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

2024-08-21

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精选18篇)

篇1: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

【成语】黄金时代

【拼音】huáng jīn shí dài

【简拼】hjsd

【近义词】豆蔻年华

【反义词】不惑之年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成语出处】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例子】中宵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黄金时代。

【英文翻译】golden age

【成语辩形】黄,不能写作“皇”。

【产生年代】现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

黄金二首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  体裁:五绝   自古黄金贵,犹沽骏与才。近来簪珥重,无可上高台。

篇3:开启讲故事的时代

每一个梦想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一个或感人或奇妙或变革的故事。当故事转化为现实则意味着财富与成功, 然后在大会堂里讲着信不信由你的更大的故事。当不能成为现实的故事要么继续搬弄着段落一直坚持着讲下去, 要么实在没人信就再度扛起尘封已久的笔替别人写故事去了。

互联网来了, 犹如春风也像是豺狼!当一个个“高新小尖”的企业端着互联网思维搅和着我们的生活世界时, 同时也搅动了在同一模式下干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三百六十行。物业管理行业也毫不例外地被搅得晕头转向, 短短几年, 行业发生了悄然变化。这些变化是与时俱进还是势在必然?讲到底, 这些变化都是在积累日后讲故事并实现梦想的素材!

总体来说, 物业管理行业企业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三类。

一是市场战略发生了变化。物业管理市场化喊了二十多年, 今天终于见到了曙光。行业内主流物业公司都是依附于开发商的“儿子”, 如今, “儿子”们纷纷背叛了, 不专为“老子”干活了, 全面进军市场, 全力扩展份额。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之前为什么不接市场项目呢?三十多年前, “儿子”刚出生, 啥也不会, 啥也没有, 只有靠着开发商这个爹慢慢长大。反过来, 物业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 各物业管理企业参差不齐, 品质不一, 主流物业公司反哺开发商, 成为房地产销售的筹码。基于此, 现在为什么改变市场战略就能找出原因了:一是物业管理水平同质化程度提高了, 物业管理品质在房地产销售中所起作用的权重降低了;二是抢占市场份额, 为日后讲故事实现梦想积累素材!

二是经营范围发生了变化。没有哪家物业公司注册的营业执照上写了卖水卖油洗空调洗抽油烟机这些内容, 但很多物业公司都干上了, 奇怪的是工商部门也从来没管过。物业公司基于社区, 骄傲并自豪地说坐在金山银山上并开发了许多新业务, 有搞租售的, 有开敬老院的, 有搞家庭金融的, 也有直接倒卖房子的, 应有尽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首先是经营压力所逼!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刚性上涨, 物业管理费上涨困难, 阵地又不可丢, 只有靠搞活社区经济了。其二, 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日后讲故事实现梦想积累素材!

三是组织模式发生了变化。组织模式变化有两种, 一是各类物业公司在所属房地产开发板块内组织模式的变化, 有“儿子”升级与“老子”平起平坐的, 有外地子公司归属外地地产公司的, 各式各样, 褒贬不一。另一种是物业公司内部组织形式的变化, 这类变化无非是成本、效率、便捷使然, 就是减少用工, 冠以扁平化、智能化、提高效率、服务及时的说法, 推行起来就自然顺畅了。组织模式为什么变化呢?一是现代化企业建设的需要;二是降本增效, 为日后讲故事实现梦想积累素材!

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 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环境相应发生变化是正常的, 也是必然的。上面谈的三类变化不一定全面但具代表性, 究其原因都说到“为日后讲故事实现梦想积累素材”。物业公司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呢?要实现什么样的梦想呢?

篇4: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

访谈节目是低成本、快速产出的节目,在众多竞争者中,《康熙来了》能够胜出的关键就是“故事力”,让上节目的名人在最短时间内,说出最精彩的人生故事!

不只是说你想说的

要是听众有兴趣的

“故事,是传递生存之道最简捷的方法、恐怕也是唯一的方法!”“康熙”主持人之一蔡康永,一语点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蔡康永就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只小白兔去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有;第二次,小白兔又去钓鱼,依然无功而返;第三次它还没把钓竿放进池塘,一条鱼就气冲冲跳上来骂道:‘你如果再拿红萝卜钓我,一辈子都休想钓得到!’显然,小白兔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红萝卜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

曾获2005年金钟奖最佳节目主持人奖肯定的蔡康永以此来比喻,许多人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根本就搞错“说故事”的要义,说故事不只是说一个你想说的故事,还要说听众最有兴趣的。

“康熙”把蔡康永推上生涯的巅峰,而他很清楚“故事”在其中发挥的关键力量。“我们的节目中只讲‘故事’,不谈‘意见’,如果真要谈意见,那一定得先讲一个故事!”蔡康永解释,意见是一条条的结论,如果只谈意见,那是在上课,而不是做节目。

“每一条意见背后,一定有个故事,看你愿不愿意说出来而已!而主持人的工作,就是把这一个个故事给引导出来!”蔡康永说。节目中,只见拉主调的蔡康永犹如解牛的庖丁,因为善于聆听又清楚故事的肌理,几个问题就能轻松切入话题的核心;而无厘头的小S徐熙娣,则像是爱搞创意料理的厨娘,总是随兴加麻添辣,让节目爆出不少火花。

说故事需要后天的培养及训练

说故事,不是天生就有的能力,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及训练。蔡康永从小陪着父亲看京剧,自己也曾粉墨登台。“京剧里面都是故事,有些也没什么特别的道理,但就是很有趣!”也许是大量吸取故事,加上不怕在众人面前表演,这让从幼儿园直至高中毕业当了15年班长的蔡康永,参加各种演讲、辩论等语文竞赛,练就了说故事的能力。

高中时,他迷上了看电影。他因此大学时转系念外文系,一天到晚阅读西方名著,最后海外深造也选读电影研究所。蔡康永也就从电影创作一路翻进广电圈,当起了广播、电视的主持人。

故事必须把“爆点”放在前面

京剧、外文名著、电影,其实都是一则则的故事,1998年他开始尝试与活生生的故事碰撞,他主持《真情指数》节目,带起名人专访风潮。节目一播6年、300多集,就有一二百多个人生故事,“这6年来,我听过各种人生故事,我觉得我饱了,人生还能有更多故事吗?”

为了进一步提升说故事的境界,他认为远古时代,夜幕低垂,众人围着营火分享故事的气氛是最自然的情境;8年前,两位主持人加上几位来宾围着摄影镜头说故事的《康熙来了》,因此诞生。

“播完一集,如果观众能记住3个故事,就算成功了!”《康熙来了》制作人陈彦铭指出,“康熙”来宾一个人至少要准备3个故事,而两位主持人则负责“引爆”故事,确保当集节目有3个可让人记住的爆点。

“这一个小时,你为什么不去和妈妈聊天,却要看‘康熙’,因为你家客厅永远请不到这么多有趣的人,提供你千奇百怪的故事!”蔡康永笑说。

跨足设计 不用嘴巴也可说故事

说了30多年故事、听了数万个故事,他还有另一个“故事瘾”: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今年蔡康永开始涉足女鞋、服装设计,想找一个创作的管道,让自己的故事有另一个分享的出口。

“我的设计中不追逐流行,我希望自己是用设计来说故事的人!”蔡康永说,女生在穿着打扮上,常常会不自觉地“呼唤幸福”,因此在他的每款设计中,都暗藏着一个诉说爱情的心情故事。

故事元素“无形却有价”

曾经有一位员工收了厂商送的一包牛肉干,顺手带回去给同事吃,同事提醒她公司有一则天条:“100元以上的礼物,一律不得收受,违者开除。”但她却不以为意,主管一查,发现这包牛肉干正好100元,后来这位表现良好的员工因触犯“天条”,立即被老板开除!

