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作品读后感

2024-06-29

鲁迅先生作品读后感(精选8篇)

篇1:鲁迅先生作品读后感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几篇小说都写到了“偷”,但是由于所“偷”人物的身份、原因、目的、观点、对象等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通过对这些“偷”的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用意。

一、摘瓜不算偷。

《故乡》中少年闰土跟“我”谈他夏夜和爹一起管西瓜时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

偷的。”原来,他们管的只是“獾猪、刺猬、猹”。由这里可见摘瓜解渴不算偷在当时当地是普遍如此,这反映了昔日故乡人民群众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淳厚民风,衬托出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可爱。这段借少年闰土之口说出的话与二十多年后亲眼见到杨二嫂等女人到“我”家来“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等等顺手牵羊、明偷暗抢的丑陋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进一步反衬出现实生活中农村破产、劳动人民痛苦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关系。

二、先偷自家豆。

在《社戏》一文中,几个乡间小友设法陪我去看戏,夜归途中大家决定偷一点豆子来煮吃。双喜问偷谁家的时,阿发非常爽快地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偷”,《辞海》意指“背着人做事”,阿发甘心冒着被娘知道“要哭骂”的危险,主动请偷自家豆,正反映了农村少年的热情天真、淳朴善良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

三、偷豆得赠豆。

《社戏》中小伙伴们偷豆吃,“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他们曾担心,“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但后文并未写到挨骂,显然是没有骂(来源:好范文 http:///);他们曾顾虑用了细心的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会被知道并挨骂,但第二天“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他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六一公公的反应,一是嗔网怪:“偷了豆,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委婉而又亲切的语气中带着惋惜,又饱含着宽厚、仁慈和善良;二是肯定:既然是请客,“这是应该的。”对“偷”的肯定其实是源于对小客人的尊重,这与开头“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相照应,体现了周围群众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三是询问:豆可中吃?体现出对客人而非豆子的关心;四是夸赞:读过书的人才识货。在这个“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的小村庄里,他们处处流露出对读书人的敬慕和尊重;五是赠豆:这显然是对小客人称豆子“中吃”“感激”之余最高的奖赏,其质朴、善良、纯真的性情跃然纸上。为什么几个大人都没有骂呢?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们这样做不是为偷而偷,而是为请客而偷,不骂体现出对小客人的尊重。为什么作者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难道偷来的才好吃吗?自然不是,而是因为在看戏、偷豆过程中,“我”处处体会到了农家孩子天真活泼、热情能干的优秀品质,体会到他们与“我”之间产生的纯真、亲密、友好关系,以及当地人民那种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也正因为如此,那场并不精彩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夜戏到文章末尾作者却强调成“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四、没偷反被诬。

《故乡》中忠厚老实得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竟被豆腐西施杨二嫂诬陷。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老实巴交的闰土当然不需要这么做,因为主人“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他根本不必将东西偷藏在灰堆里,尽可大大方方地拿走。但不知道内情的杨二嫂对他的诬陷却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像闰土这样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但受着“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侵扰、折磨,甚至还受到周围那些与他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杨二嫂们欺负、侮辱的残酷事实,作者借此对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的关系进一步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五、明偷受宽容。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她来干什么?用母亲的话说,杨二嫂等一些女人来“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有何为证?有她亲口所说:“迅哥们,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一个“拿”而非“买”,可见来者之意不在买。有“我”亲眼所见:她一面“絮絮的说”,一面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有“我”亲耳所闻:她“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在诬陷是闰土藏的之后,“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对于这样一个强拿硬要、明偷暗抢、自私自利的杨二嫂,迅哥一家却既没有当面揭穿她的把戏,也没有将她绳之以法,更没有像丁举人

对孔乙已那样打断她的腿。这种极度的宽容,显然寄寓了“我”对劳动人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悲惨遭遇深切的同情。

六、窃书不算偷。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是《孔乙己》中身为读书人的孔乙己荒唐而又可笑的观点。读书人偷东西本来是比杨二嫂之流更为可耻的行为,但孔乙己却是非常认真的、发自内心的不以为耻,以至于与人争辩时“涨红了脸,额

