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导师计划

2024-07-24

全员育人导师计划(精选6篇)

篇1:全员育人导师计划

小学六年级全员育人导师计划

为了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导航”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在小学阶段是向初中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心,鼓励和帮助。那么应该注意学生的心里变化、学习方面以及交往方面的改变。学生的心理特点 个性差别大:六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很容易接受别人的评价并产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情绪不稳定:生活经验不足,他们经常在陌生、严肃、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在教育学生中要掌握技巧,常夸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关,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督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学生的交往方面:三年级的学生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选择朋友往往是从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不能真正的体会友谊时什么,这时就要求父母多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帮助孩子在成绩、能力素质和品德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3、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

三、导师职责

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心学生的生活,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三)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教育学生严肃校规校纪,纠正不良习惯,遵守法律、法令和社会公德,敢于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能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

四、主要方法途径

“全员育人导师制” 采取“四导”策略,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导师坚持做到“五必须”,即导师“每天必须有一个微笑,每天必须有一声问候,每周必须有一次谈心,每周必须有一次面批作业,每月必须有一次家长联系”。

(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

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对受导学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辅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

(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导师工作总结

刘全玲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自从我们年级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经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果。在与各位同学的朝夕相处中,我也感觉收获颇多。现在我将本阶段的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全员育人开始以后,我给6个学生召开会议,确定小组的组长,给他们提出了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要求,并记录他们的生日、家庭住址父母单位和电话以及宿舍号。在第一时间提升了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小组育人活动的展开。

全员育人实施过程中,我对联系的6名学生,分析他们的个性特长,调查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思想状况,与他们探讨学习方法,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真正和学生一道负起对学习过程的责任,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向所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并接受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与学生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既教书又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要我们能换位思考一下,能确实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与他们交流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二、每周批阅学生的成长记录,根据他们的所写所想所感,及时了解每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这阶段中遇到的困难,在给他们写的批语中为他们出谋划策,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经过沟通后,几个原来认为写成长记录无用的同学也开始认真记录每天的得与失了。

三、与学生共同进餐的过程中,我会点评每一位同学在上周的表现,然后让组内成员互相表扬,比如说一下在上周中你认为那些同学比较努力,他怎样努力了等等。这样有些同学受到了表扬,在这一周的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而另外的同学也会以这些同学作为榜样,积极上进。

四、在开展小组活动这个项目上,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没有取得大的成果,希望能和其他老师交流一下,向他们学习。

导师工作总结

刘全玲

篇2:全员育人导师计划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学期特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如下:

1、思想引导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各类学生积极、进步。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2、学业辅导

(1)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业基础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定期向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3)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3、生活指导

(1)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2)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心理疏导

篇3: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究

一、渊源与沿革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 最早出现于1379年兴建的英国牛津大学, 其创始人是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采用导师制, 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 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因此, 从导师制的起源看, 它最早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并主要用于研究生教育, 是作为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术指导的教学制度而存在的。

上世纪90年代起, 只有在高等教育阶段才能享受到的导师制, 在我国中小学校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如浙江长兴中学实行的是“德育导师制”, 具体地说就是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北京八十中致力于为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导师, 指导学生的深入发展;高明一中借鉴其他学校培优扶差的经验, 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 实行了“学科导师制”的教学模式; 还有一些学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建立科研导师制等。

到21世纪,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接受并创造性的实施导师制, 2004年, 日照实验中学开始试行全员育人导师制, 2006年其申报的“寄宿制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实验研究”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规划课题;2009年, 日照一中开发的课题“师生成长共同体”, 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二、发展与完善

导师制在中学的施行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初期的导师制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德育导师制, 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的思想,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绪、交往等问题。二是学业导师制,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为提高个别学生的学业成绩而配备的学业辅导型“导师”, 表现为导师承包边缘生、希望生, 为他们补弱、提高。三是生活导师制, 让教师承包学生宿舍, 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指导。四是选课导师制, 指导学生选择选修课程。德育导师制, 是用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的, 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心理健康成长给予了支持和保障, 但学生的烦恼大多来自学习, 导师的工作不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教育效果就难以有保证。学业导师制, 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设, 并且指导的也是个别学生, 专门为考试服务, 与导师的实质含义相差太远。生活导师制, 符合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 以宿舍为小组承包给导师, 减轻了班主任和学校的管理压力, 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但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成了卫生导师, 纪律导师。选课导师制, 导师帮助学生选择选修课程, 规划学生的发展方向, 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起到了引导作用, 但职责所限, 导师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与展望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笔者认为其在实施中会经历两个发展阶段, 即制度保障阶段和理念引领阶段。

