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2024-06-22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篇1:《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2.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2.学会使用关联词。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校长的演讲〉。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①看清设问的是什么。②读一读,找出解答。

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2.找出解答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三、总结课文

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2.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

四、复述训练:

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生命之本

实现理想 每天四问

学问→前进活力的源泉 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 道德→做人的根本 国家发展(激励 鞭策)→(长 足 进 步)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陶校长“每天四问”的具体内容。课上我引导学生重点学习陶校长的第一问,然后归纳学法,“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提出希望”,由学生自学其它三问。由于结构清晰,内容简单,课堂上自学效果比较满意。另外,我补充了陶校长演讲的时代背景,更加深了学生对每天四问的理解,明白了陶校长是为了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实践证明,陶校长的演讲对我们班学生触动很大。

篇2:《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二、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出示卡片“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

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讲稿,打开课本。

二、感知演讲稿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

2、交流讨论,从中明确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一)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1)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2)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

(3)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1)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果不行,就再读读,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2)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3、练习演讲

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

指名演讲,学生评议。

指导感染性演讲

A、了解作者

(1)看画像,说说是谁。板书“陶”说说去“阝”加“艹”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学生描红“陶”,课题板书完整。

(2)介绍演讲稿写作背景。(画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皖南事变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受到特务威胁和经济断绝的严重困难。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一日两餐稀饭,度过艰难时期。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B、进一步了解演讲特点

读了作者介绍是不是对演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白演讲不仅仅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还在于说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所以演讲还要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染听众受到启发)

c、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染力地演讲,可利用重音、停顿、语气、手势等帮助表明自己的见解。

D、指名演讲第二段,评出小演讲家,然后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小结过渡: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演讲要有个中心话题,围绕中心准备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讲述,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语气、语调、重音等,还可加上适当的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学着演讲第三自然段。(明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一读再读。)

(二)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

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这么做。)

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指名演讲

(二)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

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卡片:否则、堡垒、锻炼坚韧不拔彼岸

第二教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

一、复习

1、读词语

生命之本 否则 锻炼 健康 堡垒

源泉 造福社会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彼岸

2、说说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3、用上上述两组词,演讲“问健康”和“问学问”部分。

二、继续感悟课文学习演讲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演讲是要说明事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感染听众,使他们受到启发,说说你怎样来演讲好“问工作”和“问道德”部分。

板书:

讲什么

读 从哪些方面讲

边读边想体会见解

2、自读自悟4、5自然段,练习演讲。

分工学习课文,1——4组同学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问工作”部分;5——8组同学重点学“问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边读边想,也可和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读悟收获指导演讲

学生可以用演讲来表示自己对该部分的理解,讲后其他学生可向他提些问题;也可自己谈想说明些什么,然后评议是否能当小小演讲家。

(1)“问工作”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

B、重点句:“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班级工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

c、指导演讲重点句。

(2)“问道德”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要学做真人

B、举例说明“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真人”是什么样的人?(真诚,不虚伪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有些什么表现?(在公共场所会怎样,中午吃饭了会怎样,课间活动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办等。)

c、指导演讲重点句。

(3)练习有感情地演讲4、5自然段。

A、各自准备,看词语有感情地演讲。

词语:工作好坏很大影响承担责任心办事能力基础重要的学习

做人的根本即使稳定发展讲究真人

B、指名演讲,组织评议,任命“小小演讲家”称号。

4、学习第6自然段。

同学们对这篇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们不懂的。

三、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四、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篇3:《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关键词: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 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生活即教育”, 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陶行知也指出:教师要做“既能负指导责任”, 又“要学生负学习责任“的先生。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

