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发展规划司

2024-07-26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发展规划司(通用6篇)

篇1: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发展规划司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十二五”实施规划

前 言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作为我国湿地保护长期规划,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近期、中远期目标。“十一五”期间,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各地区、各部门实施了一大批湿地保护工程,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批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湿地保护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湿地工程区的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得到推广,履行《湿地公约》国际义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阶段目标,针对我国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仍面临着严重威胁的总体形势,“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增强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仍显得十分紧迫。

“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将在评估、总结“十一五”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湿地保护长期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保护湿地资源、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重点针对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鸟类迁飞网络、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泥炭湿地以及跨流域、跨地区湿地实施保护和恢复工程,形成国家层次示范效果。同时,加大对科研、宣传、管理、培训能力建设,加大对湿地周边社区的扶持力度,开展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示范,促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由林业局、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和海洋局等部门组成的规划编制小组,对各部门提交的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先项目进行了汇总、修改和完善,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

鉴于各部门已经编制和实施了许多与湿地保护相关的规划,本规划与之进行了充分衔接,确保在时空上不矛盾,在建设任务

上不重叠。本实施规划所涉及的建设项目只对项目名称、地点、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的初步匡算等进行摘要。实施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1.1“十一五”湿地保护工程总结 1.1.1工程完成情况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规划总投资90.0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2.36亿元,地方配套47.68亿元。“十一五”期间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30.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亿元,地方配套投资16.3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全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76处,保护管理站点401处,湿地监测站点245处,野生动物救护站点44处,恢复湿地79162公顷,湿地污染防治面积2093公顷。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1.1.2工程主要成效

(1)重要湿地得到了抢救性保护

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生态脆弱和退化湿地的生态状况,逐步形成了我国湖泊、沼泽、滨海等多种湿地类型的保护和恢复的示范模式,对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国家示范工程的带动下,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探索了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和地方财力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的新模式。全国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调配与管理、海洋功能区划、生物措施防治面源污染等规划均将湿地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不仅直接保护了重要湿地的生态功能,也为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治理湿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通过各地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区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对我国湿地资源的抢救性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各级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45处、地方湿地公园102处;指定国际重要湿地41处。

(3)政策制度及法规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十一五”工程的实施有效推进了湿地保护立法工作,国家湿地保护条例正在积极制定之中,地方湿地立法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已有13个省区先后出台了省级湿地保护条例,已颁发湿地资源调查、湿地保护和恢复、湿地公园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8部,为促进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首次设立了湿地保护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开展湿地保护补助项目,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长效机制。

(4)湿地保护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为切实加强全国湿地保护,推进工程顺利实施,2005年,经中编办批准建立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14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湿地保护管理专门机构。各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管理机构普遍加强,保护管理手段得到强化,能力得到提高。2008年财政部设立了全国湿地资源普查的部门预算项目,2009年启动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预计2013年完成全国调查任务。成 6

立了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国务院16个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新成立了一批湿地研究机构,强化了工程项目的技术支撑。

(5)湿地工程区的民生进一步改善

湿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通过保护与恢复湿地资源,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在保护湿地水体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养殖业,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业,增加了社区群众的就业机会,扩大了致富门路,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双赢。通过项目实施,产生了一批湿地保护好、增收致富好、生态观念好的湿地文明村、湿地文明户。

1.1.3工程主要做法和措施(1)工程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湿地保护项目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了项目成效。二是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国家林业局成立了国家湿地项目评审专家组,对各地上

报的项目认真筛选,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三是加强项目管理和指导。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办法和规定,规范工程建设行为。针对湿地恢复的技术瓶颈,与国际组织合作出版了《湿地恢复技术手册》。四是强化项目动态监管。制订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中期评估办法》,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工程按计划实施。

(2)工程主要措施

在工程建设中,各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单位加强科技支撑,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自然湿地保护。主要采取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重要湿地保护小区等措施,强化保护设施设备、增强保护管理能力,扩大自然湿地保护面积,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

——退化湿地恢复。主要采取生态补水、湿地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湿地污染防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逐步修复退化湿地的功能,改善湿地生态,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湿地可持续利用。主要采取生态种植、生态养殖、退田

(耕)还湿、退养还滩、退(禁)牧还湿等措施,减轻湿地的开发利用程度,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湿地调查监测。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程,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掌握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和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为湿地保护管理和《湿地公约》履约服务。

1.1.4存在主要问题

(1)项目组织协调的管理难度大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项目组织协调难度大。由于水系连通的特性决定了做好湿地保护必须综合考虑上下游和左右岸的全方位工作,只考虑局部工作无法解决湿地面临的问题和威胁。湿地保护管理条块分割、针对单要素的管理政策格局已经固化,同一空间管理机构众多,管理目标不兼容甚至冲突,增加了项目实施以及管理工作的难度。

(2)项目前期论证相对薄弱

由于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复杂、专业性强,许多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受投资标准、投资规模限制,9

为了能够立项,过分注重项目的可批性,而忽视了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导致可研批复以后项目出现变更,个别项目甚至因技术、经济不可行而无法实施,影响工程建设效果。

(3)科技支撑力量不足

各地普遍存在科研力量不足、经费缺乏、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导致保护和恢复的技术瓶颈无法得到解决。对正在实施的湿地项目更是存在科技支撑薄弱、保护和恢复技术含量较低的问题,难以达到工程的示范目的。

1.2“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一是湿地面临威胁、加强保护的需要。我国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远远低于6%的世界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湿地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09年我国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了北京等13个省(市)的外业调查与数据汇总工作。通过对两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按可比口径比较,13省(区、市)湿地

面积减少了33.75万公顷,减少率为1.57%。其中,自然湿地减少率为1.30%。自然湿地中沼泽湿地减少率最为显著,为8.07%。我国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仍面临着严重威胁,继续加强湿地保护十分必要。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共同责任,湿地生态系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已在全球形成了广泛共识。2011年11月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作出决议:从2013年开始继续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有关内容,并重点关注面积不小于1公顷的有机土壤湿地,缔约国要对“湿地排水和还湿”引起的温室气体源的排放和汇的清除方面的原因进行说明。占全球陆地总面积6%的湿地储存了约77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在当前工业减排仍将持续面临较高难度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湿地的间接减排功能,加强我国湿地保护,提升固碳能力,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拓展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履行湿地公约、增强国家

