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民族理论辨析题

2024-07-11

电大民族理论辨析题(共5篇)

篇1:电大民族理论辨析题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多项选择题)BBBBB

1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ABCD)。

A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国家的稳定CCCCC

1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2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ABC)。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DDDDD

1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ABCDE)。A数量结构B文化知识结构C专业结构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FFFFF

1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ABC)。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BCDE)。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GGGGG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ABE)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E.跳跃式发展

2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变异性 E敏感性JJJJJ

1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

点和发展趋势。A地域 B民族 D经济 E文化

2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BD)。B壮族D满族

3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ABCE)。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4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BDE)。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MMMMM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E定量分析方法

3民族理论(ABCDE)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 E是一门新兴学科 4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A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E生物属性5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BC)A社会生产 B社会分工 C内部交往程度 6民族发展包括(BCD)等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

7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 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8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E)。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9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ABCD)的平等。A地位 B待遇 C权利 D利益

10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

民族的权利 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11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A和睦 B友好 D联合 E协调

12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ACE)。A民族干部C民族语言文字E民族形式

13民族教育(ABCD)。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4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BCE)。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15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BDE)B平等D使用 E发展

16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BCE)。A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E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17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BCDE)B自然原因 C经济原因 D历史文化原因 E宗教原因WWWW

1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ABCDE)。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4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BCDE)。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5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BCDE)。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6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BCDE)。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

斯兰教 E基督教

7.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E.蒙文八协

QQQQQ

1.强迫同化是(ABCD)A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B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SSSSS

1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2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DE)。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3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4(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BCDE)。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7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E)。

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标志 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8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AB)的方针原则。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9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BCDE)。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10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ACDE)。A维护法律尊严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XXXXX 1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DE)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D民族的活动中 E民族的交往联系中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ABCE)。A封建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YYYYY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BD)。A普遍性 B国际性D敏感性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ZZZZZ 1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E民族发展的促进2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BCDE)。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C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E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3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ABCDE)。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 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篇2:电大民族理论辨析题

1、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答案要点: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考察他对社会的贡献;

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2、功利价值高于精神价值。

3、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的道德水平越高。

4、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事业和爱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5、理想具有主观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

1‚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语

材料

2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3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这是他毕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周恩来同志说:‚人是应该有理想的,没有理想的生活会变成盲目。‛┅┅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

4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摘自《邓小平文选》

(1)结合材料1,说明什么是“立志做大事”,在今天的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2,阐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3)结合材料,阐述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案要点:(1)“立志做大事”,就是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使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在今天的表现,就是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理想。如果理想就是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如果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就没有了奋斗目标。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与冲突,理想属于“应然”,而现实属于“实然”。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3)首先,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其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最后,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以下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写给Google原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信里的一段话:

“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思考对我们有什么警示作用?

(答案要点)认识大学生活特点,确立新的目标,尽快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并且要认真规划好大学生活,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钱学森(1911~)中国著名科学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教授。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1991年10月16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同年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荣誉面前,钱学森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看法。

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

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结合钱学森事例。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材料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

3从北京到汶川,‚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13亿人民的力量。

从汶川到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化为亿万人民无私奉献、积极参与的行动,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强音。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27日

(1)结合材料,阐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3)结合材料,阐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答案要点:(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②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时代精神:①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②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某私企老板说:这几年来,由于轻信生意场上的‚朋友‛,我用建材时被人以次充好,损失了好几万。在我看来,信用就是说话算数、欠债还钱。我是老板,我就不能拖欠工人工资,答应过的工钱一分不少。只有被骗过、被坑过之后,还能坚持为人的正直和信用,才是最难得的。

在某省的一个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发现收到的毕业生自荐书上大都列满各类奖项,还附有荣誉证书复印件,似乎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堪称品学兼优的可用之才。然而,记者走访后却发现,原来许多证书不过是‚移花接木‛、‚人工制作‛的。在某校竟有66%的大三学生认为‚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

