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理解异己者

2024-07-18

我们如何理解异己者(通用5篇)

篇1:我们如何理解异己者

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与自己的思想、理念不同的人沟通起来是多么困难,彼此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技术题,虽然我们总是在不断试探、推测、分析他人的想法、感受、目的、意图和个性,但是我们从来就不可能像清晰知道自己内心的精神活动那样去直接认知他人的思想。解决这一难题的公认方法之一是“以己推人”——以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基础去判断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但是最近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告诉我们,这个“将心比心”却是受到条件限制的。

在着名学术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最近发表的一篇心理学研究论文指出,当我们判断他人的想法时所运用的大脑区域恰好是我们进行自我思考的区域,这个大脑区域叫做腹侧前额叶皮层(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譬如有人问你喜不喜欢篮球,这时你的vMPFC会迅速对这个问题作出反应——思考你所喜欢或不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vMPFC里的神经元(也就是脑神经细胞)会分泌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神经元之间的电流、离子流会劈哩啪啦的上窜下跳,如果这时给你做个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或者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PECT),会发现vMPFC这个区域比大脑其他区域活跃很多,并且可以量化出vMPFC的活性。这就是神经影像学,简单的说就是给你的大脑照张像来分析大脑的活动。

科学家们利用神经影像学方法分析vMPFC的活性发现,当人们考虑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想法时,vMPFC活性非常高,然而判断与自己迥异的人时,vMPFC活性则受到明显抑制。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选取了一组学生作为测试者,这些学生来自于美国东北部,而且是自由派,

研究者先给这些学生看两张“目标者”的照片,并且各有一段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两个人的背景和特性:一个与测试者一样也是来自美国东北部的自由主义者(“相似者”),而另一个则被描述成为来自中西部支持共和党的原教旨主义者(“异己者”)。然后以这两个假想的“目标者”的语气给测试者出题,而这些题目被设计得很中性甚至是非常“八卦”——譬如问你喜不喜欢吃匹萨饼上的蘑菇,喜不喜欢猜字谜,喜不喜欢帮助朋友解决难题等等。然而研究者发现即使是这样与敏感的政治、宗教无关的问题,测试者对于“相似者”和“异己者”的相同提问,其大脑vMPFC区域的活性却十分不同。甚至当“异己者”问喜不喜欢匹萨饼时,测试者的vMPFC区域对“匹萨饼”这个概念却没有反应。研究者表示,接下来的研究目标是对于历史上一直有政治和宗教冲突的不同种族(例如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进行测试,看是否会得到相似的研究结果。

原来“将行比心”只对“相似者”有效,“换位思考”却是难以换到“异己者”的位置去思考,因为你我的脑子根本就罢工不去思考。大至政治上的左右之争、种族偏见、民族仇恨、宗教冲突 ,小至个人生活上夫妻恩怨、婆媳矛盾、城乡差异,无不是不同思想理念的交锋与冲突。虽然仅凭心理学与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结果来解释这些矛盾与冲突的难以消融会有简单“机械化”与“非人化”的嫌疑,但是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参考——既然我们的大脑可能对于“异己者”有着“先天”的排斥,我们是否应该有更多的理性、耐心和努力去沟通、理解和尊重?

篇2:如何理解“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药品说明为何要注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肝脏、肾脏是人体分解、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主要器官,号称“人体化工厂”、“人体清洁站”。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可直接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而那些脂溶性、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则必须在肝脏分解、转化为水溶性代谢物,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变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再经肾脏由尿液或随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肾脏在对药物的摄取、转运、蓄积和排出过程中,也密切接触药物分子,正因为肝、肾承担着如此重任,才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这就是许多药品都注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原因,一些药物在用药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

滥用药物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罪魁

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导致的肝肾损害都是由于不良的用药习惯所致。

过量、过频等滥用药物的行为,会导致体内药物浓度过高,甚至在肾脏内发生结晶、免疫复合物沉积等,从而影响肾功能。如易引起肾毒性的药物链霉素、灰黄霉素等,如过量使用容易出现尿量变化较大,如少尿、无尿或尿量增加,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高血钾,化验可有血清尿素氮、肌酐异常升高等药物性肾损害症状。由此可见,滥用药物是导致药物性肝肾损害的罪魁祸首。

特殊人群更易发生药物导致的肝肾损害

妊娠、有肝病史、长期酗酒者、老人、儿童或极少数特殊体质人群是药物性肝损害的易发人群,该人群在用药期间容易诱发较为严重的肝损害,且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发现转氨酶升高等部分指标异常。所以该人群在用藥时,最好每两星期至一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尿常规,防患于未然。

怎样避免发生药物性肝肾功能损害

避免过量、过频等滥用药物的行为,不随意增加剂量、延长疗程或不规则用药是避免发生药物性肝肾损害的最好防范。此外,还有极

其重要的一条便是“谨遵医嘱”。

为了避免或减少发生药物性肝、肾损害,首先应做到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患者应将自己的有关病史、药物过敏史告诉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同时细致观察自己原有疾病的症状有无变化。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使用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者,应注意适时更换品种,因为体内药物代谢酶的耗竭可使药物大量蓄积而产生毒性。

篇3:今夜,让我们谈谈如何保护司法者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既是“建立”,说明现有机制极不完善。

怎么不完善了?

