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

2024-07-26

《科学家的故事》(通用8篇)

篇1:《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

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

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

他回到中国,积极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邓小平提到邓稼先,说:“两弹是他的勋章,中国为他骄傲!”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爱因斯坦的努力

1862年夏天,诺贝尔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

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居里夫人的故事

一、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但她却毫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二、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3唱儿歌、讲童话。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开车、骑马。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青年时期的牛顿发现苹果落地。中世纪的1347-1345年间,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近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口,300年后,黑死病卷土重来,欧洲紧急疏散城市人口。正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的牛顿回到了他出生的家乡林肯郡的小村庄。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他经常到他父亲的庄园里读书和散步,有一天,一颗苹果从他经常散步的苹果树上落下来,引起了他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他怎么不朝天上去呢?很定是有什么力在牵引着它。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有关科学的名言警句

1、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意大利)

2、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3、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国)

4、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

夫人(法国)

5、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法国)

6、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爱迪生(美国)

7、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美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科学的幻想归根结底是科学和技术的大胆创造。——费定 观察、试验、分析是科学工作常用的方法。——李四光

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高尔基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达尔文

各种科学发现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和创新精神。——钱三强 科学经历的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钱三强 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胡适

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陈独秀

篇2:《科学家的故事》

贝尔德出生在英国,从小体弱多病,好多次差一点被病魔夺去生命。然而,身体的脆弱磨炼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大学毕业后,他在电气公司工作。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很短时间就修好了几台几乎淘汰的机器,深受公司器重。

无情的病魔缠住了他,只好辞职养病。1923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他:“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图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使他受到很大启发。贝尔德决心要完成“用电传送图像”的任务。他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卖掉,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研制电视机上,最后,完成了电视机的设计工作。

要把设计图纸变成实物样机,不是容易的事。一间小小的屋子,既是卧室又是工作室。虽然疾病折磨着他,但他仍顽强地工作着,常常是日以继夜,连夜战斗,饿了吃面包,困了和衣睡一会儿,没有钱买实验器材就以旧茶叶箱、旧帽子盒盖、编织针等代替。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和无数次失败之后,贝尔德终于用电信号将人的形像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30年代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研究,并有所成就。

篇3:科学家的故事

我从事数学史、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已有30多年,读了不少数学史、科学史方面的书,其中当然有历史上的科学论著,更多的则是对数学家、科学家及其业绩的研究和介绍,包括科学发现、实验和创造,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思想和方法,科学观念和精神,以及那些伟大人物所处的时代,他们的成长和探索、成就和挫折。在努力弄清历史上科学工作的来龙去脉并对其做出有足够证据的解释的同时,我也经常为做出这些业绩的人们的经历和探索所吸引,为他们的情感和心灵所感动,为他们的执着和坚韧所震撼,为他们的雄心和业绩所鼓舞,为蕴含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人类智慧而骄傲。今天的教科书,往往只是给出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而渗透在这些知识和方法中的科学智慧却往往被忽视,那些探索中的思考与尝试,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更是绝大多数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的,而这些对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方法,生动形象地感受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思想,形成较为全面的科学素养所能起到的作用,可能丝毫也不亚于通常的教科书。承担理科课程教学的教师,更需要对此有起码的了解,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使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思想和灵性。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正在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感觉,那么我愿意与你分享我的读书心得,共同走近那些伟大的心灵、超卓的智慧和天才的业绩。让我们现在就开始这科学的心灵之旅吧。

他们的故事之一—他们的老师

在读过很多科学家的故事之后,也许你偶尔会想知道,他们的老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老师对他们的成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讲几段这样的故事。

开普勒的老师第谷·布拉赫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17 世纪科学革命的关键人物,开普勒定律的发现者。

很多人都知道开普勒是17世纪杰出的天文学家,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还有人知道开普勒的工作对牛顿后来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但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开普勒的工作主要是在第谷·布拉赫(TychoBrahe,1546—1601)二十多年观测所得的详细资料基础上的。