扬州大学顾黄初教授说:“从古至今, 蒙童入学, 首先要解决的是识字写字问题。对于七、八岁的孩子一年要掌握几百个汉字, 这么巨大的识字量, 让很多孩子感到痛苦。作为小学教师, 我们也更着眼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同时汲取多种方法努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运用多种生活化的方式来努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爱交好朋友。平时教学中, 我们形象地将生字称之为“生字宝宝”“小苹果”等等, 孩子一听, 就会产生亲切感。这些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整个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 孩子就开始愉快的识字。我们也经常采用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跨栏等游戏方式来记忆汉字。如果遇到一些抽象、难以理解、表达动作的生字时, 我会指导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来进行表演。巧妙的教学方式, 解决了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的问题。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地熏陶下, 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会越来越喜欢汉字, 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 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品读文本生活化

(一) 激趣导入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语第四册教材《雨后》一课时, 我在导入新课时这样说:“夏天到了, 天气变得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 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可不一会儿, 太阳公公又露出了他的笑脸。小朋友, 大雨过后, 你最喜欢干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练习说话。我通过联系学生生活, 唤起了他们对快乐生活的回忆, 既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 学生思维敏捷, 精神集中, 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 课堂气氛愈活跃, 学习情绪愈饱满。学生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 学有所乐, 亦能学有所得。

(二) 精读感悟生活化

真正的阅读, 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心灵的沟通和对话, 走进本文世界, 从而跟文章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感想, 初步的印象和大概的了解, 即感知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领会文章主旨, 思想脉络, 以及富有特色的表现手法, 获得情感共鸣。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语第六册教材《赶海》一课第2自然段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赶海的“趣”, 感受我想赶海的迫切心理。我精心设计富有生活化的设问, 孩子们在这种生活化表演和反复朗读中, 感受到了“我”童年赶海的乐趣, 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 结语升华生活化

在教完一篇课文时, 老师精彩且富有生活化的语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孩子也会因此受益匪浅。因此, 我很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丝毫不疏忽。这样一来, 在一篇课文学完的时候, 领悟到的道理或者受到的情感熏陶和盘托出。

在这样生活化的课堂上, 我们以全新的理念去放飞学生的思维, 搭建深层对话的平台,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构筑生命对话的语文世界, 让学生的思想情趣在课堂内外得到升华。

三、作文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之间的重要关系。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抒发真情实感, 那么, 只有走“生活化作文”之路。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一) 关注亲人

在当今社会, 大多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 很多学生在家都没做过家务, 也没设身处地地替家人想过什么, 从没体验过他们生活的艰辛, 只知道享受现有的美好生活。因此, 在假期, 我布置学生写一写《我的亲人》《爸爸妈妈的一天》等作文。这样, 激起了孩子们关注家人的热情, 也慢慢地懂得了替家人着想。看着孩子们发自肺腑的文字, 我看到了一个个懂事的孩子, 也仿佛看到了孩子因为这次生活体验, 萌发了对亲情的感受, 他们在冥冥之中仿佛肩上也有了那么一点责任心, 对于现在的孩子, 真是难能可贵啊!

(二) 关注同伴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过:“生活与作文”, 好比“水与鱼”的关系, 作文就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材料。事实上, 学生在校与同伴相处的时间、与同伴的交流也是最多的。很多孩子和同伴是最有话可讲的, 而是最富有情趣的。平日里, 看着他们开心地聊天、快乐地游戏, 我心头也乐滋滋的。所以, 我经常利用作文课、活动课, 经常让孩子一起交流看书心得, 跟同伴玩游戏等等。

(三) 关注家乡和民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的家乡有着它特有的淳朴、真诚美, 也孕育了一方方浓郁的乡土文化。前不久, 我们班开展了“走进家乡, 感悟家乡, 描绘家乡”的作文实践活动, 孩子们用真心去捕捉写作素材, 上网查资料、阅读课外读物、向长辈请教, 从中他们了解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 “生活化”作文让生活搭建作文的舞台, 以广阔的生活背景为依托, 让生活为作文营造一方沃土, 在教师的指导下, 科学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启迪他们触发灵感, 深入生活、感悟生活, 从而不断地完善人格, 滋润心灵, 升华感情。

