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2024-06-28

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精选14篇)

篇1: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1项目信息管理计划的制定应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的有关内容为依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其实施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计划调整。

2信息管理计划应包括信息需求分析,信息编码系统,信息流程,信息管理制度以及信息的来源、内容、标准、时间要求、传递途径、反馈的范围、人员以及职责和工作程序等内容,

3信息需求分析应明确实施项目所必需的信息,包括信息的类型、格式、传递要求及复杂性等,并应进行信息价值分析。

4项目信息编码系统应有助于提高信息的结构化程度,方便使用,并且应与企业信息编码保持一致。

5信息流程应反映企业内部信息流和有关的外部信息流及各有关单位、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并有利于保持信息畅通。

6信息过程管理应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存储、检索、输出和反馈等内容,宜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过程管理。

7在信息计划的实施中,应定期检查信息的有效性和信息成本,不断改进信息管理工作。

篇2: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2进度计划执行者应制订实施计划措施。

3在实施进度计划的过程中应进行下列工作:

1跟踪检查,收集实际进度数据。

2将实际数据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

3分析计划执行的情况。

4对产生的进度变化,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调整计划。

5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篇3: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的管理与实施

近十几年来, 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得到广泛重视, 基础设施已具规模,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管理决策三大应用体系稳步推进, 烟叶、商业、工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重点工程和数据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安全保障初见成效, 信息化管理、应用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以决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重点工程为代表的应用系统建设全面展开, 基本形成全力打造“数字烟草”的格局, 信息化在加强管控、提高决策质量等方面成效显现。

随着行业体制改革、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商业企业取消县级公司法人代表和确立市公司为市场主体地位工作的开展与深入, 行业领导者与管理者深刻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 对信息化带动和促进企业发展也达成一致共识。而只有通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信息化项目才能实现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项目管理

(一) 项目管理的含义。项目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为了创造特定有效的产品或服务而开展的一系列复杂并相互关联、有着一个明确目标的活动, 这些活动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 依据规范完成。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 项目管理者为高效率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 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 对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二) 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项目是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活动, 因此必然有起点和终点。通常将项目从开始到结束这段时间称为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四个阶段:项目启动阶段, 基于客户需要提出若干解决方案, 经过可行性分析后确定经济效益最佳方案, 并将该方案以项目形式付诸实施;项目规划阶段, 项目诞生后, 任命项目经理, 组建项目团队, 并由项目经理带领项目成员进行规划安排, 调配资源;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开始, 按既定计划实施并投入资源, 同时跟踪监控项目实施过程, 发现项目实施同计划之间的偏差, 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保证项目目标按计划实现;项目交付阶段, 项目生产出可交付成果, 交付客户使用, 同时还有一系列文件交接、项目评价等收尾性工作。由此可见, 启动、规划、实施、交付构成了一般项目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三、烟草信息化项目管理

(一) 信息化项目。所谓信息化项目,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 依托一定的资源, 为达成一定的信息化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信息化项目不仅具有一般项目的特点, 也有其自身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信息化项目的目标不精确, 任务的边界模糊, 各种技术指标更多地由项目团体来定义。 (2) 信息化项目客户需求不断激发, 导致项目的进度、费用等计划不断更改。 (3) 信息化项目是智力、劳动密集型, 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 项目成员结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 (4) 信息化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其各阶段间的关系密切、相互制约。 (5) 信息化项目不是交钥匙工程, 项目开发队伍通常要跟踪到系统的使用生命周期结束, 因此要求项目开发队伍在较长时间保持稳定。

(二) 烟草信息化项目。

1.烟草信息化。烟草信息化就是在行业统一规划和组织下, 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资源, 及时为企业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 以便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 从而提高烟草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烟草信息化项目分类。一是规划项目。需要对大环境进行考察, 可以考虑多利用外部资源, 第三方咨询来共同完成, 需要与企业的决策层进行紧密联系, 密切合作。信息管理、竞争性情报是完成项目的重要方面。二是软件开发。应用需求分析和技术力量的储备是关键点, 企业在设定软件开发项目时特别要考虑的是软件的规模与范围。三是网络建设。这方面的外包服务机制是非常成熟的, 80%以上的项目都会由专业的集成商来完成, 网络设计的规范性、伸缩性是需要把握的重点, 外包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四是应用实施。当选用大型的管理系统时, 应用实施需要牵涉到企业内、外部多方面的资源, 大多项目都与日程生产的并行进行, 是信息化项目中复杂度最高的工作。

