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解读

2024-06-20

决定解读(精选9篇)

篇1:决定解读

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决定》全文公布后,诸多学者和分析师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海量的解读。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其中不乏误区,不可避免导致对《决定》的曲解和误读。

误区一:快餐式解读《决定》

资本市场喜欢快,要求分析师要快速反应,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明白本次全会的地位至少堪比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白这个《决定》可以与十四届三会全会开始全面市场化改革的决定相提并论,就不应只是快餐式解读该《决定》,特别对宏观分析师而言更是如此。要避免快餐式解读,需掌握两个关键:一是细细品味。《决定》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原则性表述,必然字字珠玑,只有不断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才能真正加以认识和理解,岂能一快了之。二是时时更新。《决定》的影响至少要到2020年,其中诸多改革原则和方向的影响甚至更为长远,持续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鉴此,未来数年的和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城镇化会议等一系列专题改革会议都是再次对照解读《决定》的好机会,也是重新审视及发掘投资主题的好机会。

误区二:《决定》“平淡无惊喜”

《公报》刚公布时,持此观点者甚众。非深入了解中国当前政治经济问题核心矛盾者,不能理解《决定》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不能理解《决定》中透露出的改革决心。这就如观高手弈棋,在门外汉看来招招平常,而自己的下棋水平越高就越能看出其中的步步惊心。在此,仅举市场的决定性地位论断一例为证。一般的研究者会列举中国政治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看病难,看病贵;入学难,入学贵;暴力拆迁,侵占居民合法财产权利;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国进民退,垄断利润高而实体经济举步维艰;融资利率高企,房地产价格飙升,潜在系统性金融随时可能爆发等等不一而足。但如果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背后核心的原因是政府的定位和职能出了问题,政府在多处越位的同时多处缺位。明白这一层,才能理解《决定》抽丝剥茧抓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矛盾,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我们在此前的点评中总结政府未来要承担市场的守夜人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决定》将其归纳为归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今年开始实行的遏制“三公消费”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可以说是重新定位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一个前奏曲。

误区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等其他五个领域的改革与宏观经济关系不大

《决定》中经济改革确实是重中之重。在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十四条中,经济独占6条,政治占3条,社会占2条,其他三个领域各1条,足见经济改革的重要性。不过,不仅经济改革对宏观经济分析意义重大,其他领域的改革同样需要重视。以社会体制改革为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通过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提升要素配置效率,这两方面对于改善中国经济的总供给至关重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提升消费需求,“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则通过提高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来提升消费需求,以上两个方面对改善中国的总需求影响甚大。

误区四:户籍改革裹足不前

持此观点者实在是没有真正明白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首先,农业是根本,在允许更多农民市民化后,还要保证这个“根本”的稳固,为此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次,为提升城镇对农民市民化的吸纳能力,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第三,要使得农民在市民化后能够有工作和收入,享受到公平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教育服务,就需要放开市场准入,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配套。因此,可以说户籍改革不仅写入《决定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段,同时也包含在其他多项改革措施中。

误区五:未来的改革重财政轻金融

此前不少观点从篇幅的多少推论未来的财政改革重要性高,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低,认为“金改”低于预期。我们在之前的点评中已解释了财政改革成为未来改革重点的三个原因。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财政和金融密不可分,财政改革的重要性并不掩盖金融改革具有同等的重要性。1994年以来,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推行得比较顺利,脉络比较清晰,这可能是《决定》中对金融改革着墨相对较少的重要原因。但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如放开市场准入、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和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股票和债券的市场建设等等均在《决定》中有明确表述。与国企改革和财政改革密切相关,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以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改进国有资本管理效率预计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篇2:决定解读

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同时,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而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

《决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并且,要通过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此外,还需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从而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决定》还督促指出我国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具体实施起来包括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从《决定》中还可以了解到,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来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与关键。

另外,《决定》还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进行剖析,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这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篇3:决定解读

