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运行管理

2024-09-04

长效运行管理(通用8篇)

篇1:长效运行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摘要分析了淮南市潘集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以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淮南潘集区

目前,淮南市各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全面有序地推进,一大批饮水安全工程已建成投产,一大批尚在建设中。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巨大投入真正形成巨大的产出,长期稳定地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迫在眉睫。为此,淮南水利局组织了调研,对一些县(区)进行调研,通过现场查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征求有关县(区)的书面意见,初步了解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情况,现以该市潘集区为例介绍如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和评价

淮南市潘集区从2006年到2009年底,已建成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40处,日供水能力达9 332 t,可解决27 368户104 68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涉及全区11个乡镇(街道)的49个行政村,工程总投资达4 079万元。其中饮水不安全类型主要为水质不达标(包括苦咸水、污染水、氟超标水、砷超标水等)。潘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投入的机遇,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潘集区12项民生工程之一,同时,计划用4年时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解决全区13.4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潘集区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工程质量良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些工程运行以来,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广大受益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这项工程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问题

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文件都对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方面问题不大,但小型供水工程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灵活,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此外,还普遍缺乏懂技术,会维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当部分水厂的技术管理人员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饮水卫生意识和知识相对欠缺,业务素质低,不能适应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1-2]。

2.2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检测问题

根据2008年公布的全国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显示,我国超过4成的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卫生指标,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达标。淮南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经卫生部门检测,大部分水厂水质不达标。造成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一是有的地区水资源紧缺,而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遏止,增加了水资源保护的难度,成为威胁农村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二是农村小型水厂处理设施落后,采用集中供水的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数设施较为简陋,只有2成左右的供水工程有消毒设备,多数供水工程只有水源、管网和简单的沉淀过滤设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多为户管和联户管,普遍缺少水处理设

施。三是缺少水质监测设备和人员,不能进行经常监测,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除城市管网延伸和规模较大水厂有检测设备和人员,水质检测不成问题外,广大农村中小水厂由于规模小,管理人员少,没有水质监测设备,更谈不上专职检验人员,目前也没有条件建立水质检验试验室,直接影响了水质的日常监测[3-4]。

2.3合理确定水价,实行计量收费的问题

不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水厂规模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和支付意愿不强,水费收交有困难,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饮水工程不能按全成本收费,地方物价部门批准的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一般不计折旧费和大修费,使水厂该维修的工程无法维修,该更换的设备无法更换,工程使用寿命到期后也无力更新,难以保证工程持续运行。

在调研中发现,凡是农村原有压水井和靠近河流的村庄,农民用水都用河水和浅层地下水,水厂供水只用来烧饭和烧开水,水厂供水量很小;有个别村因有企业收入,因此实行不收水费,造成用水浪费;在含氟高的地区,农村水压井可以出水,由于祖祖辈辈喝高氟水,看不出什么后果,因此饮水安全意识不高,不愿意接自来水;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些村成空壳村,接用自来水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了水厂的效益。

2.4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4年刚开始实施时为一个新的课题,无章可循且当时国家投资较小,造成实施的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多为单村式集中供水;点多面广,粗散式供水,水厂小利润空间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管理,为今后的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5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2008年省水利厅转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农(下转第278页)(上接第275页)

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涉及的有关收费比照实行扶持政策的通知》,省水利厅与省物价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用电价格的通知》,以降低农村水厂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还惠于民,根据各地落实优惠政策的情况看,总体上是好的,但仍有部分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实,特别是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由于涉及电力部门,协调难度大,执行效果差[5-6]。调研中发现,有的县区2007年以来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价格可以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而2007年之前的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乡镇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则不享受电价优惠政策,加重了水厂的负担。

3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3.1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或乡镇授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村民委员会或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由社会投资者投资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户负责管理。

3.2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检测

要抓好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禁进行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以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污染源,应坚决搬迁或关闭,严禁新建、扩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建设项目。加强对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保证生活

饮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确保农村饮水安全[7-8]。

3.3合理确定水价,实行计量收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融资、企业经营、依法合理定价、计量收费、群众参与的运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3.4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扶持、服务和监管

3.4.1乡镇政府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2004年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出台《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试行以来,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同时,在试行中,也发现一些不足,有必要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对照省试行办法,结合乡镇的特点,由乡镇完善该《办法》,并由乡镇实施,以规范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工程的长期效益。

3.4.2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安徽省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没有完全到位的,如电价,建议所有向农民供水的饮水工程,电价一律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