3.影响烟草信息化项目的因素。根据美国Hackett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 只有37%的信息化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只有42%的信息化项目在预算内完成。烟草行业也不例外, 做了很多信息化项目, 有相当一部分项目质量效果不理想, 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一是信息技术属于新兴的科学技术,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如果论证不够充分, 组织不够严密, 措施不够得力, 项目就很难顺利实施;二是从烟草行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现状来看, 如何使烟草信息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紧密结合并相辅相成, 本身就需要一个艰苦的、较长的磨合过程;三是从人们的思想观念方面来看, 由于烟草信息化对于烟草行业现行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是一种挑战, 对于各级、各层面的既得利益格局是一种调整, 并将最终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根本变化, 因此, 烟草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规范、改革、创新的过程。如果不能很好地统一思想和认识, 那么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将给烟草信息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四是烟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 认为只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就能建设好信息化, 把管理排除在信息化建设之外, 没有把信息化项目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考虑在信息化建设之中;五是让缺乏信息化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不能对整个信息化项目协调控制, 对个性问题不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影响整个信息化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三) 烟草信息化项目风险分析。信息化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程, 更是一个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因此, 信息化项目的风险也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风险。包括项目的技术结构、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和经验。项目的技术结构设计过于复杂, 项目的信息处理结构化程度过低, 都会直接影响项目实施方对技术的把握, 从而影响项目的质量, 以及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消化。项目的规模过于庞大, 则会造成资源配置和进度控制的困难。此外, 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直接决定项目开发的水平。

2.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人员的组织有效性, 项目时间、资源的计划确定性和可控性, 以及项目质量监控的力度和立场。项目五类角色如何有效组织, 并协同发挥积极因素是一个项目组织的课题, 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而项目进度的计划和项目预算是否具有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可控程度。最后, 项目监控的力度和立场在实际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

3.系统风险。系统在这里指的是由信息化相关要素组成的动态联系的有机体系。主要指的是用户自身的组织规范化、组织的观念转变、组织责任与控制体系的适应性等。一个信息化项目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观念体系做保障, 很难想象项目不会面临风险。

三、对烟草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不要让信息化项目失败于初始阶段。许多失败的种子早在项目的初始阶段, 就已经种下了。一项信息化项目的诞生是建立于用户方需求之上的, 如果作为用户方的烟草企业对信息化项目上马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此项目所实现的功能与效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作为信息化项目的开发方或设计方就不可能将用户方的需求预期融入到项目建设之中, 最后做出来的项目只能是“四不像”。

(二) 信息化项目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一项信息化项目能否正常开展, 取得领导的支持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大力倡导, 信息化工作就很难在每个环节顺利开展。另外, 信息化项目是涉及多个部门、多项业务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 只有各部门团结协作、主动配合, 及时修正需求与实际偏差, 信息化项目才能顺利推进。

(三) 烟草企业信息部门在信息化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信息部门除了要对本单位信息化项目提出有关规划、当好领导在信息化工作方面的参谋、协调对上对下的信息化工作之外, 还应充分履行以下职责:一是针对各个业务部门提出的管理思想、目标需求和工作流程及时确定最优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并在按照方案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加强与技术合作单位的配合, 在技术上保证项目开发的顺利进行;二是在项目开发完成后, 组织搞好全方位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三是对分别属于各个业务范畴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 保证各个系统相互兼容和畅通, 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四) 信息化项目要选择好合作伙伴。烟草企业对信息化项目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和服务, 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合作的伙伴, 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选择商誉好、经营业绩好、经验丰富的公司。二是选择产品或服务要能满足烟草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 又满足未来业务变化的需求。三是选择公司要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 可提供满足个性需求的服务, 最好了解烟草企业且有同行案例客户。

(五) 信息化项目管理要重视人才的培训与管理。信息化项目需要高素质且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来管理, 这样的人员需要企业内部培养或从外部引进, 因此烟草企业要建立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长效用人机制, 尊重人才, 留住人才, 更好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

四、结语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从烟草行业自身信息化建设角度看,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手段与方法, 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是解决烟草行业信息化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也是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项目管理在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烟草行业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

摘要:烟草行业的信息化项目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项目建设的好坏对企业信息化影响较大, 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 采用项目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控制, 以合理地投入取得预期的目标, 使企业信息化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苏伟伦.项目经理人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许正文.如何把握信息化项目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 2002