毫无疑问, 曹禺笔下的《雷雨》是一部悲剧。权力欲的周朴园与生理欲的繁漪、弃妇之悲的鲁侍苹与向往爱情的四凤、大少爷周苹与继母繁漪的不伦恋、周苹与鲁四凤的兄妹恋都表明了《雷雨》浓烈的悲剧色彩。在我们抽丝剥茧地分析解读导致《雷雨》悲剧的内在原因时, 应该注意到“人性与欲望”在悲剧里扮演的角色。人生对幸福的渴望总是建立在对欲望的追求上, 但当欲望更加强烈、手段更加激烈时, 无节制、不知满足的欲望就会将人拉向无底深渊。

一、对《雷雨》写作背景的简要解读

了解《雷雨》的写作背景与曹禺本人的性格特点是解读《雷雨》悲剧的第一步。《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作品, 同时也是其成名作, 写于1933年, 发表于1934年的《文学季刊》。《雷雨》作为优秀剧目一直活跃在表演的舞台上, 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情感纠葛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劳资纠纷更是表达资产阶级思想丑恶思想的一部剧作。据我们了解《雷雨》问世的三十年代, 正是以阶级斗争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文学要为阶级服务的时代特征反映了《雷雨》正在酝酿一场深刻的工人运动。在这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交织的特殊时代问世的《雷雨》不仅表达的是动荡社会形态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更要还原阐释的是“欲望对命运的主宰”。曹禺曾说:“我写的是一首诗, 一首叙事诗, 但这决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剧。”

二、戏剧多因素多角度展现人物悲惨命运之分析

1、雷雨意象烘托人物, 渲染气氛, 表达“罪与救赎”。

提到《雷雨》的悲剧色彩就不得不提雷雨这个意象, 对其深层次的解读也不应只局限于时代背景与人物性格这两个角度上。《雷雨》之所以提名为“雷雨”是因为雷雨意象在这部剧里频繁出现, 曹禺似乎特别偏爱雷雨这个意象, 而雷雨这个意象更是在《雷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雷雨意象贯穿着整部作品, 在《雷雨》第一幕时, 雷雨虽然还未出现但郁热、潮湿的气息却开始弥漫开来。四凤为母亲的到来而焦虑不安;周萍因繁漪的纠缠而心烦气躁;鲁贵则为还赌债而唠唠叨叨, 仿佛人们的情绪就像雷雨要到来之前的气象一样。随着剧情的推进, 雷雨声光铺天盖地仿佛在预示着悲剧的到来。最后, 大雨倾斜如注, 三死两疯的悲剧达到了高潮, 大大烘托了罪与救赎的主题。

2、乱伦题材, 震撼人心, 体现“挣扎与残酷”。

乱伦的题材更增加了悲剧元素。乱伦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容忍的一种行为, 乱伦的题材就注定了《雷雨》的悲剧结局。2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除旧布新, 思想活跃的一个重要转折, 破除旧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可以说是激荡在所有年轻人心中的一把火。繁漪作为女人可以说是不幸的, 多年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禁锢令她哀莫大于心死。她向往一份激烈的爱情, 希望借由情欲的解放而重新获得生命的自由。因此, 她选择和丈夫的儿子来一段雷雨式的燃烧。另外, 周萍与四凤的兄妹恋也是曹禺笔下的一个悲剧。这样的题材也是对人性欲望的愤怒与怀疑。

3、欲望的主宰导致了“针锋相对与毁灭”。

这里重点分析周朴园, 周朴园可以说是导致整个悲剧的直接原因。作为封建资产阶级官僚代表的周朴园出身官僚世家, 早年留学德国。他表现出来敢于打破封建家庭思想的勇气而娶了女仆侍萍但却在强大的封建思想下抛弃了侍萍, 我们并不否认周朴园爱过侍萍, 但如今的他却抛弃了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真诚爱情的渴望。他开始自我否定, 开始掌控他不能掌控的一切。妻子繁漪、儿子周萍和周冲及自己的工人都要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服从他的命令。在控制欲的驱使下亲情好像是被撕毁的面纱, 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正在审视面纱背后的人性。周朴园与繁漪针锋相对;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与其看作是社会阶级对立的结果不如承认是人性与欲望追求的迥异。周朴园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后露出卑鄙与狰狞的面孔其实就是欲望的外衣正在被揭穿。人欲望的本性往往被一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所掩盖, 但当欲望超越限度、人性受到挑战, 结果往往让人们大惊失色。

