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

2024-07-26

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精选6篇)

篇1: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

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

本文对电气化铁路输电工程中的.高压电缆的主要技术参数,关键工序及工艺要求作了详细的讲解.

作 者:杨永新 段京奎 作者单位:杨永新(郑州电缆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段京奎(郑州市政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00)

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9)分类号:关键词:电气化铁路 高压电缆 导线材质及工艺 金属屏蔽层及半导电涂层工艺

篇2: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是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中的环节之一。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主要是指将电缆埋放在地底下进行电力的传输工作,这也充分展示出了高压电缆线路的独特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很多电网传输电力的空间,但这其中有利也必有弊,因为这样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在后期的工作建设中面临着检修线路的障碍,高压电缆线路设计一旦发生故障,工作者很难进行及时的维修护理和电路检查,所以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工程设计,对具体的输电工程进行维护和保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压电缆线路输电工作的高效运转,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电力事业的强大实力。

2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可以说是一项相对比较艰巨的设计工程。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理论化和科学化的计划,就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故和不可预估的风险。所以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有可行性的设计研究,以此来规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中,对线路的工程规模、资金成本、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以及各项必须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对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才能保证工作人员高效的工作效率,保障电路的正常稳定运行。

2.2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初步设计

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是以草图设计为主,之后再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确立最终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方案。在这一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们主要的工作任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缆线路周边环境的踏勘。电缆敷设环境情况对设计方案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是在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第二,线路路径的选择。线路路径决定着电力的分配路线,选择合理的输电路径,不仅仅可以节省电力资源,也为电力的供给提供了保障。第三,电缆的选择。电缆的型式、绝缘材质都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选择性价比最高、最合适的导线是高压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之处。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火灾、地震、外力破坏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发生,还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做好防火、防震、防外力措施的安排。这些都是高压电缆线路电气初步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高压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2.3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施工图设计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需要具体的施工图设计。设计者们会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图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完善。首先,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图的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全面性的问题。不仅要考虑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预算的内容,也要考虑及时更正修改存在的问题。其次也要保证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图的实用性特点,让设计图真正起到指导和参考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全局性问题设计出最终的方案。设计人员根据施工图合理落实具体的工程实施,不忽略任何一个细小的细节。

3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路径选择不科学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路径的合理选择。目前,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路径存在选择不科学的现象。合理的路径选择不仅在运行条件和技术指导上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在施工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优化高压电缆线路的路径选择,合理进行电缆分段布置存,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对电缆的生产运输也十分便利。同时在路径的选择上还要考虑居民的用地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2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存在不足之处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主要分为五种。其中包括隧道式、穿管式、沟槽式、直埋式和缆沟式。虽然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多种多样,但这其中也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隧道式的电缆敷设方式不适合于居民们生产生活的小区内采用。隧道式的电缆敷设方式需要十分坚固的地下隧道和足够的空间分布,所以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第二,穿管式的电缆敷设方式存在着不安全的问题,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安全问题。第三,沟槽式的电缆敷设方式属于暗沟式。虽然具有随意性的优点,但是这样的敷设方式却不能够适用于道路和硬化地面的应用。第四,直埋式的电缆敷设方式投资少也便于施工,但是一旦在电缆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的故障,却存在维修困难的问题。第五,缆沟式的电缆敷设方式需要足够的排水系统和排水设备,因此对维修的费用来说,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销。

4 完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方案

4.1 合理的路径选择

合理的路径选择是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设计人员必须从千千万万的设计路线中选择最科学、最合理的路径。第一,要考虑线路建设的周边环境,合理选择路径方案和分段布置,便于建设运行维护。第二,要考虑建设周边的建筑情况,尽量避免居民区和大型建筑,减少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三,要选择拐角少、地质平的地区,降低施工时的困难。第四,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合法合理的高压电缆线路建设,不要破环自然景观和保护建筑。合理的路径选择是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4.2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的合理应用

隧道式、穿管式、沟槽式、直埋式和缆沟式是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中的主要五种。想要保障电缆敷设方式的正常运行,就不得不深入了解每一种电缆敷设方式的相应特点。就缆沟式的电缆敷设方式来说,应该注意保证有长期可用的排水系统,同时注意避免缆沟盖板的损坏和丢失。而相对于穿管式的电缆敷设方式来说,注意保障电缆的质量问题则是最关键的问题,同时做好穿管的备用准备。

