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

2024-06-27

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精选6篇)

篇1: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

清丰县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2012-2030年清丰县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清丰实际,确定了南进、东拓、西控、北优、中疏的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繁荣清丰、和谐清丰、宜居清丰、生态清丰、绿色清丰的发展目标。规划控制面积156.7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4.2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15年15万人,2030年30万人。

城市性质:中部地区的家具之都,濮阳市域的副中心城市,濮清一体化的重要一极,以孝道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家具制造业、盐化工、机械制造、医药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县域工业经济中心。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一带舒展、双心辉映、四轴互动”的城区空间结构。

一带舒展:指沿马颊河形成的生态风光带;

双心辉映:指规划沿朝阳路围绕清丰古城形成的“旧城中心”和沿人民路南侧形成的“新城中心”;

四轴互动:指一条沿南箕街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主轴线,三条分别沿朝阳路、人民路和人和大道形成的城市发展次轴线。

新版县城总体规划已于2012年6月经市政府批复实施,依据总体规划,我们聘请同济大学编制了30平方公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0平方公里以马庄桥为支点的复合型新区规划。我们将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格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实施。把清丰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生态、水韵、绿色、宜居的美好家园。

清丰县城市总体规划公示公告

前言

为适应我县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更好地引导城市的建设,加快濮清一体化进程。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2010年4月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院总规划师高中岗教授编制了《清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编制历经现场调研、资料收集、规划范围确定、初步方案汇报,征求市县级相关部门意见,于2011年3月10日给县四大班子和县直相关部门进行方案汇报,定稿,2011年5月,清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通过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11年5月编制单位在充分吸收各方面专家意见基础上,对评审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清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成果草案。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适应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要求,现将《清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草案)予以公示,以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与规划编制单位进行充分对接,在最终方案中对合理化建议、意见予以体现。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将您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在2011年7月25日前送到清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或发到指定的电子邮箱。

联系人:马耀钦王中秋

联系电话:7221663 7209104

电子邮箱:QFGH066@126.com

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包括县域规划和县城规划两部分。

(一)县域:清丰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827.8平方公里。

(二)县城规划区控制范围:1)城市规划区:东至潴泷河和福东线,南至马庄桥镇界和柳格乡寇家村,西至固城乡驻地和大屯乡驻地,北至高堡乡才古庄村。用地控制总面积为156.7平方公里;2)中心城区:东至产业集聚区东侧边界、南至东赵店、和潘生村南、西至现在的西环路西500米、北至金水路北1000米,规划面积34.22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方向及性质:清丰县城市发展方向“南进、东拓、西控、北优、中疏”。城区未来主要向南发展,实现与濮阳对接,在现状人民路以南形成新城市城区。向东106国道以东发展至规划产业集聚区边缘为产业发展区,向西至现状西环路以西500米规划为远景城市功能发展区,向北至现状金水路以北1000米,建设生态和部分城市功能补充区域。最终实现沿马颊河形成生态风光带,沿朝阳路围绕清丰古城形成“旧城中心”和人民路以南的“新城中心”以106国道和南箕街商业产业带为龙头的两城四轴规划格局,使清丰县城成为集产业发展、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为一体的“中部地区的家具之都,濮阳市域的副中心城市,濮清一体化的重要一极,以孝道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三、详细规划要点:

规划重点与经济发展战略:本次规划的重点是研究清丰县在“濮清一体化”中的角色地位,明确县域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寻求合理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用地结构,组织处理好县域交通网络与县域城镇发展的关系,突出城市特色,改善环境;积极推行濮清一体化战略,主动对接濮阳市、中原油田,借助濮阳、清丰一体化的大平台,以建立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契机,面向国内外大市场招商引资,重点发展家俱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机械制造和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业,扩大食用菌(尤其是白灵菇)、辣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发展清丰的“红、白、绿”三色农业,改变清丰农业产业种植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目标:按照“改造提升老城区、高标准建设新城区、综合开发马庄桥”的思路,以城区综合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城管机制,提升县城品味,积极融入濮清一体化,建设园林生态新城。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把清丰县建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富裕、城市功能健全、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实现富裕清丰、和谐清丰、宜居清丰、绿色清丰的发展目标。

(二)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两心、四轴、五节点”的城镇空间结构。“一带”:即S212省道与G106国道之间的清丰城镇带;“两心”:即清丰县城和马庄桥镇;“四轴”:即以县城为中心,以对外交通为依托,经过六塔、瓦屋头向东南发展轴线,经过高堡、马村、仙庄沿G106、S302组成东北发展轴线,经过大流、古城、阳邵向西北沿X012、X009、X014组成西北发展轴线,经过韩村向西沿S302组成西部发展轴线;“五节点”:即以高堡乡、韩村乡、仙庄乡、瓦屋头镇、古城乡五个中心镇为主体的城镇节点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按照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加快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中心城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发展格局,最终实现将现有514个行政村,整合成79个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

(三)县域基础设施规划:规划期内自来水普及率城镇达到100%,乡村达到90%;规划在各乡镇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在县域内各乡镇规划九座变电站,力争建成一镇一变,一变拥有双电源、双回路线;各乡镇规划建设液化气罐装站,鼓励建设小型管道液化气站;三条濮清南干渠,马颊河及潴泷河在城区段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各乡镇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卫河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

(三)县城用地规划:

1、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764.59公顷,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6.74%;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2.33%;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6.21%;绿地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4.93%(其中,公共绿地用地267.31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9.67%,人均11.14平方米)。

2、居住用地规划及配建指标:城区2030年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为1015.61公顷,纯居住用地943.42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34.13%),人均纯居住用地39.31平方米。在政通大道、朝阳路、西环路、乾坤路、和义路、人民路、寒烟路、南箕街、文化路等路网围合的区域布置建设九大居住用地片区。

3、教育用地规划:为了进一步解决入学难、就近入学难的问题,本次规划综合考虑居民区配套、旧城区改造,尤其是人口密度密集区域,原则上每1万人区域内建设1所24班规模的小学,每2万人区域内建设1所36班规模的中学,分别在政通大道、人民路、南箕街等主次干道围合的九大居住用地片区内规划建设小学15所,中学8所,高中2所。