三、结语

《雷雨》就像许多人物剧一样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封建思想与资本主义财阀作风的确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因素, 但在时代背后、在身份背后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否是人性与欲望的不满足呢?试想如果将四凤、侍萍的悲剧都归咎于封建专制的家庭关系上, 那如果当初周朴园不抛弃侍萍是不是悲剧就不会上演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性与欲望才是这场悲剧的罪恶之源。

摘要:曹禺笔下的《雷雨》不仅是对封建腐朽家庭制度的抨击更是对人性与欲望的深层解读。欲望决定命运, 我们似乎不能将作品中所有角色的悲惨命运全都归咎为时代所致, 人性与欲望的暴露才是导致悲剧的真正原因。本文以欲望决定命运为论述核心来揭露人性与欲望背后的悲剧。

关键词:雷雨,人性与欲望,资产阶级

参考文献

[1]、雷雨[M]于1934年《文学季刊》第一卷第3期

[2]、郭剑敏.从“家”的视角看《雷雨》的悲剧内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3)

篇4:《决定》热点政策解读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解读:第一次写入产权,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意义重大。

“在体制转型中,产权改革是突破口,是主线;在发展转型中,产权界定和产权清晰是动力源泉。”

——厉以宁,经济学家

农村产权改革

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解读:进一步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全国有近18亿亩的土地将被资本撬动,农村将因此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随着各种土地权利的放开,农村将引进更多的创业和投资项目,农民将获得更大的利益。”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房地产及其他税收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解读:此次三中全会对房地产说得不多,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转向市场化。

“房产税和环境保护费改税就相当于超级物业税,收入主要用于当地的交通、卫生、清洁等方面的建设。”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计划生育改革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读:单独二胎实质性放开,预计全面放开为期不远。

“如果现行体制没有变化的话,2015~2016年或者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到2020年或将取消生育限制,到2025年将鼓励生育。”

——何亚福,独立人口学者

国有资本改革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解读: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上升,国企红利将更有效地用于为全民创造福利。

“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是有空间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必定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设计,除了分配问题,更重要的还应该关注国企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国企内部治理等问题。”

——刘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社保改革

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和监督机制。

解读:退休政策强调稳健推进,要求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中国的养老保险比较适合的模式是美国模式,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大一统的制度,公务员和企业工人都在一个制度里,总统和清洁工也在一个制度里,全国只有一个制度,不存在不公平和特权的问题。”

——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改革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解读:金融企业将出现优胜劣汰,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将逐步退出。

“现在开放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很迫切了,但是要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很多前提条件需要监管部门去细化和落实,这一政策近期不大可能马上出台。”

——赵庆明,国际金融问题专家

户籍改革

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解读:提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以往不常听到这种提法。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将设置一定的“进入门槛”。

“最需要户籍改革的是外来工最多的地方。只要到外来工最多的长三角、珠三角的建制镇走走就知道,上面不给钱当地根本不会让外地打工仔入籍分享原住民待遇。市场经济若真想口号变现实,请拿真金白银。”

——华生,经济学家

价格改革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解读:强化市场,突出决定性作用。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放开能源、交通、电信等领域的竞争性环节。第一次把“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写入文件。

“对于水、石油等资源类和基础类的领域进行价格改革,意味着计划经济价格最后的堡垒被打破,而价格放开之后隐藏的逻辑,则是垄断行业的逐步放开。”

——周放生,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融资渠道改革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解读:股票发行注册制有重大突破,股票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将大大提高。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但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过渡有一定难度,明年推行可行性不大。”

——李迅雷,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篇5: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自己的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我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及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在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丰富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总要求,并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部署。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符合科学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6:决定解读

东方市黎渊浩

今天上午听了冉老师在新课标下的方本解读报告,让我感慨万千,深知冉老师是一位熟悉教学理念,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能手。

冉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拓谈她的报告:

一、什么是文本解读?

二、为什么要重视文本解读?

三、怎样进行文本解读?

