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2024-07-26

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通用8篇)

篇1: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析了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特点.从知识产业的零排放概念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信息产业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生物工程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微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知识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作 者:林炳耀 LIN Bingyao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08刊 名:地域研究与开发 PKU CSSCI英文刊名: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17(4)分类号:F062.5 X24关键词:知识经济 知识产业 可持续发展

篇2: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为期两周的教学研讨课,已经接近尾声,在21号,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区域农业发展》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区域地理知识后,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区域思想后,带着综合分析的想法,展开的。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东北地区的分析上。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和P89图4-2-3。重点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引导的前四个问题: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特征,(2)地貌格局,(3)气候,(4)植被类型;

2、东北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势有哪些;

3、区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篇3: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21世纪, 我国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 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依据这一发展目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显然是一个战略重点。区域经济将在我国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 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5年) 提出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 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在《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 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1、东部:

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该地区占全国36%人口, 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1.7倍, 居四大板块之首。

2、中部:

中部经济明显弱于东部。中部占全国32%人口, 创造了全国23%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77倍。

3、西部:

西部占全国人口23%, 创造了全国13%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

4、东北:

占全国8.4%人口, 创造全国8.7%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国, 在四大板块中居第二。

不难看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明显。综合考察我国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现状, 差距的形成是历史、地理环境、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等原因造成的。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地理第三梯度, 区域内高山连绵, 交通不便, 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自然经济观念根深蒂固, 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加上改革开放后, 我国又实行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战略和政策, 对东部地区实行倾斜的投资、贸易、税收、财政等政策, 致使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呈持续扩大的态势。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因此, 东西部协调发展问题, 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就曾说过:“开发西部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十分重视,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都把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战略性高度, 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进一步明确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西部地区和社会各界也都在深入探索促进西部地区发展, 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道路。

二、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争相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因此, 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今天有什么, 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西部地区要实现发展转型, 必须寻找与传统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发展动力, 从而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市场约束和对传统资源要素的严重依赖。无论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 还是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都可证明, 落后国家或地区完全能够通过努力, 扬长避短, 后来居上的。其中, 区域核心竞争力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区域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itive capacity)

“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 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C. K. Prahala. GaryHamel提出来的, 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赵修卫在《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一文中, 将区域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 是区域所持有的, 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 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 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 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 能够极大的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 符合经济法和基本趋势, 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区域发展的基石, 是区域的营养源泉。核心竞争力如同区域的竞争根系, 为最终产业提供营养, 树茎是中间核心产业, 花、叶、果实是最终产业, 根系是提供区域营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要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区域就必须拥有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因素组成: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和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 。

1.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 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 如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是造成了某种差异性, 资源成本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等, 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差别利益, 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力。

2.竞争优势与资源利用有关, 是指在竞争中相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 体现的是地区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生能力, 包括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高级要素。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的综合体。因此, 相对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在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是核心竞争力创建的主导方向。

(三) 西部如何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

利用比较优势虽也可能使一个地区暂时摆脱经济贫困, 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竞争优势的形成。因为拥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区域竞争优势的确立是区域获取竞争力的前提。区域竞争优势, 不仅是区域现有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所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 更为重要的, 还应注重未来竞争潜力, 即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有人曾提出西部经济发展应遵循比较优势理论, 即大力发展以农为主的农林牧渔的传统优势, 输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输出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不能以自己的软肋去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拼资金和技术。由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生产要素不能在国家或地区之间自由流动, 强调的是静态的比较优势, 忽略了动态的比较优势变化, 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对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作用, 结果只能是落后地区被动地接受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 而不可能改变在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低端状况。在实践中推行比较优势原则的欠发达地区, 不仅未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反而差距越拉越大。这正如同世界对我国的评价“有制造, 少创造”的道理一样。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 但我国出口8亿件衬衫所得到利润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飞机;我国每单位GDP增加的能耗是美国的20倍, 欧洲的25倍, 日本的28倍。我国市场所需芯片与电子元器件85%以上依靠进口, 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以上需要进口。

现代科技进步使得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小, 有资源不等于有市场;即使这些资源有市场, 也不等于有竞争力, 因为初级产品与加工制成品相比, 总是处于不利的贸易条件。 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西部地区如果继续走高消耗、重污染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 只能是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不仅不能促进和优化西部的经济发展, 反而会成为西部发展新的债务包袱。

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增长极理论提出, 欠发达地区要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极 (区域核心竞争力) , 以推动地区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整体进步。增长极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 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 即增长极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增长极理论实质是强调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巨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产业, 使“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强化, 同周围区域构成一个势差, 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力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美国的经济学家赫希曼进一步指出, 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由于资本短缺, 资源有限, 对所有部门、所有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 实现均衡增长, 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而应该选择具有较强联系效应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区域进行重点投资, 优先发展。