软实力的需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均提出要保护好湿地,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是实现全国湿地保护中期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优先加大对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和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认真履行湿地公约国际义务,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期目标,努力改善全国湿地生态状况,增强我国软实力。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2.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保护湿地资源、建设生态文明、12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重要生态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为突破口,以强化湿地保护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大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全面提升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2.2规划原则

一是落实目标,分步实施。根据最新的湿地资源调查数据以及湿地保护的发展形势,以“十一五”已经实施的湿地保护工程为基础,对《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阶段目标进行全面落实,有步骤地分步实施。

二是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区域为单元,根据我国湿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合理布局,同时,衔接国家、各部门已经批准实施的其他相关规划,协调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保护优先。在充分考虑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布设建设项目,因地制宜,保护优先,加强湿地区生态系统以及保护网络系统的整体保护,突出保护和治理的整体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

四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建设内容上,要改变前期实施

的湿地工程项目中措施单

一、注重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情况,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建立保护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污染、防治有害生物等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综合治理。

五是强化管理,试点带动。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和协调,尤其要加强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和法规、政策研究,同时,选择合适的湿地区开展湿地合理利用、社区共管、替代生计等试点示范。

2.3规划目标

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期阶段目标,根据我国湿地资源以及保护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强湿地保护、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和能力建设等内容,使我国的湿地保护迈上一个新台阶,全面遏制我国湿地生态与环境下降的趋势,使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得到初步恢复,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

络。

——开展围垦湿地退还、湿地补水、污染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生物防治、栖息地恢复等湿地综合治理工程,恢复、修复湿地11.65万公顷,初步扭转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重要湿地区生态功能退化的趋势。

——实施一批农牧渔综合利用示范区项目、红树林合理利用示范项目及湿地合理利用社区扶持项目,使我国湿地资源逐步走上合理利用轨道。

——重点加强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湿地保护能力建设,加强湿地调查监测、宣传教育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使我国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4重点区域

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建设布局和“十二五”期间主要建设内容,有针对性明确不同区域湿地保护与建设重点。

2.4.1东北湿地区

重点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农业开发区域,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及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示范,提供东北平原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模式。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呼伦贝尔草原,加强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和草本沼泽的保护,建立和完善区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加强该地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在农田与湿地交错区实施农区湿地污染物源头控制、农区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农区湿地可持续利用工程。

2.4.2黄河中下游湿地区

重点加强黄河干流水资源的管理及中游地区的湿地保护,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尝试性开展湿地恢复示范,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尤其是京津生态圈湿地水资源和华北平原湖泊湿地的保护,缓解该地区农业及城市饮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同时,实施农区湿地污染物源头控制、湿地可持续利用工程示范工程。

2.4.3长江中下游湿地区

重点通过退田还湖、还泽、还滩、还林草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湿地生态状况,充分保证该区域湿地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发挥。在长江中下游湖泊群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在水质污染严重的湖泊开展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的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尤其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水鸟栖息地建设,实施迁徙鸟类网络保护工程,使该区域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实施农区湿地污染物源头控制、湿地可持续利用工程示范工程。

2.4.4滨海湿地区

重点是对河口湿地和鸟类迁徙重要驿站进行保护,逐步恢复我国的红树林湿地资源。评估油气田开采、盐田和农业开发对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湿地的潜在影响和威胁,加强该区域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立具有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增值的湿地开发利用示范区,对退化海岸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

2.4.5东南和南部湿地区

重点加强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在河流源头区域和重要湿地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湿地植被保护和恢复工程、农区和工业区湿地污染物源头控制。

2.4.6云贵高原湿地区

重点加强典型高原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以及流域综合管理,注重国际河流流域湿地保护,开展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高原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建设力度,在人为活动干扰较大的湿地进行生态恢复、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对高原富营养化湖泊进行综合治理。

2.4.7西北干旱半干旱湿地区

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水资源的管理与协调,采取保护和恢复措施缓解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湿地环境恶化、湿地面积萎缩甚至消失的趋势。重点恢复塔里木河、黑河下游和银川黄河周边湿地,在荒漠湿地区建立湿地保护与荒漠化治理相结合的示范工程,通过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遏制湿地周边区域土地退化特别是沙漠化趋势,改善湿地生

态与环境,保证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2.4.8青藏高原湿地区

重点通过加强保护区建设及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湿地,尤其是江河源头地区的重要湿地,发挥该地区湿地的重要储水功能,使高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得以栖息繁衍。重点在三江源头、青海湖和若尔盖沼泽地区进行湿地保护和生态示范建设。

2.5主要任务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涉及湿地保护体系、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可持续利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

2.5.1湿地保护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国应形成较完善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对目前湿地生态保持较好、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的湿地,主要以保护为主,避免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湿地自然保护区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和湿地珍稀动植物物种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十二五”期间规划对“十一五”期间规划未建项目、投入不足项目进行续建,并将“十一五”期间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一并纳入规划建设,共有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42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4个,国际与国家重要湿地区域范围内的地方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11个,其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3个。位于非国际与国家重要湿地区域范围的市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保护小区暂不考虑纳入本次规划范围。

——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结合体。国家湿地公园有着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在湿地公园的保育区实施与自然保护区同样的保护管理方式。“十二五”期间,规划对已建145处国家湿地公园中用于湿地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公益性部分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建设,选择5处自然湿地规模较大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的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进行建设试点,规划建设项目计150个。

——为了抢救性保护我国湿地区域内的野生稻等野生植物资源,在“十一五”基础上新建14个野生稻等野生植物保护小区。

2.5.2重要生态功能区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

“十二五”期间,分沼泽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滨海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四种类型,选择各类型中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生态退化严重的国家重要湿地或者二级流域湿地区域,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生态补水、围垦湿地的退还,污染排放管理、适度限制湿地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活动,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对特别敏感和具有特殊价值的重要地区进行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控等建设内容。规划恢复与综合治理各类湿地11.65万公顷,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9.28万公顷,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2.03万公顷,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治0.34万公顷,共涉及项目110个。

——沼泽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针对我国的沼泽湿地面临的 21

围垦、生态缺水、环境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威胁,规划开展重要沼泽湿地的恢复与综合治理示范。选取我国沼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松嫩平原沼泽湿地、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等4个区域开展沼泽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23300公顷。主要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湿、植被恢复、栖息地改善、面源污染防控、污染治理等综合措施,扩大沼泽湿地规模,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16300公顷,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7000公顷。

