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20

《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共14篇)

篇1:《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 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学习带“两点水”和“雨字头”的生字,我解部首的意思。

3、 加偏旁组新字,辨析形近字。

4、 通过扩词、造句、编故事,丰富词汇,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短文《雾》,想像“雾把自己藏起来”是什么意思。

6、 总结认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认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书写大比拼

1、 出示生字:雾露雹冰冻凌江河泛

2、 读一读,看看这些字各有什么结构特点?

3、 这些偏旁和生字有什么联系?

4、 你能将它们写漂亮吗?

5、 咱们来比试比试。

二、变字小魔术

1、 你能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吗?

2、 学生尝试变字。

(在变字小魔术中,孩子既复习了生字,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比一比组组词

1、 下面的字娃娃长得很像,你能将它们分清楚吗?

2、 咱们多给它们找几个朋友吧。

(帮助孩子分清字形,不写错别字,归类复习效果良好。)

四、我来说一说

1、 出示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2、 你能依照例子说说吗?

3、 学生练习造句。

五、想一想再分类

1、 读读下面的词语:雹、霜、雾、露、雪、河、海、冰、江、冻

2、 这些词语中,许多词都是好朋友,请你给它们分分组。

3、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可按部首分,可按水的形态分,可按这些事物在哪里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这个星期,水娃娃和风娃娃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水娃娃还要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呢!

二、编故事:

1、 老师讲述《小溪流的歌》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家在哪儿?

3、 小溪流为什么不停地奔走?

4、 出示彩图:提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编故事

5、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山泉娃娃从哪儿来?山泉娃娃在干什么?

三、天气播报站

1、 每天天气都在变化,你怎么知道冷暖情况的?

2、 老师播报天气预报。

3、 天气预报讲些什么内容?(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

4、 想一想,听准听懂天气预报有什么好处?

5、 老师模拟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你觉得明天天气如何?

四、自读短文

1、 雾孩子也来和咱们交朋友了,我们一块儿认识它吧。

2、 有不认识的生字吗?想办法解决。

3、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4、 生活中,你见过雾孩子吗?它和你捉什么迷藏?

五、拓展学习:欣赏短文《雪娃娃》

[《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篇2:《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一、摘录笔记

1、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积累新词、好句。

2、提醒学生自学生字,在积累的同时理解诗意。

3、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因果关系句子。

A、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

B、先说明理由,后表态度。

4、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因果关系的句子。

5、四人小组交流体会。

二、读一读

1、学生自读古诗句。

2、学生自学诗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组交流诗句含义。

4、全班交流体会。

A、人要顺应天时,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

B、有了财富,不能放纵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贫穷的人,不能欺辱,面对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没有原则的屈就,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尊严”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意。

2、讨论: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思考:“嗟来之食”的的含义。

3、学生复述课文。

4、讨论交流:展开辩论--那个人该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二、辩论会

1、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那个人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反方:那个人该吃黔敖的东西

2、正反方自由组合讨论。

3、全班交流。展开辩论。

4、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尊严)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学生开始习作。

6、修改习作。

7、抄清习作。

篇3: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

一、朗读有助于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可谓名篇集聚, 那么, 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作品的语言妙处, 其最重要一点就是朗读。课上, 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里静静的坐着, 聆听语言家抑扬顿挫的声音 (听录音) , 如《荷塘月色》《卜算子·咏梅》《老人与海鸥》等课文, 优美的声音, 高亢的语调, 会让学生去模仿, 从而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地读, 深刻地读, 反反复复地读。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 如自由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竞赛读、分组读等。低年级学生还可以采取开火车读等不同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读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然, 其中教师也必须适时点拨, 培养学生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提示学生不能只就文读文, 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读出语感。语言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从而让学生更加喜欢朗读。如在《灯光》一文中, 我反复强调要读出当时赞叹之情, 所以我除了范读、抽生读, 还让学生以小组互读、开火车读等各种形式去读。同时, 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时不时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给画面配音。文章多次出现“多好啊”, 我让学生带感情读, 读出当时不同的心情, 感受语言的魅力, 从而使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了积极的教育。

二、朗读有助于文章思想感情的升华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让他们彻底弄明白文章内容, 感悟文章精华所在,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所有这些, 只有通过读才能实现。因为朗读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最直接的手段, 是培养学生语感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让学生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因为任何文章都有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如《向往奥运》表达了人们对奥运的渴望、期待与自豪。《草船借箭》赞扬了诸葛亮卓越胆识、杰出才能和宽广胸怀。《宋庆龄和她的保姆》则是表现了宋庆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不搞特殊化的高尚品质。) 如果学生明白了文章内容, 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 反之, 就会背离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如在《匆匆》一文中, 我不仅要让学生读, 而且还要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感情基础是什么。对此, 我让学生找出描述匆匆的句子, 并让学生细细品味, 体会作者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我还让学生读“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读这段话, 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时间来去匆匆, 稍纵即逝, 所以作者是“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时, 我趁着学生感觉到了时光的短暂, 进而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悲伤”, 趁着自己还年轻, 时光流逝的不算太多, 我们努力吧, 社会需要人才, 知识需要拼搏, 为了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为了我们的家乡日新月异, 加油吧!一切从现在开始, 努力学习珍惜时间, 珍惜生命, 做社会的栋梁之才。

三、读中悟, 悟中情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读, 而且要教会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 抓住文章精彩片段, 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进入身临其境状态, 体验文章的情感, 实现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这样, 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 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将相和》一课, 教师可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 以蔺相如活动为线索, 抓住“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长文短教。“蔺相如捧着璧, 往后退了几步, 靠近柱子站定, 并理直气壮地说, 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在柱子上”, 通过“捧、退、靠、站、理直气壮”几个动词, 我让学生反复读, 反复体会, 从中悟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这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训练, 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因此, 反复的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使文章的中心得到升华。

朗读, 表面上看似传统的教学方法, 其实, 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朗读作品可以感化思想, 陶冶情操, 如饮甘露, 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特别是在学生时代。因此,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让学生读教材中的文章, 还应该引导学生读名家名著, 读新课标中要求读的篇目, 让学生多读, 可以从朗读中得到宝贵教育, 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生活信心, 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之路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语文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 让教学返璞归真, 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 就更应该加强朗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 让文本的无声变有声,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我想如果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肯定就会把学生带人作者营造的优美情景中, 提高课堂效率。