这么不近人情的故事就是来自台湾连锁餐饮龙头——王品集团,这个故事对于这家今年营收挑战百亿元的公司有什么影响?

“王品成立以来,因违反收礼规定被开除的不超过9位,但当时如果我心软了,那因收回扣而被开除的人,可能不只500位!”有一套“故事管理”哲学的王品集团董事长戴胜益说,他从不说教,开会时经常都在说故事,“规定是死的,故事却是活的,好听、好懂又便于流传,无形中就将管理的力气省了大半!”

靠着故事管理,王品连年成长,几乎年年开出新品牌、跨足新领域,并让员工有着一致的价值观,餐饮质量稳定,这就是善用故事所产生的竞争力。

故事经济时代来了!不只管理、说服、营销需要说一个好故事,所有的产业都需要“故事”这项不可或缺的原料.

甚至故事本身就是“无形却有价”的产品。曾有一位台湾的女艺人在拍卖场上看到一面没有签名的屏风,嫌它要价四五十万人民币“实在太贵”。此时,屏风的创作者、大陆当代艺术家叶永青说了一个故事。当年穷困时,新婚的他与妻子窝在一个没有隔间的破旧房子里,于是创作这面屏风来勉强隔开厕所和床铺;这面屏风等于见证了他发迹前的艰苦岁月,有着特别的情感。听至此,女艺人二话不说买下屏风来收藏,现在事隔5年,这面有故事的屏风也飙涨了四五倍的价格。

“创造以及说故事的能力,已是21世纪企业必须拥有的最重要技能!”哥本哈根未来研究学院院长洛夫·简森(Rolf Jensen),为这个故事经济时代下了注解。

执全球管理个案数学研究牛耳的哈佛商学院,每学期最后一堂课却是合上书本、让所有理论都噤声,因为这时是“说故事时间”。每一位教授透过分享自己的故事,除了传递人生智慧,其实也正以实际行动告知毕业生“拥有故事、会说故事的人,可以让自己大卖”!

故事力的五把金钥匙

故事力等于竞争力,一般人要如何做才能练好“故事力”?你必须具备五把金钥匙。

一、九字口诀与三师理论。说故事有九字:听得懂、记得住、传出去!三师理论:首先,在故事的开场,要像个“摄影师”,让整个故事有画面、有人物、有情境;再者,中段部分要像是“剪辑师”,懂得交代前因后果、铺陈情节,最好安插几个能够引发情绪张力的爆点,还要记得删去偏离主轴的细节;第三则是“灯光师”,在结论的部分,懂得聚焦主旨,提示一个让听众记得住的重点。

二、善用譬喻、模拟,举例生活化。

三、说故事是整体印象,注意非语言类的讯息。不只内容重要,连肢体语言、声音高低都是关键。通常,讲者在说故事时,最好与听者有眼神接触、身体前倾,并搭配适合故事内容的表情,这会帮助听者更进入故事情境。

四、浓厚的语言风格,可以增加记忆点。如在讲解股市、评析新闻时,经常来一段台湾谚语的“股市宪哥”赖宪政,是深受投资人欢迎的股市分析名师之一。他指出,如果来不及说一个完整故事,就说一句谚语,大家就能够马上联想相关情境。

五、真人真事最够力,学会在3分钟内说一个故事。真人真事最能打动人心,这是因为真人真事最能令听众投射感情,产生“改变”的行动力。此外,故事不宜冗长,通常以3分钟为一个单位.建议可以多看电影,而后练习在3分钟之内说出故事的梗概。

好故事不只可以增加公司竞争力,也可以成为营销利器,甚至是个人的竞争新武器,你现在就应该学着使用它!(摘自《今周刊》)(编辑/袁红)

篇5: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

黄金缕,黄金缕秦觏,黄金缕的意思,黄金缕赏析 -诗词大全

黄金缕

作者:秦觏  朝代:宋  体裁:词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里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篇6: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

咏史诗・黄金台

作者:胡曾朝代:唐 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篇7:中学时代入学的故事

看了万维博客博主“伊萍”写的文章“中学时代入团的故事”以及文章后的十几个跟帖,觉得很有意思。这里将自己当年如何入团的故事也写出来,权当唱和。原以为自己是思想上最落后的人之一,没料到“欢乐诵”比我还落后一个层次,居然到大学才入团。

当年如何加入少先队,真的记忆不起了。我是班级里最先加入少先队的一个。迷糊中只觉得这一切都是班主任指定的,我们只需按照班主任的指令行事就可以了。伊萍说加入少先队时她还写过申请书,我觉得我当初根本就没有写过。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班上一位姓

Y 的女同学,居然也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这里用“居然”,是因为 Y

是班上最高调的,也是最爱打扮最讲时髦的,但学习成绩比较糟糕,有几个死党同进同出,但是很多时候不得人缘。大家惊奇她为啥入了班主任的法眼。后来才知道,第一批名单中本没有她的名字,但是她像我们几个

candidates 一样办手续,而且家长也来了学校,班主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 Y 同学因为此事,被我们取笑了很多年,直到小学毕业。

这样迷迷糊糊上了初中。小学时人没啥主见,但没啥主见的学生就意味着是好学生,所以那时的我基本上一直当任着班干部。读初中后,心里开始有了些小九九,慢慢变得不热心班务。开始还能挂个职,但因为工作不得力而被委婉批评,以后我就干脆不干了。当班干部带来的虚荣,已经抵不上自由自在带来的惬意,何况在班上我自始至终有一些“死党”。那种朋友关系虽然是暂时的、脆弱的,但却是纯净的,它无须功利来维持,无求于什么,所以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将它击碎。

慢慢有人加入共青团了。班上学习最好的、思想最上进的同学,我看着他们一批一批地登台宣誓。那应该是一种荣耀吧?但是我压根就没觉得,仿佛那一切距离自己很遥远。大部分同学在台上宣誓时像谨小慎微的小媳妇,只有少数几个趾高气扬的。那种趾高气扬完全是多余的、不必要的,所以那些趾高气扬的人往往是最愚蠢、最浅薄的。宣誓时,同学们都似乎压低着声音,仿佛在台上喃喃自语一般,但是主持人通常声音洪亮,所以不久以后,那千篇一律的宣誓词我都能背下来。誓言通常是虔诚的,永恒的,对吗?但是我总是看到当宣誓的同学最后说“宣誓人:XXX”时,他们试图在完成任务,然后再作鸟兽状似的。我心里就想,这哪里算誓言,明显是唇吻翕辟的机械运动,如同纳入轨道的谎言,大家像鸣金收兵后急着逃避似的。

同学入团后,照例发喜糖。大家嘻嘻哈哈闹作一团,只有发喜糖的人显得生涩,像赔着小心似的。那个时候他/她必须保持低调,这样才能和群体保持更多的亲近。那时,我就觉得,尽管入团宣誓和自己看起来很近

(可能我只要写个申请书,就可以似的),但是我能感觉到它其实和我相距遥远。所谓咫尺天涯,似乎伸手可以触及,其实它和我心灵有层隔阂。这根源,除了生性可能有些羞涩不愿意去登台宣誓外,更多的倒似乎是自己不愿意宣那种虚假的誓言。我知道那些誓言不是对具体的谁负责,但是我总排斥它。我不希望它入侵我的小小天地,使它蒙受尘埃甚至伤害。

这样又到了M高中。M高中是另一所学校,其实论声望,还不及我的初中,只是我一个表姐以及表姐夫在这所高中任教,所以就进了 M 中学。M

中学其实并不差,长沙市所谓的四大名校之后,估计就能排上 M 了,只是 M

风头赶不上四大名校而已,尽管它是中国培养院士最多的几所中学之一。父母呕心沥血,肯定是不希望我高中三年荒废了。高中我还是不热心班务,但是我可以没心没肺地和几位死党办墙报,写黑板报,嘻笑厮闹。但是,终究我还是不肯入团。我知道入团没啥不好,但是我心里排斥它。那时班上隐约分成了几个“派系”,我算一支,另一支隐约和我这一支“竞争”的,是以