3.4.3对困难小水厂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在一段时期内,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村亏损小水厂,及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包括对大修和折旧经费的补贴,或者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基金,对工程进行大修或更新改造,并在更新改造中引导向规模化供水发展,使水厂走向良性循环。同时,也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形式,解决管网维修和设备更新的资金。

3.4.4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供水工程量大面广,特别是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其专业化管理水平低,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向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服务。

3.4.5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组织农村水厂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实际应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供水工程的相关技术,能熟练地使用和正确维护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业化队伍。

3.4.6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技术保障。应针对我国农村目前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的特点,重点加强符合农村特点的简便、高效、低廉的水处理和水质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农村供水领域的技术进步。4参考文献

[1] 杨鹏远,杨宗贵.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问题的解决办法[J].福建建设科技,2010(3):74-75.李玉辉,高俊双.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10(6):30-31.王震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5):34,36.牛起虎.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山西水利,2010,26(4):6-8.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4):23-24.陈鑫.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J].科技资讯,2010(11):173.朱春霞.荷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0):80-81,91.康秋月.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J].学习月刊,2009(22):136.

篇2:长效运行管理

党的十九大把全面从严治党写入党章,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效化运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中,思想是内在自觉,制度是监督约束,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常抓不懈。

高度重视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引导党员干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是筑牢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共产党人的“心学”,常修才能常新。从根本上说,抵御外部环境的影响,保持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初心,要靠个人加强修养而成。

一是在理论和实践中自我修养。

理论的学习应该和实践修为相结合。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在日积月累中增加修养与顿悟,而实践修为的意义在于将人的精神世界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将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论学习一定要认真自觉,坚持不懈,真正发自内心去热爱,感兴趣,沉下心,深进去。

二是在组织中强化修养。

共产党人的“心学”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需要将内力与外力、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通过组织管理和其他同志的帮助,进行定期“保洁”,避免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补充“正能量”。衡量党性教育的成效,不在一时的感染、触动,而在党性修养自觉性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集中教育活动主要侧重从党建角度出发,讲中央精神、组织要求、模范案例、警示教育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总的思路还是要将组织活动的“要我学”与“我要学”的自觉性相结合。

三是在勤学善思中创新,提升修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与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以及主动作为相结合,修好创新之心。

高度重视制度完善和制度执行

全面从严治党,始于“心学”、落于制度,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严格的制度执行作保障。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制度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从严治党全过程,统筹谋划和部署,陆续出台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导性的党内法规制度。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立、改、废、释等工作,使制度内容更加科学规范,制度修订更加及时迅速,制度监管更加行之有效,制度规章更加深入人心,从而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执行严格、监管有力。

在制度执行中,应严字当头,加强纪律建设,树立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党的十九大首次把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共同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纪律建设的关键在于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纪检监察问责制度,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把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尺”和“准绳”。

制度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对制度的执行上来。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被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的遵守要落实到工作中,自觉把制度内化为自身的自觉意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制度的执行与实施必须落实到每个组织体系中,从严抓好落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养成从严习惯,才能自下而上形成凝聚力。

把修炼“心学”与执行制度结合起来

人既是制度主体,又是制度客体,人与制度密不可分。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由思想所决定。

思想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建设上。以制度的优势孕育良好的道德风气和社会环境,靠相应的制度来保证思想建设长期、稳定地进行。制度治党离不开科学思想的引领,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心学”的强化要靠制度来保障和巩固,才能落地生根。

要结合不同时代和发展阶段的思想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使行为受到外力的规范和制约。思想和制度约束,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共产党人的“心学”是自律,是内在的行为约束,鼓励道德楷模;制度治党是他律,是外在的明文规范,是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篇3:长效运行管理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淮南潘集区

目前, 淮南市各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全面有序地推进, 一大批饮水安全工程已建成投产, 一大批尚在建设中。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巨大投入真正形成巨大的产出, 长期稳定地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迫在眉睫。为此, 淮南水利局组织了调研, 对一些县 (区) 进行调研, 通过现场查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 征求有关县 (区) 的书面意见, 初步了解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情况, 现以该市潘集区为例介绍如下。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和评价

淮南市潘集区从2006年到2009年底, 已建成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40处, 日供水能力达9 332 t, 可解决27 368户104 68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工程涉及全区11个乡镇 (街道) 的49个行政村, 工程总投资达4 079万元。其中饮水不安全类型主要为水质不达标 (包括苦咸水、污染水、氟超标水、砷超标水等) 。潘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投入的机遇, 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潘集区12项民生工程之一, 同时, 计划用4年时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 解决全区13.4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 潘集区工程总体进展顺利, 工程质量良好, 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些工程运行以来, 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广大受益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这项工程促进了社会和谐,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问题