篇4: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困境之一

【摘 要】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甚为严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除了拿手机上网或者阅读一些相关或无关的电子书之外,几乎对文学作品、杂志报纸、文言诗词等都不接触。而出现被电视或者手机取代正当课外阅读的趋势,所以,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担忧和对策。【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北大教授孔庆东在2013年10月19号的微博中发出一条他曾在一个公开场合的发言,提出了当前国人阅读的两极分化现象。现在,在农村中学中课外阅读分化的现象很严重。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和我们现在国家的这种社会大趋势是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所决定。针对农村中学存在的这种问题和现状,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课堂问卷调查。一、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首先对我们进行问卷的情况做个说明:我们问卷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参与问卷的人数有140人,其中高一年级有40人,高三年级100人。问卷主要方面:关于课外阅读的态度;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现代作品、文言作品);课外阅读的书籍来源和方式。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汇总我们知道如下情形:在课外阅读的态度方面:30%是比较喜欢课外阅读,17%的人倾向是很喜欢,其余就很明显呢;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主动性26%,还有25%的人处在有时被动有时主动之间摇摆。课外阅读的主要书籍有60%的人集中在作文类和报纸杂志,而对古今中外名著和传统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科学等书籍很少,甚至空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接近60%人还不足一个小时,在半小时上下徘徊;并且阅读的目的通过阅读方式显示有10%的人是随便翻阅,而精读写感想的也不过55%,至于阅读后交流心得的人只是偶尔,甚至多数不做交流。课外阅读的主要书籍有60%的人集中在作文类和报纸杂志,而对古今中外名著和传统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科学等书籍很少,甚至空白。就在课外阅读的倾向方面现代的作品有25%的人,但对鲁迅、莫言等这些人的作品还不到10%,多数是网络作品和流行言情书籍;对文言作品那就是出境凄惨呢,25%的是一般的感觉,比较喜欢的人是25%,其余就是不喜欢;甚至对四大名著35%只看过部分,全阅读0.02%,而且主要途径还是通过影视作品而了解的。二、调查总结现在,我们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做出如下的总结:农村中学高中生阅读是明显落后,而且,这种落后主要表现在思想上是不愿意去阅读。通过调查发现这个群体的阅读就是只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比如作文类和杂志等类型的书籍;阅读的时间很短暂。在阅读作品的范围上除了作文类和杂志之外,大多是网络作品和现代言情小说,对名著名作和古典作品明显减少,甚至对文言作品趋于排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现象: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不高,甚至对名著和文言文作品排斥,阅读趋于零状态;2、虽然有44%的是纸质阅读,但从阅读的书籍类型上看,还是以电子书、电视、网络空间等方式为主要途径,这样就出现了影视剧和手机代替课外阅读。究其原因:1、书价太高,这是一个客观因素,但不是阻碍阅读的主要原因和绝对因素。2、课业太多,现在我们的时代的考试和分数量化时代,对内性的要求相对减弱,这在事实上也成为一个追求功利的客观因素,对阅读造成一些障碍。3、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通过问卷反映43%的时间语文老师偶尔安排课外阅读,14%的时间不安排,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4、而主要原因还在这个时代和社会对学生的引向上出现偏差,阅读被悬置呢。结论: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急剧下降。其情其状,我们甚为担忧。三、担忧与对策面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有下面几个方面的担忧并相应地提出我们的补救对策。(一)担忧1. 阅读能力的下降和语文教学的兴趣问题。语文是一门以阅读为主的课程,仅仅依赖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和有限篇幅的内容作为阅读训练和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而学生阅读量的下降一定影响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下降理解能力也就下降。语文教学的兴趣那就只能是一句空谈。2. 学习的自觉性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不能自觉去阅读和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就形不成自觉的学习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升,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会说话,不会写作,甚至是不会思考。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对学生的人格和人品发展至关重要,而现在恰好是瓶颈。3. 阅读能力下降造成理解与写作的困境。这其实就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和语文素质提高的主要困惑,阅读是所有学生进行表达和表述的最基础训练,而现在学生的现状造成理解简单机械,说话写作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不要说今后的民族思想的建设,就连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我们都不得不怀疑呢。(二)对策鉴于我们针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我们也试图摆脱这种困境而提出了一些实验对策。1.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做有意的课外阅读安排。2. 为语文加分,也就是重视语文阅读,注重语文阅读部分的分值偏重和整体语文科目的重视。3. 进行语文课堂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课堂环节,进行有利于课堂阅读的方向发展。4. 进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比赛。5. 组织定期读书会,或读一本书或同一主题的读书会,而这类活动在现在的中学是空白。6. 为了有利于学生阅读,除了学校完全开放图书室之外,班级上可以进行创造性建设一些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如组建课堂流动图书室等。总之,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这就提醒我们作为教育环境,必须要重视并且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解决的思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教育的发展。

篇5:《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1、比较“建之旁”和“走之旁”的不同,练习书写。

2、指导学生按部首给生字归类,掌握识字规律。

3、区别形近字,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再进行造句练习。

4、举办祖国名胜古迹展览。注意培养学生的活动自主性。

5、练习朗读、背诵古诗和儿歌,培养学生的语感。

6、学习查字典。

一、描一描,写一写

1、师生讨论:“建”和“遍”偏旁的不同之处。

2、书空建字旁。

二、把下面的字排到队伍中去。

1、出示:经练、福神、除院、图团四组字,学生分别说说每组字的相同之处。

2、出示:纱、祝、因、国、视、圆、降、组,学生独立完成。

3、说说你怎么做的,为什么?

三、比一比,选字组词。

1、同桌说说每组字的异同。

2、师范做第一题。

3、学生独立完成。

4、指名板书。

四、读一读,选择三个词语造句。

1、生自读词语。

2、选择词语造句。

3、师生评议。

五、举办图片展览。

1、给收集到的祖国名胜古迹图片写上一句说明。

2、共同布置展板。

3、小导游介绍名胜知识。

六、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看插图说话。

2、师范读《望庐山瀑布》

3、学生自读。

4、指名朗读。

七、学习查字典。

1、小朋友,遇到生字你用什么办法认识它?

现在丁丁冬冬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很有用的办法,那就是查字典。

2、出示字典,介绍字典。

3、师用字典示范查找“炉”字,学生看。

4、师带领学生查“烟”字。

5、师生总结查字典的步骤:数、查、记。

6、齐读查字儿歌。

7、请会查的一名学生带同学查“秋”字。

8、学生小组一起查找“遥”“瀑”。

八、总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及还要努力的地方。

篇6:《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家都喜欢读寓言故事,咱们就来做个看图猜寓言,说寓意的游戏吧!

出示课件:图片

《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夜郎自大》、《坐井观天》。

2、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

过渡:就是这只小青蛙,跃出井外,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它的思想就改变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只井底之蛙。板书课题:《井底之蛙》,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

过渡:你要想知道这个故事,请读读课文,你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还可以默读,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一起读,要把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

(1)生字读准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2)全班汇报。

3、理解生词。

涝与旱反义词,出示图片。

瞠目结舌:

4、词语都理解了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课文?指名,朗读评价。

三、学习课文。

1、体会井底之蛙的快活。

(1)你用什么语气读小青蛙的话?为什么要这样读?

哦,你知道朗读的语气要和小青蛙的心情联系。这是一个朗读的小窍门,还需要用什么语气?