P 同学为首的一支,他们踢球,也造电动抽水机。P 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但是我不买他的账,他也无可奈何。最后,P 同学到了中国科大学近代物理。据说 P

毕业后也没上研究生,而干着网络黑客的活。当然这些是他的本职工作,同学们内部传言 P 都上了美国国防部的黑名单。打给 P 的电话总是找P

不到的,大家都说他的电话是被监听的。你说这人生真如棋局是不是?P

选择了这条路,就断了另一条原来本也可行的路。上帝给咱们打开了一扇窗,却关闭了另外一扇,咱们都如同折翼的天使。现在回味起来,那种小派系之间的“竞争”其实蛮令人留恋的,偶尔斗气,其实人清水之涟漪。多年了,它早已滑过我的指隙,但是我至今能感受它的存在,宛如昨日。

几个“派系”之 外也有几个“漏网之鱼”,L 同学就是其中之一。L

之所以是漏网之鱼,并非因为他恬静如隐士,而是他热衷于功名。总而言之,他在几个派系之间找不到位置,而我们也从没想到去开辟个位置容纳他。他是学校的男生部长,平日行事一丝不苟,训斥别人也毫不含糊,那架势到貌似别人都是他的子民。他没有什么人缘,但是他就是男生部长,就这么当着,能被学校承认,这于他而言就足够了。这毕竟是一种成就,你排斥这种成就没关系,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成就,他认可它。

这样到了高三,第五个学期。那时班上不是共青团员的,已经很少了。这些人要么吊而郎当,要么学习比较糟糕,我似乎是极少的例外之一。班主任找我谈话,说,紫荆棘鸟啊,你呢学习还行,考个大学是没问题,但是负责招生的看了你的档案后,发现你连共青团员都不是,你让人家怎么想?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有问题,而且很可能是品行有问题,你让人家怎么放心招你?所以在可录取可不录取时会将你的名字刷下去。我一想,还真有道理,心里不禁有些发急。班主任说,这个学期你一定要写入团申请书,同时要在班上担任个职务,好好表现,别让他人说闲话。

重新在班上担任了学习委员。班主任说我不适合当班长之类,因为我有些任性胡来。入团申请书是典型的八股文,大部分内容是你传我、我传他抄袭而来的,然后换汤不换药地改改,润饰润饰。终于在快要截止的某个晚上写好了,写完后手心似乎凉袭袭的。我明白不久以后我就会登台,在众

目睽睽之下宣誓,背诵那些我以前排斥的誓言。以前我对那样的谎言般的宣誓表示鄙夷,现在却因为顾忌高考那潜在的录取风险,我竟然答应了写入团申请书,心里惊讶于原来一个人居然这样就轻易将自己背叛了。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软弱、无能,承认了清高以前苦心维护的小天地在现实

面前的苍白和渺小。我啥也不是,只能随波逐流,力求不被淹没。啥叫理想,啥又是虚荣,这两个似乎不会相交的概念突然模糊起来。我迷糊了,无法区分得清。

第六个学期,我这个新团员居然成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我对举办些小活动情有钟,这个团支部书记倒也算称职。不久,一位只有四十多岁的任课教师

S,课也没上完就被送到了医院。随即有消息传来,S老师病很重,恐怕出不了院。我听后,居然莫明其妙的哭了,哭得很伤心。哭完后就向全班募捐,一天下来居然募捐到了几百块。最后交钱的,就是那位男生部长L。那神态,四平八稳的,倒似乎他在向我施舍一般。他笑眯眯地,那种天衣无缝的笑容,我即使再不情愿也不能拒绝他给S老师的捐款。

S老师终于去世了。那时是春天,微风细雨,更让你觉得眼前其实并非繁花盛景,而是一片荒芜与落英。

后来,班主任说,我们班可以争取到一个指标,让一个幸运儿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班主任想发展我,希望我配合,并且说这对高考大有帮助。我刚成为团员,就要入党?这个跳跃太大,我都觉得惊愕。我几乎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尽管我到现在也难以说清楚为什么当初我几乎不考虑地 就拒绝。P成绩最好,但是他有他固有的缺点,这种缺点是那种正统所排斥的,所以通常 P 不会是个

candidate。所以权衡下来后,L,也就是那个四平八稳的男生部长,倒成了最佳人选。他成绩中等都没有,但是少年老成,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时,那是

一丝不苟,几乎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特别是 L 意识到,他可能是入党的最佳 candidate 后,他更加表现得兢兢业业。那段时间他也一反常态地对我格外客气起来,说话之前总是得先笑一笑,生怕得罪了我。因为他知道,只要我对入党有兴趣,他很难竞争过我。

几天后,班主任居然找到了我父母。那天回家后,母亲满脸不高兴,劈头盖脸地数落我一顿,问我像这样的天赐良机入党,我怎么可以不和父母商量就擅自决定说No。我说妈,我不想争取这个荣耀,我不想在同学中显得别具一格,我不想自己给自己压力,这种压力相当于很多的聚光灯对着你,照得你睁不开眼睛,您体会不到的。我不想被他们疏远。再说,我要到暑假才满18岁,我年龄也不够格。母亲叹道,老师已经和我说了,年龄根本就不是问题,你能否再想想,别浪费了这天赐良机。父亲只是在一旁呵呵地笑。

L 果真成了我班唯一的党员。他发喜糖时那份喜气洋洋溢于言表,我惊讶地发现他原来也可以这样和我一样有相似的笑容。

现在在高中的QQ群挂着,偶尔聊天,但是我一直刻意去躲避

篇8: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

关键词:以人为本,社会基层,典型人物,跟随体验,细节挖掘

肇始于2011年底的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至今已近四年。到基层去, 到现场去, 俨然已经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所遵循的思想圭臬和行为指南。随着活动的深入, 对于如何把握规律, 更好地做好“走转改”, 无论是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在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笔者以为, 深化“走转改”, 还是要立足于新闻内在规律, 着眼于党和政府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本质要求, 回答好“基层在哪里”、“作风怎么转”、“文风怎么改”这三个基本问题。

一、要走到真正反映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中去, 把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的新河南宣传出去

“走转改”首先要做到“真走”, 这就需要明确何为“基层”。一些媒体人认为, 基层的概念相对宽泛, 只要不是时政口, 社会新闻、地市新闻、社区新闻等等, 都可以叫基层。这种分类方法乍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 但在实践中, 单纯地把“基层”跟“时政”对立起来, 不仅是认识上的一种惰性, 还会造成实践上的偏差。翻开一些报纸的“走转改”专栏, 一些貌似地市采风之类的文章大行其道, 写的其实还是地方琐碎的经验总结;收听广播电视新闻, 很多基层群众说的也仅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小情。这些文章和新闻, 群众不爱听不爱看, 问题看似出在“写”上, 其实本质还是出在“走”上, 就是因为记者没有把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的热点话题作为关注的对象。另外, 也有一些人认为, 走基层, 就是要走到偏远、冷僻的地区和领域中, 反映特殊人群的生活工作。这种看法, 有一定的合理性, 它首先满足了新闻的“新鲜性”要求, 毕竟, 这些题材领域以前很少有媒体涉及。但随着“走转改”的深入, 这类题材和领域一旦被人所熟知, 也会很快褪色。

那么, 什么样的基层, 才会具有持久的魅力, 吸引受众的持续关注呢?笔者以为, 从新闻内在规律上讲, 走基层的主题还是要突出新闻性, 尤其是把重要性和显著性摆在突出位置;从党和政府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本质要求看, 走基层的领域还是要立足时代, 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主阵地。具体到河南, 就是要把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核心产区、郑州航空港、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把医改、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作为走基层的重点。