先看庭内。《刑法修正案(九)》修改了《刑法》第三百零九条,将“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 和“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毁损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行为增列为罪状,拓宽了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打击范围。但是,缺憾有二:第一,扰乱法庭秩序罪仍是公诉犯罪。明明是法官眼皮子底下的犯罪,世界各国都明确由法官径行判决,我们却仍规定由公安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这样一来,效果可想而知。难道对法院和法官连这么一点儿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么?那何必又把这类案件交给法院判呢?

第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适用范围仍局限于法庭之内。对于发生在法庭之外,哪怕是法院之内的“侮辱、诽谤、威胁”法官、检察官的行为,刑法却就此止步。我们承认,法庭是国家进行审判活动的庄严场所,刑法对法庭秩序应当给予特别保护。可是,法官也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员,难道法官在法庭内里打不得骂不得,出了法庭就不受保护了?法律维护的到底是抽象的秩序,还是秩序当中有血有肉的人?

再看庭外。除了“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可以妨害公务罪论处,又或处以司法拘留,但是,对法官、检察官及其近亲属的恐吓、威胁、侮辱、诽谤、跟踪、骚扰、伤害行为,却没有相应处理机制。

先说诽谤。诽谤法院,没有被害人,无法自诉;诽谤司法人员,救济机制极不畅通,澄清机制更是形同虚设。试问几个往法院、法官身上泼脏水的人被真正追究了责任?捏造“南京李芊案”的谣哥安然无恙。恶意“举报”齐奇大法官的宋城集团老总安然无恙。全网污称通州法官打人的北京律师崔慧安然无恙。

是的,面对用脚投票的法官,我们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理想留人,还要用适当待遇留人,可是,工资涨幅总归有限,真正维系人心,又或令人死心的,正是上述一起起事件的处理结果。

我认识的许多基层法官,都受到过直接或间接的侮辱或威胁,有人收到过自己子女上学放学的照片,有人儿子的书包里还被塞过血包或死老鼠。可是,就算知道是谁干的,又能怎么样?就算头顶裁判者光环,还不是无能为力。我曾问一位美国法官,有当事人在你面前威胁你子女时,你怎么办?美国法官张大了嘴巴,说:“直接判他刑!”然后问:“你们怎么办?”我沉默,总不能说“揍他”吧?

面对侵害,法官们唯一能求助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可是这是法律针对所有公民的普通保护,为什么对位于矛盾风口浪尖的法官、检察官和人民警察,法律不能给予更多的特别保护?或者说,设定更多的预警和提前干预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必须建立司法人员履职保护机制,必须建立司法人员履职保护机制,必须建立司法人员履职保护机制!我的建议是:

1. 在《刑法》第三百零九条基础上增列三百零九条之一,专设罪名,将在法庭之外,因司法人员依法履职而对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有下列行为,情节严重的,以犯罪论处:(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的;(三)跟踪骚扰或者在住宅周边恶意逗留的;(四)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其正常生活的;(五)偷窥、偷拍、窃听、散布隐私的。

2. 对于扰乱法庭秩序罪,法官可以当庭径行判决。

3. 制定《司法人员履职保护法》,对于司法人员给予特别保护。对于泄露依法不应公开的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信息的,以及有前述行为,但不构成犯罪的,依照该法追究责任。司法人员因依法履职受到人身威胁时,有申请警察保护的权利。

4. 建立法官、检察官因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的澄清机制,网站报刊连续刊登,直到彻底清除不良影响为止,成本完全由违法者承担。

5. 关爱法官的身心健康。不要让法官在雾霾天集中送達,别再让他们在夜间开庭。别把绩效考评太当回事,人才是司法事业的基础,没有健康的法官、健康的心态,奖牌锦旗都是浮云。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难道不懂?

