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2024-07-23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通用16篇)

篇1: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运算练习题

要点:

能运用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定义: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除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

例题:

1.下面的计算错在哪里?请改正。

1400÷(14×25)

=1400÷14×25

=100×25

=2500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678-267-833

8000÷125÷8

1000÷(25×5)

3.拓展: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500÷2÷5÷3÷25÷2

270000÷8÷6÷125÷3÷15

369-113+131-187

篇2: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自觉合理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回顾再现。

通过课前了解,听说咱班同学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师先依次出示:

12×5= 35×2=

25×4= 125×8=

再出示: 25×13×4= 15×97+15×3=

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得呀?

生1:我是先算25乘4得100,再算100乘13得1300。

生2:把15提出来,97加3得100,再算15乘100得1500。

师:你们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13×4=25×4×13=1300

生1:乘法结合律

生2:乘法交换律

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一个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课的开始通过抢答一组口算题,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乘法运算定律的回顾为学生熟练、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同学们记得真熟练,你能灵活熟练运用它们吗?这儿有些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基本练习

我会做

(1)23×4×5(2)8×(125+11)

(3)2×289×5(4)65×32+35×

请同学们直接写在练习纸上。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说时先说一说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再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1:

23×4×=23×20

=460

(2)8×(125+11)

=(8×125)+(8×11)

=1000+88

=1088

师:根据刚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和这个同学做的有不一样的吗?

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

变式练习

试一试 我能行

(1)36×101(2)18×99+18

(3)25×44(4)125×25×32

(学生都完成后)

师:谁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生2:第一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6×10

1(100+1)

=36×100+36×1

=3600+36

=3636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99+18

=18×(99+1)

=18×100

=1800

第三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5×44

=25×(40+4)

=25×40+25×=1000+100

=1100

另外同学的方法: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第四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5×32

=(4×8)×125×25

=(125×8)+(25×4)

=1000+100

=1100

125×25×32 =125×25×(4×8)=(125×8)×(25×4)=1000×100 =100000(集体订正后)

师:针对同学的发言,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

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第2题的100从哪里来的?

生: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

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

1:25×(20+24)

生2:25×2×22

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

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

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

师小结: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出示刚才做过的题目),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生1:先看看数,再看能否用运算定律?最后算一算。

生2:看这些题能不能应运算定律,再算。

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很好,在进行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同时形成以下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虽然学生对这几道题掌握的比较牢固,教师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同时,使学生领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练习从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积极、自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更多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下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挑战?

提高练习

动动脑 我最棒

(1)99×128+99×871+99(2)132×68-32×68

(3)25×197+75(4)34×76+24×17×

2我们的挑战时间4分钟。如果能做对其中的2道题就算挑战成功,如果做对这4道题就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

师:谁来说说做前2题,你是怎么想的?(生上台展示)

生1:第1题,我根据算式的特点,凑成1000个99,结果是99000。

第2题,132个68减去32个68,得到100个68,结果是6800。

师:第一题和第二题你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有没有不一样的?

师:第3题有做出来的吗?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

25×197+7=25×197+25×=25×(197+3)

=25×200=5000

生1: 25×197+75 生2: 25×197+75 =(25 + 75)×197

=25×197+25×3 =100×197

=25×(197+3)=19700

=5000 生:为什么分成25×3?

生:25×3=75,把75分成25×3。正好有2个25。用乘法分配律。

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师:怎么错的?

师:(针对错误的同学)这位同学敢于把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让我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

生3:第4题,我是这样做的 34×26+74×17×2

=(26+74)×3=100×34

=3400

师:同学们,虽然这4道题有些复杂,但是我们有好的方法,同样能够灵活的解决。

2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挑战成功!做对4道题的同学有谁?祝贺你们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没有挑战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测题,相信大家有完美的表现。

三、自主检测 完善评价

必做题:

一、填一填:

(1)38×4×5=38×(__×__)

(2)125×32=125×__×__

(3)39×42+61×42=(__+ __)×

42二、连一连:

8×(125+11)35 ×(199+1)

35×199+35(37+63)×437×45+63×45 8×125+8×1三、怎样简便怎样算:

(1)4 ×43×25(2)25×64(3)35×10

2选做题:小马虎在算(□+50)×4时,算成□×4+50,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怎么样?

