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师培训会议总结

2024-07-04

德育教师培训会议总结(精选8篇)

篇1:德育教师培训会议总结

班主任德育工作会议培训心得

通过三天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学习,收获良多,专家老师们的讲座都非常精彩。

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教师任莹老师的专题讲座《班主任工作的策略》,给我们系统讲解了国学教育在当今学生人格塑造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任老师用大量的图片实例给我们展示了国学教育对人的教育转变,让我感受颇深。少年犯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对于他们的印象,我的脑海里多是电视剧中那些让人无法理解恶劣的行径,我以为他们是没有眼泪的鳄鱼。然后,任老师的一席国学话语阐述,竟然使得他们潸然泪下,竟然使得他们对自己曾经的一念之差有了深深的思考与难以弥补的忏悔,这不就是魔术吗?这不就是后悔药吗?不得不说我对国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名还很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没有多少教育学生的经验,更不敢说有多少教育的心得体会,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并没有自己系统的教育方法,只是会有很多疑问而找不到答案――为什么学生上课总是爱说话?为什么学生总是很有个性的喜欢搞恶作剧?没什么学生总是喜欢不按常理“出牌”?通过任老师的讲座,我明白了,缺少国学教育。

我们每天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授诗词歌赋,讲授天文地理,我们只是用嘴巴告诉学生过马路要扶老奶奶一把,看见路上有垃圾要捡起来,然而我们在大马路上见到过几个孩子这么做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公交车站等车,一个小女孩和奶奶走来,小女孩大概10岁的样子,奶奶左手拎着菜篮子,右手挎着孙女的书包,小女孩手里拿着奶奶刚给她买的零食,零食盒子是纸质的,对于女孩来说有些硬,不大好开,小女孩努力地把盒子一片片撕得很细碎地打开,一片一片撕,一片一片扔,撕得很认真,根本没有在意脚下,她的脚下一转圈都是她努力撕开的纸片,像是给她自己搭起来的一个舞台。而这一切在有轻微强迫症的我看来,像是有虫子上身,浑身不舒服极了。碍于有家长在旁,我忍耐了很久,最后我还是没能劝住自己,我上前说到:“小朋友,你看看地面上,这样真的好嘛?”小女孩低头一看,羞愧地低下头,赶紧把纸片一片一片捡起来,扔在不远处的垃圾桶里,这时,班车也来了,我们就上了车,上车后,朋友拿出一颗糖,示意我去奖励一下女孩,我一肚子怨气,不想过去,朋友劝解跟孩子置什么气,孩子知错能改,应该给予肯定,这样 孩子以后会做的更好。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之过,我给了她提示后,她也立刻就做出了修正错误行为的反应,说明她本质上是个能够认识到错误的好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人尚且都会犯错,何况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而已。想到这里,我走上前去,对她说到:“小姑娘,你做的非常好,知错能改,我很喜欢你,如果你以后愿意继续保持这种知错能改的好习惯,甚至帮助其他的小朋友们改正类似的坏习惯,让他们也成为能被别人喜爱的好孩子。那么,就更好了!”我把糖放在她的手心,微笑,转身离开。

弟子规告诉我们: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倘若学校里对学生进行了国学教育,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件事情了,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的,却恰恰就刚好是这样的国学教育,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是可以通过试卷来进行测试评定的,而一个人的个人修为是无法通过卷子来测试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祖国的下一代,是伟大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作为教育他们的引路人,我们要教会他们有仁爱知心,有亲人之意,要运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有所受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都能够成为祖国未来最好的希望!