依据增长极理论, 西部地区要赶上或超越经济发达地区只有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竞争优势。通过利用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高等生产要素”可以转移, 制度和管理方式可以模仿的有利条件, 不断改善基础设施, 引进资本、技术、人才, 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 形成增长中心, 以此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三、创新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一) 创新 (Innovation)

创新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 (J.A.Sehumpeter) 提出。他在1912年最先在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Innovation Theory) , 运用了“循环流转”的概念, 用以概括那种只有数量扩张而没有创新、没有质的突破的现象, 认为这种状况并不是发展。他认为, 一个经济如果没有创新, 是一个静态的、没有发展与增长的经济;创新是对经济循环流转的突破, 创新将促进经济发展。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 (OECD) “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 (Invention) 更为深刻, 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 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 它才成为创新”。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 一个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区域资源禀赋、物质资本, 而是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创新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成为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 不难发现, 在任何时期, 异军突起的国家或区域往往是创新活动频繁发生的地区。

(二) 创新在荷兰

荷兰, 这个位于莱茵河畔, 面积四万一千平方公里, 只有两个北京、半个浙江, 人口不足两千万。一次一次地创新, 把这个“低地之国”一次又一次地推上了历史高点。

14世纪, 荷兰人口不到100万, 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荷兰北部海域盛产一种鲱鱼, 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有捕捞鲱鱼的船队。为了争夺渔场, 荷兰人与苏格兰人曾爆发过三次战争。最终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 将人人都可染指的鲱鱼变成荷兰人独占的资本。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然后把鱼的内脏去除, 撒上盐进行腌制, 可以使鱼保质期达一年以上。因为当时还没有冰箱, 这种腌鱼在全欧洲非常畅销。因此, 与其说鲱鱼给了荷兰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不如说创新拯救了荷兰。

从1998-2001年, 荷兰国际竞争力排名连续列于全球前五位。荷兰人自嘲其为“列强环绕”。人口少, 领土面积狭小, 没有多少资源优势, 荷兰奇迹的背后就是创造性和创新性。

进入21世纪, 荷兰经济出现了停滞和衰退迹象, 国际竞争力大幅度下滑, 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荷兰人又一次毅然地选择了创新。经济大臣布林克霍斯特表示, 经济部将尽最大努力使荷兰在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知识经济方面位于世界先进行列, “荷兰必须改变路线, 更多的创新就需要与过去决裂”。荷兰政府将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为突破口, 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发展服务贸易、信息技术产业, 致力于教育投资, 以期塑造成世界教育市场上的“知识中心”。

我国浙江省小商品之都义乌, 其迅速发展靠的也是创新, 即以小商品市场为主导的不断创新之路。义乌的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从历史上的路边集市到全国性小商品集散中心, 再到国际性小商品贸易中心;从商品交易到产业集群, 即从“以商兴工”、以小商品交易市场带动个体、家庭工业发展, 到形成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从区域开放到国际开放, 实现民营国际化的路径创新;从县域小城镇到区域经济中心, 义乌市场强劲辐射周边乃至省外, 形成了一个“义乌商贸圈”。

义乌的发展靠创新, 著名的海尔集团也不例外。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 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 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海尔的辉煌? 张瑞敏曾说过, 海尔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纵览海尔20多年的发展历程, 正是因为不断创新, 才使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 发展成一个世界有名的国际家电企业;也正是由于不断的创新, 才为海尔迅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也正是依靠创新打造的坚实基础, 海尔最终实现了从名牌战略到多元化战略再到国际化战略的跨越。

四、创新与西部经济发展

(一) 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是我国诸多矿产富集地区, 无论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 还是化石能源, 都有极大的蕴藏量。目前,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除煤炭等少数几个矿种外, 现有一些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超大型矿区和具有较好资源潜力的地区, 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

西部的能源也十分丰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4%, 原油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7.8%, 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国的87.5%。西部还有极为丰富的水资源, 可开发水能源量占全国的81.1%。

2.生态优势。

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西部一些地区, 由于工业化水平低, 工业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较轻, 生态优势明显, 空气、水源、绿地等质量较高, 具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所需的重要自然条件, 发展绿色产业极具竞争力。而且, 西部地区的后发工业化还可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经验, 将生态优势保持下去, 不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另外, 西部的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3.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主要是指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低廉。西部地区人均土地拥有量较大, 土地价格较低, 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低, 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

4.后发优势。

西部地区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引进, 从而迅速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 一方面, 可节省因研究与开发技术所花费的时间, 节约相应的资源投入;同时, 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地缩短与发达地区的技术差距。