四、作业设计生活化

韩雪屏教授在《国外母语课程教材管窥》一文中指出:“近年来, 作业从简单、重复的记忆性习题发展为主动、细致的理解性习题;从单篇选文发展为多篇选文的综合比较型习题;从课堂和家庭作业发展为实践性的习题;从个人独自完成的习题发展为需要伙伴和小组合作的习题等等”。

篇4:陶校长的小诗

第二天晨会上,陶校长说话了:“昨天下午,我看见两个同学发生了摩擦,越摩擦,火气越大,最后竟互相对骂起来。现在,送一首小诗———《骂人》给两位小同学,也给大家。”接着,陶校长就大声朗诵了这首诗:

你骂我,

我骂你,

骂来骂去,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

同学们明白了这首小诗的内涵,哈哈大笑。笑声刚落,随即有一个既聪明又大胆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说:“我来和一首《打人》小诗: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

同学们听罢都发出了赞赏的笑声,陶校长也连声称好。从此以后,学校里的人们偶尔发现有人要动肝火,旁边立刻就会有人朗诵《骂人》或《打人》的诗句,提醒他们要歇歇气、醒醒头脑。

(选自《小学生美文诵读100篇〈五年级〉》,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年版)

牵手阅读

陶校长说:“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这是为什么呢?聪明的你,一定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要多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不做损害他人的事。因为你损害我,我就损害你,损害来损害去,最终损害的是自己。如果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帮助来帮助去,最终还是帮助了自己。

“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永远记住陶行知校长的这首小诗吧,它将让你终身受益。

篇5:《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4、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进行复述。2.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间的联系,学会使用关联词语。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出示卡片“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

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讲稿,打开课本。

补充演讲者陶行知的生平和主要成就: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成创办育才中学。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著作《陶行知文集》等。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讨论,从中明确文章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三)自主合作 精读课文

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第2自然段)——教

1、学生通读第2自然段。

2、师:作者为什么要问身体有没有进步?

课件出示“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这段话,让学生找出关联词语“有了......才有”、“否则”,比较“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结果有何不同,让学生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抓住两个“离不开”,指导学生朗读“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4、指导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先问自己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再回答为什么要这样问(抓住“健康的身体之重要”和“怎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两方面来回答)最后提出希望——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堡垒”的含义。

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第3自然段)——扶

5、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小组讨论:“第二问”是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6、总结演讲稿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学习演讲“问工作”“问道德”部分(第4、5自然段)——放

7、分工学习课文,1——4组同学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问工作”部分;5——8组同学重点学“问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边读边想,也可和同桌讨论讨论。

8、交流读悟收获指导演讲

学生可以用演讲来表示自己对该部分的理解,讲后其他学生可向他提些问题;也可自己谈想说明些什么。(1)“问工作”部分(第4自然段)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培养责任心,锻炼能力

B、重点句:“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班级工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

C、指导演讲重点句。

(2)“问道德”部分(第5自然段)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要学做真人

B、举例说明“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练习用“即使......也......”造句。)

“每个人既要将就‘公德’,也要将就‘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公德”指公共道德,例如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物品等;“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的个人品格。练习用“既要......也要......”造句。)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真人”是什么样的人?(真诚,不虚伪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有些什么表现?(在公共场所会怎样,中午吃饭了会怎样,课间活动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办等。)

C、指导演讲重点句。

(四)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对这篇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不懂的。

2、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3、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4、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2)建议在班队活动时召开一次演讲会,演讲内容可搜集合适的演讲稿,也可自己写、合作写。

五、板书设计

2、陶校长的演讲(每天四问)

健康→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

学问→造福社会

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

篇6:《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我在教学本课时,没有充分研究课后习题。仅仅问了陶校长谈了哪四个问题,而没有问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把握。找出了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这四个问题时,我又让同学们比较哪个问题最重要,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有些不妥。因为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没有可比性。

这篇演讲稿在结构上是明显的总——分——总,在教学中间部分时,我重点讲读“第一问”,对于“第二问”,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第三问”和“第四问”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之处稍加点拨。比如,对于“公德”、“私德”、“真人”这三个词语的理解。