第谷·布拉赫出身于丹麦一个贵族家庭,虽然家族希望他学习法律,他却狂热地喜爱天文学。1563年,17岁的第谷曾说:“我研究过所有现有星表,但它们中没有一个和另一个相同。用来测量天体的方法好比天文家一般多,而且那些天文家都一一反对。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从一个地点来测量的计划,来测量整个天球。”经过多年刻苦学习,他在天文学上达到很高造诣。1576年,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给予他汶岛(Island of Hven)的管辖权,并资助他在那里建造了一个天文台。此后20多年,他不断制作和改进观测仪器,和助手们长期不懈地进行精细的天文观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可靠、完整的观测资料。

长久以来,托勒密的地心说在天文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由于这个理论并不符合人们的感觉经验,又与教会认可的地心说强烈冲突,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受到各方势力的压制。第谷的天文学观念比较保守,但以他精深的天文学造诣还是能看到哥白尼体系的优越之处。为了调和两大体系的矛盾,他于1588年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宇宙体系:地球静止地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和月球绕地球运转,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绕太阳运转,最外面是恒星所在的空间外壳。这个体系很快取代托勒密体系而广为流行。它虽然仍是一个地心说体系,但在几何上与哥白尼体系等价,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心说的普及做了准备。

1588年弗雷德里克二世去世后,宫廷停止了对第谷的资助。在艰难维持了9年之后,第谷于1597年离开了汶岛。1599年,第谷应德皇鲁道夫二世的邀请到布拉格,在其资助下建成了一座天文台。

1596年,25岁的开普勒出版了《宇宙的奥秘》一书,其中不仅接受了日心说,并且以五种正多面体层层嵌套的方式解释地球和其他五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不久他将这本书送给第谷。第谷对作者表现出来的数学才能颇为赏识,邀请他来汶岛访问,开普勒因故未能成行。1600年,第谷在位于布拉格附近的新天文台再次向开普勒发出邀请,1600年2月开普勒前往访问并在那里做了几个月的研究,最终于1600年10月受邀成为第谷的助手。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在最后日子里,第谷将自己生平积累的观测资料赠给了开普勒并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开普勒最初的工作极不成熟而又充满神秘色彩。在到达第谷的天文台之后,他首先致力于对火星轨道的研究,因为除了离太阳最近而难以观测的水星之外,火星轨道最不接近正圆,难以用传统的圆周运动来解释。这项艰苦的研究持续了好几年,开普勒说,它有三项基础:哥白尼的日心说,第谷无可比拟的观测记录,以及英国人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544—1603)的磁学。其中,第谷完整而精确的行星观测记录不仅对确定火星轨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引导开普勒进一步发现一般的行星运动规律:1602年他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二定律—行星在同样的时间内扫过同样的面积;1605年又得到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1609年开普勒出版《新天文学》,其中包括了这两个定律,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谐》则提出了第三定律: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牛顿的两位老师

艾萨克·牛顿(I.Newton,1642—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天才”,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微积分,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牛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村一个自耕农家庭,父亲在他出生前两个月去世,3岁时母亲汉娜改嫁,牛顿随外祖母生活。10岁时继父去世,汉娜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伍尔索普。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8英里以外的格兰汉姆镇读中学。16岁时母亲决定让他回家务农,在牛顿舅父和格兰瑟姆中学校长史托克斯的竭力劝说下牛顿才得以继续学业。其间史托克斯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牛顿的母亲:“在繁杂的农务中埋没这样一位天才,对世界来说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661年,牛顿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家里拿不出足够的钱供他深造。因成绩优异,牛顿被允许通过为学院做杂役减免部分学费。1663年,卢卡斯捐款在剑桥大学设立了一个数学教授席位。1664年2月,杰出数学家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成为首任卢卡斯数学教授。同年秋天,巴罗开讲几何学课程,其中包括利用“特征三角形”求曲线切线的方法,实际上蕴含了把切线看作增量趋于零时割线的极限位置的思想。当时牛顿被指定为巴罗的助手,帮助他整理讲义,从而充分接触和了解了巴罗的思想。同一时期巴罗又讲授过运动学课程,据说牛顿后来曾回忆说:“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1665年夏,由于鼠疫流行,剑桥大学停课,牛顿回到伍尔索普,直到1667年春学校复课。在此期间,牛顿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初步创立微积分,初步形成万有引力的想法,进行光的色散试验,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学校复课后他回到剑桥,不久当选为三一学院管理委员会的低级成员。1669年10月,39岁的巴罗推荐不满27岁的牛顿接替了自己担任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虽然对巴罗让位给牛顿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但此举给牛顿提供了专心致志从事科学研究的优厚条件是毋庸置疑的。

