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2024-08-24

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精选8篇)

篇1: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大学成功人生规划与就业创业实战谋略—记工商管理

系专题讲座

4月27日下午,黄翔教授在学院1122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大学成功人生规划与就业创业实战谋略》的讲座。我系2013级的同学都积极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黄教授向同学介绍了营销战略中重要的四个部分:品牌行销、推销与拉销的区别、差异优势战略和团队建设与人才意识。黄教授指出品牌行销,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塑造个人形象,鼓励同学多去高档地方,培养自我气质;指出企业核心竞争了关键在于它的差异优势,并例举相关酒店、商场和洗车场的成功案例。每讲一部分,黄教授都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件和成功的案例来启示同学的战略思维。

黄教授在讲授过程中,语言诙谐幽默,引得同学们阵阵掌声和笑声。整个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同学们学习到了独特的营销思维和实战谋略,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商机,从独特的思维角度考虑事情。相信这次讲座让同学们一生受用。

图/赖宏薇文/记者团 肖凤

篇2: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一. 自我认识

我性格外向,开朗,幽默,大方,喜欢交朋友,经常在朋友同学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对自己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有信心。擅长与人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协作性强。虽然有时会有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情况,但是也能很快的性暴躁中走出来。

二.自我评估

我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事业型(39分)、社会型(38分)和常规型(37分)。

S(社会型):社会学者、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学校领导、精神病工作者、公共保健护士。

E(事业型):推销员、进货员、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

C(常规型):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秘书。

即适合职业为ESC:理发师、裁判员、政府行政管理员、财政管理员、I程管理员、职业病防治、售货员、商业经理、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调度员。

三.自我分析

结合老师上课知道即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的结论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1. 职业兴趣: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第一部分我最想干的职业或最想读的

专业三项依次分别是国际导游、会计师、文化经纪人

国际导游是我从小的梦想,从小我就向往能够飞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尽管我有导游必须具备的责任心,但是这份工作也需要一定的专业语言能力,且需要一定耐心,这事是我并不具备的,也许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的改正。

会计师是我目前觉得在大环境下最适合我的专业,我大学的专业是会计电算化,对于专业知识肯定能够完全消化,在能够完全消化专业知识完成工作的情况下我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对于会计来说考证才是最实际的,所以我在大学中的专业规划如下

文化经纪是我并不熟悉的一个专业,甚至跟我的大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职业不仅是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现代市场学,尤其是广告宣传。 要为工作坐下好的铺垫,我想在课余时间自修文化经纪人专业课程并考取文化经纪人证书,我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是隶属于宣传部门,对自己的活动宣传广告和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了解。

四.职业计划

在校职业计划(短期规划)

本人现正就读大学一年级,我的大学计划如下

五.职业发展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假如没有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应该在工作过程中转

为审计会计或税务会计等

2)职业路径评估当出现专业知识能够达标时的时候,应该会尝试做写

的行业的会计,多尝试一下。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篇3: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着重打造特色专业, 提高毕业生质量, 从而增加就业率。这是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 因此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都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 高职院校才能存活并发展,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才能在社会当中更有竞争力和优势。

一、改革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

为了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首先,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共同办学,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制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课程讲授, 把更多的实践应用知识教授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训练和操作。其次, 高职教育在职业课程安排上采用校内实训仿真化和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 才能较好地掌握和应用专业技能, 真正达到“工学交替, 理实一体”。最后, 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前提下, 实行“2+1”教学模式。高职教育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统筹和规划, 使学生在校两年里培养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掌握理论知识, 一年到学校合作企业当中进行实习实训, 在真正的工作岗位当中对所学的专业技能进行实践。

二、通过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 课程目标应突出岗位就业目标

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目标设计, 不仅要有高职教育共性目标, 还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的职业岗位工作标准, 要明确职业岗位人才的要求、知识、能力的目标定位。在突出岗位目标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一般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 把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以及身心素质的培养紧紧结合在一起。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以及专业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一般文化素养, 使这三个方面结合为一体, 使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 缩短学生到“工作人”的磨合时间, 同时也为大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提供条件。