(快乐、自大、骄傲满足&&)

(2)看,同学们读书的体会多丰富!你是从那些词语看出它满足、骄傲、快活的?

(没有谁)这说明什么?哎呀,简直目空一切呀!

(独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简直是井底大王!

(极点)极点说明什么?

在青蛙眼里快乐的极点是什么?

板书:跨井栏、倚井栏

(3)看,就是这些关键词,把青蛙那得意样儿表现的生动、形象,他们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美吗?

老师有个小窍门,重读关键词,小青蛙会更加活灵活现。

(4)自己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一会儿我要看看那只小青蛙最快活,学生练习朗读。

2、体会东海之大。

过渡:这么快乐的小青蛙最后怎么样了?(觉得自己很渺小)跨井栏、倚井栏,不是应该到了快乐的极点了吗?怎么还会觉得自己渺小?

(遇到了螯)哪里来的鳌?(板书:东海之鳌)

(1)为什么鳌的一番话,让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小组里读懂鳌的话,讨论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千仞:广阔的看不到边际,深的没法量,这样的大海和那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怎么样?没法比。

旱涝:连大地都干裂,连城市都会淹没,却看不出大海增减。这说明什么?

大快乐:在东海之鳌的眼里,快乐是什么?也是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吗?

板书:住在东海

总结:

(1)青蛙曾经很满足,觉得自己最快乐,但在东海之鳌的对比之下,才发觉自己的竟是如此的渺小。(板书:快乐)

(2)让我们一起读读鳌的话,记住他对井底之蛙的教诲。

小结: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3、体会寓意。

故事读到这里,你最想把它送给谁?

这则寓言就是在讽刺这些盲目自大,见识短浅的人。

四、总结。

篇7:《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罗斯福集邮》是北师大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寸世界中编排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前任总统罗斯福一生爱好集邮的故事,表现出集邮陶冶性情、调节情绪、开阔视野、催人奋进等无穷魅力。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不起眼的小小邮票有更多的了解,体验一种新的求知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文简洁明了,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是内容感人。课文第一自然段,从罗斯福先生集邮的起源,写到了他身为总统后仍与邮票形影不离的集邮经历。罗斯福先生对于集邮也由最初的单纯爱好,演变成为他最好的休息方式,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情感变化,更让我们从整体上感知,集邮对于罗斯福的生活和事业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课文2-5自然段接着写了罗斯福集邮的几件轶事。一是他任美国总统期间,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罗斯福清楚的告诉参谋部军官,他是集邮者,所罗门群岛的地理位置他清楚。使读者从中体会到邮票犹如一部包罗万象的世界百科全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二是他的八十万张邮票并非出高价购买,而是从信封上揭下或低价购买的,由此看出总统虽有特殊的身份,但同普通人一样,并不奢侈消费;三是他在任职期间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如让邮票印刷机做巡回演出,把重复的邮票捐献给二次世界大战的伤员,让更多的人了解集邮,了解集邮的好处;四是亲自过问两百多套邮票的印制。其中,曾有一张邮票上的人物画像与罗斯福本人很像,总统为此建议设计者进行了修改。这样一处小小的改动,让我们不难体会出,他推广集邮的目的是单纯的,他只是想让自己的国民也像他自己一样,能从邮票中得到的收益,让人们更好的接受、认识邮票,发挥邮票的作用,而非提升自己。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罗斯福谈集邮的体会,他认为集邮是要付出代价,但收获却比付出更多,因为它带来的是欢乐。这几件事都围绕着罗斯福集邮这一中心,来说明一枚枚七彩斑斓的邮票,以它那特有的魅力,令罗斯福如痴如醉,获益匪浅。

记得这册书的第四单元中曾经提到把课文的背景资料和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可以帮助理解课文。运用这个方法,我查阅了一些背景资料:

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邮票大大开扩了罗斯福的眼界,他不仅从中熟悉了那些陌生国家难记的名字,还熟悉了它们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邮票所涉及的种种事件和人物。所以,课文中第2自然段第一处对罗斯福先生的语言描写时提到:不必了。请别忘记,我是一个集邮者。

罗斯福39岁时,他雄心勃勃、踌躇满志,正准备重整旗鼓大干一番呢!突然染上可怕的脊髓灰质炎。出师未捷,他却患上这要永远瘫痪在床的病。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他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望着空荡荡的天花板之际,恐惧和空虚就无情地袭来了。他就拿出那珍贵的集邮簿,在那些包罗万象、趣味无穷的邮票中,他逃脱了恐惧和空虚和折磨,慢慢恢复了心的宁静,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邮票让他得到了快乐,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罗斯福一直把集邮册带在身边,直到他逝世为止。在他身为国家元首期间,每天都要日理万机。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美国,在法西斯阴影下的世界为他带来大量需要竭尽全力对付的事情。其承受的压力之大,非常人能担。故此,邮票成为他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好的精神寄托和休息方式。

邮票给他带了镇定和果断,在他做出许多重大决策,包括提出成立联合国时,他都是手持集邮册的。由此可见,邮票带给罗斯福本人、甚至是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益处,都是无法估量的。所以,第6自然段中引用罗斯福本人的话:集邮者得到的益处是这样的多,以至于很难讲清楚这种业余爱好的最大益处是什么。但不论怎么样,集邮所提供的欢乐,证明我们的爱好是可取的,我们得到的足以抵偿我们付出的代价。

文中这两处语言描写虽然不多,但是却不难看出,罗斯福总统的语言风格坦诚、诙趣。罗斯福作为总统,却和普通人一样花时间集邮,体现出集邮的价值--拓展视野、陶冶性情、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邮票具有同文物类似的价值,这是邮票的投资价值之所在,而罗斯福集邮却不侧重于此,结合课文第3自然段的描写,更易于学生理解老舍先生的话: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从而引导学生体会,集邮是高雅的艺术,进而深入地了解罗斯福的集邮思想。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美丽的集邮册》时学生会对邮票有较为直观的感知了解了邮票世界里锦绣河山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感悟到集邮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培养人们对艺术欣赏的修养。爱集邮的人,精神有寄托,一票在手,生活得到充实,特别是品味五颜六色的邮票,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调节人的神经系统,防止大脑的衰老。集邮又能消除人的烦恼,使人们的心情开朗,烦闷不快时,将心爱的邮票拿来细细浏览欣赏,那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绚丽多彩的花鸟鱼虫,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犹如一部包罗万象的世界百科全书尽收眼底,使人在欣赏的愉悦中,忘却烦恼,进入一个恬淡自然的美好境界。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学生们更易于理解感悟罗斯福对集邮的情感。

学生们在学习第5单元《桥之思》一课时,已经初步进行过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的训练,为现在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认识11个生字,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2个生字。

2.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罗斯福先生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3.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4.引导学生模仿罗斯福先生语言风格朗读他的两次语言描写,体会他表达的意思以及罗斯福先生坦诚、诙谐的性格。