伽罗瓦的老师理查

伽罗瓦(Évariste Galois,1811 年 10 月 25 日—1832 年 5 月31 日),19 世纪法国数学家,与挪威青年数学家阿贝尔(Niels Henrik Abel,1802 年 8 月 5 日—1829 年 4 月 6 日)并称为现代群论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关于代数方程求解的伽罗瓦理论至今仍是非常活跃的数学研究领域。

伽罗瓦自幼聪颖、敏感,家人说他“有才能、认真、热心”。在他12岁考入中学后,他的老师们发现这个学生有“杰出的才干”,“举止不凡”却又“为人乖僻、古怪、过分多嘴”。15岁的时候,伽罗瓦自学了一系列18世纪后期以来的大数学家的著作,包括勒让德的《几何原理》,拉格朗日的《论数值方程解法》《解析函数论》《函数演算讲义》等。1826年,他进入修辞班(中学的最高班,侧重于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不久因痴迷数学而退回到二年级(法国中学年级编号与我国相反,最高年级是一年级)的数学班。这时他已经研读过欧拉、高斯、雅可比等大数学家的多部著作。一位教师说“他被数学的鬼魅迷住了心窍”,另一位教师则用“平静会使他激怒”来形容他的性格。1827年他重回修辞班,1828年报考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失利后进入由理查(M.Richard)主持的数学专业班。

理查当时33岁,颇有数学才华却无法在大学找到位置。他从1821年起就在这所中学任教,发现和培育英才成了他最大的乐趣,许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考取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他的学生中有著名的天文学家勒威耶(U.Le Verrier,1811—1877,曾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海王星轨道及其位置,发现水星近日点的异常进动)和杰出数学家埃尔米特(C.Hermite,1822—1901)。他的授课风格优雅,方法独到,多年后仍为他的学生们念念不忘。

伽罗瓦进入数学专业班之后,他的数学才能令理查欢喜万分。在理查的教学笔记中写道:“伽罗瓦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中工作”“他大大地超过了全体同学”。理查热情鼓励和帮助伽罗瓦整理自己的论文和研究备忘录,伽罗瓦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很快就得以在1829年3月的《数学年鉴》发表。虽然备忘录的审查后来在法国科学院遭遇挫折,但理查慧眼识英才却成为科学史上的著名佳话。

康托的老师克罗内克

格奥尔格·康托(G.Cantor,1845—1918),出生于俄国的德国数学家。创立了现代集合论作为实数理论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还提出了集合的势和序的概念。

在19世纪以前数学发展的历程中,人们始终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无穷,并且尽可能回避这一概念。德国数学家康托建立的以无穷集合与超穷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集合论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1867年康托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69年起任教于哈勒大学,直到去世。1874年,他在《克列尔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集合论的第一篇论文,在承认实无穷是一个确实的概念的前提下,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确定相同基数,得到第一批重要结果:全体有理数所构成的集合是可数的;全体实代数所构成的集合也是可数的;全体实数所构成的集合是不可数的;全体实超越数所构成的集合是不可数的。1878年他在同一杂志上发表关于集合基数与空间维数的论文,建立了一维的线段与二维的正方形之间的一一对应,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空间维数的理解。

