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4-08-04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精选10篇)

篇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让我们看看这篇校园食品安全广播稿,一起关注食品安全吧。我们还可以通过倡议的方式呼吁大家参与进来。让我们看看这篇食品安全倡议书,学习怎么写倡议书吧!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现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全球关注。世界各国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各种控制措施,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也作了多种探索和实践,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却不尽如人意,对于“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赖于更加系统的控制模式来解决。

2、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从粮食的统购统销,到食品卫生法的颁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1]。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先试行后确定,与之配套的有各种法律、法规;如:各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各种食品卫生标准,无数个地方、行业、企业法规、标准、管理办法等,十分系统、健全,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市场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地完善、修订。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已形成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构成的标准化体系[2]。中国已制定了1 050项食品国家标准,1145项食品行业标准和近万项食品地方标准和几十万项食品企业标准。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已形成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构成的标准化体系。我们有上百万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检测队伍。

食品的卫生质量逐步提高。全国调查结果表明,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对各类食品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1982年合格率为61.5%,1994年为82.3 %,为88.6%,说明我国食品卫生的整体发展是良好的`。尽管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地差距。我国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伴随改革过程而加重的,更多的是经济意义上的市场和政府政策失控[3],存在诸如取能部门“角色不清”,“权限不清”等界定问题以及法律的系统性不够,使用局限性等急待解决的问题[4]。食品安全标准的起点不高,管理落后,加工企业安全监控体系落后等因素制约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在国际贸易中屡屡受挫[5]。据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官员、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鲁宾先生透露,美国FDA曾在4个月内扣留了634批从我国进口的食品,原因是杂质、农药残留及食物添加剂含量高、标签不清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我国农产品出口,也给国家形象和信誉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传统的茶叶出口大省浙江,近年来也因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频遇红灯,使众多茶农叫苦不迭。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产品出口因农药超标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都会有五六百起,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0亿元,可谓令人震惊!

3、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3.1化肥和农药造成的污染严重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破坏土壤中的成分和结构,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而这又可能使农民加大化肥的使用,造成恶性循环,不仅增加农民负担,还加剧了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污染[6]。1983年以前,有机氯农药被大量使用,六六六、DDT等高残留的农药多年累积的使用量高达400多万t和50多万t,致使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超标,以至于在它们被禁用近后,食品中仍能检测出有机氯残留。有机磷农药后来被发现其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也会有较长的残存期,并能在体内蓄积。有机磷农药在蔬菜上的残留最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蔬菜的出口竞争力[7]。20上半年,农业部对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22%样品不合格。北京市对市场果蔬的抽样检测后发现有18%果蔬的有毒物质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8]。

3.2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

一些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一些企业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在面粉中超限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酞”;在腌菜中超标量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为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等等。

3.3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食物卫生危害中,食物中毒仍是最普遍、最主要的危害。而食物中毒中细菌造成的中毒事故占绝大多数,达到98.5%,化学物质和自然毒分别只占0.7%和0.8%。可见食品的卫生管理重点是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因此,近年食品卫生管理中HACCP方式和预测食品微生物学受到格外关注。我国这方面的问题多集中在粮食贮存运输环节、卫生管理薄弱的食品加工点和一些餐饮摊点。

篇2: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在逐渐提高,然而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安全。在食品安全隐患之下,我们必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要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发挥企业的职业道德观以及公民作为主人翁的监督作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在面临国际环境的挑战,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做到不损坏公民的健康生命权,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存在问题;频发原因;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012年2月13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食品卫生法》颁布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食品工业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霍乱、伤寒等食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食物中毒发生数量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食品原料种养、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仍存在。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别突出,大致面临着五大问题。一是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二是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三全猪肉白菜水饺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是食源性疾病问题;四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4月,合肥、南京等多地的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一种吃多会致癌的食品添加剂)将猪肉变牛肉。五是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6月底,“新华视点”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1]

(二)公众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现在吃饭吃出了担心与忧虑,人们常常发出感叹:“吃一顿饭容易,但要吃一顿安全的饭就太难了”!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

告的数据分析,市民的生活安全感特别缺乏。由于受到中国几乎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均存在着担忧。这导致了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抵达信任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由此可见,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已相当明显——接近于不信任,如若再发生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就将挑战公众底线了。

从近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明显存在较大漏洞,宣传工作也不够到位。但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出现,并不代表有关部门形同虚设。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存在事实的一部分,而作为政府部门,在媒体曝光后,须有所反映。因此,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大力度,修补漏洞,做好本职,保障食品安全,尽可能让百姓不再“谈食色变”。

二、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积极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政府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处罚力度不够,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丧失信心,造成了比较消极的社会意识,从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随之而来对人民健康安全的威胁,使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经验教训,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食品安全生产问题,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验,又体现了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的发展道路——食品安全问题彻底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国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等社会权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依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现阶段的食品生产安全事故屡屡频发,不可不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噪音”,但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无法按正常健康的渠道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来获得利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因素制约外,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又一重要原因。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我国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产销者还未形成足够的威慑力,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国家缺乏对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或尚未制定强制性标准,使这些食品原料屡屡成为了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源头。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如果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内在因素,那么国际食品生产市场的竞争就是造成食品安全生产问题的外因了。质优价廉的外国食品对国内食品市场造成冲击,加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迫使本来发展维艰的食品生产企业投入更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只能想方设法竭尽全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利润空间。

