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2024-07-20

农民增收问题思考(精选6篇)

篇1: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发展 产业 三农 新农村建设 增收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从纵向比较成效突出,但由于受地域和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横向比较,尚存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

较差,农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镇安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旧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原因是

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特别是蚕桑产业近年来不仅没发展扩大,反而在倒退。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这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

篇2: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又面临突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要全面建设包括百分之七十农业人口在内的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的小康,而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又在于加速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充实。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核心问题。农业战略性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等成为了重要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正文: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增收最难,因而相对而言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关注民生,都必经想尽一切办法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民增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突破,我们落实中央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在新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了实质性的历史成就。

农民增收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2004—2008 年农民增收连续五年超过300元,是建国以来首次突破性成就。尽管中央“三农”政策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力度如此之大,农民增收自己与自己比还算不错,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绝对额还是在继续扩大,相对差距也没有缩小。农民很努力,为增收在1亩3分地上做足了文章,今年种粮,明年种棉,后年种麻栽蚕;前年养猪,去年养羊,今年养牛,就是难以增收。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农业作为生产生命产品的产业,它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而这种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抵减了它的经济效益。用两句通俗的话说:第一,不是农产品不值钱,而是农产品不能太值钱,因为它是生命产品,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价格,它的价值波动会引起整个社会物价的波动,一旦农产品价格涨到城市居民不能承受的临界点,引发通货膨胀,国家就会采取措施平抑农产品价格,维持社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第二,不是农业本身低效,而是农业的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作用没有得到补偿。

(二)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下跌,农民辛苦一年,丰收不增收的现象很普遍,使单纯依靠农产品总量扩张增加农民收入变得非常困难。

(三)城镇化进程滞后,使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受阻,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重要原因。

(四)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生产。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供求市场的变化,买方市场形成,农民卖难导致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走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农户的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自身积累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除了国家少量投资,主要依靠农户的积累和投入,但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收入利益下降的情况下,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农户自身积累的增加,小规模自给性生产

造成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六)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之一。现今,我国农村还有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增长速度快,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人增地减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进步产生的“挤出效应”,使部分农业动力非自愿地走出农业生产,成为剩余劳动力。

(七)农村的孩子上学难是个问题,虽然国家有政策支持,但是相对而言,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收入问题。当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也就不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挣得更多的收入,往往做的是最下层的工作。

(八)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渡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等,造成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减少。

二、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一)实施农业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现今社会,粮食生产已经达到基本平衡。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这种变化要求适时调整农业生产目标,由单纯增加农产品产量,转变为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把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放在第一位。农业生产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从单一努力增加粮食产量,转变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1、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向外型农业)。以创汇农业为龙头,面向国外市场,面向国内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带和出口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应用”的产业链。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装备,同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灵活的家庭经营等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纳入社会化专业生产体系,建立起各种名优特农副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生产基地,并以基地为中心形成一个高技术、新品种、多种类、大批量、低成本、高效益、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外向型农业生产体系。藉此来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突出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一是要充分发挥已有优质特色品种的作用,组织好对已有高效品种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二是要适时引进新的适宜于本地区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或出口创汇。三是应强化农产品的加工环节。通过加工,在生产出新的农产品制成品的同时,也生产出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

当前,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程度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①、在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如甘肃省利用当地优势反季节种植蔬菜,在东南沿海地区炎热的夏季,正是甘肃种植蔬菜的大好时机,在种植蔬菜时,注重多样化、优质化,仅蔬菜一项,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000多元。②、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在广西东兴市江头镇巫头村,刚捞上来桌面大小的海蛰,一个只卖1元多。中间商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卖到10元,拿到饭店一小碟就可以卖到10元。可见,农产品深加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好项目,瞄准市场,抓住机遇,引导企业向农产品开发方面进行投资,使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上给以支持,以增加盈利,增加积累,增加农民收入。

3、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于农产品检验防疫工作的滞后,我国目前每年仅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260亿人民币,间接损失达800亿人民币。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不仅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创汇农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经。我们要积极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拉动农业商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企业化运作。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培育“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资料:湖南的上市公司“正虹饲料”通过资本嫁接,将过去资本弱小、信息不灵的8000个养猪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产前无息贷放种猪、饲料、药品,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产后以保护价全部收购。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熨平和吸收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正虹饲料”百万头生猪工程实施的结果,农户每年户均赢利4800元,最高到20多万元。可见,借助中间性商业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熨平农业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业劳动力