篇7:《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教学“每天四问”,我采用由扶到半扶到放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2到5自然段的相同之处,学生们发现结构是一样的。接着,我让他们多读几遍课文,弄清具体的结构。通过分析交流,学生们找到了这样的结构形式:问什么——为什么这样问——怎么办。弄清了结构,再一起以第一问健康为例,扶着向前,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自学后面的自然段了。

学完了四问,我对学生说,其实每天可以问自己的还有很多,起初学生有点茫然,后来经过点拨:可以问问学习中的事。思路就清晰了,有的问:自己的学习态度进步了没有?有的问:自己的写作能力进步了没有?等等。我让他们课后进行仿写,争取将第五问写精彩。

篇8:《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是一所有着近7000名学生, 其中90%以上为男生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那里的教育工作者是怎样使人们眼中的“不安宁分子”, 通过主修汽车、机电等“刚性”专业后, 以96%以上的就业率有尊严而又成功地“融入”社会的呢?那里的教育工作者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唤醒了“已经落后的"孩子们内心自我价值实现的觉醒呢?

面对记者的好奇, 校长陈克文笑称答案在他的工作搭档之一, 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陶文芳身上。

“是陶副校长带动师生采取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德育措施, 保证了校园内的和谐与平稳, 让我们“开疆扩土”发展学校时少了后顾之忧。现在的学校已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第二家园, 身在其中, 想不进步都难。”陈校长由衷地说。

恭勤不辍,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海口3月雾蒙蒙的烟雨天中, 我们见到了陶文芳。

她, 一袭红衣, 挺拔玉立, 像极了海南岛上独有的凤凰树, 坚韧向上, 散发着活力。近30年的从教经历并未在她那40多岁的脸庞上刻下丝毫的职业倦怠。

2008年, 缘起于在海南省商业学校时出色的德育工作能力, 陶文芳被海南省教育厅选拔到当时集团式发展, 一校扩张成府城、桂林洋、文锦三区, 学生以几何式增长的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担任副校长, 主抓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走马上任后, 她结合以往经验提出学校德育工作以创建“规范、文明、平安”校园为宗旨, 以创办“诚信+自主+细节”式的管理模式为主线, 依据“学生发展目标”, 家校共同合作, 实施细节管理, 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努力形成在“大德育观”统领下的包括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社团、校园生活、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家庭文化等在内的协调一致的“德育工作体系”。

陶文芳深知, “纸上谈兵”是假把式, 她决定先从深入师生之中进行调研入手, 采取搞好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 建立以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为台柱子的德育队伍。

在争得学校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下, 多才多艺、又不知疲倦的陶文芳仿佛穿上了一双“红舞鞋”, 带领起她的团队在职教大舞台上一次次精彩亮相:学校职工男子篮球队在她的带领下连续获得冠军;2009年, 学生男子篮球队荣获海南省中职生篮球赛冠军、艺术团参加全省中小学舞蹈比赛荣获一等奖;2010年, 学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单位”、“全省文明礼仪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2011年, 学生参加全省竹竿舞荣获“二等奖”和“最佳组织奖”。

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 陶文芳本人也在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工会积极分子, 2010年被评为海南省“三八”红旗手, 2011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建功标兵, 连续多年获得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殊荣。

播撒希望, 育人先育心

陶文芳出身于一个“文武结合”的家庭。做军人的父亲从小教会了她独立而坚强;做医生的母亲则更多地让她明白了什么叫珍惜生命, 有尊严地生活。做了教师后的陶文芳总结到:军人保卫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医生救死扶伤, 解除着生命的病痛;而教师则是家长把生命的未来做了托付, 一家人的工作都对生命有了责任和承诺, 她要求自己更应该在“灵魂渗透”、“道德构建”这一隐性的教育行为中有所作为。因此, 她在教育和教学中努力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为本, 从新生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转变其“无所谓”态度, 使学生走出机电学校时能成为一个个不同于以前的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和社会需要的人。