5 我国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在未来的发展

电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电力不仅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随着城镇化的加快,经济开发区以及产业园区的建设,输电线路中采用高压电缆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多,但在高压电缆线路设计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还需要设计者们更多的思考和创新,既能够保障电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也能保障高压电缆线路的合理使用,只有保证了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水平,才能满足电网发展建设的需要,为电力的可靠供应提供有力的支撑。

摘要:随着我国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电力建设的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城镇化的加快,经济开发区以及产业园区的建设,输电线路中采用高压电缆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多,但高压电缆线路设计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和改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是我国电力电缆线路设计的重要环节,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总结出了很多的优秀经验,无论是在设计方案选择,还是在电缆的敷设方式,都有了很多新的方法和经验。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和工程实践中,设计人员需要更好的方法和建议作为指导,满足高压电缆线路设计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问题,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明念.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存在问题及措施[J].应用技术,2015(2).

[2]关世照.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应用技术,2016(3).

篇3: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

关键词:10 kV电力高压电缆 进水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174-02

由于电缆相对架空线路受外界风、雪、雨、雾等恶劣天气和自然环境影响小,供电可靠性较高,在铁路10 kV电力系统中得到大量采用,由于各种原因,电缆在运行中经常发生绝缘击穿故障,其中电缆进水导致的绝缘击穿故障占据很大比例,为提高电缆供电可靠性,有必要对10 kV电力高压电缆进水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电缆供电质量,确保铁路供电安全可靠。

1 电缆进水的原因

第一,电缆在购买之后的保管与储存上出现不当。新采购的高压电缆都是成盘的,一般电缆两头都是运用塑料的密封套进行密封,但是电缆在用了一段之后,则是用塑料纸进行密封的,在用绳子进行捆绑,这样的密封方式其密封性能不是很好,并且由于存放的时间较长,水汽就会渗进到电缆当中。

第二,电缆在敷设时所用的方法不是很好。电缆在敷设时候,采用的是塑料纸对电缆头进行包裹的,有时电缆头会浸泡在水中,而这种包裹方式会使水进入到电缆当中,在穿管与牵引时,会发生外护套破裂的现象。

第三,电缆在敷设之后的保护方面处理的不是很好。电缆在敷设之后,并没有及时的对电缆头进行制作,使得电缆端口在没有经密封处理而长期的在空气中暴露在外,而有时还在水中浸泡,这样就使得大量的水汽进入到电缆之中。

第四,电缆头的制作不符合工艺上的标准。电缆头在制作时,尤其是在中间接头与终端头时,并没有按照工艺标准严格的执行制作,导致了电缆头的密封不严实,绝缘上受潮等现象。

第五,电缆运行时电气绝缘击穿或外力破坏导致护层损伤。电缆运行中,发生中间接头击穿等故障时,护层被破坏损伤,电缆井中的积水便会沿着缺口进入电缆;由外力引起电缆破损或击穿,也会发生电缆进水。

2 电缆进水的危害

电缆进水后,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缺陷或微孔处的电场畸变,水分在电场的作用下,受到不均匀电场的吸引,产生极化迁移,逐渐积累而产生局部过饱和状态,会导致電缆主绝缘在运行电压下引发水树枝。水树枝的微观结构是由一系列含水微孔构成,微孔之间存在极细微的连接通道。绝缘中存在的杂质、气孔及绝缘与内外半导电层结合面的不均匀处所形成的局部高电场部位是发生水树的起点。水树发展过程一般在8年以上,湿度、温度、电压越高,水中所含离子越多,则水树发展越快。?对于交联聚乙烯电缆来说,水树枝现象是造成电缆老化、绝缘下降,以致在运行中被击穿的主要原因。

3 对策

电缆进水后干燥处理非常困难,一般也没有配置相应的设备。实际操作中,如果发现电缆进水,我们只是锯掉前端几米,如整条电缆已进水,我们就无法可取。因此,电缆进水的防止,应以预防为主,采用以下措施。

(1)电缆头应密封。锯掉的电缆端头,无论是堆放还是敷设,均要用塑料密封起来(采用电缆专用的密封套),防止潮气渗入。

(2)电线敷设后要及时进行电缆头的制作,否则采取防潮和防雨措施,防止电缆受潮和进水。制作电缆头时,避免在潮湿环境中和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进行,防止水分侵入。