篇4:我们如何理解西方……

但与此同时,也有法国记者注意到,在十八大报告中,只字未提美、欧、非大陆,因而认为“中国人观念中仍然以中国为世界中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判断是有一定根据的。

我常驻法国十几年,也注意到一个鲜明的特点:每次我的文章如果与中国直接关联,阅读量就会激增;而纯粹评介法国,就鲜有反响。越是深层次剖析西方的研究,就越没有人读;而越是立场极端、观点偏激的“借西论中”的肤浅文章,就越有市场。

最近我与国内朋友讨论一则有关法国最年轻的政治家拉玛·雅德的新闻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别看80%的法国人支持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但黑人政治家在法国却寥若晨星。雅德是其中一位。她虽然年仅36岁,却已担任过两年法国外交部人权事务国务秘书(相当于副部长)、一年体育国务秘书等重要职务。今年6月雅德竞选议员失败后,厄运连连:她在竞选期间发表了一篇博文,声称政治对手“控制市政工作人员对她进行政治监视”,结果被法庭判“诽谤罪”, 罚、赔款4000欧元。此后,由于右翼目前在野,雅德失去部长职位、竞选议员又失利……

当我将这一故事告诉一位在中国南方工作的编辑时,对方立即表示,这个人物好,有意思,年纪轻轻就担当重任,证明民主国家不拘一格;部长离开政府后到参议院担任行政官,证明法国的政治家可上可下,十分民主……而当我将同样的故事告诉一位北方报刊的朋友时,对方也立即表示,这个人物有意思:31岁当国务秘书,证明选举已经成为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核心,因为雅德任部长并非由于她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她是一位非洲裔政治家,能够对选民产生良好影响,对选举有益。后来发生的诸多事实证明雅德根本就不称职,曾多次闹出外交纠纷。雅德在担任体育国务秘书时也经常闹笑话,比如她甚至不知道橄榄球队是由多少人组成的!雅德因博客文章被判“诽谤罪”更是具有典型意义,证明言论自由——哪怕是在自己的博客上——也是有着法律制约的,对中国有启发意义。

雅德进入参议院,那充分证明法国已经将“腐败合法化”:要知道,在法国参议院就职,这可是人人求之不得的美差。仅每年的休会假期就长达四个月(当然薪水是照领不误的);而且最近刚刚被披露,参议院行政职员仅领取的“暖气费”就高达4623欧元,相当于法国最低工资的3倍!参议院共有1200名公务员。其中最高等级、也是所有公务员中最高等级的,就是“行政官”,共100名,其收入也是最高的。雅德躋身其中。薪水高、又接近政治,有利于其东山再起,而且还没有太多的杂事!这显然是对一位前部长的“安慰性”安排。这是法国民主的缺陷而非优势。

对同一位人物的命运有着如此不同的解读,这是令人吃惊的。但同时也是好事,证明我们已经开始在动脑筋思考。我们往往是通过书本来了解西方的。然后根据书本上的理论,来印证现实中的西方。当两者出现悖论或矛盾时,我们甚至往往以书本而非现实为理解的准绳。其结果就是我们在头脑中虚构了一个西方。这个虚构出来的西方往往成为中国现实政治的一个参照物。这显然是危险的。

篇5:我们如何理解异己者

关键词:无名时代;红色爱情;历史叙述;阶级;革命

一、“历史叙述”:阶级压迫下的爱情缺失

王德威和张大民先生谈到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的显性特征时提出“历史叙述”这一文学现象。王先生说“历史叙述是21世纪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成就”[2]。张大明先生在论述新世纪文学“去历史化”时也谈到:“中国小说叙事根植于历史进程,人是在历史大事中。中国20世纪历史事件太丰富,所以人物总要落入历史事件。这些叙事都是在一个大的编年史中展开,个人情爱,性格,命运和家族史等等,都被历史决定了其方向和结果。”[3]顺着这一思路,一个难解的问题随即出现:我们应以怎样的感知方式来解读《青春之歌》?也就是说,在“历史叙述”的大背景下,我们应以怎样的视点来透视“红色爱情”的“历史叙述”?

在整个十七年文学里边,文学被“宏大叙述”所主导,文学的审美走向也趋于描写和表现历史。这时期的文学主要以表现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为主,在表现“爱情”这一话题时,也不例外。

《青春之歌》在讲述林道静“初恋”经历时,交代了这样一个背景:“漂亮,结实,能干”。林道静生母秀妮十一岁给人家当童养媳,十五岁死了“丈夫”,二十一岁被住在北平城的大地主林伯唐下乡收租时发现。这个已有几房姨太太的五十多岁的老地主,“惊羡她的美丽”,想尝尝带点“野味”的秀妮,强行霸占了她。虽然,“他哭过”,“也寻过死”,还“咬过林伯唐的手指头”,但一切“反抗”都归于失败,“两个月后,秀妮怀孕了”。这种充满浓浓阶级情感的故事阐释了一个概念:林道静这个苦难的生命来世之前,就被强行贴上了“屈辱”和“强迫”的标签。

随后,随着故事的推进,这一命题再一次被验证。在林道静一岁时,可怜的母亲被地主老财逼迫自尽。三岁上,林道静“经常挨打,夜晚和佣人睡在一起”;七岁时,穿着的小褂子上“虱子密密麻麻的滚成了蛋”,还经常遭到后母同母异兄弟的毒打。十二岁时,林道静有了朦胧的自我意识:喜欢读书,喜欢乐器。但好景不长,就在林道静连朦胧的爱情意识都没来得及产生时,贪财的母亲便要把它作为变钱的“商品”,买给胡国安。