2011年以来, 笔者在河南电台新闻广播长期从事“走转改”的播音及采编工作。参与推出了“来自中原经济区的报道”、“聚焦郑州航空港”等系列报道。这些系列报道主题鲜明、时代感强, 针对性足, 目的就是把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的新河南通过“走转改”的形式宣传出去。

其中, 2013年开展的贯穿全年的“身边的雷锋”专栏, 是以当年省委宣传部发出的“学雷锋树新风”为要求, 面向全省, 以每周三篇的发稿频次, 将河南大地涌现出来的学雷锋典型集中报道。这些报道对象, 区域不同, 身份不同, 很多生活工作在城市里, 有的还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职务, 但在学雷锋方面, 他们可以说都是一名普通基层人员, 他们因为学雷锋的行为受到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 记者挖掘采访他们的事迹, 可以说是真正深入到基层当中了。

事实证明, “走转改”要深化, 走基层要深入, 必须做到高起点、细谋划, 走到真正反映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中去, 紧扣时代脉搏, 把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的新河南宣传出去。只有这样, 才能够真正走进群众当中, 为党和政府分忧, 为人民群众发声, 回应时代关切, 实现媒体承担的“走转改”使命。

二、要以人文本, 关注大时代里的典型人物, 把转作风落到实处

在明确了“基层在哪里”之后, “作风怎么转”便成为深化走转改的关键。很多媒体人提起好作风, 就跟能吃苦、扎根基层等联系起来。的确, 走到基层中去, 不怕苦不怕累, 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开展采编工作, 是新闻工作者干好工作的基础。然而, 对于“走转改”活动来说, 这样的要求显然还远远不够, 一些打着“走转改”旗号的新闻作品, 虽然说得也是基层的事, 但满篇都是经验总结, 概念堆砌, 看起味如嚼蜡, 听起来转耳即逝, 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作风没转好, 没能把握新闻打动人心的关键。

那么, 何为新闻打动人心的关键呢?笔者以为, 归根到底, 好的新闻作品, 总离不开对人的关怀。也只有心里边想着“人”, 才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这是因为, 按照新闻传播学的理论, 形象化的符号要比抽象化的概念更加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试想一下, 一部主题非常重大, 但满篇都是数字、概念的新闻, 跟一个主题不是那么重大, 但新闻人物形象生动、呼之欲出的新闻, 哪个会更打动受众呢?因此, 好的“走转改”作品, 一定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把重大主题融入新闻人物当中, 关注大时代里的典型人物。这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 要敢于让普通人物唱主角。以往, 很多新闻作品之所以脱离群众, 不是因为作品里没有群众, 而是把群众当成了点缀, 个体的人常常被数字、姓氏、机构所代替。尤其是小人物, 村民、工人, 都是没有完整名字的, 你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模糊的影子。记者关心的是事, 而不是事中的人。“转作风”则要求, 必须把普通人来作为新闻的主角, 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来刻画描绘, 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并通过他们, 来反映大时代的变化。

笔者所在的河南电台新闻广播, 从2011年起, 便开设了“走转改”专栏, 明确提出把栏目、时段留给百姓。4年来, 专栏出现的主角, 大都是全省各地街道、农村、社区、厂矿等地的普通人。他们中最大的已经107岁, 最小的刚刚上学, 这些普通人成了报道的主人公, 他们身上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可亲可近可感, 极大地拓展了新闻报道的题材和领域, 成为“走转改”报道的一个鲜明特色。

其次, 要采取体验式跟随式采访。好的新闻作品背后总是离不开扎实的采访作为支撑, 所谓“七分采, 三分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能否深入基层, 对新闻人物进行体验式跟随采访, 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着“走转改”工作的成败。

2012年春节前夕, 郑州快递员出现了用工荒。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事关百姓生活的民生热点, 笔者策划推出了“聚焦快递用工荒”系列报道, 对各大快递公司进行专题采访。为了掌握一手材料, 笔者跟张师傅从分拣站到客户家中, 一百个邮件一个个都送到。打电话、敲门、签收、收费, 每一单业务记者都见证了全过程, 一天下来, 笔者累得浑身酸痛, 但与刘师傅从陌生到熟悉到深入聊天, 对他的工作, 尤其是思想与情感有了真实的记录和把握, 没有过多的渲染, 仅仅是原生态的采访录音, 听起来便极具现场感和感染力。

三、要学会讲故事, 塑造鲜活生动文风

开展“走转改”活动, 基础在“走”, 关键在“转”, 实效落在“改”上。长期以来, 改文风都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不仅涉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还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影响着受众对媒体的认同与评价。那么, 什么样的文风才称得上是好文风, 是我们当前“走转改”所努力的方向呢?

笔者以为, 总的来说, 改文风还是要坚持“短、实、新”, 具体来说, 则可概括为一句话, 即“把故事讲的精彩”。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有过明确要求, 要新闻记者“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他还特别用了一个很群众性的语言, 叫要有两把刷子。“两把刷子”是一个形象的说法, 就是有能耐的意思, 形容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有文采就是有两把刷子。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 多名记者报道同样一件事情, 为什么有的人写得精彩, 大家喜欢阅读;有的写得苦涩, 大家阅读不下去, 区别在于讲故事的能力上。“走转改”作品因其接地气的内容要求, 以人物为中心的采访偏重, 更应该在报道方法上多采用讲故事的手段, 增强传播力和感染力。那么新闻记者怎样讲故事, 才能让自己的作品精彩呢?这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 要善于把握叙事节奏, 让报道充满张力。文似看山不喜平, 好的新闻作品应该与文学作品一样, 把握住受众的心理节奏, 让受众对作品中出现的任务和事件充满期待与关注。笔者参与采写的新闻特写《蔬菜进城记》中, 围绕群众关心的菜价问题, 以小白菜从菜地走向群众餐桌为线索, 前后在郑州市郊的毛庄蔬菜种植基地、毛庄蔬菜批发市场, 以及位于市区内的纬四路农贸市场进行走访调查, 真实地揭示了小白菜从四毛一斤到一块五一斤的全过程。随着记者的调查, 听众通过采访对象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一步步地感受到菜农对菜价从期盼到失落的过程, 对菜价贵的原因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较好地抓住了听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 为群众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新闻作品。

其次, 要善于挖掘细节, 让报道具有亲和力。细节, 是对现实情景的直接“还原”, 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由此使报道拥有独特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由于细节展示的是一些现实中的碎片, 在碎片与碎片之间, 就留出了观众理解新闻的空间, 带来的不仅是多元化的认知效果, 更是对受众个性需求的满足, 这种满足就是对观众的尊重, 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例如, 笔者在新闻专题《小山村里话养老》中, 大量运用现场音响, 尤其是大胆运用了河南地方剧曲剧《卷席筒》及豫剧《朝阳沟》选段, 作为新闻发生地的历史人文环境音响。在作品中, 老人李建国在养老院里生活, 和记者交流时, 用了《朝阳沟》里的一句唱词“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 笔者接过这句话, 问他会唱不会唱, 结果老人立马便哼唱起来, 有板有眼的演唱发自内心地表现出他对养老院生活的满意来, 让听众获得了深刻的印象, 该报道主题得到了强化, 感染力也大为提升。

第三, 要善于利用连续系列报道, 让报道富有悬念。悬念, 是传统评书、小说写作惯用的手法, 对于情节繁复、人物众多、时间空间跨度大的叙事来说可以起到承先启后, 环环相扣的独特作用。在“走转改”作品, 尤其是连续系列报道的写作中, 适度的悬念使用, 对增强作品的吸引力也大有裨益。

2013年, 笔者在策划选题“聚焦河南医改”系列报道中, 便采用了这一方法, 把完整的新闻事件分为两集或两集以上, 每天连续播出, 注重对基层医生工作生活的纪实与呈现, 在对立冲突关系中设置悬念, 延宕叙事过程。先后推出了《老村医的新难题》 (上下) 、《张宝明看病记》 (上中下) 等作品, 既有现象的扫描和观察, 又有根源的探讨和思考;既给展示人物命运和细节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又从普通人的故事折射出全局性问题, 这一方式将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叠加、推进, 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 新闻记者要讲好故事, 还需要在做好标题、选好视角、锤炼语言等方面狠下功夫, 形成自己独有、富有亲和力的新报道语态, 吸引人, 打动人, 影响人, 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随着“走转改”的日益深入, 对新闻工作者新闻理念更新、采编播各个环节的提升,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走转改”工作, 从新闻工作者角度来说, “要真走, 真转、真改”, “走到真正反映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层中, 以人为本, 关注大时代里的典型人物,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展现。”

参考文献

[1]金鑫.简析新闻记者走基层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视听, 2015 (05) .

