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2024-07-20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精选8篇)

篇1: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姓名: 分数: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各组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祷告dǎo荫蔽yīn菡萏斜jī匿笑nì ....hàndàn欹..

B、脸颊悴qiáo决别jué.jiá树杈.chà 瘫痪..tān huàn 憔..

C、分歧嫩芽nèi捶打chuí敏感mǐn沐浴.qí.....mù yù

D、遮蔽zhē姊妹zǐ并蒂侍弄shì徘徊...dì...pái huái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仗义花瑞烦闷遮蔽各得其所B、心绪委屈霎时拆散喜出望外

C、慈怜摇摆仿膳沉寂自做主张D、攥着逮住花瓣覆盖不可抗拒

3、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莫怀戚——长篇小说《诗礼人家》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小说家、文学家

C、《羚羊木雕》——张之路——小说《在楼梯拐角》

D、《荷叶 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4、请你修改下列病句。(4分)

(1)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2)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填空。(12分)

(1)母亲啊!你是(),我是(),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下的()?(《荷叶 母亲》冰心)

(2)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诗人描绘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与友人秉烛夜谈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4分)

举国上下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利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关于节约的活动及报道。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是责无旁贷,现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一条提倡节能的宣传标语。

我拟的标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我们学校、班级实际情况出发策划一次活动,来帮助同学们改掉浪费的毛病。

存在的毛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的创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羚羊木雕》,完成7—9题(共6分)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

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

“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

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

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7、上文中“我”说话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2分)

答:

8、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

呀!”

答:

9、从上文中万芳对这件事的处理可以看出,万芳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2分)

答:

三、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共2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元方入门不顾顾:_______(2)下车引之引:______ ..

(3)太丘舍去去:_______(4)相委而去委:______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2、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2分)

13、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

方是个怎样的人?(2分)

1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

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4分)

16、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4分)

17、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4分)

18、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4分)

四、作文(共40分)

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7、上文中“我”说话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2分)

答: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欲言又止,主要因为“我”实在是难以开口说找万芳拿回羚羊

8、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答: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伤心和自责

(2分)

答:主要从“宽容”、“仗义”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12、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2分)

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分)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1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

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4分)

第一种意见

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

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

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

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9、从上文中万芳对这件事的处理可以看出,万芳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

13、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16、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4分)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17、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4分)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

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18、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4分)

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 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篇2: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卷面占3分)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基础整合。(40分)

1.我会看拼音,还能正确地写出词语。(9分)jǐ liánɡ chuán cānɡ dǎo ɡào fàng dàn wú lǐ()()()()xuǎn jǔ

xiōnɡ tánɡ

bīnɡ

ɡāo cháo()()()()3.按要求写词语。(4分)

写人的:莞尔一笑、()、()写花的:花团锦簇、()、()

4、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天南海北

B、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C、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粉身醉骨

昂首庭胸

D、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悬崖绝壁

热血沸腾

5、在句中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6分)

(1)老师们为了写教案、改作业,常常_________________地工作,真是太辛苦了。

(2)你没把地址给写清楚,结果信件被_________________地退了回来。

(3)在战士们_______________的喊杀声中,敌人丢掉阵地狼狈逃窜了。

(4)到了嵖岈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这地方的 山好奇啊!”。

6、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A、我们讨论并听取了这次报告。

B、诚实、谦虚是李刚同学的好表现。

C、大地被朝霞染得一片金黄。

D、我们要关怀集体,热爱国家财产。7.选择。(4分)① 难道鲸不是最大的动物吗?采用了()修辞方法 A设问 B反问 C比喻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中“难”的意思是()A不好 B不容易 C使感到困难

③“三军过后尽开颜”中“颜”的意思是()A 颜色 B 体面 C 脸上的表情

④“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采用了()表达方式

A 神态描写

B 心理描写

C 语言描写

8.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改为反问句:

(2)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谋诡计,周瑜自愧不如。修改病句:

(3)屋子里挤了十五个人左右。修改病句:

(4)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改为陈述句:

9、用下面的词语写成意思不同的三句话,并加上标点符号。(3分)话

他的 没有

完全 1、2、3、10、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A、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B、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在朝鲜战场上光荣殉职和牺牲了。C、下午三点整,参加成立典礼的群众全部到齐了。

D、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废寝忘食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6.课文梳理间。(6分)