4、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问题,也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党在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暴露的问题也说明了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同样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认识过程,这是急不来的。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积极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工作丧失信心,形成了消极的社会意识,继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相关部

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在食品生产行业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执法者素质,使之有法必尊,执法必严,使食品安全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使积极的社会意识得以重新树立,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接踵而来的食品安全事故对群众造成了身体和经济损害,使人们认识到食品已经不安全,有关部门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形成正确的认识;面对此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措施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并着手建立食品安全机制和民众监督体系,以确保食品生产和食品市场进入良性发展的同时达到保障群众的的身体和经济利益的双赢局面;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时,应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这样才能使食品行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保障群众的利益和健康。

(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法厂家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和社会权益;建立健全的食品生产机制和监督体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食品生产者创造经济价值又能创造社会价值,使食品行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食品行业不可避免地碰到困难和挑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因此国家必须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政府要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搞好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面对外企的严峻挑战,中国食品行业必须联手以质取胜,而不能一味的减低生产成本;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过程,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逐步建立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找出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壮自身,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416083793.二〇一二食品安全事件回顾[EB/OL]., 2012-5-2

[2] 苏婵.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EB/OL].http://,2012-03-20

篇3: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粮食产量方面: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 粮食安全也得到一定的保障。粮食生产近些年每年都能到到好的产量, 年增幅在3.65%, 尤其是在2009年达到了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以及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也在增加, 使我国粮食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粮食供需方面:目前国际粮价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我国在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品种方面进口量很小, 所以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很小。小麦和大米是农产品当中消费量最稳定的产品, 玉米和大豆的消费增长是农产品中增长最快的, 不管农村还是城镇在对粮食的消费上总量是逐步减少的, 但是在一些主要地区粮食的消费是不断的增加的, 例如天津和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渐的增加, 由2007年的550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720公斤。粮食政策方面:国家逐步推出关于农业产品的支持政策, 取消了税费,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另外还实行了农业补贴, 财政综合和专项补贴相结合, 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目前国家在政策上也逐步的进行完善, 实施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 农民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投入每年都在上升, 到2010年时, 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补贴达到了8183.4亿元。另外除了农业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之外, 还加强了生态建设、更低质量建设, 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农业基础性设施的建立。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方面: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保持较高的水平, 这样对粮食的调节能力加强了, 我国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价收购, 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防止了粮食波动对市场经济的运作, 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对玉米、大豆等采取临时收储政策, 支持企业参到收储, 健全我国收储农产品的机制。我国能够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有6.7万家, 粮食收购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面临的问题

1. 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高, 使我国粮食安全严重受限

首先, 耕地面积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我国耕地面积逐渐的减少, 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保护制度, 但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耕地还是每年都在减少。其次, 水资源缺乏,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水是农业产品的根源, 我我给的人均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缺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的制约因素, 另外, 水资源也受周边环境的影响, 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产品的质量, 也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然后, 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重, 我国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发生, 对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很的影响, 粮食供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比前些年增多, 病虫危害也贫乏发生, 再加上旱涝形式逐渐加重影响, 对粮食的生产发展也构成了威胁。最后, 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全, 我国的农田水利大部分建立的较早, 长期以来, 由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 建设的标准较低, 导致一些工程无法正常的施工, 现有的水利设施也超出了使用年限, 设施没有修理, 使效率降低, 效益明显的减弱。

2. 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不强

粮食的价格逐渐都在增加, 但是农民对耕地的收入仍然不高, 农民与其他行业相比, 耕地所得到的收入明显较低。物价的费用和成本逐渐的在上升, 小麦和玉米的成本有原来的每亩398元增加到587元, 成本增加了, 但是利润却下降了, 这种现状使得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降低了, 抑制了农产品的发展。

3. 我国未来粮食的需求总量呈上升的趋势

我国是人口大国, 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也逐渐的增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 我国粮食的总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 我国对玉米和大豆的消费是在增加的, 从供给角度来看, 我国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 要满足需求和供给平衡, 必须确保粮食的安全。第二,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消费食物也变得多种多样, 对动物的蛋白消费越来越大, 工业化也带来了对加工的需求, 利用粮食来转化为生物能源的速度加快, 能源与食品的矛盾逐渐的增大, 加剧粮食供求关系。第三,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物燃料的不断发展, 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受经济和气候的影响, 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世界粮食的生产也存在不确定性。近些年我国的产量是在增加, 但是还是受很多银色的影响, 供求关系仍然很紧张, 尽管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个别农产品的不足, 但是资源是有限的。

4. 农业技术跟不上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 但是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 农业技术进步的较慢。农业技术与生产是紧密相连大的, 基础性的建设薄弱, 创新能力不强, 科学技术不到位, 都是阻碍发展的原因。另外我国的化肥和农药等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我国对农业技术研究投资较少, 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也存在着投入不足, 种子的研发技术的投入也不足, 监管手段和竞争手段也比较落后。