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文件都对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有明确规定。因此, 在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方面问题不大, 但小型供水工程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灵活, 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此外, 还普遍缺乏懂技术, 会维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相当部分水厂的技术管理人员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 饮水卫生意识和知识相对欠缺, 业务素质低, 不能适应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1,2]。

2.2 加强水源保护, 严格水质检测问题

根据2008年公布的全国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显示, 我国超过4成的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卫生指标, 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达标。淮南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经卫生部门检测, 大部分水厂水质不达标。造成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一是有的地区水资源紧缺, 而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遏止, 增加了水资源保护的难度, 成为威胁农村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二是农村小型水厂处理设施落后, 采用集中供水的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数设施较为简陋, 只有2成左右的供水工程有消毒设备, 多数供水工程只有水源、管网和简单的沉淀过滤设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多为户管和联户管, 普遍缺少水处理设施。三是缺少水质监测设备和人员, 不能进行经常监测,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 除城市管网延伸和规模较大水厂有检测设备和人员, 水质检测不成问题外, 广大农村中小水厂由于规模小, 管理人员少, 没有水质监测设备, 更谈不上专职检验人员, 目前也没有条件建立水质检验试验室, 直接影响了水质的日常监测[3,4]。

2.3 合理确定水价, 实行计量收费的问题

不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水厂规模小,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和支付意愿不强, 水费收交有困难, 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饮水工程不能按全成本收费, 地方物价部门批准的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 一般不计折旧费和大修费, 使水厂该维修的工程无法维修, 该更换的设备无法更换, 工程使用寿命到期后也无力更新, 难以保证工程持续运行。

在调研中发现, 凡是农村原有压水井和靠近河流的村庄, 农民用水都用河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厂供水只用来烧饭和烧开水, 水厂供水量很小;有个别村因有企业收入, 因此实行不收水费, 造成用水浪费;在含氟高的地区, 农村水压井可以出水, 由于祖祖辈辈喝高氟水, 看不出什么后果, 因此饮水安全意识不高, 不愿意接自来水;很多农民外出打工, 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一些村成空壳村, 接用自来水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都影响了水厂的效益。

2.4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4年刚开始实施时为一个新的课题, 无章可循且当时国家投资较小, 造成实施的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多为单村式集中供水;点多面广, 粗散式供水, 水厂小利润空间有限, 难以形成规模化管理, 为今后的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5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2008年省水利厅转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涉及的有关收费比照实行扶持政策的通知》, 省水利厅与省物价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用电价格的通知》, 以降低农村水厂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还惠于民, 根据各地落实优惠政策的情况看, 总体上是好的, 但仍有部分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实, 特别是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由于涉及电力部门, 协调难度大, 执行效果差[5,6]。调研中发现, 有的县区2007年以来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用电价格可以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而2007年之前的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以及乡镇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则不享受电价优惠政策, 加重了水厂的负担。

3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3.1 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按照“谁投资, 谁所有, 谁受益”的原则, 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 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 由县或乡镇授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 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 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 由村民委员会或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由社会投资者投资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 由业主负责管理。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户负责管理。

3.2 加强水源保护, 严格水质检测

要抓好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禁进行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 以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污染源, 应坚决搬迁或关闭, 严禁新建、扩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建设项目。加强对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 定期对水源水质, 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 保证生活饮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7,8]。

3.3 合理确定水价, 实行计量收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融资、企业经营、依法合理定价、计量收费、群众参与的运营管理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 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3.4 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扶持、服务和监管

3.4.1 乡镇政府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2004年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出台《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试行) , 试行以来, 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 同时, 在试行中, 也发现一些不足, 有必要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 对照省试行办法, 结合乡镇的特点, 由乡镇完善该《办法》, 并由乡镇实施, 以规范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 保障供水工程的长期效益。

3.4.2 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安徽省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并没有完全到位的, 如电价, 建议所有向农民供水的饮水工程, 电价一律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

3.4.3 对困难小水厂给予适当扶持。

建议在一段时期内, 对一些经济欠发达, 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村亏损小水厂, 及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 包括对大修和折旧经费的补贴, 或者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基金, 对工程进行大修或更新改造, 并在更新改造中引导向规模化供水发展, 使水厂走向良性循环。同时, 也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形式, 解决管网维修和设备更新的资金。

3.4.4 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供水工程量大面广, 特别是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 其专业化管理水平低, 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向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服务。

3.4.5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组织农村水厂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实际应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 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供水工程的相关技术, 能熟练地使用和正确维护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业化队伍。

3.4.6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应针对我国农村目前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的特点, 重点加强符合农村特点的简便、高效、低廉的水处理和水质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促进农村供水领域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鹏远, 杨宗贵.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问题的解决办法[J].福建建设科技, 2010 (3) :74-75.