请结合以上材料,阐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答案要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们要始终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全面把握我国社会稳定大局,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2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材料

32009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门联手,展开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中国网民行为大调查‛首次针对我国网民的上网行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关注话题及焦点事件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全方位了解互联网热点、发现共性、找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打造适合网民需求、有助于网络健康发展的网民精神家园。

综合网民从内容、行为以及技术三方面的评判结果,得出2009年被中国网民怒斥的十大网络低俗现象。其中,制作传播或炒作淫秽色情内容以71.3%的被选择率成为网民首斥的网络低俗现象;传播违背社会公德、有损国家声誉的信息被62.1%的网民斥责为网络低俗现象,位居第二;而网络色情聊天、网上同居亦被58.1%的网民视为网络低俗现象,排名第三。

——摘编自新华网

(1)结合材料1,阐述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2,说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公共生活中的法律的作用。

(3)结合材料2、3,阐述如何营造良好的公共网络环境。

答案要点:(1)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

(3)营造良好的公共网络环境,既要靠道德,又要靠法律。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网络道德,使网民真正做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另一方面,完善有关网络环境的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使已有法律法规真正得到贯彻;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培养公民公共网络生活的法

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的择业标准是:①工资要高;②工作前景要好;③工作环境要好;④离家近;⑤工作轻松简单,有固定假期,不随意加班;⑥公司有良好声誉和竞争实力。

(1)请对小李同学的择业观作出你的分析评估。

(2)请对小李同学的择业观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要点:(1)职业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劳动岗位。职业的条件和意义包括:给予就业者合理的劳动报酬;赋予就业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提供就业者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舞台。

该同学从个人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考虑自我的利益价值,缺少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追求;

篇3:电大民族理论辨析题

【关键词】中考政治 辨析题 支架式教学

辨析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侧重考查学生的判断、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然而,初中生往往缺乏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考试中这类题型失分较多。对于学生而言,辨析题主要有两大难点,一是“辨”,即判断;二是“析”,即分析,理清思路。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两个难点搭建支架,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辨析题的解题策略。

一、“支架式”理论概述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讲,“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现有水平)与在跟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在“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搭建“支架”,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支架”的原意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这里的“支架”是指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建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能力增长时要撤去“支架”。

二、辨析题解题障碍分析

解题时,学生往往出现“答不全”的现象。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学生在解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障碍:(1)审题能力较弱,对题干中所隐含的辨析点把握不准,造成“错辨”。如运用九年级相关知识评析“实现个人的成才梦想在于个人奋斗”这一观点时,很多学生将辨析点放在“奋斗”上,实际上这道题的辨析点在“个人”上,因为成才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2)缺少辩证思维,不能辩证分析题干中的观点,把辨析题做成了是非判断题。如有人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中心”,请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典型的“不科学”题型,但很多学生看不出题中的正确部分,会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3)答题时,不注意问题设问的角度。比如,评析“只要艰苦奋斗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多学生没有看到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相关知识”,而运用了九年级“艰苦奋斗”的知识。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障碍,一方面是知识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心智能力、思辨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基于“支架式”理论的辨析题解题教学策略

要做好辨析题,关键是要找到试题所考查的对应知识点,并进行分析。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问题进行正误判断、具体分析、说明理由、得出结论。

1.分析题意,寻找“落脚点”。

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审读题意,找出问题的关键字词,概括出问题的中心;然后根据关键字词找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找到辨与析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同时也是支架搭建的起点。一般而言,“辨”是学生现有水平能做到的,在找出问题的落脚点后,学生能根据关键字词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描述判断的结果主要有“错误”“片面”“不科学”等。例如:运用八年级课本“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找出关键词“只要……就……”就能判断出观点是片面型。

2.搭建支架,构建“突破点”。

从辨析题的呈现形式来看,既有观点式也有情境式,且两种呈现形式都有“话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但是对学生而言,把“书外的话”和“书中的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搭建支架,构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仍然用这个例子,评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先要让学生知道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哪些条件呢?题中讲到了艰苦奋斗,当然是要的,但还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会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要真正实现民富国强,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航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可靠保证),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节约和保护资源,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等等。通过搭建支架,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就能联想并寻找到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