2. 课程结构模块化

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对课程结构的设计, 应该是模块化设计, 这样可以优化专业课程的知识面以及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结构化设计, 首先对某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分解, 将其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确定为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 设计出就业方向的课程。其次, 通过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 构成一个专门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 核心专业课程相对稳定, 体现专业特征; 就业性课程灵活多变, 体现就业方向特征。这样,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 也培养了就业创业的适应性和多变性。

3. 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通过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职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老师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以及理念, 而更多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 提供学生所需要的辅助性学习资料, 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专业知识, 自己动手、动脑去实践和探索, 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动手技能, 培养他们的工作技能。因此, 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 不能再是从前的书面试卷的评价方式, 而应更加重视学生在模拟实训室中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 老师也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人, 有些专业课程应请企业当中管理人员或实际操作者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把学生的学习成果放在真正的工作中或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评价。这样的课程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 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社会企业的资源评价机制来推动职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从而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三、推行产学结合,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 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利用双方有利的资源,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实现最初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 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现在在高职学校当中已经盛行。

高职学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既可以推行产学结合, 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些困难, 还可以使学生提早接触企业文化, 了解用人单位,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就业渠道。

四、推行 “双证书”制, 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学校针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还大力推出“双证书”制度, 即学生在籍的三年当中不仅要拿到毕业证书, 还要取得至少一门专业课程的职业证书。“双证书”制度在近年的推广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这样学生无形之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在校期间又掌握了一门专业职业技能, 并取得国家相关部门证书, 学生在毕业之时可以更优先上岗实习。

五、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高职学校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 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作出一个总体的规划, 具有目标性、长期性以及全局性的特点,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法, 从而使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其次,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此课程的开设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最后, 还可以有效地使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理性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一个前提性的培养, 因此高职学校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对高职学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发现, 无论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是教学理念的变化都是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主要方向。相信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必能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余祖光, 冯大军.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J].职教论坛, 2003 (13) :13—17.

[2]徐静.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06) :45—46.

[3]陈良和.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创业教育[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03) :42—44.

篇4: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创业就业;思想引导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95-02

虽然在现有的就业背景下,大学生普遍制订了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愿意在实践中落实,但这样的效果却不理想。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并不重视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也没有很强的职业发展意识。在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要想真正有所发展,需要在思想上有所重视。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落实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思想引导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了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能够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大学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未来才会有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高校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培训中,要让大学生有更好的意识,能够引导自我不断追求理想,并完善自我,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1]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担起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重任,要培养大学生具备更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奋进。这无论是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还是对大学生创业就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一定的矛盾。部分大学生虽然很想成为人才,但是并不愿意主动去改变;他们非常渴望成功,但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他们往往具有超强的竞争意识,却不愿意和他人合作。[2]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加深毕业生的政治素养,让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让他们能够整体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

无论怎样进行思想教育与引导,社会上总有一些大学生,他们缺乏必要的诚信意识和法律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部分高校没有对大学生展开全面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想法和动态并不被高校教师所了解,教师无法对大学生的思想、就业进行指导,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状态,他们也无从知晓。研究表明,高校在重视大学生就业、发展的时候,还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利于高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正确引导大学生,对毕业生毕业前出现的各种疑惑进行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好迈入社会的准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较明显的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比如是找工作还是进行自主创业。[3]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要能够发现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偏差,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大学生对已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新进行定位和考量。

高校毕业生要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够以社会主义事业心服务于社会,让学生学会感恩与奉献。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能促进高校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培养出更多21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4]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有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我国的就业形势相一致。正确而崇高的价值取向,能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促进其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

(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认识

高校要针对毕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考察,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前提和标准。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毕业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协助大学毕业生更加顺利的走向社会,确保毕业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最大限度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对于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大学生要主动进行转变,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单一的进行说教,而是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渗透。不同专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高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案,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今,需要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让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充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让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有全局观,保证大学生可以顺利融入社会。

(二)开展高校毕业生的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

高校毕业生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健康的心理可以让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走向新的台阶。在亢奋的状态下,大学生能够积极应对环境的变化,发掘更多自身的潜能,以更加积极的面貌走向工作岗位,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在节奏越来越快,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中,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荣辱观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心态。通过进行一些社会调查笔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其基本能力呈现出一些定性的关系。这不仅能够判断学生就业创业和高校思想引导的统一性,还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经验型的说教向实践教学发展,提升毕业生的应变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并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意见,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提供更好的精神支持。