5.指导学生参与集邮活动,鼓励学生畅说个人的感受,参与名人的观点讨论。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引导学生查阅罗斯福先生的资料,把人物的生平与集邮联系起来,激发出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课堂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结合自己查阅的课文的背景资料进行阅读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金钥匙提供的学习方法:查找到的资料,有的用处不大,有的也可能不准确,要注意鉴别和筛选。从中引导学生掌握一种理解文章的方法,通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猜想文章中可能写什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在这一环节,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点抓住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再从问题入手,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运用在《飞夺泸定桥》一课中用到的加点或画波浪线的方式,进行细读深思。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为什么会这样做,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集邮这一活动的认识。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阐发出自己的心得,提出看法和疑问,强调体验,体现人文关怀。并且及时鼓励、肯定能用完整、清楚的语言概括问题的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

1、联系罗斯福的集邮经历,请学生读读老舍先生的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结合初显身手中,讲集邮故事的活动组织学生交流集邮的收获,讲一讲经历过的或看见的、听见的集邮的故事。这样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育体系。强化继续学习的动机。

篇8:《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无论作为编者抑或教师, 我们都不得忽视“导”的对象———初中生。他们的学习接受程度、心理成熟度和学习方式等个体因素决定着导读设置的内容和形式, 且是导读设置的关键。

一、把握信息冗余度, 留给学生思考空间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独有的特色, 也是教学中不妨适当借鉴的方法。尤其对于处于精力和思维最为活跃、最不为束缚的青春期的学生, 授之以渔, 反而可能引导他们进入一条“涸泽而渔”的思路。

文言在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和现代白话文都有不小的差距, 这正是初中生学习文言的难点。有些导语设置的初衷为了适当降低课文学习的难度, 将课文主旨、特色介绍得一览无遗, 过于直白, 使课文学习方式沦为演绎法, 即根据答案去找材料, 失去归纳法学习从课文的分析中归纳出答案的乐趣, 同时也易造成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缺失。如《木兰诗》的导读部分明确注明其语言特色为“明朗刚健, 质朴生动”, 这八个字所概括的风格特点看似简洁, 却实际上是用对于初中生晦涩的词语在阐述成人的理解, 并潜意识中让学生带着答案学课文,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 易使学生养成惰性心理。我认为, 课前提示应对课文学习起到启发帮助的作用, 不应把文章的一些需要仔细品味的诸如主题、语言特色等毫无保留地揭示出来再让学生思考。导语应点到为止, 引导学生以一定的方法,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体会与把握。

二、内容的“导”有余, 方法的“导”不足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经常无意中告诉学生, 要“读懂”文言文。言外之意似乎弄懂一篇文言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甚至是全部。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部分教材导读部分的设计, 都紧扣住篇章内容的理解。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的《核舟记》为例, 导读的设计如下:“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 刻而成舟, 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舟上五人, 须眉毕见, 其他如箬蓬、窗、楫、壶、炉等, 无不应有尽有;还有34个字, 勾画了了, 可谓巧夺天工。本文就是对这件艺术品的文字说明。阅读时, 要善于运用想象再造出这件艺术品的形象, 并仔细品味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再如《湖心亭看雪》前的导语:“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 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文字的学习、语感的形成不是靠机械化的灌输, 只有真正的授之以渔才能让学生收获大量的鱼。上述举出的两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导读的设计侧重点仍然落在对文本内容的解析, 通常都是在大量的文字进行类似主旨式的概括后, 剩下一两句蜻蜓点水式的方法指导。如《核舟记》导读中所提到的“想象”, 是理解和再造文学作品很重要的方法, 对于这样一篇以文字赋予微雕艺术品生命力的作品来说尤显关键。遗憾的是, 一笔带过式的介绍注定被不少学生乃至教师忽视。再如《湖心亭看雪》导读的设计本就简单, 寥寥数语全是对内容的概述。然而, 我认为这篇小品文的核心不在于景, 而在于景后所承载的幽深、隐秘之情, 尽管所塑造的西湖雪景的确清新淡雅, 但如果忽略了张岱的生平, 忽略掉了学习文言必备的“知人论世”的方法, 简单当成一篇游记, 就使得《湖心亭看雪》的艺术魅力大打折扣。

导读的设计定位, 首先意味着我们对学习对象———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承认。我们要相信他们已经初步具有了使用和操作学习方法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传授给他们更多的学习之“道”, 以期他们在自能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新瓶可以装旧酒, 导语的设置不妨更贴近现代生活

现代的学生学习文言的障碍不仅在于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也在于文言中所承载的生活方式、情感解读与现代社会生活存在不小的隔阂。这使得学生即使花大力气读懂了文言的字词, 也难以在情感上得到触动, 从而无法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大道之行》是师生都公认的难教也难学的文言篇章。尽管文字简练、篇幅简短, 但学生学完、教师教完之后, 总有一种“隔膜”的感觉。“大同”“天下为公”这些激励无数儒家知识分子的梦想似乎不能完全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只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崇高的口号而已。其实, 在开门见山的导读部分, 我们不妨抛却“早在两千多年前”这种充满历史感同时也拉开距离感的表述, 放开胆子, 从学生更为熟悉的现实生活角度切入, 让被儒家奉上神坛的理论能为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所接受。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 我建议可以从“中国梦”的概念引入。我的设计如下:“当今怀揣激情、怀抱梦想的中国人, 都有一个复兴民族、强大国家、幸福家庭、完善自我的‘中国梦’。其实, 历史在传承中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颗‘梦想’文明的种子有着深厚的渊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份迄今我们都在努力追寻的美好境界, 最早可以追溯到儒家先圣孔子的心中。”

让文言的学习卸下高贵的身段, 从历史的神坛上走下, 大胆地使用新世纪的词语、思维和价值观对其进行“包装”, 当新瓶装上经典文化的旧酒或许更能酿出醇香的滋味。

综上所述, 一段优秀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导读, 看似小, 却无论从内容、形式、方法上都需精当。“增之一分则长, 减之一分则短”, 拿捏得当, 把握到位, 才能让它成为初中生咀嚼文言的第一口佳肴。

摘要:作为古代书面语的载体, 语文教材中文言部分的编排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关系着古代文化的传承, 也彰显出我们企图强烈的阐释和再造古典文化生命力的意图。出现在教材中的课文导读部分, 便正是一种现代人对文言篇目理解和阐释的“观念先行”。对于刚接触古代文学的初中学生来说, 导读对于作品内容、主旨情感和作者风格的解读, 是他们进入文言世界的重要引领。因此, 它对课文进行诠释的“度”以及“方向”和“方式”, 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反复思索, 以期让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文化精髓得以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篇9: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途径之一