(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学生都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保证。基于此,在自主检测设计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四 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生1:我知道在简便计算时,要先看一看算式的特点,再想运用哪个运算定律,最后再认真的算一算。

生2:我知道有些复杂题,可以用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生3:我运用总结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体验到挑战成功的体验。

师: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探索,课下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些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并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拓展练习:

99×99+199=

999×999+1999=

9999×9999+19999=

教后反思:

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三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看:算式的特点。二想: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三算。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练习目标明确,方法指导到位。

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种运算定律的情况下综合练习。所以设计时,既要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又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和解题思路的拓宽。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把

握了这点,安排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提高、拓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提炼和总结了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提高练习效率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考。我们练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为了更好的授学生以“渔”,我想从这点出发,学生从本节课的练习中,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领悟了如何灵活运用定律,掌握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和窍门。

2、练习题设计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有层次性。

本环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练习。学生可直接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变式练习。练习的灵活性有了变化,虽然难度不大,但选择的练习题典型、代表性强: 36×101 18×99+18 25×44 125×25×

32每道题的设计都渗透解题方法的灵活,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符合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三是提高练习。让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完成有挑战性的提高练习,并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护学困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充分尊重保护出错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篇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一、自学例题与有效引导

认知心理学认为, 能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姿态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对于学生有效建构知识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价值。四则运算的顺序尽管是“规定性动作”, 学生一看就能接受, 但是这种规定有其必要性与相对的合理性, 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因此, 本单元的知识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学时,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题, 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在发现、交流、分享、调适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教材利用“冰天雪地”的情境, 引出5个实际问题, 把四则运算的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教学时, 我们可以先出示情境和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情境、分析问题, 自己列式解答。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阅读情境的经验, 加之情境的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比如,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 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分析并列式解答。

学生通过自己学习, 获得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零碎的。因此, 学生自主学习时, 教师并不是旁观者, 而应适时适度的引导,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首先, 组织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列出算式, 找到了算法, 得到了答案, 这时学生既有交流的内容, 又有交流的需要。所以, 自主学习后, 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比如, “周末, 妈妈爸爸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 (成人票价24元, 儿童半价) , 购门票要花多少钱?”交流中, 有的学生列式为“24+24+24÷2”, 有的学生列式为“24×2+24÷2”。在交流计算过程时, 通过“先算什么, 为什么?”让学生明确要先算出玲玲的票价, 再把三个人的票价加起来就是购门票要花的钱。或者, 先算爸、妈 (一共) 的票价和玲玲的票价, 再加起来就是三人的票价。学生正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解释与说明。也正是在这解释与说明中, 体会了计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另外, 在对解法2的算法交流中, 有学生说, 先算24×2, 再算24÷2, 接着算和;有的说, 可以同时算24×2与24÷2, 再算和。这样通过交流, 学生学会修正 (或确认) 自己的想法, 分享同伴的思考, 从而得到最优的解题方法, 从失败中得到启示, 收获成功的经验。

其次, 引导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 教师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回顾、反思活动也相当重要。比如, 在学生经历了例1、例2的学习后, 教师提出: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像这类式题, 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计算的?引导学生分析算式结构, 总结运算顺序。

放手自学例题, 提升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通过组织交流与反思, 适时帮助学生有序地归纳、整理, 使学生的思维从无序走向有序, 认识从模糊走向清晰, 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概括化。

二、自主练习与有效引导

学生掌握四则运算需要一定量的练习, 而机械重复的训练, 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此, 在学生自主练习中, 教师的价值引领很重要。要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兴趣、深化数学思考。

1. 在比较中体验。

在本单元, 教材安排了多次对比练习, 而且都以题组的形式出现。比如例3后的“做一做”:运算顺序一样的画√, 不一样的画“×”。

这题主要是运算顺序的比较, 通过比较, 学生能体会到乘除混合运算与加减混合运算在顺序上的联系;体会到乘减混合运算与乘除混合运算在顺序上的区别。再比如练习二第1题:算一算, 比一比。

本题要求“先算后比”。1、2两题是运算符号的对比, 让学生提高对题目感知的准确度,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体会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2、3两题是算式没有括号与有括号的对比, 让学生体会小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有对比就有鉴别, 这样类似题目的价值不只在于计算, 更在于体验。教学时, 教师要认真揣摩这些习题的编写意图, 注意练习的有效性。既要在学生独立练习前引导他们先比一比再计算, 感知每组题的联系与区别, 也要在计算后再比一比, 再次体会数相同, 运算符号不同或括号的位置不同, 运算顺序与计算结果也就不同。通过计算、比较, 以对比促体验, 在形式多样的比较练习中, 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式题都要遵循相同的运算规定, 而运算顺序的改变可能导致不同的运算结果。从而加深对运算顺序重要性的认识, 体会规则存在的价值。