(二) 西部地区的“比较劣势”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相比较发达地区而言,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困难, 主要有:

1.基础差、实力弱, 发展相对缓慢。2006年, 西部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17.1%, 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为16.7%, 而东部发达地区两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分别为59.6%和64.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东部比西部农民人均收入高出89.3%。

2.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税源基础比较薄弱,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经济增长未能走出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中度不高, 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 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

3.内部发展动力不足, 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区域内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不完善, 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 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 开放型经济活力不强。

4.人力资源亟待开发, 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 各类管理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短缺。

(三) 创新与西部发展优势分析

西部发展有其优势, 或者说是比较优势, 而“比较优势”也预示着“比较劣势”同时存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两者之间是辩证转化的矛盾过程, 也就是说, 正确对待, 劣势会变成优势;反之, 优势亦会成为劣势。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和中国人民大学西部开发中心2005年的联合调查显示, 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在拥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各种各样机会的条件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要依靠资源优势, 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同业竞争状况以及政府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效率等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如果这些要素不在短时期内改进, 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不仅不能得到发挥, 反而有可能变成经济发展的包袱——过度开采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 过度竞争可能会损害西部地区利益而使资源消费地区和深加工地区受益;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经过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 由于过度开发而造成自然资源耗竭, 其资源优势逐渐消失;技术模仿、引进优势, 省去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时间, 但如果仅仅是模仿, 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及创新, 只能形成复制效应, 可能会造成技术依赖。而且随着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模仿和技术引进的成本会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 旅游需求和支出会越来越大, 如果措施不当, 只图眼前经济利益, 就有可能再走“先破坏, 后治理”的老路;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廉价格,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成本优势”也将丧失, 因为“成本优势”仅仅显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优势利用不好可能成为发展的羁绊, 劣势通过创新也会成为优势。因此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发展中的劣势和优势, 特别是从劣势中挖掘出使其转化为优势的潜力, 就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荷兰, 就是通过创新把其最短变成了最长。荷兰的花卉出口量多年来一直占据世界花卉总出口量的65%左右 (《哈佛商业评论》数据表明) 。花卉产业最重要的要素是土地和气候, 而荷兰土地极为稀少, 荷兰人不得不围海造田, 荷兰气候也不适于花卉生长。荷兰是如何确立在世界花卉产业中的领先地位的?原因也许很多, 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花卉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都进行了创新。特别是在花卉种植环节的创新——创造独特的新技术和高度专业化的投入要素, 提高资源生产率, 以弥补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利, 荷兰人研制了种植花卉的全年温室栽培的闭环系统。在荷兰的花卉温室中, 花卉是生长在水和岩棉里, 而非土壤里。这种方法不仅使虫害风险降低很多, 而且使化肥和杀虫剂需求量也大大降低, 因为化肥和杀虫剂是投放在不断循环再利用的水之中。受到严格监控的闭环系统还使花卉生长环境变化显著减小, 鲜花质量大为提高。由于花卉是种植在特别设计的平台上, 栽种成本也因此而降低。

很显然, 荷兰花卉种植的创新, 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 还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结果, 花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成本大大下降, 花卉质量极大提高, 最终形成了荷兰花卉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 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必须不断创新, 将发展的重点由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产业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转变, 实行竞争优势导向发展战略。因此, 后发优势从根本上说是从创新中来,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从技术层面看, 创新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大大提高, 从而引起周围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看, 创新使现有的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朝着变革方向转变, 使之适应创新结果, 并成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基础;从社会心理看, 创新强化了社会群体的进取意识, 并推动周边地区劳动力为改变自己的比较劣势而努力进行自我提高。

创新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强调的核心是发展, 所要求的是又好又快。通过创新, 有效解决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矛盾, 不断开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和新领域。

摘要:现阶段,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差距不断扩大, 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 要想迎头赶上, 必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 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而创新是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篇4:“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内容为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4单元第2节,对应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部分的编写多以某一区域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在必修1和必修2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原理应用到区域分析中,并从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两个维度,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鲁教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一节教材以东北地区为典型案例,主要内容涉及东北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开发、农业生产和布局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教材内容较庞杂,编写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对学生而言有多方面能力培养的考虑,因此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结合必修3教材特点,将本节课的地理知识结构梳理如图1所示。本节教学重难点为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笔者挖掘教材精髓,编写了微型案例“东北农业安天下”,并围绕这一微型案例设计本节课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农业发展条件、农业生产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微型案例如下。

东北粮仓安天下

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闯关东”。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

这里被称为“北大荒”, 曾经荒野茫茫,人烟稀少。这片荒原宝贵的资源之一是土地,是历经千百年之后形成的厚厚的腐殖质层,即肥沃的黑土层,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之一。但气候因素对靠天吃饭的农民可谓是喜忧并存。