[2]李玉辉, 高俊双.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 2010 (6) :30-31.

[3]王震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 (5) :34, 36.

[4]牛起虎.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山西水利, 2010, 26 (4) :6-8.

[5]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 (4) :23-24.

[6]陈鑫.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J].科技资讯, 2010 (11) :173.

[7]朱春霞.荷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 2010 (10) :80-81, 91.

篇4:长效运行管理

【关键词】农家书屋;管理运行发展;长效机制

最近几年,在政府助推之下,农家书屋特有的工程,凸显了延展的倾向。然而,农家书屋原有的数目递增时,也要预设科学的总指引。若缺失了宏观范畴内的管控机制,那么建构起来的这些书屋,很难供应地段内的文化服务。为此,有必要明辨管控及运行的可用机制,发觉既有机制的弊病。只有这样,才能提快书屋发展的速率,提升服务层级。

一、概要的建设态势

农家书屋特有的工程,起始于十年以前,在07年,这种书屋延展了规模;各地也制备了书屋发展的可用规划。从现状看,经由建成的这种书屋,能超出20万家,覆盖了偏多地段内的行政村。农家书屋被划归成公益特性的文化设施,依循既有的统一要求,建构好的书屋内可被查验及借阅的关联书目,要能备齐一千五百册;书屋存留着的报刊,要能备齐三十种;书屋存留着的音像制品,要能超出一百种。若条件许可,还可在既有的书屋以内,添加网络报刊,或网络特有的图书等。农家书屋这一新颖工程,被看成地段内的民心工程,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在书屋建构这一流程内,也发觉了很多疑难问题。具体而言,很多的区段,没能吸纳足量金额,去建构书屋,投资路径凸显了单一的弊病;运行机制不佳,管理者没能积极去延展业务;书屋预设的服务项目,也带有单一的弊病,受众范畴偏窄;设定出来的服务内涵,以及既有的服务水准,都没能提升;书屋原初的产权没能明晰,也没能增添后劲。归结出来的这些弊病,限缩了书屋发展的速率。

为巩固既有的建构成果,预设规范管控的对策,促动书屋应有的良性进展,就要更替偏旧的思路,摸索出长效范畴内的进展机制。平日以内的书屋管控、存留着的书籍借用,都要被注重。建构起来的这些书屋,应能丰富地段内的村民生活,提升文化层级内的整体素养。

二、创设可用的长效机制

(一)增添原有的资源渠道

农家书屋范畴内的工程,关涉着偏大的面积,延展时段也很长,年度时段内的投入量,带有递增的总倾向。若建构必备的一切金额,都由政府创设,是很艰难的。在这样的态势下,就应延展渠道,与地段内的其他场所,互通存留着的书籍,活跃这样的书屋。我们觉得,在统筹规划特有的指引下,农村书屋与城区以内的图书馆,可以整合存留着的多样书籍。高校范畴内的图书馆,在每年度以内,都要更替既有的馆藏,并创设数据库。为此,城区内的高校,可以选出带有可读特性的关联书目,借给乡村范畴内的农家书屋。这种轮流互通的路径,提快了文献利用的速率,与此同时,还添加了书屋的新颖书刊。

例如:某地段特有的农家书屋,就吸纳了科技大学、关联的中医院校、公职院校存留着的多样书籍。这样一来,就添加了关涉农业科技的、关涉医学保健的、关涉家电修护的、教育范畴内的新书目。院校范畴的图书馆,还可以明晰村民需求,把搜集得来的网络信息,编辑成可用的文献;在这一流程内,提炼出实用特性的技术知识、关涉农产品的特有知识。整合了图文的新颖资源,带有逼真的优势,便利了接纳及操作。

(二)创设新颖平台

依循产供销特有的属性,农家书屋要协同村内的组织,创设技术培训的可用时机,让村民经由参与,获取真正收获。若添加了电脑,则村镇内的书屋,还能预设信息查验的新颖平台。这样的平台,带有对外联络的特性,能促动村民去致富。

例如:某农村创设出来的产业模式,会随同季节,而不停更替。农家书屋建构好的网络平台,就归整了地段内的常见品种,还添加了合规的认证证书、产出模式及接续的销售内涵、订购范畴内的产品数目、可用的注册商标。农民只要查验这样的网页,就能明辨关联的产品特性。创设了这一平台后,农产品原有的售卖量,凸显了递增的态势;区段内特有的某些产品,还频繁去出口。