2. 在改错中体验。

在四则运算中, 学生出错是难免的。教师要用慧眼辨析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自我否定、自我提升, 从中领悟计算要点, 提高计算水平。比如, 教学中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如下改错题:

这里有顺序掌握不牢的 (第 (1) 题) ;有因一步错, 而造成整个结果出错的 (第 (2) 题) ;有受思维定式影响, 认为先算的结果要写在前面 (第 (3) 题) ;有因计算时只注意了关键环节, 而漏写某个数的 (第 (4) 题) 。教学时, 除了让学生改错, 还要分析错在哪里, 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辨析交流与反思, 让学生得到警醒, 促进学生养成认真、细致地计算的良好习惯。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

学生体会并深入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材结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安排了大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比如, 例1、例2后的“做一做” (两题) 在练习一的10道题中, 有7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在练习二的14道题中有9道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题目。教学时, 要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交流各自是怎样想的, 关注学生能否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能否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进行必要的阐述与说明。以说“促”思, 以说“理”思, 在解题过程中既巩固了运算顺序, 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篇4: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生年龄较小,有其独特的年龄段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教给学生“先算什么法则”“再算什么法则”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保证了学生的做题量和对数学题的熟练度,但是长期的机械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

有很多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往往为了让课堂看起来充分,内容丰富,会找很多的课外内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课本教材生动的教材内容,既能够立足于课本,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练习,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然后教师进行教学,这样经过独立思考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在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教师进行四则运算教学的时候,不能脱离课本,也需要以课本教材内容为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现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强调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重将课堂学习的主权放到学生的手里。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也需要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处在小学年龄阶段,正是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四则运算是需要学生掌握了运算法则后能够熟练的应用,即使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再多的题练习,也比不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练习掌握得更加透彻。所以,在四则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进行完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后能够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然后在下一节数学课及时改正,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徐颖.如何处理好“脚踏两只船”:浅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篇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计算下面各题

姓名

学号

(15+20)×3 240÷(20-5)192+28-17

145÷5×6 24

400+612÷12 97

72-4×6÷3 118

(124-85)×12÷26 28

(280+80÷4)×12(72

×36÷24 125-12×6+43 128+153÷17×6 729+(32÷4-3)18-4)×(6÷3)75-24×5 +320÷4-60 ÷9-26×3 ×(400-120×2)+360÷(20-5)答案:105,16,203,174,36,5,451,68,148,64,172,3,18,33,2880,3600 34,99

四则运算(四年级数学下册)

计算下面各题

姓名

学号

980-436+75 125÷5×15 150+42×37

960+360÷90 80

800-700÷25×4 72

(270-180)÷30 56

75+360÷(20-5)812

(124-85)×12÷26 75

篇6: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回顾再现。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好不好?(好)

课件先依次出示:

(指名说)

14×5=

45×2=

25×4=

125×8= 生1:70 生2: 90 生3: 100 生4: 1000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难一点口算也这么快吗?(是)

课件再依次出示:

25×15×4=

18×97+18×3= 生1:1500 生2: 1800 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得呀?

生1:我是先算25乘4得100,再算100乘15得1500。生2:我是先算97加3得100,再算18乘100得1800。

师: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一个练习。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学生边回忆,教师边进行板书)

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二、分层练习

强化提高。

师:同学们记得真熟练,你能灵活熟练运用它们吗?这儿有些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基本练习(课件依次出示)

1、判断 判断:

(1)36×16=36×2×8()(2)102×56=100×56+2()(3)32×(7×3)=32×7+32×3()(4)56×(19+28)=56×19+28()(学生想一想回答,全班订正。)

师:这几道判断题,哪些错了,哪些对了,为什么?错的你能给它改正确吗? 生1:第一题对了,它把16拆成了2乘8。

生2:第二题错了,它把102拆成了100和2,然后运用乘法的分配律,结果它没有分别乘56再相加。正确的应该是102×56=100×56+2×56。

生3:第三题错了,式子的左边只能运用乘法结合律,结果它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正确的应是32×(7×3)=32×7×3或者是32×(7+3)=32×7+32×3 师:刚才这位同学真是太棒了,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用两种方法改正,真了不起。