——近海与海岸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近海与海岸湿地既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地区,又是经济活动最强、受人类干扰和威胁最大的区域。规划期内,选取我国最为典型的黄河三角洲、辽河三角洲、长江河口、闽江口湿地以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红树林集中分布区共5个区域开展近海与海岸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工程28130公顷。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20630公顷,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6300公顷,外来入侵物种防治1200公顷。

——湖泊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针对我国湖泊湿地的水污染、富营养化、泥沙淤积、外来物种入侵、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规划选取鄱阳湖区、洞庭湖区、太湖、洪湖、巢湖、达赉湖、滇池、草海、三峡库区9个区域开展湖泊湿地恢复的示范工程23570公顷。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综合治理15870公顷,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5500公顷,外来入侵物种防治2200公顷。

——河流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针对河流湿地面临的污染加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滩涂围垦等威胁,规划选取生态脆弱、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黄河河套平原湿地、黑河流域湿地、塔里木河流域湿地、阿尔泰山两河源区湿地、伊犁及周边区湿地、丹江口库区及汉水上游湿地、黄河中游地区湿地、京津及周边水源区等8个湿地区域开展河流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41500公顷。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40000公顷,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1500公顷。

2.5.3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

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湿地保护的根本目的,通过规划一系列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示范项目,以建立不同类型湿地开发和资源合理利用成功模式,为我国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规划“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农牧渔一体化综合利用示范区22项,总面积3.6万公顷;在红树林湿地资源较多的广西和海南开展红树林合理利用示范基地项目3项;在新疆、云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20处湿地合理利用社区扶持项目。

2.5.4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对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科技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有关机构的能力建设,完善我国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宣教培训体系。

——湿地调查监测。主要内容包括继续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开展国家与省级湿地监测中心建设工程,建立国际、国家重要湿地、国家级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点为构架的湿地调查监测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湿地监测网络,开展湿地的长期监测,24

同时加强滨海、城市、主要农区的湿地监测和评价。统一管理,实行数据共享。

——宣传教育。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区域性湿地宣教中心,建立专业的湿地保护宣教队伍,改善和丰富宣教内容和手段等;

——科技支撑。加大现有科研机构的设备,改善科研条件和提高能力水平,建立湿地野外研究基地,强化开放的科研交流平台的建设,开展湿地重点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3.1湿地保护工程 3.1.1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抢救性保护湿地最有效的措施。按照国务院“采取积极措施在适宜地区抓紧建立一批各种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对那些生态地位重要或受到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更要果断地划定保护区域,实施严格有效的保护”的要求,25

“十二五”期间需要对已建的428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工程建设,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4个,国际与国家重要湿地区域范围内的地方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11个,其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3个。其中,“十一五”已经实施的续建项目94项,新建项目334项。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管理工程

——保护管理站点:基层保护管理站(点)的办公、生活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野外保护设施:保护标示碑(桩、牌)、保护围栏、观察监测平台、野生动植物救护设施设备等;

——巡护设施设备:巡护道、巡护车辆和船只、公安设备、通讯设备等;

——防火设施设备:了望塔、防火道、防火车辆及器材等; ——管理计划编制。(2)宣教工程

包括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和野外宣教站(点)基础设施、标本陈列设施设备、电教设施、宣传牌、宣传栏、宣传材料制作等。

(3)科研监测工程

包括本底资源调查设备、监测样点设置及监测设施设备、简易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科研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国际重要湿地要强化对外(国内、国际)交流能力建设。

(4)基础设施工程

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配套生活设施、局部道路建设等。

(5)湿地恢复与治理工程

将自然保护区需要实施的小规模湿地恢复与治理工程一并纳入保护区建设内容,主要采取植被恢复、栖息地修复、水资源调配、退耕(养、牧)还湿等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湿地恢复与治理。

3.1.2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十二五”期间,将已经批建的145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纳入到国家湿地保护工程范围,同时,选择27

个自然湿地规模较大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纳入保护工程试点(附表1-2)。根据《全国湿地公园发展规划(2011—2030年)》,“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21处,其公益性项目建设参照已批建的国家湿地公园统一纳入国家湿地保护工程范围。湿地公园的保护工程措施主要布局于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科普宣教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保护管理工程

——保护管理站点:湿地公园基层保护管理站(点)的办公、生活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保护设施:保护围栏(网)、保育区界碑(桩)、野生动植物救护设施设备等;

——巡护设施设备:巡护道路、巡护车辆和船只等。(2)湿地恢复工程

包括退耕(牧、渔)还湿、湿地植被恢复、水鸟栖息地恢复、水资源调配等综合治理工程。

(3)科研监测工程:科研监测野外站点建设;科研监测设

施设备,包括水文水质监测仪器设备、生物调查监测设备、科研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和科研监测数据分析设备。

(4)科普宣教工程:包括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宣教中心基础设施、标本陈列设施设备、解说设备、电教设施、宣传牌、宣传栏、宣传材料制作等。

3.1.3野生稻等野生植物保护小区建设

为了抢救性保护我国湿地的野生稻等野生植物资源,“十二五”期间继续在“十一五”野生稻保护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建立14处野生稻等野生植物保护小区,保护小块重要生境湿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征地,清除杂物,建立隔离带,道路建设,建设标本室、科普宣传教育室,设永久性界碑、永久性标牌、铁丝网围栏、宣传牌,购置相关仪器设备等。

3.2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 3.2.1沼泽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

目前,我国的沼泽湿地主要面临着围垦、缺水、环境污染、29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沼泽湿地的恢复与综合治理主要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湿、植被恢复、栖息地改善、污染综合治理等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鸟类栖息地恢复措施。规划期内,选取我国沼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松嫩平原沼泽湿地、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开展沼泽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作。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退耕还湿、恢复植被、水位控制、改善鸟类栖息地等措施,其中营造丹顶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等珍稀水鸟栖息地3000公顷,恢复与综合治理沼泽湿地面积3000公顷。

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恢复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国家重要湿地开展湿地植被恢复、栖息地重建与改造、河道疏通、建设缓坡水塘及护堤等措施,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规划期内在大兴安岭地区恢复森林沼泽湿地生态系统4800公顷,营造、优化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水鸟栖息地1500公顷。