4、公共设施用地:高标准建成生态示范园、文化宫、科技馆等一批代表清丰形象的城市精品,集中供热、水系建设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城区三年出形象,老城区五年换新颜。规划行政中心南侧结合马颊河风光带设置一处市政广场;在南部新城区综合服务中心中部,凤鸣路以西、南箕街两侧,新建一个城市级文化中心(包括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等);在综合服务中心南部建公共体育设施;在人民路以北、凤鸣路以东新建一所综合医院。在产业集聚区和南箕街南段,规划布置两处教育科研中心。

5、综合交通规划:充分考虑濮清一体化,实现清丰与濮阳市对接,逐步打通四条道路:即现有的106国道、政通大道,规划的西环路(清丰)—开州路(濮阳)、南箕街(清丰)—文明路(濮阳);

城区内道路网规划:“八横八纵、双环围绕”的道路网系统。通过县域公路网等级提升改造,使清丰城区与各个乡镇的连接由县域内公路骨架网线相连接,加强了各乡镇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交通更加便捷,主要包括S209(卞张线)、S302(葛嘴线)、S213(吴黄线)、S101(郑吴线)、X012(寺城线)、X014(元城线)、X017(里城线)等;

“八横”自北向南:乾坤路、东西大街、朝阳路、黄河路、文化路、人民路、江渎路、寒烟路;“八纵”自西向东:诚睦路、政通大道、惠风路、南箕街、凤鸣路、和义路、创业大道(新106国道)、建设路;“双环”分别为东环路、西环路、北环路、南环路组成的城市环道(内环)和距离内环向外1—2公里左右形成的城市快速路环道(外环)。

6、中心城区绿地规划:规划绿化系统结构“一带、两环、七心、多节点、点线面相结合”,以马颊河风光带为主,形成清丰特有的水系,挖掘老城区四条护城河和南部生态水库,沟通潴泷河形成清丰特色的水系。在城区内水系两侧设置不少于10—100米宽的滨水、滨河景观游憩绿地;在城市规划高压走廊两侧预留25米的防护绿地;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15—25米的绿带,形成城市的景观大道;在中心城区内建设7座城市公园或公共绿地。

7、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1)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两所供水厂,使其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日,远期规划考虑使用南水北调用水和黄河水,在城区西南侧设地表水水厂1座,供水规模为7.5万吨/日;

2)逐步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规划在姚庄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3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雨水实现就近排入沟渠内,规划中心城区排水体制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制;

3)为实现气化清丰,保证县城供气,规划新建清丰县吉张吴至清丰县城区的高压输气管线,气源接自西气东输管线,新建一座高中压调压站,使我县用气量达20万立方米/日; 4)为尽快解决居民采暖和工业用热问题,规划在城区东北角新建热源厂1座,使其设计规模满足未来县城的供热需求,减少分散供热产生的污染;

5)规划在韩村乡西北、高速公路以西建设1座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能力200吨,近期采用卫生填埋,远期可考虑建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清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1年7月1日

8月16日,我县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原则通过了专家评审。据悉,自2012年8月聘请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我县编制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以来,多次对接,几易其稿,形成了评审稿。这次评审会是由省发改委委托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组织的,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市规划院等专家参加评审。省发改委、国土厅、环保厅、商务厅等部门人员参加了会议。我县特色商业区呈”T”形,总面积0.57平方公里,北起启明路,东至和义路、凤鸣路,南至人民路、江渎路,西至幸福大道、惠风路。

篇2: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

(2011-2030年)

南方网讯 今天(2月23日)下午,由广东省发改委和茂名市政府主办的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等有关部门与单位的专家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做的《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年)进行评审论证。

链接 茂名滨海新区

茂名滨海新区地处泛珠三角、大西南经济圈、中南经济圈的交汇点和重叠核心地带和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联系的交通走廊,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利条件。2010年常住人口160.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40.6亿元,分别占茂名市的27.5%和36.2%。规划区包括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两区一县的20个建制镇、6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是茂名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拓展区域,是粤西地区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和支撑引领作用的新兴增长级。划定面积达1688平方公里。

《发展规划》中对茂名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开发战略、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的详细说明:战略定位:

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新兴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

开发战略及发展目标:

实施“以港兴区、产业振兴、城市南拓”战略,按照“三步走”战略有序推进,实现“五年具规模、十年见新城、二十年创一流”的发展目标。2015年滨海新城初具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0%;2020年主体功能基本具备,滨海新城框架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2030年,发展水平达到一流,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滨海新城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空间布局:

按照(“港—业—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形成“一带一轴两城四港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滨海发展带。构建连接环水东湾新城、水东港区、滨海旅游区、博贺湾新城、博贺渔港区、博贺新港区、临港产业区和吉达港区等重要板块的沿海发展带和建设临港产业

特色明显、自然景观靓丽的发展带。

“一轴”:南北发展轴。构建连接老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环水东湾新城等重要板块的发展轴和建设以石化产业和商贸物流为特色的综合发展轴。

“两城”:环水东湾新城、博贺湾新城。环水东湾新城建设成为集金融商贸、商务办公、文化体育、创意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城市中心区;博贺湾新城则大力发展旅游商贸、会展交易、房地产、商务运营等产业,成为与环水东湾新城功能互补、互动发展的城市核心区。

“四港”:博贺港新区、水东港区、博贺渔港区和吉达港区,将茂名港建成面向东盟、辐射内陆腹地的区域性重要港口。

“五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河西工业区、博贺临港工业区、信息产业区、滨海旅游区。

茂名安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策划部市场调研员发

篇3: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

8月20日至21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俞滨洋副司长带领专家审查组, 在济南对《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2011—2030年) 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进行了审查。审查组听取了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汇报, 进行了研究讨论, 对《纲要》予以充分肯定并原则通过。同时, 专家组提出了落实"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结构、准确定位城镇化发展目标方针、完善城乡居民点体系等意见建议。高旭光副秘书长代表山东省政府作了发言, 表示将认真吸收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逐条抓好落实, 并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 共同推进规划编制, 努力形成高质量的城镇体系规划成果, 科学指导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万利国巡视员表示, 将按照住建部审查意见和省政府要求, 尽快完善《规划纲要》, 早日形成正式成果, 按照法定程序上报审查。

篇4: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站在新起点上,作为一个宏观的国家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的主题与主线是什么,又将怎样引领中国中长期发展?