篇9:书包的时代故事

每个时代的学生,都不会忘记陪伴他们度过纯真年代的文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趟时光之旅,回忆自己当年背的是怎样的书包,以及书包里的那些心爱的文具吧!

上世纪50年代——能放笔的就是铅笔盒,能放书的就是书包

讲述者:李诚 身份:某公司经理

“那时候大家的书包都很简陋,有的甚至没有文具,也很简单。”现为某体育用品公司经理的李诚说。

李诚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上小学,那时解放不久,百业待兴,1958年开始大跃进,很多人都生活得很困难。李诚上学时,五岁刚过。妈妈找来一块花布,用她那缝制棉袄的巧手,给李诚缝了一个小书包。“我背着花布书包,跨进学校是最漂亮的一个。”

那个时候,上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李诚的书包里没有装多少书本,而铅笔盒也不是真正的铅笔盒,而是妈妈医院里注射针剂的纸板盒。李诚把里面的纸板夹层撕掉,就是一个现成的装铅笔的盒子了。尽管学习条件这么艰苦,但李诚却从没觉得,她说:“那个时候,文具好坏我从没在意过,我觉得能够放笔的就是铅笔盒,能放书的就是书包。有的人连这种自制的书包、文具盒都没有,是夹着书、铅笔则放进兜里去学校的。那时,大家一门心思在读书上。”

上世纪60年代——妈妈用废布给我缝书包

讲述者:陈小林 身份:某商场客服部经理

“我记得要上小学时,在市纺织厂上班的母亲,连夜加班用她们厂里淘汰的废布,为我缝制了一个单背带的简易书包。这个书包特别耐磨,因为做了二层包角。我一直用到上中学,算来前后用了整整7年!”陈小林说,当时不是因为家里买不起书包,关键是市场上没有书包可买,供销社里供应的都是整齐划一的军用挎包,上面都写有“为人民服务”5个红漆大字。当时陈小林还是小学生,整天盼着能背上这样的书包,这样的梦想直到他上高中才实现,不过那军用挎包还是他哥哥用过的。

但陈小林还有个在当时同学中颇为得意的文具——一个绘有金鱼的铁皮铅笔盒。在那个年代,陈小林的铅笔盒算比较高级了。

上世纪70年代——“牛气”的军用挎包

讲述者:徐远 职业:广告公司经理

从小,徐远就生活在军营大家庭里。在那个红色年代,他最能感受到作为部队子女的优越感。

上学前几天,徐远父亲的战友送了一个真正的军用挎包给他做书包,“我突然感觉背着书包上学,原来是一件很神气的事情。这个书包陪伴了我整个小学时代。”

“我对这个书包很爱惜。记得有一天上学,同学抓着我的书包带不放,我怕他把书包弄坏了,和他打了一架。”

在徐远这个军用挎包里除了装着课本和作业本外,还有一个爸爸托人从外地捎回来的铁皮文具盒。铁皮文具盒里放着橡皮擦、铅笔还有铅笔旋刀。“在那个时候,有一块香的橡皮擦、一个铅笔刨、一支钢笔都是很牛的事。虽然包里没什么值钱的文具,但这个书包实在是太给我长面子了,让我感到我在整个小学时代都比别人高出一等。”

上世纪80年代——让同学羡慕的红书包

讲述者:吴晓晓 职业:医生

吴晓晓的第一个书包是红色的双层“抽屉包”,这在那个年代的小伙伴中算比较时髦的书包了。书包是塑料材质的,外面包着一层厚厚的防雨布,宽宽的双肩带还可以调节松紧,大翻盖的包盖上印着一个卡通的动物,活灵活现的。打开翻盖是两个口袋,上面那层窄些,可放铅笔,下面那层宽些,可放练习本或尺子等。她却是在里面塞进了橡皮筋、毽子之类的小玩意。

吴晓晓说,她特别喜欢自己那个带泡沫的塑料文具盒,有两个面,正面可以打得开,反面也可以,就是相对扁一些,估计是放尺子之类的。

吴晓晓小学的橡皮擦以方形为主,厚的橡皮擦稍贵点。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学校流行一种球形的橡皮擦,可是附近的文具店都没有卖。为了得到球形橡皮擦,她不得不在桌面上把方形擦成球形。终于,她也跟上了这种潮流,但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得每天对着桌面“奋斗”呀!

上世纪90年代——品牌书包让我爱上学习

讲述者:曾一隆 身份:大学生

上小学前,曾一隆妈妈早就为他买了品牌书包,大概花了150多元。说明书上说它是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双肩背带,上面有按钮式的扣扣,金属扣子闪闪发亮。

上了四年级,曾一隆改用水笔了,所以笔盒里又多了一瓶涂改液,经常在平静的教室响起“咔哒,咔哒”的声音,那是涂改液里面有两颗珠子在动。

篇10: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曹操大军征吴,准备一举吞灭江东。诸葛亮说服东吴群臣,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利用曹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又让黄盖用苦肉计诈降,乘风放火,烧尽曹军船只。曹操弃军退走,沿路又被孙、刘两军袭击,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百人马。周瑜和诸葛亮运用计谋,以劣势兵力击败了优势曹军,取得空前的大捷。

★ 三国读后感

★ 戏说三国

★ 三国歇后语

★ 三国经典故事

★ 读后感三国

篇11:高中时代的爱情故事

班长告诉我,他派了一个数学好的男生跟我同桌,以助我数学一臂之力。我一扭头,咧嘴惊叫:“啊?!”一张苍白的脸正对着我:吸血鬼呀!吸血鬼一言未发,趴在桌子上睡觉了。

一天,数学老师宣布要进行一次数学摸底考试。我想问吸血鬼数学怎么样,可他又在睡觉……摸底分数出来了。汪小洋的分数仅次于班长。他天天睡觉,怎么可能啊!