松嫩平原沼泽湿地恢复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湿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植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移民、退耕还湿(沼)、栖息地恢复与改造、河道疏通等措施。规划期内恢复沼泽湿地生态系统3000公顷,营造与优化丹顶鹤、东方白鹳、白鹤栖息地2500公顷。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填埋自然沟蚀、湿地植被恢复、填堵排水沟、恢复河曲和天然湖泊水位、湿地固体有害物清理、人工促进草地恢复等措施。规划期内恢复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5500公顷。

3.2.2近海与海岸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

我国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近海与海岸湿地位于全球候鸟迁徙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重要的鱼类洄游廊道,同时还是我国经济活动最强、受人类干扰和威胁最大的区域。规划期内选取我国最为典型的长江、黄河、辽河、闽江等主要河口湿地区,作为近海与海岸湿地的恢复区,这些区域同时

也是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区以及红树林的集中分布区。

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引水河道综合疏浚和整治、提水泵站建设、闸站、引水渠修建、堤坝修筑和维护等生态补水工程建设,入海河口污染综合治理、芦苇沼泽湿地恢复、退养还湿、栖息地改善等。规划期内,在黄河三角洲恢复湿地生态系统4500公顷,营造和优化鸟类栖息地3500公顷,防治外来入侵物种200公顷。

辽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针对油田开展清除被污染的土壤、清除建筑物、填充物,平整地面,井口封存,在恢复的井场上进行湿地植被恢复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等。规划期内,在辽河三角洲恢复湿地生态系统4000公顷。

长江口湿地恢复工程主要实施互花米草生态控制工程,包括新建围堤、涵闸,互花米草清除等。在规划期内,恢复湿地生态系统2000公顷,营造和优化鸟类栖息地500公顷,防治互花米草600公顷。

闽江口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控制互花米草等有

害生物的生长和蔓延,优化黑嘴鸥、凤头燕鸥栖息地。规划期内,在闽江口恢复湿地生态系统300公顷,防治外来入侵物种400公顷。

热带、亚热带沿海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苗木基地建设、人工促进自然恢复、人工营造红树林等。规划恢复红树林湿地10130公顷,恢复滨海水鸟栖息地2000公顷。

3.2.3湖泊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

我国的湖泊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有水污染、富营养化、泥沙淤积、外来物种入侵、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由于我国湖泊湿地众多,规划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湖泊湿地开展湖泊湿地恢复的示范工程建设。

鄱阳湖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退田还湖、湿地植被恢复、水鸟越冬栖息地改造等。规划期内,在鄱阳湖及周边重要湿地区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2520公顷,恢复和营造栖息地2000公顷。

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退田还湖、生态移

民、水鸟越冬栖息地改造、麋鹿栖息地营造、外来入侵物种控制等。规划期内,在该区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2400公顷,恢复和营造鸟类和麋鹿栖息地3500公顷,防治外来入侵物种100公顷。

太湖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退养还湿、沟渠利用、生态驳岸建设,湖滨水生植被恢复(包括封滩育草、人工辅助自然恢复、沿岸带芦苇等植物恢复)。规划期内,在太湖恢复湿地生态系统2750公顷。

洪湖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生物控制净化水质,控制船舶对湖区的污染以及控制湖区养殖数量和面积,控制以水花生为主要代表的外来物种。规划期内,在洪湖开展污染防控与治理1400公顷,防治外来入侵物种500公顷。

巢湖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湿地修复、退耕还湖等。规划期内,在巢湖恢复湿地生态系统1000公顷。

达赉湖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合理调配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规划期内,恢复湿地生态系统1000公顷。

滇池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湖滨湿地和河口湿地恢复,面山生态恢复、大薸和凤眼莲防治,以及保护设施建设。规划期内,在该区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1300公顷,防治外来入侵物种1500公顷。

草海湿地恢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有害生物防治、汇水区退耕还林、面源污染防治等。规划期内,在该区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1000公顷、防治外来入侵物种100公顷。

三峡库区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消落带进行污染治理,开展湿地植被恢复、水生植物、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规划期内,在该区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2500公顷。

3.2.4河流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

我国河流湿地面临着污染加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垦、水电过度开发等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本规划选取生态脆弱、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河流湿地区作为开展河流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的示范区域。

黄河河套平原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清淤、水质净

化、退耕还湿、消除污染源、栖息地恢复与改善、合理利用水资源等。规划期内,在该区域的内蒙古乌梁素海、包头黄河湿地,宁夏银川、中宁、永宁黄河湿地,甘肃兰州城区黄河湿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6300公顷。

黑河流域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围栏建设、水鸟栖息地改善、退耕还泽、河道疏浚及围堰蓄水等。规划期内,在青海祁连、甘肃张掖的黑河干、支流沿岸恢复湿地生态系统3300公顷。

塔里木河及周边湿地恢复工程,包括上游巴音布鲁克湿地恢复工程、博斯腾湖湿地恢复工程、塔里木河及孔雀河下游沼泽地恢复工程等。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补水、湿地保护、围栏建设、富营养化治理、盐碱地治理、面源污染防控等。规划期内,在该流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6100公顷。

阿尔泰山两河源区湿地恢复工程,该区域包括可可塔勒湿地、乌伦古河湿地(含大、小青河)、乌勒昆乌拉斯图河湿地、布尔津托洪台湿地等,是一个多类型湿地生态系统,也是西部迁

徙候鸟的停歇地和繁殖地,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农业开发对湿地的影响较大,急需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恢复工程包括湿地植被恢复、生态补水、河道治理工程、水源地植被建设、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规划期内,在该流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4700公顷。

伊犁及周边地区(赛里木湖)湿地恢复工程,目前该区域湿地面积逐年缩减,湿地功能遭到破坏。恢复工程需要进行湿地植被封育、人工恢复,通过河道治理、建设水位调节坝、控制闸等措施恢复湿地面积,加大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湿地保护的能力建设。同时要在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赛里木湖等重要湿地开展退牧还草、实施生态移民、加大湿地生态恢复措施。从整体环境上保护湿地生态与环境。规划期内拟通过以上措施,恢复和治理湿地生态系统7600公顷。

丹江口库区及汉水上游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退田(养)还湖(沼、滩)、退化栖息地改造、种植湿地植物、库区生态缓冲带建设、河流清淤、水源林建设、生态种植示范等。

规划期内,在该区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3400公顷。

黄河中游地区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封滩育草(林)、生物围栏、植树造林、水生植物种植、退耕还滩等。规划期内,在河南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孟州、陕西渭河等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6100公顷,恢复和营造鸟类栖息地1500公顷。