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灵魂已经被科举制度毒害得扭曲、变形、麻木的孔乙己固执地认为读书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所做的事当然比那些粗俗的短衣帮高雅,因而狡辩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这显然代表了当时孔乙己之类没落文人的普遍心态,但麻木不仁的孔乙己们哪里知道这种思想恰恰是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

七、因偷被打残。

农民对于走路的人摘瓜解渴、小孩子偷豆“请客”不当作偷,是因为那里民风淳厚,人们热情好客;迅哥儿对于杨二嫂的明偷暗拿予以宽容,是正在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农民给予的哀怜的同情。但时时自命清高,处处自以为高人一等,以至于一厢情愿地始终认为“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偷的是何家的书、丁举人家的东西。何、丁之流,是通过科举考试爬到农村上流社会的读书人,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势,就有了作威作福的资本,在老百姓的眼里,这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的。“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他们怎么会有迅哥儿那样的同情心呢?但孔乙己偏偏死抱着“窃书不算偷”的信条,竟去“窃”他们的东西,结果终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读书人任意毒打读书人,这一悲惨的结局是对孔乙己可笑观点的极大和极残酷的讽刺,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关系,尤其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读书人成则可以私设公堂、欺压百姓、为所欲为,败则只能穷困潦倒、任人欺凌的残酷现实。

篇2:鲁迅先生作品读后感

鲁迅的文章很多被收录到我们的中学课本上,很多人对鲁迅也并不陌生。很多人在初学鲁迅的文章时读到的是童年的快乐,社会的黑暗,又有一些人对其中细脚伶仃的圆规印象深刻,更有甚者也想着去偶遇美女蛇。

鲁迅的文章,常常是多年之后回头再看才明白其中的滋味。《呐喊》是你声嘶力竭呕心沥血想要呼喊的却无人应答,是寂静的山谷中只有你一人,身边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炼狱,人们如同被抽去灵魂的行尸走肉,麻木的生活在世间。

《呐喊》中,很多人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印象深刻。孔乙己是一个落魄的书生,是被封建科考制度毒害的一个缩影,他的精神已经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迂腐不堪,在贫穷度日的同时不思进取,守着读书人的一点傲气。最后因为小偷小摸被发现打断了对,最终孤独的死在雪地里。

孔乙己这个人物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形象,在那样的社会情境下,麻木不仁的生活着。他清高孤寡,与社会格格不入。没有人去劝他,人们只是讽刺的看着孔乙己在咸亨酒馆赊了又一次的账。孔乙己就那样死去了,社会没有伸出援手,同胞也没有伸出援手。人们对千千万万个孔乙己的死已经习以为常。

在《呐喊》节选《故乡》一文中,跟随着迅哥儿的回忆来到了曾经的故乡。少年闰土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实木讷的中年人,再也没有了儿时一起玩耍时身上的灵气。连豆腐西施杨二嫂也变成了一个声音尖细刻薄冷漠的人。

他们长时间忍受着饥寒交困的生活,在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渐渐扭曲了人性,变得冷漠自私。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膜。

《呐喊》喊出的是愤怒和绝望。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认识是超越时代的,他深知中国人骨子中所存在的劣根性。他曾经说过:“凡有一个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句话放到当今社会也是一针见血针砭时弊的名言。

他曾经说过:“凡有一个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句话放到当今社会也是一针见血针砭时弊m.simayi.net的名言。鲁迅是时代的先行者。他痛恨当时麻木不仁的社会,麻木不仁毫无同情心的国人,痛恨当时那个被列强践踏却不知道反抗的民族。他痛恨的是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面对一个对呐喊无动于衷的中国,他试图用犀利的文笔,精准的语言,缜密的思维不留情面的唤醒沉睡中的国人。

《呐喊》刻画了一个病态的社会,讽刺了旧时中国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通过鲁迅先生的文字,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他是真正想救中国的,他是时代的英雄。很多年过去了,鲁迅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于国人心中。

