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总结

2024-06-30

高等数学课程总结(共8篇)

篇1:高等数学课程总结

姓名:学号:

高 等 数 学

课 程 总 结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 2015年9月我步入合肥学院,并在这里开始了我新的学习生涯。在这里一切都和高中有所不同,一切都变得陌生,新奇而又迷茫。10月份我第一次接触高数,并在之后几月的学习中对高数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许多文科学生来说,数学也许是一个令人有些畏惧的名词,有些同学也许就是因为数学学不好或者不太喜欢数学,而选择了学文科的,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文科生来说,数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把数学比做是文科生的生命线,有人说数学和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名文科生的层次,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好数学.在我看来,数学其实是一门非常奇妙而有趣的学问。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敢于发现的眼睛,你就能够找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就会对它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既对数学感兴趣,又下定决心努力学好数学,那又怎么会学不好呢?

课本对于数学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做的试题,有很多都是课本例题或其“变种”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把课本好好看看,要拿下这些题便易如反掌;反之,要是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都含混不清,不但基础题会失分,难题更不可能做得好。数学的逻辑性、分析性极强,可以说是一种纯理性的科学,要求思维清晰明了,因而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数学不是特别好的同学来说。合院版《高等数学上册》共分四个大章节,分别为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第四章 常微分方程。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函数与极限为基础学习模块是之后微积分学习的工具,主要要求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和两个重要的函数。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该章节为本书重点章节,要求掌握导数的意义,隐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定义,洛必达法则,曲线的切线方程,单调性凹凸性,微分近似计算,中值定理,麦克劳林公式等。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该章节重点要求掌握定积分的计算,不定积分的第一、第二换元法,定积分的定义,反常积分的计算,变上限积分的计算,曲线弧长面积,旋转体体积的解法等

第四章 常微分方程

要求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解法,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以下是我个人觉得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必要的几点:

1、按部就班。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强调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我的经验是,每新学一个定理,便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3、基本训练。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常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4、标出重点。平常看题看课本的时候,碰到有好的解题方法或重点内容,可以用鲜艳的彩笔划出来,以便以后复习时能一目了然.

篇2:高等数学课程总结

作为工科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长期扶持的重点建设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能否稳步提高。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新形势,我系近几年对高等数学教学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教学活动规范、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优化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和具有特色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新突破,构建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且面向工科院校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新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满足了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多个层次教学系列的需要。

比如我们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级教学”、“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党员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引入数学课教学,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开设数学实验,将建模思想引入高等数学教学”等多项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创新项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各类人才对数学素质的要求,在力争全面提高高等数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朝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让优秀人才更快更好的成长。

经过近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更新了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及多层次的分级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也初见成效,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有很大帮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学数学转变为学数学和用数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补考率大大降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社会对理工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素质的要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我们将高数教学的全过程视作一个系统,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出了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良好效果。一.重新确定高等数学的基础地位与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准确把握培养目标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统一思想,认清开设高等数学的基本意义:一是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必要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为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提供知识和方法论的支撑;三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必要的基础。以此为依据,我们确定了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服务于素质教育,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服务于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统一认识后,便于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展开。二.强化目标意识,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

在高数教学的全过程中强化目标意识,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把教学工作的各项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甚至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去,并规定相应的信息反馈和调节控制措施。在每周的教研会上,任同一门课的教师通报各自的教学进度及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作出及时反馈,然后要求求进行有效的调节,加强习题课的针对性,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进行讲评纠正,使学习质量得到适时的控制。