根据京津地区的水源补给范围,从流域层次上划分的京津及周边水源地区湿地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除秦皇岛、邢台市大部、唐山市大部、沧州大部及衡水市南部地区以外的所有地区。京津及周边地区水源区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湿地植被恢复、综合环境整治、生态补水、河道综合疏浚和整治。规划期内,在北京的门头沟、通州、顺义、怀柔、延庆,河北的坝上、衡水湖等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2500公顷。

以上涉及到生态补水的项目,由水利部根据职责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

3.3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

3.3.1建立农牧渔一体化综合利用示范区

在重要湿地周边和浅滩区农牧渔业利用强度大,不适宜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发展立体高效生态农业,建立农牧渔一体化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强农区湿地综合管理,合理开发湿地资源,采取生态清淤、植被恢复、增殖放流、人工鱼礁、饲草料种植、配方施肥等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健康种植、养殖模式,实现农区湿地可持续性利用。“十二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建设22个农牧渔一体化综合利用示范区项目,总面积3.6万公顷。

3.3.2红树林合理利用示范基地

红树林素有海中森林之称,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海岸带独有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湿地资源,必须坚持养护为主、适度开发、坚持发展的保护方针,探索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途径,这样才能使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广西北海市东海岸、福建漳江口和海南东寨港的红树林湿地资源丰富、景观优美,靠近市区,且已经初步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规划在北海市、漳江口与海南东寨港建立红树林合理利用示范基地和全国红树林生态利用示范区,开展以红树林生态旅游、立体养殖为主的合理利用示范工程,可以由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为其他地区红树林合理利用提供示范作用。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观鸟设施建设、科教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等。

规划在广西合浦建立我国和全球“红树林地埋式水体自动更新管网生态养殖”示范工程与人才培训基地,培育红树林海洋生态产业,培养自觉保护与发展红树林社会意识的重要技术。建设内容包括20公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养殖3个以上高附加值的品种。

3.3.3湿地合理利用社区扶持

在一些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及周边社会经济对湿地资源依赖较重,规划在新疆、青海、宁夏、云南、江西等地

开展20处湿地合理利用社区扶持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湿地利用的技术培训、湿地合理利用项目的推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3.4能力建设

3.4.1湿地调查监测体系

——完成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重要湿地专项调查。2008年已经启动了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到2010年,已经进行了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江苏、广东、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湖南、宁夏、重庆、西藏、福建15省(区、市)的湿地调查。“十二五”期间,将在头两年完成其余省(区、市)湿地调查工作,并在2013年完成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数据汇总、分析和成果发布工作,构建全国湿地调查信息管理系统,重新确定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区划定界工作。同时,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纳入到湿地保护管理的常态化定期调查监测轨道,适时启动下一次的全国性调查和国家重要湿地、湿地水鸟、41

泥炭地等专项调查。

——加强国家层次湿地资源监测能力的建设。主要依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建立湿地监测中心,构建全国湿地资源监测体系,配备必要的监测、通讯与信息处理设备,建立湿地资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资源数据准确、及时、全面。

——加强省级湿地监测能力建设。推进省级湿地监测中心建设,作为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主要支撑机构。省级湿地监测中心可以依托现有省级林业调查规划部门的技术力量、人员进行组建。充实、配备必要的调查、监测、通讯与信息处理设备,建立湿地资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重要湿地监测能力建设。在海南东寨港、黑龙江三江、江西鄱阳湖、青海青海湖、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湖南东洞庭湖、上海崇明东滩、大连斑海豹、江苏大丰麋鹿、内蒙古达赉湖、广东湛江红树林、黑龙江洪河、广东惠东港口、内蒙古鄂尔多斯、广西山口红树林、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黑龙江兴凯湖、江苏盐城、辽宁双台河口、云南大山包、碧塔海、纳帕海、拉市海、42

青海鄂陵湖、扎陵湖、西藏麦地卡、玛旁雍错、四川若尔盖、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广东海丰、湖北洪湖、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广西北仑河口、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黑龙江七星河、黑龙江南翁河、黑龙江珍宝岛、甘肃尕海则岔40处国际重要湿地,加强湿地监测能力,购置仪器设备,加强人员培训。

——湿地专项监测网络建设。一是开展湿地鸟类的专项监测,重点开展“东亚—澳洲涉禽迁徙网络”、“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国际人与生物圈”等国际迁徙保护网络湿地的监测,对这些湿地进行统一的监测布点。二是开展湿地公园专项监测,重点对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生态与环境监测和评估。三是加强对湿地水生生物专项监测,规划在全国统一布点,建设200个以湿地鱼类等水生生物监测为主的野外观测站,初步形成覆盖全国湿地水生生物监测网络。四是开展近海与海岸湿地专项监测,以近海与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布设监测网点。

3.4.2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湿地宣教中心建设。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

园的自然和宣教资源,统筹全国湿地宣教中心发展,合理布局湿地宣教中心,建设和完善湿地宣教中心基础设施。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在青藏高原的青海湖、黄土高原的宁夏银川黄河湿地、北京翠湖、上海崇明岛、江西鄱阳湖、黑龙江三江平原、重庆长江三峡、江苏太湖、山东黄河三角洲、浙江西溪湿地10个地点,新建或加强已建湿地宣教培训中心或湿地博物馆,将其发展为区域性湿地培训基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仪器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加强这些地点的宣教培训能力,并为全国其它地区湿地宣传教育提供服务。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的宣教设施设备建设,逐步建成面向公众开放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建立专业的湿地保护宣教队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推进湿地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开展湿地宣教人员在职培训工作,计划每年培训1000人次,主要培训内容为湿地保护与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信息系统、社区发展等;加强国内各部门间湿地宣教人员的培训交流工作,特别是要加强湿

地保护宣教工作先进单位对相对薄弱单位的帮扶作用。定期举办全国性湿地宣教培训交流工作会议,湿地保护国际研讨会,组织相关考察活动;有计划地推荐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培养湿地保护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改善和丰富宣教内容和手段。组织制作一系列科学性、普及性、针对性较强的湿地保护专题节目,内容覆盖湿地功能、价值、动植物、类型、威胁、保护行动等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湿地网络资源,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湿地保护宣教网络体系,充实和完善“湿地中国”等湿地网站内容;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用于科学普及、基础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的书籍和教材,广泛普及湿地保护科学知识,重要湿地区编制湿地保护乡土教材。