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更多的人读懂了鲁迅。读懂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篇3:鲁迅先生作品中“矛盾”句解读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语言极富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有些语言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下面本人就先生作品中的一些看似矛盾的句子做点浅显的解读。

《风筝》 (七年级上册) 中开篇这样写道:“远处有一两风筝浮动, 在我是一种诧异和悲哀。”不难看出, 这一句就写出了作者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作者“诧异”的是故乡放风筝是在春二月, 而北京的冬季居然还能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风筝浮动;“悲哀”的是想起儿时自己因为不爱放风筝而损毁了小弟的风筝, 当我明白“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对于小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让我的心上像是一直压着千万斤重的巨石, 又无法落下去的沉重苦痛。

当然, 这一句也许说不上很矛盾, 只是两种不同的心情而已。那么, 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下册) 中写百草园的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中的“似乎”和“确凿”就显得非常矛盾了。不过, 看似矛盾, 实则不然。“似乎”是因为作者“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百草园里面长的一些什么已经没有很清晰的记忆了;“确凿”是可以肯定地说园子里只生长有一些野草, 比如何首乌、木莲等, 没有其他很高大的东西。

还有《孔乙己》 (九年级下册) 中结尾段这样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与“的确”也明显矛盾, 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并非矛盾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是因为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孔乙己了, 联想到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时用两手爬来的情境, 只能推测他“大约”是死了;但根据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生活处境来看, 他是必死无疑的了, 所以断定他“的确”死了。

再看看《故乡》 (九年级上册) 中“他站住了, 脸上露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 句中“欢喜”和“凄凉”两种神情不可能同时写在脸上, 看似矛盾, 其实也是写出了作者两种不同的心情。“欢喜”是因为闰土在二十年后又见到了儿时的朋友———迅哥儿, 欣喜之情溢满脸上;而“凄凉”是因为人到中年的闰土一想到自己的生活处境,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这些“都苦得他像个木偶人了”, 心底的悲哀不禁布满在整个脸上。

篇4:鲁迅先生作品读后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02-02

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和描写,是对现实世界的形象反映。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现代白话文大师,他创作的作品,篇篇经典,成功的奠定了中国现代的文学传统。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被引用到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当中,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品读和理解,能够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形态,感受诸多历史事件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影响。对于中学生而言,有助于深化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本文笔者将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教学策略及体会。

1、精读课文,初识先生作品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精读课文是教学进行的第一步。精读课文,可以促进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的深刻理解。对于教师而言,精读课文是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细细体味鲁迅先生描述的社会情境以及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寻找鲁迅先生所采用的语言技巧,文字技巧以及表达手法。教师通读课文之后,对教学内容就有了大概的轮廓,从文章中提取何种语文精华,以及具体教授学生哪一部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精读课文,借鉴教参,照本宣科的阶段,教师自身应该增强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结合鲁迅先生的生平,深入当时的社会思想对于教学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精读课文,相当于预习课文的一部分,通过精读课文初步体会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初步掌握不同人物之间不同的性格特点。学生精读文本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精读并不是阅读次数的多少问题。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时,作为作业任务或者课堂任务的形式来布置,要求学生在对文章精读之后,对全文按照所写内容进行分段,并总结每一段描写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采用抄写的形式对文章进行细致品味。鲁迅先生的文章内容大多比较深刻,学生精读课文更加利于对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行把握,挖掘文章深处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从而有利于下一教学环节的进行。

2、小组学习,增强协作提升

本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形式与教育方法成为客观要求。鲁迅先生的文章多是当时社会的病态展示或是人们社会心理的反映。学生小组学习,是创新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研究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与探究。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向学生布置一些思考和练习,引导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主要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要表现的社会形态进行感受,并选出组内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以人教版第四册的《药》为例,为学生布置一些思考练习,第一,阅读全文,感受和理解这篇小说的艺术形象及其意义,结合历史知识与作者的生平背景,讨论这篇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有以下几种作为参考:本文主要表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对革命自身脱离群众等特点;本文主要表达了亲子之情以及革命者的悲哀;本文暴露了当时社会国民愚昧落后的弱点;还有人说本文歌颂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精神,号召人民奋起振作,不要让革命先辈白白牺牲。第二,精读课文,指出这篇文章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章,指出这两条线索在何处连接,何处交织与融合,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的主要意图,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药》一文的主演教学内容,应该是感受本文的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结构以及主要表达的主题。通过小组任务学习,对教学内容深入探讨,不但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学生的各种想法,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他们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素质培养。