制度保障阶段是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目标是推广落实, 追求实效。这一阶段一般要做好以下工作: ( 1) 确立导育关系:导师和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悦纳的关系, 通过确定导师队伍、确定学生对象、报名和人数平衡、师生职责协议等步骤来完成。 ( 2) 建立运行机制:1谈心汇报制度, 通过口头、书信、周记等形式开展。2家长联络制度, 将导师工作情况通报给学生家长, 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协作, 提高导师工作的实效; 通过电访或家访, 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 以给予切实的指导。3活动交流制度, 不限于个别指导, 根据需要, 可以组织座谈会、讨论会、联谊会、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总结表彰会等。4分析会诊制度, 根据一些情况作好分析工作, 会诊可以由导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学校领导提起, 年级委员会或学校组织进行, 邀请有关导师、班主任、学校领导和校外专家进行。5工作手册记录制度, 详细记录《导师工作手册》 ( 电子版、传统版) 。6学生档案制度, 从关注学生成长、积累工作资料、评定导师实绩、评价学生成长等方面建立学生档案制度。7绩效评价制度, 实施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有导师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奖惩机制。

理念引领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制度的弱化。实施初期以严密的制度和精细化的管理来保障落实, 是推动育人工作全面开展的有效之举, 而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育人工作常态化以后, 制度要求就成了一种外在形式, 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弱化制度要求, 注重育人实效。二是职能的强化。现行导师制给教师们划分了各自的责任田, 育人职能只是在小团体内得到充分的体现, 但育人职能是不受限制的, 每位教师最终还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育人职能的最大化。三是理念的内化。随着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化, 育人为本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 并贯穿于学校的每项工作中, 形成学校新的育人理念和文化内涵。

四、困境与突破

如果以最初我们对导师制所抱有的积极期望以及它本身所应该具备的功能来衡量, 导师制的实际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 效果也在呈逐渐下滑趋势, 个中缘由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

第一, 导师缺乏育人动力, 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一是考核问题。教师非常看重年终考核, 因为考核结果往往是教师参评教学能手、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而高中学校对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还是教学成绩,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还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中。因此, 从实际功利出发, 老师们对育人工作兴趣不大。另外, 从导师考核结果来看, “优秀导师”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与聘任中体现得不够及时、充分, 是否“优秀”和“不称职”, 对老师们没有太大影响。二是工作强度问题, 育人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高中课程时间紧、任务重, 教师在校时间有限, 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使导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 评价手段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不强, 评价结果不能充分反映导师工作成效。一是显性要求, 形式严重。为保障导师制的实施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要求, 如谈话记录, 成长档案等, 只是对导师工作方式和频率上提出了要求, 但这些档案记录中只反映了工作的过程, 不能体现工作的成效, 难免出现形式主义和滥竽充数的现象。二是隐性要求, 难以落实。导师在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开展的育人工作更多的是体现了对学生影响和感化的隐性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导师是凭着爱心和责任心去开展工作, 如果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坚定的职业操守, 育人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第三, 导师开展工作缺乏一个有形的空间作为载体, 从而使其工作过程难以显现。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可以依托班级来进行, 从对班级的常规评价和各科学习成绩中, 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班主任的工作状况。而导师的工作对象是分散的, 缺乏班级这样一个整体的有形空间作为依托, 从而导致管理者对导师工作的过程状态很难了解和掌握。同时, 正因为缺乏开展工作的有形载体, 也让导师们工作起来难以有效控制和按序实施。

导师制从最初实施的那一天起就不断冲击着应试教育下的育人模式, 在教育观和质量观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但实施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不可逆转, 如何尽快走出应试教育模式, 推动全员育人导师制深入实施, 需要我们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第一, 加强理念引领, 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弥补应试教育下育人职责的缺失, 需要学校进一步转变育人观、质量观, 提高教职工全员育人的思想认识。首先,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价值性举措, 需要校长的价值引领, 校长要带领教育干部, 沉到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调研、指导、参与全员育人工作, 当好导师的导师, 也“承包”一定数量的学生, 以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 激发教师参与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其次, 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家长广泛了解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内涵、策略, 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双向互动”家长会, 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再次, 定期不定期地对导师工作进行督查, 适时开展针对全员育人的“深度访谈”, 搭建起学校干部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确保学校的规定和要求落实到位。

第二, 创新评价模式,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一是在评价理念上, 要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切实减轻导师“导”的压力, 不必针对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对导师进行评价, 而是针对受导学生发展中原来最强势或者最薄弱的环节的完善情况进行评估, 进而对导师进行评价, 切实增强导师全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如, 对有特长的学生, 导师就要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上下功夫;单亲家庭的学生, 一般容易存在着心理问题, 导师可以有的放矢地重点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 给予情感上的关注; 针对学困生, 给予充分激励的同时, 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辅导。二要在评价方式上, 要实施多主体评价。导师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导师自我评价, 学校领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进行评价, 突出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每个导师更好地反思自身工作措施和成效。三要在评价策略上, 实施激励性评价。导师工作成效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 在导师评价中, 学生最有发言权。

篇4:全员育人导师计划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98%的学生住校。实行导师制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宿舍内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帮助和关爱,建立自然、亲密、和谐的导育关系。它包含两个“全体”: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育人;二是全体任课教师都做导师,每位导师都有责任宿舍,都要对责任宿舍里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确定导师及责任宿舍。根据导师自愿选择宿舍和宿舍学生自愿选择导师的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导师和责任宿舍,并予以公布。