20世纪50~70年代,国家曾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进行大规模的垦殖,在茫茫荒原建起一大批机械化的国营农场。如今的“北大荒”已是良田无际、稻麦飘香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北大仓”。

然而现在,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巨额“罚单”──水土流失、江河泛滥、风蚀沙化、气候异常、旱涝频繁、粮食减产等,退耕还“荒”刻不容缓。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高二学生已经在必修1学习过自然环境的组成,在必修2学习过农业区位分析,并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和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事物的一般能力。

可能存在困难与问题:学生缺乏详细的区域自然环境背景知识,缺乏有关农业生产的基本生活体验,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如何针对具体的农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对学生而言比较困难。

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本节课以东北地区为典型案例,进行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可补充东北地区的背景信息,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通过讨论“微型案例——东北粮仓安天下”分析、归纳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

四、学习目标

①阅读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认识其自然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②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布局特点。③以东北农业发展为案例,分析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④通过学生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过程(表2)

篇5: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经济与环境动态模型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关键时期,现实告诉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在环境中求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因此,本文建立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模型,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促进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

作 者:刘涛 Liu Tao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清,350300刊 名:特区经济 PKU英文刊名:SPECIAL ZONE ECONOMY年,卷(期):226(11)分类号:X3关键词: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和谐发展

篇6: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本节课重点是以区域为案例,进行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我设计并选取了多各其他区域的案例,从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地理题目的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文字式和图文结合式,而解题的“钥匙”必然存在于文字或图、表中。其呈现的方式或开门见山,或“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管是哪种设计,我们只有认真研读,细心审题,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变间接为直观,从而提取出解题所需的足够有效信息。

我常跟学生讲,读懂了题意,找全了条件,你就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但是,从平常的做题情况来看,相当多的学生在读题、审题上没有章法,找不全甚至找不到有效信息。

结合我自身的.学习、做题体会和一些学生的心得,我总结出地理读题审题时分“三步走”的方法,在课堂讲评习题或单独辅导时加以实践,效果比较理想。

“三步法”具体表现为:

第一步 迅速浏览题目(包括看图、表),读懂题意,大致清楚考查什么。

第二步 再从头认真“读”题,特别是要将自己认为关键的地方(词、数字、日期、现象等)“重读”出来——条件允许就直接大声读,条件限制就在嘴里默默地加重“语气”,同时用笔将其划出来。

第三步 解读前面重读和划出的信息,根据题意,将其转化为解题的直接条件(有些可能就被排除掉了),并写在对应的位置,甚至需直接标注到图中。如:读到“某地一天中影长最短”,就转化为当地是正午12点,并标在旁边;在光照图中看到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就在旁边标出6点;明确了晨线或昏线,就在相应的位置画上阴影,以表示夜半球部分等等。

这样“三步”下来,基本上就能将解题的有效信息提取并解读出来,并直观地展现在眼前,从而使找不到条件或遗漏条件等问题大大减少。

在开始推广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习惯,特别是第二步——实实在在地“读”。因此,我采用带领学生读题和已有成功体验的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都感受到“三步法”的优点;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亲自尝试。当然,有的学生暂时由于能力上的差异,还需要更多遍的读题,但一段时间下来,大家普遍反映读题审题时条理更清晰、效率更高了。

篇7: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究》

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

高中地理

姓名:赵文军

【课程分析】在初中,学生已对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以东北地区为例,讲解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节课和本单元其它两节课对整册教材起到总结的作用。本节教材不是全面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经济和人文方面的地理特征,而是注重抓住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来加以分析论述,抓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目的是为了讲述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难点是针对所出现问题应采取什么途径来解决,从而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学情分析】通过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节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打下基础;在分析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差,但该班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言、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相信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能顺利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三维目标。

【设计思路】用张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指导课堂,在教学中贯彻“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课的设计不拘于课本,遵循三个层次要素,即“观察、思维、迁移”。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时,因学生在初中对此有所了解,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整体感知;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点应在探究“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原因及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出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因势利导地开展分组合作探究活动,并让学生通过模拟扮演局长角色,探究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在应用中提高;因东北地区离我们较远,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播放视频,目的在于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及发展农业的自然特征;

2、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开发状况;

3、初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观点。【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投影】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布朗20世纪90年代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他认为,中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却不断增加,中国水稻平均单产量绝对不会超过日本,中国人不可能养活自己。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听后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说:“高科技养活中国人!”他的学生罗啸自信地说:“中国人养活自己。”杂交小麦专家李振声坚定地说:“我们自己养活自己。”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2003年我国水稻单产已经超过日本;李振声培育的杂交小麦亩产700公斤。然而,同学们也应看到我国许多地区由于人们不合理生产和生活活动,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请看一段环境退化视频:

材料二:播放一段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的录像。

教师因势利导: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下面我们以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为例来探究农业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情激情,用布朗提出的《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导入,激发同学们爱国心及责任感;一段人类不合理活动破坏环境的录像又能使同学们认识到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简要实录:当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他的学生罗啸,“杂交小麦专家”李振声信心十足回答布朗提出的《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个问题时,学生们很激动;在场的老师们也很感动;当介绍我们中国人在农业方面的研究成果时,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最后看录像时,同学们神情又沉重起来,认识到发展农业一定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课件投影】结合课本插图,认真阅读课本前两目,自主思考,积极回答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有什么特点?

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有哪些优势?指图说明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的分布区。

3、东北地区有哪些利于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这些条件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突破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学生基础较好,已有一部分初中知识做铺垫,再通过自学,应该很容易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不需要老师讲;地理离不开地图,让学生上台指图,一方面学生读图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胆量也得以锻炼,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将随之浓厚。)

(简要实录:学生阅读完课本后,积极抢答,有的学生不看书就能答出;让学生指图时,有三名学生争着来台前指图,且指图准确,获得掌声,三个上台学生也很高兴。)

二、深入探究,把握主旨

(一)播放视频,体会成就

【课件投影】材料一:请认真观看一段昔日兵团开垦“北大荒”的视频,体会经垦荒者的辛勤劳动把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一段艰难历程。材料二:垦荒者的辛勤劳动确实带来了巨大成就,目前,黑龙江垦区每年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60亿千克以上,相当于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人口和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一年的口粮。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垦荒者开荒过程及材料二,让学生体会东北地区土地开发成就。)

(简要实录:看视频时学生极感兴趣,边看边议论,看材料二时,学生发出感叹,露出赞赏之情)

(二)前后对比,深层探究

【课件投影】请观看一组美丽的三江湿地图片和三江湿地退化图片,结合课本第二目最后两段探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合作探究,最后选代表发言。)

上扎龙看“鹤舞九天”

丹顶鹤的“聚会”

干枯的湿地

严重退化的湿地

1、美丽的沼泽地有哪些生态意义?如果大面积的沼泽地被破坏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

2、“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原因?

3、停止开发湿地后,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前后对比,给学生视觉震撼,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再通过第二个、第三个探究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简要实录:当学生看到美丽的三江湿地图片时,赞不绝口;看到三江湿地退化的图片时,惋惜不迭,针对问题,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激烈讨论,真正实现了交流和合作,最后小组代表发言非常精彩,赢得了阵阵掌声,尤其是第二小组针对第二个探究问题的发言特别精彩。)摘录如下:

我们小组认为东北地区由“北大荒”变“北大仓”的原因是当时人们生态意识薄弱,认为湿地是荒地,是不毛之地,没有使用价值;刚建国时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科技水平低,人们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于是就大量开垦荒地,因此“北大荒”变“北大仓”是时代的需要;而退耕还湿,即“北大仓”再还为“北大荒”是因为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用科技手段来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湿地被破坏带来严重后果,人们不得不思考湿地的生态价值,人们生态意识增强了,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了。

三、迁移深化,活学活用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如果我是黑龙江农垦局局长,我会如何做?”(要求:100字左右,写出为保护黑龙江省的环境,你的施政措施;独立完成,再向全班同学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简要实录:学生看到此问题,兴趣很浓,刚展示出来题目,学生就认真写起来,然后积极展示。学生们的展示赢得阵阵掌声。)现摘录一个学生的小短文:

王小华:如果我是局长,我将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我将禁止人们开垦荒地,并且制定制度鼓励人们对已开垦的荒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要投资治理退化的湿地;我还要鼓励人们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搞农产品深加工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光靠增加耕地面积来增产;我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希望大家支持我!

【课后反思】我从一开始就不赞同学生学地理光靠老师讲,学生背的方式,但一直未找到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张教授给我带来了灵感并且使我受益匪浅。这是我参加聊城市教学能手评选的一堂课并且获得了成功,这要感谢年已七旬的张教授,是他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参赛前,听说聊城一中不采用探究法,因此总担心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不主动合作探究,但我相信诱思探究理论的先进性及科学性,相信只要老师引导好,学生会自主、合作、探究的。事实正如我所料,学生活动很积极而且发言很精彩。上完课,一些学生主动和我交流,说他们喜欢这样的课型,这样的课能使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锻炼胆量。评委和听课的老师们也非常赞同这样上课,他们认为,这样上课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此课被评为第一名。