以全面科学发展为主题

“十三五”时期,将以全面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科学发展为主题,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包含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是“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延续和提高,是基于“十一五”初步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二五”基本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三五”将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的科学分析,体现了全面科学发展仍然是时代的要求,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旋律。在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全面科学发展。

“十三五”時期,将以经济双重转型升级为主线。主线是“十三五”及未来十五年发展规划基本思路的关键,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主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整个规划提纲挈领的灵魂。“十三五”时期及2030年,中国将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综观全局,比较不同方案,我们建议“十三五”规划的两条主线为经济双重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双转型。

以经济双重转型升级为主线,就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为主线。这一提法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基于全面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变革问题的基本判断;是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延续和深化,同时涵盖了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内涵,体现了经济建设在全局中的中心地位和经济体制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体现了生产力变革与生产关系变革相互推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这一提法还参考了“九五”计划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主线。

“十三五”期间,要确保经济社会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具体要求为:

以增进全体人民福祉、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全面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升级为主攻方向。要认真研究一批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对推进社会建设、生态环保、改善民生作用显著的重大项目,对解决突出矛盾、增进公平效率有力有效的重大政策,为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撑。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结构统筹、区域结构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发展、绿色发展。

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公共服务的不断升级、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绿色发展道路的形成和确立、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

以绿色发展为基本途径。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绿色发展的根本举措,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文化,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三方面关系,建立激励相容的绿色改革机制。要以绿色账户核算为基础,以绿色法规体系为框架,绿色规划体系为指导,为绿色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推动全球绿色贸易,主动进行国际绿色合作,为全球生态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以统筹协调推进为基本要求。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协调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协调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建设和生态保护,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深化改革与稳定,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齐头并进。

以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为基本战略。以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导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创造开放新红利。

“十三五”规划的布局设计

“十三五”规划体现党中央对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思路和考虑,同时,“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这些都对“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也使得“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十三五” 规划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和指标,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含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全面建成,这也反映了我国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时代。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政策的关键是,通过深化各项改革措施,转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经济发展引向平衡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轨道上。预计2020年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以上,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总目标。

篇5: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

批后公告材料

第一条 编制目的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引领,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和“五化”协同发展总体要求,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历史机遇,落实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要求,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目标,加快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由江西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到2020年,远期到2030年。第三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江西省全部行政辖区,包括南昌市、上饶市、九江市、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宜春市、吉安市、抚州市等十一个地市,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有法定效力。

第四条 省域发展总目标

落实新时期江西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发展战略,利用江西省近邻长珠闽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开放区位,发挥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和文化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色崛起,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其它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促进沪昆(浙赣)、京九等交通走廊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到规划期末将江西省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秀美”的新江西。1.富裕江西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承接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集群,培育自身优势资源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逐步形成就业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强的富裕发展新局面。

到规划期末将江西省建成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和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旅游经济圈。

到规划期末,全省人均GDP超过16000美元(按2010年汇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5%,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家庭收入中非农产业比重超过60%。2.和谐江西

以都市区、城镇群、县(市)域单元为载体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镇常住人口与返乡务工人员安居乐业、革命老 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到规划期末,全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进城务工人员基本纳入当地住房保障体系,高技能人员占技能人员数达到30%以上。3.秀美江西

未来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生态功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资源综合利用更上一个台阶;赣鄱文化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红色文化传承深远,山水文化风景更具特色。通过建设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及江西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构筑秀美发展新局面。

到规划期末,主要河湖水体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万元GDP的水耗、能耗分别比2010年降低40-50%和25-30%。全省建设20个左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城市)、200个生态示范镇、2000个生态示范村和50个生态工业园区;全省所有县(市、区)达到生态县(市、区)标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第五条 人口发展目标

规划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为4750-4850万,到2030年全省总人口为5000-5200万。

第六条 城镇化发展目标

1.城镇化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和“五化”同步协调发展,走“核心聚集、多元驱动、城乡联动、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到规划期末建立起以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为龙头,以都市区和其它城镇群为城镇化主要载体,一批综合承载力强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支撑,村镇联动一体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建成生态宜居指标全国领先,城乡安居乐业、山水特色突出和文化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建设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和节水型城市。2.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为60%左右,城镇人口为2900万左右;规划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为68%左右,城镇人口为3500万左右。

规划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实现63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规划到203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在2020年基础上进一步缩小。第七条 构筑“多元发展、开放对接”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1.多元发展、内聚增质

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导向,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 展。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区、旅游功能区和绿色农林产业化基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引导农业现代化与镇村互促发展。

中心城市应切实提升城市的内聚活力,重点提升产业基地的集群效应,健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完善各项区域性服务职能,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大力推进南昌核心增长极建设,促进九江沿江开发开放,引导赣州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赣中南、赣东北、赣西地区的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2.开放对接、联动区域

发挥江西省出省交通大通道与空港、内河港和内陆港的门户口岸优势,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对接,加强商贸合作、生态建设、设施对接、一体化市场建设。以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为主体,全面对接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省),主动联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赣中南、赣西、赣东地区的都市区、城镇群为主体,全面对接周边省份的城镇群或都市圈。

推进跨省重大合作区的协调发展,分别建设对接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省)的跨省对接合作区;协调建设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对接合作区。第八条 建立“统筹发展、城乡一体”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1.统筹发展、分区指导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沪昆(浙赣)交通走廊沿线及其以北地区城镇的综合实力 5 和产业聚集能力,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与文化资源。沪昆(浙赣)交通走廊以南地区,立足于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条件合理引导人口和产业的有序聚集。统筹市县一体化发展,围绕中心城市加快构筑对外开放平台、产业承接转移基地,打通跨省交通通道;立足县(市)域单元,进一步培育特色农林经济、特色矿产经济和特色旅游产业。

分区引导城乡差异化发展,形成区域相对均衡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按照城镇化优化拓展地区、城镇化促进地区、城镇化培育地区、城镇化适度发展地区(特色乡村发展地区)、人口疏解与生态保育地区等五类城镇化发展分区,分区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促协调发展。2.扩市强县、城乡一体

着力改变江西省目前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小、经济总量偏低及“小马拉大车”局面,通过培育都市区、城镇群进一步扩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整合各类空间资源,尽快形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增长极;扶持一批人口规模大、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大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强化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群基地和区域性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支撑。以“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兴乡强镇”改革为试点,在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下放社会经济管理权限。

