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诗词鉴赏:34个试题

2024-08-23

中考复习 诗词鉴赏:34个试题(通用5篇)

篇1:中考复习 诗词鉴赏:34个试题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2012年中考复习·诗词鉴赏:34个试题(黄金版)

姓名 下列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描绘了早春时节百花盛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

B.张养浩的《山波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是群峰汇聚之意,“怒”形容波涛汹涌,全句表现潼关地势的雄伟与险峻。

C.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说的是因战乱不断,诗人被困整整三个月,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只好写信表达对妻儿的思念。

D.温庭筠的《望江南》描述一个独处深闺的女子,痴情地等待心上人的归来,细腻地写出她从希望到失望,再到“肠断”的情感历程。2 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无可奈何花落云,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意思是惋惜新花落去,庆幸旧燕归来,非常深切委婉地表达了对时光生命和美好副手的热爱礼宾司,情调柔媚和婉。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明月地写出了诗人想昨到鱼却没有渔具,只好待在一旁羡慕别的垂钓者的心情。

D.“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常心理,不是不知累,不知热只不过是要趁着开长多干些活,由此深刻地表现了他们的痛苦、辛酸与无奈。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饮酒(其五)》)

“心远地自偏”表明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4(孝感市·2011)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诗人赋予“日”与“春”以物的新旧交替,“生”与“入”以人的意志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喻身世,借“春泥”明心志,表明决心远离官场,退隐避世,化作春泥,栽桃培李。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引起议论,反映出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认识。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写景,断肠人在天涯写人抒情。全曲重在写景,以人为背景,借人的心碎肠断烘托景的悲凉,这是相互映衬的写法。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里写弓写马,全是侧面描写,意在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D.“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四面边声”从听觉上加深悲凉之感,“千嶂里”从视觉上把塞上荒僻的情景描画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9.下列对诗词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诗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有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关万木春。”这两句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途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的彼岸,实现自已的远大抱负。10.对下面诗句理解和品赏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相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的“三吏”“三别”一样。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雪喻春花,联想新奇,比喻独特,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又写出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D.“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的感情大转折,与首句的悲哀情调形成鲜明对照,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1.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与“病树”对比,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深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隐喻自己未得机遇和抑郁不平心境。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是诗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曲人生赞歌。

D.“但愿人长久,知里共婵娟。”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词人博大的胸怀。

12.对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残夜”将尽未尽之际,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天亮时的情景。作者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征,并用“生”“入”使之拟人化,赋予他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6)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 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15.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答:(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16.诗歌鉴赏,完成15~16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2分)

(2)本诗以“春”为着眼点,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3)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1分)

(4)全诗以 为线索,以 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3分)

(5)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1);(2)。17.德宏州 阅读古诗,完成(1)~(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1分)(2)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2分)(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

21.(河南省·2011)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22.(河北省·2011)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1)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2)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答:

23.(怀化市·2011)

(三)诗歌赏析(每小题2分,共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2)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3)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24. 使至塞上 王维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2)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27.(湛江市·20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8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中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2)“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从嗅觉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29.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D.全词意境悲凉,与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起为宋词婉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1.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2分)(2)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答:

(3)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下阙运用了。(2分)(4)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2分)(5)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6)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32.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3)这首词所写的时令是“晚春”,从词中哪个语句看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词中原语句填写〉;“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词中原句回答(2分)

(4)你认为这首词中写得最好的句子是哪两句?为什么?(3分)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答案:1.C 答案:2.C 答案:3。A 答案:4.B(3分)答案:5.(4分)(1)(2分)B

(2)(2分)A 答案:6.B 7.D 8.B 9.C

10.B

11.A 12.C

答案:13(1)①观(1分)②树木百草(1分)③秋风洪波(1分)(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①情

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 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 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⑶暂无

答案:14(1)A(2)忧国思家之情(2分)(3)“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分)(4)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5)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6)国破或:破(2分)(7)C(2分)答案:15(1)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2)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波平浪静等江南景象,时近春节,头顶大雁,诗人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

答案:16(1)从以下词语呵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象:“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浅草”“几处”“新燕”“早莺”。