周五我跟汪小洋值日。他坐在桌子边发愣。我哗啦哗啦往前扫,扫到我的桌子下,撞到桌子腿,桌子上的笔滚下来。我正想去捡,汪小洋也来捡,我俩的头撞在一起。“你的头怎么这么硬?”汪小洋拿着我的笔,喉咙里发出吸血鬼的声音。啊!我扔下扫把,拔腿就跑。

一天放学,关心说他明天生日,要请大家吃一顿。我问汪小洋明天去不去,他点头答应了。哈哈,我可以趁机观察一下吸血鬼进食情况了……

汪小洋给关心买的礼物是一团绿绿的、黏黏的东西,用手一挤,竟然出现一个凸着白眼球的骷髅!关心看了倒退三步,作呕吐状。

关心的爸妈做好一桌子饭菜,就出门了,把空间留给我们。吃完饭,朱莉建议来个化妆舞会。刚说完,就有人配合,曹天笑咬着剥好的香蕉当舌头……马得牛负责灯光,他蹦哒着守在可控灯那,随着音乐的节奏拧着灯。

只有一个人没有化妆,就是汪小洋。可他比谁都像化了妆。夜晚,他的脸色越发苍白,右手在捏那绿东西,夜光白眼骷髅在诡异地闪光。

忽然,曹天笑一声大叫,原来他的手不小心被水果刀划到了,流血了。这时,汪小洋的脸上起了剧烈变化。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啊,吸血鬼见到血,他吸血的欲望就不能遏制了!我的手紧紧抓住了一个凳子腿。一旦汪小洋扑过去,我就拿凳子砸他。谁知,他转过身去,却倒在地上。事不宜迟,我抽过绑捆蛋糕盒的带子,把汪小洋的手拴在一起。

就在这时,关心的爸妈回来了。他们问清原委,关心的爸爸说了句“胡闹”,就剪断了绑汪小洋的带子。关心的妈妈喂了他几口红糖水。汪小洋醒了过来,缓缓地说:“我晕血。”

第二天,汪小洋跟我摊牌,说他不是吸血鬼。上课睡觉是他觉得太无聊。能考高分,因为他是复习生。

篇12:读书时代的友情回忆故事:睡莲

我一直远远地观望,拜读,偶尔打个几毛钱的赏,还想等着金教授年末回来请我们吃饭。上次,李胜文同学的儿子高考得中,他请我们吃饭,我们同学又聚在了一起。金教授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让我好不感动。

昨晚第一次聊天,他提出让我把当时我们班同学的原始材料给他。我就开始发愣了,我那时上学基本上属于不开窍的,与同学大都没有深厚的交集,尤其是男同学,所以脑子里少有鲜活的记忆。所以,我即便是想破头皮,也想不起来哪位同学给我留下完整的记忆和温暖,我非常后悔那时候没有多长双眼睛,早知道要这样回顾往昔,我应该把那时候记笔记的优良传统改成给同学记黑账。

夜深人静,一张脸在我的眼前晃动,慢慢地清晰了。

正文

淑琴朴实普通,以至于我想不起来和她第一次见面说话的场景。我记得她的母亲在她来师范上学时已经去世了,她的哥哥供养她上学。我想给她一些什么,比如和她亲近一些,多给她一点温暖;而事实上是她一直在温暖着我。

记不起来什么时候,我和她临床睡。上师范时,我们都是大通铺。我在冬天特别怕冷,脚整宿整宿没有暖热过。淑琴知道了,就和我搭脚睡。晚上,在床的另一头,她把我冰成凌冰的丑脚丫子抱在怀里给我暖着。从此,师范塬上的冬天就不再奇寒了。事后多年,等我为人妇为人母之后,才忽然想起来我们那时候都是单布鞋过的冬,她的脚丫子冷不?

有一年,放假时天暖和了,我就没有把棉袄拿回家。第二年冬天来临,眼看着冷起来,我的袄子却没有翻洗,那就意味着我要穿脏袄子过冬了。特别要命的是,脏袄子一点儿都不保暖。那时,我们的日子都比较贫苦,我只有一件线衣,外面一件罩衣。正在我发愁没主张时,淑琴说你交给我,我给你洗。

缝袄子,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缝第一遍,装好棉花,然后翻,再缝第二遍。尤其是翻棉花,是好多大人都掌握不了的技术活。我看着淑琴给我拆了,心里只犯嘀咕,要是万一缝不起来,这个冬天就惨了。后来她给我洗好,又变戏法般给我缝好了。我穿在身上,感觉到没有哪个冬天会比这个冬天更暖和。

三年里,我的被子都是她帮我洗,缝;还有一次是男同学阴长稳帮的忙。那时候,她已经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了。

毕业那年暑假,我记不起来是她帮我送东西,还是我真心邀请她来我家玩,反正是她帮我拿着重重的行李来到我家。刚到屋,她见我爸在地里忙活,二话不说就下地帮忙去了。我甚至记不起来她在我家呆了几天,只记得她在我们老家大柿树坪的那片地里和我们唠她的老家,她的家人,她的家事。

记得那时候商州师专的一个帅哥使劲地给她写信,几乎是每天一封。我每次看见,都第一时间屁颠屁颠拿给她。这是我记得的我唯一帮她做过的事。

毕业后,我们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好多年没有见面,只是通过同学了解彼此的信息。我听说她嫁了一个好男人,家里很殷实,心里就安定下来。我调进城关小学不久,听说淑琴生病了,我和小琴去看她,她一脸平和地说着话,还是那样慢言细语,告知我们许多生病的细节。我听后,很是心疼,她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是脑梗?好在治疗及时,恢复得很好,我也才放下心来。

前年吧,她的孩子考上大学,我们同学一起上去恭贺,才亲眼看见,她在云镇街上的小洋楼,楼下茂盛含笑的菜园。这些都在无声地向我表白她的勤劳持家。她和爱人张斌在街上最好的饭店盛情款待了我们一行土匪帮的老同学,还一再挽留大家尝下她的厨艺。看着她丰足富实的生活,我心里无比踏实,只是看见她头上与年龄不相称的白发,和不小心弄丢的一颗牙,心底便生生地疼。她是个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也要让别人盛放的人。

后来,断断续续的,在大街上,或是同学有什么事,我们匆匆忙忙见一面,然后又各奔东西。放假前,杨守国老师嫁女儿,她还能跑去商州亲自贺喜,我听了也好生欢喜。当我想起她时,那双一笑起来细眯眯的眼睛,微微塌而宽厚的鼻子,一口白白的米牙,就格外的生动起来,如同一株睡莲,那样安详,那样宁静!

篇13:我的黄金时代

记得七年级上地理课时,我们俩拿着地理图册,计划着环游世界。我们沿着世界的轨迹,用红色水笔圈出一个个令人向往的国家。那时只觉得友谊地久天长,只觉得有一种叫作梦想和青春的东西在胸口撞得发痛,那时年少的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世界的奇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歌里一直是这么唱的。叛逆的时代像聒噪的秘密,千言万语。

毕业于我是一扇玻璃,我看得见它,也总以为它离我很遥远,直到它被时光无情地撞碎,而我踏着横流一地的碎片来到毕业那天,越往回看,越是模糊得只剩下一个轮廓。也许那个要陪我周游世界的女孩已经走远了,也许那个和我打闹的同桌也有了新朋友,也许那份不及格的卷子又在哪个被遗忘的桌角重见天日,但那都已经成为过去,是谁说过,花开花落几个轮回,春仍期许。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觉得自己长大了?

是将连衣纱裙换成超短裙的时候?还是将弹力球换成篮球的时候?或是将满箱的积木换成一个游戏机的时候?我不知道你们,而我,也许是憧憬离开家,独立生活的时候,也许是一个人面对困难不再害怕的时候……当有一天,我长大了,我总是在心里重复这句话,然后想着下面该说的,最后,我想,当有一天,我长大了,我希望回头看我的成长的时候,回首又见它——我的黄金时代,我的那段闪耀年华。

点评

成长是一首歌,悠扬悦耳;成长是一本书,记载着悲欢离合。作者带着青春的迷茫,和着诗的节拍,依时间顺序,为我们展现出成长画面。文字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委婉,笔触所及,既充满成长的喜悦和向往,又不无惜别离伤。

篇14:卖故事的时代开始了!