优化城乡居民点体系,突出区域和地区中心城市、县(市)中心城市、重点镇在城镇化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构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推进镇村联动发展。以都市区、城镇群为载体,打破行政区划建立起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促进中心 6 城市与周边县市的空间规划一体化、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考虑到江西省农业地区人口众多和贫困地区分布广泛等特征,进一步突出县(市)中心城市、重点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本地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进城务工农民家庭进城定居。第九条 营造“绿色生态、山水融城”的特色建设新格局

1.生态安全、绿色低碳

构筑以鄱阳湖、赣江-东江源和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为重要生态功能区,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水及其支流为重要生态廊道的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以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引导全省城乡空间的生态、集约紧凑发展,将生态绿楔、绿心、绿带引入城市;切实提高城市新区、镇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全面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促进城市新能源、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2.山水融城、特色发展

合理利用城镇周边低丘、江河水系、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要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遗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筑区域绿道及城市开敞空间,营造山水环境与地域文化相融的江西城镇风貌特色。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对城镇、乡村风貌特色塑造,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指导力度。

第十条 城镇化优化拓展地区

包括南昌市域、沪昆(浙赣)交通走廊沿线的县(市)、九江沿江地区、赣州市区及其周边县(市)。加快建立起“工贸农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拓展城乡就业渠道。引导城镇发展区域化、都市化和网络化;围绕区域或地区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县(市)域中心城市、镇和旅游景区(点)的一体化发展,防止大城市病。提高中心城市的区域性服务功能和创新能力;建设专业化产业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与相邻区域或地区中心城市加强分工协作。切实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职能,打破行政区划加快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第十一条 城镇化促进地区

包括吉安(吉泰走廊地区)、抚州(抚州市区与南城县)、景德镇以及鄱阳县、瑞金市、龙南县及其周边区域。未来应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引导人口向交通走廊地区城镇聚集;强化交通走廊地区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培育工农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镇群;优先培育交通走廊地区附近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推动产业园区扩容。建设面向区域的客运交通体系,提升货运集疏运能力;增强交通走廊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第十二条 城镇化培育地区

包括鄱阳湖东岸(除鄱阳县)、赣州中东部、吉安南部和九 江南部地区。未来应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培育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引导本地非农就业;继续鼓励农民居民外出务工,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步疏解人口。促进非农人口、返乡人口向县(市)域中心城市、重点镇集中;优先支持重点城镇的产业聚集区发展,并健全支农服务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周边中心城市的快速交通通道,完善城乡公共交通网,规划期末实现公交覆盖95%以上的农村社区。

第十三条 城镇化适度发展区(特色乡村发展地区)

包括赣东北地区、武功山-井冈山地区、赣州西部地区和抚州南部山区。未来应以山林经济、工矿经济、乡村旅游业为主推动农村本地城镇化。考虑到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高的特征,在生态敏感相对低的地方集中建设生态镇和生态村庄,逐步引导人口向生态敏感区外转移。进一步增强对区内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要农林经济、矿产、旅游开发区域配套服务城镇的财力和物力支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结合县乡道改造升级建设旅游通道,建设联系周边中心城市的快速交通通道。第十四条 人口疏解与生态保育地区

除以上区域的其它地区,重点培育林区经济,活跃本地加工业和特色服务业;考虑到该类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引导人口不断向区外疏解、转移,并向主要城镇集中;重点建设县(市)域中心城市、条件较好的镇,完善中心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联系周边中心城市和出省的快速交通通道。

第十五条 空间发展总体结构

落实全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总体发展要求,以提高江西省城镇和产业的内聚能力,缩小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规划形成 “一群两带三区”的省域空间发展总体结构。第十六条 壮大“一群”,实现绿色发展

“一群”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建设以鄱阳湖和赣、抚、信、饶、修五条水系廊道为生态本底,以网络化、开放式的交通体系为骨架,以南昌大都市区和九江都市区联动的(南)昌九(江)城镇带为重点,景德镇、鹰潭、新余及其它县(市)域中心城市为支撑,滨湖田园风光城镇为特色补充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第十七条 打造“两带”,提升内聚能力

“两带”分别为沪昆(浙赣)和京九两大城镇发展带。进一步突出沪昆(浙赣)、京九城镇发展带对全省城乡空间发展的主导作用,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主要载体。1.沪昆(浙赣)城镇发展带

以沪昆(浙赣)交通走廊沿线上的中心城市为主体,东段培育和发展以上饶、鹰潭为核心的信江河谷城镇群,成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新兴城镇成长地带,将上饶建设成为门户型中心城市;西段推进以新余、宜春、萍乡为复合中心的新宜萍城镇群发展,成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新兴城镇发展地带。按照网络化、一体化的要求,将沪昆(浙 赣)交通走廊沿线及其两侧50公里范围内的城镇纳入走廊地带协调发展,统筹城镇之间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沪昆(浙赣)城镇带的优化提升与功能拓展,浙赣铁路沿线中心城市加快产业集群基地、专业化服务职能建设;依托320国道沿线县(市)域中心城市构筑新产业基地,建设浙赣铁路复线;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边县(市)、镇、旅游区融入走廊地带一体化发展。2.京九城镇发展带

以京九交通走廊沿线上的中心城市为主体,自北向南加快建设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中心城市,培育共青城-德安、丰城、樟树、龙南、兴国、于都等新兴增长点。

提升京九城镇发展带的聚集能力,促进南昌大都市核心区和九江都市核心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共同打造面向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中心、休闲旅游基地和大型产业集群基地;进一步提升京九南段走廊地区中心城市的聚集能力,壮大赣州产业集群基地、吉泰工业走廊和龙南外向型经济基地,培育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职业教育等区域性服务职能。第十八条 做强“三区”,推动跨越发展

加快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和赣州都市区发展。重点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保税区、产业集群基地和具有一定区域辐射影响力的金融商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1.南昌大都市区

包括南昌市辖区、抚州市辖区、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奉新县、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靖安县、进贤县、东乡县、余干县、永修县等。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枢纽、生产组织与服务、科教与文化服务、技术创新、旅游集散中心等区域性服务职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休闲度假、后台服务等功能,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低碳经济示范区。2.九江都市区

以九江市辖区为核心,强化长江沿岸152公里的城镇发展和资源要素集聚,沿江联动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形成沿江产业发展带;向南联动庐山风景名胜区、共青城-德安、星子县、都昌县;引导(南)昌九(江)城镇走廊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整合环庐山地区资源,建成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门户和经济中心之一,长江中下游及京九沿线综合交通枢纽,著名的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和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区。3.赣州都市区

