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2024-07-27

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共11篇)

篇1: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理解和领会知识的内在含义,形成相应的解答练习或解决问题技能的过程。笔者从三方面: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知识;激活思维;要求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等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自学能力数学思维阅读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并形成客观理论和解决方法的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学习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现代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手段。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浅谈几点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体会。

一、给学生一点自读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读技能

学生自读技能的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数学自学能力是在教师的亲自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参考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中重要知识的内在含义,形成相应的解答练习或解决问题的技能过程。读的方式有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把数学材料的内容浏览一遍,知道其中大概意思;细读就是把数学材料中的内容从头到尾仔细地钻研一遍,要读懂其中概念、定理、公式、原理、法则和例题的应用范围、适用范围、解题思路;精读就是在粗读、细读的基础上还能领会数学阅读材料内容中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能分清内容中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能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能用精炼的语句概括所阅读内容的精髓之处。这样长期、持续的训练,学生可以形成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自读技能,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为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指引了方向。

二、激活思维,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授课中,必须设计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从实践中找答案、寻方法、探结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数学教学过程改革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具体应用,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从近几年的初中升学考试题型来看,题目形式灵活,综合实践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加强训练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要培养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过去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对知识综合应用方面训练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重书本知识、轻直接体验;重机械记忆、轻实际应用;重书面应试、轻动手创造的局面。因此,为了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上下功夫,在教学中应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数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注重用数学知识解决学生身边问题,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注重在应用数学中传授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把教学的主线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从而激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拓宽思维的积极性,最终通过激活思维加强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为培养数学自学能力提供了方法。

三、要求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对数学自学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和能做练习或解答一般性的作业层面上,还要在学生深入理解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的训练,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与贯通,抓住精神实质,解题时要求学生想出不同于书本上的解法和解释去探索书中的定理、公式和例题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其证明和解答又是怎样想到的,所使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又是什么,公式、定理等结论能否加以推广使用,条件是否多余等。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能独立思考书本上明摆着的知识,而且更要去思考隐藏于书里但看不见的知识,只要各种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协调发展,就会激起学生爱科学并且更爱数学的思想热情,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善于思考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和主动性,把精力放在探索知识的能力上,为培养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夯实了基础。

总之,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学生自身内在的动力,为探究科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篇2: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⑵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⑶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篇3: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一、提供方法, 引导学生会自学, 提高数学素养

在国内, 陶行知早就强调“教学的本质是学习”. 在国外, 赞可夫强调“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学生能自己学习知识, 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透彻, 所学知识就更加扎实, 学生的动脑能力就更强.

1. 生自学 , 师提问 , 带领学生初步感受自学的魅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 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 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学习, 在课堂之外学习, 锻炼观察、思考、试验的本领, 创作的本领, 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 有滋有味地学. ”很庆幸自己是从一年级开始任教的, 当学生学到一年级下学期时, 我就开始慢慢地着手让孩子们尝试自学. 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我让学生先自己看书, 5分钟后, 让学生把看到的数学知识说一说,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要求不易太高, 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 带领学生明确要学习的是减法, 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方式, 得到了老师肯定的答复, 那种成功感油然而生, 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 生自学 , 师生互问 , 养成会自学的好习惯

随着学生年龄的上升, 在自学过程中, 一开始我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 应该标记哪些知识. 例如在教二年级线段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通过预习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线段的特征, 当学生的描述得到其他同学反对时, 我要求学生通过举例的方式来验证合理性. 又如在刚接触角的知识时, 我鼓励学生在自学后采用提问的方式考察同学, 让每名学生都思考起来, 活跃在课堂中. 长期的反复练习, 学生对于概念性强的知识点已基本能掌握自学的方法, 学生也就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随之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 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 以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二、运用各种途径, 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充实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位出色的老师能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感兴趣, 这需要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教育语言、丰富的表情, 既要有艺术家的表演才能, 又要有科学家的睿智头脑.