评分标准:2分,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以上计满分。

(2)诗人喜悦的感情(或“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3)白居易 绿杨阴里白沙堤;(4)行 春 杭州西湖(各1分)(5)(1)最爱湖东行不足;(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各2分)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答案:17(1)诗人的马鞭(2)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答案:18答: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1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1分)(2)(2分)答: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1分)(3).形势的险恶(1分);境况的危苦(1分)。(2分)

(4)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③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5)①寒窗苦读,进入社会;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6)不赞成,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烁古今。(7).C,答案:19(1)C(2分)(2)A(3分)答案:20暂无。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4)C(2分)(5)、B(6)D 答案:31.(1).与中原不同孤寂荒凉(2分)(2)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之情。(2分)(3)描写 抒情(2分)(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C(6.D(写夜深霜重之时传来的悲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答案:32(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各2分,共4分)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3)闻说双溪春尚好 物是人非事事休(2分)

(4)示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将“愁”与“舴艋舟”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使抽象的“愁”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赋予无形的“愁”以重量,竟达到了船“载不动”的地步。“舴艋舟”则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词人所说的究竟是船小还是 “愁”重,不言而喻。(3分)

【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第一问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春尚好”意为春天还没过完,春天的素色还好,暗含“晚春”之意;俗语有“女为悦己者容”,词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则道出了词作者当时悲凉的心境——丈夫去世,因而“日晚倦梳头”; 第二问考查对词中重点句子的鉴赏,可以从词句运用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一角度入手,谈其作用或表达效果等。

答案:33(1)(答:兴)(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健康明朗 答案:34(1)(答:伊人)(2)(答:艰难曲折 可望不可即)

机密2013-4-5

篇2:中考复习 诗词鉴赏:34个试题

1、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3、(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在描写景物、节令中,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等;“生”、“入”字用拟人手法更具情趣。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12、(1)简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写作手法。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13、(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14、简要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15、(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6、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1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9、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乱难解,现人们常用来比喻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解决。20、(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新奇的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2)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答: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3)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描述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40字)答: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山路盘旋,大雪纷飞,诗人向友人招手,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诗人的手还停留在空中。已看不见友人身影,只看到雪地上留下一串串马蹄的足迹。

2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次句描绘了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尾联用黄金台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相吻合,又称颂了天子和将士,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落花自喻,写自己虽辞官仍要像落花化为春泥护花一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落红”“护花”是给予了“落红”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表现了诗人甘心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2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就是写那些在田里干活的人干活很卖力,不怕夏天炎热,反而珍惜夏日的天长.“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诗意是他们的双脚被地面的热气熏蒸着,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这句诗对仗工整,通俗易懂,“蒸”和“灼”用得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农民劳动环境的恶劣,劳动的艰辛。

2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街道上的细细春雨滋润如酥,草色近看无绿,远看却青青一片。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28、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29、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诗人想象到什么时候能够还乡,和友人夜坐西窗之下,共剪灯芯烛花,畅淡中又提起现在在巴山夜雨中的孤苦心境。这情景是想象中的回味,这回味又慰藉了眼前巴山夜雨中孤苦的心。真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创设了一个与友人团聚的欢乐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的郁闷、孤独、苦寂。(意对即可)

3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3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篇3:浅谈中考古诗鉴赏题的复习策略

一、掌握技巧, 记牢术语

结合具体题目, 向学生讲明白古诗词赏析的技巧和术语, 同时老师提供相关的赏析技巧和术语, 要求学生记牢。赏析诗词语言, 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语, 体会其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答题时, 要结合诗词的主题及写作背景, 反复揣摩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和隐含意义, 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比如, 《过零丁洋》中的“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 “惶恐”和“零丁”一词就有着两种意思。

二、识记方法, 掌握技巧

1. 分析景物的特点, 联想组成的画面, 领悟诗歌的情感赏析诗词形象。

古诗词中的形象, 主要是指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完成这类题目, 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词的写作背景。比如,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 我们不仅要体会诗中表达的被贬谪的辛酸之情, 更应该看到诗中所表现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 赏析表达技巧。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比如, 杜牧的《赤壁》一诗就是借古代的一件兵器, 引起了对当时自己生活的联想, 表达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 评价思想内容。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可以抓住主旨句、情感句进行分析, 可以从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 还可以就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