以赣州市辖区、赣县、上犹县为主体,覆盖信丰县、于都县、崇义县、大余县和兴国县。应充分发挥该区域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寻求特色发展动力,加快提升城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成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新兴开放高地和重要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第十九条 培育新增长点,促进区域协调

立足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周边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加快培育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健全,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城镇群,促进全省城镇化空间相对均衡发展。包括以上饶(上饶县)、鹰潭为中心的信江河谷城镇群、新余-宜春-萍乡城镇群、以吉安(吉安县)为中心的吉泰城镇群、以景德镇(浮梁)为中心的景德镇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区。进一步完善城镇群与三大都市区之间,与省外主要中心城市的交通通道,构筑九江沿江—九景衢、向莆铁路、济广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衡茶吉铁路沿线等新兴城镇发展轴。

第二十条 城乡居民点体系的层次

由区域中心、地区中心、县(市)域中心、一般镇、村庄居民点等构筑城乡居民点体系。其中由区域中心、地区中心、县(市)域中心构成中心城市体系。第二十一条区域中心

区域中心指在我国中部地区和江西省发挥重要组织作用,具有区域性综合辐射能影响力,起着集聚或传导经济要素和各类信息的城市,包括省域中心城市与省域副中心城市两类。省域中心城市为南昌(含南昌县、新建县),是联动“长珠闽”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

一、科教文化中心与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九江(含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星子县)和赣州(含赣县、上犹县),是跨省一定区域范围的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与综合交通枢纽。顺应未来省域空间更加开放、均衡的发展要求,考虑到产业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趋势,适时在赣东地区和赣西地区培育新的省域副中心。

1.省域中心城市——南昌(含南昌县、新建县)推动城市向科教创新、花园休闲城市发展方向转型,建成辐射影响力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区域中心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试点城市和国家开放低空领域试点城市。强化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外包、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科技教育等功能发展。区域性服务职能由南昌市区、南昌县和新建县共同承担。

规划形成“依江滨湖、多心组团”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红谷滩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有序推进外围地区专业化、特色城镇组团建设。

建设联系城市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的轨道交通线和快速道路系统,建设南昌联系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各中心城市的放射状城际轨道交通线。2030年城市轨道交通线长度达到200公里以上。

与宜春东部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工作,保护好南昌饮用水源地,控制好赣江污染排放总量;保护好青山湖、艾溪湖等“四湖”和赣江两岸整体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延续“豫章故郡”历史文脉,保护好滕王阁和梅湖历史名胜 14 风貌区、绳金塔传统街区、万寿宫历史街区和佑民寺周边及四湖风貌区和南昌起义革命遗址。

2.省域副中心城市——九江(含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星子县)

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按照“山水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目标,彰显“诗韵田园、水墨九江”的城市文化特质,建成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建成面向长江经济带的门户型城市,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和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名城。注重区域性金融贸易、临港重化产业、现代物流等职能发展。区域性服务职能由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和星子县共同承担。

建成“依山面江环湖”的组团型城市,培育九江新城市中心、建设西部临港产业新区。

预留好沿江轨道交通线,建设联系城市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的轨道交通系统,2030年城市轨道交通线长度达到80公里以上。做好与(南)昌九(江)城际轨道站的衔接工作。建设环八里湖-赛湖、环庐山地区的休闲旅游线和区域绿道。

严格限制庐山以东工业区无序发展,严格控制环庐山地带的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强湖区的水环境治理,保护好水产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处理好防洪蓄水与城市生态绿地发展的关系。

协调庐山风景区与九江城市风貌特色,挖掘古浔阳历史文化,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申报工作。

3.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含赣县、上犹县)

发挥赣州对外开放和内陆口岸优势,建设成为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区域性金融贸易、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区域旅游服务、文化创意、稀土及有色金属产业研发与生产等职能发展。区域性服务职能由赣州市辖区、赣县和上犹县共同承担。

促进主城区与赣县和上犹的一体化发展,建设沿江两岸拓展的带型组团城市;建设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产业升级与承接转移产业示范基地、中央休闲旅游服务区、科教创新区;推动大通关与区域性进出口贸易集散、保税物流、出口加工等功能的整合,整合空港、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货运枢纽,建设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研究粤赣运河通道的可行性;建设联系城市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的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沿江和山江城一体的区域绿道和慢行交通系统。2030年城市轨道交通线长度达到80-100公里。

加强章江、贡江交汇地区、上犹江的整体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搬迁滨江分散工业,整治滨江绿化;严格控制章江上游的污染排放总量,禁止布局稀土等有色金属冶炼粗加工企业。

建设千年宋城和赣江百里画廊,保护好南市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姚衙前历史文化保护区、郁孤台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七里镇历史文化保护区,做好七里窑申报大遗址工作,保护好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第二十二条地区中心

地区中心是省内地区性的产业基地、商贸服务中心和文化科教服务中心;也是地市行政范围内的行政服务中心、生产与生活服务中心,是推进全省城镇化相对均衡发展的重要节点,包括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地区副中心城市两类。地区性中心城市包括上饶(含上饶县)、景德镇(含浮梁县)、鹰潭、抚州、新余、宜春、萍乡、吉安(含吉安县)等;地区副中心城市包括共青城-德安、修水、瑞金、鄱阳、樟树、丰城、高安、龙南、南城等。

1.上饶(含上饶县)

推动上饶向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的门户型中心城市方向提升,建设对接长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交通枢纽和旅游服务基地。注重跨界商贸物流、旅游服务、职业教育等职能发展。上饶市区和上饶县共同承担信江河谷城镇群的部分中心职能。

城市主要向东西方向拓展,适时跨越信江向南发展,跳出老城建设城市新中心;引导工业园区整合发展,集中建设上饶县产业园区。

严格控制城市信江上游、云碧峰森林公园地区的工业无序发展,做好信江污染排放监控工作。

保护好水南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双塔文化公园等。2.景德镇(含浮梁县)

景德镇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建成世界瓷都、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产业示范基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成鄱阳湖旅游圈与黄山旅游圈之间的区域性旅 游中心城市。注重围绕瓷器工业的科技和博览职能,瓷都文化和城市休闲旅游服务等职能的发展。景德镇市区和浮梁县共同承担景德镇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区的主要中心职能。