大量的劳动力闲置,是我国农村收入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以增加收入。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短缺。因此,招商引资是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农村廉价的土地和剩余劳动力,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要素市场,农村的水、电、交通、通讯等条件日益得到改善,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条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努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大量安置农村劳动力的最佳选择。同时,要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等。需要指出的是,应特别重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因为这种企业既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解决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和销售问题,又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应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考核力度,制定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一点在密云的新农村建设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量的企业在密云建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开发区的建成,这样做转移了大量的剩余生产力,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由于密云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供给全北京市饮水的密云水库,山清水秀,因此密云的第三产业也发展的比较好,政府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依靠山场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山场上种植了各种果树,如栗子、李子、梨等,开展特色采摘活动;养殖了柴鸡、猪羊等家畜,开展特色农家服务,在这里游客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菜,到此的游客都非常满意认为很有特色。另外,为了提高旅游的价值,我们还对冶仙塔等建筑进行了修缮,将它列入到旅游景点之内,提高农民的就业数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三产业的发展,仅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而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根本上讲必须搞好培训。从长远看,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但近期内应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切实抓好。可考虑采用定向培训与非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培训,使定向的专业技能培训面向专门的行业和特定的企业、特定的岗位,而非定向的基本技能培训,则为专业技能培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搞好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农民增收的出路之一在于农村的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工业化水平。因此,就整个农村而言,应强化二产的引导、支撑作用,重视二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乡镇,几乎都是工业化进程比较快的乡镇。建设工业园区,集中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和对国内外投资商的服务,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同时,应积极发展服务业。劳动密

集型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领域。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完成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其掌握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四)努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其投入产出率和比较效益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行业竞争力比较弱,因此,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必须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加农业的投入。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还应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鼓励非农产业、企业、个人和外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应该成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农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轻农民压力的措施,但是还应该将这些政策更好的实施,不要只停留在文件里。

(五)保护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农民的收入

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凡是生态环境好的时期或地域,农业发展就好。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

1、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强化公民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展绿色农业和环保农业。

2、要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3、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时淘汰破坏环境的农业技术,鼓励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新型肥料、农药和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发展工厂化农业。近几年来,还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科技系统应用于现代的温室管理、决策和咨询中,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要实现农民的增收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农民自身的不断进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不管如何,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农民的增收还是指日可待的,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这需要现代化的思想与开拓。理论联系实际才会有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2002年第5期《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黄季琨.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些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1).

何忠伟,冯彬.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李春亭.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

梁优彩.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J】.中国经济导报2001—03—13. 赵永平.农民代表谈增收【N】.人民日报,2001—03—05.

篇3: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农民增收难是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后深层次矛盾的暴露, 它有农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的因素, 也有一家一户小生产不能顺利与市场对接的原因, 但最大困难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受市场约束越来越严重。靠发展非农产业增收受到制约, 资本、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工业品市场饱和, 通过发展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受到限制, 还有国际竞争激烈、出口困难等因素, 都制约了农民增收。

(一) 生产条件低下。

一是自然灾害频繁, 尤其是旱涝灾害, 给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环境压力加大。三是耕作水平较低, 人工劳作程度较大, 机械化程度很低。四是基础设施较差。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 尤其是水利设施破坏严重, 大部分老化失修, 配套不全,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农业生产条件得不到有效优化。

(二)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近年来, 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不愿耕种田土,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寻找新的增收途径。这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 即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匮乏, 导致农村耕地大量抛荒, 无人耕种。

(三) 农业技术推广不够。

近20年来, 我国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战略, 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科研体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研与生产脱节, 技术推广体制运作效率低, 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 一些尖端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户无缘, 边远山区仍处在原始的、简陋的传统耕作状态。

(四) 结构调整缺乏足够的理性。

一方面, 从整体上看, 突出表现为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分散性, 不能适应市场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农业生产的创利性、效益性处于低迷状态。一是政府“越位”。极少数基层领导权力观、政绩观和发展观错位, 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 政府充当了调整的主体, 好心办坏事, 大搞形象工程, 引起了群众不满。由于决策者本身难以把握市场及其规律, 且又忽视市场信息, 往往引发大量货不对路、产品滞销或品质低下等问题。二是农民“失位”。分散的千家万户由于资金缺乏、信息闭塞、经营规模小, 加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理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无法承担市场竞争主体的重任。三是龙头企业不到位。目前农业龙头企业极少, 个别企业不仅不能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 反而一遇到价格波动, 就将风险、损坏转嫁到农民身上。四是中介组织“缺位”。对连接市场与农户的中介组织的培育不够, 目前山区农村普通缺乏中介组织。

(五) 农业投入不足。

一是政府投入乏力。二是金融投入有限。三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差。“无本难求利”, 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收获。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增长缓慢, 加上子女上学、就医、农资价格上涨等负担较重, 客观上影响了农民自身对农业的投资能力;部分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影响, 对那些高产高效、创利能力强的产业投入涉足甚少或力不从心。

