校长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覆盖校长专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不断地在实践工作中进行总结、反思,才能保证专业发展的有效实现。与此同时,校长还必须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因为一个人内在专业结构的演进和丰富,离不开个人的自主学习。校长拥有个人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同时也实行专业发展的自我管理,并且能够自觉地在日常管理生活中开展自我学习。长此以往,伴随职业发展的不断专业化,以及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校长自我设定的专业发展目标才能不断得以调整以适应教育发展的变动性以及时代的新要求。

二、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专业发展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专业发展现状如何?校长培训专门机构如何为校长专业发展搭建有力平台?如何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工作?如何通过提升校长专业发展水平促进义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了深入了解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因素,探讨推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我们通过选点抽样和无记名方式,对参加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155名小学和初中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5分,有效率达100%。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小学和初中校长所在学校以普通学校为主,且农村学校更多一些,也包含市级示范学校和省级示范学校。小学地区学校分布较为均匀,初中地区农村学校最多,有41所,城镇学校为19所,城市学校为13所。

(一)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专业发展概况

为了更加全面地展现和把握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专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我们依据江苏省教育厅提供的《中小学校长基本情况普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由于该普查表所提供的数据为几年前所统计,与现在的实际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出入,且表中有小部分(小于1%)校长的个人信息不完整或是有误,可能导致最终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但总体而言,我们还是能够从中看到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正职校长的学历情况

江苏省共有正职小学校长431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有51人,本科以下学历有1314人,本科学历者2951人。就整体而言,苏南小学校长的学历高于苏北和苏中小学校长,本科以上学历的南京、苏州与镇江三市就有28人,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本科以下学历者,苏北占的比例最高,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市和淮阴市分别是50.99%、39.04%、30.00%、26.97%、26.92%,其次是苏中地区。endprint

江苏省共有正职初中校长208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64人,本科以下学历的202人,本科学历者1815人。从整体来看,苏南初中校长的学历高于苏北和苏中小学校长,本科以上学历的,南京、无锡、苏州与镇江明显高于苏北和苏中地区。本科以下学历的比例,苏北和苏中地区明显高于苏南地区。

总体来看,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学历普遍较高,正职校长以本科学历为主,并有一百多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可以说,高学历背景为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队伍建设提供了稳固的专业知识基础,也为校长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正职校长近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情况

近三年来,江苏省小学正职校长共参加县级以上各类培训总计10235人次。平均每人参加培训2.3次。其中,国家级培训共计1401人次,省级培训共计2427人次,市级培训共计2835人次。

从参加各级培训地区差异来看,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校长以无锡最高,超过60%,常州超过50%,泰州超过40%,苏州、南通、连云港、镇江和宿迁超过30%,其余各市均在30%以下;参加过省级培训的,超过70%的有常州市,超过60%的有南通、苏州、无锡、连云港、镇江和泰州,超过50%的有淮安、泰州与宿迁,南京、徐州和盐城在50%以下。参加过地市级培训的,南通与常州超过90%,镇江与泰州超过80%,连云港超过70%,南京、无锡、苏州、扬州与宿迁超过60%,淮安与盐城超过50%,徐州最低,不足50%。参加过区县级培训的,南京、常州、苏州与南通超过90%,无锡、淮安、镇江、泰州与宿迁超过80%,徐州、连云港与扬州超过70%,盐城最低,不足70%。