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拓展,适度向北与向东组团拓展,形成“一心多组团”发展格局。按照“七山五湖地区的区域旅游中心”的要求建设大旅游服务中心区;繁荣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挖掘瓷艺文化和茶艺文化,建设瓷和茶博览与创新中心。

控制好主城区与浮梁之间的区域绿地,严格控制昌江南侧山体的开发建设,做好昌江的污染监控工作。

按照“瓷都大文化遗址”的目标要求,做好“一条主脉(昌江),内环保护区(包括景德镇历史城区——珠山明清御窑遗址保护区、湖田古窑遗址保护区、枫树山陶瓷古建筑保护区、三闾庙明清古街保护区、浮梁旧城保护区)、外环保护区(包括瓷土矿保护区、瑶里历史文化保护区、乐平文物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3.新余

推动新余向国家级科技创新城市方向迈进,建成全国知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注重科技、专业化贸易与博览等职能发展。

联合宜春、萍乡共建新宜萍城镇群。城市主要向东拓展,围绕新能源、钢铁及新材料等产业基地建设科技新城;远景考虑新钢搬迁。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强公共绿地建设。

4.鹰潭

建成我国重要的铜产业研发与生产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中国丹霞与道教文化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注重铜产业研发创新、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职能发展。鹰潭市区承担信江河谷城镇群的部分中心职能。

推进城市向东发展,适时推进跨越信江向北发展,与贵溪市区逐步融为一体。

保护好信江两岸生态环境,协调好贵溪铜产业基地布局与鹰潭取水口的关系;建设鹰潭和贵溪之间的郊野休闲公园。

5.抚州

建设南昌大都市区的副中心城市,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建设具有临川文化特色的山水名城、国家级文化创新示范区和南昌的后花园。注重承接转移产业基地、商贸物流等职能发展。

挖掘临川文化融入现代城市建设,建设城市新中心和产业与文教新区,形成“一心多组团”发展格局。

促进“山水城”要素互动,做好滨湖特色文章,以“梦湖”为核心建设城市绿心和绿道系统;保护好抚河、宜黄河、凤岗河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建设三江交汇处生态公园;推动水利防洪工程与城市景观工程建设相结合,建成水光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典范。

加强“白舍窑旧址、洪门益王家族群墓、岳口益王家族群墓、白浒古瓷窑址、上源汉群墓、抚州玉隆万寿宫、祝徽故居建筑群、陈家祠堂群、汝东园古民居群、东川陈家古村落民居群、书铺街、19 驿前民居群”的整体保护,申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6.宜春

建设中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医药产业和低碳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知名的养生休闲城市。注重战略性新能源产业基地、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商贸物流、旅游服务、居住等职能发展。

联合萍乡、新余共建新宜萍城镇群,推进城市向东发展建设新中心,发展休闲娱乐产业;适时向北跨越发展建设产业科技新城;按照生态示范住区要求建设滨水宜居社区,依托周边风景良好的小流域建设养老宜居小镇。

严格保护城市周边低缓丘陵山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好袁河、温汤河、南庙河、新坊河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宜春台、袁山与屏山三点一线”的历史风貌轴,保护好王子巷历史文化街区和鼓楼、南禅阁、宜春台等文保单位。

7.萍乡

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分工协作,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新型产业;注重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新产业基地、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职能发展,建设服务于赣湘两地的物流园区,建设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注重生态保护,联合周边特色功能城镇共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联合宜春、新余共建新宜萍城镇群。

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控制萍水上游地区的污染排放。8.吉安(含吉安县)

建设成为赣中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国 20 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具有庐陵文化特色的山水名城,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注重高新技术产业、承接转移产业、区域物流、职业教育等职能发展。吉安市区和吉安县共同承担吉泰城镇群的主要中心职能。

建设城南新区和河东滨江新区;推动与吉泰走廊沿线城镇的一体化,规划形成“一城三区,两江三岸,南北拓展”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深圳产业园为重点,加快陆海联运无水港和出口加工区建设;弘扬庐陵文化,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保护好赣江、禾河两侧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建设沿河和河口的湿地公园;协调好上下游城镇的排污口与城市取水口布局。

加强吉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突出庐陵文化特色,做好青原山、吉州窑、古南塔、钟鼓楼、风月楼等的环境整治工作。

9.共青城-德安、修水、鄱阳、瑞金、樟树、丰城、高安、龙南、南城

进一步健全共青城-德安、修水、鄱阳、瑞金、樟树、丰城、高安、龙南、南城等城市的产业、交通枢纽、职业教育、医疗卫生、商贸流通、文化科技服务职能,加强与周边县域单元的联动发展;赋予这些城市与地级市同等的经济、人事等管理权限,分别成为带动(南)昌九(江)城镇走廊中间地区(共青城-德安)、赣西北省际边界地区(修水)、鄱阳湖东岸(鄱阳)、赣东南赣闽交界地区(瑞金)、赣中地区(樟树、丰城、高安)、赣粤交界地区(龙南)、赣中东赣闽交界地区(南城)的地区副中心城市。21 适时推进地区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加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城市的扶持力度。瑞金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革命老区经济振兴试验区,加强与福建省相邻地区的经济和交通联系,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发展;龙南联合周边县建设国家重要的加工贸易承接区。

第二十三条县(市)域中心

县(市)域中心指组织省内一定地域范围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要素流动,组织本县(市)域公共服务、生产组织和农业服务等的中心城镇。包括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两类。

1.推进都市区内外围县(市)域中心城市与都市核心区的一体化发展

位于都市核心区的县(市)域中心城市按照郊区城镇组团模式建设,承担区域或地区中心城市的部分专业化职能和配套产业职能;加快建设一体化公交系统,适时推进郊区轨道线规划。

位于都市区外围组团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应加快人口与产业的聚集,为都市区发展提供都市工业、农林牧产品加工制造、郊区休闲等产业配套;规划建设联系都市核心区的快速路及轨道交通规划,交通通勤时间缩短到40分钟以内。

2.推进沪昆(浙赣)、京

九、向莆、厦蓉等主要交通走廊沿线及两侧县(市)域中心城市的提升发展

引导农产品加工及批发贸易、机械五金、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箱包皮具、日用小商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 22 向县(市)域中心城市聚集;进一步改善与相邻区域或地区中心城市及相邻县(市)域主要城镇、产业区和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联系。兴国、于都等革命老区县建设经济振兴试验区。