在与学生相伴的每一天里, 陶文芳都抱着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生命潜能, 只要引导得当就会创造出奇迹的信念, 将德育的着眼点定位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固化上, 并用哲人的话语去开导学生, “深窥自己的心, 而后发现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将坚强、自信、不服输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她坚持“爱心育人、耐心育人、诚心育人”的思想,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总是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 育人先育心, 特别是对犯错误的学生, “用放大镜发现他的优点, 用长镜头看待他的缺点”, 再差的学生在她眼里都会看到闪光之处。

国贸班的孙姓同学, 性格较内向, 由于欠费和家庭问题, 加之数学、英语基础较差, 他不能较好地学习, 陶文芳发现后耐心开导鼓励他, 并跟踪他的变化及时进行教育, 使该同学通过帮助, 有了学习意愿, 后来还参加了校团委的工作。回顾自己的思想较变, 孙同学在校报上写了一篇“记我的好班主任———陶文芳老师”, 感慨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改变了他的人生。

会计专业张姓同学, 学习刻苦, 上进心强, 但因为家境贫寒, 在生活和学习中给自己增加压力, 精神有点失常, 自个儿跑回老家琼海, 陶老师知道后当晚9点亲自去琼海看望这位学生。按规定, 他是不能再继续读书了, 但经过陶文芳多方努力, 病好后的张同学又回到了学校。时隔半年, 他从西安回来再见到他的陶老师时激动地说:“我现在还能感觉到您那温暖的双手对我心灵的抚慰。”

会计班的刘姓同学, 开学不久就考虑休学, 陶文芳深入了解后发现刘学生是单亲家庭, 父亲下岗, 学费成了问题, 她耐心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第三学期又给他垫付了600元的学费。最终这名学生顺利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

润物无声守候花开时

在海南机电工程学校有一个好传统, 从校长到教师都要任课, 并担任班主任。陶文芳也不例外, 除了任教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外, 她也担任了班主任。当她发现有的学生把教室窗门弄坏了, 为了逃避批评, 错指他人时, 她召开了一次“喊出诚信心里话”的主题班会, 引导学生敞开心扉, 诚恳待人, 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诚信实例“喊出来”, 并将原本该正确解决的方法也“喊出来”。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张嘴, 亲自把诚信的习惯说出来, 以此来增强学生互相监督、积极改正的能力。一学期下来效果不错, 连家长都感觉到孩子多了些诚实, 少了些欺骗。

为了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她在班上开展如果“我是驾驶员”活动, 以此消灭班里“违章”记录。一个月未出现“违章”的“驾驶员”将得到优秀驾驶员称号, 会获得她特别赠送的奖励。

这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 从细微处渗透了良好习惯的培养, 使她的学生们逐渐做人做事“有模有样”了。

就读于职校的学生一般有三类:一是有心向学, 却基础不扎实, 内心很挣扎;二是无心向学, 年纪尚小, 在职校“混混”;三是茫然无措, 又不想拖累父母, 跟着舆论宣传走进了职校。

陶文芳深知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不高昂的职业学校学生而言, 激发他们学习意向的同时, 也要维持他们学习行为的自主性。她开始实施“全员德育”模式, 下手建构她的“德育工作体系”了。

第一步:定期举办讲座, 培训和引导课任教师利用学科丰富的教育资源, 随时随机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凸显学科育人功能。她提醒文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情育人”;理科和工科做到“以理服人, 用数据说话”, 让学生在多彩的学科世界中充分吸取精神养料和思想道德熏陶。她认为课程是学生精神生成和知识成长的营养, “我们教师给学生什么养分, 就意味着我们希望他们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步:通过考察、选拔一批政治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能干肯干的班主任和生活辅导老师组建德育中心, 制定科学的管理与评比机制, 让班主任老师、生活辅导老师不断提高德育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

第三步: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 但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她经常与年轻老师谈心, 思想上求统一、工作上求实干、处事上求公正、为人上求团结、人品上求正直, 推动年轻教师独挡一面。