3.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

一般情况下,辨析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论证正确、纠正错误、补充不足上。解答题目时,通过支架寻找出的书本上的知识点往往比较多,有些知识点与辨析的问题密切相关,有些知识点则与所辨析的问题关系不大,甚至无关。还是刚才的例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我们找出了很多,是不是全要作答呢?我们题中涉及的艰苦奋斗是需要的条件之一,那原因呢?课本上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理由有很多,是不是都要写呢?怎样才能准确而迅速地找出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呢?这就需要及时撤出支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此时这些知识点还比较凌乱,在逻辑上还不成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站得“高”一点,扣准问题的得分点。通过观察问题的设问角度,选择相关知识理清思路作答。对于观点里的合理成分要充分肯定;对于观点里欠妥的说法或错误的说法,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对于观点里的片面性,要补充不足。

这道题中的设问角度是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那么指导学生作答时就要思考刚才的知识点中有哪些是“复兴中华”部分的,做好提炼,如要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节约和保护资源等等。

支架式课堂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支架”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提供的一种暂时性的、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学习潜能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因此,支架的搭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探究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关于问题的认识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兴.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

[2]姚莉.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科技信息,2010(4).

[3]高稳.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J].校长阅刊,2005(12).

[4]林明尚.谈谈初中政治课堂的“支架式”教学[J].新课程(上),2011(2).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

【摘 要】辨析题是近几年政治中考的热门题型,但初中生在这类题型上往往失分较多。在中考复习中,运用“支架式”理论,分析题意、搭建支架、综合提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让学生理清思路,做好辨析题。

【关键词】中考政治 辨析题 支架式教学

辨析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侧重考查学生的判断、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然而,初中生往往缺乏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考试中这类题型失分较多。对于学生而言,辨析题主要有两大难点,一是“辨”,即判断;二是“析”,即分析,理清思路。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两个难点搭建支架,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辨析题的解题策略。

一、“支架式”理论概述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讲,“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现有水平)与在跟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在“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搭建“支架”,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支架”的原意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这里的“支架”是指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建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能力增长时要撤去“支架”。

二、辨析题解题障碍分析

解题时,学生往往出现“答不全”的现象。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学生在解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障碍:(1)审题能力较弱,对题干中所隐含的辨析点把握不准,造成“错辨”。如运用九年级相关知识评析“实现个人的成才梦想在于个人奋斗”这一观点时,很多学生将辨析点放在“奋斗”上,实际上这道题的辨析点在“个人”上,因为成才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2)缺少辩证思维,不能辩证分析题干中的观点,把辨析题做成了是非判断题。如有人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中心”,请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典型的“不科学”题型,但很多学生看不出题中的正确部分,会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3)答题时,不注意问题设问的角度。比如,评析“只要艰苦奋斗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多学生没有看到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相关知识”,而运用了九年级“艰苦奋斗”的知识。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障碍,一方面是知识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心智能力、思辨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基于“支架式”理论的辨析题解题教学策略

要做好辨析题,关键是要找到试题所考查的对应知识点,并进行分析。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问题进行正误判断、具体分析、说明理由、得出结论。

1.分析题意,寻找“落脚点”。

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审读题意,找出问题的关键字词,概括出问题的中心;然后根据关键字词找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找到辨与析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同时也是支架搭建的起点。一般而言,“辨”是学生现有水平能做到的,在找出问题的落脚点后,学生能根据关键字词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描述判断的结果主要有“错误”“片面”“不科学”等。例如:运用八年级课本“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找出关键词“只要……就……”就能判断出观点是片面型。