(3)购买电缆时,必须选择质量过硬的厂家。由于绝缘中的杂质、气孔等是水树发生的起点,因而电缆质量的好坏对防止水树老化至关重要。

(4)加强电缆头制作工艺的改进,采用新型电缆头制作材料。一旦电缆进水,则最早出现击穿现象的往往是电缆头,因而电缆头制作得好,可以延长电缆的整体寿命。如电缆在剥离半导体层时,我们在半导体层上竖着划几道,然后像甘蔗剥皮一样剥去半导体。但在用刀划时,若划得太深,便会伤及绝缘层,给水树的产生带来机会。另外,在制作热缩电缆头时,用液化气烧烤也可能损害电缆头根部的绝缘层。采用冷缩电缆头,冷缩硅橡胶电缆附件,制作简单方便,且硅橡胶电缆附件有弹性,紧紧地贴在电缆上,克服了热缩材料的缺点(热缩材料没有弹性,在电缆热胀冷缩的过程中,会与电缆本体间出现间隙,这就为水树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目前,冷缩电缆头大量采用,改善了电缆头的制作工艺水平。采用接线端子制作电缆头接线端,提高密封性,减少水分侵入。

(5)长电缆采用电缆分支箱。对长距离电缆合理分段,采用电缆分支箱,在电缆故障时便于分段查找。

(6)防护管采用PVC塑料双壁波纹管。在一些需加防护管的地方,根据可行性采用此种管,该管耐腐蚀、内壁光滑、强度与韧性良好,因而在电缆直埋敷设时,可大大减少电缆外护套破损。

(7)电缆沟与电缆井的设计。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电缆敷设均采用直埋或电缆沟形式,而且以直埋为多,我们属于多雨地区,电缆沟或电缆井中有积水时间长。因此在规划时,就应进行协调,便于电缆沟(井)的排水。如选择地势高的地方敷设,不设在沟底河边及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地域。

(8)电缆的试验。电缆头制作完成后,在投运之前做一次高压直流泄漏试验,投入运行后也应定期做高压直流泄漏预防性试验。优点是以便提前发现电缆隐患,提前整治,减少停电故障造成的损失。缺点是直流试验后会增加电缆击穿的可能,试验工作量大。

(9)严格交接验收。在交接验收时对电缆外观、施工工艺、隐蔽工程等认真检查,防止施工造成的绝缘护套受伤,给以后运行埋下隐患。

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大大减少了高压电缆因进水受潮发生的绝缘击穿故障,确保了供电可靠性。

4 结语

10kV电力高压电缆作为重要的铁路供电设备,有必要对其进行绝缘在线监测,采用故障自动隔离和快速恢复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其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吕玉恒.电力应知应会问答[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10.

篇4: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

船用电力电缆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居多, 因其优异的电气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而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 氧指数OI≤22%, 在空气中就能够点燃。根据以往成束燃烧试验数据显示, 内衬层常规方式是采用绕包结构, 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 绕包带与缆芯间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2) 绕包带搭盖处留有空隙燃烧试验时空气很容易通过包带的孔隙进入缆芯, 引燃绝缘材料, 加速电缆的整体燃烧, A类成束燃烧试验比较接近临界值, 如材料阻燃性能有波动, 燃烧试验通不过。如果内衬层挤包低烟无卤隔氧层来替代绕包结构, 在不增加电缆外径的基础上, 可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 通过对护套材料的选取而保证电缆低烟、无卤、耐油等在特殊场合下使用时应满足的各方面要求。本文正是从电缆原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关键工艺控制这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研制了低烟无卤高阻燃耐油船用电力电缆。

1 试样选择

电缆型号:CJPJ80/SC 3×1.5mm2, 额定电压为0.6/1k V。

2 产品结构图

产品结构示意如图1。

3 产品设计思想

标准[1]中第3.5.1节描述: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 本产品正是打破常规的绕包结构, 内衬层挤包薄壁型护套为创新点, 强化阻燃结构, 主要体现如下: (1) 设计中内衬层选用采用低烟无卤隔氧层料, 氧指数OI≥45%, 具有很好的结壳性能, 在高温和火焰条件下, 结成坚硬的外壳, 包覆在缆芯外面, 燃烧后不滴落, 有成炭结壳效应; (2) 材料能连续挤包, 且与缆芯紧密结合, 保护交联聚乙烯不被延燃, 大大的增强电缆的阻燃性。