一、强调自主,不忽视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大家共识的教学基本准则,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是指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地发挥和对学习责任的承担。但这种学习上的自主不是天赋,要将学生潜在的可以的学习自主变成现实的自主,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既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源泉,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落脚点。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组织和规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也会给教育实际工作带来极的危害。”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它帮助、推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成为心智和谐发展的人,而学生通过充分地利用教师指导,则可获得更大的自主。

学生在网络教学活动中,自己决定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方式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积极思辨,对研究内容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能依靠自己收集处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老师的指导则是表现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实行全程跟踪指导,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辅导,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发现和走出可能陷入的困境。

然而,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更习惯于从属、习惯于被主宰,他们自觉出于这样的地位轻松而无负担,缺乏问题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要学生提一两个问题比让他们回答10个问题更难。在实践的开始,如何摆正学生的位置,端正观念,让学生接受这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激发参与欲望,更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指导、辅导、引导、因势利导,更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多的交往和参与情感的交流,进行质疑、探索和研究。

二、构建“主动参与——独立探究——自主发展”的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应该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网页,将专题网络教学形成一个框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主体对专题网络文本进行展开主动参与,积极感受、思考、独立探究,不断领悟,发现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构建成果,获得整体发现与提高的教学模式,即:主动参与——独立探究——自主发现。

1.主动参与,自主体验

创设情境,激发参与求知的兴趣。教师创设疑难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设疑寻导,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求知兴趣和参与需要,这是让学生全神贯注投入网络教学活动、产生真实问题的前提。学生由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在情境中教师引出学习课题,提供参与机会、示范指导、参与方法等。在这个环节,学生初次参与,兴奋由内转外,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引导自学,参与自主体验。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设疑提问或设计恰当的研究性切入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加以适当引导,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自主网络教学环境中。网络教学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能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有待学生在问题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在交流平台中去填充。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这一主体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换回直觉经验,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充分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同一材料不同主体阅读解文的心理活动也不会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此,学生参与自主体验就是发挥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给他们提供自我联想和想象、自我创造的空间的可能性,教师不可能越俎代庖,将结论交给学生。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质疑问难,在自主感悟中发现见解,通过主观努力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组织交往,参与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往,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8人不等,由小组长负责,教师对小组的交往合作交流作出必要的指导与调控,让学生主体自由畅述、相互启发,个投入、更积极发表见解,交流意见,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获取更深入的体验,形成良好的阅读气氛。

总结评价,拓展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全班讨论,由小组代表汇报参与阅读或取得成果,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巩固知识,教师给与鼓励性的评价。这是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参与,学生的参与得到了拓展与提升。

2.独立探究,质疑思辨

研究性主体阅读以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这是更深一层的阅读阶段。学会学习、自我发展的途径是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勇于尝试,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发现问题。这样,独立探究既是主体阅读的一般心理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教学过程,但它不同于对文本的“分析”,其目标更明确,动机更强烈,方法更实用,从而主体参与阅读实践更有效。“只有首先提出问题,才能启动学生思维,使创新活动始终以提出的问题为核心而展开”。在独立探究中要学会于看似无疑之处生疑,于看似平常之处见奇,质疑思辨,随处发问,强化问题意识。教师对此要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知识查找资料,尝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获取成果。如(学子争鸣学生一段话)。

3.自主发现,品味求真

“发现学习有一种自我奖励的功能,它容易引起学生发现的兴奋感,学生可以将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学习。”网络教学中名家电平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观点的过程,首先是要发现文本内容的“味”,反复品味语言,体会语言意蕴,尤其要品味好语言中的三类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作家锤炼语言多在这三类词上下功夫。《拿来主义》中的“境界全出”;其次要发现真“与” “美”,学生亲历知识发生过程,体会真情实感,感受“美”的意蕴,获取审美体验。

三、体现创新思维

篇10:《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师:首都百万人民群众怀着焦急而沉痛的心情,在泪雨与哀号中等啊等,盼啊盼,一直等到夜幕降临,总理的灵车终于开来了。这时人们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的第二段。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这一段里哪一部分写人们是怎样做的?谁给大家读读这一部分?

(生读“人们心情沉痛……擦去腮边的泪水。”)

师:请大家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这一部分内容。自学之前,先请大家想想第一段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生:我们学习第一段的方法是:首先找出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词语,再理解这些词语,然后体会这些词语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我补充两点。一是我们理解词语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它的本义,还要理解它在课文中的意思。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

生:我认为还应该强调一点,就是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只有运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多种解词法,才能理解得全面、深刻。

〔在阅读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归纳读书方法,并运用于阅读实践中,使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师: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大家总结得很好。请同学们运用以上的方法自学这一部分。

(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圈点批画,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师:谁能谈谈自己重点抓了哪些词句,是怎样理解的?

生:我理解了“不约而同”这个词语。“不约而同”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在课文里指人们虽然没有经过商量,但是“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等这些动作是一致的。

生:(抢答)这里还应该联系“好像有人在无声地指挥”来理解。“好像有人在无声地指挥”,其实是没有人在指挥。通过第一段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来长安街为总理送行的人不计其数。这么多的人,即使有人指挥,行动也很难统一,何况没有人指挥呢?

师:老师与你有同感。那千千万万的人,即使有人指挥,行动也很难一致,现在无人指挥,彼此的行动却这么一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生:我从中体会到全国人民同样爱戴周总理,同样怀念周总理。

师:对。我们就应该这样,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认真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我有不同意见。说根本没有指挥是不确切的,我认为是有指挥的。只是这指挥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人们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在指挥他们这样做。

师:有创见!应该这样理解。只有人们对总理的感情一致,行动才会这样一致。

生:我还有一点补充。这里的“老人、青年、小孩”,从年龄上强调了周总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怀念。

师:说得好,同学读书多么仔细,考虑问题多么全面。

〔老师随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不仅理解了字面的意思,还理解了重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体会了内在的思想感情。〕

师:这几个词语,我们不仅理解了意思,还体会到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谁能谈谈对其它词语的理解?

生:我还理解了“眼睁睁”这个词语。“眼睁睁”就是目不转睛的意思……

师:说得有道理。“眼睁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目不转睛。那么在本文除了这层意思之外,还有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再读读这一句,并联系前文体会一下。

〔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同时掌握联系作者思想感情理解词语的方法。〕

生:“眼睁睁”比“目不转睛”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没有办法,束手无策。

师:体会得太好了。那么这里用“眼睁睁”和用“目不转睛”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呢?

生:用“眼睁睁”和用“目不转睛”都能表达人们想多看几眼总理的思想感情,用“眼睁睁”还可以进一步表达人们不忍心与总理分别,想把总理永远留住的思想感情。

师:体会得太深刻了。当时人们望着总理的灵车,想着总理那矫健的身躯即将化为灰烬,怎能不心急如焚呢?然而,他们又有什么办法留住敬爱的周总理呢?没有,丝毫没有!“眼睁睁”这个词语把人们这种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由此看来,有些词语的理解必须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谁能运用这种方法继续理解其它词句?