从初中校长接受各级培训的情况来看,接受过国家级培训的初中校长768人,占全省校长的36.91%;接受过省级培训的初中校长1352人,占全省校长的64.97%;接受过地市级培训的初中校长1581人,占全省校长的75.97%%;接受过区县级培训的初中校长1765人,占全省校长的84.81%。从各市来看,接受过国家级培训的,泰州超过60%,无锡、常州与连云港超过50%,苏州与镇江超过40%,宿迁超过30%,其余各市在30%以下;接受过省级培训的,连云港超过80%,苏州、镇江、泰州与宿迁超过70%,无锡、常州、淮安、盐城与扬州超过60%,其余各市均在60%以下;接受过地市级培训的,常州、南通与泰州超过90%,徐州最低,为60.37%;接受过区县级培训的,南京、苏州与南通超过90%,徐州为64.07%。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关于最高学历和原始学历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参与调查的校长的原始学历总体水平不高,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其中专科占44%、中专占48%,加起来共占92%,本科毕业的校长较少,只占7%。而从最高学历来看,样本中拥有本科学历者已经占到93%,是初始学历7%的13.5倍,同时,还有5%的校长最高学历为硕士,专科学历的只剩1%。说明就学历而言,绝大多数校长重视学历进修,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在职学习等多种途径提升了自己的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

2.关于专业技术职务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53%的人初任校长时的专业技术职务是中小学中级教师,占到一半以上。其次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占38%,另外还有8%的人在初级职称时就担任了校长一职。经对比可见,通过校长职位的学习和锻炼,他们中已经有83%取得了中小学高级职称,甚至还有一人取得了中小学正高级职称。

3.关于普通话和英语水平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校长都有普通话等级证书,其中111人为二级乙等水平,30人为二级甲等水平,另有10人达到一级水平。这说明,一方面普通话等级证书作为目前教师职称评定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已经引起了校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并将其作为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加以学习,有效提高了校长队伍的普通话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江苏省继续教育学校校长群体的普通话水平较高。从英语水平来看,107位校长表示只能掌握简单口语(总人数的71.3%),达到大学四级水平的有23人,达到六级和熟练精通英语水平的分别只有2人和4人,此外,还有19人(总人数的12.6%)处于不懂英语的水平。这说明校长们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关于荣誉成果与研究成果

经任职前后对比可见,从学科类荣誉成果的数量来看,特级教师类并无变化,仍然是4人,占总人数的2.7%;市学科带头人人数增加了11人,增幅达7%;而市优青和区县学科带头人都出现了减少。其原因可能是部分校长担任行政职务后,多忙于行政业务,对学科业务发展有所影响。但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校长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在任职前已经具有了相当优秀的专业基础,有101人拥有区县学科带头人称号,占到了65.16%。在回答个人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时,82%的人认为成功主要还是靠自我奋斗;有16%的人认为是领导重视,7.3%的人选择了机遇降临。由此可见,在对职业发展与个人成就的归因问题上,绝大多数校长认为关键取决于个人努力和奋斗。这说明,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从个人科研成果和主持课题研究级别的统计数据来看,共有128位校长拥有个人教科研成果,占总人数的85.3%,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4个、市级53个、区级18个。此外,校长参与课题研究比例也较高,占82.7%的校长主持过课题研究,其中还包括了3个国家级课题。说明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重视教科研工作,愿意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并且能够取得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参与调查的校长中,出版1本个人专著的有5人;出版2本、4本、5本个人专著的各有1人;共有8人(总人数的5.3%)出版了16本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的有14人,发表2篇文章的有12人,发表3篇文章的有9人,发表4篇文章的有8人,发表5篇文章的有3人,发表6篇文章的有1人,发表12篇之多的有1人,共有48人(总人数的3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30篇文章,平均每人0.87篇。可见,尽管校长重视科研工作,并有主持科研项目的工作经历,但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科研素养总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endprint

5.担任校长职务前后参与培训情况

对比表1、表2,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后所参与的继续教育,除管理类培训略有增加外,学科类培训、德育类培训和心理类培训参与数都略有降低。参与省级以上培训的人数有所增加,说明任职后参加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有所增加。总体而言,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参与培训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平均每人每年都会有2-3次参加各类培训的机会。