生4:第四题错了,正确的应该是56×(19+28)=56×19+28×56 师: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不知道下面的题目能不能难倒大家,你们能被难倒吗?(不能)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课本练习六第2题)15×16= □×15 25×7×4= □×□×7(60×25)×8=60× □×8 125×(8× □)=(125×□)×14 3×4×8×5=(3×4)×(□ × □)学生思考回答,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精神让老师佩服,老师这里还有一题,你们还有信心完成吗?(有)

3、动脑解决问题:(课本练习六第3题)

我喜欢游泳,每次游7个来回,游泳池长50米,我每次游多少米? 师:请同学们直接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师巡视,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综合练习

师: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

课件出示:

变一变,算一算

(1)12×10(2)18×99+18(3)25×4

4(4)125×25×32

(学生都完成后)

师:谁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生1:第一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2×103=12×(100+3)=12×100+12×3 =1200+36=1236 生2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99+18=18×99+18×1=18×(99+1)=18×100=1800 生3:第三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44 =25×(40+4=25×40+25×4=1000+100 =1100 生4:第四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25×25×32=125×25×4×8=(125×8)×(25×4)=1000×100=100000 师:你们说的真棒。(集体订正后)我们再来交流一下这几道题的做法。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

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第2题也是用拆的方法吗?

生:不是,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

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 生1:25×(20+24)生2:25×2×22 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 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生1:在简便计算时,我先看谁和谁能凑成整百数,再看用了哪种运算定律,最后再算一算。

生2:我先看算式的特点,再想用哪种运算定律,最后再算一算。

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在进行简便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同时形成以下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想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算

师:前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终极挑战?(学生异口同声:有)

提高练习:

(1)99×128+99×871+99

(2)132×68-32×68

(3)34×76+24×17×2 我们的挑战时间5分钟。如果能做对前2道题就算挑战成功,如果做对这3道题就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做前2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1:第1题,我根据算式的特点,把算式变为128个99和871个99和1个99,正好凑成1000个99,结果是99000。

第2题,132个68减去32个68,得到100个68,结果是6800。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的算法是128个99和871个99,正好凑成999个99。师:到底谁的正确呢?

(生1的正确,生2漏掉了1个99)

师:这位同学敢于把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让我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

师:做对这2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挑战成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够根据算式的特点,发现每道题都有共同的因数,巧妙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师:第3题有做出来的吗?

生:第3题我是这样做的 34×76+24×17×2=34×76+24×34=34×(76+24)=34×100=3400 师:同学们,虽然这3道题有些复杂,但是我们有好的方法,同样能够灵活的解决。师:那做对3道题的同学有谁?祝贺你们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没有挑战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测题,相信大家有完美的表现。

自主检测

完善评价

师:自测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先独立完成必做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完成选做题。

必做题:

一、填一填:

(1)38×4×5=38×(__×__)(2)125×32=125×(__×__)(3)39×42+61×42=(__+ __)×42

二、连一连:

8×(125+11)

×(199+1)35×199+3

5(37+63)×45 37×45+63×45

8×125+8×11

三、怎样简便怎样算:

(1)4 ×43×25

(2)25×64

(3)35×102 选做题:

小马虎在算(+50)×4时,算成()×4+50,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怎么样?

四 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

生1:我知道在简便计算时,要先看一看算式的特点,再想运用哪个运算定律,最后再认真的算一算。

生2:我知道有些复杂题,可以用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生3:我运用总结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体验到挑战成功的体验。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了不起。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探索,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

附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

乘法交换律:a×b=b×a 想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算

《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

教学实录

沂水道托中心小学

篇7: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125-25×6

(135+75)÷(14×5)

120-60÷5×5

(135+415)÷5+16

720-720÷15

240+480÷30×2

(120×2+120)÷9

1024÷16×3

1200-20×18(360-144)÷24×3 225-10×(6+13)164-13×5+85 330÷(65-50)

128-6×8÷16

64×(12+65÷13)

10000-(59+66)×64

(315×40-364)÷7

(2010-906)×(65+15)

106×9-76×9

19×96-962÷74 5940÷45×(798-616)

12520÷8×(121÷11)(20+120÷24)×8

117÷13+36×15 2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3774÷37×(65+35)

540-(148+47)÷13(308—308÷28)×11

(238+7560÷90)÷14

19×96-962÷74

5940÷45×(798-616)