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聆听了几位优秀班主任老师的经验交流,初为人生师的我很是受教,我没有想到原来那么叛逆的孩子竟然是因为妈妈而可以变得那么温柔,我没有想到原来那么懒散的班级可以通过谈判变得团结一心,我没有想到原来那么繁琐的量化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我没有想到的太多了,不由地让我反思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班主任是孩子们的领路人,孩子遇到一个好的小学班主任,更是对孩子将来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启蒙作用,都将给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基础,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关心孩子,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够管理好班级。那么如何关心了解学生呢?那便是用爱去跟学生沟通,交流学生的思想和感情,这是唯一且有效的手段。我班里的孩子,都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那一颦一笑,处处充满着童稚童趣。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特别热情,经常会围着老师转,我也很喜欢在课后和他们聊聊天,问问她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谁买 2 的?问问他今天给老师吃的喜糖是怎么来的?考考他会查字典了吗;告诉他这几天进步了!也跟他说昨天他写的生字宝宝不好看,今天给同学起外号不应该……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下,把握好教育的契机,自然而然地提出对他们的一些要求,收到的效果会很好。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自习课上,同位互相检查背课文,有的同位明明已经背完了,却趁此机会说上几句话,批评了几次都不见效果。后来,我采用表扬的形式,某某同位已经完了,坐得真端正。其他同学听了,马上都坐好了。在平时,我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将孩子们的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记录到自己心里,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我会经常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都是最棒的!这学期进步最大的就是你了!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当我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起,孩子们回家说老师又表扬他什么了,又奖励了他几颗小星星,一脸兴奋,然后那几天在家表现就会特别好。

2、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老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整一整,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

3、培养小干部,发展孩子的能力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骨干力量,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建设好一支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不管哪一位班干部,我都严格要求。首先,树立他们作为小干部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其次,树立他们的威信。一方面,我告诉他们,要同学们真正听你的,就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榜样;另一方面,我主动、热情地为他们铺路,以支持鼓励为主,使他们受到鼓舞,也使全班同学心服口服。

4、加强与家长间的交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 3 持。我特别注重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交流。一学期来,我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进行电访,也经常抓住家长来接孩子的机会,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当孩子有了进步,孩子生病了,孩子这段时间学习状态不佳……我都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更好地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锁碎,一种默默的付出,是不能用理性的句子去加以描述的,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还有不足,在今后,我会同我的孩子们继续努力,即使没有最好,也一定会更好!4

篇2:德育教师培训会议总结

2014年*月*日下午,学校召开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会。全体班主任、行政干部及团队负责人参加,会议目的是“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谋划未来。”

首先,德育处总结一期以来取得的成绩:学校按照“卫生+文明+安全+素质”思路,狠抓德育常规,扎实开展每月德育主题活动,重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努力建设“美丽和谐校园”,学生自我约束力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团队互助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成功创建为区级“A级特色学校”。学校还顺利通过了“市级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验收。德育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其次,每位班主任分别总结了自己德育工作的成败得失,有收获的喜悦,也有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管理的困惑,还有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瓶颈……不过,班主任们都充满信心,纷纷表态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创新思路,拓展渠道,增添措施,务实管理,力求高效,锁定结果。”

最后,学校领导总结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建立起了一支“思想纯正、业务精良、魅力无穷”的深受学生喜爱的德育工作队伍。德育工作硕果累累,成绩喜人。为了更上层楼,强调以下几点:

明确一个任务: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狠抓两个发展:狠抓“人”(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尚善教育”特色打造为契机,狠抓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三个改革:坚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改革;借“区管校用、教师轮岗交流”的东风实施全员聘任制又一轮改革;借“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救助站”的契机实施“文化强校”战略,深化学校德育改革。

篇3:德育教师培训会议总结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从实践情况来看, 要完成育人任务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心理疏导师, 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因而也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 塑造学生心理,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任务。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样将对德育教育工作成败有比较积极的重要的意义。现就平时的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转变教育观念

1. 促进知识更新, 适应学生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的实施, 教师早已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相比教师接受信息更前卫。要做好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度, 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 尽可能与学生多相处, 否则, 我们与学生的思维方式、话语系统、关注点、兴奋点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用学生的话说“那就是代沟”, 这样我们就较难开展指导性的思想引导工作。所以,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跟上时代潮流, 才能适应德育工作的要求。

2. 建立友好、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

时代在发展, 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过去的“师徒如父子”也被尊重和平等所取代。教师要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 抛弃原有的绝对权威的角色, 视生如友, 以诚相待, 对他们的过错和不足能够宽容和谅解。波普有句名言:“错误在所难免, 宽恕就是神圣。”这样学生才会觉得你是个可亲可敬的人, 才能与你友好相处, 而且学生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心悦”才能“诚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3.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这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 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 而且观其行。所以要让学生信服老师, 教师务必要以身作则, 这样为师者自然受到学生的尊敬, 也就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了解学生实际, 有的放矢