2.搭建支架,构建“突破点”。

从辨析题的呈现形式来看,既有观点式也有情境式,且两种呈现形式都有“话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但是对学生而言,把“书外的话”和“书中的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搭建支架,构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仍然用这个例子,评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先要让学生知道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哪些条件呢?题中讲到了艰苦奋斗,当然是要的,但还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会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要真正实现民富国强,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航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可靠保证),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节约和保护资源,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等等。通过搭建支架,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就能联想并寻找到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

3.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

一般情况下,辨析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论证正确、纠正错误、补充不足上。解答题目时,通过支架寻找出的书本上的知识点往往比较多,有些知识点与辨析的问题密切相关,有些知识点则与所辨析的问题关系不大,甚至无关。还是刚才的例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我们找出了很多,是不是全要作答呢?我们题中涉及的艰苦奋斗是需要的条件之一,那原因呢?课本上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理由有很多,是不是都要写呢?怎样才能准确而迅速地找出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呢?这就需要及时撤出支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此时这些知识点还比较凌乱,在逻辑上还不成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站得“高”一点,扣准问题的得分点。通过观察问题的设问角度,选择相关知识理清思路作答。对于观点里的合理成分要充分肯定;对于观点里欠妥的说法或错误的说法,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对于观点里的片面性,要补充不足。

这道题中的设问角度是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那么指导学生作答时就要思考刚才的知识点中有哪些是“复兴中华”部分的,做好提炼,如要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节约和保护资源等等。

支架式课堂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支架”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提供的一种暂时性的、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学习潜能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因此,支架的搭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探究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关于问题的认识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兴.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

[2]姚莉.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科技信息,2010(4).

[3]高稳.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J].校长阅刊,2005(12).

[4]林明尚.谈谈初中政治课堂的“支架式”教学[J].新课程(上),2011(2).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

【摘 要】辨析题是近几年政治中考的热门题型,但初中生在这类题型上往往失分较多。在中考复习中,运用“支架式”理论,分析题意、搭建支架、综合提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让学生理清思路,做好辨析题。

【关键词】中考政治 辨析题 支架式教学

辨析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侧重考查学生的判断、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然而,初中生往往缺乏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考试中这类题型失分较多。对于学生而言,辨析题主要有两大难点,一是“辨”,即判断;二是“析”,即分析,理清思路。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两个难点搭建支架,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辨析题的解题策略。

一、“支架式”理论概述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讲,“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现有水平)与在跟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在“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搭建“支架”,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支架”的原意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这里的“支架”是指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建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能力增长时要撤去“支架”。

二、辨析题解题障碍分析

解题时,学生往往出现“答不全”的现象。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学生在解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障碍:(1)审题能力较弱,对题干中所隐含的辨析点把握不准,造成“错辨”。如运用九年级相关知识评析“实现个人的成才梦想在于个人奋斗”这一观点时,很多学生将辨析点放在“奋斗”上,实际上这道题的辨析点在“个人”上,因为成才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2)缺少辩证思维,不能辩证分析题干中的观点,把辨析题做成了是非判断题。如有人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中心”,请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典型的“不科学”题型,但很多学生看不出题中的正确部分,会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3)答题时,不注意问题设问的角度。比如,评析“只要艰苦奋斗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多学生没有看到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相关知识”,而运用了九年级“艰苦奋斗”的知识。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障碍,一方面是知识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心智能力、思辨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基于“支架式”理论的辨析题解题教学策略

要做好辨析题,关键是要找到试题所考查的对应知识点,并进行分析。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问题进行正误判断、具体分析、说明理由、得出结论。

1.分析题意,寻找“落脚点”。

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审读题意,找出问题的关键字词,概括出问题的中心;然后根据关键字词找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找到辨与析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同时也是支架搭建的起点。一般而言,“辨”是学生现有水平能做到的,在找出问题的落脚点后,学生能根据关键字词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描述判断的结果主要有“错误”“片面”“不科学”等。例如:运用八年级课本“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找出关键词“只要……就……”就能判断出观点是片面型。