(10+120÷24)×5

21×(230-192÷4)10000-(59+66)×64

(315×40-364)÷7 3

735×(700-400÷25)

1520-(1070+28×2)9405-2940÷28×21

690+47×52-398

360×24÷32+730

51+(2304-2042)×23

(247+18)×27÷25

篇8: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厘米,也是()米,写成小数是( )分米。

2.8.954精确到百分位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精确到个位是( )。

3.与0.3相邻的两位小数分别是()和();比1小的最小两位小数是()。

4.用0、2、4、8四个数及小数点组成的三位小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有一个数的个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2,十分位上是6,这个数写作(),读作()。

6.把0.005扩大100倍是(),把4.7缩小为原数的()倍是0.0047。

7.将△-□=○,▲+■=,○这些图形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8.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南3500米,小明家在学校( )的方向上,距离是( )。

9.520.3万写成整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10.5.06米=( )米()厘米10元2分=()元

3吨65千克=()吨 4.08吨=( )吨()千克

二、我会判断(1分=5分)

1.6701的简便算法是6700+67 ()

2.比0.6大并且比0.7小的数只有一个。()

3.0.20和0.2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小数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5.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三、我会选(1分=5分)

1.与18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18)) B.(18))

C.(18+12)+4)D.(18-2)-2)

2. 25252正确的简便算法是( )。

A.254+825 B.(25+125)2

C.(25)25) D.(25)25)

3.把21.97精确到十分位是()。

A.21.9 B.22 C.21.0 D.22.0

4.100张纸叠起来厚2.3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厘米。

A.0.23 B.0.023 C.0.0023

5.在下列各数中,在()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大小不变;在()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A.53B.5.3C.53.0 D.530

四、我会算(36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0.6000= 14.3900= 100.031=0.2500=

4.3200= 4.800= 73.050= 5000=

0.040=90000= 0.8000=101.100=

0.760000= 10000000=

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0.2○□=0.0024.5○□=4500

□○100=8010○□=0.001

3.用简便方法计算。(27分)

2486-(740+1486) 2542532005

355-157+45-1434696+4694

8082578988022401-27

五、我会列式(8分)

1.125乘45的积,除以402与377的差,商是多少?

2.56减去2184除以56的商,所得的差去乘105,积是多少?

六、我会应用(1题6分,2~5题每题5分,共26分)

1.1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东偏南25千米后,向东行驶5千米,最后向北偏东35千米到达终点。(6分)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11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

(2)根据线路图,说一说11路公共汽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2.1千克花生可榨油0.42千克,100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3吨花生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3.一张桌子120元,一把椅子50元,买58套桌椅一共要花多少元?

4.星期天,王老师带领17名同学去公园划船,租一条小船可坐3人,每小时12元,租一条大船可坐8人,每小时24元,怎样租船所花的租金最少?

篇9: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脱式计算:

125-25×6(135+75)÷(14×5)120-60÷5×5

1024÷16×3(135+415)÷5+16 1200-20×18

720-720÷15(360-144)÷24×3 240+480÷30×2

225-10×(6+13)(120×2+120)÷9 164-13×5+85

330÷(65-50)128-6×8÷16 64×(12+65÷13)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2520÷8×(121÷11)(2010-906)×(65+15)

(20+120÷24)×8 106×9-76×9 117÷13+36×15

3774÷37×(65+35)540-(148+47)÷13(308—308÷28)×11

(10+120÷24)×5(238+7560÷90)÷14 21×(230-192÷4)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247+18)×27÷25

36-720÷(360÷18)1080÷(63-54)×80(528+912)×5-6178

二、用递等式计算(四数下册)

980-436+75 125×5÷15 150+42×37

960+360÷90 80×50-35÷5 105+360÷20÷3

800-700÷25×4 7

2(270-180)÷30 56

75+360÷(20-5)812

(124-85)×12÷26 7

5(124-85)×12÷26 28

-4×6÷3 42+6×(12-4)-(25+17)(75+360)÷(20-5)÷(532-36×14)18×(420+360÷90)+360÷40-5 1500÷25-(18+8)+(32÷4-3)18×(400-120×2)(280+80÷4)×12(72-4)×(6÷3)75+360÷(20-5)

三、简便计算

25×42×4 68×125×8 49×49+49×51

4×25×16×25(25+15)