[3].袁义才.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

[4].蔚林巍.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4: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各方主体及各个阶段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以促进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强、发展快,以及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具有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电子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及信息利用科学化等特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可以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可以大大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减轻项目参建各方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决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为各项目参建各方提供完整、准确的历史信息,方便浏览并支持这些信息在计算机上的粘贴和拷贝,可以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下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极大地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②可以实现项目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既有利于项目参建各方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又有利于项目参建方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在信息共享环境通过自动地完成某些常规的信息发布,可以减少项目参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次数,并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快捷、及时和通畅。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③可以实现项目信息的及时采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适应项目管理对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允许实时采集每天的各种项目管理活动信息,并可以实现对各管理环节进行及时便利的督促与检查,从而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④可以存储和分析项目全部信息: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将项目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起来,甚至可以对已积累的既往项目信息进行高效的分析,从而为项目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⑤可以促进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技术含量越来越大,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越来越大。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而且需要迅速获得并处理这些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给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得到长足发展。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信息网络,并将其作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交流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的企业开发应用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少数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了监测和自动控制技术,更多的企业则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使用了各类专业软件,如建设工程投标报价软件、进度计划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材料管理软件等。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于互联网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应用诸如Oracle,DB2等数据库,开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包括文字、图形文档和声音、视频资料实现有效存储和快速查询。②项目信息门户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的应用:PIP为工程项目建设各参与方提供项目全寿命期管理中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如项目编码、权限管理、费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③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建设工程项目费用、进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将系统行为和形态、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及其时空表现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求解,然后进行纠偏校正,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有效控制。④先进监测系统的应用:采用摄像监视系统,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用以监视施工现场安全、消防等工作,既降低了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又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⑤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建立工程项目的多维信息感知模型,创造特定的工作方式和环境来解决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精力才能解决的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工程项目管理者获得一个先进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中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我区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重视不够: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标、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费用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②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重视不足:虽然有很多企业都看重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相关软件的使用质量和效果,但缺少对各阶段、各子系统的统一计划、安排和管理,处于各自为政、各得其所的状态。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没有得到重视,使得信息化的发展受到限制。③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及组织机构的重组程度的不够:由于很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沒有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及组织机构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对于项目管理影响非常大的许多网络状信息沟通未能作为正式的沟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④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电子商务化程度重视不足:企业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多数企业也仅仅是建立了内容较为丰富的网页,作为企业业绩的展示平台。大多都以发布信息为主,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⑤信息污染的情况不断发展: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如果不注重信息的加工和传输,将会造成项目管理决策者被无用的琐碎信息所包围,从而导致决策者不能获得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此外,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容易使人们依赖计算机在办公室获取信息而忽视面对面的沟通,从而减少获得软信息的可能性。

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离不开成熟的信息技术、稳定的硬件运行环境,更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强化业主的作用,强调全员参与:业主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参与者,业主是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是推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动机”,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同时,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或多向的过程,只有强调全员参与,才能使信息交流顺畅,产生应有的效果。②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建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信息编码体系,规范和统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报表,规范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流,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③明确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应用信息技术,达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应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和修订的工作流程,收集、录入、审核、加工、传输和发布信息的工作流程,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信息技术二次开发的工作流程等。④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跨地域、参与单位多、单件生产和生产过程组织复杂等特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变革。互联网促进了计算机的连通,网络计算机技术则试图实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尝试将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软件、信息、知识的全面共享。通过采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建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共享中心,可以进一步促进工程项目参建各方的协同工作。

5 结束语

篇5: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2 资源管理计划应依据资源供应条件、现场条件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

3 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应包括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4 材料管理计划应包括材料需求计划、材料使用计划和分阶段材料计划。

5 机械管理计划应包括机械需求计划、机械使用计划和机械保养计划。

6 技术管理计划应包括技术开发计划、设计技术计划和工艺技术计划。

篇6: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概况,

2总体工作计划。

3组织方案。

4技术方案。

5进度计划。

6质量计划。

7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

8成本计划,

9资源需求计划。

10风险管理规划。

11信息管理计划。

12项目沟通管理计划。

13项目收尾管理计划。

14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

15项目目标控制措施。

16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1项目经理签字后报组织管理层审批。

2与各相关组织的工作协调一致。

3进行跟踪检查和必要的调整。

篇7: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1 工作分类。

2 识别危险源。

3 确定风险。

4 评价风险。

5 制定风险对策,

6 评审风险对策的充分性。

3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 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 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和奖惩制度以及对分包的安全管理 等内容。策划过程应充分考虑有关措施与项目人员能力相适宜的要求。

4 对结构复杂、施工 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必须制定项目总体、单位工程或 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措施。

5 对高空作业等非常 规性的作业,应制定单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和预防措施 ,并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审查。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 ,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安全验证。

6 临街脚手架、临近 高压电缆以及起重机臂杆的回转半径达到项目现场范围以外 的,均应按要求设置安全隔离设施。

篇8: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提升竞争力、管理水平的重要战略手段, 大型企业依此继续立于竞争强者之林, 中小型企业更是依此发展、壮大。可以说, 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同时, 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展现了不少问题和难点, 分析并解决信息化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和风险, 提出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项目管理的行业宏观策略和企业的微观对策, 对健康有效地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二、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项目管理的行业宏观策略

(一)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管理理论

虽然项目管理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但是他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已众所皆知, 现在, 提起项目管理已不在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国际项目管理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发展并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项目管理论理和学科对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国内来看, 这个行业近几年发展也很快, 有专业的研究学会, 专门的网站可以交流, 但是总体上处于理论和应用起步阶段, 远远不能和国外相比, 差距还很大。另外照搬国外的管理理念也是我们发展的障碍, 一些培训机构拿起国外的一些书籍就开班开学, 也造成了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的误区。因此尽快进入状态, 脚踏实地的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项目管理理论和学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二) 建立企业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的行业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缺乏专业的规范和标准, 以及完善的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需要积极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的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经验, 总结经验教训, 并借鉴已有的与信息化实施项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包括信息技术的标准和规范、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企业参考模型标准和规范等,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标准和规范, 及相应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确定项目管理的衡量指标并逐步量化, 逐级细化, 以便系统、科学地进行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 推动我国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向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 建立企业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的评价体系

可将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 引入到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能力测评中, 建立一个基于过程改进的“信息化实施成熟度模型”II-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for In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