1. 用心教育 , 吸引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 要用情感去感染学生, 用心灵去打动学生, 用知识去吸引学生. 课堂上, 我很欣赏学生, 鼓励自信心不强的学生, 肯定取得进步的学生, 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对知识充满渴望, 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2. 课堂内外 , 紧密联系

(1) 动手操作 , 探究知识

数学来源于现实, 也扎根于现实, 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 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 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先做一个长方体的纸盒. 做完后, 并要学生算出, 做这样的纸盒需要多大的纸. 学生在预习时带着问题去实际操作, 通过独立思考、分析, 获得感性认识, 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增强了学习兴趣, 激发了求知欲. 这样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先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探索过程, 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 补充拓展 , 开阔眼界

数学不仅有其独特的逻辑严谨美、数字简约美, 还有丰富的美育因素. 如在学习完圆的认识后, 我通过展示大量的生活图片, 让学生感受圆的形式美, 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啧啧声不断, 在交流中感慨圆的魅力. 又如在学习了运算律后, 我引导学生对大量的算式进行概括, 学生的方法有很多, 综合考虑采用字母进行概括后, 学生都会心地点头赞同, 概括美让孩子直视数学的简约美. 数学中的对称美、辩证美等等, 我都采用拓展的方式, 开阔学生的眼界, 使其领略数学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篇4: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综合素质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阶段,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这不仅对数学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后的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利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合作学习是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互动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主动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交换不同的意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利用留白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通过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自主地去探究知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要急于给学生解答,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教材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并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解答出教师的问题,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教育目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还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让学生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刘晓瑜,程珍珍.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

篇5: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这种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小学数学教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学课堂要想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改意识,还要不断创新教改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最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索、尝试和实验。

第一部分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

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要想培养儿童对书籍的敏感度,提高对知识渴求的愿望,就要从儿童初入学就开始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只凭着在课堂上看书学习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课堂这个舞台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师用熟练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探索的欲望、和对各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字的含义并会恰当运用。

虽然素质教育倡导了许多年,但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老师把教材内容彻底讲透了,双手捧给学生,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非常依赖老师,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首先让学生学会自己看书,让教材上的内容成为引起学生思考的资源源泉,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关注,逐渐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敏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自主学习的轨道。如:我在课堂上教学生时,我说:“把书打开”,学生就七嘴八舌的问:“翻到哪一页?”我就反问:“你们这么多人都记不住,我一个人能记住吗?自己找找看。”从此以后每天该学习哪一页学生记得非常清楚。所以老师适当“懒”一些,学生就会“勤”一些。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非常有利,使他们从小养成勤奋的好习惯。

又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课本上,课本上没有专门讲左右的认识,但是可以渗透在习题上,就同样可以让学生辨别左右,很容易就理解、掌握、并会运用。题目如下:1、在下面图形的左边画6个三角形、右边画5个三角形。2、在下列图形中从左数第三个什么图形。这样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就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左右,比专门讲左右效果还好。另外要学生知道左右是有方向性的,如教师的左右和学生的左右是相反的,看书时图画的左右和呈现图画的方向是相反的。学生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分清左右。再如在讲新课时,例题可以用小黑板出示,还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还可以用投影仪出示,还可以做成课件展示,但是现在能让学生自己读的题目我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去读,自己读题、自己理解题意、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遇到困难时才给以适当点拨、引导。对学生好的表现给予适时表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用这种探究学习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克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懒惰思想和依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部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数学理论又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也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才真正学到了数学知识。例如二年级“分一分”这节课,在授新例1过程中,把六个五星分成两组,引导学生观察有几种分法,其中有一种分法两堆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的概念用讲解处理。在教学例2:把18个苹果进行平均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通过动手摆一摆能得出结论。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所以用分小组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进行。由于所填表格是第一次用,对他们来说难度非常大。本来就只做了一张表格,想让学生回答,我自己填,后来想让学生试一试,所以又给每个小组做了一张表格。从实验结果看在意料之中,符合学生真实情况。教学例3,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平均分,体现平均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只要分的结果是平均分都可以。这个题我让学生上台演示一遍,让其他学生也感受一下如何平均分,自己也学会若何进行平均分,这样对他以后的学习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在演示活动中让学生边分边说,也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第三部分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独到的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是别人没有思考到的内容。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儿童和少年,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所以我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如上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同时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讨论不同的解题方法,相互评价结论的正误。

篇6: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自学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是靠自学得来的,这是不可非议的。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并注重对学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关键词:教学自学能力培养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自主探索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能探索。即选择的数学问题要适合学生通过探索去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是学生能够想到的。其二,学生会探索。即探索的思路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生经过个体或群体的努力,自己想出的。当然,有效的探索并不排拆生生、师生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是在教师引领下的生生、师生合作基础上的能探索和会探索。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悬念,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得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备课是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个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