2.搭建支架,构建“突破点”。

从辨析题的呈现形式来看,既有观点式也有情境式,且两种呈现形式都有“话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但是对学生而言,把“书外的话”和“书中的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搭建支架,构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仍然用这个例子,评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先要让学生知道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哪些条件呢?题中讲到了艰苦奋斗,当然是要的,但还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会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要真正实现民富国强,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航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可靠保证),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节约和保护资源,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等等。通过搭建支架,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就能联想并寻找到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

3.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

一般情况下,辨析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论证正确、纠正错误、补充不足上。解答题目时,通过支架寻找出的书本上的知识点往往比较多,有些知识点与辨析的问题密切相关,有些知识点则与所辨析的问题关系不大,甚至无关。还是刚才的例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我们找出了很多,是不是全要作答呢?我们题中涉及的艰苦奋斗是需要的条件之一,那原因呢?课本上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理由有很多,是不是都要写呢?怎样才能准确而迅速地找出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呢?这就需要及时撤出支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此时这些知识点还比较凌乱,在逻辑上还不成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站得“高”一点,扣准问题的得分点。通过观察问题的设问角度,选择相关知识理清思路作答。对于观点里的合理成分要充分肯定;对于观点里欠妥的说法或错误的说法,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对于观点里的片面性,要补充不足。

这道题中的设问角度是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那么指导学生作答时就要思考刚才的知识点中有哪些是“复兴中华”部分的,做好提炼,如要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节约和保护资源等等。

支架式课堂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支架”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提供的一种暂时性的、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学习潜能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因此,支架的搭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探究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关于问题的认识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兴.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

[2]姚莉.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科技信息,2010(4).

[3]高稳.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J].校长阅刊,2005(12).

[4]林明尚.谈谈初中政治课堂的“支架式”教学[J].新课程(上),2011(2).

篇4:电大民族理论辨析题

2.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DA.满 B.回 C.蒙古 D.壮族

3.在中国第一个翻译介绍西方化民族定义的是:AA.梁启超B.汪兆铭C.李大钊D.王明

4.在民族发展中,“同源异流”现象属于:BA.民族组合 B.民族分化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

5.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DA.从种族发展成民族B.从胞族发展成部落C.从氏族发展成部落联盟D.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

6.新中国的民族平等主张直接来源于:DA.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观B.工人阶级的民族平等观C.封建社会的一般平等观D.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7.下列民族中解放前处在原始社会形态的民族是:BA.川滇交界处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B.东北的鄂伦春族C.内蒙古的蒙古族D.贵州的苗族

8.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6要素中的共同历史渊源中包括地域渊源和:CA.文化渊源B.语言渊源

C.族体渊源D.心理渊源

9.下列属于民族发展外因的是:AA.民族关系B.民族问题C.民族素质D.民族结构

10.最早成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是:B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11.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各民族一律平等

12.下列民族过程中哪个属于民族发展的最后阶段:DA.民族同化B民族分化C.民族组合D.民族融合13.下列民族中属次生形态的民族是:DA.汉族B.藏族C.蒙古族D.回族

14.民族结构合理化、优化的标准在于:CA.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关系长期稳定不B.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关系经常变 C.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协D.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影响

15.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的:B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生物属性D.特征属性

16.民族问题与什么相始终:DA.私有制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C.原始社会D.民族存在17.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提法哪个是正确的?DA.平等、团结、互助、竞争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平等、团结、友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8. 下面关于民族问题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BA.民族问题包含社会问题B.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C.民族问题比宗教问题重要D.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民族问题

19.下列少数民族干部中哪个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党员,而且是我党一大、二大及五大代表:CA.马俊

B.马本斋C.邓恩铭D.乌兰夫

20. 解决民族的根本途径是:AA.加快发展B.统一语言文字C.逐渐消灭宗教D.发展民族文化

21.下列民族中属原生形态的民族是:BA.回族B.汉族C.达斡尔族D.美利坚民族

22.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千万的是哪个民族?DA.回族B.蒙古族C.藏族D.壮族

23.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的:A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生物属性D.特征属性