(三)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精神,鼓励自主创业、自主择业

提高毕业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就是让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能够开拓毕业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社会各界对创业都很重视,在教育部门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脱颖而出。高等教育需要将创业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让高校毕业生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当代大学生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进行自主创业,都需要有足够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在合适的条件下,选择自主创业,让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科学的思想引导,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个人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逐步强化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思想引导的功用,为学生未来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促使学生在后期职业生涯中获得巨大的成功。

[ 参 考 文 献 ]

[1] 汤丽丹.基于90后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与策略的研究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

[2] 苏成兄.运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

[3] 常惊宇.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

[4] 李卫红.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篇5: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学情分析、内容选取和组织安排、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教学条件等6个方面开展我今天的说课环节。首先,我对课程定位与目标进行分析。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其一,课程定位

《就业指导》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共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精神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践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属于基础素质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其二,课程目标

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课程大纲,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程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初步确立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使学生职业发展愿望迫切,职业目标定位准确,职业发展路径明确,就业择业观念正确。从总体上看,就业指导的工作目标是帮助学生就业,帮助实现生涯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助”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理念

其一,以省教育厅下发的大纲为基础,以职业指导目标为依托,结合学生实

际开发课程内容。

其二,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教中学,学中做”。

其三,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

三、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心智成熟较晚,生涯意识淡薄,表

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较差,学风不够优良。缺乏职

业意识和职业竞争力,择业观念比较保守。

从以往职业测评结果看,学生个性差异较大,但绝大多数学生是感觉、情感

型的,其共同特征是崇尚自由、享受现在,基于体验,在决策时依赖于对个人价

值观的理解去判断。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意识,转变学生观念比较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

生很难独立、自觉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设计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共性特

征,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

四、内容选取和组织安排

其一,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使用辽宁省教育厅组编、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

业指导》,该教材结构合理、内容准确、形式新颖,集知识性、操作性、趣味性

于一体的实用教材,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内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

依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与整合。

辅助教材有:王劲松主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导航》、辽宁省教育厅组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的《高职高专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概论》。

其二,内容选取与组织安排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二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实现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

排在第一、四学期,其中第一学期8学时,第四学期30学时。

根据就业创业指导过程,我们将就业创业过程分为以下5大模块:

模块一就业形势与就业途径:包括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分析、就业途径

2个子情景,通过4学时完成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途径有哪

些,初入职场的新人如何进行就业准备,如何尽快适应职场。

模块二求职应聘模块:分为求职准备和模拟面试2个子情景,通过12学时

完成教学,使学生认清大学生求职前应做好信息准备、求职途径准备和求职材料

准备、求职应聘技巧与就业心理调适。

模块三就业权益与法律保护:包括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

2个子情景,通过4学时教学,使学生明确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可以享受到的劳

动保护,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模块四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包括角色转换与职业适应、职业发展2个子

情景,通过4学时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学生与职业人的差距,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迅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职场需要。

模块五创业教育:包括自主创业准备和创业实务指导2个子情景,通过

4学时教学,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了解创业手续办理的基本程序,了解创业政策、项目选择、资金筹集、企业操作流程等,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

本课程坚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坚

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互动式教

学。其中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

情景模拟法是事先设计一种假设的“实际情况”的情景,由学生扮演模拟环

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训练学生在复杂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同其他

教学形式一样,情景模拟法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它以学生对知识和

实践过程的熟练掌握为前提,以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为目的,使学生在动态学习

中体会、感悟、验证自己,快捷培养创造能力和进取意识。

案例分析法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目的,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

新性的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使理论得以具体化,易于理解、便于操作,达

到既巩固知识,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

课堂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

发,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现代化

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教学课件,把声音、文字、图像组合起来,生动、形象、直观地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搜集能力、问题概括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考核评价: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占期末成绩的50%,其中,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20%;参与教学活动情况20%。终结性考核为口试方式进行,占期末成绩的50%。主要考核学员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试题内容主要为模拟面试及创业设计等。