5. 粮食流通过程中, 缺乏安全监管

流通中的粮食进入加工之后, 各个企业的素质不一样, 规模较小的企业, 工艺落后, 设备较旧, 缺乏完善的管理, 难以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另外一部分企业对于粮食食品的加工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的管理方法不完善, 没有建立安全控制体系, 造成企业的运行状态差, 缺乏竞争能力。其次监督管理的部分职能分工不清。对粮食食品安全形成多头的管理, 对管理虽然有好处, 但是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职能交叉也造成危害, 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导致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混乱。

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1. 完善我国关于粮食的补贴制度, 提高粮食的价格, 给农民带来收入

增加粮食的直接补贴和补贴的规模, 扩大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 完善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 为农民的收入增加补贴的制度, 形成稳定的粮食补贴增长机制。另外, 根据工资水平的涨幅, 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 给农民的稳定性的预期, 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2. 主要的农产品实施保护, 保障食物的安全和流通

我国对农产品已经实施了保护政策, 尤其对于粮食的主要产区, 实行耕地、粮食价格、基础设施以及财政、贷款等方面的保护政策, 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范围不大, 所以, 我们要扩大粮食的种植范围的同时, 也要扩大对各个方面的粮食保护政策, 运用各种手段, 建立重要粮食产区的农产品利益补贴的制度, 形成粮食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3. 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 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

首先, 积极的推广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 支持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其次, 提高粮食生产设备和设施和方法的科学技术含量, 引导农产品创新出新的品种,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 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以及新机制的使用。最后, 大力推广品种好, 产量高, 适应性较强的农产品品种, 以提高粮食的生产技术。

4. 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制度, 提高粮食食品安全的保障

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分, 制定相关的粮食食品安全制度, 使管理部门有职权, 可以进行质量管理, 确保企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监督的实施, 把企业监督和服务结合起来, 使粮食食品质量安全。另外可以建立粮食食品质量标准, 积极的推行安全控制体系。建立粮食食品安全的质量追踪系统, 鼓励农产品市场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 还可以建立农民的健康教育制度, 形成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机制。

四、结束语

人们生存中粮食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我们必须使用的大米、大豆、小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农业科学技术与补贴政策已经有了结合, 但是还存在着问题, 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不断要政府进行指导, 还要政府通过法律进行有力的限制, 保证农民的耕地安全。

参考文献

[1]《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2008

[2]《试论新形势下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2011

[3]倪元颖.粮食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齐润香.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0

篇4: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食品冷链 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体系

引言

随着现代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渐加大,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在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需要储存适量的熟食(或速冻)物品用来节省用餐时间,以适应节奏的变化。这也使得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食品加工、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使速冻食品业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食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得到认识。

1.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我国的食品冷链起步于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1982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诞生了我国食品冷链的雏形。30多年来,我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但从整体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易腐类食品年产量差距都相当明显。资料显示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高,物流费用占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每年的冷链物流所造成的损失至少750亿人民币。

2.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同时,由于欠缺专业冷链知识及配套措施而盲目跟进,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

2.2与食品冷链相关的国家标准目前仍是空白

目前我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主要依靠的法规标准是1988年颁布的《速冻食品技术规程》和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食品冷藏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在冷藏标准制定上的滞后是整个冷链行业落后的重要因素,在监管上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有相当多的一批食品物流企业无法经营。

2.3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

我国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2.4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及技术陈旧落后

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特别是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3. 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3.1加强食品冷链的整体规划研究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我国食品冷链变革需要三位一体化,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3.2制定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提高质量

针对食品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制定以GAP、GVP、GMP、HACCP、ISO为基本原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3.3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这种市场需求必将催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3.4提高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技术水平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冷链物流技术含量高,要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

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速冻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已迫在眉睫,论文探讨了食品冷鏈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期望对能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Masahiro Saito,Masayuki Sato,Katsuhiro

Sawada.Variation of flame shape and soot emission by applyin g electric field[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10, (4): 10~15.

[2] 顾茜姣,苗艳芳.食品冷链的发展方向[J].制冷技术.2010,(3):23~24.

[3] 黄成洲,谢如鹤.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5):37~39.

[4] 全新顺.基于过程控制的食品冷链管理探索[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0,(3):6~8.