德育工作决定我们必然会遇上许多性格迥然不同的学生, 有个性的、叛逆的、冷漠的、自卑的, 等等。而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 并且受自身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老师深入地了解学生, 关心他们的生活, 关爱他们的心灵, 关注他们的思想,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针对不同的个案, 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学生具体的思想症结, 对症下药, 因人而异做思想引导工作, 从而真正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三、挖掘“闪光点”, 培养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 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 也要打开他精神发展的领域, 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 显示自己, 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德育工作中, 接触后进生的机会相对多一点。但不管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也总会有闪光处。教师首先要明白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在学校群体中, 可能也处于弱势, 所以他们可能更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呵护。而另一方面, 他们可能也更敏感, 更易受伤害或更易受激励。对后进生也不能急于求成, 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 讲究办法, 循循善诱,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因为自尊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后进生, 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鼓励其进步。如王××同学成绩一般, 作为我指导的对象, 我了解到她挺有个性, 自尊心强, 也有一点脾气, 甚至可以说有点叛逆, 在学习上也力不从心, 但擅长体育。据了解, 由于这种性格, 在小学中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内心深处难免又有点自卑。在进入初中阶段后, 我们了解了她的具体情况, 并给以必要且适当的鼓励和关注, 这使得她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使她树立了自信, 找回了自尊。结果在本届学校运动会上, 在脚扭伤的情况下决意要参加比赛, 为班级争光。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心理健康, 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的普及, 以及人们对子女在教育上的期盼, 使得学生承受各种压力和诱惑。优秀生往往有以下几种心理: (1) 负重心理, 父母教师都寄予较高期望。 (2) 自满心理, 学习成绩优异, 形成骄傲自满的心理。 (3) 好胜心理, 过分的好胜常常使他们怀有强烈的嫉妒心。 (4) 失落心理, 一旦遭受挫折, 精神就委靡不振, 变得格外自卑。对于优秀生, 我们应注意不要太关注他们的成绩, 适度的表扬, 既肯定他们的成绩, 也要预防他们产生自满情绪,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 不悲观、不消沉。

对于后进生, 我们要公正对待, 不从印象出发, 以事论事, 不能随便说任何消极无用的话。要真诚热爱学生, 用进取心、荣誉感激励他们。越是干涸的禾苗越需要雨水的浇灌, 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所以我们要遵循心理规律, 注重心理辅导, 通过教育、疏导、启示, 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 我们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利用同理心揣摩学生的心理感受,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并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与日俱进, 探索新的方法。同时应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教会学生如何调控情绪, 克服困难挫折, 直面人生。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 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4:德育教师培训会议总结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枣庄市政府副市长赵联冠出席会议。来自全省17个市教育局的分管局长和基础教育(德育、思政)科(处)科(处)长、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获奖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张志勇副厅长在讲话中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地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回归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创造教育、公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加强德育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实践德育体系,改革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等工作,为全面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与会代表参观了枣庄三中、枣庄十五中、枣庄师范附小三所学校的德育活动现场,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并结合枣庄市提供的现场学校,从德育内容、制度创新、体系建设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代表们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十分必要,现场学校的家校共建、家长委员会工作、德育阵地建设和养成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与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是全面推进中小学全员育人制度、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良好途径。

中国德育杂志社记者宋立文应邀参会。

责任编辑/宋立文

篇5:小学部教师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时间:2013/7/19 地点:小学管理办公室 主题:对小学德育的思考 主持人:蒲德祥

会议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小学部德育现状

1﹑学生思想状况堪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左右着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小学生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

2﹑教师思想认识不容乐观。教师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指导者和传授者,也是学生思想灵魂的铸造者和传播者,教师应模范地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调查和平时的了解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以身示范、严格要求,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3﹑家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教育观念与小学保持一致,但仍有一部分家长德育观念亟待加强。

其次全体教师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发表了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1﹑如何正确处理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

首先,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只有认识清楚,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为自觉的要求和行动的指南。教职工普遍存在两种想法:其一,德育是软任务,难见成效,往往说说重要,忙时不要。其二,认为现实社

会的影响,德育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德育水平不如过去,容易留恋以往的德育。因此,对教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极为重要的。

其次,要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我们要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学知识、学理论、学技能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规范的,教师首先要规范,以教师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2﹑小学德育工作的体现途径

首先,搞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首先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师德建设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长抓不懈。因此,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的任务。