生:我可以用这个方法理解“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这一处。人们望总理的灵车,连擦去腮边泪水的一瞬间都舍不得错过,这充分表达了对总理的爱戴与怀念之情。

师:是啊,亿万人民群众对敬爱的周总理是何等的爱戴,何等的怀念!怎样读才能把人们的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呢?

生:应该用低沉的语调,轻声慢读。

生:以上我们理解的这些词语,都应该读得重一些,才能更好地表达人们的心情。

师:说得对。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要求练习读读。

〔在学生自己练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名读,并引导学生评议。〕〔发动学生思考应如何表达感情,既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情上的感染。〕

师:当时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景呢?你们都出生在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以后,没有目睹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但是电视屏幕却可以把我们带到1976年1月11日的长安街上。

(播放亿万人民群众在长安街上迎送总理灵车的实况录像。)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师:你们刚才看到的就是当时的真实场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站在为总理送行队伍里的红领巾,当看到灵车载着总理的遗体渐渐远去的时候,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含着热泪,气愤地)我会说,敬爱的周总理,听说您是被“四人邦”迫害死的,我要把他们抓来,让他们永远跪倒在您的墓前。

生:(泪流满面地)我会追着总理的灵车跑得很远,很远。一边跑,一边喊:周总理啊,您么这么早就离去了,我们不能没有您啊,全国人民不能没有您啊!

生:(深情地)敬爱的周总理,我们不会忘记您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关心;不会忘记您在生与死的危急关头,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生:(泣不成声地)我要对总理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我要写一本书,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丰功伟绩!

〔这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由于老师引导得法,体会得深,所以学生的思维是自觉的,情感是真挚的。〕

师:看来,尽管同学们都出生在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以后,但是由于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由于我们在读议中抓住了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词语用多种方法理解,所以大家与广大人民群众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你们对总理的怀念是深切的,对总理的爱戴是真挚的。谁从以上的学习中,又悟出新的学习方法?

生:我觉得展开想象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用思想感情的好方法。

篇11:《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荔枝》教案设计

课文简析

《荔枝》是新选入的一篇文章,作者肖复兴。乍看题目,文章似要介绍荔枝,细读会发现,作者是在通过第一次买荔枝、与母亲吃荔枝以及母亲临终前为母亲买荔枝等几个细节的回忆,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十分重视朗读,要还朗读以正当的地位,而不能仅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荔枝》一文,文不甚深,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作者要传达的意图也不难体会,况且,孩子们已储备了相当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可完全采取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教学思路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2.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北大荒在什么地方?你能讲讲有关北大荒的一些故事吗? http://

课文不是在写荔枝,而是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了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这一过程相当重要,也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些偏差等等。

三、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四、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五、课外引伸

1.可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篇12:《林海》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具准备:课本、录音机、录音带、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解释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

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

(采用学生自学_____ 四人小组讨论_____教师巡视指导的方法。)

三、教师归纳:

四、朗读课文。个别、小组读。正音。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4

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____齐读课题)

2、导入谈话

二、讲读课文

(一)根据要求快速阅读全文。

2、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分别找出这三节课文,并用“”划出这些句子。

(1)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第一段。

(1)齐读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2)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

要求:想想大兴安岭有什么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提问:这一段分别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

(岭、林、花)

a、“岭”有什么特点?(多、温柔)

b、岭上的“林”又有什么特点?(林的特点:多____林变成海;从颜色看种类很多。)

c、出示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林”的特点。

指导朗读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分析:海指什么?(落叶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丽的白桦。)

句子二: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集体朗读描写“林”的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学习:

a、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点?读、议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点——多(到处都是);种类多(叫不出花的名儿)野花为大兴安岭增

添了色彩,诗意。请看句子。

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来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理解。

(5)把描写“花”这一段有感情朗读一次。

(联想到与建设结为一体)

理解句子: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1)“空洞”什么意思?(没有内容)

2)从哪里体现了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

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

3、自由朗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象。

三、作业:

1、课后练习1,3(1)、(2)。

2、把优美的句子抄在《积词本》。

第三课时

一、复习第二段,简单说说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点句子理解。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 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让学生个别回答这一问题。

分析: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山养人,人育林,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兴安岭的景色越来越美,它们对人们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提问:①“兴国安邦”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3、齐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

1、带着喜悦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

2、给课文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谈话

七、作业

1、背诵课文三____六自然段。

2、预习20课。

板书设计: 19 林海

|岭|

|林| 景色美| 大兴安岭 |花| |

名字悦耳| | 亲切舒服 |与建设结为一体| |

| | 作用大|

篇13:《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 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 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 抓住关键的语句, 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领悟其中的道理。

【目标设定】根据教材编写意图, 结合本课时教学实际情况, 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 笔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复述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 感悟少年的聪明机智, 弄清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的故事之间的关系,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其中感情读文, 懂得寓意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自制王冠、古筝曲、蝉、螳螂、黄雀等动物图片。

【教学方法】本着不被传统思想所禁锢, 一切为着学生发展的原则,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手段和方法:

1以读悟为主线,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 语言生动寓意深刻, 很有文化含量, 值得学生品味。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以读故事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 着力集中品读最精要之处, 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 读中圈画感悟少年的非凡智慧, 分角色朗读再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等, 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畅读感悟”, 咀嚼文本精华、体悟内蕴情感。

2.以明理为强音, 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喜欢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 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于是教学伊始介绍故事暗含寓意, 初读“螳螂捕蝉”, 埋下伏笔;参照对比探究寓意;创设情境内化寓意, 变他语为己语。环环相扣, 浑然一体!

一、故事引入, 激发兴趣

激趣:最近老师看了一则幽默小故事, 特别有趣, 想不想听? (师述故事——一群蚊子在池塘边激动地传递着一个消息:在十几里外的一个小楼里有一个胖子, 长得又白又嫩, 吸出的血液鲜美无比。蚊子们商议, 该如何去享用这道美味。蛤蟆悄悄接近池塘, 美滋滋地数着蚊子的数目:“这些蚊子可不少, 真是一顿大餐。”蛇伸出它的头, 紧盯着蛤蟆:“只要你一开始吃蚊子, 我就进攻, 哈哈。”鹰的目光穿过草丛, 锁定忘乎所以的蛇, 缓缓地降低了飞行高度。一个小伙子躲在大树下, 举起猎枪, 瞄准了老鹰:“低些, 哈哈!再低些。”不远处有一辆警车, 一名警察正在一边用望远镜观察, 一边说:“这小子非法捕猎, 等他一开枪, 我们就行动。”

车里的警长又白又胖, 一手拍着自己的脸, 一手挠着腿上的痒说:“这么多的蚊子!快、快帮我打蚊子, 快点!”