4 产品结构设计

4.1 导体结构设计

由于船用电缆只用作固定敷设, 导体一般采用符合IEC60228规定的2类或5类镀锡导体, 而同等截面的2类导体与5类导体相比, 2类导体具有以下优点: (1) 导体直流电阻小, 同等截面通过额定电流就大 (2) 机械性能好, 抗拉强度大。

4.2 绝缘结构设计

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 标准[1]中要求:20℃绝缘电阻常数Ki≥3670MΩ·km, 根据Ki=10-11×0.367ρ计算 (式中ρ为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 , 而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电阻率ρ≥1016MΩ·cm, 绝缘电阻常数完全能满足要求。

4.3 内衬层结构设计

如果采用绕包常采用厚度0.2双层玻璃纤维带绕包, 包带后的直径是包带前直径加6倍的包带厚度, 引起电缆直径的增加量为1.2mm, 标准[1]给出电缆内衬层的近似厚度, 考虑到加工性能, 内衬层厚度取0.5mm, 引起电缆直径的增加量为1.0mm, 与绕包结构相比而已, 电缆直径基本等效。

4.4 护套结构设计

电缆综合性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缆的护套, 护套材料选用是本产品研制的关键。在产品研制阶段, 考虑到产品需要阻燃耐油、低烟无卤, 在护套材料的选择方面应突出阻燃性并兼顾低烟、无卤、耐油等性能, 内容包括: (1) 优先考虑外护套氧指数OI≥34%; (2) 腐蚀性气体 (无卤) :p H值≥4.3, 电导率≤10μS/mm; (3) 机械物理、耐油性能如表1序号1~4中的指标值。

4.5 铠装结构设计

采用0.3mm镀锡铜丝编织, 编织密度≥82%。

5 生产工艺及试制要点

5.1 薄型内衬层挤出工艺

由于内衬层直接挤包在电缆的缆芯上, 缆芯与内衬层之间没有隔离, 挤出后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线芯与护套粘结, 如是印字线芯, 交联聚乙烯与油墨吸附性相当差, 会把字体去。 (2) 线芯与护套之间附着力大, 难以剥离, 造成安装困难。通过现场观察并结合实践进行分析, 我们从下两方面着手解决了以上问题:a.挤包护套时纵放PP隔离带, 缆芯与护套之间形成隔离保护层。b.PP隔离带上均匀连续涂抹滑石粉, 防止绝缘印字与其粘连, 保证字迹清晰。

5.2 辐照交联过程控制

汪景璞等人研究表明交联高聚物在溶剂中, 发生有限溶胀。小分子通过渗透进入网型结构, 由于小分子的渗透使网状结构逐渐拉长, 发生高弹变形, 即产生应力, 阻止溶剂分子的继续进入。当渗透压力等于网的应力时溶胀停止进而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时高聚物的溶胀体积与网络结构的交联度有关。对交联型低烟无卤材料来说, 材料及耐油试验条件一定, 电缆护套耐油性能取决于辐照后的交联度。

电缆交联度的大小是通过辐照加工工艺控制来实现, 而实际上电缆材料交联则引起分子量增加, 交联至一定程度前能改善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热性, 但随着分子之间交联增加, 生成网络, 聚合物转变成硬、脆、不溶不熔产物, 引起材料的老化。在交联度增加, 耐油性能提高的同时, 老化性能逐渐下降。因此在辐照工艺控制过程中应注意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试制前采用不同辐照剂量对小段样品1#、2#、3#进行辐照, 抓住护套热延伸 (衡量材料的交联度, 交联度高, 热延伸小) 变化而引起护套热老化性能、耐油性能变化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 并从3组数据中寻找最佳结合点。具体数据如下表1中序号1-4, 从表中可以分析出控制电缆护套热延伸合适范围为20%-30%。

7 结束语

成品电缆按参考文献中标准的要求进行性能试验, 从表1中电缆燃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改进前后电缆阻燃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而电缆燃烧后烟密度变化甚小;例行试验性能满足要求, 工艺性能稳定, 符合船用电缆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IEC60092-353.额定电压为1k V及3k V的单芯及多芯挤包实心绝缘、均匀场的电力电缆.

[2]IEC60811.第1-1部分:厚度和外形尺寸的测量机械性能测定试验方法.

[3]IEC60811.第1-2部分:热老化试验方法.

[4]IEC60811.第2-1部分: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油试验.