3、教师指导,促进学生理解

由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性以及所表达的时代性特点,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以及理解能力来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课上教学指导。课上教学指导主要是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自己思想之后,老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概括,指出学生由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性以及所表达的时代性特点,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以及理解能力来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指导。

教师的教学指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课上教学指导。课上教学指导主要是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自己思想之后,老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概括,指出学生的优秀与不足之处,并对学生所表达的思想加以补充和更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第二,课后拓展指导。拓展教学主要针对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对学生进行普及,结合历史社会背景,了解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并且把握鲁迅小说的共性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具有文本意识,把握小说的人物和环境。鲁迅小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塑造了狂人、孔乙己、祥林嫂等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描绘了旧中国的社会图景。鲁迅先生作品的高度在于他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探讨。描绘了在当时旧社会的大环境下,国民的病态心理。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也不难想象孔乙己与祥林嫂是怎样死于一个非爱的人间。

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引入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化思维,引发高中生的人生思考,为即将成人的高中生指导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曾招洪.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77.

[2] 石建荣.摭谈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小说作品的文本解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3):108-109.

篇5:鲁迅先生作品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鲁迅先生作品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作者/李军藩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的文学意义和思想价值无疑都是巨大的,所以,中学课本有数量较多的他的作品也是理所应当的。

一、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

由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鲁迅先生所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青少年的思想存在固有的局限性,也由于鲁迅其人其文及其精神在当代遭受到的“误读”乃至歪曲、诋毁和谩骂,怎样让青少年接受鲁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在一些中学生的眼中,鲁迅先生只不过是一个思想深刻却令人难以捉摸的作家,甚至是一个愤世嫉俗的骂人高手。这一方面应该归咎于社会大环境,如恶俗、浅薄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无法着眼于深邃的思想、执著的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意识来理解鲁迅。另一方面鲁迅文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隔膜”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90年代的鲁迅研究在学理方面有深入、有发展,但这些成就离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很难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90年代,鲁迅思想几度处于被指控、被置疑、被否定的被动地位,鲁迅研究界都做了相应的阐释和论证,但学问气较重,而普及性不强,因此社会影响不大。到了90年代末,‘批鲁风’中一些论者浅薄无知,妄加评论……”(王富仁、赵卓著:《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

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运用了大量的反语技巧,使人难以捉摸其真正的用意。教师对于杂文的解读往往非要找出字句所谓的深层含义,这些涉及到政治斗争和历史纷争的所谓含义往往使学生如坠云雾。这倒真是“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不明白”。这也为中学生理解鲁迅的文章造成了障碍。

二、鲁迅作品教学的对策

尽管如此,考虑到鲁迅其人其文及其思想的巨大价值,鲁迅作品还是非常有必要在中学课本中选讲的。因为鲁迅是一位思想深邃的伟人作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要培养一个正直、无私、德才兼备的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鲁迅的文章仍然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语文新教材的改编,依然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所以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用和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样,鲁迅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意义就决定了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必须承担普及鲁迅思想的责任。论者指出“鲁迅作品教学要突出鲁迅的人文精神”(王吉鹏、韩艳梅、刘洪梅编著《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此语切中肯綮。虽然这种人文精神不是空洞的,是实实在在的,但对中学生来说,人文精神又是不太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们必须理清这样的脉络:鲁迅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追求人性解放,追求人性解放的基础则是保证人的生存和尊严。笔者以为,要使鲁迅作品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普及鲁迅思想,揭示鲁迅作品中对人的生存和尊严等基本人性问题的关注,是其中最佳的切入点。鲁迅思想的批判精神无疑是属于精英阶层的,是超出一般和流俗的,但是他的人性关怀却是可以直接为普通人所感知的,对此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决非庸俗化的解读!)是可以达到加深对鲁迅伟大思想和人格形象的深刻认识的。