(125×25)×4

85×82 + 82×15 495

87×99 + 87 79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58 + 39 + 42 + 61

×4 125 + 17)×8 25×99+49 64×25 + 25 76(25×15)×4×64×125 ×15-14×1×101-76(36×45+36×56-36 66×93+93×33+93

125×88 88×102 5×289×2

(68+32)×5 36×97—58×36+61×36

四、口算。

12×4÷8=

100-72÷9=35+25×4= 72-24÷4=78-58+36= 178-56×3=

五、列综合算式

1.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960÷15=64

64-28=36

综合算式:

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7 5×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

3.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4535-500=4035

782-777=5

4035÷5=807

综合算式:

4.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8×15=120

63+120=183

183÷61=3 综合算式:

六、递等式计算。

400+612÷12×4

118+153÷17×9

480-(32+32÷4)(374-265+238)×6

(72+108÷36)×64(400-75×2)÷125

21×(230-192÷4)118+306÷17+265

560-(48+48÷4)540÷45×(65+35)

325÷13×(266-250)300-225÷5+145

七、判断并改错。2、1500÷15-15×4 1、437-37×2+8 =400×2+8 =1500÷0×4

=0 =800+8

=808 4、25×3÷25×3 3、250+50×5 =75÷75 =250+250

=1 =500

八、列式计算。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3、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5、178与142的和,除1000与40的差,商是多少?

6、2520与105的商加上25与24的积,和是多少?

7、560与270的差,加上360除以90的商,和是多少?

8、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 9、52与28的差与25相乘, 积是多少? 10、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 商是多少?

11、从480里减去35的6倍,差是多少? 得到的差再除以9,结果是多少?

12、600与560的和除以他们的差,商是多少?

九、解决问题。

1、商店运来鸡蛋和鸭蛋各8箱。鸡蛋每箱25千克,鸭蛋每箱32千克。一共运来鸡蛋和鸭蛋共多少千克?

2、商店上午卖出童鞋18双,下午又卖出童鞋23双。下午比上午多收入425元。每双童鞋多少钱?

3、一箱牛奶有24盒,幼儿园共买了35箱,平均分给168位小朋友。如果每人每天喝一盒,可以喝几天?

4、小红5天看了100页的书,照这样的速度,她要看一本400页的书,需要多少天?

5、一支修路队,修一条长为548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45米,已经修了8天,还剩多少米未修?

6、我有40元钱,买一个书包用了32元,剩下的钱又买了2本书,每本书用了多少元?

7、小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350m。走5分钟后, 离学校还有160m。小华家离学校有多少m?

8、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10,另一个加数增加10,和是否有变化?

(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5,另一个加数减少15,和是否有变化?

(2)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6,另一个加数也增加6,和有什么变化?

(3)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2,另一个加数减少2,和有什么变化?

9、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8,要使和增加8,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9,要使和增加17,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1,要使和减少11,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16,要使和减少9,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10、两个数相加,如果被减数减少10,减数也减少10,差是否有变化?

(1)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30,减数也增加30,差是否有变化?

(2)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23,减数减少23,差有什么变化

篇10: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除法的性质的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带乘法运算定律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熟练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78×85×17=78×(_____×______)81×(43×32)=(_____ ×______)×32(28+25)×4= ×4+ ×4 15×24+12×15= ×(+)6×47+6×53= ×(+)(13+)×10= ×10+7×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9。()2.7×25×4=7×(25×4)只用了乘法结合律。()3.求和只能用加法计算。()4.2×3=6这个算式中2和3分别叫做积6的因数。()

5.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73×5×2 125×897×8 2×125×8×5 195×25×4)101×83 99×83 7×75-7×25 88×27+27×12

四、在□里填上“>”、“<”或“=”。

1.73×54□54×73 2.(75×76)×74□75×(76×74)3.87×53□87×52 4.80×90□8×(10×90)

五、应用题。

1.一个盒子能装12支钢笔,每支钢笔3元钱。买这样的 钢笔5盒共用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一台缝纫机6小时可加工服装48件,要用5台同样的缝纫机加工400件服装,需要几小时?