II-CMM主要用来评估软件商的系统实施能力, 目的是帮助对信息化实施的关键活动进行管理和改进项目管理方法, 保证按时、保质、不超过预算地完成项目。II-CMM把信息化实施能力成熟等级划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可管理级和优化级, 为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了标准和控制点。能力成熟度依据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进行划分, 项目管理不健全则能力成熟度低。反之则高, 能力成熟度越高, 项目过程就控制得约好。

从项目实施能力成熟度模型框架和能力等级可看出,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处于不同的层次, 处于初始级和重复级的占多数, 这就为广大的软件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了指南。对信息化实施能力成熟度进行平级可对项目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 可以对项目实施方的工作进行考核, 从而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项目管理的企业微观对策

(一) 树立项目管理理念, 加强组织建设与创新

项目管理是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 以项目为单位, 对业务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管理, 以期在有限的时间、资金等资源条件下, 完成一个特定的业务项目目标。可以说, 项目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该管理理念在企业信息化项目中的应用, 必然要求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建立属于项目管理的企业管理体制。

(二) 重视项目管理过程, 采用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新方法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往往历时较长, 涉及的要素较多, 综合性很强。因此, 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满实行, 就必须重视项目管理进程, 针对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实行特定的管理措施。结合一般的项目管理过程, 我们将其划分为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验收五个阶段。根据上述五个阶段的特征和需要, 具体管理方法如下:

在启动阶段, 应注重项目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信息化整体规划的密切结合, 同时需建立项目组织、确立项目组织的职责分工及沟通机制;在计划阶段, 应注重对计划的分解, 将整体的计划逐层分解成最小事项单元, 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以使计划切实起到指导工作的作用;在实施阶段, 应注重文档对实施过程的记录作用以及对系统后期正常运行所起的保障作用, 同时需从方案合理性、计划合理性、培训充分性各方面充分保证实施质量, 为项目实施结束后系统正常运行奠定基础;在控制阶段, 对于项目范围的控制需要项目组对业务部门所提出需求进行平衡, 以保证项目范围不会无限制扩大, 对于项目质量控制则通过目标导向进行, 根据目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实施方案或时间进度;在验收阶段, 需制定和完善详细、可操作的验收标准和方式, 分阶段、分步骤地对项目各方面进行验收, 以对前期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保障系统建设达到预定目标, 促进系统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得以正常稳定运行。

(三)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项目实施是知识密集型项目, 与人力资源关系密切, 项目组成员的构成、能力、责任心和稳定性对项目的质量以及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 信息化项目中30%的时间和精力在做技术, 70%在做人的工作, 万万不可小视人力资源管理。

要明确界定项目成员的工作范围和定义工作接口, 这个问题就是俗话说的“派活”。要把活分出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对项目组成员非常了解和熟悉, 知道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其次要对项目情况非常清楚, 能对实施过程进行正确的划分和功能模块的细化, 结合每个人员的特点指派具体的任务, 尽量详尽定义成员之间的工作接口并使之简单化, 避免将来互相推诿和扯皮。

(四) 重视企业沟通管理和文档管理

1. 重视沟通管理

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项目沟通的重要性可归结为四点:1) 是决策和计划的基础。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 必须以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沟通, 可以获得充足的信息, 为决策提供依据。2) 是组织和控制的依据。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情况不明, 就无法实施项目管理。只有通过信息沟通, 掌握项目各方面情况, 才能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提高组织效能。3) 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条件。畅通的信息沟通, 可以减少冲突, 改善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4) 项目实施的柔性标准需要沟通来弥补。项目实施不像加工螺钉、螺母, 有客观具体的标准和检验方法。信息化项目的标准柔性很大, 往往在用户的心里, 用户好用是系统实施成功的标准, 而这个标准在实施前很难确切完整地表达出来。实施过程中和用户的沟通互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2. 重视文档管理

由于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多方人员参加以及周期较长等因素, 应对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文档记录, 所有与项目实施有关的需求、建议、解决方案和结论都应标准化、文档化。文档是过程的踪迹, 实施的标准文档将成为实施信息的载体, 指导项目实施工作。项目文档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批准文件、项目概述和目标说明、项目总体规划、项目实施阶段计划、进度报告、会议记录、项目监控测试资料、项目评估报告、总结报告等。这些文档的价值体现在:1) 书面化的文档有助于明确职责, 互通信息, 共同把握实施节奏;2) 标准化的文档有助于明确业务流程, 有效配合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标准编码、标准数据及标准参数文档更是实施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可有效地减少重复工作;3) 完善的系统实施文档记载了实施的过程和成果, 反映了项目进展状况, 及时通报问题, 提出解决方法, 起到组织、监控及评估项目的作用, 并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渐充实、完善, 利用后期的运行维护和持续改进。4) 实施完成后将项目文档统一整理归档, 作为组织知识积累, 供学习和交流, 为以后的项目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也是提升实施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 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PMMM) , 改善企业项目管理效能

项目实施方可以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PMMM) 改进项目实施管理过程, 提高项目质量和实施成功率, 并根据自身特点在能力成熟度模型基础上开发适用于自己业务特性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以帮助组织达到卓越的项目管理效果,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有五个层次, 如下图所示:

1) 初始级:

组织已经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也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但还没有定义系统实施过程, 项目管理过程是无组织的, 项目成功依靠个人努力, 存在长期的进度、质量和费用等问题。

2) 可重复级:

组织意识到需要定义并发展通用的项目管理过程和原则, 使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能够被重复运用于其他项目中, 并形成了一些项目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来跟踪成本、进度、质量和范围, 项目的执行获得改进, 但项目成功仍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预测。

3) 已定义级:

组织认识到将所有的项目管理方法标准化、规范化、以支持所有的项目, 即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的项目管理过程和体系, 并集成到组织的其他业务, 产生综合效益, 项目管理程序化、科学化, 项目的执行获得进一步改进, 项目成功更可预见。

4) 可管理级:

组织认识到改进项目管理程序对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设置了专门的管理部门收集项目管理的详细资料和信息, 在连续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绩效的基准比较。项目成功更是始终如一。

5) 优化级:

组织对项目管理基准化比较得到的信息进行评估, 从项目管理过程中、从创造性观念和技术实践中获得反馈, 持续改进项目管理, 项目成功成为一般标准, 成本、质量和进度得到持续改进。

组织可以通过评估自己处于PMMM的哪个阶段, 认识并改进项目实施的管理水平。PMMM的各个阶段可以相互重叠, 即前一阶段尚未结束的时候, 后一阶段就可以开始了, 两个阶段可以同时进行, 阶段的重叠程度依赖于组织的项目管理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 尽管阶段可以重叠, 但后一阶段完成以前, 前一阶段必须完成, 即组织的项目管理是一级一级逐渐成熟起来的, 不能跨级成长。

四、结语

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 战略与执行成为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 项目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的载体, 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项目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的发展, 以及大型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和高科技项目等项目管理新领域的出现, 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上不断创新, 日趋现代化,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宽, 逐渐成为一种共性方法, 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IT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以提供定制服务和产品为主的中国IT业, 项目管理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促进项目管理在我国信息化项目实施软件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 普及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 尽早与国际接轨, 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信息化实施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 则对增强我国信息化项目实施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提升竞争力、管理水平的重要战略手段, 大型企业依此继续立于竞争强者之林, 中小型企业更是依此发展、壮大。可以说, 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分析并解决住处化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和分险, 对健康有效的推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具有重要性的现实意义。

篇9: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000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能否培养出一批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科技进步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和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国内外高校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一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是针对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在国外,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并且实施运行,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国内,众多大学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如清华大学从1996 年开始创建并实施SRTP。南京农业大学校在借鉴美国MIT 和国内清华大学相关经验的基础上, 于2003 年开始推出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Program for Student Innovat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Training),简称SRT计划) , 充分利用学校在科研教学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 让本科生通过自主立项或者参与老师的项目接受科研训练, 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自2003 年以来, SRT 立项数逐年增加, 仅校级项目就从2003年117项增加到2014 年458项, 增幅近4 倍, 至今已评审立项SRT项目共4740项,参与的学生也从少数学院扩展到全部18 个学院,这说明学生参与SRT 积极性高, 参与面广。但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比如重视立项和结题,即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过程的失控,无法达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根本目的。本文在分析目前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工作流程, 提出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引进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并在实践过程中, 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流程, 保障大学生創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因素分析

虽然各高校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 也纷纷出台了一些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以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自身的复杂性, 凸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总体质量。

1.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宏观因素

宏观因素是指大气候以及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加, 本科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 供” 大于“求” 的现象,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学生为了抓住就业机会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单位实习或忙于各种考证, 而疏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环节。另外, 有些高校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场所、设备以及经费的紧缺问题, 所以放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统一的要求。这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整体大环境。

2.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中观因素

中观因素是指学校以及学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监督以及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流程不通畅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人数众多, 地点分散的现象。很多通知以及任务的发放都要通过纸面或者邮件的形式, 导致管理信息的延误和误差, 严重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进程。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监督力度、监督方式以及评价机制各个部门不够统一,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的微观因素

微观因素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软、硬件条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软件条件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参与人的影响, 包括指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题目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等具体影响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硬件条件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 学院以及部门由于硬件条件的缺乏(包括试验平台的应用、实验设备的使用以及实验器件的供给等), 学生设计过程中好的实验方案以及好的设计思想得不到实践, 打击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参与者着手(包括教务系统管理人员、学院教学秘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 梳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过程脉络, 整理参与人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三个方面,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为着眼点, 规范管理流程, 为进一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提出提供条件。我校在2010年引进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并在实践中调整各种对策的具体执行办法, 以形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工作流程。最终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以计算机辅助管理为表现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平台,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总体质量。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中人员关系的规范化

明确参与人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内容, 规范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规范各参与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保证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中的各自职责, 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中用户关系分析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的参与者共分为四类: 学生、指导老师及各学院教学秘书和系统管理员。指导老师用户在申报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按照学院教学秘书评审组安排又分为两种权限: 评审答辩组组长与评审答辩组组员(普通教师), 这两类教师用户的不同在项目的申报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有所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人员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流程中各阶段都存在参与人的各自职责, 蕴含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保障以及评价等具体内容。因此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