从此,和母亲秀妮一样,林道静以一个随时被阶级社会所吞没的悲剧姿态,进行了命运和灵魂的抗争,虽没有窦娥般感天动地,但其凄惨的人生经历使人潸然泪下。

接着,这个弱女子被迫走上了艰难的逃婚之路,这一路上,人间的昏暗无道,人心的阴险伪善,使林道静才逃狼窝,又入虎口。人间除了阴冷,漆黑外,就剩下饿狼挡道,冤魂哀嚎了。当时的中国活生生一座人间地狱。当危难中的弱女子落入蛇蝎心肠余敬唐等辈手里时,其命运要么是被色狼分食,要么是投海自尽,总之,人间是没有人走的路了。“别看老弟我有三房姨太太,可没尝过洋学生是啥滋味”,这是老色狼对这个弱女子的评价。当饿狼那绿的令人心头发冷的目光遍被整个华夏大地时,那个“不甘坠落的青年”喊出了鲁迅当年那悲凉凄婉的喊声:“妈妈,救救你的孩子!”。

接着,林道静的“初恋”开始了:一个漆黑的,下着冷雨的夜晚,在林道静想投海自尽一刹那,“一个温暖的臂膀抱住了她”,这一抱,抱住了这个弱女子的性命,也抱住了她的爱情。客观的讲,余永泽虽然自私,没理想,没爱心,但他真心爱林道静。可是,这甜美的爱情“没有驱散她心中的阴惨灰暗”。

在林道静为乏味的生活所困时,他生命中的第一个“革命导师”出现了,“这青年身上带着一股魅力,他可以把人毫不费力的把人吸到他的身边”,“余永泽常常谈的是美丽的艺术和动人的缠绵故事,可这位大学生却熟悉国家的事情,侃侃谈出的是一些道静从来都没有听到的话”。这是一些什么话呢?卢嘉川——那个把林道静引上革命道路的革命者,在一次聚会上说了这样的话:“你们想找出路吗?对,大家都在找出路——整个中国都在找出路。那么,出路在那儿?我想出路就在反抗,出路就在把咱们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连在一起……”。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苦难的漫漫长夜里,林道静的爱情很卑微,即使爱的幼苗长出了地面,也只能枯死在黑暗的土壤里。要获得真正,纯洁的爱,只能奋起革命,推翻万恶的旧社会。

二、人性解读:阶级与革命夹缝中的“红色爱情”

陈思和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里,提出了“历史共名”和“历史无名”的概念。对这一名词,关于这一文学术语,作者这样界定:“这是一对专指文化形态的相对立的概念。20世纪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概念来涵盖时代主题。如 ‘五四’时期的‘明主与科学’,‘反帝反封建’,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等,这些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深刻的涵盖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走向,这样的文化形态称之为‘共名’。而在比较稳定,开放,多元的环境里,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那种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已经拢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于是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就会出现。文化思潮和观念只能反映一部分主题,却不能达到一种共名的状态,我们把这种文化状态称为‘无名’”。

今天,当我们重读《青春之歌》的文本时,那浓浓的“阶级/革命”气息会扑面而来。好像除了厚重的历史复原外,对我们,更多的是“阶级/革命”陌生感。这究竟是历史的“误解”,还是“断裂”?这种以二元对立思维构建的“历史/阶级”名词术语,对“共名时代”的大多数,它只是一个抽象的书写符号,缺少历史的生命质感,透不出一点历史沧桑、沉浮的影子。因为,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社会主义改造,这期间,百年时空阻隔,消解了这个时代的我们对《青春之歌》里“阶级/革命”的想理解,以及“阶级/革命”背后的厚重与丰富的想象。在一个价值“多元共生”的时代,《青春之歌》的叙述显得“概念化”、“口号化”,使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一定程度上脱离真实,甚至导致概念化”。

但是,《青春之歌》却有着他独特意义,这部作品里塑造的那些被“凸显”的英雄们的巨大民族牺牲和民族贡献;深思《青春之歌》的年代里孕育的“爱国、救国、强国”的民族精神,并以这种精神对抗今天文坛的“黄金文学”和过度的“身体叙述”,以挽救物欲横流下失落的“理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理解阶级与革命夹缝中的“红色爱情”,才能体会那种爱情不光“高尚、纯洁”,更有被“时代共名”所遮蔽的“爱情失落与牺牲”。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德威.世事(并不)如烟[J].文艺争鸣,2010,(2).

[3]张大明:新世纪文学:“去历史化”的汉语小说策略[J].文艺争鸣,2010,(4).

上一篇:学会感恩身边的人演讲稿下一篇: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原文注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