4. 赏析语言特色。

赏析语言特色应是针对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而不是某一句诗。我们可以先看这句诗中有没有修辞, 如果没有我们可以找出句子中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进行赏析。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掌握以上对策的基础上, 老师再选择一些历年的中考试题, 通过强化练习, 达到在练习中巩固, 在巩固中提高, 在提高中形成技能, 在技能中形成能力, 确保在中考古诗词这一部分得分较高, 为保证语文取得高分奠定基础。

摘要:古诗词鉴赏不仅是应考的需要, 更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认真复习, 要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明确考查方向, 掌握鉴赏技巧。

篇4:中考古诗词复习策略

古诗词的复习包括背诵、默写和鉴赏三个板块。可采取以下策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提升分数。

1.熟练背诵是基础。96首古诗词的背诵任务非常艰巨。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第一阶段按册背诵,两个早读复习一册大约12首,三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达到对着课本目录熟练背诵。第二阶段按时代和作者择重点背诵,依次是《诗经》、曹操、陶渊明、王维、大李杜、小李杜、刘禹锡、苏辛、李清照、张养浩,两周时间完成,达到对诗人的经历、思想和风格有比较清晰地认识。第三阶段加强环节,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出下句,对上句,查缺补漏。

2.理解是准确默写的前提。有很多学生背诵花了大力气,可默写丢分很多,原因是对诗歌不理解,经常出现同音异形的别字。如,“燕”和“雁”,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前者在春景描写中表喜悦希望,后者在秋意描写中寄托思乡和忧愁,只要对古诗文的情感基调有所了解,就不会发生混淆。再如,“洲”和“州”,地方名为“州”,“思君不见下渝州”;水中陆地为“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芳草萋萋鹦鹉洲”“肠断白蘋洲”。因此,提醒学生在背诵时要思考意思,头脑中要有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和理解应该是不可分割的。在指导学生默写时,教师要加强检测,可以每节课听写五至十个名句,也可以听写名句中易混易错的词语。当天听写当天批改,复习一点,检测一点,砸实一点,积少成多,力争让每个学生拿到全分。

3.鉴赏要做到举一反三。古诗词的鉴赏,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做到句句赏析指导,所以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教师可选择有较大影响力的诗人或某一风格流派的作品进行鉴赏专题讲座,如诗坛上的双子星专题、豪放和婉约专题,将初中所学李白和杜甫的、苏辛和李清照的所有诗词放在一起研习,了解诗人的背景,真正读懂作者的思想演变,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名句赏析是常考题型,答题的格式一般是:确定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象)……+表达了(主题)……

赏析的角度一般有:

①炼字角度,把握句中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抓住“直”和“圆” 字赏析妙处。

②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如:“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③用典角度,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使用了魏尚重新得以重用的典故。

④写作手法角度,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使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⑤画面角度,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寥寥数字就描摹出丰富的画面。

篇5:中考复习 诗词鉴赏:34个试题

3.34个鸡蛋

文/玉如意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走之前拿着一张中国地图对她爸爸说:“我不会走出这张地图的,但你别打算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背着李暖暖的爸去看她。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胜过爱吃饭。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剩下的那两公里路,他一直在跟我说李暖暖,恭敬地一口一个小李老师。我忍不住地怀疑他说的到底是不是李暖暖。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小李老师教书的学校。”

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看到我,好奇地围过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一直将她拉到我面前,站住。

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时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进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学校,在电视上也没见过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但是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趁机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彻底唤醒了。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再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实现着她的承诺,用她的爱、她的善良、她的真诚。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摘自《中外文摘》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第一段单句成段,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出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D.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2.本文题目为“34个鸡蛋”,请分析“34个鸡蛋”这一情节的设置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3.阅读文中划横线的两处,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下火车,转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2)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4.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4分)

答案:

1、B

2、“34个鸡蛋”这一情节时主人公李暖暖思想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各鸡蛋,深深感动了李暖暖,唤醒了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下定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

3、第(1)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以及当地的闭塞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第(2)处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李暖暖的细致和耐心,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4、①任性、直率。

②善良、真诚。

③关爱他人、细致入微

上一篇:卓越绩效自我评价报告下一篇:住院患者营养配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