“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确定思维的方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上个星期,我校去春游,学校为我们五、六年级准备了380份食品,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每个年级可以分多少份?”学生读完题目之后都跃跃欲试,第一位学生说:“我认为可以把380份平均分给两个年级,每个年级可以分得380÷2=190份”,听完这位同学的发言之后,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这时第二位学生站了起来说:“我不同意这种分发,请问:你怎么知道每个年级的人数相等呢?如果一个年级有180人,另一个年级有200人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有些辩论的味道了。我就顺势引导:“既然平均分不是很合理,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认为就应该按照班级的人数来分,这样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个基础上,我就说:“实际上五年级有学生194人,六年级有学生186人。”

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地去探求新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开放课堂,营造自主探究的环境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这是学生学习与科学家研究的主要区别。

恰当的诱发性的情境具有两个特点: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

如教学“分数化小数”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除法,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分母的特点,总结出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又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互动交流。

二、开放思维,留足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需要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效果好。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学习,我这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几分之几=几分之几=几分之几)进行验证:“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当然也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事实上,学生的验证方法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出乎意料,富有创造性的。其中有借助实物根据分数的意义来验证相等关系的;也有的不用实物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算出分数值来验证相等关系的;也有的把分数改写成除法再根据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来验证相等关系的;更有甚者既不用性质也不动笔,全凭想象根据全班48人的几分之几、几分之几、几分之几都是36人,从而证明三个分数是相等的„„即使是选用实物验证,情况也不尽相同。其中有人用绳的长短来验证;也有人用圆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来验证;还有人用小棒的根数来验证。可见,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活动真正自主开放。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 “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⑵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⑶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即三角形的面积=底€赘還?。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去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同时也可以组内互相合作,相互讨论、竞争。”在创设的研讨、竞争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如:教师在教学后多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下节课由你来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是‘最佳小老师’。”我想,这样有创造性的提议会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在课后引起不小的参与热情。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梁镜清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郑其恭、李冠乾主编,《教师的能力结构》,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张楚廷著,《数学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朱仁宝、王荣德主编,《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翁向新主编,《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群众出版社,1992年。

6崔相录主编,《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篇7: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重视数学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长知识,又长智慧,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叶圣陶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学生的问题也自然显现出来: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近几年来,我在课堂上所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 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看法和体会。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1/12,1/5,3/12.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 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 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三、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例如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四、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3/4块而不是1/4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 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总之,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分析、讨论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8: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一、激发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欲望

自学需要欲望, 欲望始于需要。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排不发”。说明激发学生自学能力的欲望很重要。在学生自学之前, 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 从不同角度精心设问, 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造成学生解答问题的知识与方法的危机, 使学生处于“愤排状态”, 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

二、创设和拓展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培养小学数学自学习能力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实践证明, 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教学氛围, 给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空间。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提大问题的意识, 因为提出的问题大, 学生就有了自主思维的空间, 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见, 从而相互争论和补充。而且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 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例如, 以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为例, 让学生明白了周长的含义以及长方形边的特点后, 给学生长方形学具和测量工具, 让他们分组想办法测量并算出学具的周长, 然后各组汇报本组测量计算的方法。经过探索, 全班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最简便方法, 这就是:长方形周长= (长+宽) ×2。这样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 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再如, 教学5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6时, 为验证推想和运用结论, 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你能验证一下其他的乘法算式也存在这种变化规律吗?学生通过随意写几个算式来验证,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教师再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用处呢?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后认为, 可以运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此外,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还必须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让学生切实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延时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 使小学生在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力得以培养与提高。

三、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获得是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形成的关键

法国17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科学方法论者迪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 形成了能力, 他的一生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 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学, 科学高效地学, 即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教学不应该仅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的方法, 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因此,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过程中加强指导, 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我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的同时, 让学生在具体剪拼的过程中发现获得平行四边面积的计算方法, 更加关注让学生掌握获取该知识的方法转化法, 即通过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以后自主学习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计算乃至其它知识的学习, 打下良好基础。

2.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 促进学生间的有效合作

合作能力是小学生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有效交流, 是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加强交流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最佳方法与技能会说、会听与会记。教学生会说, 就必须在课堂上提供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在不同层次的说的过程中, 提出说的相应的指导要求。如小组内的发言, 发言时提出要求:小组内的同学要一个一个轮流说, 听不懂要问, 前面的同学说内容, 后面的同学就尽可能的不再重复说, 使学生明确说的时效性, 小组代言人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时, 要指导学生汇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可提出以下要求:整理记录好本组内的成果或观点;全组同学共同向全班同学汇报哪些内容, 说哪几句话, 由哪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 以此培养学生有序性;教学生会听,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 在倾听中学会汲取, 学会交流。如在学生汇报后, 可问:刚才你听懂了哪些内容?没听懂哪些内容?听懂了的内容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没听懂的则向他们提出来;教学生会记, 主要是指让学生学会随时笔记。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多侧重了听和说, 而常常忽视了记。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注意指导学生记, 使学生学会记。如在组内交流时, 要求学生将所有不同的结果记录下来, 便于讨论达成共识, 在小组代言人向全班汇报时, 要求学生及时将与自己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 内化为己有。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保障