第四步:开展创建特色班级、品牌班级等活动。如:08汽商 (2) 班, 文化墙新颖、独特:学生们用同学们的照片“盖起了房子”, 意寓大家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 许愿树上挂满一张张互相祝福的小卡片, 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凝聚力。

在机电工程学校的校园里, 有不少闪烁着智慧的班级管理经验和让学生拥戴与敬佩的班级管理者, 他们追求的境界是每个班要有自己的育人策略和教学策略, 还能得到大家认可。这与陶文芳科学、系统、实事求是地带领师生去发现、梳理、总结经验, 把德育工作当做一门学问、一个专业来研究是分不开的。

走近陶文芳你会发现, 她更像是一株幽幽的兰花, 文静芳香。她不张扬、不自夸, 在夜深人静时, 常常为工作、为学生落泪:学生是那么的朴实, 那么的需要帮助, 如果这些学生不到职校接受教育而流落社会, 命运将不堪设想, 她不由得感叹上天对人是那么的不公;

她感叹尽管她的德育团队时常遇到问题, 但成员精诚合作、自我消化困难、无私贡献的精神, 让她忘掉自身的劳累和病痛不断地投入工作;

她感叹的自己儿子虽有四位老人和他父亲的呵护, 却独独缺了她作为母亲的关爱。因为她时常从早忙到深夜, 甚至住在办公室, 几乎忘记了儿子还等着她的嘘寒问暖。

当记者问, 是不是亏欠了儿子和家庭?

陶文芳扭过脸去, 久久吐出一句话:“等我退休后会好好补偿他们。”

此时此刻有首诗在记者脑海中翻腾:

“为什么我眼中常含着热泪,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文化化人, 春色溢满园

经常可以看见陶文芳独自一个人在校园、教学、宿舍里来回转悠。细心的师生们观察到她哪里是在“闲逛”, 她是在查看哪里的卫生不干净, 哪片地跑水了, 哪棵小树被风刮倒了, 哪个宿舍的床坏了, 哪个教室里的桌子摇晃。只要遇到这样的情况, 她都会及时地予以解决。这一切师生们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有的老师、学生劝她早点下班休息, 可她却说:“工作没完成, 心里不踏实啊!”

现在走进校园已看不到成堆的垃圾了, 看不到满地飞的白色饭盒了, 看不到学生校内穿拖鞋、戴耳环、留怪发了, 看不到有人吃槟榔乱吐槟榔汁了, 看不到学生无精打采的样子了……

陶文芳坚信素质见于常态, 品德寓于习惯。

2012年海南省为提升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环境建设, 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文明大行动”主题活动。当舆论大造声势, 研讨“文明是什么”的时候, 机电工程学校的德育实践已能告诉大家:文明就是创造和谐的环境, 造就出有修养的人, 而人的修养离不开德育。

为了让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个角落渗透“注重细节”的精神内核, 努力让学校显性的物质文化内化为隐性的学校精神, 使其能感染人、激发人、提升人的修养, 陶文芳建议把学校宿舍的命名加入精神元素, 如团结楼、和谐楼、平安楼、友爱楼、礼让楼、文明楼等, 突出“人·教育·自然”的和谐意识。为了打造绿色园地, 注重美化校园, 提倡环境育人, 对校园建筑色彩、环境布置、绿化布局进行优化组合, 使得人与物、物与物和谐共处。建设文化长廊, 将学校骨干教师的照片张贴在墙上, 每位教师以阳光般的微笑迎接每一位学生, 激励学生积极发展, 勇往直前。

有人说:教育就是磨炼、雕琢, 现在让孩子吃点辛苦、受点挫折是为了他们将来的幸福。陶文芳认为:“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现在就幸福呢?要让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成为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 成为一生中幸福的记忆。”

孩子们幸福吗?当记者漫步在美丽如画的机电学校桂林洋校区时, 一路走来三五成群的学生, 脚步轻快, 笑声朗朗, 见人或立正或点头招呼着“老师好”“姐姐好”“校长妈妈好”, 记者仿佛走进了训练学生有招数的小学校园———那里的孩子见了来访者总是仰着天真的小脸, 挺起小胸膛, 把手高高举起行红领巾礼, 童音脆脆地喊着:老师好!但那是小学, 人之初吗!