篇5: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缆的试制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容量、长距离、高电压的输电线路越来越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建成,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也在逐渐提高,输电铁塔用量越来越多,同时输电铁塔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至2003年底,中国南方电网公司500千伏输电线路长度已达12000多公里。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南网)负责南方五省区电网的建设、电力交易与调度。2006~2010年是南网的快速发展期。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铁塔厂积极贯彻南网方略,在“西电东送”多条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超高压输电铁塔制造过程简介

铁塔除了要有规范正确的设计,还必须有规范正确的加工、安装,方能达到设计的可靠性指标。电力设计院的铁塔设计蓝图到了工厂,首基塔必须试制,合格后才能进行大批量加工。第一步要经过技术部门电脑放样,消除设计中的错误,形成铁塔各零部件的加工详图,如草图、组焊图等,然后送到冲床和角钢加工自动线上冲孔。半成品加工出来以后,被送到试组装场地进行组装,目的是检验放样的准确性。如果试装过程发现不合格,必须修改加工文件,重新加工、重新试装,直至合格为止。下一步是镀锌,最后包装出厂。其制造过程如图1所示。

合格、优良的铁塔是确保线路运行安全和运行寿命的基础,因此,铁塔生产中控制每基铁塔的质量相当重要。而第一基铁塔试制更重要,如果这个工序做不好,不但会浪费大量钢材,还直接影响整条输电线路的施工进度,甚至为日后线路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因此,如何减少铁塔各个加工环节中的差错,提高第一基试制塔的合格率,是铁塔制造的重要课题。

三、影响新塔试制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为了确定影响新塔试制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对我厂2006年加工的各个500kV的大工程铁塔新塔试组装合格率分别进行了统计,将统计数据制成饼分图,见图2。

根据饼分图我们发现铁塔审图差错是影响新塔试制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在总体中占65.35%。要提高铁塔合格率必须切实提高图纸的审图质量。我们从各方面找出造成审图差错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分析。

(一)技术员责任范围过大

我厂技术员的工作范围很宽。历来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一个技术员除了要对新铁塔放样,打印加工清单,还要处理试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修改技术文件。试装完成后要编写每个桩号铁塔的配基说明和安装说明书,还要负责处理工地反馈的各种问题。年产量1万~2万吨还能应付,但是在目前产量6万吨的情况下就很难了。技术员疲于应付各个加工环节发现的问题,无法专心放样,审图质量自然就大打折扣。什么都做,事实上等于什么都做不好。

(二)草图工艺,参数与加工清单对不上

一种500kV新铁塔零部件编号通常多达2000~3000个。各种零部件又有不同的工艺,如切角、清根、铲背、火曲焊接、打扁、开角、合角等;而经过放样后,角钢的长度通常会有所修改,与蓝图的长度不一样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保证加工清单中几千个编号的材质、规格、长度、数量、工艺与草图全部对得上是很困难的,难免有所疏漏。何况技术人员的放样任务已经相当繁重。这个问题会带来很大麻烦。比如说,清单中角钢长度比草图的长度短了,那么就只能重新下料加工,造成浪费。

(三)施工图表达不完善

铁塔中很多地方需要组焊。要装出一个合格的组焊件,必须在施工图中给出各部件之间的详细安装尺寸。设计者通常也要赶任务,不可能把所有组焊件的详细安装尺寸一一在蓝图上表达出来。这就靠塔厂的技术员来完成。由于超高压输电铁塔都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由许多面构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放样。而大工程的铁塔对交货期的安排都很紧凑,技术员得到的放样时间并不多。在赶任务的情况下,完善施工图这部分工作也只能抓大放小。大部分组焊件事实上依靠一线工人参考蓝图进行安装。但是一线工人能力各不一样,容易造成质量波动。

(四)工人读图能力不强

一线工人流动性比较大,而且各人的理解能力又不一样,对蓝图中一些关键部位的尺寸要求、重要参数的把握普遍不好。比如说,挂线孔孔径弄错,准线看错等。加强培训、检验固然重要,但是都属于被动措施,受制于人员流动性大这一因素。

四、提高新塔试制合格率的办法

针对上述几个原因,我们制定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办法并进行了实践。

(一)调整技术人员组合,改变工作流程

为了有效地控制技术人员的审图质量,我们对现有工作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所有技术人员分成两大组,即放样组和综合组。放样组的人员专门负责放样,综合组人员负责打加工清单,处理加工和试组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编写铁塔的配基说明和安装说明书。这样分工的好处是负责放样的技术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安静地坐下来专心放样,而不受其他琐事的干扰。放样质量自然就提高了。确实,技术员也要求有这样的条件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而综合组的人员不需要放样了,因而就有更充分的时间对加工清单进行校对。同时,为了有效地对放样质量和打单质量进行控制,还安排两名资深的技术人员分别专职对两个组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审核。这样通过层层把关,极大提高了审图质量。事实证明,只有工序做好了,审图这个铁塔制造的第一道工序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车间加工错误。