在这个产品繁多、信息庞杂的时代,销售不仅仅是卖产品,还要学会卖故事!要使自己的产品更加吸引人,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用普通的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难实现。故事营销正是利用了人们爱听故事的天性,通过鲜明的主题、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和曲折跌宕的情节来让产品深入人心。故事在销售中不仅是高效的沟通工具,更能激发客户的情感,直达受众的潜意识,得到受众的认同,实现内化。

为什么说销售人员卖产品,不如卖故事?如今的消费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学的范畴,同时它也进入了心理学领域,一个好故事让消费者不仅止于物质层面上的满足,它还能通过提升销售中的附加值让消费者在心理层面上获得满足。此外,故事比产品更有感染力,产品不会说话,而故事却能深入人心;故事比促销更有传播力,因为故事更有趣味性、娱乐性、励志性、传奇性,更容易口口相传;故事比价格更有说服力,好的故事能增加消费者的信赖,人们更愿意购买。

本期专题将从销售、品牌、团队三个层面来呈现故事营销在新时代下的流行,以期为市场营销人员和企业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走进卖故事的时代。

篇15:时代广场的蟋蟀故事续写

柴斯特十分想念纽约时代广场的朋友们,它又回到了时代广场,来到地铁车站的报摊的蟋蟀笼子里。这是个星期六的晚上,白利尼一家正在家里睡的.正香呢!柴斯特等了一会,等什么呢?等塔克和亨利不是来到报摊。过了一会儿,亨利和塔克真的来到报摊了!

他们看到了笼子里的柴斯特,亨利惊奇的问:“柴斯特,你不是回去了啊,怎么又回来了?”柴斯特说:“我很想你们,所以回来过很长时间才回去。”塔克问:“你要在这住多长时间?“柴斯特说:“最多半年。”塔克又问:“真的?这是最多的时间了?”柴斯特说:“是的,不过最少得半个月。“亨利说:“你就呆半年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多玩几天了。”柴斯特说:“好的。”他们从报摊里找出了一个沙包、一个机器人、一辆玩具赛车、一个布娃娃……。于是他们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场。玩完了,

篇16:毛泽东少年时代的故事

在这场小小的冲突之后,父亲也略改变了态度:只要儿子白天努力劳动,傍晚做完交待的事后,也就不再过分管儿子看书了。在这停学的几年中,毛泽东不读“四书”“五经”了,中国的古典小说,成了他主要的精神食粮。三更灯火五更鸡,她一直是这样坚持着,每天日耕夜读,一点也不觉得疲倦。韶山冲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外地去借。这时他看过的书有:《说岳全传》、《水浒全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岳飞传》等历史小说和神话故事。这些书籍,精华与糟粕并存,他有时候非常喜欢,有时候又令他气愤。他很喜欢李逵、武松、鲁智深这些不畏强暴的英雄好汉,十分痛恨高逑、童贯、蔡京这些欺压良民的奸臣贼子。他认为牛皋比岳飞有气魄,岳飞却比不上他。岳飞明知秦桧要害他,却偏要跑到**亭去送死;牛皋的胆子大得多,他敢于拉起人马,上太行山落草……。

在贪读这些传奇小说和神话故事的过程中,少年毛泽东逐渐发现一个书中叙述的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什么种田的农民当不了书中的主人公呢?他带着这个简单而又难于解释的问题,询问了韶山村里的许多人,有同学,有老师,有长者,也有年轻人,大家都回答不出来,觉得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提过的怪问题。为此,他纳闷了两年。最后,还是他自己找出了答案,解决了这个疑问。他看到农民终年劳作,生活大部很苦,读不起书,不识字,就是识几个简单的字也不会著书立说,因此,写书的人一定不是农民。写书的人不种田,不了解农民,看不起他们,当然不会写、也写不出关于农民的书来。毛泽东深深地热爱着和他朝夕相处的农民,感到书中不写农民是不公平的,他暗暗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写书,写农民的书,写穷苦人的书。

毛泽东少年时代养成的夜读习惯,建国以后依然如故。毛泽东不知疲倦的读书精神,给身边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盏不灭的灯光。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回忆说:“每当毛主席日以继夜地工作之后,走下工作台,说要去睡觉休息了,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员好像卸下了一天的重毛泽东在韶山读过的绘图评注《水浒传》一页。担,放松下来,脸上都堆起了笑容,像传递好消息一样,互相转告着:‘主席要休息啦!’但是,时间一长我们知道了,毛主席从办公室走进起居室,并不意味着他就要睡眠休息了,而常常是回到寝室之后,灯光仍然久久不息,这就告诉我们,他又转入了另外的一种工作形式——正在看书学习哩!”“毛主席起居室里的灯光成了我们观察他读书和睡眠的一个讯号。所以每当毛主席进入卧室后,值班卫士就把视线盯住在向南的窗子上,看着那从窗口射出来的灯光,如果这灯光1小时、2小时地亮着,或更长时间地亮着,说明他老人家正在顽强地学习着。”“毛主席右侧的床头上,放着盏台灯。只要他未在睡眠中,那台灯总是亮着的,伴着主席读书。在灯光下的书面被照得很醒目,主席半卧着,或叫作半坐着,或侧卧着,或用右时支持着上身的重量,眼睛在灯罩上的阴影里,也有时下放到灯光的领域里读着,读着……”。这些情景,不禁使我们想起了一首歌:《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歌词是:“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春夏秋冬夜长明,伟大领袖灯前坐,铺开祖国锦绣前程。……警卫战士窗前过,心中歌唱《东方红》。”

篇17: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近期,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为志愿服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雷锋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的。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依托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活动,赋予学雷锋活动鲜明的时代内涵。这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是新时期志愿服务工作的新使命。

依托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活动,是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的有效载体。以志愿服务为依托,可以广泛了解社会,服务群众,不仅在关键时刻扶危济困、应急救援,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服务。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志愿服务群众基础广泛、方式灵活多样,它能够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为百姓分忧,为政府助力。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具体、实在、可为,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舞台上、花架子上;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项目,带有针对性,从办得到的事情出发,力求至微至显、善做善成。

赋予学雷锋活动鲜明的时代内涵,是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本质要求。新时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紧紧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将其贯彻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活动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如今的社会服务日益社区化,因此,要在社区搭建基本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把服务做进社区,做进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的家庭,是特别需要关爱的人群,应该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开展长期定向服务,让他们得到生活和心理的安慰与帮助。

应该看到,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组织好领导好;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和发展各类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引导他们搭建服务平台,展开专业服务。

篇18:留下疑问的《黄金时代》

1.编者

平心而论, 《黄金时代》在当下的中国影坛, 它确也算得上一部有追求、有情怀和有水准的艺术电影。由朋友们讲述的那个萧红, 倔强、执拗、软弱、神经质、受到疾病困扰、对养育孩子没有责任感, 一生经历传奇, 结局令人扼腕。这是一个有生活气息的、年轻的、不谙世事的萧红。

电影为观众留下了许多疑惑。比如, 作为现代文学教父的鲁迅为何对年轻的二萧如此看重?萧红为什么要执意离开萧军?萧红为什么会被当时的很多朋友尊敬、帮助和爱护?萧红死后为什么会令那么多人念念不忘?难道仅仅因为她传奇而悲惨的一生?看完一部传记电影, 如果普通观众不了解传主身上的非凡特质、对传主的选择完全不能认同和理解, 未必全是观众的欣赏能力, 也可能因为电影的表现能力。一部传记电影有义务在忠实史料的基础上呈现作家的一生, 但也有责任使读者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位作家对于文学的贡献。对于后一要求, 《黄金时代》显然力有不逮。

当银幕上出现的鲁迅温和、家常, 言谈也不乏锐利。当年, 二萧被鲁迅看重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热情洋溢的来信吗?这是我看《黄金时代》时第一个困惑。电影没有给予有力的说法。

鲁迅与二萧之间自然有情谊, 最初相助, 一为文学, 二为家国。鲁迅看重二萧的文学才华, 为二萧的第一部著作写序并帮助出版, 二人也因鲁迅先生的推荐而为文坛瞩目。鲁迅对二萧, 有知遇之恩。二萧是来自东北的青年。他们作品中有东北人民的生活情状, 鲁迅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使当时的读者关注东北沦陷。鲁迅对萧红尤其欣赏, 他对她《生死场》的评价是“力透纸背”, 有“越轨的笔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预言, 在未来, 萧红将取代丁玲。对以上种种信息, 电影并没有给予充分交待, 我们只看到坐在鲁迅家无所事事的萧红。

2.萧军朋友圈的讲述

如果把电影中讲述者们放在一起会发现, 除了许广平、白朗之外,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与萧军关系更好, 更认同萧军的立场。在当年, 那些认为萧红写作有问题, 认为萧红写作不如萧军的其实也是这些朋友。那么, 在萧红死后的讲述中, 这些人的叙述有没有为“活者”萧军讳;有没有基于他们立场、人际关系及审美趣味而导致的对萧红个人生活选择上理解的偏差?电影主创是否应该有辨析?