3.4.3科技支撑体系

——加强湿地研究能力建设。加强现有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东北湿地研究中心、干旱区湿地研究中心、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心、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各省级湿地办、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和湿地自然保护区

的能力建设,购置仪器设施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各级开展湿地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科研楼、实验室科研仪器、野外调查设备、标本制作与保存设备、湿地生物种质基因库等。

——建立湿地野外研究基地。分不同区域和湿地类型选择6个典型湿地建立野外研究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的配备建设,争取达到国际水平,使湿地野外研究基地能够完成大型的科研课题。

——开展湿地重点科学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科技攻关,主要开展湿地与气候变化、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与水资源安全、大型水利工程与湿地关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总结湖泊、河流、滨海、沼泽各类湿地保护与恢复模式,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体系功能分区及各区管理等问题。

——强化开放的科研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大平台设备建设及培养引进科研人员,促进野外研究基地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

交流。

3.5湿地生态效益补偿

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应尽早研究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2010年建立的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属于加强湿地保护能力的补助资金。“十二五”期间应加大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力度,重点在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开展生态补偿,并逐步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纳入补偿范围,在加强政府投入的同时,应把保护性补偿和限制发展机会补偿作为重点,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加大湿地保护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长效机制。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4.1投资估算 4.1.1估算原则

(1)本着公益性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经营性项目与市场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湿地保护与恢复资金渠道。规划投资由中

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建设单位自筹三个渠道共同承担。可持续利用和能力建设中涉及到建设单位自筹部分不纳入规划总投资。用于自然保护区和各级地方政府湿地保护、科研、宣教等方面的事业费也不纳入规划总投资。

(2)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国家层面上需要开展的调查、监测、科研、信息、宣教、培训、国际合作和履约等活动和设施设备由中央投入,地方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主要以地方投入为主。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内的地方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非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内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稻等野生植物保护小区等保护工程建设,以及重点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建设,由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相结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比例,西部地区(含享受西部政策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4:6。

——为避免重复投资,林业系统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项目,不纳入本规划投资估算范畴,所需建设资金转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安排。

——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内的地方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稻等野生植物保护小区的保护工程建设,以及重点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建设,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比例为4:6。

——非国际重要湿地、非国家重要湿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从现有项目库中筛选约30%的项目进行示范性湿地保护工程建设,投资测算的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比例为4:6。筛选原则第一要突出重点,选择一些对国家和区域有重要影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示范;第二是要考虑各种湿地类型,选择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的湿地开展项目示范;第三是要从布局上统筹考虑,对湿地保护区划的“八大”分区都要涉及;第四是为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管理和监测评估,要在组织机构健全和人员配备齐全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示范。

(4)湿地合理利用项目主要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给予

20%的经费补助。

(5)对国家已经单独批准的与湿地保护有关的区域规划或专项规划,本规划只列出其项目规模,不再进行投资安排。西藏的麦地卡湿地、班公错湿地、马泉河流域湿地、玛旁雍错、然乌湖、洞错、扎日南木错、昂拉错-马尔下错、桑桑湿地自然保护区9个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已经纳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投资预算,本规划中不再做投资预算。考虑到生态补水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规划中的水资源配置、调度及生态补水等以水利措施为主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相关内容纳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中一并体现,不列入投资估算范畴。

(6)《规划》建设项目资金估算是实际安排资金的参考,在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基本建设程序对项目实行单报单批。

4.1.2估算依据和指标

规划的投资估算主要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可行性

篇2: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发展规划司

2011年02月10日 17:46

(国家档案局2011年1月14日印发)

“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广大档案工作者积极进取,团结奋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国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出“三个体系”建设工作方针并积极贯彻实施;重视立法、加强执法、认真普法,档案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各级档案部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档案利用服务成果显著;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电子文件的规范化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探索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新机制,依法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企业档案工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得到新提升;开展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逐步落到实处;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培训档案干部,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档案外事活动,对外交流继续保持活跃;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档案宣传工作硕果累累;实施绩效评估机制,完成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到“十一五”末,全国共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3154个;各级各类档案馆4077个,比“十五”末增长2%。馆藏档案39264万卷(件),比“十五”末增长39.9%。各级各类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3000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8100万卷(件、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总面积473.3万平方米,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接待利用者450万人次,公开出版编研资料5050种、104000万字。档案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档案事业取得的成绩,为“十二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档案事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投入不足,档案基础设施薄弱;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有待加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档案人才结构和干部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求。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档案事业才能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为了完成新形势赋予档案工作的新任务,特制定“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按照“确保档案安全,加快业务创新,狠抓基础建设,激发队伍活力”的工作要求,通过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主要目标

建立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体制与机制,充分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服务各项建设事业、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构建法制统一、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体系,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进一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在确保完成中央投资中西部地区1209个县建成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的档案馆的前提下,推动各地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有极大的改善;

——进一步丰富并优化各级档案馆馆藏,确保应进馆的档案依法接收进馆,逐步实现馆藏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

——强化“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专项经费”落实力度,确保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加快数字档案馆及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完成国家数字档案馆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对电子档案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

——加快档案整理鉴定的进度,依法开放应开放的档案,利用先进技术,为社会各界提供快捷、便利的档案利用服务;

——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高档案的容灾及灾备能力,确保档案安全;

——加强档案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提高档案工作为国家科学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档案法制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加强档案法律制度建设,完善以《档案法》为核心、符合我国国情并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科学、缜密、配套的档案法规体系。做好档案“六五”普法工作。健全档案法制机构,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完善档案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档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后续监管。

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改草案的工作进度,出台《档案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做好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馆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相关准备工作。

制修订《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档案异地备份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企业档案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档案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档案鉴定办法》等。

(二)档案信息化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强以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根据电子文件管理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功能要求,配备和开发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数字档案信息发布利用系统等;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接收、重要数字信息采集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制定文书类档案长期保存格式标准,研发文书类档案长期保存格式产品和转化工具并组织试点和示范;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搞好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落实电子文件的异质、异地备份制度。各级国家档案馆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有条件的要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并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三)档案馆工作。加强档案馆库建设,新建中央档案馆三号库、中央档案馆城区利用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辽宁、上海、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西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的档案馆;完成中央投资的1209个中西部县级档案馆建设项目;着力推动地市级档案馆建设,基本实现副省级市以上国家档案馆面积达标,消除各级国家档案馆中“无库馆”、“危房馆”现象。加强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各级国家档案馆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档案资源整合。搞好县(市)级档案馆测评工作,为建设文明城市服务。依法及时接收应进馆的全部档案,加大档案收集、征集力度,加快对散存在民间及境外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征集步伐,尽快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为档案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档案资源支撑。