康托在柏林大学的老师克罗内克(Leopold Kronecker,1823—1891)是这份杂志的编辑,他坚决反对康托论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并从此不遗余力地攻击康托和集合论,这份杂志也从此不再发表康托的论文。不仅如此,他还在许多场合说康托的集合论空洞无物、同任何一门数学毫无共同之处,甚至大骂康托是“败类、臭虫”“我们科学的敌人”。康托迫不得已转而在其他国家的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克罗内克的攻击也随影而至。例如,瑞典的《数学学报》发表了康托的论文之后,克罗内克随即写信给其主编米塔格 -莱夫勒(Mittag-Leffler),宣称他将证明“近代函数论和集合论的结果没有实际意义”。康托后来精神失常,克罗内克的攻击和围追堵截是重要原因之一。

到20世纪初,支持与反对集合论的数学家明显形成了两大阵营。100多年过去了,从今天的观点看,两派数学家的观点各有道理,但集合论的重要性却是不容置疑的,康托创立集合论的历史功绩也是无人可以抹杀的。克罗内克作为构造主义数学的代表人物,反对康托的非构造性方法,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学术界应该容许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存在,学术批评也不应演变为人身攻击,无论作为一个数学家还是作为一个老师,克罗内克的做法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陈省身的老师姜立夫

陈省身(1911—2004),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是 20 世纪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

陈省身是20世纪后期世界微分几何领袖,他的工作深刻地影响了数学的发展。姜立夫是他在数学事业中的第一个领路人。

姜立夫(1890—1978)早年留学美国,1920年回国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系。他学识渊博,又是一位高明的教师。他早年的学生吴大任回忆说:“他就像熟悉地理的向导,引导着学生寻幽探胜,使你有时似在峰回路转之中,忽然又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不感到攀登的疲劳。听姜先生讲课是一种少有的享受。”

1 9 2 6年,年仅1 5岁的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第二年开始专攻数学,师从姜立夫。后来他回忆说:“姜老夫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课讲得很好。他一个人讲授高等微积分、立体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复变函数论、高等代数、投影几何等七八门课程。”“姜立夫老师当然也很喜欢我,叫我做他的助手。因为大学没毕业,不够资格做助教,只能做助手,帮他改卷子。”“姜先生在人格上道德上是近代的一个圣人(记得胡适之先生在独立评论的一篇文章上也曾如此说过)。他态度严正,循循善诱,使人感觉到读数学有无限的兴趣与前途。”南开的四年为陈省身未来的几何学之路打下了基础。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算学部攻读硕士学位,1934年留学德国,师从微分几何学家布拉施克(W.Blaschke),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赴法国追随几何大师埃利嘉当(Elie Cartan)研究现代微分几何。1937年回国后到昆明就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0年,中央研究院决定筹建数学研究所,聘请姜立夫担任筹备处主任。1941年2月17日,时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傅斯年在致姜立夫的信中写道:“此学为一切科学之本,本院成立十五年,尚于此无所尽力,以难得其人故也。全蒙先生不弃,实本院之荣幸,欣喜无极。将来此所成立,自非先生主持无以成丰长之进步,此节请万勿谦抑,今即作为定论也。”据“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一次年会纪录”(1941年3月13—15日)载:“本院增设数学研究所,请姜立夫先生任所长。”然而,姜立夫对所长人选则另有考虑,在受命任筹备处主任之前即说明:“至于筹备处主任一节,则系临时性质,既承雅命,义不容辞,自当竭蹶从事,勉襄盛举”,至于“所长之职,于立(按:姜立夫自称)实不相宜”(致傅斯年的信,1940年12月25日)。他还恳切地说明了理由:自己身体不好,难以专心学术,且不谙行政,又为南开所倚重,不忍贸然离去。1947年,数学所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已为之付出多年努力的姜立夫从美国致函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1947年2月14日),郑重提议:“请任命陈省身先生为第一任所长。忆立受命之始,早经声明不为所长。……代理主任陈省身志趣纯洁,干练有为,与全院新旧同人相处融洽,其学业成就尤为超卓,所发表之论文能以少许胜人多许,所研究之问题极为重要,所得之结果饶有价值,不但美国数学家一致推重,所见欧陆当世大师亦复交口称许。本院数学所长之选,宜推省身第一。况研究所初告成立,需要创造之精神,需要推动之力量,是皆立之所短,而为省身所长,故请毅然加以任命,以利所务之进行。”朱家骅立即复函(1947年3月6日)称:“所长一席,非兄莫属,万祈切勿谦让。成立时决发表先生为所长,并同时发表陈省身先生为代理所长,在台端未返国以前,即由彼代理。”这段往事屡为前辈数学家提及,但多语焉不详,有关细节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查阅档案时才发现的。如今重读姜立夫的肺腑之言,愈见其胸襟坦荡,远见卓识。