作者简介:张浩,男、汉族、1988年出生、黑龙江宁安市。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贸易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物流方向)2009-1班。

篇5: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已初具规模,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有一定的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统一的物流法,我国现行的调整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散见于关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技术法规中,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物流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规范不协调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而系统地调整物流法律关系的部门法。现行的物流立法涉及众多部门,中交通、铁道、航空、内贸、外贸等等,而这些法律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甚至各个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和冲突现现象,这就使得物流法律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难以落到实处。

2、现有规范不完整从完整性上来看,不少物流关系没有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和规范,物流业仍有不少法律真空地带。物流业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业务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仓储运输,而对于出现的新业务和新问题,原有的物流法律法规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比如对于物流标准化问题,我国目前只颁布了《国家物流术语标准化规定》,而对于其他各个方面的标准则无规定。

3、法律规范效力层次低从法律效力上来看,我国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现行很多物流法律法规多是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和颁布的,大多是一些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规范性不强,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从时效性来看,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随着经济体制、管理体制以及市场环境等的变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已大为不同,但由于现行的一些物流法规还是从原计划经济体制中延续下来的,所以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适应我国加入wto 以后物流国家化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框架构建

完善物流法律制度,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物流法体系,是促进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流法体系是以物流法为基础、以物流主体和行为法律规范为主体的各种法律规范按照一定规律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物流法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主体法,即确立物流主体资格、明确物流主体权利义务和物流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的法律规范。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物流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二是物流行为法,即调整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行为的法律规范,它是各种物流交易行为、惯例法律化的产物。物流活动涉及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方面;三是物流市场管理法,即调整国家与物流主体之间以及物流主体之间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物流的组织管理,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四是物流标准法,即确定物流行业相关技术性标准的法律规范。

篇6: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

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如何推动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发展,还需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政府需加大建筑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对从事建筑垃圾处理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从贷款、建筑垃圾用地、水电、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增强建筑垃圾从业者的积极性。

其次,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对建筑物拆迁后建筑垃圾的处理、建筑工地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处理、建筑垃圾的清运等各个环节作出明确的政策法律规定,使建筑垃圾处理从产生、清运到处理都能有法可依。

再次,政府应加大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研究的经费扶持,和各大院校及有关研究院、研究所合作,推动建筑垃圾科研项目的发展,增强建筑垃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回收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虽然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起步较晚,但是不容质疑,随着国家对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视,在未来的五年内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必然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篇7: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金彦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 补充养老保险 基金

论文摘要:文章从世界及我国即将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入手,提出应在我国建立起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观点。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的养老保障制度,提出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生存及改革中巫待解决的四个问题,并分别就这四个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世纪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以来,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由目前的9%上升至16%.西方人口专家将本世纪称为“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银色浪潮,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至今已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我国,由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人口高速增长,以及70年代以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久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必须能够承受-203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并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划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其基本特征是退休保障成本在代际间转移,这个部分主要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问题;个人账户部分实行长期积累,是基金制,这个部分主要是老年人按照所尽的缴费义务多少的不同收取不等的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实行的是个人账户的方式,也就是基金制,它使实力雄厚企业的退休员工将有更多养老金收人,它是一条增强企业吸引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

由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操作执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合理地解决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生存与改革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前的阳体制所带来的遗留问题

近几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对旧体制遗留的问题不做处理,新体制就根本不可能顺利运行。要想完成向新体制的过渡和改革,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即正视旧体制的遗留责任问题,并认真地加以解决。

旧体制的遗留责任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已退休职工(“老人”)的养老金来源问题;二是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中人”)个人账户中积欠的“空账”如何补齐的问题。这两部分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应另外成立一个过渡机构,把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筹集、发放及管理责任全部交给这个过渡机构负责。“中人”随新职工一起全部进人新体制,即分别加人社会统筹系统和个人账户系统。“中人”个人账户中“空账”的充实责任,也交给上述过渡机构,以承债方式落实。由这个过渡机构与新制度体系中的个人账户管理机构签署明确的债务协议,制定一个稳妥的债务及利息偿还计划。另外,将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所得用于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空账”,这也是现阶段可采取的方法之一。

简而言之,新制度中的社会统筹体系与个人账户体系要严格分开;转轨期间旧体制遗留责任的`处理和新制度的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资金筹集及债务责任上也要严格分开。

二、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费用缴纳是采取“费”还是“税”的形式

鉴于目前社会保障费常因征缴力度不足,缺乏法律基础等原因而面临拒缴问题,不少人建议实施“费”改“税”.无疑征税有征税的优点,例如具有强制性、管理成本低等,因此,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保证社会统筹部分能够得到有效的征收。当然,社会统筹养老金也可以由税务部门代征,所征收资金全部进人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或社会统筹养老金财政专户。

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应处的地位

我国目前虽已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但现阶段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仍停留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而类似于国外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只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于辅助性地位,担当着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人,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类似西方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左右,这样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左右,从而使总的替代率达到75%,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

四、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关系到整个制度的成败,尤其实行部分积累的统账结合制度,基金的保值增值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尚未走出一条规范化运作的可以抵御风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有关部门测算,基金平均回报率扣除通涨率后,实际收益率为负值。养老基金不能实现投资增值,对抵御人口老龄化和减轻国家、企业负担都很不利,特别是个人账户积累基金的增值直接影响到职工退休后的保障生活水平,收益率远低于工资增长率时,工资替代率就难以保持合理水平。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基金不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而是以委托、授权方式交由具有诚信和能力的民间机构投资运营,并且应形成多家竞争机制。可以在目前大致具备经营条件并在全国各地均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商业金融、保险等机构中进行选择,以承担基金经营任务。