2、明确导师的职责。导师要对自己责任宿舍内的学生适时地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

3、建立管理和评价制度,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比如:建立班级会商制度、师生谈心交流汇报制度和档案制度等。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行,为学生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作为一名班主任和导师,我深感责任的重大。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导师的适时点拨与正确疏导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于是,我利用可能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尽量多与学生谈心、沟通,在了解和理解他们的基础上,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那是2006年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晚上,作为导师,我走进了319宿舍。窗外雪花飘飘,宿舍内暖意融融,我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春节里各自最开心的事情。当熄灯铃响起的时候,我轻轻闭门离开宿舍,偶然发现一个同学正面对着窗子凝视着远处……

原来,我忽略了一向沉默的张凡同学。我后悔自己忘记了一颗年轻而紧闭的心灵。张凡一向善于思考,经常出人意料地说出一些新观点,但他几乎不与老师、同学交往。作为他的老师,我一直没有走进他的心灵,现在我成了他的导师,应该尽快找到突破口,帮助他走出封闭的境地。

第二天,校园美丽的雪景令人陶醉,我引导同学们写关于雪的诗,同学们都很踊跃,唯独张凡望着窗外,好像进入了另一个天地。我点了张凡的名字,他眼睛仍是朝外,但很投入地吟出了几句:

唯有寒冷的包裹,我才洁白无瑕;

如果给我温暖,我会化作一滴眼泪渗入地下!

张凡的小诗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中午我找到张凡,首先肯定了他的诗精致、很有意境。然后经过一番交流,我了解到张凡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懂得不少道理。在生活中,他觉得身边的人都很俗气,没有大志,感觉自己是鹤立鸡群。到了高中,他感到与别人没有共同语言,于是就封闭了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对他几乎丧失了信心。他自己一点也找不到学习的感觉,不清楚自己在想些什么,自己像是虚无的影子。

面对张凡,我首先赞许了他积极的一面,并感谢他对我的信任。我告诉他,一个人勇于剖析自己是非常了不起的。然后,我和他谈了鹤立鸡群感受的利弊,让他明白一个人只有客观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以后每次到他们宿舍,我都有意识地让张凡发表见解,有时还提醒张凡注意与同学分享快乐。渐渐地,他开始融入到同学之中,并成了班级中很活跃的一员。

事实证明,这种在“教室外”的交流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自然,管理更加人性化,有时,它能达到课堂上难以达到的管理效应。

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外,导师制管理还要求我们在学业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比如:我帮助学生设计、构思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高中阶段的大计划,以及短期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监督他们执行。

篇5: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工作发展计划

二年级四班

一、指导思想: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着手,针对行为偏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潜能难以充分发展的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思想引导和生活指导,带动、影响促进所有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这次“全员育人”活动中,我主要负责张译璇、王浩宇、董玉克、李长润、马晓燕、邢润泽、7名同学,其中张译璇这名学生性格内向,不太爱与他人交流,在课堂上也不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李长润这名同学在课堂上经常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课后经常无缘无故招惹其他同学,对待同学不友善;马晓燕、王浩宇这两位同学上课认真听讲,但回答问题不够主动,不会的问题不能够主动问老师与同学,不善于与他人交流;邢润泽这名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好,但身为小组长及班委成员不能够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对待学习外的工作很散漫;董玉克在学习上有些吃力,写作业时也总是马马虎虎,错误不断,学习习惯差。

三、导师工作职责:

1、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6、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并对学生的操行品德及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育人措施:

1、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切勿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3、每半月至少与学生个别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要求学生每半月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4、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5、努力帮助学生改掉一个不良习惯。

篇6: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1.把德育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育人为己任,教师必须教书育人、行政人员必须管理育人、职工必须服务育人,防止和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弊端。

2.班主任必须以做思想品德教育为中心,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科任教师要把德育渗透融合于各科学之中,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既管教又管导,根据个人在班任课的情况与班主任共负责任。

3.少先队要以队组织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育于学、寓教于管。一学期大队活动两次,中队活动每月一次。小队活动经常举行,要选拔培养和有指导地使用各级队干部、充分发挥其小主人的作用。

4.班主任管理每班学生的一日生活,学生检查小组每周轮值一天,定要求、定内容、定地域勤于检查,及时记载评分,开展表扬批评,德育管理负责人专管该项工作,天天收集评分表册,每周进行一次小结,并不定期召开教师会议,总结评比总值日和值日教师情况,奖罚兑现。

5.组织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家长会,不定期地举行对外开放日活动。

6.不平均发放班主任津贴,按完成育人工作量的多少和质的好差,根据资料、数据及有关反映,进入工作目标管理,适当拉开档次,实行按质按量取酬。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上一篇:市工业经济发展会议发言下一篇:电力管理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