三、推进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专业发展的可能路径

校长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发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校长队伍如何由“经验”走向“科学”,从“长官”走向“专家”,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4]近年来,对校长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长不再被看做只是针对现状执行上层政策的被动管理者,而是要有意识、有能力主动澄清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并且带领学校教师一起规划学校的发展。可以说,今天的环境对校长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笔者依据以上对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特别是正职校长队伍学历起点高、职后培训机会多、专业成长自主性强、科研水平总体不高等特点,提出进一步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围绕校长专业发展标准,加大校长培训力度和效度,开发多元职后培育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校长在职培训分为提高培训和骨干校长高级研修两种形式。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在职培训是提高中小学校长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参加培训是校长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指导下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另外,为提高校长专业培训的质量,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培训教师认证制度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亟待研究的项目。[5]

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校长队伍建设与发展中培训模式单一的问题,首先要将校长专业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作为校长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其次,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根据校长职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招生计划,有的放矢地培养高层次中小学校长。第三,结合时代发展新要求,创新校长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联合培养校长的新机制。鼓励综合性大学优秀毕业生从事校长职业。第四,重视科研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整体而言,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正职校长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校长所占比例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长对专业发展的自我认识和眼界的提升。因此,应在校长职后培训中加大对校长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提升校长队伍的总体科研水平,培养校长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终身学习机制,培育卓越的创新型校长

面对新的环境和更高的时代要求,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推进迫在眉睫。能否为校长专业发展创设一种理想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校长队伍建设的水平。首先,要转变观念,认清校长专业发展是校长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校长职业成熟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其次,将终身学习贯穿校长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管理实践,通过专业发展学习建设有效领导和学习型团体。第三,努力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校长教育体系。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校长。为了培养造就高端校长人才,应大力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探索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形成管理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参考文献:

[1][2]褚宏启,贾继娥.我国校长专业标准:背景、结构与前景[J].中国教育学刊,2013(7).

[3]鲍东明.校长走向职业化or走向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4-02-10.

[4]杨海燕.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5]龙登丽,付甫剑.民族地区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7(3).

责任编辑:丁伟红

Current Situation Survey of Headmast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Jiangsu Compulsory Education

HAN Yi-feng

(Jiangsu No. 2 Normal College, 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Jiangsu compulsory educational headmasters are characterized with higher diploma, more post-service 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stronger autonom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motion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taff improvement should start from the clarifying of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between headmasters'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evelop training courses according to some criteria, strengthen the extent and validity of training, and create diversified post-service nurturing modes with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for excellent headmasters.

篇5:教师党员主题教育调研访谈提纲

二、谈谈您的从教初心。请您对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谈谈教师如何实现课堂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

四、明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谈谈您对哪方面的工作最为满意或比较满意?还对哪些方面的工作有意见和建议?

五、谈谈您及身边的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您最希望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

六、您参加过哪些培训?觉得效果如何?谈谈您对教师培训或培养的意见和建议。(青年教师)

七、谈谈对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及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骨干教师)

八、谈谈您对学校学院各类人才计划,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高层次人才)

篇6: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访谈对象:

幼儿园“国学班”班长

老师 时间:

****年**月**日 访谈记录人:

主要问题如下:

1.“国学班”的孩子们是否乐于接受本班的教学,是否感兴趣?老师们是否支持“国学班”的建设与发展?家长们的反映如何?

2.作为班长您认为本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班级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呢?老师们在本班授课是否有不同压力?原因都来自哪些方面?

3.这样的差别决定了本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怎样的特点?比如教材的选取,教师的备课准备、活动或游戏方式都与其他班级有怎样的不同之处?

4.教学工作开展的顺利吗?家长是否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5.“国学班”都取得了哪些教育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有别于其他班的孩子们?请举例说明。家长们对此是否觉得满意?

6.对于“国学班”的现状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并评价。觉得需要哪些方面的改进?