鲁迅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今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六)》)这里所说的“生存”、“温饱”是要肯定人的自然生存权利;所说的“发展”是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其中的基本内容就在于维护人的尊严。人性在自然与精神两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达到“致人性于全”。他重视个人尊严的获得与维护,在《文化偏至论》中他写道:“盖自法朗西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首,继而普通教育与国民教育,无不基是以遍施。久沐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他主张“尊个性,张精神”,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性解放的热切追求。

这种对人性关注的解读有着深厚的文本基础,因为在鲁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人性光芒的闪光点。总的说来,这种人性的关怀表现为对美好人性的欣赏和对悲剧人生的同情。

三、鲁迅作品人性解读例析

首先看鲁迅对美好人性的欣赏。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他和“我”情真意切,亲密无间,在“我”眼中,他是个小英雄的形象。他讲述的许多希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所以在小说的结尾,美丽的景象又重现在眼前,从而使“我”的心底升起对未来的朦胧的希望。在《社戏》中,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www.Fwsir.Com)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鲁迅先生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的童心,而且这个童心是最本真的,他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是对生命本真的礼赞,是对美好人性的讴歌。他对于一些普通人的描述,对于故乡的描述,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间至爱者的情怀。

其次看他对悲剧人生的同情。比如孔乙己面对酒客的嘲笑尴尬而无奈,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不肯脱长衫是为维护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他的尊严的获得是以遭受别人的嘲笑为代价的,对此酒店的小伙计的态度是“附和着笑”,认为他是讨饭一样的人,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鲁迅笔下刻画的祥林嫂那“间或一轮”的失望无助的眼神,闰土辛劳一生而又困苦一生的命运,让我们看出他对贫苦人的同情、怜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些作品集中反映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深广的社会现实;选取的多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集中表现了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阿Q的愚昧、闰土的麻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孔乙己的迂腐……构成了其小说人物画廊的基本特色。鲁迅对小说主人公的态度,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郁达夫在哀悼鲁迅逝世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学生应从多个方面去理解、思考鲁迅,克服对于鲁迅作品理解的偏颇,不断地深入理解鲁迅其人、其思想及当代价值。

篇6:鲁迅先生读后感

基于自己一直以来就对鲁迅先生的喜爱,我这次的阅读书目是《鲁迅全集》,由于时间方面的关系,我就我阅读后喜欢的篇目谈谈我自己的感想。

读先生的文章如同感受着先生平日里的言行以及为人处事,先生的博学自是不必多说的,许多杂文散文中的典故和句摘都足以看出先生学识之渊博和涉猎之广泛。

“在文艺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随时研究,随时判断。他的判断力使他无论对旧学问或新知识都敢说话。他的话,不是学究的掉书袋,而是准确的指示给人们以继续研讨的道路。”老舍先生的这段话恰如其分的概括了鲁迅先生的渊博和精深。先生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思维,作为一个笔者,无疑是独树一帜,风格迥立的。可是鲁迅先生最不同于其他学者和作家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多读几本书,多知道几个独辟蹊径的典据。而是在于善于把他所知道的典据,极其精确无误的用在自己文章中思想的表述中。可是这些表述又都不脱离表达自己的思想,丝毫不会被古人以及圣人的几段词句做了自己思想的佐证,而是精巧生动的用几处典故作为对比,从而加深读者对笔者所要阐述的思想和论据清晰明朗,鲜活简单。这和我以往看过的一些通篇引经据典的“抄抄写写”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我感悟最深的却实在是他闪亮的人格魅力。读着先生的文章,感觉就像看到一把智慧的利剑,锋利的解剖出当时国民的奴性和愚性,勇敢无畏的把自己至于众矢之的,不畏官吏的强权,不畏民众的愚昧,不畏所谓“文人”的人声攻击,一路用剑刃的锋芒披荆斩棘,置生命于度外。