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是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础。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几个阶段:

(1)申报阶段:12月—次年4月

学校在每年12月开始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申报程序为:①个人申请;②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推荐;③学院审核;④学校审批立项。

学校面向二年级大学生发布申报通知,学生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申报书,每个课题组不超过3人,其中一名为项目主持人。学院根据学校分配计划进行初评,并公示评审结果,学校组织专家进行最终评审。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教师和学院管理员;

(2)项目实施及中期检查阶段: 5月--10月

项目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后,签订《项目合同书》,开始项目实施工作。在项目研究时间过半,学校组织学院和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教师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教师;

(3)结题验收阶段: 11月—次年5月

完成后期,项目负责人应撰写《结题验收报告》,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学校统一在4-5月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教务处实践科参加学院的SRT项目结题验收会,并针对学生汇报情况给予现场指导。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教师和学院管理员;

(4)成绩汇总阶段(试行中) 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教师以及学院教学秘书。

图2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

管理工作流程图2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 从管理流程中可以看出:

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和传递性, 一个阶段的完成决定着下一阶段的开始。

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数据交互, 在不同阶段, 不同用户之间存在信息的提交、审批以及汇总工作。

③整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程中, 存在大量的信息汇总以及生成报表工作, 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具有必要性。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评价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学院运行四年, 依托于该模式开发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几个典型特点: 全面性、实用性、高效性、拓展性以及先进性。应用过程中, 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实践过程中, 由于牵扯的人员繁多, 网络设备的性能影响以及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需求分析不是十分透彻, 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實践对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监督管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信息化管理模式中, 指导教师可以十分方便地对于申报课题的适应性、难易程度、专业分布以及专业适用性等内容进行监督和限制, 保证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课题的适应性。另外, 通过系统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所有课题的详细信息和具体指导教师的专业信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题,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便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信息化管理模式中, 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实现所有数据的汇总以及数据的发布, 并能保证所有数据以及数据发布的准确性,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效率。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改进, 该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完善和调整。同时, 相应开发的管理系统也在逐步完善, 期望该模式能够进一步推广。

四、结束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不断增加,不断扩大其管理工作也变得相对困难和复杂在高校管理中教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对于实践教学管理的水平却还处在初级人工管理阶段因此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对其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汤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与选题管理及其支持系统田.

[2]叶民, 魏志渊, 楼程富, 等. SRTP: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 J]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4) : 55- 58.

[3]董黎刚等.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01.

篇10: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综合管理部负责项目的计划管理、内外沟通和项目部行政财务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如下:

(1)汇总各类专项计划、配合项目经理编制项目章程、规章制度;

(2)项目实施期间负责项目部的内外沟通工作,结合计划进行进度控制;

(3)组织各类会议,进行会议纪要整理;

(4)配合项目经理起草绩效报告;

(5)负责工程资料的汇总、整理;

(6)组织编制竣工资料;

(7)负责项目部行政后勤工作;

篇11:项目回访与保修管理制度有哪些?

工程质量保修与回访属于项目竣工后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解散后,公司必须对项目后续工作进行接管,确保项目全面完成。由公司的工程管理部门具体负责。

1.为提高工程质量,听取业主意见,公司的工程管理部门与业主建立服务联系网络,及时取得信息,依据建设部第80号令,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及施工合同,本着对用户服务,向业主负责,让用户满意的认真态度,搞好回访与保修工作。

2.项目管理部门应制订回访与保修计划,有效实施回访,并对于回访以及业主投诉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实施保修,

应保存回访与保修纪录。

3.保修期限:根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文件规定。

4.保修范围:根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文件规定。

5.保修责任:根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文件规定。

6.保修费用:根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文件规定。

7.工程保修期结束后,公司及时与业主进行清算,收回保修金并关闭合同。

篇12:项目信息管理计划与实施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f.技术部与材料部紧密配合,通过材料部对物资的采购,根据工程量,合理开限额发料单(发料单上各项要填写仔细),尤其是进入库房材料,严格控制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将材料消耗降低到最低点。

篇13:企业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紧迫性

1 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分析

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硬件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 用电脑办公是必备的, 很多还组建了局域网络, 使用软件替代了很多原来手工操作的工作, 然而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就比如说作个报表之类的, 似乎用电脑做只是为了美观, 有的人是把各种数据都算好了再一个个录入电脑, 实际上用电脑反而效率更低了。也就是说, 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上, 企业中的计划管理部门, 材料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都是互为独立的职能部门, 都有着各自一套相对独立的核算体系和工作方法, 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三者的统一;企业计算机应用多采用的是单机、条块应用的形式, 这是传统部门条块管理模式决定的;从工作领域来看, 计算机应用主要集中在预算、办公业务、财务、计划、统计、材料、设备管理、投标等方面。其中快速投标和标书编制为施工企业所特别关注。应用软件主要是从社会上购买的商品软件, 如预算软件、财务会计软件等及社会广泛应用的以W i n d o w s操作系统支持的Microsoft Office集成软件中的Word、Excell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虽然较广泛, 但大都停留在单机应用水平上, 属于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应用。该阶段应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效率、减轻劳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