为此,农家书屋预设的新平台,要更替惯用的服务理念,延展多样的渠道,搜集可用的致富信息;同时,还要经由建构好的平台,宣传地段内的新产品,促动村民去增收。

(三)明辨地区特性

地区经济带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选购进来的书刊类别、关联的书籍载体,就要凸显出侧重点。要依循区段固有的经济特性,分出多样板块,供应可以查验的多种信息。

例如:陕西范畴内的某农村,惯常遭受虫害。在这样的态势下,农家书屋归整了关涉虫害防治的特有书籍,供应村民去查验。创设了书屋范畴的网站,密切注重特有的产销对接,互通市场以内的信息,让村民明辨虫害管控的新动向。再如:某村培植了偏多的果树,书屋就吸纳了果树管控的关联书目,添加了套袋及转果、覆盖地膜及贴字的可用知识。村民经由查阅,发觉了限缩病害的良方,回避掉了很多烦恼,也增添了原有的培植技能。

地区固有的产业结构、区域特有的文化,都会凸显出差别。在这种态势下,农民对搜集得来的书籍报刊,也会带有多样需求。要延展书屋原有的覆盖面,依循地方的特性,创设新颖的出版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回避掉形式化的弊病。

三、结束语

农家书屋这一范畴的新颖工程,要为农村区段的接续发展,供应稳固的支撑,满足农民潜藏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创设的新颖书屋,还要延展原有的图书市场,为出版物的更替及优化,供应可用的时机。农家书屋固有的根基,应当带有公益的特性;农家书屋的接续延展,要带有经营的特性。长效架构下的管理路径,有利于长时段的书屋发展,为书屋添加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乃琴.珠海市金湾区建立“农家书屋”长效机制的实证分析 [J].图书馆论坛,2011(06).

[2]马竹英,王荣,吴晓燕.如何建立农家书屋的长效运行机制——以咸阳市为例 [J].图书馆建设,2009(10).

篇5:长效运行管理

1济宁市环境保护局“三难”专项整治活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言申

副组长:潘荣钧

成员:陈

篇6:长效管理体制

为巩固创卫成果,提升和完善管理水平,推动创卫工作实现日常化、制度化,形成长效管理体系,经街道党政会议研究决定,实行以 “一制、二队、三报、四宣、五点”为主要内涵的“12345”工作机制,使创卫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群众的点评,确保街区面貌更美观、环境更整洁、楼道卫生更到位。

一、成立一套工作领导机制 首先健全工作领导小组

创卫成功后,要保证机构不撤、力量不减,要集中全街力量来推动落实,进一步健全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以街道书记为总负责、街办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街办班子成员作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采取分工负责制,设立市容环境、病媒防制、公共场所、单位窗口、宣传资料、纪律监督等九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的任务、职责、要求全部明确细化,确定相关责任,将创卫各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人。

其次是完善分片包干制度

创卫工作的基础是社区;为帮助和督查社区深入推动创卫,制定“街办干部包片社区责任制”,每个班子成员包片两个社区,每个街办干部包点一个社区,带具体责任、带硬性任务、带上级精神深入社区,深入楼院,参与到社区工作一线,督促社区落实工作任务,协调、帮助社区解决在创卫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再次是建立督查管理机制

努力形成切实可行的制约机制和监督体制,创卫工作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每一项任务要具体落实到相关职责部门、社区及每个具体的工作人员。在创卫工作中,造成工作失误的要追究个人责任。

二、组建两支环境整治队伍

针对部分居民住户未形成环境卫生意识,还存在着乱扔、乱倒的不文明现象,着重加强整治与监督力度,在街道与社区两个层面分别设立环境督查整治队。环境督查整治队要相互配合,加强力度,从内到外、由外及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查网络。

一是街区环境督查整治队

以街办执法中队、环卫所为主要力量,组成街区环境督查队,主要负责加强整个街区大街巷、重点部位的卫生管理,每天在辖区内巡查整治乱堆乱放、占道摊点、垃圾死角等。执法中队要根据辖区实际定岗定责,八一大道、永叔路、耶稣堂巷市场、福山巷等地段要作为重点部位加强整治。