六、教学条件

我院讲授本课程的现有专兼职教师5名,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部分老师还获得中级职业指导师资格,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为该课程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有心理学、人力资源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结构。而现有教师多是半路出家,所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将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组织教师参与双选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为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另外,我们将组织集体备课、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资源共享。

2013年12月26日

将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职业生涯设计是成功的起点、生涯设计的步骤与方法、生涯设计的实施与实现、生涯设计的社会实践4个模块,通过8学时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生涯管理意识,认识个体在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特性以及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科学作出职业决策,探索职业发展路径上可能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分析可能存在的障碍作出评估调整。

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见习实习等方法。

以项目教学为例,把模拟面试作为一个项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面试信息——设计面试方案——实施面试——教师检查——评价,并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独立组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部分教学中还运用了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和课堂讲授,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篇6: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下面我从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取与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考核与评价等5个方面开展我今天的说课环节。首先,我对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颁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各高校必须对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曾经对学生进行调研,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期间能够得到系统、规范、有效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实现充分就业;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于2008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便将此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开设,共38学时,分别在第一、三、五三个学期开设。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践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类基础课程。

本课程承接“两课”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同时通过有效的职业指导使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明确、职业目标定位准确,就业观念正确。因此,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就业定位是否准确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影响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

其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被企业认同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但要求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本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这一块,具体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帮助实现生涯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助”的目的。

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文件精神,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就业岗位具体工作对能力、知识、素质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书;

能够设计精美的个人简历;

能够及时的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知识目标

熟练阅读职业发展和规划的含义和类型,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劳动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内容;

掌握职业规划书的内容和制作的步骤,求职个人简历的设计和内容;

知道合格职业人的标准和要求,创业的基本要求和条件。

(3)态度目标

信息获取能力、良好职业行为、团结协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三,课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在设计理念上,坚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设计课程。(如就业指导这一模块,分成就业信息收集、就业资料准备、如何去面试等),同时,以职业生涯为背景,重视与学生终生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如要稳定发展,要求必须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职业能力)

在设计思路上,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如职业发展规划这一个教学情境,就分为5个子情境或任务,要学生分别从认识自己的专业、性格、兴趣、价值观、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做好规划)。

另外,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从而形成能力。(如面试指导、求职信撰写等,均要求学生实践操作,教师指导)

接下来,我来介绍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主要参考四个因素:一是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顺利实现职业的发展,这是最主要的;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三是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一些素质培养要求。因此,我们确定了三个教学模块,分别是模块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质提升;求职前、中的准备及懂得合法权益;模块三:进入职场及创业要具备的条件。每个内容都包含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点,且二者紧密联系融为一体。三个模块之间的顺序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

确定内容后,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教和学,我们对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序化。在第一个模块,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规划流程,我们设计了生涯意识唤醒、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和分享展示5个子情境,通过16个活动任务安排教学,激发学生的管理意识,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特性及职业选择的因素,探索在职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及时作出调整。在第二个模块,设计了求职准备、模拟面试、权益保护3个子情境,设计了10个教学任务,让大学生

做好求职途径准备、信息准备和求职材料准备,了解面试要求,掌握面试技巧。在第三个情境里设计了角色转变、职场适应和创业准备3个子情境,通过4个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白学生与职业人的差距,初入职场如何建立良好第一影像,如何适应职场环境及自主创业的程序、项目选择及企业的管理营运过程等。

为了增强教学的质量,我们在教学的表现形式上作了很好的准备:有教材,给学生推荐了教学参考书,编制了课程教学标准、授课计划、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针对教学内容收集了典型教学案例,结合技能培养的要求编制了实训任务书。

接下来,我来介绍第三部分:教学的设计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我们从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分析,以进行有效设计。就课程来说,课程集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理论知识比较浅显,易于学生自学;实践性操作相对较简单,对学生专业基础要求不高;课程的实用性很强,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就学生的情况来说,大部分心智不太成熟,在决策时依赖于对个人价值观的理解去判断;享受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动力不足,对理论课不重视,喜欢在游戏、娱乐中学习。