工程项目管理监控力度低。由于还是采用手工管理方式, 对施工项目管理仍然使用事后核算的粗放型管理方式, 不能尽早搜集到生产中的各种信息, 也就不能对项目管理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控制;同时数据记录不完整, 统计不及时, 很难做出准确的项目管理, 更谈不上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监控。

为了全面推行和实施“进度、资源、成本”的综合管理,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工程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如何尽快实现新旧机制的转变, 寻求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已成为一种共识和必然。针对生产的需要, 一些施工企业已在公司本部, 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 以加强设备资源的共享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办公系统, 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这是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但是, 这些措施大部分也只是从形式上把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环节联系了起来, 并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管理实务。

管理出效益, 传统管理方式的突出问题是:业务流程混乱;沟通不畅、信息迟滞。据国际有关文献资料介绍,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其中三分之二与信息交流 (信息沟通) 的问题有关;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 信息交流的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由此可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2 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需要

信息是一种资源, 如不能进行有效的存储, 处理, 传递, 便是对资源的浪费, 如以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混凝土浇灌为例, 浇灌之前的数据除了混凝土的强度标号、数量外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混凝土的供应厂、搅拌者情况、水泥、沙石等原料物理、化学品质、出厂时间、出厂时的天气情况、运输时间及道路交通情况等都关联着混凝土的质量。浇灌之后除了浇灌部位和立方数之外的数据也几乎全被忽略, 而被忽略的混凝土捣固操作者情况、试块情况、养护情况、钢筋制作情况等同样也关系着工程质量。信息化过程处理是有序的、及时的和成批的方式储存。这里强调可追朔性、可公示性和可传递性是对信息化过程特征的要求。可追朔性就是信息具有一定的正向或反向查阅功能;可公示性表明数据有条件查阅功能, 不是个人行为管理;可传递性表明所有的情况不局限在某地, 有能在网上传输能力等。

项目管理的过程同许多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样的, 应该是一个P D C A的循环过程。这中间最重要的是一个反馈机制, 工业生产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 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反馈机制, 能够及时把运行过程的偏差反馈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才能及时进行调整, 从而保持生产过程的相对稳定和受控。而我们的项目运行有时并不是受控的, 我们有的项目管理者可能有体会, 有时向职能部门要一个数据总是半天拿不出来, 大家都不清楚系统的运行状态, 又怎么谈得上去控制它呢?比如说砼的量差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了, 但往往是工程结束后对帐才知道。那么对这个问题, 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现场人员在向砼公司要砼时, 就知道将要浇筑部位的准确砼量, 而不是估计一个数, 并且要知道具体比如一个基础的砼量, 比如说一个基础是10立方, 如果浇了两车砼都十二方了还没浇满, 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了。而且每次浇筑后马上就可以知道量差的多少, 就不会积累到最后差几千方还不知道是差在哪里。这是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成本、工期、质量的互动影响及工程中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等等, 对项目成本管理者而言, 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不能“实时”掌握准确的项目的成本信息, 等成本核算后的成本信息对项目管理决策已是“昨日黄花”。所有这些都强烈呼唤着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

可是,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 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 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 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 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 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 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 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 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 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已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参与人进行某些项目管理工作。例如, 专业预算员使用概预算软件编制施工概预算, 生产计划员使用网络计划软件安排施工进度, 技术资料员使AutoCAD图形软件绘制竣工图纸等等。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改善。一方面, 这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 各参与人单机独户式的工作方式, 必然导致数据信息在参与人群体中得不到共享。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此外, 由于各软件使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 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 从而为用于决策的综合信息难以提取。可见, 建筑施工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 并不是做得不好, 而是做得不够。应该看到, 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 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 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 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 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 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 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 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 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 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3 结语

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1) 实现了传统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向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的转化。 (2) 实现数据统一集成管理。系统管理对象为工程建设各管理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一切文档、图纸和相关数据, 且兼容不同格式。 (3) 丰富的表格集成,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度自动化。 (4) 历史数据回朔功能。 (5) 系统可为系统中声、像、图、文、数据各种信息内部或两两相互间的内在关联关系 (只有这种关系存在) , 为关联查询提供支持。 (6) 决策支持及领导查询, 系统提供层次化直观查询功能——即“资料”查询直观巡航器。

很显然信息处理始终贯穿着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企业只有实施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才能高效、有序、规范地对项目全过程的纸介质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且随着互联网Internet、多媒体数据库及电子商务等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管理科技的迅猛发展, 又为项目 (特别是大型建设工程项目) 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技术支撑平台和全面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1.

[2]谭道明.企业管理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3.

[3]吴成东.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1.

[4]施礼明.生产与作业管理[M].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0, 9.

[5]梁世连, 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2004, 9.

[6]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

[7]钱建春, 等.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

[8]戴彬.文档数据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 4.