二是社区环境督查整治队

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为骨干,组成了社区环境卫生督查队。社区环境督查队由社区工作站站长担任队长,分管环境卫生工作的副站长为副队长,主是督查本社区的环境卫生,重点是督查居民住宅区庭院、楼距、楼道的清扫保洁以及居民住户生活袋装垃圾的收集。督查队每天至少巡视两次,发现情况做好记录,确保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干净的居家环境。

三、形成“三报”工作机制 “三报”是指举报、汇报、通报。第一,构筑举报平台

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积极性,发动群众力量共同加强对街区环境的治理,进一步加强群众监督力度。以受理中心为平台,以“前台受理、后台处理”为原则,努力构建起现代化、多元化居民举报受理机制。首先是增设两条便民服务热线:2153023、2153024,工作日内安排了受理员接听登记。其次是申请便民邮箱:在网易上,以街办名称第一个字母申请了电子邮箱,主是方便居民群众在八小时之外反映情况。再次是开辟“网上信访”,在街办政务网站专门设立了“街道信访”市民板块,安排专人每个工作日分两个时段查询。

第二,制定汇报会制

为全面掌握街区动态,落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决定每周一下午为街道创卫工作调度会(本着“精简会议”的精神,与每周社区工作会议合并)。调度会上,主要是各社区针对本社区的创卫工作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经验、认清不足、反映难点,反馈举报的落实情况,确保街办统筹全局,作好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同时在下情上传的基础上,做到上情下达,及时向社区传达全市、全区、全街创卫工作的总体动态和最新信息。

第三,采取通报机制

着眼于发动社区各方力量,采取工作通报机制。依托街办信息栏、社区宣传栏等载体,一方面表扬在创建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通报在创建工作中表现后进的单位或个人,督促其及时整改到位。同时要加强了对驻地单位的通报,对不配合、不支持创卫工作的,及时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的内容,必须提交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未通过前不得擅自通报,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通过通报机制,有力督促驻地单位、沿街店面、居民住户自觉地遵守文明规则,维护周边环境。

四、推进四种宣传方式

为扩大活动声势,营造全民共参与的良好局面,引导居民住户积极踊跃加入到创卫工作中来,要不断创新宣传载体,扩大辐射功能,使得“南昌是我家、创卫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具体要采取四种方式:

1、夯实传统方式宣传

首先在主要街巷的醒目位置悬挂关于创卫工作的大型横幅,时刻提醒居民群众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争当文明市民;其次,在各社区每月一期的宣传板报中,要保证有相当篇幅的创卫工作相关内容。第三,不定期地制作创卫工作宣传专栏,特别是在取得一定成效并总结一定经验,举办创卫工作宣传展,展示街区管理的成果。

2、积极主动上门宣传

各社区在日常上户工作中,面对面地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特别是将受举报或平常表现不佳的居民住户列为上门宣传的重点对象,使其尽快融入到创卫工作行列中来。要多批次印制各类宣传单,包括“致居民公开信”、“健康知识手册”、“居民卫生知识”等,在上户时全部发放到居民手中,有效铺开宣传覆盖面。

3、加强循环流动宣传

社区小喇叭是我街宣传工作的特色亮点,要充分发挥小嗽叭的流动宣传优势,在每天两次广播内容中增加创卫工作的内容,特别是编入一些精练的、流畅的口语与歌谣,每天循环不断地播出,使创卫工作意识与消防安全意识一样,在居民群众脑中根深蒂固。

4、借助政务网站宣传

充分运用现代媒介加强宣传,发挥街办政务网与社区服务网两级网站的时效性、便捷性功能,不定期在政务网站上发布创卫工作及创卫公告,公布街办工作方案、制度及相关通知要求,使群众足不出户,只要轻点鼠标便能了解街办创卫工作工作动态。同时在街道网站论坛上专门开设创卫论坛社区,鼓励辖区网民居民在网站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五、明确五项整治重点

找准突破点,是确保整治街区环境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环节。根据本街区的实际,主要将“六小行业、居民楼院、驻地单位、小街小巷、病媒生物”等五个方面作为督查管理的重点部位。要密切联系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轮流攻关,确保难点变易、弱点变强,取得显著成效。

1、确保六小整治更彻底

本着“有力整治、有情帮扶”的原则,把好“三关”加强整治力度。一是把好“培训关”。为使“六小”业主了解和掌握“六小”标准,要分批次、分类型组织“六小”业主免费培训,举办餐饮类、副食品类、美容美发及公共场所类三种不同类型“六小”学习班,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有针对性授课。二是把好“整治关”。配好相关卫生监督等责任部门做好审批验收,对不符合要求标准的责令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要求业主关停并转。同时把好入口,新开业的“六小”行业,卫监员要把好证照审批,不符合要求的坚持不能发证。三是把好“督查关”。立足于长效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对“六小”行业督查与指导力度,及时纠正业主营业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确保辖区“六小”行业符合要求标准。