其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是小学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小学应对目前学生家长多数在外的现状时,应摸索出与时代相适应的联系形式,如建立学生家长通讯簿、校长热线等方式,多与家庭沟通,摸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苗头,与家庭一起纠正其不良风气。与此同时,小学要善于利用社会上思想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要善于运用社会上的反面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只有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小学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再次,形成家庭、社会和学校德育“合力”,小学生毕竟处于道德思维

篇6:德育教师培训总结

我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注意自己的师德形象,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师德规范,结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不准为标准,在家长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教师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道德修养。

3、认真学习新课改,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能更加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势。

4、继续学习报刊上有关的评论员文章及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自己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

5、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文章。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为灾区群众积极捐款捐物,明确任务、增强信心、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6、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对自己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

7、制定了班级德育教学计划,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班级内每个学生在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方面得到较大发展和提高。

另外,我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团结同事,作为班组长,努力协调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责任心强,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平和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学习。尊重学生,不体罚,使他们身心得到愉快的发展。在家校联系方面,我除了通过家长会和家校联系手册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德育工作计划、内容和实施方法外,还通过家访或个别交谈的`形式,共同分析学生的情况,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把班级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华丽丽的分割线------------------

又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本人做了以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道德素养。

这学期,本人能肾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认真写好读书笔记,特别是学习了《中学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认认真真地工作。工作中,同事之间能善解人意、宽待他人,与科任老师团结协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迟到和早退,中途离校。认真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乐意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时刻关心后进生的学习,耐心地辅导他们,特别是吴承杰,孙浩俊这两位学生不但成绩差,而且不肯做家庭作业,学习态度一点儿也不端正。我从来没有歧视他们,一方面与他们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督促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努力完成家庭作业;一方面我在班级耐心地教育他们,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对贫困生时刻关心,,因此我经常问长问短地关心他们,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进行文明安全教育。在责任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时刻对学生进行搞好学校个人的卫生教育,因此我班的卫生工作一直做得比较出色。教室窗明几净,课桌椅干净整齐。一学期来我班没有一张课桌椅有损坏现象。

在教学中,能积极按要求完成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在备课中,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并参与主讲。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对待学生的作业中,认真批发作业,课堂作业坚持全部面批。

三、教育教学工作成绩。

这学期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和竞赛,并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这主要是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更重要的是学生集体荣誉感较强。

篇7:德育教师培训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组织开展了德育教师培训,现就有关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1、经过一系列的德育培训活动,使得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对促进学校德育的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起到极为重要作用。

2、参训教师更重视德育教育的内涵,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事、学会明辨是非以及创新能力和创造能的培养。

3、全体参训人员进一步增强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紧迫意识和使命感,增强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未成年人的能力,提高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能力。

4、通过培训,使得教师在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播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

师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德育工作方法供所有教师交流和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篇8:德育意识唤醒下的教师德育专业化

本文论述的教师德育专业化, 是指包括德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过程。

一、教师德育意识的内涵

教师的德育意识是指教师作为德育过程的主体,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及德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始终保持清醒认知的意识。

教师不是教学的机器, 而是传递道德价值、彰显教育个性的道德主体。有些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而只抓教学, 但教师的个性、观念和行为却不可能不对学生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潜在的, 也是持久的、深刻的, 这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影响。因此, 根本不存在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 “教书育人”提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强调教师在教书的同时, 必须增强育人的自觉性。从这一意义上说, 教师必须主动培育和提高德育意识,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形成清醒的认知。

二、交往实践:教师德育意识唤醒的重要途径

某些片面的观点认为,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其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方法与技能等, 只强调了教师发展所应具备的客观知识与能力, 而将教师的主体性及教育实践活动排除在外。随着对教师专业化理解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很难用某种孤立的知识与能力来描述教师发展, 那会使教师发展变成各项割裂的指标, 而不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也曾陷入重知识和能力、轻过程与实践的误区, 交往实践论的观点则恰好可以帮助教师克服这一思维缺陷, 走出这一行为误区。

交往实践论的观点是, 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化的价值高于教师所应掌握的客观知识本身。这一观点认为, 教师的专业意识唤醒对于教师专业化具有关键作用;而教师如果离开了教育实践, 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专业意识的唤醒与觉醒。教师的专业意识唤醒是教师建立主体性、发展自主性、实现教育理想的关键。