篇14: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和实施分析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项目实施

0.引言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性强、技术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严格按照IT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国家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和资源的使用进行全过程可视化的管理。

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和整合管理七个方面。

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作用是保证在按照项目计划成功地完成项目的所有工作。规定项目范围是双方共同的职责,无论是在初期范围制定还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范围变更,都需要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

项目的最终交付成果在项目开始时只是一个书面的规划,无论是项目的范围、时间还是费用都无法完全确定,同时,项目创造产品或服务是一个渐近明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项目开始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项目的风险所在。风险一旦发生,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导致产品的功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项目费用超出预算、项目计划拖延或被迫取消、项目客户不满等。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就是识别风险、分析风险以及对项目风险做出响应。

风险管理可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四个环节。首先需要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再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定应对措施,最后完成对各种风险的有效控制。

与IT 项目成功的有关的三个主要因素:用户参与、主管层的支持、需求的清晰表述。所有这些因素都依赖于用户人员有良好的沟通技能,特别是非信息技术人员。沟通的目的就是使项目参与者对相关事物在认识上达成一致。

沟通管理是实施单位与用户方双方和所有项目参与单位的共同职责。项目团队通常包括多方面的人员组成,既包括实施单位、用户方,还包括咨询监理公司、其它合作公司等第三方的人员。所有的项目参与人员都是临时组成项目组,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因此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管理,确保正确的信息能够在所有项目组成员之间传达。

项目时间管理是保障项目进度最直接的工作内容,其作用是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由于项目建设工作由实施单位承担,而项目的实施场地等很多资源条件由用户方管理,因此项目的时间管理是双方共同的职责。项目进度计划应该由项目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予以制订,既考虑到实施单位项目的建设速度、资源情况,也要考虑到用户方资源条件的成熟性。

天时、地利、人和一直被认为是项目成功的三大因素。其中,“人和”是主观因素,就显得更为重要。在项目管理中“人”的因素也极为重要,因为项目中所有活动均是由人来完成的。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双方来说,都有着需要保障各自项目建设团队人力资源的问题。实施单位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需要配备合适的人才;用户方也需要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配合实施单位进行项目建设。

向用户方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最终目标。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含了一些特定的程序,保证项目能够兑现它的关于满足各种需求的承诺。

优良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定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遵循业界以及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的标准,依靠现代项目管理方法论的实践而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对每一个项目或软件制定开发及实施计划,通过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并达到高标准的客户满意程度。

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由软件公司承担,但很多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用户方参与,如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评审、软件运行记录等工作都需要用户方给予积极的配合。以质量方针为指导,构筑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制订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这些都是构筑质量管理体系的必备要素。质量管理计划(SQA)是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SQA计划中必须明确定义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是如何进行质量保证活动的。它通常包含:质量目标;定义每个开发阶段的开始和结束边界;详细策划要进行的质量保证活动;明确质量活动的职责;SQA组的职责和权限;SQA组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员、工具和设施;定义由SQA组执行的评估;定义由SQA组负责组织的评审;SQA 组进行评审和检查时所参见的项目标准和过程;需由SQA组产生的文档。

项目整合管理就是为满足各方需求而进行协调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它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在相互冲突的目标或可选择的目标中权衡得失。整合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开发、项目计划实施、项目综合变更控制这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彼此相互影响,同时与其它领域中的过程也互相影响。

2.项目实施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受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对所承担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公司法人代表在应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上的代表人。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他对项目的成败负完全责任,他的工作就是掌管公司参与本项目的各部门和人员,确保实现项目所有的目标。

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是项目管理的总责任者,是项目动态管理的体现者,是项目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项目经理是项目目标的全面体现者,既要对项目的成果性目标负责,又要对公司的效率性目标负责。

项目经理是协调公司与客户以及其它各方面关系,使之互相紧密协作与配合的桥梁和纽带。他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承担着全部责任,即承担合同责任、履行合同义务、执行合同条款、处理合同纠纷,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司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控制,是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自下、自外而来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项目经理的手中;项目经理又通过指令、计划和办法,对下、对外发布信息,通过信息的集散达到控制的目的,使项目管理取得成功。

目标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项目控制的目标就是项目管理规划的决策目标,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通过控制予以实现。项目管理控制的目标包括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控制目标。

项目的目标控制是指在实现行为对象目标的过程中,行为主体按预定的计划实施,在实施过程会遇到许多干扰,行为主体通过检查,收集到实施状态的信息,将它与原计划(标准)比较,发现偏差,采取措施纠正这些偏差,从而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达到预定目标的全部活动过程。

对于本项目的总体设计与建设,正确、高效的项目组织和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至关重要。由于本项目规模大、时间紧,因此,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是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的重要因素。

3.结语

为了使项目能按期、保质完成,在项目的组织、管理方面应重点投入,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ISO9001 和MSF 标准,严密组织,认真规划,严格监管,以确保项目高质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1]殷凯.项目管理发展趋势的研究概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2]祝金芳,田福连.信息时代的项目质量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2009,41(2).

上一篇:音乐游戏对孩子的重要下一篇:WPS文字入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