2、确保居民楼院更整洁 据统计,辖区内共有楼栋446栋栋,庭院60处。要依托六级城市管理网络,积极组织实施社区卫生大整治,在各社区中营造出“街街清扫、栋栋粉刷、户户袋装、人人保洁”的浓厚创建氛围。各社区工作站要牵头负责,对本社区的居民楼道庭院卫生整治工作全面统筹安排,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居民住户整治楼栋卫生,清杂物、扫灰尘、刷墙壁、除广告、淘粪池,努力达到地面净、墙面净、楼顶净、空中净“四净”效果。

3、确保驻地单位更到位

创卫工作离不开驻地单位的大力参与配合,驻地单位也是创卫的重点部位,要积极帮助和指导驻地单位进一步完善创卫工作机制,力争达到两个到位:一是硬件上,加大单位卫生整治。驻地单位是社区单位卫生的重中之重,在辖区楼栋院庭中,单位房及公房有391栋,占辖区楼栋总数的81.8%,督促驻地单位要市、区创卫要求加强单位卫生的整治。二是软件上,加强单位创卫活动。指导驻地单位经常性开展健康教育等活动,并着重完善创卫资料,做好查漏补缺,按照“国家卫生城”标准,形成完备齐全的一整套工作资料。

4、确保街巷整治更美观

严格遵循市里提出的“小街小巷大洗礼”的要求,以路通、沟通、池通“三通”为目标,不断加小街巷整治工作。一是整路面。全面开展小街巷路面整修工作,组织人员修补小面积破损的小街巷,并协助市政部门维修辖区内主要街巷;二是掏粪池。辖区基础设施陈旧,化粪池堵塞是一个经常性的问题,将经常性问题日常性处理,努力做到发现一处、疏通一处。三是清摊点。执法中队要加大小街巷占道摊点的清理整治,还道于民,经常性地巡查街巷,注意防止反弹。

5、确保病媒防制更达标

鉴于街区为基础设施较差的老城区,病媒生物防制为街办一项工作重点。为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卫生标准之内,一方面坚持日常消杀。街道消杀站每天要对辖区农贸市场周边、居民小区、垃圾箱、下水道等部位进行免费消杀,一天消杀两次;另一方面坚持定期投药。以全市春季、秋季两次灭“四害”活动为契机,在“四害”滋生季节,发动居民群众、驻地单位投放鼠、蚊、蝇、蟑等药,形成全民除四害的局面。

总之,加强创卫工作长效管理,切实做到总体部署,全民动手、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强力突破,把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创建目标结合起来,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向上的现代文明街区”而共同努力。

篇7:长效管理

立足“全域成都”创新管理机制——成都市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片长、街长”制 推进市容管理精细化

大城管格局迸发出勃勃生机

建立世博后上海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上海长宁区“大门责+网格化”模式织就城管立体网

探索中小城市科学长效管理新途径

盐城:推进城市管理长效化、精细化、规范化

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长效管理——以南通市区为例探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营造辖区和谐执法氛围 积极推进常态长效管理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杭州城市长效管理模式研究

论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长效机制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 推进城市管理永续发展

加强精细化长效化管理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建立高位协调机制 推进城市长效管理

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长效目标的有效途径

整治城市占道经营 探索城市长效管理——以贵阳市为例

必须建立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创新中实现长效管理

城市长效管理的实践与构思

健全执法网络 构建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重在长效

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篇8:长效运行管理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 校企双方都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培养实施者。

1.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有关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岗位、实习效果、待遇关心较少, 也缺少相关法律文件约束。一方面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 当出现纠纷时, 学校只能与企业协商解决。

(2) 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考虑, 认为学生实习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 还会由于他们的不规范操作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而把校企合作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大部分学生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学习”, 导致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3) 部分学生责任心较差、缺乏吃苦精神, 在工作中挑三拣四, 一旦发现工资、待遇与理想中稍有出人, 便怨声载道。

1.2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发现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1.2.1 企业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多岗的矛盾

学生希望到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多个岗位上去锻炼自己, 提高综合能力。当他们到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后, 面对单一岗位, 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安心实习的现象。

1.2.2 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实习不稳定的矛盾。

由于实习单位众多, 实习地点分散,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 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 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 使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1.2.3 企业对学生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的矛盾

企业需要能够胜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顶岗学生, 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 尚缺乏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等的适应性。