题外的话

篇4:费曼: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这个世界的确有少数奇人天才,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异乎常人的举止。1632年,9岁的帕斯卡尔痴迷于数学,他总是用一根碳棍在地下不停地画呀画,不久他破解了世界难题—欧几里得定律。与帕斯卡尔不同的是,理查得·费曼在11岁时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那不过是地下室里的一个小角落,那里有個旧木箱,一个电热盘,一颗蓄电池等物。就是这些简单的设备,让小费曼学会了电路、电压及控制知识,让一位科学巨人就此踏上了没有尽头的探索之路。

按照现代人“术业有专攻”的观点,兴趣广泛,爱好众多的费曼是不会有大出息的。对普通人而言,这个看法可能是对的,但对费曼这样的极少数天才来说就不一定对了。大学时为了解开选修课“意识流”中的命题“睡觉时我们的思想会突然停顿下来吗?”他不惜颠倒自己的作息时间,亲自求索验证。

半个月内,他必须在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入睡眠状态,睡前睡后都要记下详细的思想记录。论文写好后,人也疲惫不堪。有人劝他,对选修课大可不必这么认真。他不想得过且过,对此充耳不闻。

进入研究所工作的费曼有一天在研究所的餐厅用餐,他看见有人在玩耍盘游戏,将印有普林斯顿研究所标志的餐盘耍弄的上下翻飞,那红色的标志亦随之舞动。

这一幕吸引了费曼的注意,他立马开始计算盘子的运动轨迹与倾角的关系,结果发现,当角度很小时,红色标志转动的速度竟是摆动速度的两倍。当他兴冲冲地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事时,却引来对方的不解,甚至讥讽他是在浪费时间。

真应了“大自然中没有哪一件东西是毫无意义的”这句话。多年后,费曼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结果却恰恰相反,我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来自于那天我把时光浪费在一个转动的餐碟上!”

怪异爱好

名人们的爱好五花八门,费曼的爱好显得有点另类—开锁、敲桑巴鼓和引吭高歌。让普林斯顿研究所安保人员最头痛的是,费曼具有轻易打开所有保险柜的高超技巧。

据费曼的女儿回忆,父亲在她快上中学时告诉她,在他参与“曼哈顿计划”研究的过程中,他承受了一生中最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研究其实就是一场竞赛,是与时间和法西斯的超级竞赛,他们必须跑在前面才能为全人类赢得正义的尊严与持久的和平。他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概念。为了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松弛,他找来不同样式的锁具进行拆解组装,并很快掌握了各种锁具的内部构造,及需要什么样的钥匙才能开锁。后来开锁的游戏玩腻了,他又瞄上了保险柜,几乎不费多长时间就掌握了不同保密级别的保险柜密码的组合规律,打开不同品牌的保险柜成为他研究工作之外的拿手好戏。他在写给妻子阿莉娜的信中说:“开锁是我的兴趣,我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每把锁就像一个谜,你不能强行把它砸开,只能慢慢地打开它。不过,暗码锁总是令我迷惑难解……”

后来,整个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几乎没有他打不开的门或柜。他的搞怪行为让这个全世界保密级别最高的核研究基地数度风声鹤唳,如临大敌。他取出另一个研究小组的保密资料后还留下一张字条:“这个柜子不难开呀”,核基地的保安人员被吓出一身冷汗。

费曼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女儿说:“那种感觉是会让人上瘾的,我相信有的神偷大盗就是为了找到那种感觉才欲罢不能的。虽然这与他们必须接受惩罚没有直接关系。”