实践证明, 学生仅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还不能足以保障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真正得以形成与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 努力培养认真听、积极说、敢于辩、勤于记的好习惯。在让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与同伴合作, 大胆质疑, 动手操作。求异创新的好习惯, 尤其是善于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好习惯, 这是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与提高的非常重要的习惯。

篇9: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二、及时表扬鼓励,增强预习效果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知识,找出新知识的疑难点。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指导学生预习应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地逐步进行。学生初次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要设计好预习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做到有的放矢。最初可在课堂上对某个教学环节进行预习,并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知道如何去预习,再逐步过渡到提前一天预习。教师要为学生的预习结果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针对预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交流各自的看法,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疑问,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自我小结。要充分预测不同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对于有共性疑难问题,教师及时予以点拨。教师要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肯定他们自学的成果,诚恳地指出不足和改正的方法,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三、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例如:由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法指导,形成自学三角形的能力。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四、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学情景要生动有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制作数学多媒体课件,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小学生的数学形成刺激,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教师要设计丰富高效的课堂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时机,精心设计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布置具有操作实验性的活动,为小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探索、发现、建构数学知识,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他们思维空间,小学生能想的自己想,能做的自己做,能总结的自己总结,能评价的自己评价,能反思的自己反思,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小学数学教学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

篇10: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

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 “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

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⑵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⑶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篇11: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自学,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或瞎子点灯,而是在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任务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能动地自觉地规划自己、发展自己”。所以,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具体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在课堂上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媒体,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地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改变单

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课堂激情四射。这样,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纷呈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如我在教《比和比例》时,是这样做的:“同学们,公安人员量一量脚印,就能估计出一个人的身高;知道了一个人的体重,就能说出他身上血液的重量;一个人看看自己面前光照的影子,再看看大树,楼房和塔的影子就能算出大树、楼房和塔的高。你们知道是根据什么道理吗?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就为学生主动地自学创造了有利条件。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不同的自学方法

数学课本中有插图,有文字。插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字的内容各不相同。有概念,有法则,有应用题的分析讲解,有图形和表格的说明。为了使学生能够看书自学,必须给以具体指导。如:

(一)概念的教学,应是按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来安排。对这样的教材,我告诉学生应当把上面的具体材料一步步弄懂,再看看结论是怎样总结概括出来的,可不能上来先背结论,上面的具体材料是讲道理根据的,结论是从上面的具体材料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不仔细阅读上面的具体材料,就弄不懂结论的来龙去脉。先背会结论,不懂道理,是不会把知识真正学到手的。例如我教分数意义,要求学生按次序看三幅图,每一幅图要看下边小字讲解说明,第一幅说明几分之一,第二幅讲解几分之几,第三幅接触并理解单位“1”,看后就明白什么叫做分数了。分数看懂了,再去看什么叫分母、分子、分数单位。这样教材图文并茂就大大有利于老师讲课了。

(二)应用题的教学,从已知触发未知。如“百分数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我在授课时,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己从中发现“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解题的关键和规律。使学生在已有知识掌握后,引发对探求未知的渴望。在探求未知中产生动力,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究学习的方式

从教育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出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 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积极思维的主动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把更多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把握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例如在进行“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从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让学生从已有的多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入手,尝试比较小数大小,用触类旁通的方式探究出新知。他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自主发现、探究、研究的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和智力,更重要的是活跃了思路,激发了探求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主动学习,形成自学动力。

四、引导学习反思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学会反思是学生学会自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似乎大功告成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如结果可信吗?计算有无错误?有无疏漏?哪些事情忘做了?也可以引导学生改变题中的条件进行再探讨、将问题进行发散性拓展,对解题过程中的方法策略进行类比推理再研究。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能能动地进行反思和评价,就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控和修正,达到有效的学习,为此我们引导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状态、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做出合情评价,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我们指定每个学生建立反馈纠正练习本,教师坚持当天作业当天批改,让学生及时纠正错题。没有学生的自 我反思,就难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这一年,我十九岁现代散文下一篇:老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