三.因材施教,实施并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多层次分级教学模式,极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升本之前,我校一直沿用传统的较为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特长,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高校招规模的不断增加,入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参差不齐,社会对学生数学水平的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此我们从06级起对本科高等数学我们实行的是全方位的分层次教学,即教材分层次,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班级分层次。教材分层次就是把高等数学“高等数学A”(理工类)、“高等数学”(经管类)和“高等数学C”(城规)三门不同类别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不同的类别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材。为了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和当今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根据现行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因材施教原则,我们在教学思路上的改革体现在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索,针对教学班级提出并实施了三个层次的分级教学,第一层次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后进行数学摸底考试,在本科生中选拔出一批数学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按理工类和经营类组成三个数学提高班,在此基础上,今年以又在提高班中设立了一个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班;第二层次是大量的数学水平处在中间层次的普通班;第三层次是在全校新生中选出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同学组成若干个补修班。(三个层次的人数比例大约各占14%、76%和10%左右)并针对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如对提高班我们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宽、加深某些知识点,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启迪思维,开拓能力。对于中间层次的普通班教学以本科教学大纲为基础,采用较为统一的教学安排,着重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积蓄实力。教学方法着重于提高课堂讲授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针对补修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这一特点, 我们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有耐心的老师,教学内容以工科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为指针。教学方法着重于基本内容的讲解,采用“由易到难”、“精讲多练”的方法,加强典型习题的练习,确保大学数学核心知识点的掌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分层次教学,使一部分同学能脱颖而出,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也使一部分原来基础差的同学不至于掉队,使全校的高等数学补考率大大降低。

四.建立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把高等数学教学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

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个师生交流的新平台,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理学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校率先成立了“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每星期的周六、周日下午组织三至五名党员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义务辅导,对促进全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且在党委的支持下申报了“党员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校级课题,建立了党员在建设数学精品课程中长效机制,以党建工作带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把支部工作与教研室教学工作以及项目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也能使本支部的党员在工作中走在群众的前面,使支部党员增强使命感。我们组织三个由党员骨干教师挂帅的项目研究团队进行较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通过团队的力量切实提高所有的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使高等数学课程达到国家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的要求。五.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打破封闭的教育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随着我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完善,我系积极争取赛尔毕博公司和院网络中心的支持,在全省率先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引到高校的数学课教学之中,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对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以学生为主、优化学习方法,开展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弥补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增进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使数学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体验式、探究式、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对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必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做好高等数学教学的其他各项配套工程建设

首先做好教研室规范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高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力争使高数教学的全部动态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包括:

⑴新生进校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学生课外习题达标练习册、学生成绩考核及成绩分析规范、优生培养和差生的补差办法。

⑵建立了系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规范教师在教学运行具体过程。比如为了保障教学过程质量,组织教师编写或熟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好各教学环节,如课后辅导答疑与阅改学生作业。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我们制定了系级规范的教学过程管理目标和细则、进行教学过程检查和督导、管理好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过程。

⑶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性教学,开设数学实验课及数学建模选修课,加强实践性教学。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理论和实验部分。通过课内课外多种途径渗透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坚持开展长期的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机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平台。

⑷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坚持不懈的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且我们每学期对本科的高等数学搞公开教学课,课后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和总结。⑸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完备的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此学期高等数学教研室还对每位教师进行量化管理,制定了“高等数学教研室积分管理办法”,对全体教师实行积分制。

⑹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养青年教师的有关制度,在新教师培养上,实行以老带新,为每一位新分来的青年教师都配备了一名指导教师,使他们能更快成长,使高数教研室人员结构更趋于合理和优化。

⑺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改革评价内容与方法,及时监控学生学习质量。将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数学实验纳入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我们从06级开始,在全校本科高等数学教学中,增加了统一的期中考试,对学生的中期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馈,便于教师在后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出现那种到期末考试一次性算总帐,弄不好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

另外,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在学习后续课程的不同需求,在08年下学期先后邀请了经济管理类及理工类的有关院系的领导及相关教师,多次召开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座谈会,通过征求意见、讨论和调研,了解数学课程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情况,掌握各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需求和深度的要求,为我们以后的组织教学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我们也准备针对不同的专业,相对固定一部分教师负责某专业的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能针对不同专业,分块收集、编辑与专业相关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内在学习动力。

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改进、实践、总结及应用,成果显著:

⑴ 通过多层次的分级教学的改革和应用,是对我院沿用已久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补充,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激励,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包括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所有学生的发展。从考试成绩来看,我们从05级理工类专业86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5%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1,同时,从理工类A层次班10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2。通过对比,结果发现样本1中平均分为62.98分,而样本2中平均分为74.8分;8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在样本1中占28%,而在样本2中占42%;样本2中基础题和中等题目的得分率比样本1的略微偏高,样本2中难题的得分率56%要远比样本1中的11%要高的多。2007级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全校不及格率32.22 %,全校平均分为66.8分,比2005年的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不及格率下降5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了8分。2007级第2学期高等数学A(下)全校不及格率为30.41%,比2005年第2学期也下降了4.5个百分点。补差班的同学由期中的平均30.2分上升为46.7分。2008级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不及格率为29.8%,平均分为67.8分。平均成绩根据有关统计在以前未进行分层次教学,全校学生的不及格率通常是在35%以上,而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后,他们的成绩有较大提高。

⑶在06~07学年第二学期,党员辅导站总计辅导答疑学生达381人次,基本解决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解决了学生遇到难题无处解惑的问题。党员数学辅导站通过个别答疑、集体答疑、学习方法讲座等诸多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促进了师生感情,为我校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尽了一份力量,经过几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党员辅导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促进了师生的感情;明显提高了学生数学考试的通过率。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院系领导的充分认可。

总之,我们在大学数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数学实验教学、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建设、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改革措施,只是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某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改革的摸索中不断地前进,逐项落实全面完成高数课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按预定的目标来优化高数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篇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研究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成果不如人意

每名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掌握的学习内容及程度都不尽相同,整体来说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与热情,也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技巧.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高等数学教学的开展存在着以下几点矛盾:其一,学生总体素质偏低,而教学知识的起点相对较高;其二,教学课时安排较少,但教学内容却较多;其三,教师课堂教学更侧重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于是,无论是学校课程的编排,还是教师课堂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呈现出被弱化的趋势,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教师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删减,难以使数学知识系统化,甚至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数学概念都难以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理念没有与时代发展需求相一致

教育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所以教学的开展不应该只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该注重实践,特别应注重教育的应用性.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应用性,课堂教学的知识不要要求过多的数量,够用即可,然后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精讲.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将启发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去.但是就目前高等数学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的设置缺乏了解,对公共课程也没有很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中的理论进行精讲并及时进行练习,但是对教学中的应用内容一带而过或根本就忽略不讲.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院校的教师通常都是师范院校的本专业,所以在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不仅很少有教师在教学中会将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渗透并讲解给学生,而且很多教师也不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很少将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所以总的来说高等数学课程教师教学的理念较为落后,与时代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三)教学内容不灵活,教学方式太老套,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通常来说,高等数学教师大多都是师范数学专业毕业的,他们对工程技术方面和其他各专业的知识缺乏了解,所以这部分教师在开展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少能做到与专业知识紧密相连.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安排时,主要是以纯粹的数学知识为主,很少有教师去考虑专业的实际需要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整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所学的专业.教师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书本上的内容,将理论知识直接讲解给学生,从始至终只是一味地灌输,很少将现代数学中的一些思想与方法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并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大多采取的还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填鸭式”教学,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更缺乏兴趣与热情,甚至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另外,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来自教师那里的讲解与阐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扮演的依旧是一个听众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距离比较大,学生的课堂参与也少之又少.

(四)教材较少,教学内容较难,不能满足专业及学生的需求

教材是一门学科教法和学法的载体,它将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细化,为实际教学明确教学思想及教学目标.就目前有关高等数学的教材来说,仍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内容还是很难与专业有良好的对接,更多时候都是顾此失彼.再加上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扩招,学生数学基础不一,总体来说,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还是偏难,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还是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五)缺乏清晰的教学考核目标与健全的评价体系

考核的标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及方法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很长时间以来,高等数学都是采取限时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而试题大多都是围绕例题进行翻版,完全就是数学题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的考核方式过于片面,很难对学生做出比较全面而正确的评价.另外,有一些学校为了缓解生源不足的情况,在录取学生时放宽要求,由此降低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而教师为了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都可以及格,通常在考试之前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与讲解,长此以往,学生更多的是选择依赖老师而不是主动地去探索与学习.