晚年的费曼经常把读早报的习惯丢在一边,而是花上1个小时大声唱歌(尽管歌声不太优美动听)、敲鼓—一种从巴西买来的桑巴鼓。他的桑巴鼓技艺不凡,水平能让巴西本地的职业鼓手感到汗颜。费曼以“有节奏的噪音”来评价自己敲鼓的技艺。

坦诚犀利

参与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无疑是费曼人生的最精彩的一段。他一改过去学者参与此类事故调查时不接地气的“学术风格”—根据提交来的报告和会议信息做判断。而是带着疑点深入到设计、制造、操作航天飞机的技术人员和发射人员那里了解情况,还亲自到残骸旁仔细观察。最后,他以惊人的速度找到事故的关键原因,令整个美利坚为之震憾。

在揭秘真相的那一天,参与调查的专家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结论。他们都是从各自的专业范畴出发,冗长的数字、生僻的术语,自然是淋到非专业人员头上的一片雾水。

轮到费曼发言时,他没有立即开讲,而是向会议主持者要来一杯冰水,然后把航天飞机的关键部件—燃料箱的密封橡胶圈放了进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那个水杯上,大家屏息凝神地等待他的结论。

5分钟后,他拿出橡胶圈轻轻一折,橡胶圈断成两截。费曼紧盯着手里的橡胶圈说:“发射当天的低气温使橡皮环失去膨胀性,导致推进器燃料泄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后来,人们将这一幕说成是整个20世纪最动人最精彩的科学实验之一。

一往情深

在家庭生活中,费曼同样具有在科学研究中的乐观与好奇。结婚不久,妻子阿莉娜不幸罹患肺结核,久治不愈。此时正是费曼加入“曼哈顿计划”的紧张时刻,但是他仍挤出有限的时间,细心地照顾妻子。没有时间回家时,他就给妻子写信,鼓励她与病魔抗争。就在阿莉娜去世前10天,费曼还给妻子寄出包含深情的信笺:“我爱你!你是一个内心坚强、美丽可爱的女人。你的坚韧像山涧小溪一样,时而汹涌,时而沉静。我觉得你就是我力量的水库,没有你,我就像没有认识你以前那样空虚、软弱,是你的坚强给了我力量。现在我可以在你的力量之溪低落之时,用你给我的力量来安慰你。”

阿莉娜的早逝给费曼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忧伤,虽然后来他再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仍不能抹平他对阿莉娜的幽幽思念。费曼去世后,家人发现他的抽屉里有好几封写给亡妻的信。在他特别需要倾诉的激动时刻,他就会提起笔,写信给阿莉娜。

在“曼哈顿计划”大功告成,目睹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激动时刻,他写道:“为了切身体验这次核爆炸,我决定不戴墨镜,睁大眼睛看着它……天空被一团明亮的黄光照亮——地面呈现一片白色。黄光一点点加深,逐渐变成橙色。你看,光团之上有爆炸冲击波扩散而形成的白色云,那是爆炸使空气受到冷却而形成雾状云。我们兴奋地像得到圣诞礼物的孩子,呼喊着,雀跃着,全然不顾脸上恣意流淌的泪水……”

在接受“挑战者号”调查使命后他写道:“你知道的,我有无可匹敌的资格—我坦率、诚实,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是政治势力也不能奈何与我。我会秉公办事,坚持把这项本来就不复杂的调查进行到底。首先要查飞船自身的原因,然后再弄清楚在做出明显错误决定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相信我能行的……”

所有信件的末尾,都被费曼用不同颜色的笔追加了一句话:“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篇5:科学家的故事

最近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科学家的故事》,其中,诺贝尔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