1、《开国大典》是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庆祝_________成立的盛大典礼,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长征》是毛泽东在_________年________月写的一首_____________。全诗生动地概述了_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精神。(3分)

3、《大公无私》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时期晋国的_______ 推荐人才“内不避亲,外不避仇”的故事。(1分)

二、阅读。(28分)

一、阅读《开国大典》选段,回答问题。(12分)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 3 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诞”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_______。(1分)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3、从文中找了两对近义词。(2分)()——()()——()

4、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最后一句话该用()的语气来读。(2分)

6、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小记者,要你采访参加庆典的观众,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再想象你采访的一位观众如何回答。(2分)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阅读《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 也有()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 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1、“侵”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损坏()雄伟()

宝贵()

吵闹()

4、用“ ﹏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再找出与“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相呼应的一句话,用“~~”画出来。(2分)

5、上文最后一句话该用()的语气来读(2分)。6、1860年10月18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圆明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灰烬。你认为现在该不该要重建圆明园呢?为什么?请用80-100字说说你的理由。(3分

——————————————————————————————————————————————————————————————————————————————————————— ————————————————————————————————————————————————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2分)

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整天忙碌,()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尽管自己念书。”

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xìng xīng)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伧,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却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这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7 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鞋柜里最便(pián biàn)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下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点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了,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情不自禁地哭了。

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

父亲,走好!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_____________”。(1分)

2、给带点的字选出正确读音,用“√”表示。(1分)

3、在文中()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4、根据下列意思写词语。(2)

⑴ 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⑵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5、简要写出父亲对“我”关心的事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请用“——”表示“深切期望”含义的句子。(2分)

7、“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情不自禁地哭了。”联系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哭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天地。(3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要求:书写工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字数在400字左右。备选题目1.《我学会了

篇3: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朱绍禹先生在论及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趋势时指出, 语文教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教材, 是往昔时代的教材。它们是教材, 但又没有从社会一般读物中分离出来, 其为教学服务的特征并不明显。第二阶段的教材, 是我们现在应用中的教材。它们已经有了独立的地位, 有了明确的特有对象, 但还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第三阶段的教材, 是为学生服务的教材, 它应该名副其实的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这第三阶段的教材, 将使教学效果不再单方面的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质, 而是依靠编写者提供的条件, 教师稍加指导, 学生就可以独立阅读, 独自研究。同时由于它较少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也得以从传统的教材方式中解脱出来, 便于完善自己的工作。” (2) 朱先生的话, 指明了教材发展的方向, 其中教材发展的第三阶段, 就是我们所说“学本化”阶段。

当前, 多种版本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学本化”方面都呈现出多方面的特色和创意, 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和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为例来看语文教材的“学本化”趋势。

1 单元编排学本化比较

人教版教科书和翰林版教科书都采取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 两种版本教科书单元编排整理如表一。

“单元是整套教材基本结构单位, 基本按照说明、议论、记叙三大文体组织, 并以列的方式出现在整套教材中, 但每册的单元组织结构大致相同。” (3)

由表一中, 我们可以看到, 翰林版教科书以单元专题的形式, 大致包括专题名称、导语、学习板块、问题讨论与运用练习。

(1) 主题名称。对主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如“诗韵之美”, 一看就知本主题围绕诗歌话题展开。直接明了。

(2)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诗韵之美”专题的导语是这样的:

上学期认识近体诗《绝句》的结构, 这学期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律诗”的作法, 并欣赏它的对仗之美。第一册中读过《夏夜》, 认识了童诗, 本册我们要从篇幅极短的《小诗》去体会现代诗的意象美。

将学习要点显现于此。

(3) 学习板块。一个单元主题包括两至三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与选文相关的学习材料构成。如“诗韵之美”主题, 包括“律诗选”、“小诗选”两个板块。其中, “律诗选”板块包括《过故人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4) 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几乎每个单元主题设置了“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板块, 这部分内容是对整个主题思想内容方面的总结, 侧重对文本的记诵、课外语文活动、写作实践等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测与自解。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采取导语、学习模块、研讨与练习的形式。

(1)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这样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有幸福的回忆, 美好的向往, 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 或纪录作者成长的轨迹, 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 都给我们以有用的启迪。

学习这个单元, 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人教版教科书非常注重导语 (引言) 的作用, 并且, 在导语 (引言) 中, 做出整体概述, 提示学习方法, 显露学习要点。