3.扶持农林业大县的县(市)域中心城市

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引导县(市)域中心城市成为县(市)域范围的支农服务基地和农林产品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支农服务设施、城乡公共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4.促进深山地区、重大水源涵养区县(市)域中心城市的绿色发展

省、市两级财政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按照“绿色型、低碳型、生态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城镇各项设施,改善住房条件;引导部分生态移民向县(市)域中心城市集中,切实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土地资源约束强的地区应适度控制发展建设规模。

5.促进旅游型、交通节点型县(市)域中心城市的特色发展

婺源、井冈山等建成组织一定区域范围的旅游服务型城市;泰和、上高、铜鼓、兴国、宁都等县市强化交通运输、特色产业集群、商贸物流等职能发展。

6.重点镇

选择县域副中心镇、工业强镇、商贸强镇、旅游服务型镇等作为重点镇。远期按照附表三确定的重点镇候选名单分批设立,数量达到80-100个。

省人民政府在土地市场开发、投融资金、服务项目捆绑和招 23 商引资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人口和产业的聚集。

加强重点镇的体制改革,赋予重点镇副县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扩大镇政府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置权限;并强化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二十四条一般镇

推进各级中心城市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向一般镇延伸;并加强与村庄社区之间的设施网络建设,统筹安排公共交通、给排水、环卫、邮政、通信、消防及综合防灾等设施布局。促进农村地区服务的集中配套,进一步做好镇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商贸流通服务和支农服务等功能建设。

通过撤乡并镇,规划形成约480个左右的一般镇,分类引导镇发展建设。

1.城郊镇(卫星镇)

各城市和县总体规划应划定城郊镇(卫星镇),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进行一体化管理。推进城乡公交、邮政、通信一体化;加快郊区住宅、郊区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工业小区和都市农业基地建设;推动城市供水、排水管网向郊区镇延伸,建设一体化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对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郊镇,适时调整区划建制,使行政职能向城市街道社区转型。

2.特色农林型镇

围绕绿色农林产品基地的建设做好特色农林型镇的各项服务配套;以当地农副产品、生态林业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为主 24 导,组织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经济合作。

3.移民新镇

将环鄱阳湖湖区在吴淞高程22.5米以下的低洼地带的农(居)民全部迁出,集中选址建设生态型新镇。对于涉及偏远山区生态工程、重大水利工程、重大区域性建设工程的移民并入相邻镇或乡,共同建设移民新镇。

4.文化特色镇与旅游服务型镇

加强文化名镇与旅游服务型镇的整体风貌特色保护,完善旅游接待服务、生态宜居等功能建设。历史文化名镇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严格加强保护工作。要编制专项保护规划,突出保护重点和整体风貌特色维护;严格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湖区、林区的镇,应注重风貌特色的整体改善,建设生态休闲宜居为主导的旅游服务型镇。做好环庐山地区、柘林湖周边地区、景德镇-婺源沿线地区、武功山周边地区、抚州东南部和赣州西部山区的旅游服务型镇的规划建设工作。

5.工矿镇

对于原有“随矿建镇”模式发展起来的镇,要加大生态环保力度,逐步引导人口向其它条件较好的城镇转移;对于工矿采掘加工与深加工业主导的镇,应进一步健全生活配套服务功能;未来不鼓励新设工矿镇,工矿区的生活配套服务区规划建设应纳入相邻的城镇。

第二十五条村庄居民点

村庄居民点由中心村和一般村组成。1.中心村

选择人口规模较大、对外交通条件和空间发展条件较好村庄作为中心村(含乡集镇);联合周边500-800米范围内的村庄组建中心村社区,建设覆盖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网络。全省范围内规划形成7000-8000个中心村社区。重点建设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电、通信、公共消防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商业连锁、基础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太阳能等新能源供给系统和应急救防系统建设。

2.一般村

按照提升型、拓展型、整治型、保护型等分类引导村庄发展建设。

提升型村庄为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的村庄,应纳入城市规划统一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与城市经济社会的融合。

拓展型村庄是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应加大财税、产业、土地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

整治型村庄是发展基础薄弱,人口数量持续减少、近期撤并搬迁难度大的村庄,应限制其建设规模的扩张,加强村庄宅基地整治。

保护型是具有地方特色、历史价值的村庄,特别是历史文化名村,应注重人文环境的延续和保护,重视整体风貌格局的保护。

第二十六条分区统筹乡村发展建设

按照近郊地区、远郊地区、偏远丘陵地区、山林地区等类型合理划分城乡空间,加强各类经济要素向农村地区倾斜,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活力。

1.近郊地区

主要为大城市周边15-20公里,中等城市8-10公里,小城市3-5公里范围地区,规划形成“中心城市-郊区镇组团或城乡统筹发展区-城市型村庄社区”发展格局,按照一体化发展建设要求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城乡统筹发展区应加强农村集体用地整理,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或郊区镇组团集中,按照城镇住宅相关配套标准配置公共服务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城市的都市工业、都市休闲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吸引部分外溢的城市服务功能;建设联系中心城市的区域绿道。

2.远郊地区

主要为大城市通勤60分钟以内,中等城市通勤30分钟以内,小城市通勤15分钟以内的地区,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专业镇、一般镇(农场)-中心村社区-一般村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的合理分工协作。按照中心村格局,逐步引导城乡道路、公交、基本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布局。

3.偏远丘陵地区

主要为远离中心城市的丘陵县(市)域单元,规划形成“县城-重点镇(县域副中心镇)-一般镇(农场)-中心村社区-一般村庄”发展格局,促进工业、物流业向县城、重点镇聚集,推动基础支农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向一般镇集中。加大空心村治理力 度,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向就近城镇聚集。

4.山林地区

主要为山地为主的县(市)域单元,规划形成“县城-生态宜居镇(林场)-一般村庄”发展格局,坚持保护乡村特色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水平和设施现代化水平。逐步引导高山区、生态敏感地区的村庄整体外迁到山下的城镇;因地制宜、适度集中村庄居民点,并结合山林地区的特色生态环境,建设特色风貌型村庄。

第二十七条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鼓励城市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鼓励城市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重点镇转移,鼓励城市商贸、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业向农村延伸。

建立起集党建、就业指导、社会保障与救助、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社区治安、法律服务、文化教育、体育、老年人服务为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镇(乡、农场、林场)建设6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村庄建设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