3.一件毛衣95元,一件呢大衣325元.现在各买4件。买毛衣和呢大衣工共用多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4.一个服装店一天卖出70件运动服,上午卖出20件,每件运动服78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卖多少元?(用不同方法解答)

四、小结

篇11: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练习题

1、(13×8)×125 2、20×(17×5)

篇12: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一、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课长期以来被定位为“教的补充”和“教的强化”,因此,出现了“练习课教学不用备课”的误区,表现如下:

1.练习课=作业课

许多教师认为,练习练习,就是布置作业让学生练,练完便就题论题,很少有知识拓展和学法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整堂课完全是在“教练习”。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多以计算为主,因此,大量的独立计算任务使课堂气氛更压抑。

2.练习课无层次性

首先,练习未分层。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直接按教材编排顺序给学生布置练习,因此,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出现先练竖式计算,后练文字题,再练竖式计算的情况,让学生觉得重复无序。

其次,学生未分层。学生是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练习课中对他们“一视同仁”,则会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练习课轻松化,而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吃力,仍旧一无所获。

3.练习课形式单一

单一的形式使得练习课枯燥无味,在课堂中,如果学生自始至终仅依照教材和练习册独立完成其中的练习,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不到重视,学生便会对练习课毫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4.忽略小结的重要性

在练习课中,部分教师更重视学生多写多算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忽略了小结的重要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中,学生一堂课下来一直在计算,期间或最后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其总结和归纳方法,导致学生为练而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策略。

1.练习课应体现“用练习教”的理念

练习课应该围绕练习目标组织内容,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设计,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方法。其中,练习的设计应当精练、得当,过多或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效率;过少的练习不足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练习课上,教师不可以布置学生反复练习后就题论题,完全不理会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拓展。

2.练习课要突出层次性

首先,练习分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练习分层。例如:“数的运算”教学中,教师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竖式题目开始,再到简单的文字题,最后到开放题。

其次,学生分层。观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内外作业,将学生动态分层,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针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在练习的布置方面也要分层,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掌握基础,或巩固知识,或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偶尔也可以“用B级人做A级事”,以激励其奋发进取。

3.练习方式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四年级“数的认识”枯燥的练习内容,教师应对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寻找丰富的素材,合理组织,使练习课生动有趣。

在重视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对练习的方式作出一些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并非都必须以书面化的形式“算”,读数、口算、估算等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口头练习,更能训练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及思维能力。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当做“大人”,幼稚的教学设计只会让他们更反感。但争强好胜仍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设计练习,比正确率和速度。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组织形式上,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和合作练习。

4.重视小结的作用

在练习分层的情况下,课堂中的小结显得很有必要。尤其是在运算中,不能让学生盲目不停地演算,在一类或一层题演算结束后,教师应当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另外,小结的重点是总结由例及类的解题规律和方法。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后,组织学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能更好地巩固和强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课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从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琳.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与代数”内容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10).

作者简介:严剑波(1984—),男,汉族,云南省嵩明县人,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大石板小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篇1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运算顺序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虽然讲解例题时学生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但在作业时,有的孩子写完算式之后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这说明了看似简单的运算并不是只要记住运算顺序就能计算。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光和空间,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潜力都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些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我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做完后互相讲解,找出错误加以改正。应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

3、教学时,我注重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聋哑学生由于语言障碍,不愿说话,在叙述解题思路时,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我引导学生来描述解题思路,说清道理在计算。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表述方法,以后就不会再成为难关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

1、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整节课联系起来,过渡比较生硬。

2、学生发言不用心。

3、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4、对学生的预设不够,缺乏灵活的应变潜力。

改善措施:

1、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情境,把复习和新授自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激励性语言,和多种途径让全体学生发言。

3、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做好灵活处理的准备。

4、把握好各环节的时间,每节课后做好反思,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

5、和其他教师多学习,逐步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篇14: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25×3×4

25×4×3

25×6×2

36×25

8×13×125

25×7×4

19×8×125

25×13×125×32

13×99

125×25×32

25×16×25

125×56

(25×15)×4

4×25×16×25

12×25

98×42

101×92

125×76×8

17×4×25

25×33×40

102×35

125×19×8

25×125×16

125×792

125×32

25×48

2008×25

12×4×25

25×17×40

25×125×8×4

138×25×4

(13×125)×(3×8)

50×(34×4)×3

28×4×25

125×32×25

9×72×125

58×98

(13×125)×(3×8)