导入: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说的?随便聊一聊!与这个故事相类似的还有很多, 23课中就有一处堪称经典。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是埋藏在每个青少年心中饱满的种子, 教师必须用各种方法去催生这些种子, 使它们萌发。如此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更加切合了主题, 为本课寓意的理解埋下伏笔。

二、咀嚼文本, 潜心涵泳

(一) 着力集中, 品读最精要之处

1.打开课文, 找出具体自然节 (9、11) 。

2.自由朗读, 圈画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指名回答, 随机张贴蝉、螳螂、黄雀小图片, 板书“捕、啄、打”。

4.这段话对“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惟妙惟肖,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找出相关的词语体会一下, 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

5.交流反馈:“蝉”:高高在上, 悠闲、自由自在;此刻它心里在想什么呢?却不知道……如果你遇见这种状况, 你会对它说些什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螳螂心里又在打什么主意呢?却不知道……劝劝它吧!“黄雀”:“伸长脖子”, “啄食”, 黄雀又在打什么如意算盘呢, 快点告诫一下它吧!

6.小结:蝉、螳螂、黄雀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指名回答) 板书:唉!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祸患, 危险!

7.练读。读出它们三个的得意忘形, 各怀鬼胎和身后祸患的暗藏杀机。

8.指名朗读, 比比谁读的更为生动、形象。

9.这就是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遂书写课题)

(二) 参照对比, 懂得“螳螂捕蝉”一语双关的深刻寓意

过渡:寓言就是借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以前接触过的掩耳盗铃、狐假虎威都是如此。那么螳螂捕蝉是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

1.读一读第11节, 并展开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 (鼓励用自己的话) 。

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做事要瞻前顾后, 三思而行啊!

3.小结:这正是 (齐读并——)

4.我们明白了, 可是这个故事是谁讲给谁的, 他明白了吗?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5.指名回答 (最后一节) , 引导理解什么叫“恍然大悟”, 并追问他悟出了什么?

6.集体交流, 随机引导学生发散想象“不堪设想”的后果, 懂得蝉、螳螂、黄雀与楚国、吴国、诸侯国的对应关系, 在对应动物图片下板书: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诸侯国。

7.小结: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相比前面的主观专横判若两人。

练读这两节, 比比谁能通过读书很好的展现吴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可以加上适当的手势、动作等)

8.指名朗读。

(三) 再读探究, 感受少年的非凡智慧

过渡:没想到大臣们众口铄金也没能说服吴王, 一位少年竟做到了。真好奇那位少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呢?

1.选择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8自然节, 在相关词句旁写下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

这位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 不允许别人来劝阻, 他还要去劝说, 说明他真有勇气。 (勇气可嘉)

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 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为国分忧、十分爱国)

“第二天清晨, 他拿着一只弹弓, 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 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 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 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 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坚定决心)

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 说明他起得很早, 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 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 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 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不怕吃苦、大局为重)

3.适时点拨:少年果真见到花园里“螳螂捕蝉”这件事了吗?他不去直言劝谏, 而选择在花园“打鸟”, 给吴王讲故事, 又说明了什么? (智慧非凡、有勇有谋、用心良苦等)

4.友情提醒:

语气、谈吐符合人物的身份。

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鼓励再创造。

激趣:想不想当一回智慧的少年?又想不想做一回“权倾天下”的大王呢?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自由组合分角色练读2~11自然节。

5.推荐小组分角色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 要以学生实践为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好这一点,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以读故事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 着力集中, 品读最精要之处, 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 读中圈画感悟少年的非凡智慧, 分角色朗读再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等, 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 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畅读感悟”, 咀嚼文本精华、体悟内蕴情感。

三、创设情境, 巧攻复述、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 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学课文只有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于是笔者又设计了——

1.情境一:吴王听了少年的话, 恍然大悟, 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 而之前他已下达了死命令。那么, 第二天上早朝的的时候, 他该会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四人一组讨论、并推荐吴王 (戴上王冠) 模拟早朝。

2.‘退朝’了, 各位同学也该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了! (自由发言)

3.情境二:生活中也有许多当代吴王。比如小明同学每天不问学习, 只顾沉迷于网络游戏, 享受网络游戏带来的那种飘渺的快乐而不可自拔。现在老师就是小明, 谁来劝劝我! (指名回答, 师配合表悔改)

四、作业布置, 延伸课外

本着新课标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无限延伸课堂, 加强实践性的宗旨与大阅读的精神, 布置以下作业:

1.排演课本剧《螳螂补蝉》, 评选优秀导演、演员

篇14:《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学情;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21-03

【作者简介】郭志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江苏南通,226300)副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但是,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特定的“场”的,师生围绕着文本,在这个“场”中产生联系,这个“场”除了时空相对固定以外,整个教学流程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对细节的理解、对问题的认识以及师生陈述的评价等,会有许多“生成”的呈现,这些呈现是无法预料并定好解决路径的。换一个角度说,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或者可以解决语文学科哪一方面的问题,究竟要指向学生哪一方面语文能力的培养,究竟要抓住哪些教学资源,那也是不确定或者根本就无法确定的。所以就课堂而言,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怎么教?课堂流程到底该怎样组织和展开?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怎样的定位和教学水平?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课堂既生机无限又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冷静观察和分析,不少语文教学名家独树一帜的论述,以及他们执教的一堂堂生动课例,一直在给语文教坛吹着一股股清新的风,也给现实中的语文教学问题做了一次次很好的诊断,并开出了各自有个性的“处方”。

我们时下流行的教学“预设”偏离了应有的方向。语文教学是需要预设的,问题是:我们该“预设”什么?现在的所谓“预设”,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细化到提什么问题、让学生做什么题目。过分强调预设的意义,导致课堂教学完全按统一的教案、课件去推进,按预定的程序、固定的环节去实施,忽视了学科的特质和学生的个性,使课堂失去了灵性,学科失去了趣味。就语文教学而言,我们的“预设”其实不应该是一种“微观”的准备和设计,而应该是“宏观”的“充电”,它涉及学科素养、课程架构、学生学情等,正像特级教师凌宗伟先生所说:“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在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上用一点心思。没有对课程清醒的认识,也就无法从事有效的学科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搞清楚我们面对的具体的学生具备怎样的能力,有过怎样的遭遇,家庭背景如何,家庭教育怎样,如此等等,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么我们采取的所有的教育行动,就有可能是劳而无功,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很多有底蕴、有实力的教师把“预设”理解为:“为了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也就是说,教师要备具体的课文,更要时时处处备“语文”这一篇大“课文”。有了这种积淀和思考,随便上什么课文,随便是哪种课型,课堂上都能够信手拈来,相机而教。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当下”。当教师来到教室,来到学生面前,进入了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是带着文化的、学科的、文本的积淀,与学生一起融入课堂这一特定的“场境”中,交流与碰撞,拓展与升华,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面对“当下”。这个“当下”就是语文教师面前的课堂,就是眼前学生的“学情”,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走进的教和学的“情境”。课堂教学必须依据课堂流程的走势、当下学生学习的状况、特定的课堂“学习场”有效地展开,灵动地推进,富有张力地活跃,让语文课堂洋溢生机,充满活力。