二、更好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的策略

(一)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选用一些其他的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才是教学中的主体,为学生创设理想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可以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一些实际问题,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进现代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痛苦的事情.

(二)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重新组织与建设,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教学理论,要能够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掌握实际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使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针对性.

(三)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

之所以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向前发展,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数学素质及能力方面的考核与评定,做到实事求是.考虑到学生基础的不同,所以可以设定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过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逐渐地总结出与时俱进的新方案、新经验,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可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高等数学,提升他们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科学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就一定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目前学校开展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等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当下课程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以便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本文主要对目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与完善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过程,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孙伟.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2]王积建.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3]曾玖红.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4: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学生;教师

一、背景情况

高职教育的出现是为了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竞争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有助于人才的培养,有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笔者是一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师,参加工作八年多来,一直教授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刚开始很不适应,学生学习这门课之困难大大出乎笔者的想象。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差。所以如何应对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和生源差异带来的提高教学质量难的问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

1.针对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高等数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降低教学的理论难度,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变终结式考试为过程评价,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多层次、多模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层次”。总体分为高等数学和应用经济数学两门课,第一学期为高数Ⅰ(56学时),面向机电系、信息系的全体学生开设,仅讲授一元微积分;应用经济数学(45学时),面向管理系、商务系的某些专业,仅讲授一元微积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构建了必备的理论框架结构。第二学期为高数Ⅱ(56学时),设为选修课,仅面向计划专转本或对高等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包括机电系、信息系、管理系及商务系),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学期,针对各专业开设偏向专业实际应用的高数应用选修课,同时对第一学年高数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化。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能辅助学生深入学好专业课,还将起到专转本考前强化的作用。

2.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要透彻,这是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近期,笔者通过网络课堂听了乐教授的课堂实例,有很多感想,也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例如语言刻画极限,第一轮教时笔者讲给学生听,但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有的也能用这个定义来证明简单函数的极限,但显然是在生搬硬套,事实上并没有体会到这个定义的实质。所以在第二轮的教学中,笔者不再给学生讲语言,而把重点放在极限的应用意义上,告诉学生极限主要用来考查函数的趋势,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我们能用某个函数来拟合某种现象,那么通过研究函数的极限,我们可以反过来预测现象将来的发展。在让学生知道极限的含义和用处后,其后的数次课训练学生熟练求解极限,以期最终达到应用极限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微元法的教学也是如此。当然,正如乐教授所说,不能只是让学生记公式。笔者讲课时,每次都是带着学生一起,用微元法来推导相应的公式,让他们对微元法有一定的体会。高职高专院校一直倡导“强化技能,理论必须够用”的理念,在乐教授“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有信心让学生学到必须、够用的数学理论,活跃学生思维,不至于把高数搞得太过枯燥,让学生认为高数只需要记公式。

3.关于现在教材的一点看法。现在的情况是,高职高专近十年才兴起,市面上确实也出现了不少高职高专类的教材,但总体质量不高。我校现在采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吴赣昌教授主编的面向高职高专类的《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设计的flash课件很不错,形象生动,树形结构编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讲解,并可自己添加相关内容。该书的教学内容跟我们的要求大体一致,但是有些内容过于简化。笔者认为,有必要集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力量,甚至是更大范围内教师的力量,编写一本更适合高职高专类学生的高数教材,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5:高等数学课程简介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所论及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和强劲的活力。

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文理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其中理工类专业占绝大多数,本课程是大学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因此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是考虑到工科学生必须具备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才能理解掌握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规律,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经典数学和近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解题方法,掌握当代数学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具备用数学学方法解释自然规律探索自然界奥秘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材与参考书

高等数学教研组的几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于97年组织编写了一套《高等数学》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此教材是根据我校工科各专业特点而编写,至2003年末已连续使用5届,学生们及后续专业课教师普遍反映很好,2004年我们采用了面向21世纪国家级重点教材—同济大学主编的《高等数学》(第五版)。此外,我校图书馆及应用数学系资料室又购进大批面向21世纪的国优、省优的相关教学参考书。