(12+24+80)×50

25×32×125

704×25 138×25×4

75×24

102×76

125×88

704×25 5×289×2(125×25)×4 88×102 25×64×125 4×60×50×8

58×98 25×42×4 68×125×8 4×39×25 25×32×125 4×75×25

88×125 25×24

180×125

25×44

102×76

103×32

382×101-382

(25+15)×4

35×8+35×6-4×35

4×25+16×25

26×39+61×26

356×9-56×9

99×55+55

78×101-78

52×76+47×76+76

134×56-134+45×134

48×52×2-4×48

32×(25+125)32×(25+125)

83×102-83×2

98×199 1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123×18-123×3+85×123

25×(24+16)

49×49+49×51 178×99+178

79×42+79+79×57

(125 + 17)×8 49×99+49

2.724+26×24+724

85×82 + 82×15

25×97 + 25×3

64×15-14×15 87×99 + 87

66×93+93×33+93

76×101-76 36×45+36×56-36

36×97—58×36+61×36

79×25 + 25 49×102-2×49

1.384+98×25×4

125×(80+8)

125×(40+8)

(100-4)×25

(80-4)×25 57×32+32×43

173×61-73×61

52×14-22×14 81+791×9

101×32-32

72+99×72(20-4)×25

123×47+177×47

528×6-6×128

16800÷120

30100÷2100

32000÷400

49700÷700

8100÷4÷75

1248÷24

3150÷15

4800÷25

21500÷125

720÷16÷5

630÷42

41000÷8÷125 4800÷25÷4

7300÷25÷4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 39 + 42 + 61 8.33-2.43-4.57

6.7+ 2.63+4.3

1.3+4.6+5.4+8.7

756-193-207

695+202

380+476+120

256-147-53

181+2564)+2719

276+228+353+219

158+262+138

(375+1034)+(966+125)7755-(2187+755)

99+999+9999+99999

2357-183-317-357

355+260+140+245

864-199

569+468)+(432+131)189-(89+74)

378+44+114+242+222

1021-232

375+219+381+225

(2130+783+270)+1017

2214+638+286

1883-398

2365-1086-214

645-180-245 373-129+29 738-301

456-(256-36)

497-299 899+344

5001-247- 153 184+98

3065-738-1065

3999+498 2370+1998

篇1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1.1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铁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得到一个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铁箱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21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有两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甲水箱里有水,乙水箱空着,从里面量,甲水箱长40厘米,宽32厘米,水面高20厘米;乙水箱长30厘米,宽24厘米,深25厘米。将甲水箱中部分水倒入乙水箱,使两箱水面高度一样,现在水面高多少厘米?

篇16: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课后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大家都会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不只会帮助我们节省在路上的时间,还是一项非常时尚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李叔叔一起去骑车旅行吧。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到不少新知识。

二、新课学习1.加法交换律

李叔叔的车上装有里程表。我们来看看他第一天的骑了多远吧!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找出复合交换律的两位同学进行汇报,或者由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得出

40+56=56+40。

这样的算式是不是很有趣啊?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由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演出几个典型的,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是非常巧妙的,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交换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a+b=b+a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59 +()=()+36(2)18 +25=()+()

(3)59 +()=()+36(4)59 +()=()+36

四、课堂总结

加法交换律就是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大家已经会应用了,真不错。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李叔叔第三天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李叔叔吗? 让学生自己回答。

李叔叔详细的记录了他的行程,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记录手册,肯定能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加法结合律

李叔叔想知道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大家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用什么法计算?怎么列式?

88+104+96 看来用这样的一个连加的算式就能解决李叔叔的这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完成这道加法题吗?

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汇报。教师巡视后,找出复合结合律的几个学生汇报,或者投影展示。观察这几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

(88+104)+96=88+(104+96)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写一写。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加法结合律也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结合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256+99+44=(□+□)+□(2)125+32+168=□+(□+□)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来复习一下加法的运算律,你还记得哪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b+a。

加法结合律:先把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二、新课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吧。

请你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写下来。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让学生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探讨:你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来完成这个计算?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425+14+186(2)75+168+25(3)245+180+20+155(4)67+25+33+75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探究活动 加法运算定律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外,还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

1.比如说下面这道题:502+799-298-94 这是一道加减法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整百数,计算时可以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和零头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502+799-298-94 =500+2+800-1-300+2-100+3 =(500+800-300-100)+(2-1+2+3)=900+6 =906 试一试

(1)307+205-399-108(2)208+494-198-293 2.再比如说:487+321+113+479 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也就是应用加法结合律,487+113得到600,321+479得到800,600+800=1400。试一试

上一篇:土建工程管理考试试卷下一篇:《高一生物必修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