篇7: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占公办高校总数93.5%的省属高校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其重要地位。山东省是高等教育大省, 截至2011年,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达134所 (中央属高校3所) , 数量仅次于江苏省, 居全国第二位。其中, 本科院校63所, 省属高校占了大多数。这些省属高校的校长是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群体。他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深远, 因而走近并了解他们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脉络, 汲取经验, 预测未来。

最近, 黄琦同志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校长访谈录》, 收录了14位省属普通本科现任或原任校长的访谈纪录,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大学校长的机会, 聆听他们的远见卓识。

本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展示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

该书汇集了山东省14位高校校长关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谈话内容。对每位接受访谈的校长先做了“人物”简介, 交代访谈的时间和具体地点。然后根据内容分成若干板块分别记述访谈内容。板块的设计, 都是针对人们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困惑和认识的, 其实, 就是关于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的全面展示。许多访谈内容, 既立足高等教育当前现实, 又展望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刻剖析, 又有现实层面的明确解答;既肯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可资借鉴和大力弘扬的好经验、好做法, 又挑明了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和偏差。从一定意义上说, 该书是编著者为读者提供了一桌“问计高等教育改革”的盛宴, 读之使人深受启发。

尽管校长们谈论的话题, 内容多样, 角度不同, 但核心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那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校长们思考最多的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问题。当前, 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 全国高等学校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缺乏特色、发展方向趋同的同质化现象。大多数高校还是一个模式、一种发展路径, 按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 造成了“千校一面”“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局面。如何立足实际、科学定位、实现特色发展, 成为当前高校现代化建设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许多校长的谈论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好这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展开, 紧跟国家和全省战略部署, 密切结合区位和学校实际, 发挥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国外访学经验等优势, 在发展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教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定位、科学研究定位等方面, 进行了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思考, 对克服高等学校的同质化、促进特色发展, 具有重要的启导意义。

二、诠释焦点和热点

14位接受访谈的校长围绕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坦诚地进行了交流, 真实地表达了态度和主张。访谈内容覆盖了市场经济与教育转型、知识传承与教育创新、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教育行政化、办学自主权、多校区办学、教授治学、现代大学师生关系、教学与科研关系、人才队伍建设、政产学研融合, 以及艺术教育、女子教育等问题。校长们观点鲜明, 信息丰富, 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 分析问题能抓住要害, 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赵彦修校长提出的“理想的大学要真正按照功能去做, 而不是按照功利去做”的观点可谓切中肯綮、一语中的。尽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不能不受市场经济所制约, 但是, 大学不能过度追求功利, 校长应该专心治校办学, 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谈及大学的要害问题, 温孚江校长则是直言“大学的要害就三个:学术至上、育人至上、管理至上”, “国家对高等教育负有责任”, 要做到“三权统一、三位一体”。针对目前社会上广为关注的少数大学生道德滑坡、文明缺失等问题, 王崇杰校长则大声疾呼“要让大学生对传统历史文化有敬畏感”“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才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定位、发展, 韩延明校长提出了要办有规律、有规划、有规矩、有规模的大学;要办有德性、有实力、有创新、有特色的大学;要办有理想、有理念、有理论、有理性的大学;要办强配置、高质量, 有核心竞争力、有社会美誉度的, 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 受人尊重的大学。就“教授治学”问题, 韩校长认为, “教授治学”比“教授治校”更符合中国高校现实。而“教授治学治什么?一治教学, 二治学科, 三治学术, 四治学风”。他还提出“办大学要遵循三大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发展规律”。这些, 凸显了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理论水平。还有, 马连湘校长对“政、产、学、研相融合”这一新观点的阐释, 王春秋校长提出多校区管理的“错位发展”模式, 程新校长提出的“大学的科学研究必须反哺教学”的观点, 夏临华书记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张新义校长对地方大学布局的规划, 孙秀丽、范素华校长关于女子教育的探析, 潘鲁生、张志民校长关于艺术教育的阐述, 都能提高人们对大学教育的认识。尤其是潘鲁生校长的预见:“中国大学冲击世界一流, 很可能在艺术院校中率先突破。”我也有此预感。纵览《大学校长访谈录》一书, 校长们从办学实践出发所提出的有理有据的观点、见解, 鞭辟入里。