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之所以选择上水师学堂、矿路学堂,一是因为这两所学校免交学费,解决了当时经济困难,二是这些是“新学”,有自强救国的希望。可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这是由于少年鲁迅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水师学堂,虽然水师学堂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所以,为了求学,少年鲁迅又改进矿路学堂。

先生用他伟大的人格和敏锐的洞察力,篆写下许多警世醒世的杂文来激励和讨伐人性的懦弱和肮脏,先生用一生的时间投入到追求光明和捍卫真理的斗争之中,一刻也不曾退缩和懈怠过,不屈不挠,对自己永不满足,永不自馁。正像老舍先生所评论鲁迅先生一样:“一个人的精力与天才永远不能完全与他的志愿与计划相配合,人生最大的苦痛啊!只有明知这苦痛是越来越深,而杀上前去,以身殉志的,才是英雄。”先生是一个时代、一个世纪的英雄,他勇于直视自己,用自己的人格化做一面镜子,照射出人世间的美丑。是啊,一个只有战胜了自己的人才配真正算是英雄,鲁迅先生做到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孔乙己》到《阿Q正传》,这些文章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说给我怎样的陶冶,至少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不仅教会我怎样生活,更多的是怎么样乐观的生活,积极的生活。

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通过“看电影事件”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

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则完全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是为民救国的赤子。如果说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士,开始了他更富有传奇色彩的精彩人生。

工作以后,鲁迅从浙江杭州到绍兴,又从北京转到厦门、广州,最后定于上海。由普通中学教员到教务长、教育部员、大学教授,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段精彩人生!都是因为宣传进步思想,揭露政府劣行和帝国主义列强罪行而受到排挤、迫害!而这些也正是他为人民奔波,同敌人作战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写照。

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奔波表现得极为平淡,用 “走出”“又走出”“被拒绝”“到底被拒绝”,较详叙述的只是从北京到厦门的一次,这表明鲁迅先生对个人奔波毫不介意,而对反动政府的迫害则不屑置辩,不以为然。由此可见,在文章朴实平缓的语言之中,包含了先生对民族、国家的挚爱,也有对反动者的气愤与不耻。“到1926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被政府通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鲁迅先生却以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出来,将那种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告密行为说成“说我不好”,重话轻讲,充分体现了先生蔑视反动政府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与反动军警不两立的坚定立场。而将告密者尊称为“学者”,则不无调侃嘲弄之味。

先生很简单的介绍自己的作品,还提到“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其实,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为世人所推崇。他的这种写法,恰恰表现了他谦逊质朴的人品。

篇7:《回忆鲁迅先生》读后感

她细腻地描绘了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生活起居的习惯,鲁迅先生饮食的爱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劳累、临终前的病容,以及许广平先生的操劳、海婴的顽皮,甚至描绘了两位年老保姆与日本医生的面影,她还细致地描绘了客厅、卧室的陈设,一草一木的姿态,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萧红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点,比起其他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来,特别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

这篇回忆录非常好读,也很有趣,完全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前不妨预先布置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前大家都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到底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带着这个问题进入阅读,让传记的有关描写来比照和丰富同学们对鲁迅的印象。因为这篇回忆录对鲁迅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显然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学生的兴趣也在这里。阅读中应当提醒同学们,我们接触的不止是一个热情、幽默、睿智的鲁迅,还应当深入一步,思考一下自己对鲁迅的思想、人格的认识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当同学们通过阅读发现鲁迅也有如此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完全可以很放松地走近这位文化巨人时,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这一课除了获得对鲁迅的.新认识,还有一个潜在的目标,也是更高的要求,就是让同学们能够由此而思考怎样看待像鲁迅作品这样的“经典”的问题。对鲁迅有隔膜,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同学们毕竟年轻,对鲁迅作品及其为人还不能充分理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对鲁迅高度评价的定论,先入为主地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而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要让同学们了解,属于经典的东西,对于后世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都是有距离的,包括对他所属时代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隔膜,都可能成为阅读障碍。我们不可能像读当下流行小说那样顺畅轻快。但要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还是要学习经典。对经典的学习要有一份尊崇,一份超越,高雅的阅读品味需要逐步培养。