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呼唤教师德育意识的生成和唤醒。教师德育意识的生成和唤醒, 源于教师与他人的交往实践。如,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德育教学活动, 通过与同事的热烈研讨、合作探究等途径, 教师的德育意识逐渐被唤醒。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 教师能体会到他人的教育主张、立场及教育行为背后的内在观念, 通过对话的过程, 达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目的, 进而促进自我德育意识的澄清与增强。在交往实践过程中, 教师德育意识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德育意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才能得到检验。

有学者提出, 教师的德育意识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德育活动的心理映象。是指教师把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程序等在自己头脑中“复现”出来, 以感知、回忆、想象的形式把德育活动的具体图景展示出来。如果教师的德育意识仅仅停留在这种水平上, 那么教师实施的德育只能算是经验操作型的活动。二是对德育意义的自觉认识。德育意义是德育活动的自然属性, 每一种德育活动都有其德育意义。教师要掌握并体现活动的德育意义, 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能够全面地分析德育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它们与学生道德素养的生成及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之间的联系, 并能够正确预测德育活动在进行中会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阻碍, 从而改进德育活动的结构、内容和方法, 实现对学生的正向的德育影响。教师对德育意义的认识可以保证德育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但这种意识水平仍然停留在对客观环境的意识, 还未触及对主体的意识。三是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德育意识发展到第三个层次, 开始将认识的焦点指向主体自身, 把德育主体视为德育意识的对象。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与教师的自我意识有本质上的区别。自我意识是指教师始终提醒自己, 自己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 即如加里宁所说:“教师必须检点自己, 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没有任何人像教师这样受到如此严格的监督。”强调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做出表率。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指教师时刻以实施德育为己任, 自觉地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发生预期的德育影响;不光要独善其身、以身作则, 还要时刻想到如何以自己的个性为德育手段去影响学生。四是对德育个性的主体意识。不同教师的德育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教师对自身德育行为和德育活动的个性特点应形成清晰、全面、自觉的意识, 从而创造自己鲜明的德育个性和风格。教师的德育意识要达到第三、第四层次的水平, 离不开教师的交往实践活动。教师的德育意识唤醒, 常常体现在教师之间的互动之中。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 可以说, 教师的交往实践有多丰富、多深入, 德育意识唤醒的程度就有多深刻。教师在交往实践中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各种意识, 如有关德育活动的意识, 有关教育对象的意识, 有关自己德育观念与行为的意识, 有关德育目的与任务的意识等。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可以加深对与德育行为和活动有关的语言、知识、观点等的理解和认识, 并共同研究和调整德育活动的目标、方法、途径等。当然, 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氛围能够促进教师的交往实践, 从而为教师的德育意识唤醒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德育意识唤醒下的教师德育专业化途径

1. 达到教育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所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就是指教师应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 (达到专业标准) 。一般来说, 教师的素养结构从内容上分为三个基本维度, 即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育专业素养。通常情况下, 教师对于学科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认识得比较清楚, 而相对忽视了教育专业素养, 这两方面素养是不同的。教师要实践和达到德育专业化, 就必须关注和提高自身的教育专业素养。

在德育专业化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是指, 教师对于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特点与规律性的理解, 教师对于德育的目的、过程、途径、策略、方法与技巧等问题的认识, 以及对相关事务的实际处理能力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德育活动的具体开展及其效果。教师德育专业化所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 如德育观念与技能等, 一方面要靠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理论知识的研修去获得, 另一方面要在实际训练中去培养和提高。在帮助教师提高与德育专业化有关的教育专业素养方面, 教育管理者应有所作为, 应在制度上建立职前、职后教师发展的德育专业标准;不能达到标准者, 就不能进入教师行业。日本在其教师资格获取的必要条件中就明确规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人必须获得道德教育、教育伦理等方面课程的学分。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2. 达到专职德育教师的德育素养要求。

对于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或德育教师来说, 应达到更高的专业标准要求, 即达到德育素养要求。这是由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所决定的。比如, 在德育所要完成的任务中, 知识的学习只占很小的部分, 学生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行为的实施才是德育追求的根本目标。所以, 教师要实现德育专业化, 就必须接受特别的专业训练。

上一篇:收款账户三方协议下一篇:工人爱岗敬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