四、如何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

让我明白在理解文本解读含义 基础上还要重视文本解读,才能让我们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自如。文本解读要从寻情和现理两个方面解读。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字中表达的情,孩子们才能读出情感,悟得更深。“理”包括文理和学理。文理包括作者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学理是老师要善于总结、概括、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老师要从文理和学理上去解读文本,才能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7:决定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全国正在从一个温饱型的社会转向全面小康的社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和外交等问题。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不公现象日益凸现,国内外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严重,官员腐败严重,已经严重威胁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为了加强党的统治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廉政建设,根除腐败。而根除腐败的手段就是依法治国,党内依法治党,实现真正的人民监督和社会参与。

《决定》提出三个依法治国的主要理由。首先,依法治国是为了“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次,依法治国、依法治党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其三,依法治国是为了“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同时,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地位,也必须主动让党受制于一套完整、严明、公正的党内法规。必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上面的目标,“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依法治国的三大任务

首先,“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其次,“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其三,“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4、依法治国的八大具体战略

第一,建立良好的法律体系,因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那么依法治国的第一个战略手段,就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执政”。宪法实施和监督将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完成。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当然,也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第二,建立一整套高效、公正的执法体系,因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第三,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公正法治,因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第四,确保法制服务人民的长期战略,因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第五,大量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第六,党的领导是保证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但是,党的领导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党本身必须是无私的,值得人们信赖的。做到这一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党内法规必须健全和明晰。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七,军队的法治与国家的法制同等重要。

因为军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部分,军队也要服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律法规。“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第八,法制建设,包涵着香港、澳门和今后的国家大统一。

篇8:决定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摘自《决定》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我们要按照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 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hot spot政策解读

组稿贾涵寓校对李梅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决定》指出,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必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必须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

要进一步形成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着力建设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别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青少年和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待业青年等给予更多关爱, 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引导让他们增强信心, 形成理性认识, 养成健康人格。

展望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摘自《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才是关键。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认真实施《全国宣传思想文化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 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抓紧培养造就高层次、高素质文化人才,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要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促进年轻人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要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 加大推进各项人才工作任务落实的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 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 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工作宣传力度, 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人才工作新经验新办法, 通过人才工作先进典型推动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杜金才: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决定》强调指出:“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这深刻阐释了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就能极大地调动人民参与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 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 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动得到充分发挥。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 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持续迸发, 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竞相涌流, 让一些文化创造的成果得到充分运用。要总结推广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成果经验, 健全鼓励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制度机制, 切实加强对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组织领导。

展望三: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摘自《决定》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我们要按照《决定》要求, 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 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建设差距, 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第一, 坚持统筹兼顾, 科学规划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科学规划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互联互通。

第二, 做到资源共享, 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要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建立面向基层群众“送”文化的长效机制, 切实满足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

第三, 实行以城带乡, 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化水平。要完善城乡文化帮扶机制, 打造农村文化传播平台,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第四, 加强投入保障,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强化政府的保障责任,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实行向农村基层倾斜的财政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升基层文化消费水平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扩大文化消费, 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基层文化消费水平是扩大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途径。落实《决定》提出的任务和目标, 对提升基层文化消费水平至关重要。

一方面, 政府要制定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政府补贴等相关政策措施, 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 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开发基层文化市场;另一方面, 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单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主动面向广大基层群众, 努力降低成本, 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 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 也是提升基层文化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展望四: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摘自《决定》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决定》明确提出, “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 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分量、思维成熟程度和对人类社会探索的广度深度。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善于在实践中创新理论, 服务社会。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还要走出去, 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面向国外系统翻译、出版和介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网络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

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突出位置,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精心组织网上正面宣传, 高扬主流舆论, 唱响奋进凯歌, 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巩固壮大网络文化阵地。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行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 形成业务先发优势, 培育新兴业态和新的市场需求, 不断增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共建共享的网上精神家园。网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活力, 要充分发挥网民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鼓励他们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展望五: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摘自《决定》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必须勇于面对世界。

当前, 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均不到我国同期出口贸易总额的1%。我国文化进一步扩大开放有很大的空间。

加快形成文化对外开放的格局。积极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要以精品创作为核心, 量身定做既有中华文化内涵又符合各国审美心理和习惯的精品力作;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对外合作和发展, 形成后发优势;要建立激励机制。