当然, 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 校长们的某些观点与言论, 有的可能还可以进一步商榷。

三、精心设计的访谈

编著者黄琦同志曾经担任过多所高校的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领导管理的经验深有体会。因此, 访谈问题的设计, 明确、深刻、巧妙、有序。所提问题, 既基本涵盖了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 又针对受访者的特点;采访之前认真“备课”, 充分准备, 根据各位校长不同的专业特长、经历背景、学校实际等, 设计谈话提纲, 确定谈话内容, 引导谈话导向, 充分发挥了每一位受访者的最大优势, 以一问一答的方式, 引导他们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在一问一答之间, 呈献给读者的是对问题的剖析和挖掘, 对矛盾的忧虑和思索, 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没有掩饰、没有回避、没有唱高调和耍辞令。在坦诚交流中汇聚了这些校长们关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真知灼见。

对每位校长访谈之后, 都有“采访后记”, 记述采访过程中的情景。特别是介绍了被采访者的工作经历、性格爱好, 以及学校发展历史、校园风物等, 补充和丰富了对学校、校长及其观点的了解和理解, 增加了读者的感性认识。

篇8: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 朱时宏将“育人”确定为办学思想的核心, 逐渐形成了“育人为本, 因性育人, 育人以德”的办学思想。在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任职期间, 倡导并成功实施“德育小班化”“培元课程”等办学策略, 相关课题获得了省市级、国家级立项, 学校也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新学校逐渐发展成为鄞州区乃至宁波市颇负盛名的初级中学, 办学事迹曾相继得到《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等媒体专题报道;撰写学术论文多篇, 其中《校长办学的四重境界》《“必须、应该、可以”对应的境界》等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等专业刊物。

记者朱校长, 您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卓越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 开展了乡村教育运动, 试图通过发展乡村教育, 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和文明意识, 达到拯救农村的目的。时至今日, 农村教育的有些旧问题依然存在, 有些新问题正在产生。您之所以放弃城里优越的条件, 举家来到梅山学校这所海岛学校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是否也受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

朱时宏是的。“农不重师, 则农必破产”, 陶行知先生倡导“以乡村学校为改造乡村生活之中心, 乡村教员为改造乡村生活之灵魂”, 并发出“到乡村去”的号召, 曾经引无数热血青年献身中国的乡村教育改造。虽然相隔大半个世纪, 我愿追随陶行知老先生的步伐, 到乡村去办学, 到乡村做教育。

2012年下半年, 我来到了梅山岛, 在满足我教育情怀的同时, 面对海岛 (五个国家级保税港区之一) 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和与之不相匹配的教育现状, 强烈的矛盾冲突不断鞭策我思考和探索:我们为什么要办学?我们究竟该办一所怎样的学校?

记者那么思考和探索的结果是什么?

朱时宏我一直认为, 因为有学生学的需要, 才有了学校这一场所的产生。学校是育人的地方,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为学生而办, 但同时也是为社会而办。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办一所“接地气”的学校, 接梅山的地气, 取梅山的灵气, 让办学有底气, 不仅满足梅山的学子、家长和社会的需要, 而且还能通过学校的办学行为去影响、去辐射海岛居民, 真正让梅山学校成为岛民教育的重要窗口。

面对海岛家长普遍不重视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校特邀请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来校作了精彩的讲座, 促使家长们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 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面对开家长会时家长们乱停乱放车辆、大声喧哗、抽烟等不良行为, 我们也借机引导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 再开家长会时, 我们惊喜地发现家长的行为发生了转变。为了让社会更加了解学校、走近学校, 我们在寒暑假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些实践性作业, 如收集“梅山元素”、感受梅山文化, 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运动会、文艺节、民俗节等活动。面对大量贫困学生, 学校多方奔走, 借助各部门和企业的力量结对困难学子, 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如今, 身处梅山的我越来越感受到:学校不是校长的, 学校也不仅仅是师生的, 学校更应该是老百姓的。为此, 在新学校的很多设计上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需求。