篇8:我国戒毒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8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2011颁布的《戒毒条例》全面总结了我国禁毒戒毒工作的实践, 对新时期禁毒戒毒工作的宗旨、原则、方法途径、责任主体、工作机制和模式、以及戒毒人员的权利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新时期我国禁毒和戒毒工作的创新模式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 也需要我们反思目前的戒毒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戒毒机构已经初步建立了戒毒教育的各项工作制度, 确立了较为规范的教育流程和基本的教育工作体系, 普遍加大了教育投入, 加强了教学条件等硬件设施的建设。针对吸毒人员的不同情况, 分别开展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四种途径的教育活动, 常规教育的内容也趋于丰富, 专职教育人员和干警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戒毒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但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和戒毒教育实践分析, 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并未厘清戒毒教育的理念, 也缺乏大教育的视野

禁毒法和戒毒条例已经阐明, 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和病人, 这三重身份的定位, 要求我们的戒毒教育理念应该强调生理戒断、心理康复和社会回归, 要求我们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 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并保障他们的应有权利。但长期以来, 社会对于吸毒人员的看法更多的是立足于道德批判[1], 甚至将吸毒当作是犯罪行为, 于是戒毒教育过程中更强调道德教育的价值, 形式上也流于说教。对戒毒性质的片面认识直接导致教育理念上的模糊不清, 重管理, 轻教育, 重约束, 轻疏导;在教育手段上重视强调惩罚和训戒, 而忽视了教育和矫正的功能。

当前的戒毒教育系统尚未认识到戒毒教育是一项开放性社会系统工程, 从而导致戒毒教育缺乏活力和方法上的革新, 教育内容单一贫乏。无论是行为习惯的养成, 思维方式的改变, 对社会的重新适应, 还是人际关系的修复都需要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但当前很多戒毒机构以强化行为代替增强素质的做法, 使戒毒教育陷入封闭状态, 直接导致教育活力的缺乏。

二、忽视了心理矫治的关键作用和相应的专业培训

戒毒实践已经证明, 导致绝大部分吸毒者复吸的原因不是毒品的生理依赖, 也不仅仅是思想品德问题, 而是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因此彻底消除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依赖是戒毒教育的最终目标[2]。但当前的戒毒教育却忽视了对于心瘾的深入研究和心理矫治的关键作用, 不能有效激活和形成戒毒者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并调动起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 导致复吸率居高不下, “戒除毒瘾”的目标大打折扣, 戒毒效果难以巩固。

由于培训和经费的匮乏, 导致部分戒毒机构在基础建设上硬件投入不足, 设施陈旧老化, 无力引进高科技新设备和检测手段, 办公条件简陋, 戒毒学员居住和生活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基层干警和戒毒工作者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培训, 特别是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手段方面的培训, 这种缺失直接导致其专业化水平不高, 科学的戒毒方案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另外, 经费保障的缺乏也使戒毒机构面临财政瓶颈, 在这种条件下, 部分戒毒机构的劳动培训成为一种创收的手段, 削弱了对戒毒者职业生存技能培训作用的发挥。

三、戒毒效果评估方法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司法部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诊断评估办法 (试行) 》 (2009) 对戒毒效果诊断评估的组织机构、内容和标准、诊断评估程序、诊断评估结果等做了相对细致的解释, 对强制戒毒机构的评估诊断工作具有普遍性的指导价值。虽然如此, 这仍然只是一份纲领性文件, 各强制戒毒机构在执行时仍然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指标, 以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很多省都出台了对《诊断评估办法》的详细解释, 甚至很多强制戒毒机构都制定了本单位的《诊断评估细则》, 但由于对戒毒诊断评估指标认识上的不足, 导致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大量问题。

很多戒毒机构制定的评估办法片面追求大而全, 导致实施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评估办法过于强调量化而导致评估的重点不够突出;重视日常行为的评定, 忽视个体内在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评估指标的制定缺乏相应的效度和信度;有些机构甚至将评估作为一种管理和惩罚手段, 而不是真正着眼于戒毒效果, 直接影响了评估检测功能的发挥。

四、戒毒人员回归和融入社会的现状不尽人意

戒毒教育工作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过程, 涉及宣传、教育、公安、司法、社区、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多个行业部门和领域, 应当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 形成合力, 才能打好戒毒教育的攻坚战, 取得戒毒教育的胜利。但目前因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措施尚未配套, 各种社会力量的整合尚未到位, 加上部分社会大众存在的对戒毒人员的歧视和误解, 导致他们从强制戒毒机构回归社会后普遍面临就业难、社会保障覆盖面低、社会接纳程度不高, 融入社会主流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难题, 使戒毒人员的社会化回归进程受阻。

参考文献

[1]王瑞鸿.戒毒社会工作:理念、原则及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12-15.