故事主要讲了诺贝尔看到人们为了开通公路,用铁锤砸石头,很不容易。他想:要是有东西能一下子把大山劈开,该多好呀!从此,诺贝尔便把兴趣放在炸药上。最先,诺贝尔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十分强大,被人们称为“诺贝尔炸药油”,但是,液体炸药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爆炸。随后,诺贝尔又发明了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只有在引爆后才会爆炸。但是诺贝尔还不满意,最后终于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炸药。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精益求经、坚持不懈。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了100分,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上课时举手发言不积极了,作业也不想写了。一个星期后的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才80多分。我深有感触:我以后一定要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从那以后,我干什么事都一心一意、追求完美。从那次考试以后,我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听讲,而且一心一意的写作业。我的成绩开始上升,最后超过了全班所有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她,个子高高的,头发卷卷的,腿长长的,高高的鼻梁上夹着一副眼镜。他是把么的和蔼、那么的亲切,脸上总带着笑容。这六年来她一直像我们的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们受伤了,她就马上送我们到医院去检查。没错她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汪老师。

这六年我们共同进退。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张语文试卷,全部写完后,我发现有一道题不会做,我想了又想,可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汪老师对我说:“孩子,你要记住一句话: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你去用心想,用心读,仔细的审题。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做什么事不能半途而废,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你现在选择放弃,那你以前的辛苦就都白费了。不要被困难所击倒,你要战胜困难!明白了么?” 真是这句话,让我找回了自信心,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用心可以改变一切。每次当我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汪老师的话。汪老师给我们做好了榜样,哪怕你一天只进步一点,那也是好的,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的目标,让自己进步。

她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好妈妈!!

我有一位好老师,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卢老师。2

卢老师每天辛勤地工作着。早晨,老师早早道地来到学校办公室准备上课的材料。下午,老师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下课的时候后,老师总是在教室里认真地批改作业或者帮助同学们分析难题。

有一次,我被一道题难住了,愁眉苦脸的,卢老师看见了,知道了我的心事,她匆忙放下手中的作业,笑眯眯地走过来,耐心地教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每当上新课时,卢老师总是先让我们大声朗读一遍,然后再给我们分析课文,把大家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耐心地讲给大家听,最后让我们一遍遍地读生字和课文。到了下一节课,就做生字练习,朗读课文,这样学的东西就不会忘记。

卢老师时刻关心我们的成绩。她并不只是把期中考试看得重要,而且也重视每次的单元练习。如果谁的成绩下降了,卢老师就会找他谈心,帮他找出原因,激励他进步。

篇6:科学家的故事

秋高气爽,金色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树下。成熟了的苹果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好看极了。然而眼前的田园美景,并不能使盘旋在牛顿脑海里的科学问题让位。他坐在树下的石凳上,依旧沉浸在苦苦的思索之中。

太阳快要落山了。牛顿仰视天空,那双似乎能看穿九霄云层的眼睛,好像

看到了什么。一会儿他又收回目光,无意识地看了看被夕阳映得通红的苹果。这时恰巧一个苹果悄然离开树枝,“吧嗒”一声落到了地上。

“苹果落下来了。”牛顿自语着,忽然有一连串问号在牛顿的大脑里盘旋起来。

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这么广阔无垠的空间,苹果为什么不飞向天空,偏要落到地面上呢?

一切事物都有重量,都能从高处落到地面上呢?

牛顿思索着,久久地凝视着滚落到脚前的苹果。这个苹果向月球那样在牛顿的脑海里旋转起来,一圈、两圈、五圈、十圈„„越转越快,他感到眼花缭乱。一会儿,牛顿的头脑忽然开窍了,他的眼里闪出了兴奋的光芒。

“苹果落在地上,是因为地球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也同样可以到达月球。” 推想开来,行星之所以围绕着太阳运转,也是由于受到太阳引力作用的缘故。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

“万有引力”的思想就这样诞生了。

《贝尔发明电话》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英国科学家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篇7:科学家的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二)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四)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小的时候, 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 “泥土是个宝, 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 是它长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们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 我们才有饭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达尔文问: “妈妈, 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 “小狗是狗妈妈生的, 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达尔文又问: “我是妈妈生的, 妈妈是姥姥生的, 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是上帝!“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 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 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 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 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 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 突然一脚踩空, 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 达尔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头脑还在思考。

(五)焦耳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六)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

(七)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八)贝尔的故事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贝尔的不少朋友却希望他钻研电报术。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九)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十)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

篇8:《科学家的故事》

一、故事入题

科学知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利用科学故事能够构建学习情境, 架设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意识, 从而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 教师在讲“磁铁”时就可利用中国古代“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巧设问题情境。

师:秦始皇阴险狡诈, 杀人无数, 每天晚上睡觉时都担心有刺客来刺杀他, 所以他让人修了一个宫殿, 并做了特殊的宫门, 每当刺客来行刺的时候, 一到宫门, 兵器就会自动被宫门缴获, 这就是“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宫门可以捉住刺客?