记者一谈到新校区, 我觉得您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想新校区的建设, 大到整体的布局, 小至一砖一瓦的选择, 都凝聚着您的心血, 也蕴含了您的办学理念。

朱时宏任何一所学校, 我认为在建设中都应该充分考虑乡土文化、东方文化、国际文化和未来文化, 只有把多种元素考虑进去, 才有可能培养大气的学生。

我们学校的Logo, 是由舵改变而来的。人生就是一次航行, 在航行的过程中会遇到暗礁、疾风、骤雨等等艰难困苦, 我们只有把握好自己手中的舵, 按照一定的航线前进, 才能抵御航行中千难万险的严重威胁, 航行出我们的个性和灿烂。由此, 学校的Logo我们就从舵演变而来。梅山由五个村组成, 恰好梅花花瓣也是五瓣, 所以我们学校的舵的把手就由五个小朋友手拉手组成, 下面两个宝宝 (蓝色, 编者注) 代表海洋, 上面三个宝宝 (红色, 编者注) 代表大海上初升的太阳, 寓意梅山学校蒸蒸日上。

我们新校区的图书馆和体育馆, 大门在学校正大门的外面, 真正做到向大众开放, 这也是在与社会分享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彰显出“学校是社会的学校”这一理念。

我们运动场的个性化看台———“学海书山图”, 其设计是从普通的看台改变而来的, 最大亮点为内含东方书轴、海岛平台和未来三个亭子:书轴东边已经打开, 代表向东是希望, 很有个性的三个亭子错位排列组成了一个“山”字, “学海书山图”中的“学、海、书、山”四字除了紧扣梅山学校的位置 (取“梅山”的“山”、“海岛”的“海”) 和性质 (取“学校”的“学”、“书本的“书”) , 还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希望学生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勤奋好学。

另外, 我们学校的主通道———“西新行知途”“扬帆起航亭”, 其设计无不向社会传递着梅山学校愿意以开放的胸怀, 接纳和传授百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并将我们“求新知”“求能力”的涵义传达给每一位来此的客人。我们要办的是“接地气”的学校, 有更强烈的生活气息、人文精神, 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将梅山培育成“有人气”的教育土壤。

记者您的介绍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您对这份事业的执着, 甚至着魔。我想在整个过程中, 您一定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我觉得您都是幸福的, 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 您是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的。

朱时宏是的。其实我并不想太多地谈及我们的办学困难, 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 也会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尤其是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 而我们的学校也正越来越焕发着朝气。

人生本应该充盈着快乐和浪漫, 包括教师的育人, 也包括学生的读书。面对岛上大量缺少精神关爱的孩子,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走访了近四分之一的家庭, 每一个节假日, 我必然会想到他们, 并带一部分孩子进行观潮、烧烤、爬山等活动。其实, 静静的陪伴也是一种教育。上学期学校组建了取名为“梅山一号”的学习小组,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学。一次, 我带他们去建设中的新学校, 走到“学海书山图”时, 由一个学生起头, 大家集体朗诵起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来……此时此景, 顿时让我感受到教育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

记者就像您说的:“教育是一件浪漫的事。”这一点从您的一系列“浪漫”的举动中也能感受到。我想,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在学生人格的培养上, 您也一定有很多适合海岛孩子的创新之举。