篇9: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资源;结构;质量 ;安全; 对策

我国是大宗资源性商品的进口第一大国。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的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近年来,质检部门始终把“安全、卫生、环保”作为检验监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大宗资源性商品放射性和有害元素的质量监管,保护我国环境、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取得明显成效。为此,本文对2015年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并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现状

1.我国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贸易情况

以2015年数据为例,全国共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鉴定22万批次、17.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9.6%和0.02%。

(1)矿产品、原油和煤炭这三大类商品占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总量的90%。

以重量计,这三大类商品共占进口总量的九成,其中矿产品占58.3%、原油占16.9%、煤炭占11.1%,为我国主要的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品种。其中,进口矿产品以铁矿为主,占矿产品90%以上,其余为铜精矿、锰矿、铬矿和其他有色金属矿产品,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秘鲁、智利、加拿大、伊朗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进口量之和占铁矿进口总量的80%以上。

进口原油有160多个品种,主要从沙特、安哥拉、俄罗斯、伊朗、阿曼、委内瑞拉、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4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其中从沙特、俄罗斯、安哥拉、阿曼、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巴西、科威特等国家进口,其中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占进口总量的49.74%;从非洲地区进口原油占进口总重的20.60%;从俄罗斯及周边地区进口原油占进口总重的14.53%。

进口煤炭主要有炼焦煤、无烟煤、烟煤、褐煤等四大类,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加拿大、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进口。

(2)主要运输方式为散装船海运进口

进口矿产品和煤炭绝大部分以散装船海运为主要运输方式,少量采用集装箱海运,内陆口岸采用铁路运输。进口原油主要采用海洋散装油轮运输,有部分采用管道运输和铁路槽车方式运输。管道运输包括中哈管输原油和中俄管输原油,其中中哈管输原油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入境,中俄管输原油通过黑龙江漠河口岸入境;从蒙古国进口的原油采用铁路槽车方式运输。

(3)沿海口岸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量占总量九成

以重量计,矿产品主要进口口岸为山东、河北、江苏、天津、上海、宁波、云南、浙江、辽宁等9个,其进口量均超过3000万吨,进口总量超过全国的89.2%;煤炭主要进口口岸为广东、福建、广西、江苏、山东、内蒙古、浙江、河北、上海、厦门、宁波、辽宁等12个,每个口岸进口量均超过1000万吨,进口总量超过全国的94.8%;原油主要进口口岸为山东、宁波、广东、辽宁、浙江、福建、黑龙江、河北、新疆、天津等10个,每个口岸进口量均超过1000万吨,进口总量超过全国的91.6%。

2.我国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情况

2015年,全国共进口铁矿6.08万批,重量9.94亿吨,货值597.50亿美元。批次、货值与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15.13%和37.49%,重量比2014年增长2.40%。共检出不合格铁矿1.81万批,重量3.23亿吨,货值192.51亿美元,不合格批次比2014年增长63.98%,但不合格重量、货值与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3.82%和42.18%,整体质量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是安全环保、品质、重量等指标不合格,其中安全环保不合格主要有放射性项目、有害元素含量超标,违规夹带进口固体废物等;品质不合格有货证不符、以次充好、含水和杂质含量高、主含量偏低等原因。重量不合格主要原因有短重欺诈、明水、含水量偏大等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自动化取样设施不到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80%是由取样规范与否决定的,特别是矿产品和煤炭为固体物质,货物质量不均匀,采用人工取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国际贸易争端经常发生,只有自动取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但由于历史原因还有相当部分的口岸没有配备自动化取样设备。

2.一线检力资源不足。进口矿产品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检验鉴定工作程序多、时间长、工作量大,而且从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加严对进口煤炭环保、放射性等项目检测; 5月1日起又对进口铁矿中汞、砷、铅、镉、硫、氯、氟等7个有毒有害元素含量批批实施监测,而企业对检验周期要求比较迫切,造成检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福建泉州口岸为例,现年进口大宗商品达3000多万吨,分别从相距70公里的国电、沙格、三梅、泰山、东港、鲤鱼尾、青兰山、黄干岛等8个码头进口,而检验鉴定人员仅5人。

3.检验标准问题。现行的大宗散货检验标准体系存在不全现象,例如无进口原油、铁矿的环保控制强制性标准,为此无法真正有效控制质量低劣的产品进口。有的标准不适用,例如原油取样标准,按照标准需要取样的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不适合目前我国进口原油快速通关和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迫切要求。

三、对策与建议

1.完善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通过构建完善的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依法有效地对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进行合格判定和处置,可以杜绝不法商人以次充好、虚报谎报、货证不符等欺诈手段。将低品质、低档次、高污染的产品拒之门外,为口岸执法把关提供科学依据。

(1)完善检验标准体系。针对原油、铁矿、煤炭标准体系不全或标准不适用等问题,应组织专家开展研究,尽快整理、补充和完善,健全检验标准体系。

(2)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大力推行口岸安装自动化取样设备,同时进一步完善码头的制样室、监控系统、值班室等设施,提高散装货物取样的代表性,不仅可以降低取样的劳动强度,还可有效避免国际贸易争端。

(3)加强口岸能力建设。一是口岸应调整和加强大宗资源性商品产品的执法把关力量;二是发挥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定期开展各个口岸的一线检验执法人员培训和交流活动。