加快馆藏档案副本的制作步伐,保护档案原件,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各级各类档案馆对重要档案实行异地备份,普遍开展档案数字化,建立健全档案信息数据安全保密管理体制,设立档案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和档案信息预警恢复备份系统,确保网络安全连接和信息安全传输,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安装入侵报警、电视监控、防盗屏障、周界报警等设施设备,确保档案数据及档案网络设备设施安全。完成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加强档案鉴定工作,依法加大档案的开放力度,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拓展档案利用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和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炼档案信息产品,出版档案史料汇编,使“死档案”变成“活资料”,努力把“档案馆”建成具有特色的“思想库”。通过网络平台和媒体发布档案信息,档案利用工作向基层延伸,逐步开展远程共享服务。全面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四)机关、团体档案工作。全面完成各级机关、团体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要切实把反映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反映本单位基本职能和涉及公民、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加强各级机关依法移交档案进馆的指导与监督,做到电子目录、全文数据与纸质档案同步进馆。按照有关规定,在试点基础上推动机关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加强对在办公区域相对集中的机关事业单位建立“文件(档案)管理中心”的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专业档案资源体系规划。

(五)企业档案工作。贯彻《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开展国有企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进一步推进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联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以多种形式和渠道督促、引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广泛开展。鼓励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档案工作、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档案管理模式。

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基础性法规制度。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国家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参与政府投资条例等法规的修改,细化档案管理要求。逐步理顺不同行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业务标准规范不一致现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抓重点项目,扶持薄弱行业,关注新领域、新类型项目,提升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水平,促进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档案工作均衡发展。

(六)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以实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为中心,加强乡镇和行政村两级档案室建设,加强土地、林改、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以及能让农民致富的科技档案、经济档案等的收集、保管。加强涉农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国90%左右的农村地区实现网络、光盘、纸张等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其中,确保东部省份有80%左右、中部省份有60%左右、西部省份有40%左右的乡镇和村,实现网络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查阅到党和政府的公开文件和档案信息,促进农村村务公开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全国推广100—15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经验和做法。改善乡镇和村级档案的保管和管理条件,推动各级财政和社会其他资金向农村基层档案工作倾斜,为1万个以上的行政村和农村社区更换规范的档案柜和其他档案装具。

(七)档案科技工作。从档案事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出发,适应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完善档案科技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以项目管理带动档案科研工作。切实加强档案科技工作规划,组织引导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档案科技项目研究,解决关系档案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开展档案管理模式创新与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档案安全保障能力研究、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策略研究、档案保护与修复技术设备研制等。加大档案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力度,促进科技与档案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

(八)档案人才工作。继续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档案专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档案人才制度环境。在各级党校、干部学院培训档案工作分管领导和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运用网络、光盘等形式,远程培训档案人员;在高等院校定向培养档案工作高级专门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依法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把档案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切实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档案工作有序开展,推动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二)开展档案督查活动。为落实档案工作的各项重大战略部署,促进依法行政和提高政府执行力,保证政令畅通,每年对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开展档案专项督查,通过档案督查工作,切实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的安全,确保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档案学术理论研究,发挥档案学术团体优势和专家作用,扎实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促进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加强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成果共享力度。

篇3:全国兽医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兽医事业发展, 加强对兽医工作的领导;各级兽医部门坚持改革创新, 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国兽医工作者奋力拼搏, 辛勤工作, 我国兽医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兽医法规体系和机构队伍不断健全。及时修订《动物防疫法》, 制定《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颁布实施《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初步建立起以《动物防疫法》为核心、基本适应兽医工作发展需要的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省、市、县三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三类工作机构建立健全, 基层动物防疫公共服务机构普遍健全, 按照乡镇或者区域设置乡镇畜牧兽医站3.4万多个。新型兽医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全面实施, 执业兽医资格准入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官方兽医培训全面开展, 官方兽医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兽医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取得突破。

兽医事业发展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国家实施《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累计投入资金83.8亿元 (其中:中央投资64.3亿元, 地方投资19.5亿元) , 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中央、省、县、乡四级防疫网络, 初步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监察、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系统。同时, 中央出台动物防疫强制免疫补助、强制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154亿元, 各地财政每年落实工作经费约60亿元, 保证了动物防疫措施的有效落实。

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动物疫病防控方针、基本原则、综合防控措施不断完善。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 通过无牛瘟状态国际认可, 顺利推进无牛肺疫认可, 基本消灭马鼻疽、马传贫, 成功堵截疯牛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于国门之外, 家畜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建国以来最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海南免疫无口蹄疫区建成, 广州亚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成并得到国际认可。

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水平逐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生猪全面实施检疫。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生猪耳标佩戴率达70%。兽药产业迅速发展, 审批管理不断规范, 兽药监管日趋严格, 兽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提高到92.7%, 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9%以上。

兽医科技进步显著。兽医科研机构功能齐全, 科技决策和咨询机制逐步完善。动物疫病国家参考实验室、各级各类兽医专业实验室分工协作的实验室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兽医专家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领军人才成长迅速。高新技术快速发展, 多个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相继研制成功, 其中禽流感疫苗研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84项, 取得发明专利154项, 兽医领域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成功恢复我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合法权益, 我OIE代表当选OIE亚太区委员会副主席,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被指定为OIE参考实验室。与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世界银行 (WB) 在华兽医项目合作日益深入。推动国际社会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交流与合作机制, 积极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在国际兽医领域话语权明显增强, 在区域兽医合作中逐步发挥引领作用。

兽医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有力地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消费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发展环境

综合内外部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兽医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全面把握兽医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任务, 全面调动兽医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充分释放兽医事业发展的强劲活力, 实现兽医事业全面发展。

(一) 外部环境

综合国力增强将为加强兽医公共服务提供坚强保障, 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将为动物疫病防控和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利条件, 全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将为

改进和支持兽医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我国兽医工作全面纳入世界兽医体系将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国际舞台。同时, 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动物产品消费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畜禽小规模养殖占比高、动物和动物产品大流通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 国际社会以动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兽医工作新理念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统筹国际和国内对兽医工作的要求,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加快形成有利于兽医事业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 内部环境