电影中, 二萧分手的重头戏里, 萧军是担当的, 端木是畏缩的, 萧红是执拗的, 朋友们是遗憾的。仔细想来, 这些印象都是出于萧军及朋友的立场, 并不全面, 也不一定是事实。大概是由当红小生的扮演, 原本有武夫气质的1米6的萧军被塑造得高大、英俊, 平白获得了很多同情分, 连出轨都出得理直气壮。顺着这位男一号的眼睛看去, 萧红的发脾气、不高兴以及最后分手的情节实在像“作女”。

电影并没有明确给出, 年轻的萧红有她无奈的苦楚。她生完孩子后就被妇科病缠身, 血流不止, 一生都身体衰弱, 这是二人夫妻关系不睦的导火索。除了电影表现的, 萧红早年就曾因家暴出走, 萧军朋友都冷淡视之, 使她无路可走, 只得再次回到萧军身边, 这在萧红的文字里是有记载的。许多资料显示, 在萧军及他的朋友眼里, 萧红只会写几笔散文并不会写小说, 文学成绩也并不如萧军。对萧红文学成就的轻视也一直持续到萧军晚年。作为作家, 萧军至死不能理解八十年代后为何有那么多人喜欢萧红的作品。萧红并不按当时写作套路写作, 也不为时代要求和宣传而作。这是二萧文学理念的巨大分歧, 这是志不同道不合。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家暴, 出轨成习惯, 同时也并不认同她的创作理念和精神追求, 对她所做的一切不屑一顾, 她有何理由和他生活在一起?在萧军形象的处理上, 电影给出的信息是暧昧的, 有意遮掩其不堪的一面, 为何如此?

有关萧红的回忆中, 聂绀驽的谈话可信性很高, 萧红提到她对于鲁迅精神世界的理解, 这些认识都让聂感到震惊和佩服。在那个场景里, 在文学层面上萧红是强大和自信的。可惜, 电影里却只引用了聂绀驽像导师一样鼓励萧红要向上飞。聂绀驽在二萧分手后有个说明, 二萧从此再没见过面, 并补充说萧军后来跟王德芬结婚, 一生相守, 生育了八个孩子。电影补充动机何在?是在暗示观众, 萧红没有抓住这个“好男人”么?王德芬追随萧军一生固然是事实, 但萧军后来也多次出轨并使一位女大学生生下孩子。

在萧军的朋友圈看来, 端木胆小而不值得爱, 而骆宾基为何会给予萧红那样深切的照顾电影也都一笔带过。对于萧红传记而言, 这是粗暴而不负责任的。因为萧红生命中不仅仅只有萧军, 她的选择在当时也有她的道理。电影对端木的文学成就只字未提, 其实端木的文学成就也未必逊于萧军。电影只展示端木为人而忽略其文学成就, 这是不客观的, 对萧红与端木的婚姻也是不尊重的。

事实上, 萧红是因《生死场》《商市街》成名后成为当时文学青年的偶像, 而端木与她的文学气质相近也对她颇为仰慕, 这是两人走到一起的前提, 而骆宾基则是萧红的读者和仰慕者。电影中这些信息并未得到足够呈现。而这对塑造作家萧红的形象极为关键。

《黄金时代》似乎对丁玲过于偏爱了, 她甚至被拿来作为一面镜子, 比照萧红的苍白、软弱和不坚定。她去与不去西北, 并不意味着萧红必然离世。这种推论, 过于肤浅。

在1931-1941年间, 萧红共写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一年十万字, 这对于这位疾病缠身、怀孕生子、贫寒交困、备受情感纠葛的青年女性何其不易。而且, 在她最后三四年和端木一起生活的时光里, 她写下了《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马伯乐》 (未完成) , 这是她一生中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离开西北并不意味着她不关心国事, 在武汉以及抗战爆发后, 萧红也有关于民族兴亡的作品, 她没有在革命第一线, 并不证明他们没有家国情怀。她当然支持抗战, 但同时也认为作家写作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一个没有文学生活的萧红

作为作家, 萧红大部分时光难道不是在写作吗?她在疾病中、在饥饿中、在奔波中、在痛苦中写作。电影中关于这些场景很少。而且, 她写的到底是什么?她只写了花园、自然吗?她写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二麻子, 都是当时受苦的人。这是一位对大时代和卑微个体一视同仁的作家, 这样的选择和追求, 是需要受到尊敬和重视的。萧红的写作在当时影响如何, 年轻人如何读她, 同行如何评价她, 她如何无视批评执着写作, 电影中全是空白。当别人不能理解她的很多所作所为时, 她也是被动的和失语的。电影中, 呈现的是众说纷纭的萧红罢了, 但那个风暴中心的人, 从不为自己解释。于是, 我们只看到了疲于奔命不断抽烟不负责任的萧红, 只看到一个跟大时代选择背道而驰天真地要“找死”的萧红, 却看不到她有她的想法, 她的特立独行并非全无意义。甚至在电影里都看不到这些文学青年们在一起讨论文学, 我们甚至没有看到她的书出版的场景, 而这也是她维持生计的方式之一。对于一个作家传记片, 这些镜头难道不是必须的吗?

电影在叙述抗战时二萧的选择时, 想象力和理解力也是偏狭的。如果我们不把萧军的选择视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不把萧红在病床上去世作为她选择不去西北的结果, 那么我们会看到, 彼时与萧军不同、与萧红有共同选择坚守在国统区的作家既有巴金、老舍、茅盾, 也有沈从文、钱钟书等人。萧红当时的悲惨境遇, 一方面是因为医疗事故及战乱, 也由于她身体的衰弱。

如果电影的史料不囿于萧军朋友圈, 那么我们还会读到萧红当年的其他朋友对她的评价和纪念, 茅盾先生在萧红去世后为《呼兰河传》写下的序言, 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写下的诗篇:“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在萧红死后, 有无数传记和悼念文字出版, 每年都有万千孩子诵读她的作品……一个让同辈后辈深切尊重的作家, 一个生逢乱世命运坎坷的青年女性, 当这两个形象合而为一时, 才是完整的萧红, 也才是今天为何那么多人纪念她和心疼她的原因。

《黄金时代》完整还原了萧红作为普通人的一生轨迹, 却忽视了她在有生之年所进行的精神跋涉和她的文学成长轨迹;在对民国大时代的想象中, 《黄金时代》还原了革命青年的热血和朝气, 但却对抗战时期民国知识分子的自由选择没有充分认知。看许鞍华和李樯滔滔不绝地接受访问以及各种宣传, 原以为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创作, 《黄金时代》完全可以在塑造萧红和民国知识分子方面完成得更好, 很遗憾电影没有完成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故事-黄金时代的寓意-黄金时代的意思】相关文章:

黄金的寓意范文05-20

黄金图案代表的寓意08-14

黄金市,黄金市文天祥,黄金市的意思,黄金市赏析08-22

黄金的意思范文05-19

黄金的故事范文05-19

关于黄金的故事范文06-11

我的黄金时代08-24

创新创业的黄金时代09-12

网络综艺的黄金时代05-26

儿童产业的黄金时代07-28

上一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与赔偿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下一篇: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