2.构建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

(1) 建立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围绕安全、卫生、环保和防欺诈,开展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的动态监测研究,全面收集、汇总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品种的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的风险信息并进行分析,及时向公众发布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安全、危险特性和预警信息。

(2)加强安全、环保等重点指标监控。检验检疫部门应根据《商检法》赋予的职责,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安全、环保项目的监控等方面,开展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的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为国家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包括开展进口原油运输油轮硫化氢监测工作,保证运输储存环节安全生产。

3.建设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信息库

随着国家大宗资源性商品安全战略的调整,我国各口岸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的品种更趋多样化。不同大宗资源性商品的品质特性和风险差异较大,从而对检验监管、卸货、存储、出运、生产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议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建立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高风险性大宗资源性商品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损失,有效维护贸易安全和国家安全。

4.创新模式,提升口岸检验监管技术水平

(1)探索分类管理模式。在风险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检验监管模式,从而确保检验监管针对性、有效性。对企业进口自用或由诚信度好的贸易商长期进口的产品,研究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合格评定模式,探讨备案验证管理、后续使用监管等方式。

(2)加强来料加工监管研究。2015年以来,原油以“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比例呈增长趋势。部分来料加工原油亦存在高硫、高盐、高酸及硫化氢含量高现象,加工成品油复出口形成资源性产品“高耗能、高污染”事实,并将污染及其他风险留在国内。因此,应加强对来料加工原油的监管研究,出台相关管理措施,规定原油加工企业来料加工原油品种范围和质量要求。

(3)加强政府监管部门间合作。危险化学品(如原油、液化天然气、化工品等)监管工作涉及到很多其他政府部门,如检验检疫、海关、海事、安监、环保、公安、交通运输部门等等。建议建立危险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口岸各机构对货物进行共同审核把关,实现信息共享,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

(4)有效指导企业规避贸易风险。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检验检疫部门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优势,加强对国际大宗资源性商品市场的规则研究,防止一些国家滥用经济壁垒阻碍国际正常贸易的行为,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提醒收货人在进口前确认货物是否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三是要求进口企业尽可能在贸易合同中争取以到货港检测结果作为计价调整依据,以便在货物发生品质不符、重量短少等问题时,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徐涛)中国进口原油研究与分析《当代石油石化》2008年12期.

[2](李东 亓秉哲、周波)山东口岸进口原油质量分析与评价《中国石油化工标准与质量》2010年第2期20-23页.

篇10: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目前物联网概念的风行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物联网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物联网被列为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时机日趋成熟,推动物联网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影响我国物联网发展及应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Abstract: Now internet of things is popular to public.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third wa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the important means and vectors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Internet of things can form a new strategic industry in China which is in a historical stage with a rapid developing economy.There are great chances and good situ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a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oT in China is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impac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oT in China are pointed out。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The industr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development status;

目前物联网概念的风行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物联网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概念,而且有实际应用,其应用领域很广泛,遍及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环境监测、城市管理、智能家居、工业监测、农业畜牧、森林防火监控、手机支付、远程医疗、护理和保健等等,可谓无所不在。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全球重大的科技革命,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技术和制高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而物联网则是将世间万物相互连接,并与互联网相连的非常庞大系统,其影响将比互联网更大。

1.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一词最早于1999 年由英国工程师 Kevin Ashton在宝洁公司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中包含两层涵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 1

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可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讯。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物联网”可以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提供商、用户七个环节。其中,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包括 RFID 芯片设计、二维码码制、光纤传感等厂商;应用设备提供商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模块、读写设备、读写器天线、智能卡、二维条码、光纤传感设备等厂商;运营及服务提供商指行业的、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专业运营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统一的终端设备鉴权、计费等服务,实现终端接入控制、终端管理、行业应用管理、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管理等服务。

1.2 物联网三层技术架构

物联网总体上由三层典型技术架构组成,即可以分成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层。从产业链的角度,物联网以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为基础,形成面向最终用户的具体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是基础,传输通信是保障,运算处理是能力,并以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

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 标签和读写器、智能卡、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网络传输层,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网络管理中心、智能处理中心、三网融合或未来的 NGN 网络,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计算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面把感知和网络传输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作出决策和控制,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应用和服务。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实现行业智能化。

1.3 物联网的工作机制

首先通过 RFID 标签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接着通过传感器或识别设备对物体属性获取,最后将获取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进行相关计算和处理。该过程可逆,控制者可通过网络系统来控制物体做出相应的动作,甚至以更

加精细和动态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也就是说,物联网可以做到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化处理。