朱时宏其实培养怎样的学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 来到梅山学校后, 我将此进一步归纳为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东方精神、世界胸怀、未来眼光”。我希望梅山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传承梅山的历史文化, 以作为一名梅山人为荣, 因此我们将在新学校打造一个“梅山印记”陈列室, 不仅仅记录梅山学校的校史, 更记录梅山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我们正组建规模庞大的学生社团, 带领学生考察岛上的动物、植物等, 让我们的足迹遍布梅山, 让梅山的印记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头。我所谓的“东方精神”更多地指向中华传统文化, 所以我们会在新学校的报告厅楼顶建设“名人堂”, 将中华传统文化名人雕塑于此。我们也会继续传承梅山的武术水浒名拳、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尽管学校的大部分孩子因为家庭原因, 很少有接触外界的机会, 但我们愿意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我们的课程将作出重大的调整, 即在执行和完成规定的学科课程基础上, 运行学校的多元课程体系, 实施“六元素养”培植课程, 为学生的发展“固本培元”。与此同时, 我们将请大学教授、专家、名家来校讲学, 创造条件在寒暑假带领学生外出游学, 培养孩子们的“世界胸怀”和“未来眼光。”

记者根植于梅山的海岛文化办学, 并希望通过办学对梅山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想, 这就是您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我相信, 在您和梅山学校全体师生以及所有梅山人的努力下, 梅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9: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校长:火炬学校是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斥资近1亿元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学校。这是湘潭高新区管委会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高新特点的教育发展大举措, 既将原有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 又优化了经济投资环境。两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湘潭高新区管委会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记者:火炬学校的硬件建设、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校长:火炬学校是一所公办学校, 其硬件建设比较先进。学校占地面积90亩, 总建筑面积30475平方米;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建筑清新典雅、功能齐全, 环境优雅别致、引人入胜;教学设施完善、装备一流, 艺体馆、天文台、舞蹈室、小白帆电视台、机器人实验基地等特色教育场地更是独树一帜。

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是:秉承“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和进步”的办学理念, 立足“高素养、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学宗旨, 以“追求卓越”为校训, 力争将学校办成“市内领先、省内一流、教育高质、管理高效”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基地。

记者:如何保证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能顺利实施?如何确保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你认为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校长:要实现学校发展的总目标, 我的设想是分两步走:先用2~3年的时间夯实基础, 全面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主动构建并完善适应未来需要的办学模式, 初步形成学校内涵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的框架。再用3~5年的时间扎实推进, 在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强化优势, 突出特色, 主动、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办学水平。

要完成既定目标, 要靠高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 更要靠我们教师齐心协力地去奋斗。

学校目前的发展态势是迅猛的、良好的。两年多来, 火炬学校取得的成就有:成功通过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验收;被授予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生获国家级奖47人次, 省级奖139人次, 市、区级奖552人次;教师获国家级奖56人次, 省级奖155人次, 市、区级奖357人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9名, 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 均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 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 特级教师2人, 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23人。当然, 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要知道, 我们是一所全新的学校, 发展才刚刚起步, 要实现我们的目标, 其间必定要经历艰难困苦, 我们大家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我对学校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记者:火炬学校是怎样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

校长:我始终认为教师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关键。因此,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的办法是:活动塑造, 专家引领, 校本教研, 体制激励。

活动可以塑造团结奋进的队伍。建校之初, 我们开展了教师联欢群英会、教师篮球赛等一系列活动, 迅速融洽了来自各方的教师之间的关系。随后, 我们又接连开展了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户外拓展培训等活动, 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其中, 以年级组和教研组为单位的团队比武、联谊活动更是每期必做的项目。这些活动, 激活了教师内心的活力, 促进了教师团队相互之间的了解, 增强了战斗力。