24.一般来说,最初民族形成于:B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5.民族平等作为一种政治要求,是什么革命的产物:D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

26.除特殊情况外,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是:B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 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

27.冬不拉弹唱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曲艺形式:B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塔吉克族D.俄罗斯族

28.下列各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识别的依据:AA.族体名称B.民族特征C.民族意愿D. 民族源流

29.下列四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AA.民族特征B.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C.民族政策D.政治体制

30.下列民族中,解放前实行盟旗制度的民族是:CA.东北的鄂温克族B.川滇交界处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C.内蒙古的蒙古族D.贵州的苗族

3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是:DA.人民代表大会制B.联邦制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

32.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个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CA.《西藏王臣记》B.《阿诗玛》

C.《玛纳斯》D.《蒙古秘史》

33.下列四项中,哪个不属于民族的基本特征:D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血统

34.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CA.民族矛盾B.民族的社会原因C.民族差异D.民族交往

35.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D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36.民族理论学科以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什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DA.民族纠纷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问题

37.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BA.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B.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C.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资源开发D.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国家统一

38.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核心任务是:AA.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B.巩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教事业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BA.1952年B.1984年C.1954年D.2001年

40.以下四项中,不属于民族基本属性的是:DA.民族自然属性B.民族社会属性C.民族生物属性

D.民族竞争属性

41.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CDA.问题越来越多B.矛盾越来越尖锐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

42.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是:ABCA.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跳跃式发展D.滞后式发展

43.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主权原则表现为:ABCA.对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排他的管辖权,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处理,他国不得插手。B.在具体处理民族问题时政策法律、措施的独立权,不受他国的干预与制约。C.在因民族问题引发冲突时的自卫权,对内外部势力借民族问题发难、对国家构成威胁时,有权采取必要的一切手段加以自卫。D.对国外民族问题的干涉权,有权插手别国的民族事务。

4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有:ABDA.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的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 C.自治权的无限性D.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45.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BCDA.共同语言B.共同文化C.共同族源D.共同心理认同

46.民族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途径是:BCDA.日本人式B.希腊人式C.罗马人式D.德意志人式

4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ACDA.人民代表大会制B.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8.法律确定的我国少数民族所拥有的平等权利包括:ABCDA.政治权利B.经济权利C.文化权利D.接受教育权利等

49.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AD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 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50.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包括:ABCD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文化领域D.思想领域

民族区城自治: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伟大实践[内容提要]民族区城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它正确回答了民族地区什么是杜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杜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杜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宝贵的 经验。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建国60年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取得了伟大的实践成果民族区域自治。

简答题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中的民族问题,揭示出阶级压迫是民族压迫的主要根源,指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和前提。列宁指出,民族自决权不是成立分散的小国家,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并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在帮助经济落后民族走上杜会主义发展道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民族、民族地区的特点,实行广泛的区城自治。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杜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民族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从接受民族自决到强调民族自治,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将国家政权的民主集中制与民族自决有机结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又保障了各少数民族自治权利;既推翻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又实现了各民族的共间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民族区域自治回答了民族地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在否定了什么不是民族地区杜会主义的基础上,最终回答了民族地区什么是杜会主义,在成立之初,党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社会主义问题的三种形式:建立独立的国家、采用苏维埃联邦制、成立自治区城。首先,根据民族自决建立独立的国家,其前提是民族压迫,但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彻底消灭了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中华各民族的友爱合作和互助团结成为杜会主义首要问题,因此建立独立的国家不是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其次.联邦制是苏联解央民族地区杜会主义问题的模式,李维汉在《关于建立满族自治地方的问题》的信中分析了当时非俄罗斯民族已经成为事实国家的实际,指出布尔什维克不得不采取联郊制,作为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在实践中,由联邦制产生的苏联各民族日益严重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因此,联邦制也不是民族地区正确的社会主义形式,马克思主义

者绝不主张实行任何联郑制原则。第三,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回民自治乡、蒙民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自治区,进一步扩大了实践范围。1949年9月,由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民族的区城自治,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地区杜会主义作出的正确回答。