上述问题都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提高农业收入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二、对策建议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和经历着体制性、结构性的变革与调整, 制约农民增收因素较多, 需要认真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一) 推进规模化, 增加效益促增收。

规模化是降低经营成本的最佳途径, 是实现农业资源共享、投入产出最大化的现实选择,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规范契约形式,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 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转”出规模、“转”出效益、“转”出财富。要注重集约经营提高效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单一农业向复合高效农业转变, 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实现农业生产的低成本、高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二) 推进产业化, 拉长链条促增收。

要进一步发挥优势, 挖掘潜力, 拉长链条, 让农民在产业化发展中受益, 在加工转化中增收。着力打造现代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信息扶持力度, 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提升企业的产业层次,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完善农企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联结模式, 大胆创新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农户的利益分享机制,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劳动力入股, 推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

(三) 推进组织化, 搭建桥梁促增收。

推进组织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抵御市场风险, 提高农业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组织化的重要载体, 是实现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桥梁和纽带。着力培养一批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 提高合作互助水平。支持合作组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拓宽为农民服务的领域和层次。组织形式要活。要解放思想、放手发展、积极引导, 鼓励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业、经营大户、乡土能人等作为发起者, 组建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发展行业协会, 努力形成农业股份公司、合作社、协会等多元发展新格局。

(四) 推进知识化, 提高素质促增收。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效益的高低、农民就业的几率、农民增收的水平和新农村建设的前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激活增收内生力。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农民夜校、专家现场讲座、媒体传播、科技下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知识等。建立面向市场、组织多样、服务灵活、多层次多专业的农村科技推广队伍,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农业科技培训使更多农民成为科技明白人, 让科技为农民增收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 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转移促增收。

篇4:对抚宁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社会保障

1 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1.1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仍保持较大增长

根据百户抽样资料,2014年抚宁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7元,比2013年增加1035元,增长10.4%,已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1.2 務工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主渠道,但多元化趋势明显

2014年人均工资性收入644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58.6%;经营净收入3063元,占比达到27.8%;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打工收入、经营性收入仍占主渠道,但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等其它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加。2014年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132元,转移性收入达到1365元,比上年都有了较大增幅,而且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民政策的实施,今后这两项收入的上升空间较大。

1.3 与城镇相比,差距空间有所缩减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7元,相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17元,二者差距12610元,城乡收入差额仍较大。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从2009年的2.84:1降低到2014年2.15:1,差距空间有所缩减。

1.4 地域收入差距较大

据抽样调查资料,位于我县南部平原地区的留守营镇好马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4610元,而位于北部山区的大新寨镇村董各庄村,人均纯收入却仅有7646元,两个村的农民收入相差近7000元。地域收入差距的产生,一是产业资源结构不同;二是经济发展思路不同;三是城镇化建设差异巨大。

1.5 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较明显

根据2014年被调查的60户农村居民的记帐资料,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的户有6户,而低于5000 元的也有5 户,二者的差距高达15000元。收入较低的主要是因老、弱、病等原因导致无法劳动或劳动能力较低的群体,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赡养、最低生活保障等,这部分人群只能温饱,无法致富。

2 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2.1 土地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部分农民生活的唯一来源,但近年在土地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一是可用地数量缩减;二是地较分散。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是按现行行政村区划,按农户人口多少,好田坏田搭配承包,造成农村土地分割过碎、规模较小,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三是土地利用率低。

2.2 劳动力问题

一是从事一产人员比重仍然偏高。全县22.4万乡村从业人员中,有65%左右的人专营或兼营农林牧渔业,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在农村,从事着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农林牧渔业,致使农民增收潜力缩小;二是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2014年全县乡村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0.95万人,占比仅为4.3%,此比例虽逐年上升,但与现代农业发展、非农产业要求的岗位技术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3 第一产业发展方式的问题

从当前情况看,一是规模难以继续大幅度扩张。“三线”中的生猪和蔬菜产业规模已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生猪产业从2010年开始扩张速度放缓,饲养总规模保持在150万头左右;蔬菜产业中经济效益较高的设施蔬菜比重仍较低,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仅有17.7%,占比重较大的品种仍是附加值较低的大白菜,比重近40%;二是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较弱。2013年全县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67.9亿元,实现产业化经营率54.2%,虽比去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但与全市67.1%的产业化经营率相比,差距仍较大,而且在全市四县三区中仅高于青龙县和北戴河区,比昌黎县低12.1个百分点,比卢龙低1.1个百分点。