此外,要重视对这篇回忆录的艺术赏析,要让学生了解:

一、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传主日常生活的细节,随意点染,就把鲁迅写活,展现出一位伟人性格的丰富性。

二、这篇作品与一般传记不同,文学性很强,作者感情的融入非常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因为是回忆录,有许多印象片断的重现,包括对一些生活细节的捕捉与体味,描写似乎很随意,甚至有些零碎,却一点也不觉得繁琐,读着读着,许多印象就连贯凝聚起来,让我们看到鲁迅生动丰富的个性,看到伟人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

篇8:论鲁迅先生的《祝福》

一.祥林嫂的生命史

祥林嫂生命的第一阶段———出生时期。生为女性, 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伦理、道德的强化, 程朱理学, “三从四德”、“贞妇”、“节烈”的绳索桎梏等着她。

祥林嫂生命的第二阶段———生存时期。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她对自己不可改变的性别身份的尊严、自由、价值的否定的过程。“祥林嫂”, 就成了她永远的身份标志。“从一而终”的女性人生观, 在祥林嫂这里, 具体化为“从祥林而终”。而祥林的突然辞世, 不仅使得祥林嫂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就是她精神上的“从”, 也没有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物。但“从一而终”的生命信念不能改变, 于是, “从”变为“守”, 要守住自己曾经有过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个“一”。这叫“节”, 是不能失去的,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已经深入进祥林嫂的灵魂深处。正值盛年的女人, 要钳制住自己正常生命的欲望, 忍受住正常生理需要的煎熬, 那得需要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已经内化为祥林嫂自律力量的封建伦理、道德, 就有这样强大。它就使得祥林嫂甘愿以这种革除自己天理欲望的方式, 来消尽自己生命的时光。当婆婆把她卖给另一个男人, 无疑是对祥林嫂“从一而终”人生信念的轰毁。她拼死反。她逃跑, 她要撞死。“从一而终”是对她身体生理的摧残, 而逼她再嫁, 则是对她心灵精神的毁灭。

依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 祥林嫂和贺老六婚后的那段生活, 应该是幸福的。一个女人, 有疼爱自己的丈夫, 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是祥林嫂在脱离了 (虽然不是自愿的) 那种“从一而终”的礼教生活后, 才能得到的一种美好生活。当然, 悲剧祥林嫂是不会在这种美好中享尽自己天年的。夫丧子亡, 极其沉重地打击她之后, 将她推进了更为深重的精神灾难的深渊, 将她推到了生命的尽头。

祥林嫂生命的第三阶段———死亡时期。死亡之前的祥林嫂在贫困中饥寒交迫。身体之外, 在风雪交加的时节, 她沿街乞讨,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以乞讨活命, 而破碗中却是空空如也。身体之内, 她间着挣扎无果的绝望。她惧怕自己死后被阎王锯开分解的结局, 于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赎“罪”, 用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捐门槛”, 但是, 鲁四老爷的态度明白的告诉她:没用!死后也不能得到安宁, 她没有了任何解脱悲惨痛苦的路。最后, 在惊惧、恐怖之中, 在死后的寂寞、冷酷之中, 祥林嫂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步———死亡。

二.悲剧的起源

祥林嫂的悲剧当然首先起源于她的奴隶性格。

鲁迅先生是深刻的洞悉中国传统文化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 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 外国人, 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 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老调子已经唱完》)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 所以, 他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 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 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作为一个善良、朴实、勤劳的贫苦农村妇女, 祥林嫂平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 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但她身上的奴隶性格害了她。

《祝福》中, 祥林嫂唯一的一次笑是当柳妈提到改嫁的事时, 她自然地想起了和贺老六短暂的幸福, 更忆起了他们的孩子阿毛, 于是,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会心的笑, 是对过去那段美好生活的深情的怀念。但这笑的背后消解了祥林嫂曾经激烈反抗的意义。奴隶性格再一次占了上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 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 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 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 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 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