生:我猜, 宫门内肯定装着什么机关?

师:到底装着什么机关, 你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吗……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从而顺利导入本课学习的主题“磁铁的性质”。

二、故事激趣

科学小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铺陈渲染, 既寓意深刻, 又轻松幽默, 能使学生精神焕发, 求知欲激扬, 大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时, 我首先给学生讲述“超生游击队”的故事, 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疑问:女主人公一连生了3个女孩, 第4胎一定会是男孩吗?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教师设置的故事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讲“浮力”时, 教师可结合“曹冲称象”的故事;讲“重力”时, 可结合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这些故事会改变课堂上枯燥沉闷的气氛, 使学生兴趣大增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故事启智

科学小故事还能开发学生智力, 帮助他们改进思想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爱迪生做实验, 需要测一个灯泡的体积, 他让身边的一位助手去做, 这位助手左量右量反复计算, 总是得不到灯泡的准确体积。正急得满头大汗, 爱迪生拿过灯泡放进盛水的量杯中, 一下就准确测出灯泡的体积。这是用巧妙办法解决问题的实例。它告诉学生, 遇到问题不要墨守成规, 要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讲述科学故事, 让学生认识到, 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故事质疑

利用科学小故事, 可以引起学生质疑。故事讲完后, 教师可提问“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探索, 寻找奥秘, 深入思考。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诸葛亮的故事引起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师: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他机智过人、神机妙算, 你们知道他在指挥士兵作战时有什么秘方吗?

生: (互相交流)

师:他不光发明了木牛流马、八卦阵等, 还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灯。这种灯点燃后可以自动升上天空, 用它来传递作战信号, 又快捷又方便, 后来人们把这种灯叫做孔明灯。听完这个故事,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个灯为什么会自动升上天?

生:它是怎么做成的, 里面是什么样的构造……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为了揭开这个谜面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

五、故事激志

在科学发展中, 贯穿着科学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事迹。教师汲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情节, 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从布鲁诺为坚持地心说被宗教势力烧死, 牛顿压制惠更斯光的波动理论, 到前苏联飞船因一个小数点而坠毁等, 教育学生科学道路不是坦途, 要坚持真理, 相信事实, 不盲从于答案, 不屈服于权威, 要有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讲述华罗庚在杂货店里顽强自学、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环球科学考察等等, 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习, 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特别是讲述我国古今科学故事, 如指南车的传说、蔡伦造纸的故事、张衡制造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徐霞客不畏艰险考察祖国的山水、詹天佑修筑中国自己的第一条铁路、钱学森冲破美国重重阻扰返回祖国等,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激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报负。

六、故事育情

在课堂教学中, 可根据授课内容, 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的轶事、考古发现、动植物趣谈等。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文采飞扬的语言, 讲述教学内容背后的故事, 将庄严神圣的科学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故事创造性地联系起来, 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调动学生情感, 达到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时, 我首先讲了白鳍豚——“奇奇”的故事。奇奇是一头受伤的小白鳍豚, 被人救起后, 寄养在武汉“白鳍豚康复中心”。成年后, 工作人员想给它找个伴侣, 结果寻了近20年, 也没有找到。几年前, 奇奇孤独地死去了。现在没有人在白鳍豚的栖息地再看见它。3年过去了, 如果有5年再看不见它的踪迹的话, 按国际惯例就可以宣布这一物种的灭绝。让我们好好看看白鳍豚的照片吧, 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活着的白鳍豚了。讲到此, 有的同学眼睛湿润了。这一情景的设置唤起同学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项目建设方面下一篇: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