(二)编制数据查错程序,进一步提高清单数据准确率

为了避免出现草图工艺、参数和加工清单对不上的情况,我们还自行编制了查错程序。打印清单用的是数据库软件,而放样用的是AUTOCAD软件,查错程序的功能就是比对这两个软件中的数据。如果某个编号在两边软件中的参数对不上,则很容易检查出来。

(三)增加新塔试制技术交底

除了加强对一线生产人员进行培训,对每种新塔下任务的同时,综合组的人员还要编制一份详细的技术交底,把该塔重要的控制参数、关键部位的尺寸要求、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地列出,交给各道工序的班长和质检员进行交底和监控。通过该措施,弥补了工人读图能力不强的缺陷。

(四)进一步完善加工草图,减少加工错误

在对技术人员分组后,放样组的技术员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大型组焊件的加工详图了。2007年加工的超高压铁塔挂线点都很大而且复杂,单一块钢板就有上百公斤重,如果安装错误,那么就意味着几百公斤钢材要废掉。那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而一线工人读图能力有限。要最大限度避免这种损失,只能是靠技术员做出详细的安装图,标清楚各部件详细的安装尺寸,工人就不容易做错了。

通过落实上述各项措施,2007年的新塔试制合格率获得大幅提高。最具代表的成果就是:梧州—探花输电工程GJ232和GJ233塔试制合格率达到了100%。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实践证明,上述管理模式才符合铁塔专业化大生产的要求。

五、结束语

作为国内一家知名的超高压输电铁塔专业制造企业,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铁塔厂近十几年来参加了国内多条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取得了众多不凡的业绩,为南网公司“西电东送”战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出了应有贡献。当前云南至广东±800kV直流输电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试验塔ZJ2711也刚完成放样,正处于紧张试制阶段。更高的电压等级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不断积极探索,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每项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平一,贾接喜.CAD在输电铁塔设计与加工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力,1995,(3).

篇6:高压电缆接地故障的排查经验

1 移动电缆其三相中有一相接地且接地电阻变化

接地相对地直流电阻15Ω,其它两相绝缘正常, 电缆长度250m, 规格3×50mm2, 这一阻值说明放电点积碳较多, 放电时间较长, 针对这一情况采用指针式万用表进行测量, 调至R×1档, 表笔搭接在故障相与地之间, 指针显示15Ω, 这时由一人从电缆一端开始一点点挪动电缆, 挪到某一点时, 万用表指针发生摆动, 然后再从另一方向挪动着靠近该点, 同样万用表会在另一点上开始发生摆动, 从而确定故障点就发生在这两点之间。这种方法适合于导体非直接接地并且接地电阻能够改变的情况。曾用此方法多次查到电缆接地故障点位置。

2 移动电缆其三相中有一相接地且接地电阻不变

铜芯移动电缆3×50+1×16, 6k V, A相接地, 如图1所示。图1中用万用表测得R=150Ω, 用上述第一种方法无法找到故障点, 针对这一情况采用自制电桥,如图2所示,并且将接地相与另一相在电缆一端短接,这样电缆AE、BE的直流电阻就组成了电桥的两条臂,显然这两个阻值极小。中性线N暂时解除其接地后与电源U相连接。

图2中电源U选用12V蓄电池,E为电缆接地相的接地点,G为电流计(可用万用表表头代替), R1为图1中的电缆AE间直流电阻,R3为电缆总长L加上E点到连接线间的直流电阻,这两个电阻阻值很小,其比值为R1/R3=LAE/LBE,从而两个未知电阻阻值之比转化为长度值之比。R2、R4为自制线圈的直流电阻,F点为线圈的滑动点,如图3所示。

该线圈选用1mm2漆包线, 均匀单层绕制在该电缆单根相线上 (带绝缘护套) , 共160匝, 去其绝缘漆, F点将线圈分成N2匝和N4匝两部分, N2、N4分别对应电阻R2、R4, 那么R2/R4=N2/N4。

上一篇:客服相关年终总结下一篇:节约型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