针对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基于建构主义的思想,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主要按照创设情境——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协作训练——效果评价的形式展开。在课堂之外,借助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力量,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讲座、专业实训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学。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围绕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理论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实训拓展法等。(每种方法进行举例)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主要是借助多媒体,通过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比如职业规划大赛)、专题讲座等辅助教学。

篇7: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部门发展目标:在服从校创协统一安排部署的前提下,网络编辑部要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实力兼具的部门,切实发挥自身和同学业余生活联系多的优势,把自身打造成为一个有实力、有能力为同学解决问题、为同学服务的部门。

部门发展任务:

一、首要任务是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部门人员的素质,包括基本能力、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在新干事进入部门之后,对其进行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比如部门素质内培,采访写作方面的培训),加强干事的修养,拓展干事的办事能力和技巧。

二、重要任务是创造部门得以实践的机会,让干事得到切实的锻炼,一切素质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利用和扬州晚报合作的机会,让干事多投入到搜集创业就业的新闻信息及创业就业成功人士的采访中。在部门例会中,会逐步让干事独当一面。

三、主要任务是通过我们网络编辑部来让更多的扬大人了解校创协。我们虽然已经有人人上的公共主页以及菁扬网,但是我觉得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很多同学都是通过路边的招聘广告来谋得兼职。我们可以通过人人或菁扬甚至重新创造一个创协自己的网站,总之要先宣传这个平台,让这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兼职的平台深入扬大人的心。达到大三大四的校友想找工作先想到创协,大一大二想做兼职先想到创协的效果。再者和一些用人单位达成长期合作,可以是我们负

责招收兼职人员,定向输入不稳定劳动力。总之以最好的服务满足大学生假期兼职需求。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在其中赚一些协会的活动经费。

四、日常任务是时配合创协的大步伐,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网络编辑部要在不影响创协整体活动、不违反制度的前提下发展自己。要时常和主席团沟通交流,要学习各部门的经验及技巧,通过与各部门的学习和沟通,促进自身发展。

五、最后要加强部门内部的文化建设(说的有点大),即让部员有一种归属感,而不会是为了例会而来例会。在平常例会要让大家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而不是光几个部长在讲,加强内部交流。平时趁大家有空多组织去玩玩聚聚。

篇8:大学创业就业职业规划

一、强化学生责任意识,为职业发展以及创业就业奠定基础

在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方面,首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这也是素质培养的根本。大学生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然后才能按照正确的轨道进行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本文中所指出的道德培养主要包括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

首先是生活道德,生活道德即大学生要先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日常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矫正,例如引导他们在校园中,在社会上,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帮助他人,敢于承担责任,建立自信。而在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方面,例如广东某高校就在校园内开展了“弘扬创业就业精神,发展自我”的长期主题活动,该活动中大学生需要按照学校所制定的严格规划,完成日常中的各种社区服务任务、创业就业实操任务以及生活良好习惯养成任务等。这些活动不但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也能够给予他们更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对大学生的个人优秀道德养成具有良好作用。在实践中也证明,该校学生在社会及家庭责任意识上拥有很好的担当,并且在创业就业中取得了成绩上的突破,全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呈现逐年3.2%的上升比例,这也说明了个人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它为大学生未来踏入社会的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规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正确分析现状,为创业就业奠定心理基础

(一)对自身进行分析,准确定位

首先高校应该创建新思想环境,摒弃传统教育中较为落后的创业就业观念。随着我国高等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政策的普及,再加之扩招政策连年推进,大学生人数已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就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该大环境下,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该提倡“先就业后择业,努力寻求创业机会,自食其力”的未来职业规划观念,正确实现对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的双向引导。在大学生方面,应该为他们开设心理课程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正视他们的个人价值,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同时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与职业规划方面所存在的困惑。

其次是在校园内、社会上都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积极的舆论宣传氛围,同时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在新闻媒体方面,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报道与宣传理念来正确解析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客观公正的评论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从政府、社会的角度来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为大学生真实了解社会、了解外界创造有利条件。