增强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能力。要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研发展和服务外包。支持国内文化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获取现金技术、管理经验、创投基金和市场网络, 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提高文化品牌效应, 扩大在全球的影响;要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 鼓励开展中外人才交流;要做好国际文化贸易谈判和应对, 增强话语权。要继续完善文化开放的支持政策, 做好文化走向世界的保障服务。

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

我们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个系统工程, 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要不断提高对外形象塑造和舆论引导水平, 以外国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和传播, 多讲“中国故事”, 力求实现“中国内涵、国际表达”。

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 积极探索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市场化道路。要借助高新技术和新媒体, 及时占领新兴文化阵地。要重视人与人的交流, 加大情感和思想沟通, “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 让中华文化走进世界人民内心。

要从人民和文化角度唱响科学发展观、和平发展道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重要思想理念, 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支持。

展望六: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摘自《决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1052亿元, 比2004年增长了221.3%,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4%上升到2010年的2.75%。涌现出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 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领军力量。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现阶段, 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是:到2020年,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主要举措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文化宏观管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完善产业政策, 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依法加强管理, 维护市场秩序;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决定》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 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有效发挥科技对于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支撑作用, 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于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 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促进。

要“面向需求、系统推进, 促进融合、加强创新”, 加强对文化科技发展的系统推进, 促进有利于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篇9:抽丝剥茧解读三中全会《决定》

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总体思路不难发现,《决定》是希望通过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一方面,增加人力资源,适度放开生育、延迟退休年龄:另一方面,打破垄断,释放民营企业活力,改善国有企业效率。

一、提出改革六大目标和时间表

市场经济、政治民主、文化先进、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安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为何把2020年作为一个改革目标的时间节点?除了是一个整数年份外,恐怕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有关。到2020年,如果经济发展顺利,则中国的人均GDP有望超过1万美元,从而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

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首先,《决定》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地位及市场和政府关系: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改为发挥“决定性作用”,能更好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将政府作用定位为市场的裁判、监督和补充,有利于保障公平竞争,推动宏观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其次,明确了在所有制关系上,公有和非公并重,产权不可侵犯。在继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和非公有制财产权均不可侵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项目允许非国有持股,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员工持股,有助于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此外,《决定》对重要的经济改革领域都做了系统阐述。

1.财税改革:实施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明确事权,完善税制,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意味着降低地方财政重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依赖及相应投资冲动,通过对支出、举债以及债务风险的管理和预警来约束地方政府行为。

2.土地改革:同地同权,农民确权。本次改革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减征地范围,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同时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等,将有助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逐步消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

3.价格改革:市场决定价格。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包括水、电、气、油、运、电信等领域的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主要限定为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且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4.全融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场化开放、风险监管。多层次资本市场有两个涵义,一是丰富市场参与主体,主要是加大金融业对民资的开放,其次是丰富市场产品,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其中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望真正根治股市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的顽疾。

5.行政改革:突出负面清单管理。行政改革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举措,即将负面清单管理上升到全国层面,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

6.户籍改革:市民化导向,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是通过合理放开落户限制,其次是在城市将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最后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来实现城市服务的共享。

7.国企改革:监管国有资本、界定国企功能、完善企业制度。首先,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其次,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从企业监管到资本监管,有助于放开对企业经营的约束。

三、政治、社会体制改革:民主与公平、和谐与发展

社会体制改革方面也有几大看点:

一、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助于解决学区房等教育资源不公的问题。

二、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扭转人口红利结束导致的劳动力减少局面。

三、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服务业的供給效率。

《决定》中另有几大亮点,一是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可以防止行政执法对人民的滥用;二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可以增加反腐的有效性。三是探索实行官邸制,即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任期间居住的住所,官员对此没有产权,也有助于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相比,改革所涉及的面更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改革五位一体,而且,这一系列改革话题已经从过去的泛泛而谈变为现实压力,不少改革共识的背后,都隐含着惨重的教训。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实际上是滞后改革的欠账,是对未来的透支。因此,这次改革方案的提出,更具有倒逼成分。而今后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提升改革的执行力,因为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了。

上一篇:动画人体比例教案下一篇:以告别为话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