(2) 学习模块。一个单元包括四到五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学习材料构成。如第一单元, 包括现代散文, 现代诗歌和文言文板块。其中, 现代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 现代诗歌有《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 文言文有《伤仲永》共5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3) 研讨与练习。人教版教科书由过去的“练习”变为“研讨与练习”, 增加了三个字, 实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练习在注重积累与应用的同时, 更加注重拓展与开放。

2 单元选文的学本化比较

所选取的都是同一个学段的第一单元, 其选文整理如下表:

在这一单元中, 无论是人教版教科书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有现代诗。但也有各自特色。

翰林版教科书集中于诗歌的学习, 作为一个专题的形式。古代的律诗, 现代的小诗, 内容较为浅显, 适合朗读, 便于自学, 与前一阶段的学习相连贯, 易于形成系统。系统的学习, 便于知识的掌握, 合服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特征。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将诗歌, 散文, 文言文的学习穿插在一起, 多种样式相结合, 富于变化, 内容丰富, 适合多种层次的学生, 学习具有选择性。但在大班的教学中, 很难做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 因为,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性, 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

3 单元助读内容的学本化比较

新课程背景下, 专家学者大力提倡中学语文要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并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那么, 如何实现这一重要转变呢?课文系统正文部分固然重要, 但课文助读系统越来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 (课文) 单元助读内容包括资料、图片、问题、作业、注释等一些内容。

首先, 将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科书的“单元助读内容”之特色整理统计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有的内容

在课文助读内容方面, 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课书相比较, 两者有许多的异同点: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重视每一课之前的引言, 通过引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的深入探究。

而注释和阅读资料方面, 则是翰林版教科书的一大特点, 注释详尽, 阅读资料丰富, 并且善于运用到极致。如《律诗选》一课中, 通过“语文小视窗”的方式, 对“律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通过资料, 不仅帮助了学生释疑解难, 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在单元/课文插图上, 翰林版教科书则更为讲究。古人云:“索象于图, 索理于文”, 可见图片和文字在课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 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图片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学生而言, 插图能提高学习兴趣, 增加想象空间, 释疑解难;对教师而言, 插图对教学的帮助也很大。教育学者指出:“凡课文中提到的人、地、事、物, 应尽量有图, 而且要选择较具代表性与意义者;至于与课文内容无关的插图, 或对教学功用不大者, 皆可舍弃或更换。”同样为诗歌部分, 翰林版教科书有对作者、作品、地名、事物的插图, 而人教版对诗歌部分教科书则没有出现插图。

人教版和翰林版在助读内容方面各具特色, 同样两者之间也有许多共性, 如两种版本教材在每一课或单元之前都有引言;课文注释合理恰当, 等等。

4 单元练习设计

“练习内容, 从广义上讲, 它是教科书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目标为学生所提供的各种口头的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或活动方案等。从狭义来讲它是指教科书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的总和, 也就是教科书中为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所安排的各类作业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讲, 练习内容又可以狭义地成为‘练习题’。” (4) 语文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 在内容上更具扩展性和生活性, 其作用更为不可忽视。

语文教科书习题是对课文的进一步解读, 是语文课堂的延伸, 它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培养兴趣, 锻炼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水平。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的课文中, 所设计的练习整理情况为:

人教版第一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二课是1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三课是4个过程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第四课是1个前置性练习;3个检测性练习;第五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外加一个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为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第一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过程性练习, 3个检测性练习;第二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没有设单元练习。

而在这两个版本第一单元中的共同文体部分———诗歌 (现代诗) 两个版本则为:人教版设计了1个前置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却设计了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4个发展性练习。

在习题的分布上, 我们把习题分为课文前、课文中、课文后三种分布状态。课文前的习题类型, 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同时使学生很快抓住将学内容要领, 明确学习重点, 它们起了激励和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每单元/课文前的引言、预习部分。在这一方面, 翰林版教科书则体现的较为明显, 每一课都有课前预习。

课文中类型习题, 通过课文的思考题, 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领会、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所产生的思维活动在感知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之中。在这方面, 两种版本教材都没有对其进行设计, 而是将这一部分的练习隐藏了, 并由教师或者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进行挖掘, 将主动权交给教师, 交给学生。