2 校企良性、深度合作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保障

高职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 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 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 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校企深度合作, 优化校企合作模式, 对于加强高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核心价值。

2.1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按照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由于企业需要具备基础功底强、岗位适应性强, 一专多能的人才。

2.2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提升双方专业人才素质,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充实对外交流的途径, 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学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桥梁, 通过其联系更多的企业、行业等相关组织, 拓展学校信息接受与合作办学事业的延伸与手臂;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宣传, 学生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 进入职业角色, 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2.3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优化专业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水平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 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 解决高职教育中资金短缺、实践环节薄弱、教材实践性不足等问题, 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 提高办学层次。通过校企合作, 采用共建实训室或者企业实习等形式, 解决上述问题。

3 校企合作是前提:注重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要向纵深发展, 就需要互相沟通和交流, 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理想效果, 所以需要修筑一条便于双方沟通信息和需求的“合作之路”和全体人员参与的“沟通之桥”。就是找出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和让校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的科学办法, 组织一套校企合作领导班子, 落实一套科学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 使校企合作的设计蓝图得以顺利实施。

3.1 以管理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架设校企合作之“桥”

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 首先确保有“桥”。这就需要合作双方进行一定的管理体制改革, 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进行人事架构建设。就是企业和学校的上层、中层、下层都相互挂职。挂职的目的是让校企合作双方互相熟悉对方, 了解双方的需求并能够及时沟通。只有校企合作的领导班子和相互挂职, 信息沟通才可以畅通无阻的往返于校企合作双方, 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3.2 以课程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铺好校企合作之“路”

合作之“桥”架设好之后, 还必须铺好校企合作之“路”, 作为校企合作的双方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实施, 即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面临的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师资培训、学生就业有了企业的参与就迎刃而解了, 企业面临的降低成本、人才培养和技术公关也变得省心省力了。

3.3 以科学管理促进办学水平提升, 护好校企合作之“航”

校企合作的“沟通之桥”和“合作之路”建好了, 护“路”和固“桥”的工作也要长期开展。要让信息沟通的小车长期通行, 就需要定期进行反馈和监督。因此就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 校企高层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定期检讨校企合作的成果和不足, 定期提出改善的目标和任务。比如:成立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 适时地引入企业对于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制度, 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完善学生的培养体系, 通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多元角度的评价建立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水平。

4 强化管理是关键: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制

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 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尤为重要。为此, 必须校企合作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

4.1 成立两级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学院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检查、评价, 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模式保障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4.2 革新顶岗实习管理的模式

一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中参考外聘专家意见, 使制定的培养计划更切合实际。二是实施“双重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 要处于学生守则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双重管理下。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并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对顶岗实习单位选定、校外基地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行为及安全管理、实习成绩评定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三是专业技能实习与学生道德培养相结合。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信等方面教育;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教育;实习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等。

4.3 实施以指导、协调为主的柔性管理手段

在学院相关实习、实训等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 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相关实施细则, 使之更具体更便于操作, 以此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要深入实习现场, 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进行业务指导, 掌握学生思想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帮助, 关心学生生活和身体健康, 稳定学生情绪并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督促学生记好实习日记, 听取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 审阅学生的实习报告, 参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地协助指导教师教育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学院与企业建立实习工作协作组织, 双方安排管理人员, 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 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5 科学考核是保障:严格顶岗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顶岗实习在考核评价环节上大多以实习小结等形式考核学生, 由带教老师或师傅写评语、盖图章。这种考核评价形式单一, 方法简单, 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特别是对学生整个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训练状况无法实现实时跟踪, 不能对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5.1 建立“双考核制”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

学生的顶岗实习考核可分两部分:一是由合作企业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工作报告进行考核和评价, 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5.2 实施“三监控制”

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情况的考核。学校要求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 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为学生辅导答疑, 并规定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二是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后要撰写实习总结, 学校组织学生座谈及述职答辩, 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真实体会和收获。三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提出综合的自我评价意见, 为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提供参考意见。

6 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顶岗实习是个永恒的课题。为了做好顶岗实习这个工作, 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 对实习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 对今后的顶岗实习工作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更新理念、巩固和发展实习基地、融洽各种关系, 不断地提高学生做人的思想觉悟和做事的本领、增强敬业精神。以更加有效的培养贴近社会需求, 满足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摘要: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对顶岗实习进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课题分析了目前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以校企合作为出发点, 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给出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与体制建构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全铁.试论高职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1 (14) .

[2]李琳娜.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 2011 (22) .

上一篇:最简单的问候语下一篇: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