特级教师、南通市教科研中心李凤执教白居易的《观刈麦》,没有刻意的预设,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师生围绕着文本对话,一直在字里行间穿梭行走,构成课堂这一特定时空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娓娓道来地引着,学生全神贯注地吟着、想着、品着、悟着,课堂流程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文本的精华就这样渐渐地嵌入学生的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这样潜滋暗长着。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携着孩子一起游弋语文海洋:字义句义,学生从课本注释中、从简单的讨论中、从比较分辨中形象地理解;诗脉梳理,学生从诗句的朗读中、从文言与白话的对应理解中、从表达的简洁精确中恰切地概括。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纠偏。品到“贫妇拾穗”时,教师插入“藩镇割据”时代背景的介绍,学生一点即通,很快就能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接着,又介绍作者的《卖炭翁》等作品,学生激赏其人品和诗品,赞叹白居易的社会担当精神。这样基于当下的教学,没有所谓精致的预设,一切基于课堂,一切基于情境,一切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走向,自然而生动,又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看李老师的课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思路充分地敞开,在享受中学习。而教师,完全把自己作为学生,与学生们同步想着、议着、笑着,在享受中教学。这画面,何尝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教和学,我们又何必要操心教学的质量呢?

正视课堂、直面课堂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教师的聪慧自然彰显在灵动的课堂上,而学生的成长更是依赖于一节课一节课的累积。课堂教学必须一切基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当学生沉入课堂学习情境而教师因境而教,那就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效率之源。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必须根据课堂的发展动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即时生成,这是无法预期也是难以预设的。

我们来看凌宗伟老师执教的一节材料作文指导课,他让学生写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在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习作以后,凌老师用投影仪投影出学生的作品,一篇篇让学生评点,抓住学生的意见进行“追问”。在这过程中,教师做一些必要的点拨、纠正,有时又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推进,在关键处作一些引申,比如对文章几种结构的补充介绍……不难想象,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课堂“场”中,教师顺着学生的作品,应和学生的思路,给予必要的指点,这完全是顺境而教、相机而教,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不可能不投入,他们一直专心致志地进行着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升华。这种滋养,不只是文字的、作品的,也是人生的、生命的。教师凭着自己积淀的素养在引着学生学习,在导着学生发展,在呵护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这种既注重“术”更注重“道”的语文教学,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方向。凌老师的教学启发我们:教师教语文,其目光所聚应该是真实的课堂,其着力之点应该是流动着的课堂,其智慧和艺术之神应该在课堂上闪烁光芒。

其实,过分强调“预设”,反映的是语文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一种“惰性思维”。预设是教师预设,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流程的谋划,其实是无情境可言的。教学按设定的轨道走,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就行。学生呢,则被教师牵着,完全没了自己的主动,更不要说积极主动、全力投入了。一堂课下来,学生懂了什么和不懂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产生激情和灵感,有没有想提问题的冲动,那更是无暇顾及了。这样的课堂,按照一些专家的表述就是“我对你”的课堂。教师的这种“惰性”,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学生没有了学习主体的定位,学习则亦步亦趋,实践和探索的素养也就很难培养。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是一种对等的“你和我”的关系,才可能在教育行动中,努力避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进而自觉地、有意识地改善教学方式与方法。而教学管理者之所以热衷“预设”,热衷于集体备课后所谓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等的统一,也是想当然地认为,统一了教学内容和时序安排,就能消除因教师个体差异带来的教学差异,就可以真正实现所谓教学质量的均衡。殊不知,这种扼杀个性的“预设”,让教学无现场感,让课堂生硬僵化,调动不了教和学的积极性,反而会把教学质量推向落后。有位名师说得好,“按程序走是最简单、最保险的,至少不会在各种各样的考核中出岔子,因为我是按照你们提供的套路走的,要不就是你们的套路有问题,要不就是考试试卷出了问题,总之问题不在我们这里。当我们进一步习惯了按着剑谱练招式,照着统一的教案去宣读,下载现成的课件去上课,谁还会去想,这教案适合我吗?这课件适合这课堂吗?”

说到底, 还是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这种素养,首先是作为教育者的素养,包括他对学科的敬畏、对课堂的敬畏、对学生的敬畏,以及热爱学生的情怀,教学的民主作风等方面。在教育关系中,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把学生只看作是教育的对象,而要在与学生的相互尊重、热爱、理解的生活体验中,共同完成教育的旅程,享受教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寻找其意义所在。当教师走进课堂的时候,要以平等、和蔼的姿态出现,用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倾听的姿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这是教师应有的素养。

其次是学科的素养,包括学科知识的广博深厚,阅读世界的广泛涉猎,各种文体的驾轻就熟,拎起来就教的教学功力等等。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柳咏梅老师,听说邻班学生语文课上背诵了一篇写大地震中一个父亲的故事的文章《父之殇》,感觉到文章很美,便推荐给自己班的学生,并作为阅读材料即兴出题。她出的几道题都是典型的中考阅读题目,涉及中考阅读测试的多个方面,有梯度,成系统,显示出她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非凡的教学功力:利用身边的阅读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体现了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根据文本内容迅速地梳理归纳、提纲挈领,这是文本的解读能力;题目设计系统、科学,题目分析准确、有条理,这是命题解题能力;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充分顾及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倾向与能力,这是课堂的设计与组织能力……随便点一篇文章,稍作准备就可以即席执教,这种语文教学水平靠的是深厚的积淀,靠的是独特的悟性,这正是广大一线教师最需要不断锤炼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功。

再看特级教师、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俞玉萍老师执教梁衡的散文《夏》,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她身上所体现出的学科教学素养。她以自己对语文的钟情和独特觉悟,让课堂表现出“三随”的特征:“随本”,教什么,怎样教,根据文本的实际,没有一本正经的“导入”,不搞字词疏通的“扫除阅读障碍”,不见一问一答式的机械方法,而是用“写意”的手法,让学生去朗读、体悟、比较、联想;“随情”,以自己的朗读优势感染学生的情绪,以善于引导的特长带领学生轻松自如地行走在文字铺设的路径上,凭细腻精致的阅读个性引学生细细咀嚼文字的精妙、追求新颖别致的独特,让学生在阅读中时有发现和产生独有的喜悦;“随境”,根据课堂的走势因势设境,自然而巧妙地推进课堂教学节奏,修改或者变更预设的流程和环节设计,一切从课堂情境出发,一切追求学生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的“随境”,反映的是教师的底蕴和机灵,课堂体现出的不只是一种教学的过程,真真切切是一种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和“技”的素养,是令人啧啧称赏的。

上一篇:阳市社保缴费新规定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