多年的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兽医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兽医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基础,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兽医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 兽医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兽医管理机制尚需完善, 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兽医工作公共财政投入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兽医科技进步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 动物疫病防控机制有待转变,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制有待完善, 兽药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有待提升。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 统筹当前和长远兽医事业发展需要, 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充分调动有利于兽医事业全面发展的内部因素。

第二章“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十二五”期间兽医事业发展,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 着力推动实现重点疫病从有效控制到逐步根除的质的跨越, 着力推动实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 着力推动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兽医制度, 进一步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和基础保障等方面夯实兽医工作基础, 加快兽医工作方式转变, 促进兽医事业科学发展, 确保动物产品生产供应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按照确保畜产品生产供应安全、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以及到2020年实现重点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向逐步消灭质的转变目标的要求,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 “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基本目标是:兽医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兽医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动物疫病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 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 消灭马鼻疽等1~2种动物疫病, 努力实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临床无病, 祖代以上鸡场、原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达到净化标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明显提升, 兽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管能力显著增强, 兽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 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兽医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兽医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兽医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靠科学, 不断提高兽医工作科学技术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兽医事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有效防治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必须进一步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解决制约兽医事业发展的各种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兽医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创新兽医工作理念, 进一步健全兽医机构,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兽医事业发展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毫不动摇地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兽医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制化。

--坚持预防为主, 牢牢把握兽医工作主动权。“预防为主”始终是兽医工作方针, 必须围绕这一方针,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 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监测预警机制, 提高全社会防治动物疫病、监督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 有效提高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篇4: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发展规划司

近日,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规划》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一是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包括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二是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包括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三是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包括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四是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包括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五是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包括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篇5: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发展规划司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

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

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继续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在农村地区的融合。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研发和推广基本农田整理、复垦和耕地质量监管保护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农业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1.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2.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设施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地区,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

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努力推进农业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变量作业、导航、决策模型等精准农业技术的研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无线测控终端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制,对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实现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对各种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中试、熟化与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发以土地权属管理为基础,集土地经营、农业生产和职工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场经营土地的精确管理。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

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四)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1.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耕地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为科学管理,提升地力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网络,建立一批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推进养殖水面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实现对渔船的实时、可视化监管。建立国家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监控中心,监控与指导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协调注册登记、违章处罚、事故处理、保险缴纳等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

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农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农业违法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5.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农业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

(五)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1.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部、省、地市、县、乡、村六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网络,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依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各级、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服务团队,增强服务效果。规范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继续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3.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主导,非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的信息服务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建立农业信息市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四、行业重点与区域布局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先导区

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区

主要包括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产量过百亿斤的市,44个棉花、油料、糖料、水果、天然橡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优势区域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大力推动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攻坚区

主要包括西部偏远山区、牧区等。该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任务,依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提出以下重点工程。

(一)“金农工程”二期

1.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

完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各项应用系统,推动网络及有关系统应用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支持“金农二期”建设的系统运转。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2.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物联网、3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产量、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情等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设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实施农业遥感监测信息化工程,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农业空间信息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和农业空间基础信息库,形成及时高效、持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涵盖猪肉、牛肉、鸡肉、水产品、蔬菜、茶叶等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等自然属性信息以及使用权、承包权动态信息、耕地基础设施情况等经济属性信息为基础,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和校核机制,实现农业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为解决耕地面积不断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供保障。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以农机及渔船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监控数据为基础,建设并集成农机安全作业信息系统和渔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农机和渔船进行统一监管和应急联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能力。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1.种植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智能感知、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水产养殖繁殖育种、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畜禽、水产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快捷地把农业经营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4.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选择若干家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针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导航、探测雷达、可靠性、稳定性监测信息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农机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渔船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避碰设备、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6.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其在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从事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产业或交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1.部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部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总门户,是链接各省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负责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全国数据中心、部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部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农民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2.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省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门户,是链接各地市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负责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省数据中心、省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省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3.地市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地市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地市子门户,是链接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县级平台的管理地市信息下传,负责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地市数据中心、地市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地市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4.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县级平台是农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入口,直接面对用户,直接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包括各类人才及农民的培训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县级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县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以及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政策保障

各地应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研发和使用信息装备的单位给予一定扶持,对使用信息装备的农民进行补贴,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之中。

(二)资金保障

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四)机制保障

篇6: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发展规划司

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被正式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内容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篇的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章,以下是详细内容: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全国“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工作研讨会闭幕

4月15日,为期3天的全国“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工作研讨会进入交流总结阶段,并于当天下午落下帷幕。围绕“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相关内容,全体代表进行分组讨论和深入交流。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欧阳坚在讲话中说,举办全国性文化规划会议,在文化系统尚属首次,体现了部党组对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蔡武部长把规划编制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了部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规划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战略布局中的作用凸现出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文化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制定各层级、各领域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体现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对实现文化在新的高位平台上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欧阳坚详细阐述了“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文化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文化建设将保持其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扩大其正在形成的种种机遇,进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积蓄更加强大的力量,向新的文化高度冲刺。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利用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契机,积极应对挑战,寻找对策,为“十二五”文化发展打好基础。在深入分析“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奠定文化发展的基础。

谈到“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和重点关系,欧阳坚强调,“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二是把发展作为主线。三是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四是把统筹协调作为基本方法。在坚持以上几项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注意正确处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本土与面向世界的关系、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欧阳坚最后指出,规划编制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要站在文化工作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加强领导、提供保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研究、集思广益,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切实做好项目。希望从事文化规划编制工作的同志们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规划意识进一步提高,规划能力进一步增强,使文化规划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能够承载得起这个社会对于文化的追求与梦想,向党和人民、向广大文化工作者交上一份优秀答卷。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先后聆听了4场专题讲座。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作题为《规划概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问题》的讲座,清华大学副教授杨永恒作题为《规划编制理论、方法和实践》的讲座,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巡视员王威作题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有关问题》的讲座,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黄志坚作题为《“十二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讲座。围绕“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相关内容,全体代表分成5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文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饶权、社会文化司副司长张永新、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于芃,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文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韩子勇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分别做典型发言。他们的发言,既有对文化建设领域发展方向的展望,也有对重大文化工程和项目的设想,还有各地从事规划工作时的先进经验。

上一篇:简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教育信息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