课文后类型习题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检查已获得的知识, 并迁移所获得知识进而技巧和能力。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以这一习题分布状态为核心, 将习题集中于此。但是, 课堂是灵活的, 学习也是灵活的, 分布于此的习题, 往往作为预习课文、解读文本的手段, 供学生和教师之用。

在习题的呈现方式上, 翰林版的教科书在习题呈现上则较为单一, 以“直接提问式”为主。这类提问方式往往简洁明了, 直接就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设问, 使学生掌握、巩固重要历史知识内容。如:“《风筝》这首诗, 哪几句诗的意象开阔?请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版的较为丰富多样, 有“直接提问式”、“材料+提问式”、“探究活动式”、“争鸣式”等类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 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 它却是一首著名的诗, 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颂。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分析问题、学会思考的动机。

总而言之,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习题的设计上都尽量体现了教育理念,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问题设计更开放, 并不要求非得出结论, 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答案。在提问方式上, 引入趣味性浓, 有挑战性的提问方式。如使用“请思考”“请讨论”的词汇的提问和建议, 代替了原来的祈求式、命令式的提问, 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但也存在着某些思考题偏难, 有些建议开展的活动不易操作和实施等问题。

5 讨论与思考

“‘学本化’是语文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5) 在当前的教科书设计中, 都力求体现这一特点, 两种版本教材各有千秋, 各有侧重。教材的编写上, 应该相互借鉴, 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编写方式。但是, 当前的语文教材在“学本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导学模式简单化, 重结果而轻过程, 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选文内容设计没能真正体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特点;练习内容科学化水平不高, 影响了练习的真正目的所在等等。这些, 都是在教科书设计、编排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另外, 教材“学本化”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 学校的管理, 教育系统职能, 社会与家庭等一系列所关联的链条上的影响与变化, 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摘要:新世纪以来,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推行了课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 两岸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选取同一个学段的大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和台湾翰林版国文教科书作为比较的蓝本, 以大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台湾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为切入点, 通过两岸教科书学本化趋势方面的对比, 做此概述。

关键词:人教版,翰林版,语文教科书,学本化

参考文献

[1]吴晓菲.从上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作业系统看看语文教科书的“学本化”[J].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 (6) .

[2]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 (下)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篇4: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酝niànɡ()黄yùn()抖()衣()

2.填空。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④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

⑤《观沧海》中表现曹操博大胸襟、宏伟气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②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5.对何其芳《秋天》中的第二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A.这节诗描绘了一幅“霜晨归渔图”。

B.“冷雾”一词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相吻合。

C.“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节诗中的“清晨”相呼应。

D.“游戏”一词暗示了渔人劳而无功的惆怅。

6.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__________①__________,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__________②__________!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7.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

春天不是一种气象和景象,它是一种生命状态。正如 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安闲,都是生命的状态。春天是生命的勃兴。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8.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许多景物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请你列举一例,并陈述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中三个分句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文第④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春风的?描绘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词中描写春景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你较为熟悉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春到瘦西湖》,完成12-16题。

春到瘦西湖

傅晓红

清晨,踏着青麻条石砌成的石阶,从御码头登上古色古香的画舫,向瘦西湖驶去。

窄窄的湖道,漫溢着春天的桃花碧水,宛曲逶迤地前行。两岸远近的楼台亭阁隐现在水洗般的翠色新叶中。烟花三月,我来到扬州,有幸感受最美季节里的瘦西湖。

临水的“冶春”茶社,是最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那是座“茅屋”茶楼。弯翘的飞檐突入湖道,半架坡面用银黄色的茅草苫顶,下面当然是古旧的板壁和花窗。花窗朝着常年飘动着氤氲水汽的湖水,依窗而坐的应是位乌髻上插着珠簪,粉脸上描着娥眉,着绿袄红裙怀抱琵琶的扬州美人。

如今,从洞开的花窗朝里望去,扬州百姓世俗生活的场景呈现眼前:三两围坐的布衣百姓,以老年人为多。临窗的桌上摆放着碗盏茶具和冒着热气的蒸屉。人们吃着点心品着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谈古论今。人声、茶香与蒸饺鲜味同从窗口逸出,那是叫人欢喜的鲜灵灵的世俗气息。这里是扬州百姓早晨“皮包水”常到的地方。