这里的学生都是些处于青少年期冲动、叛逆、显示自己独立气概的“飘一代”。说实在的, 记者对在这里受到的“礼遇”还不太习惯, 狐疑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强迫他们“有礼貌”会不会很难, 很假。但接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群大男生迎面而来, 不仅高兴地跟记者和陶校长问着好, 还有一位竟然还“正儿八经地”上前与陶文芳“拥抱”, 嘴里嚷嚷着“妈妈好”, 笑纹肆无忌惮地散满全身, 在场的记者被彻底地征服了。这种校园里的师生情不是母子, 胜似母子。这样的笑脸是只有发自内心才会体现在脸上的“幸福”写照, 这就是“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种下了希望就会散发出芳香。”

陶文芳部门的周老师说:“我就在陶老师身边工作, 她的管理方法和原则及对事业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 无论是工作和生活, 她永远都是我的榜样, 她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 比如每天早上, 风雨无阻、有无身体不适, 陶老师都会出现在校门口精神饱满地迎接师生, 一般人很难做到。”

学校的中层干部、老师说得最多的是:“陶副校长不仅仅改变了学校的校风、学风, 她的为人、工作方式也让我们重新认识着自己。”

学校曾做过调查, 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不同, 但唯一相同的是“成就感”的取得。陶文芳实施的“全员德育”形成的“德育工作体系”, 让教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在教书育人上创造性工作, 激发出了内心真正的愉悦感。

“播下一种行为, 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就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这是美国威廉·詹姆士的一句名言。陶文芳希望经过她和她德育团队的努力, 能把这句名言变成机电工程学校师生的幸福源泉。有积极进取的学校精神, 就有团结和谐的学校状态, 就有追求细节完美的办学境界, 就会从中走出让用人单位称心、让家长放心、让生命散发能量的学生。

篇9:陶校长的“肯定”

先说我国当代一位教育管理专家用“肯定”来进行有效管理的故事。

李希贵在任某校校长时,爱用“赠字”的方式来“肯定”老教师——让受到冷落的老教师重新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爱用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书、各类获奖证书的办法来“肯定”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爱用增加“接待家长”这样的额外任务来“肯定”收发室值班人员——让他感到非常自豪。李校长的教育理念就是力求用“肯定”来拓展出一片高效管理的新天地,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学校于自己很重要。把“肯定”当成一种管理,李希贵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校——高密四中、高密一中、北京十一学校等。

再说一个美国校长用“肯定”来管理的故事。

一天下午,早已退休在家的老校长皮尔·保罗守在电视机前,饶有兴趣地关注着纽约州州长竞选的最新消息。电视里,刚刚竞选成功的黑人州长正接受大批记者采访。当记者问他曾经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新州长饱含深情地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永远忘不了我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给我的激励……”满头银发的皮尔校长顿时眼睛湿润了,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40多年前。

1961年,正是美国嬉皮士流行的年代。不计其数的青少年在那个时期迷失了自我,成为“迷惘的一代”。恰在这时,皮尔·保罗被任命为一所小学——位于纽约贫民窟的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校长。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穷苦的黑人孩子,平时无所事事,旷课斗殴几乎就是他们校园生活的日常,其中尤以一个叫罗杰·罗尔斯的“小坏蛋”最让人生厌。某天,保罗校长经过一间教室时,正巧看到罗尔斯顽皮地站在教室的窗台上猴子似的玩耍。乍一看到新校长,小家伙着实吃了一惊,一走神,竟直挺挺地掉了下来。保罗校长赶紧伸手把他扶住。当孩子那黑黑的、脏脏的小手在他的大手里瑟瑟发抖时,保罗校长睿智地说出了这样的话:“一看你这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将来一定是纽约州的州长!”