(三)民族区域自治回答了民族地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民族地区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后,杜会主义建设就成为民族地区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首先进行杜会主义民主改革,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民族、不同民族地区以及同一民族地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 策,广泛发动群众,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先后顺利完成了各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消灭了各种剥削和压迫,建立了中央统一领导下的民族自治政权,确立了杜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经济建设方面,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波折后,民族地区的工作中心重新回归经济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各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状态,极大缩小了同汉族地区的差距。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民族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各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

(一)实践探索:建国前后对民族区城自治的探索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建立统一国家。这标志着民族区城自治成为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并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实践。中共七大充分肯定了民族区城自治在解决中华民族问题中的作用,并在对内蒙古工作中明确提出实行区域自治,组织蒙古人地方性自治政府,于1947年建立了内蒙自治区,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从理论到实践的成熟。1949年的《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列为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5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城自治实施纲要》推动了民族区城自治在全国范围的实施。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还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四个自治区,民族区城自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族地区的基本制度得以全面建立。特别是西藏自洽区的建立是一次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充分检验。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平解放了西藏,平定了西藏上层分子的叛乱,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了杜会主义民主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农奴制。1965年选举产生了各级自治机构,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族地区完全确立。

(二)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城自治的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在制度上不断成熟,民族地区的杜会经济获得极大发展。1984年《民族区城自治法》的颁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重要标志,到2003年底全国建立民族自治地方155个,民族乡1173个,制定了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384个,形成了从宪法到基本法,再到地方法规的法律体系。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党高度重视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地方自治政权中大量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国家机构中予以特殊安排,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干部代表本民族行使自我管理的权利和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始终坚持对民族地区采取倾斜性的财政转移支付,重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大开发、西部志愿者计划等重大战略,充分激活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发挥民族地方在陆疆开放中的作用。如在西藏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国家安排了43项工程,90年代安排了62项,21世纪初就立项117项,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2007年西藏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59倍。

(三)科学发展:当代民族区城自治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国家杜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民族区城自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首先是在政治民主方面,各自治地方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继续推进杜会主义民主建设。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本民族事务管理,推进平等、团结、合作、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持续发展。其次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按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各民族地区自然资深、人文资源、地理状况、周边环境等因素,探索出了生态、经济与杜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杜会和谐进步。如2007年宁夏国民生产总值在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大力治理沙化土地,沙化面积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118.3万公顷,有3000多万亩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保证了宁夏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按照杜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和民族文字的教学与使用;实施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四优先,同时加大了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如在汶川大地震后,羌族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恢复工作立即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制定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三、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主要经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根本道路。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是民族区域自治得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根本指针。各民族自治地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走上了与全国同步发展的轨道。因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二)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保障。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区城自治实践中,始终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作为首要原则,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新

型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互助、共同发展。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支持,东部发达地区积极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民族在文化上交流融合,中华各民族文化思想交流日渐频繁、深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前,我国周边地区仍然活跃若民族分裂势力,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杜会安全稳定。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坚决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保障。(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面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任务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杜会经济文化需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反之,就会阻碍民族地区的发展,阻碍杜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建设步入新阶段,民族区城自治也进人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成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任务,科学发展要求民族地区要突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社会关系、生态关系。(四)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措施。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的民主实现途径。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需要一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代表各族人民行使自治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否则,民族区域自治也就会流于形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多次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强调,造就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自建国以来,党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如2007年云南少数民族干部在省市县三级领导班子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5.9%、42.2%和38.9%。他们成为民族地区基层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完善的中坚力量。

填空题

1.(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2.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3.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4.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5.民族发展的(利益,权益),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

6.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7.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8.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9.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1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社会要求(发展与进步)的问题。

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经济发展

2.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族类

3.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4.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5.2005年党中央在对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特点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

6.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A.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

7.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A.16个B.18个C.19个D.20个

8.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A.7B.8C.10多D.20多

9.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B)。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民俗文化