2.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标准方面,2007 年,我国领先于国际启动传感网标准化制定工作,在 ISO/IEC 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大会第 2 次会议上我国提出了传感网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演进路线、协同架构等代表传感网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我国已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四大主导国(中国、美国、韩国、德国)之一,在制定国际标准中享有重要话语权。专利方面,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和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资料的统计,截至2008 年底,国内申请的关于传感网的专利数是 378件,基础和核心专利分别是 10 件和 211 件,分别占整个比重的 2.6%和 55.8%,而外围专利为 157 件,占整个比重的 41.5%。【1】技术方面,自 1999 年起,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组成了2000多人的研究团队,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感技术工程中心等研发开发基地,并初步建立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应用发展方面,我国已经2007 年传感器业总产量达到 20.93 亿只,品种规格已有近6000 种,物联网已在我国公共安全、民航、交通、环境监测、智能电网、农业等行业得到初步规模性应用,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发布的 《中国 RFID 与物联网 2009 发展报告》显示,2009 年我国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已达 85.1 亿元,同比增长 29.3%,在全球居第三位[2],仅次于英国、美国。2010 年 8 月 9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报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这是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首个由我国提出并推动制定,由 ISO 正式发布的可公开提供的规范。

2009 年 8 月 7 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表示: 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尽快建立 “感知中国”中心[3]。我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 - 2020 年)》 和 2050 年国家产业路线图,2010 年已把物联网写进 《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我国发展物联

网的对策和建议到国家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意味着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已正式列入国家战略层次。

3.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拥有发展物联网行业的基础及行业优势,中央和地方也很重视,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尚不完善,物联网处于技术研发与应用试验的交接阶段,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1战略规划滞后,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缺乏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尚不明晰,虽然我国各地政府机构积极开展推动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相关园区、产业联盟,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统筹规划,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产业顶层设计缺乏,资源共享不足。规划意识与协调机制薄弱,更加凸显出研究成本过高、资源利用率过低、重复无序建设现象严重的态势[4]。而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都没有出台,不利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3.2 标准规范缺失问题

物联网与计算机、通信、电子、材料等多学科有关,其涉及的技术多种多样,导致相关的标准也非常多,而我国 RFID 标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这是制约我国 RFID 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物联网没有统一标准,就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就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也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更不能降低研发成本,这是非常不利于物联网的发展的。随着物联网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规范的缺失将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混乱。

3.3 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物联网的技术涉及到传感、射频识别(RFID)、统一编码、通信网络等技术,其中,RFID 和传感器技术及其产品最为关键。我国在低频 RFID(125 或134.2 kHz)、高频 RFID(13.56 MHz)比较成熟,但 90%以上超高频(868 ~ 956 MHz)RFID 芯片仍然依靠进口;而物联网的另一核心产品——传感器及信息处理

芯片也一直是短板。本土企业生产的传感器产品以及搭载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模块的技术参数(如精确性、稳定性、使用期限等指标)与国际企业(如英飞凌、飞思卡尔 TI)差距明显[5],尤其是重金属传感器和光感应传感器,国内都没有相关的研发和生产单位。在 RFID 底层专利上,目前我国并无主导权。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力量薄弱而分散,体系架构尚未建立,关键技术有待攻关和突破。总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也是抢占物联网产业制高点的关键,否则,就会导致产业大量采用国外技术,核心技术专利受制于人,信息安全方面失去保障;更会导致物联网数据采集环节的传感器、电子标签等设备的成本过高,从而拖累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

3.4 安全保障有待提高

物联网的安全性就是物联网可控性问题。物联网目前的传感技术主要是RFID,植入这个芯片的产品,有可能被任何人进行感知,所以在感知、传输、应用过程中,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存在被别人所用,尤其是被竞争对手所利用的安全隐患。而且物联网越发展,其牵涉到的安全问题越突出,不仅涉及到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如专有数据和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还涉及到公民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和国家军事安全等方面问题。总之,物联网的安全性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5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不足

物联网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一个独立的可传感的网络中,而是各个行业的共同参与应用,因为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有价值地开发。目前我国物联网虽然有一些基础应用,但 “以物为互联”的应用需求还是低层次的,难以激起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热情。大规模行业应用的不足,制约物联网产业在核心关键技术和标准化方面的重大突破。应用开发不能仅依靠运营商和应用物联网的企业,因为运营商和技术企业都无法理解行业的要求和具体的特点。如果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若只在1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规模过低也制约着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3.6 产业链构成不完善

物联网的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举足轻重。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中的网络提供商(三大电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制造商都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但是产业链其他环节特别是上游环节相对欠缺和不足。产业链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7物联网产业的政策和法规欠缺

物联网不是一个小产品,也不只是一个小企业可以做起来的。它不仅需要技术,更牵涉到各行各业,需要多种力量的整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立法需要走在前面,需制定出适合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以保证其正常发展。而我国可行性产业扶持政策欠缺,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谋求突破一大障碍。

3.8成熟商业模式缺乏

物联网的前提是广泛设置传感器,这需要一定的初期投入成本,而快速形成物联网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是解决成本问题的重要出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物联网商业模式,成熟商业模式的缺乏,变相地阻碍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推广。

结束语: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物联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去解决它,就能让其健康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殊,阎毓杰,胡富平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2] 于莘明. 我电子标签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三 [N]. 科技日报,2010.06.09.

[3] 国务院办公厅. 温家宝江苏考察: 让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竞争力 [EB/OL],2010.06.08.

[4] 姚东铌. 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J]. 企业导报,2010(3):134-135

上一篇:大学英语精读 第二册第一、二课 课文翻译下一篇:十堰市城市规划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