2.4 社会保障方面的的问题

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惠民扶持政策,但是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的环境、经济条件等现状相比,差距仍较大。农民在上学、就医、出行等方面遇到的教育资源少、医疗条件差、道路通行困难等问题仍大量存在,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2.5 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一是种植业面临的面源污染问题;二是养殖业面临的粪便及污水排放等问题;三是无公害检测方面的问题。

3 建议

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2015年1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五大富民特色主导产业”。 各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让农民从中现代农业发展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3.2 加快小城镇建设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一方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3 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要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促进土地资源向规模经营、高效利用方向集中,为产业结构优化、规模效益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3.4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政策扶持。通过政策引导,依托各乡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全方位带动乡镇经济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3.5 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抓住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的时机,切实加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同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缩小城乡间差距,切实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作者简介:

篇5: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

作者:修芳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5%,农民的经济收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农民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应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难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21-02

在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伴随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令人欣喜。但同时也应当冷静地看到,长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来自政府的“输血性”政策,农民增收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1.1 宏观经济政策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启动国内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仍不利于农民增收。这两年,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居民收入时,对城镇居民采取的增收措施较多而对农民采取的较少;国家对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增发工资、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等措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在增加,而农民的收入还基本处在自然增长状态。在增加的国债使用安排上,涉农的比重较小。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补贴等值仍未负值,仍有大量的农业收入继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1.2 土地流转难,农业技术推广差

当前农民还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土地的思想,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这种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从而难于提高效益。近20年来,我国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战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科研体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推广体制运作效率低,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一些尖端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户无缘,边远山区仍处在原始的、简陋的传统耕作状态。

1.3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还有17%为文盲。青年农民的素质高一些,但仍然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而46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35%为文盲和半文盲。具有较低文化素质的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抓住市场竞争较强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只是盲目跟从,盲目投资。还有的村庄,镇、村干部千方百计从外地引来外资项目,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服务,但大家就是思想不开放,不配合,致使成型的好项目无法落实。总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1.4 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突出表现为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分散性,不能适应市场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农业生产的创立性、效益性处于低迷状态。从结构层次上看,农村经济结构可分为产品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三个基本层次,而每一层次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上,不能合理把握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决定性”,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缺乏大规模的特色产品、名优产品,产品品种单

一、花色单调、档次不高,产业链条过短,新的合理高效的产品结构未形成。二是农业结构上,作为基础行业的种植业,主导行业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后继行业的林牧副渔业,外围行业的建材、化工、采掘、运输、服务业,期间的比例、规模摆布不尽科学,部分农村尤其是山区缺乏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行业,农副产品加工滞后,生产粗糙,行业结构效益差。三是产业结构上,农业产业内部不完整,产前的良种、农药、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与生产管理,产后的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及信息服务等环节不协调,产、供、销脱节,农、工、贸分离,农业利润分配不均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让农民的收入稳定增加,是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对于农村的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先后出台了多项对农业补贴和扶持政策,极大地保障和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今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建立县级财政支农切块资金制度,对上级专项支农资金和本级财政专项支农资金实行切块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每年县人大的例会审议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时,要专题审议财政支持农村预算决算执行情况,使财政支持农业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病险水库治理力度和水利设施的渠系配套工程维护力度,确保安全度汛,确保形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要加大乡村道路特别是山区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全县道路通达能力。三是

完善农民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社保问题。通过实施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建立以政府最低保障为基础,慈善、捐款、扶贫帮困为补充的弱势群体救助保障制度。

2.2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也会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促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开发,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技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依靠科技求发展的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实抓好。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兴农的后劲。科技兴农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因此,必须广开筹资渠道,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为导向、金融贷款为后盾、农民投资为主体、引进外资和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发挥好科技兴农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快农村的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土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也让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跳出田园务工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要积极包装农业科技项目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三是要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行股份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形成工商企业“反哺”效益农业的投资格局。四是地方财政要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比重;金融部门要不断开发适合农户需要的小额信用贷款、联合担保贷款等贷款品种;在资金的投放置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实行集中投资,重点扶持。

2.3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首先,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建立起新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其次,加强科学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现农业的突破性发展,需要有突破性的科技支持。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教育,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再次,加强对农民继续教育。中国农民处于教育的最底层,他们先天的教育基础薄弱,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又限制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从而享受现代化给其带来的各种实惠。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既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村城市化的需要,同时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既要解决农民的观念问题,增强农民受训意识,又要健全继续教育机制,使农民的继续教育得以有保障,开发继续教育资源,增加继续教育投资。

2.4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农村的农业结构调整应按照高产、优质、高技、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抓三个方面。