画舫缓缓前行,两岸一步一景。光看看各景点的匾额题名,就能体会出它们的秀美与典雅。“香影廊”“绿杨城郭”“问月山房”“卷石洞天”“西园曲水”——美景目不暇接,我却更多地留意观察扬州人。

树丛中有遛鸟的大爷,花圃前有打拳的大妈,神态举止、肤色衣着都能让人感觉到他们生活的闲适与安逸。

瘦西湖的特色在于它的纤细窈窕,周边绿地也极少开阔,园中小道大多顺坡迤逦,绕树穿藤。扬州市民的晨练就少了我们南京大广场人多的气势,却有了别样的风韵。

画舫过了虹桥,湖面豁然开朗。湖水波光粼粼,两岸桃红柳绿,瘦西湖的美妙春景此处最能体现。右边有鹭岛,岛上树林茂密,植被丰盛,只只白鹭在树丛中自由自在地翻飞、歇息;左边是瘦西湖著名景点“长堤春柳”。沿湖一道长堤,逶迤数十里。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一桃一柳,相间成行。刚抽芽嫩绿色的柳枝随着微风,拂过湖面,婆娑起舞。白、粉、朱各色桃花间或其中,艳丽缤纷,色彩强烈得让人兴奋。

五亭桥是瘦西湖最热闹的地方。湖面上游船穿梭,载着古装艺人的表演船,吹拉弹唱着与我们擦肩而过,飘进耳的是欢快的《杨柳青》曲调。许多小划子停靠在湖边,等待生意。船娘们全都穿着蓝印花布袄裤,都年轻,脸上红扑扑的,保留着些许纯朴的乡土气,据说她们都来自水乡宝应。我仔细地打量她们,她们也好奇地观看我们。

坐在“熙春台”喝茶时,天空飘起了春雨。最美的雨中湖景竟有幸让我们在一天中见到。

推开“熙春台”的八扇大窗,窈窕、袅娜、妩媚的瘦西湖尽入眼帘:湖上起雾了,迷迷蒙蒙的烟雾与片片雨丝,网成一遍,宛如水天一色。细雨中的柳更翠,花更艳。莲花桥、白塔、四桥烟雨楼——全都笼罩在烟霭薄雾之中,朦胧、缥缈、空灵,极似一幅清幽淡雅的中国水墨画。我看得痴了、醉了,完全迷失在画中了。古人夸赞瘦西湖的种种美与妙,此时我方能体会。

1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游览瘦西湖所见的景色?文中哪些细节能表现出时间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景一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本文作者看来,瘦西湖的特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认为五亭桥是瘦西湖最热闹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任选一角度,对文章末尾一段的画线句略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17.题目:家乡的________(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要求:①从括号内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填到横线上,补全作文题目。

②以写景为主,但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酿晕 sǒu suō 2.①风正一帆悬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 ④把酒话桑麻 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⑥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①肥硕: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②玄奥:玄秘深奥。 ③落地:指婴儿生下来。 4.①对偶②比喻③反复 5.D 6. A 7.示例:夏天的张扬秋天的成熟

二、(一)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举例正确、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在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的意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草人格化,使它富有动感和情趣。9.不可以调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中的三种颜色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顺序一一对应。10.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写春风,分别描绘了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 11.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示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二)12.时间:烟花三月(春天)的清晨。“树丛中有遛鸟的大爷,花圃前有打拳的大妈”及人们在茶社喝茶等细节表明是早晨;“刚抽芽嫩绿色的柳枝随着微风,拂过湖面,婆娑起舞”“白、粉、朱各色桃花间或其中,艳丽缤纷”等都是春天特有的风景。 13.以作者游览瘦西湖的行踪为序。 14.瘦西湖的特色在于它的纤细窈窕,周边绿地也极少开阔,园中小道大多顺坡迤逦,绕树穿藤。 15.湖面上游船穿梭;表演船上的古装艺人吹拉弹唱着与我们擦肩而过;许多小划子停靠在湖边,等待生意。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细雨中的瘦西湖的美丽景色。

篇5: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甄灵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期十天试题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6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总计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沉淀立zhù酒酿ng挑逗u .dìng伫..nià..tiăo dò

B、痴想chī迸溅bèng屡次lǚ琼浆qióng ....

C、颤抖chàn藐小miăo骚扰sāo啜泣chuò ....