10.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D)。A.6千多万人B.7千多万人C.8千多万人D.1亿多人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A.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E.跳跃式发展

3.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普遍性B.国际性 D.敏感性

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

5.下列省、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33%以上的是()。A.青海B.贵州C.云南D.宁夏

6.我国散居少数民族因其历史、人口、分布、文化等原因,具有很多特点,其中有()。A.广B.多C.杂E.散

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有()。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8.少数民族干部所占比例少于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数的自治区有()。B.宁夏C.新疆E.西藏

9.在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要努力做到()。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C.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D.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10.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民族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发展性E.交融性

论述题

1、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

一、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

二、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其往往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隔离而造成的。

三、民族组合是指部分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重新组合成新的民族的现象。

四、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

五、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民族融合实现之日,就是民族最终消亡之时。

2、试述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有这不可忽视的意义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中国现在最主要的建设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只有个民族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落实党中央领导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才能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创建一个和平而稳定的政治局面,才能在国际社会交往和谈判中有坚实的后盾,提高本国的世界的地位。民族的团结同时还可以使得大家共同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和共同富裕,民族冲突所带来的却只有灾难和不幸,因此需要加强民族大团结。

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

和而不同”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是和谐哲学的精髓,是处理民族关系所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现阶段,更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哲学观,着力协调发展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3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民族问题对于多民族的我国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一、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为基础。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发生的民族问题,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波及影响面广,连锁反应大。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传播媒介现代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二、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民族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会影响和制约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那么国家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也是不完整的。

三、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90%以上的陆地边境线在少数民族地区,解决好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关系是边防巩固的必要条件。

篇5:电大民族理论辨析题

题目:

1、如何正确理解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 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将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贯彻执行。它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的政策,只要宗教存在,这一政策就有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对国家来说,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包括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种宗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都是自由的,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也就是说,国家承认现存宗教这个客观事实,国家不干涉正当的宗教活动,对国家来说宗教是个人的私事,信仰宗教或是不信仰宗教,国家一律不加以干涉,每个公民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允许有变化。这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之一。

总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任何背离这个基本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该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主要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动自由、宗教仪式自由构成,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传教自由。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历来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重要权利,但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应遵循三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宗教与国家教育制度的分离原则、独立办教原则。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弃在他们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工作。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中国不论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多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信教群众,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在多数群众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全体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2)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到寺庙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3)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

(4)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色。各爱国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界人士要自觉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挫败其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同时,也要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对中国宗教事务的干涉,不得在中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或其他办事机构,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传教活动。

2、为什么我们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如何理解“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一、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它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这个概念的内涵来说,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概念的外延来说,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人们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尽管各民族风俗习惯产生的基础不同,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性,即民族性、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敏感性

二、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所谓尊重,就是承认民族平等,承认并尊重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的自主权。因为,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权利,是民族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哪怕是某些陈规陋习,别的民族不应该指手画脚地评论、干涉,更不能歧视侮辱。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都应该如此。但是,作为本民族的成员就应该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风俗习惯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又不能采取绝对肯定、保持不变的态度。

三、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1.坚持群众自愿。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明确指出,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与否和如何改革是本民族自己的事,由本民族群众自己决定。因此,在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领导要带头,反对任何强迫命令和包办代替。

2.注意调查研究。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多样性特点和多重性功能,在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过程中,不能只看其表象和形式,浅尝辄止,而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全面考察,对其良与陋、益与害,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精华”得以发掘并真正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活力和价值;也使落后、有害的“糟粕”得到正确的认识并被摈弃。

3.遵循循序渐进。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每一步都牵动千家万户。因此,改革必须立足于全局,进行整体规划。另外,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改革在加强宏观调控基础上,又不能搞“一刀切”。改革应当按照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现状,有区别地分步骤、分层次进行,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层次的每一项具体措施都与当地的接受和传承能力相适应。

上一篇:成都大学首次获得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下一篇: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