(1)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优质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再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考虑更多的是有营养、多样化和优质化。因此,无论是哪类农产品生产,都应该把优化品种、提高质量作为调整方向,成为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核心。

(2)积极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在农业产业内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或贸、工、农一体的经营方式和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收入、利润、风险以适当的方式合理地分散在农民和公司之间。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贸工农三大产业之间的真正联合和工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非农产品利用资金、信息、管理和技术等优势反哺农业,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3)积极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进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流动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强对粮食高产田、蔬菜基地、农民实行承包后退包农田的规模经营。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的生产面积,提高土地生产经营效益。引入企业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化是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变成适度规模的企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营格局。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将资金、土地、技术、管理入股,由农户、集体和多元经济主体组成联合体,进行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投资兴办各种农业基地和种养项目,发展一批龙头农业企业,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基础,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促进农民增收开始,使农民增收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篇6: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作者:胡楷

一、我县农民收入的现状

从收入总量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40元、2431元和3201元,同比增长16.7%、25.3%、31.7%,年增额分别为278元、491元、770元,是近十年来我县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

从收入比较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国平均水平(4140元)的47%、(4767元)51%和(5153元)62%,占全省平均水平(2645元)的73%、(3136元)77%和(3438元)93%,与全市近三年的平均水平(2256元、2770元、3313元)分别相差316元、339元、112元。这表明,我县农民收入虽然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但是这一差距逐年缩小,正在积极跟进全国和省市发展水平。从收入构成来看,2008年和2009年,我县农民以绿色种养业为主的经营性收入分别为1022.2元和1318元,占总收入的42%和41.2%;以劳务经济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993.6元、1327.6元,占总收入的40.9%和41.5%;以退耕还林为主的转移性收入分别为381.5元和514.7元,占总收入的15.7%和16.1%;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很小,仅为总收入的1.4%和1.2%。

从收入差距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426元、9253元和12020元,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分别高出5486元、6822元、8819元。连续三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均为3.8:1,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是农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我县农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两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不到20%。家庭经营收入又以农业生产为主,从加工销售、商贸流通和旅游产业中获取收入比重很小。而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较大,特别是受自然环境、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的影响,增收幅度有限,增长后劲不足。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普遍低。我县有4万多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产业的效益直接决定着农民增收。从目前情况看,农业产业品种多而全、总量小、效益低的状况尚未改变;特色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效益尚未形成。特别是由于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户大多以出卖初级产品为主,承担着很大的生产风险,获得的收益却很有限。

三是农村协会组织带动力弱。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全县11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会员最多也只有200余人,人最少的仅有40余人,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功能较弱,很难发挥联接农户、对接市场的作用。目前,农户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仍然是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格局,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制约了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我县5.98万农业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还不到5%。一方面,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难以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种养技术,普遍缺乏主动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职业技能较低,外出务工人员也多是从事体力工作,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相对较低。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首先,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我县农村经济正处在爬坡攻坚阶段,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仍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要突出一村一品、强村大户,走基地规模化、种养特色化、产品市场化的路子。基地规模化,首先是继续主攻“一菌三园四个示范基地”,优化区域布局,扩大产业覆盖面,培育一批产业强村和基地乡镇。种养特色化,重点是围绕市场调结构,提高食用菌、林果、药材产业效益,提升娃娃鱼、冷水鱼特色养殖规模,扩大珍稀花卉和优质杂粮种植,探索珍禽野物人工饲养。产品市场化,关键是依托优势产业基地,坚持内联和外引并举,培育食用菌、林果、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

第二,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非农产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水电、矿产工业,提高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依托我县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引导和扶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积极发展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商品零售等关联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抓住省上扶持重点集镇建设机遇,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好重点集镇建设,拓宽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有序向城镇集中,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劳务收入已占到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劳务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以技能培训为抓手,采取与县外培训机构联合办学、联系用人企业委托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抓好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以引导服务为重点,积极搭建劳务输出推介平台,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与县内外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切实做好就业推介和维权服务工作,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以政策扶持为动力,完善就业扶持、创业奖励、失业保障等政策,提供项目、资金、技术帮扶,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第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既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种养效益,又能有效防范农民分散生产的市场风险。在科技推广上,整合涉农科技推广机构力量,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农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搞好技术服务。在产销衔接上,实行以奖代补、典型引路,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经济组织,把从事相关产业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市场、协会、农民联接起来,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促进农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市场开拓上,在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食用菌、蔬菜、干果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储运、加工、配送、销售服务网络,解决好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

上一篇:暗恋的女人要结婚了祝福的话下一篇:人生爱情理财创业的经典哲理名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