D、糟蹋峭壁qiào嚷嚷..zhāo tā小憩.qì...răog raog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⑴ 头晕目眩()A、(眼睛)昏花B、(视线)模糊 C、头脑昏乱 .

⑵ 小心翼翼()A、严整有秩序B、谨慎、严肃C、小心的样子 ..

⑶ 擎天撼地()A、摇动B、动工C、举起 .

⑷ 忍俊不禁()A、承受不住B、忍住C、承受得住 .

3、选词填空,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⑴从这一刻起,我 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手中白白流失。

A、应许B、允许C、许诺

⑵我小心翼翼地伸出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

A、信心B、信念C、信仰

⑶这是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弹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A、吃惊B、震惊C、奇怪

4、下列修辞方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B、每上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C、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

米高,但有我的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D、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5、对本单元课文题目蕴含的意义、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山的那边》表达了作者童年时代对全新的外部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B、《走一步,再走一步》启发人们“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C、《生命,生命》是作者对生命的痛惜的哀叹。

D、《紫藤萝瀑布》用形象的比喻热情赞美了紫藤萝的勃勃生机。

6、依照例句扩写句子

例句:海在渲腾 → 海在远方为我渲腾 →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渲腾。

扩写:星在眨眼 →→。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审题慢做题快检查仔细反思认真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新 课标第一 网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作文(50分)

我们已从小学跨入了中学。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是支持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动力,是我们心中的瑰宝。梦伴我们成长,伴我们走向成功。有了梦,我们的未来会更精彩,更美好。

篇6: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姓名:班级:等级: pán xuánzhì huìqìpòchóngjùnjiāyù﹙ ﹚﹙ ﹚﹙ ﹚﹙ ﹚﹙ ﹚﹙ ﹚﹙ ﹚山﹙ ﹚岭 ﹙ ﹚﹙ ﹚关 gōng diànlángdīàndiāo kâjiànzhùzhùzì ﹙ ﹚﹙ ﹚长﹙ ﹚﹙ ﹚﹙ ﹚﹙ ﹚﹙ ﹚﹙ ﹚﹙ ﹚﹙ ﹚﹙ ﹚ cōngyùyǎnyìngjībìhuīhuángbǎolěi ﹙ ﹚﹙ ﹚﹙ ﹚﹙ ﹚ ﹙ ﹚﹙ ﹚﹙ ﹚﹙ ﹚﹙ ﹚﹙ ﹚

二、“﹙﹚”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

气魄﹙ ﹚﹙ ﹚ 金碧﹙ ﹚﹙ ﹚ 神﹙ ﹚气﹙ ﹚隐隐﹙ ﹚﹙﹚﹙ ﹚山﹙ ﹚岭 神态﹙ ﹚﹙ ﹚ 久经﹙ ﹚﹙ ﹚所向﹙ ﹚﹙﹚跃跃﹙ ﹚﹙ ﹚ 若有﹙ ﹚﹙ ﹚ 殊死﹙ ﹚﹙ ﹚

三、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一匹.﹙﹚马呼应.﹙﹚血﹙﹚汗画舫.﹙﹚匀称.﹙﹚雕塑.﹙﹚陡.﹙﹚峭耸.﹙﹚立

四、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1、一径竹阴云满地,———————————。

2、树红树碧高低影,———————————。

3、四面荷花三面柳,———————————。

4、清风明月本无价,———————————。

五、按要求做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特性——担忧——快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模糊——明亮——

六、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忍心让他一个人去吗?﹙改成陈述句﹚

2、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改成比喻句﹚

3、海峡两岸的人们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改为“把”字句和

“被”字句﹚

4、桂花开了。﹙改为拟人句﹚

七、辨字组词。

篇7: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古诗背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7、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似燕归来。

二、课内古诗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知识填空。

1、《论语》是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写,以_______体和______体为主,记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

3、朱自清,字__________,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__________、__________、民主战士。我们学的《___________》一文就是他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写出了春天的“新、美、力”。

4、《济南的冬天》作者________,现代作家,原名__________,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

6、《河中石兽》出自清代文学家___________(字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该书是以____________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7、《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_____________的作品,我们还学过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8、《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

9、《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___________》,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

10、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原名_______,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寄小读者》等。总的来说他的诗集主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1、《_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我们学的《虽有佳肴》就节选自其中,它主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篇8: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上一篇:护理部对护士长评语下一篇:寂寞轻舞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