(二)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高校为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基本导向,进而合理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与课程安排。考虑到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仅要将目标置于知识传授方面,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各方面社会能力,所以高校有必要帮助大学生完成这一社会角色转变,切实根据就业市场需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设置。山东某大学就根据社会需求,建设了创业就业实操工厂及相关“校企合作”的实习课程。另一方面,该校还根据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整了自身的专业结构,积极发展了一些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例如车辆工程、材料学等。在经过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科研调查后,了解了市场对人才的实用性需求和科学规律目的性,这不但克服了高校专业在设置方面的延滞性,也帮助大学生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点与自身优势,量体裁衣、因势利导的辅助大学生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同时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对专业特点进行分析,找准就业突破口

关于就业对口问题,高校应该积极联系企业展开“校企合作”,创建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谋求自身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与市场接轨”为目标来实现专业对口,培养适合于社会企业的一线实用型全能技术人才。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高校应该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与企业之间展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调动大学生的行为心理与参与主动性为主,渗透相关理论知识。或是在假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将平时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与市场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围绕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及实践活动布置,例如对医科类学生,就应该根据他们的理论学习安排相应的手术、临床治疗观摩活动,多聘请经验丰富的医学教授开大课,为学生传授医学经验和医学研究成功,强化学术环境气氛。而在实习上,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参观见学课程安排,做到“以人为本”,围绕学生开展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尊重学生个人选择意愿[1]。

三、强化学生能力意识,为创业就业奠定工作基础

(一)从思想层面入手,让大学生认识到能力对个人前途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能力与意识能力是创业就业及职业规划的重要前提。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并不重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也使得他们在步入社会以后能力明显不足,所以学校也应该从思想引导层面来强化学生的能力意识。

首先应该从思想层面切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在社会中发展个人意识能力的重要性。意识能力是21世纪人才选拔的主要标准,教师可利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从正面向学生传播教育,也可以从反面讲述反面教材来为学生做出警示,让他们在反思与讨论中明确意识能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应用艺术性思想教育指导,让大学生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体现在意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所以,如果一味使用思想引导,对帮助大学生成才可能难度过大。所以应该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例如学生宿舍、生活娱乐环境中与学生沟通交流,敞开心扉,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为朋友关系,建立较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四、强化学生的执行意识,为创业就业奠定作风基础

(一)促使学生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认识到执行意识的重要性,是因为只有执行、行动,才能让所有设想计划得以落实,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完善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行动大于一切”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创业就业这样强调实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二)从大处入手,小处着眼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所谓“大处入手,小处着眼”,就是指在高校的实际思想教育中应该将教育的目光放长远,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例如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事习惯,在学习工作中培养他们端正的、严谨的治学作风,并在长期的训练中养成他们良好的处事态度与习惯。这样做可以行之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创业就业能力执行意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很有帮助[2]。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

新世纪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若想在社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校企合作”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这一目标,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实习机会能够帮助大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来共同合作实践完成某些工作任务。因此说,当代社会发展的高速高效化与社会竞争的激烈状态也无意中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而校方所组织的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教育也应该在合作创新方面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例如基于就业创业的演讲比赛、职业规划辩论会、技术竞技大赛等都是可以从行为和思想上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升他们该方面能力的重要活动措施[3]。

六、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如上文所述,高校应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并能够正确分析当前所处的就业创业形势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正在逐渐市场经济化,并且存在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所以大学生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就业创业失败、职业规划不稳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就应该要求大学生能够乐观地、客观地面对、认识这一形势,做好全面的心理准备,较为积极地面对社会现实,越挫越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及时了解就业动态信息的同时,也学会正确认知自我,适应就业形势的时刻调整变化,对自己的心态与发展轨迹产生预期,避免由于失败而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同时也不应该碍于面子而过分在意创业就业初期的低下社会地位,懂得从头做起才能成就未来。

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的引导应该从思想层面起步,培养他们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强烈意识,再付诸行动,注重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化和贯彻,做到针对性落实。这也是本文经过严谨分析后所得出的最终结论。

参考文献

[1]严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107-108.

[2]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及对策[D].渤海大学,2014:19-27.

上一篇:34醴陵月嫂培训报名下一篇:垃圾分类从自己做起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