本节课我注重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知识,自主获取;探究实质,合作交流;学以致用,现场模拟。整堂课学生在教师的诱导性信息引导之下,积极参与,实现了五官并用,合作交流的课堂效果,真正实现了“满堂教”到“在教师的引导下满堂学”的目的。特别是在对“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转变的讨论和写小短文“如果我是黑龙江农垦局局长,我会如何做?”时,学生激情四射,高潮迭起,发表了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大大出乎教师和评委的意料。这也彻底改变了我的思想。学生是能动的,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张教授的“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探索得资料,研究获本质”的指导思想在本课得以贯彻,且很好得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通过本堂课,我对张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我认为只要老师设计了问题,让学生进行了讨论,一堂课只要热热闹闹就是“诱思探究”了,现在我才真正意识到: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要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是你一言我一语,浮光掠影式的热闹课堂,而是一种变教为诱,以诱达思的学生真正学的课堂,学生的听、说、思、做都要落到实处,而不是走过场,求热闹。课前老师下功夫了,课堂上教师轻松了,学生学习也就成为一种享受。当然,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篇8: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国土规划、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四行并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佳路径, 制度建设的完善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而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同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同等重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矿产资源频频告急,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基于理论发展和实践价值考虑,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生态制度创新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制度创新系统庞大而复杂, 涵盖了利益均衡制度、绿色生产消费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人类行为协调制度。生态制度是针对目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构建的一种新的制度体系, 而生态制度创新是将生态因素纳入到生态制度体系之中, 既能保障新的生态因素组合的生态制度创新的实施, 也能保障个人和全社会的持续利益最大化。生态制度创新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生态产品供需平衡、提供政策机制以及促使外部利益内部化等功能。因此, 生态制度创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保障。

目前, 国内外关于生态制度创新系统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 主要集中在生态创新的概念、环境绩效、收益分配、制度创新以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关于生态制度创新与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经过梳理和提取, 与本论题相关的主要成果有如下方面。Auty (2002) 指出资源属性是由人类决定的, 自然资源产业创新的关键是使某一资源具有特定开发目的。Giurco&cooper (2012) 指出智利铜业的成功归因于新技术以及创新能力的引进和扩散。Cooke (2011) 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由地理上相互关联与分工的企业、高等教育机构、政府、研究机构等构成, 支持并产生创新的区域性组织体系。Frondela et al. (2008) 指出在整个产业生命周期中, 有效降低环境和资源使用的其他负面效应, 很可能会带来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曲勃 (2009) 通过“矿产-资源-社会”发展的分析, 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 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三个子系统, 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孙理军和严良 (2012) 基于网络和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 提出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概念框架。Corrigan (2013) 阐述了创新是自然资源成为“诅咒”还是成为区域发展的财富, 成为理解区域增长的关键因素。李文超等 (2013) 使用了生态创新灵敏度的概念, 指出生态创新实现的路径为:增进产业关联和减少环境污染。分析文献发现,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等几个方面, 且大多数为定性研究, 少有从定量角度进行探析。基于此, 本文从生态制度创新的视角,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系统动力学的模拟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二、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一) 系统分析

为从生态制度创新的视角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制度和区域之间的有机融合, 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包括和谐人口 (population) 、资源节约 (resource) 、环境保护 (environment) 、绿色经济 (economic) 、生态制度创新 (institute) 以及区域融合 (merge) 六个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 这六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简称为PREEIM系统) 。和谐人口子系统是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研究的重点, 人口规模的适度增长是实现和谐的前提;资源节约子系统主要研究资源中的能源问题, 目前我国能源严重枯竭, 因此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提高单位产值能耗意义重大;绿色经济子系统考虑影响经济发展各因子之间的协调问题, 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生态环境子系统是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主要分析“三废” (废气、废水和固废)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制度创新子系统指对绿色规则进行新的组合, 是生态创新系统制度保证;区域融合子系统是指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内外间在创新技术、工艺以及管理模式上的相互渗透、融合和促进。

从生态制度创新的视角出发,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中PREEIM系统是一个和谐人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绿色经济以及区域融合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整体, 其可持续发展公式表达如下:

其中SS11到SS 66分别代表和谐人口子系统、资源节约子系统、环境保护子系统、绿色经济子系统、生态制度创新子系统和区域融合子系统, L代表状态变量, R代表速率变量, A代表辅助变量, C代表参数, T代表时间变量。

(二) 因果关系图

因果关系反映了动力学系统的相互作用, 用以描述系统内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上述系统结构和各子系统间关系分析, 得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主要因果反馈关系 (具体见图1) , 其中:

1. GDP→环保专项投资→“三废”排放量→单位产值能耗→GDP, 形成正反馈。

2. GDP→环保专项投资→绿色GDP→城镇化水平和就业水平→GDP, 形成正反馈。

3. 一次能源消耗→能源剩余量→能源回收率→单位产值能耗→能源回收→单位产值能耗→GDP→环保专项投资→一次能源消耗, 形成正反馈。

此因果关系图表明: (1) GDP增加, 环保专项投资额增加, “三废”排放量减少,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 GDP增加, 形成正反馈回路, 保证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GDP增加, 促使政府加大环保专项投资, 使环境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绿色GDP增加,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提高了就业水平和城镇化水平, 促使GDP增加, 形成正反馈回路, 保证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一次能源消耗量增加, 能源剩余量减少, 能源回收率降低, 单位产值能耗增加, 同等能源水平下获得的GDP减少, 政府适当削减环保专项投资和科技投资额度, 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增加, 故而形成正反馈回路, 保证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一) 区域概况

黑龙江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之一, 近些年, 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资源大量耗竭,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因此, 2013年1月28日, 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 加快转变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实施生态创新驱动和生态发展战略。

(二) 系统流图

图1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用定性的方式进行了描述, 为了证明其真实性,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用系统流程图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各子系统之间复杂的PREEIM关系。具体如图2所示。

(三) 主要变量和方程

1. 主要变量。

本文使用了Vensim PLE5.4软件构建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模型, 通过方程式建立了模型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分析因果关系回路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流程图。流程图中涉及到的变量如表1所示。

2. 主要方程。

黑龙江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型数据源于2000-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以2000年为模型的基期, 采用德菲尔法和AHP法界定了四种发展模式的参数, 对主要影响因子参数分析采用了算数平均值法、比例推算法和回归方法。模型中主要方程如下:

(四) 模型检验

从区域状况分析和建模看, 系统边界、变量和各参数设置符合实际情况, 系统动力学流图和方程表述合乎一般原理, 方程变量单位一致。因此, 该系统动力学模型符合结构性检验的一般要求。变量的初始值采用2000年黑龙江省统计值, 检验时间为2000-2012年。为方便分析, 本文利用2009-2012年四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选取GDP、能源回收量、年环保专项投资额、研发与投资 (R&D) 额、废气产生量、废水产生量、废渣产生量等7个指标对系统现有行为进行历史检验, 仿真模拟值和历史实际值对比如表2所示。

对表2分析可见, 各项指标的仿真值与历史实际值相比, 相对误差控制在5%之内的占92.86%。因此, 认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通过了历史检验, 可以用来预测基于生态制度创新视角下的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五) 发展模式模拟设置

选择了环保专项投资比、R&D投资比、能源利用率、能源回收率、单位产值能耗、废水治理投资比、废气治理投资比、废渣治理投资比8个指标来对黑龙江地区的生态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依据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后输出的一系列模拟数据, 通过对系统中的相关参数的调整和重新组合, 调整结果如表3所示。A-自然发展模式、B-传统发展模式、C-资源环境保护模式、D-绿色发展模式。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

根据建模的目的, 分析了黑龙江地区的历史数据确定了传统发展模式下的控制变量的值, 具体见表3第3列。通过系统参数调整, 确定了自然发展模式、资源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和绿色发展模式四种不同发展模式, 具体见表3。

自然发展模式:增加环保专项投资和R&D投资比例。R&D投资比例增加, 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此模式中若将R&D投资比例提高10%, 能源利用率提高5%, 相应地单位产值能耗则降低3%, 且环保专项投资比例增加15%, 其他控制变量不变, 具体见表3第2列。

资源环境保护发展模式:优化资源结构, 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 加大循环利用水平。优化资源结构有助于提高矿区企业环保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 有利于提高矿区经济效益。此模式中假定能源回收量提高10%, 则能源利用率提高8%, 则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其他控制变量不变, 具体见表3第4列。

绿色发展模式:增加环保投资和R&D投资比例, 同时提高能源回收率。即将R&D投资比例提高10%, 则单位产值能耗相应地下降5%。能源回收利用率提高10%, 则相应的废水治理投资比、废渣治理投资比以及废气投资比相应的分别提高5%, 且环保专项投资也提高15%。具体见表3第5列。

根据模型输出系列模拟值, 选取了2016年、2021年和2026年三年四种发展模式的仿真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对比分析见表4。

(六) 不同发展模式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设置四种不同发展模式, 对黑龙江地区进行模拟仿真, 图3为四种发展模式的GDP、绿色GDP、环保专项投资额、R&D投资额、废水产生量、废气产生量、废渣产生量和能源回收量8个主要影响因子仿真结果对比图。由图3分析可见:

传统发展模式的GDP、绿色GDP、环保专项投资额、R&D投资额和能源回收量的值最低, 自然发展模式较低, 资源环保模式较高, 绿色发展模式最高。原因是传统发展模式技术设备落后, 资源大量浪费、环保意识淡薄、环保和研发投资相对较低, GDP年平均量仅为33 362.56亿元, 相应的环保专项投资额、R&D投资额和能源回收量年平均值仅为7.62、271.22亿元和4.7亿吨。而自然发展模式GDP年平均值为36 719.33亿元, 相应的环保专项投资额、R&D投资额和能源回收量年平均值分别为8.14、319.08亿元和5.5亿吨, GDP值有所增长, 但R&D投资和环保专项投资远远不足, 能源回收量还很低, 仍旧存在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缓慢。资源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虽然优于传统发展模式和自然发展模式, 但与绿色发展模式相比存在许多不足。绿色发展模式中GDP年平均量为38 733.56亿元, 相应的环保专项投资额、R&D投资额和能源回收量年平均值分别为9.16、360.57亿元和6.2亿吨, 环保和R&D得到重视, 能源回收量大幅增加, 提高了区域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工水平, 充分说明绿色发展模式的实施有利于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良性发展。

在“三废”排放中, 传统发展模式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量是最高的, 自然发展模式较高, 资源环保发展模式较低, 绿色发展模式最低。

分析结果显示:

传统发展模式的GDP总量、能源回收量、环保和R&D投资水平最低, 而“三废”排放量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极高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短期来看经济发展了, 但是资源浪费的现象很难改变, 环境恢复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因此选择传统发展模式需谨慎。

自然发展模式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提高, 环保和R&D投资水平小幅提升, “三废”的排放量有所降低, 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仍很严重, 故此模式并非理想模式。

资源环保模式中GDP、能源回收量、环保和R&D投资水平较之前两种模式提高了很多, “三废”排放量有效控制, 居民生活环境、企业发展前景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长期来看资源耗竭的现状很难改变, 环境破坏治理任务相当严重。因此, 过度追求资源环境保护并不可取。

绿色发展模式的绿色GDP总量、能源回收量、环保和R&D投资水平都远远优于上述三种模式, “三废”排放量明显降低。这种模式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时使用了绿色GDP, 即在GDP总值中扣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 数据更真实, 在生态制度实施的同时,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降低了单位产值能耗, 考虑了资源和生态损失, 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数量。虽然不能明显降低资源耗竭和减少环境污染, 但从长远来看,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缓解了区域的环境压力, 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较其他模式而言, 绿色发展模式是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备注:图3中●曲线-代表传统发展模式, 曲线■-代表自然发展模式, 曲线▲-代表资源环保模式, ◆曲线-代表绿色发展模式。

四、结论和建议

调整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总体发展战略, 用先进的生态管理制度。由表4可见能源回收率、能源利用率和三废平均投资水平在绿色发展模式中分别为:66%、75.6%和29.07%, 较之其他三种模式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最优的环保投资规模, 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发展与非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发展、区域利益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 实现区域“三低一高”的绿色发展模式。

加强生态制度建设。由表4仿真结果分析可见, 与2013年的相比, 2026年绿色GDP增加了近2.5倍。因此, 从生态制度创新的视角来看, 实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抓住三个重点:首先进行有效组织, 其次实现新的经济效益水平, 最后要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归根结底要注重和谐人口的建设、有效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高效严格的监管制度。

加大环保专项投资力度。2026年仿真数据表明, 传统发展模式、自然发展模式、资源环保发展模式以及绿色发展模式的环保专项投资额分别为:9.02、9.68、10.34以及11.01亿元。绿色发展模式最高, 但与当年GDP相比, 也仅占2.17%。由此可见, 要实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需加大环保专项投资额度。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2011年黑龙江地区单位产值能耗为1.04万吨标准煤/亿元, 由2025年仿真值可知, 传统、自然、资源环保和绿色四种发展模式的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为:0.76、0.43、0.175和0.15万吨标准煤/亿元, 绿色发展模式的单位产值能耗仅为传统发展模式的1/5。基于此,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是实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Auty R.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M].Routledge, 2002.

[2]Giurco D, Cooper C.Mining and sustainability: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J].Minerals Engineering, 2012, 29:3-12.

[3]Cooke P.Transition regions:regional–national ecoinnovation systems and strategies[J].Progress in planning, 2011, 76 (3) :105-146.

[4]Frondel M, Horbach J, Rennings K.What trigger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or Germany[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6 (1) :153-160.

[5]曲勃.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9 (10) :111-114.

[6]Corrigan C C.Breaking the resource curse:Transparency in the natural resource sector and the extractive industries transparency initiative[J].Resources Policy, 2013.

[7]李文超, 田立新, 贺丹.生态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3 (2) :16-19.

上一篇: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下一篇:关于XX县民俗文化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