篇6:包头市2030年总体规划

一、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我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四川省于1990年开工建设并于1995年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后,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四川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62公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要求来审视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现有的高速公路不论是数量,还是服务水平,都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高速公路出川通道仍然不畅,纵贯南北、横穿东西、通江达海的高速公路运输大通道尚未形成,离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要求尚有很大的距离;二是高速公路总量不足,尚未形成网络,高速公路的总体规模和密度仍然偏小,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远未得到发挥,必须加快发展。

(二)规划目的本规划的目的主要概括为四点:

一是作为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四川省高速公路网,以适应“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需要。

二是通过规划建设高速公路通道和调整高速公路布局,加强四川省综合运输多式衔接、外联通道,加快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优化四川与周边省份的联系结构,调整大区域范围内的客流、货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使四川尽快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为实现“经济发展高地”创造有利的交通条件。-1-

三是加强四川省域内三个中心、四个基地及五大经济区之间的联系,优化调整四川省的生产力布局,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动四川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是完善国家干线公路网在四川省的布局,加强省域内各市(州、县)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沟通,缓解四川省干线公路的交通拥挤状况,整体提升四川干线公路等级,逐步实现四川省的公路交通现代化。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强化通道意识、枢纽意识、高地意识和加快发展意识,以服务于国家和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以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主线,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为理念,按照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要求,遵循“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方针,构建适应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公路网。

(二)规划原则

从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格局出发,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遵循战略性和全局性、高效性和协调性、可行性和灵活性、集约性和可持续等原则。

1.战略性和全局性。规划要适应四川省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战略,服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防战略需要,并要立足于国家及四川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需要;规划不仅要立足于公路交通行业发展,而且要着眼于区域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四川省社会经济、综合运输等发展需要,适应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经济高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体现以需求为依据,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夯实发展基础。

2.高效性和协调性。规划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发挥高速公路使用效率,合理确定高速公路实施原则与阶段性建设目标;要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基础,注重与相邻省市规划网络的衔接,与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相协调,构筑运行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并考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及交通需求,注重公平、有序,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3.可行性和灵活性。规划立足于四川自然条件的实际,路线走向要服务经济布局、适应交通需求,路线布设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注重规划的可实现性。同时对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形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或路线,其高速公路建设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标准和方式,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建设时机,或采取分期分幅修建等方式,使其在远期达到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

4.集约性和可持续。四川省幅员面积大,但高原山地约占80%,耕地尤显珍贵,要集约使用国土资源,以最小的土地占用,实现最大的路网通行能力;要充分考虑四川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自然环境脆弱的特点,牢固树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的理念,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努力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使四川省的高速公路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一)功能定位

结合我国公路网功能层次划分的现实,从构建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出发,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功能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界定。

1.宏观层面

从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宏观层面上,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功能定位可概括为:在未来四川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服务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

2.微观层面

从在全省公路网中所起作用的微观层面上,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功能定位是:

(1)在行政等级上,四川省的高速公路网主要由四川境内的国道(国家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和部分重要省道组成,主要是构建省际通道和连接各市(州、县)政府驻地、区域经济中心、重要交通枢纽、以及军事战略要地。

(2)在路网功能上,高速公路网便捷沟通相邻省份,打通对外通道,为四川省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奠定基础;高速公路网以四川省所辖的市、县为节点,连接主要经济区、工农业生产基地、主要旅游名胜区,形成以成都为主枢纽、主

要经济区为次枢纽的分层次枢纽体系,是四川省域范围内的主要经济干线公路和主要出入口公路通道,为全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舒适、高效、可持续的运输服务,并为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

(3)在技术标准上,四川省的高速公路网主要由高速公路及少部分远期达到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干线公路组成,并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障、通信监控和综合服务系统。

(二)规划目标

从满足未来交通需求以及实现功能定位的角度出发,确定的规划目标是:“外接周边、内连市州、市州互通、适度加密”,具体是:

1.周边省(市、区)高速公路直捷连通;

2.省会成都连接所有市州政府所在地;

3.结合自然条件,多数相邻市州间实现直接通达;

4.重要经济区和重点战略产业区按交通需求适度加密高速公路网络。

四、规划方案和规划效果

(一)路线方案

根据布局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工作,经综合分析、优化与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定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采用成都引入线和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形式,规划方案由16条成都引入线、5条南北纵向路线、5条东西横向路线和8条联络线组成,简称“16、5、5”网,总里程规模约8600公里,有23个出川高速公路通道。

(二)规划等级

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技术等级原则上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在人口稀少、地形条件特别困难的区域,在近期可按高等级公路技术标准,灵活掌握,逐步建成,远期达到高速公路服务水平。

在8600公里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中,有目前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约3320公里,其余的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约5280公里。目前,规划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中,至2008年底已建路段为2162公里,尚需新建高速公路约6438 公里。

(三)效果评价

高速公路网建成后可以形成“外接相邻省市、省会连接市州、市州彼此相通、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总里程8600公里,密度1.77公里/百平方公里。

1.构筑了23个高速公路出川通道,其中:甘肃3个、陕西3个、青海1个、西藏1个、云南4个、贵州2个、重庆9个;构筑了西北地区与四川、西北地区与东南方向直捷联系通道。

2.直接沟通了全省148个县,占82%;覆盖8000多万人口,占95%;覆盖地区GDP占到全省总量的95%以上。

3.以成都为中心,1小时交通圈覆盖41个县(市、区),覆盖全省人口的29%、GDP的48%,2小时交通圈覆盖80个县(市、区),覆盖人口52%、GDP65%,半日交通圈覆盖160个县(市、区),覆盖人口97%、GDP98%。

4.以成都为中心,实现当日到达周边省会城市(除拉萨);形成向北到达北京(环渤海经济圈)、向南到达广州(珠三角经济圈)、向西到达拉萨、向东到达上海(长三角经济圈)的公路22小时交通圈。

5.连接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3个、航空机场11个(今后也将连接马尔康、乐山机场)、公路枢纽10个和水路枢纽5个,将有助于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

五、资金需求与实施原则

(一)资金需求

到203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600公里;2008年底已建成高速公路2162公里,待建6438公里;估计总投资约6000亿元左右,其中,目前已完成投资约855亿元,尚需投资约5145亿元左右。

(二)实施原则

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分期实施,综合考虑交通发展水平、网络效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投资落实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达到总体最大效益。

上一篇:手机管理制度下一篇:银行分行柜面营销话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