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保罗校长的“肯定”,让罗尔斯成为一颗“饱满的果”。

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校管理者,也应像陶校长那样把“肯定”当成一种有效管理!我做学生时就交了好运,恰好遇到过这样的一位校长。

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下半学期期末考试,我语文、数学均考了年级第一。随后一天早上,我们在操场上站好了队,准备像往常一样做操。孰料张校长的一席话让我们惊喜万分:“今天早操后,我要带领全体师生将这次期末考试各科第一名同学的奖状奖品敲锣打鼓地送到每个获奖学生的家中,就像古时候中了状元‘跨马游街一样。”我当时虽不太懂什么叫“中状元”,什么叫“跨马游街”,但那前半句我懂了,是要将奖品奖状送到我们各家。我的怀里顿时像揣上了一头小野兔一样乱撞,渴望着看到大群师生拥到我家那稍显破旧的小院门时的情形,渴望着看到母亲那总是病恹恹的脸上难得露出开心一笑的时刻。

不多会儿,全校200余人排成两队,打着鲜艳的校旗,敲着震天响的锣鼓,浩浩荡荡地挨家送。每到一家,张校长总亲自将奖状奖品郑重地递到那家大人手里——每家大人们双手虔诚地接过东西,而后会骄傲地拍拍给自己长了脸的自家孩子两下,脸上像抹上了唱戏的油彩似的,红亮亮的。

我家在小村庄中间,不知什么原因,全庄子10来个学生就我一人获奖。当喧天的锣鼓声一传进村,早就有人飞跑着到我家门前报喜——“你家那娃中状元啦!”“八姑,还躺着干嘛,快出来迎接啊!”当我懵懵地被校长和班主任老师牵着手向家里走去,母亲已斜靠在门前翘望了。当母亲手忙脚乱地从校长手里接过鲜红的奖状和一小堆奖品时,她那原本因痨病而嫣红的脸颊更加嫣红了。

从此,张校长的“肯定”便“种”在我的心里,并一直激励我要做“最棒的自己”。特别是从我做乡村教师那天起,做“最棒的乡村教师”就是我要追的“梦”。

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校长有过这样的期待:“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这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敬爱的校长们,当你们在探求高效管理真谛时,切莫忽视了那已被陶先生等教育家们认可的一点——肯定!那应是“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心小学)

篇10:课文《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把自己当成了陶校长,走进教室,我问问我的孩子门:“孩子们,你们想不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学生们立刻回答道:“想!”我随即抛出我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呢?”学生争相回答。有的说:“要认真刻苦。”有的说:“不懂的地方要问。”

我当即表扬了他们,接着引入课文:“陶校长也想告诉我们呢!”然后,我让学生读课文,并且思考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这样,整篇文章的脉络就很清楚了,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我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请学生来讲解,他们的讲解很平常,很容易懂,而且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很和谐的。这篇课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具有很深的启发性。在教学中,我也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篇11:《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9个生字,会认4个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5.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教学重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为什么问希望怎么办

教学难点:

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

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

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

养成教育训练点: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实事求是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

教学难点:音:稳韧

形:堡垒陶炼彼

义: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的生平。

4.初读课文,了解每天四问的内容。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每天四问的内容。

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认生字、抢答:

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严格督促使进步

来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给人带来幸福进展迅速

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归类写

左右: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抄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孩子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陶校长的演讲

介绍陶行知:我国近代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听录音)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本钱寻求崇高理想否则持久锻炼合理作息树立筑起坚固堡垒造福专心致志坚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担任影响承担值日值勤管理培养责任心基础稳定公德私德激励鞭策即使……也……既要……也要……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检查初读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理清文章脉络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第一段(1)开门见山提出了()

第二段(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3.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4.质疑留疑

五、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2.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校长的演讲〉。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①看清设问的是什么。

②读一读,找出解答。

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

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三、总结课文

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2.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

四、复述训练:

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

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生命之本实现理想

每天四问学问→前进活力的源泉

工作→培养责任心锻炼能力

道德→做人的根本国家发展

(激励鞭策)→(长足进步)

教学反思:

上一篇:猫的导学案下一篇:七上单词音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