在注重团队精神培养的同时, 学校尤其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 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为了给老师提供迅速成长的平台, 我们利用一切机会邀请专家来校指导, 做现场的引领。每个学期, 我们都会邀请我市各学科的教研员来校视导, 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准备好了研究的课例, 有时候是随堂听课, 有时候则是借着承接某项教研活动之机来进行。至今, 我们先后邀请了全省、全国知名的小数专家、小语专家、团省委少工部长等几十位专家来校指导。除了“请进来”以外, 我们更多的是“送出去”。每学期, 参加省级以上 (含省级) 培训的都在30人次以上, 市级培训60人次以上, 培训的内容涵盖所有学科。然后以受培训的老师反思、上汇报课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每一位老师, 起到“一人培训、多人受益”的效果。当然, 无论是“请进来”, 还是“走出去”, 现场引领只是专家引领的方式之一, 我们还要求老师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更多的途径向名师学习, 找专家引领。

以校为本, 是我们进行教师培训、校本教研时所遵循的原则。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的老师已经逐渐摸索出一些门道, 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我们已经开出了围棋、街舞、民族舞、形体、机器人等选修课程, 我们研究的课题每期都分别编写了《课题研究通讯》, 我们的教育论坛在以会议和网络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的教研组有一点很值得引以为豪, 那就是到目前为止, 我校承办全市的各学科赛课、研讨活动等, 都是由教研组直接承办的, 从方案的制定、活动的组织与接待, 到事后的评议和总结, 全部都在教研组内完成。我认为, 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最直接的成果之一。

同时, 为了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坚守教学一线的岗位, 我们在体制上也予以创新, 所有教师一律竞聘上岗, 骨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进入“骨干教师系列”还是进入“行政管理系列”, 同时, 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的评选、认定及管理方案》, 在当选之年内, 能履行相应职责并经考核合格者, 骨干教师可享受5000元的津贴, 学科带头人可享受8000元的津贴, 首席教师可享受10000元的津贴, 而且优先参加有关教研和学术交流、培训活动。

记者:火炬学校开展了哪些特色的学生活动?

校长:我们学生的活动比较多, 如“淘书乐”“废纸换再生纸”“校园环保标语设计”“科普知识竞赛”等。经过两年的磨合, 有些系列活动已成为常态下的活动, 如10月份的体育节、11月份的科技节、12月份的读书节等, 有些活动则结合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或者传统节日而进行, 还有些活动已经融入我们的选修课程之中。科学实践活动和经典诵读, 则是我校正在进行的特色活动。

我校的科学实践基地包括机器人实验基地、气象站、科技馆、天文台、生物园、科学多功能实验室等。其中, 机器人代表队成立于2007年4月, 虽说成立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 但是当年成立当年参赛即获得了不错的成绩。2007年7月参加在重庆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FVC项目, 小组赛以全胜战绩出线, 获得全国二等奖。当年12月参加了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 获得了全国三等奖。2008年5月参加市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 十名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2008年7月参加在长沙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VEX项目, 以省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晋级全国赛, 获得全国三等奖。2008年12月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 获得小学组常规赛全国一等奖。

记者:你原来是另外一所学校的校长, 各方面的待遇都非常不错, 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么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零起点的火炬学校?

校长:火炬学校的创立在社会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高新区管委会的这一决策本身具有前瞻性, 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给了火炬学校一个最厚实的基础, 也让我对学校的前景有着极大的憧憬和信心。火炬学校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更具挑战性的机会, 这对每一个愿意投身其中的人来说, 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其实, 我也是一个揣着教育理想的梦者。回顾这两年多来, 创业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困难的挣扎, 我都经历了。前面的路不管怎样, 我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我坚信全体火炬人都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记者:在2009年, 你和你所领导的火炬学校将有什么样的新举措?

校长:2009年是火炬学校开办的第三年。这是一个从无到有, 从陌生到熟悉, 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现在看来, 有些理念和做法, 我们是比较超前的, 看了教育部2009年的工作要点, 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某些想法。在实践中已经被我们证实是对的, 我们将坚持并做精做强, 例如我们的科学实践基地建设、经典诵读、选修课程等。当然, 也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规划和探索, 例如制定教师新一轮的五年培训计划、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等。

上一篇:初中母亲节感恩演讲稿下一篇:九年制学校校务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