这极难得的一笑, 又是那样的短暂。当柳妈盯着祥林嫂的眼睛,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 立刻敛了笑容, 旋转眼光, 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 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再一强, 或者索性撞一个死, 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 分给他们。我想, 这真是……”

于是, 祥林嫂崩溃了。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 再一次表明她的奴隶性格信服了神权迷信, 要以门槛作为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 就是这样残害, 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

三.悲剧的根底

祥林嫂的悲剧应该归罪于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人的残酷精神虐杀。但在对祥林嫂的悲剧进行解读时, 我们或许会问这样的问题:

祥林嫂的悲剧与鲁四老爷有直接的关系吗?鲁四老爷一家并没有意要欺凌祥林嫂, 他们倒是如数给祥林嫂工钱, 而且最初也不乏同情心, 先是虽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还是收用祥林嫂做女佣;后来祥林嫂再度守寡后, 虽然很是忌讳, “起初还踌躇”, 但听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后, “眼圈就有些红了”, 仍然继续收留了她;对祥林嫂后来迟滞的劳作, “已颇有些不满了”, 但也并没有怎样苛待她, 只是不许她插手祭祀活动。

再看着鲁镇上的一般群众, 你也很难说他们对祥林嫂有什么明显的恶意。但只因为祥林嫂寡妇再嫁, 他们和祥林嫂交往时“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其后她的不幸遭遇虽然一度使人们“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但最终“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 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之所以嘲笑她, 是因为她的“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即便是柳妈, 她与祥林嫂同为女佣, 你也很难说她给祥林嫂讲阴司、阎罗大王的故事是为着折磨祥林嫂。她也许倒是真诚地为祥林嫂担心呢, 还给祥林嫂想了一个捐门槛以赎罪的办法。

丁玲在谈到《祝福》时曾说:“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在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假如是这样, 那就只是人的问题, 换了一个人祥林嫂也会幸福起来的, 但鲁迅就不是写这些, 不是写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他是写封建吃人, 写旧社会吃人, 只要是封建统治着的地方, 祥林嫂就是没有出路的。……这样的作品, 一句教训人的话都没有, 可是你读了后能够不深深觉得封建可怕吗?” (《跨到新的时代来·“五四”杂谈》)

祥林嫂的悲剧更深刻的来源在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 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 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他还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说是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 其露出的1/8是意识部分, 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7/8是无意识部分。也就是说, 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 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他的得意门生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 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 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 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 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 简单地说, 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 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祥林嫂在她的生命即将终止之前,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偶然性的革命性的追问。祥林嫂的追问“是在遵循旧的社会规范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 才对大家认为天经地义的合理存在表示怀疑的。就是说, 封建礼教在其合理性 (不要忘记, 其最初形成时, 是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的) 完全丧失殆尽, 在最虔诚相信它的人被它通到绝路上时, 才迫使其不得不怀疑它、反抗它, 在这同时, 也就最终敲响了它的丧钟”。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最初并不是从理性上开始的, 而是在个体感性生命被逼到绝路上时, 以一种个体感性的形式出现的。所以, 祥林嫂并没有以一种明确的理性认识来反抗、怀疑封建礼教,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是否会进入地狱, 是否会与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但正是通过这种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形式, 才真正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发生的最初的但却是本质的变化与变革, 只是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 总以为最初的社会的变革、革命是在一种清醒的理性指导下进行的, 我们也就因此而忽视了祥林嫂对集体无意识怀疑、质询的革命意义, 也就因此而忽视了阿Q那“如果中国真正发生了革命, 我的阿Q也只能是革命者”的一面。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这种社会、时代的最初变革, 是在中国本土上发生的, 有着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最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看这篇小说, 这种质询、怀疑是由祥林嫂发出的, 而不是由从观念层面上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我”来发出的, 虽然“我”深知鬼魂、阴司的有无。那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质的变革, 不是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就能够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其质上的变革,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将中国人的感性生命完全窒息, 而不得不在生命窒息前的质询、怀疑中而被迫发生。

上一篇:我很感激他范文小学三年级 新闻下一篇:宋史周淙传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