(三)师资队伍及学术水平

《高等数学》课程由应用数学系教师担任,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4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下,平均年龄为37岁,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部分教师已有20多年的教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动和培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18人中有4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即将毕业,3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中、青年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和教改课题,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开发能力,近4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统编教材4部,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科研和课程建设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项,市校级10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项(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六和附表七)。高职授课率为100%

(四)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

学校近几年陆续建设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室,为一些课程进行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近几年,高等数学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购买引进、联合开发、自主开发了本课程的三套教学课件。近四年里,应用数学系资料室购置国内外数学图书500余册,每年订阅相关杂志30余种。

(五)教学内容、方法与基本要求

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做统一要求,其中包括:(1)极限与连续;(2)一元函数微分学;(3)一元函数积分学;(4)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基础;(5)多元函数微分学;(6)多元函数积分学;(7)级数;(8)微分方程。(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六到附表二十三)。

课程的基本要求:提炼经典数学内容、加强近代数学知识及前沿的内容。三百多年来,高等数学理论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许多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在高等数学有限的学时内为了打开接触现代高科技领域的窗口,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如下“三结合”的特色:(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将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渗透到课堂中,才能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近几年来,我们发表科研及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3 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 项。(2)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相结合。几年来,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购买引进高等数学CAI课件3套,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助教学,并准备开设网上答疑系统。在教学内容上,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到理论教学中,结合教学进度,将数学软件Maple、Matlab介绍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技能。(3)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使得广大教师摆脱了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广泛借鉴了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将数学建模竞赛中思想、方法渗透到日常的理论教学之中,并通过课件的反复修改提炼,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现代化教学

先后购买引进、联合开发、自主开发了本课程的三套CAI课件,连续四年来(02——06年)广泛开展了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Maple 与Matlab等当代数学软件的基本功能,渗透穿插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二十五)。

(七)建立和使用试题库

96年引进西安交通大学的《高等数学》试题库,04年又购买了其升级版,使用近8年,01年引进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近代数学学》试题库,近六年的《高等数学》考试完全由试题库组题。(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二十四)

(八)考核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经验,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命题实施细则和评卷实施细则,在日常教学与考核方式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日历、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学生评教系统。(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六到附表二十三以及附表三

十二、附表三十三和附表三十四)。

(九)课程建设

近五年来,高等数学课程申报了多项省级及校级课程立项并获得批准,资助金额十余万。提供了参加学术会议、购买图书资料、教材的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等经费。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今年准备申报校及省级精品课。(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

(十)青年教师培养

近五年来,我们引进中青年教师6人,其中原来是高校教师的1人,科研单位的1人,博士毕业生1人,硕士毕业生3人(现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本科毕业生2人(1人已获得硕士学位,1人在读硕士)。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青年教师入校时,校内组织岗前培训,分配到各院系后,院系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专门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培养。院里多次组织青年教师的教学比赛,选拔出几名优秀的教师参加校级的教学比赛,其中我系青年教师赵冰、李静、张彦分获得燕山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组织青年教师聆听优秀教师讲课,听名师讲座和知识创新讲座。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近四年有4名教师考取博士生和2名教师考取硕士生,其中1名博士和1名硕士已毕业。(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三和附表十四)。

(十一)教学组织管理与教学研究改革

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日历科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有完整的教案及讲义,课堂教学严肃认真,内容传授条理清楚,语言表达准确,课后辅导答疑细致、耐心,学生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坚持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实行年轻教师的导师负责制(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一)。

篇6:《高等数学》课程考试评价标准

课程考试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等数学》课程主要通过对考试的评价达成对教与学的积极导向,对学生学业效绩的考查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查,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我系对本门课程考试质量的评价按学期常年进行。

本课程教学考试质量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指标内涵与要求

权重

命题依据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6分

题 量

题量适中,大部分学生能完成

6分

难 度

试题难易适度,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6分

覆盖范围

试题覆盖了课程的主要内容,能考核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分

准 确 度

试卷格式、符号、插图规范,表达准确,卷面无错误

6分

考试过程

行为规范

监考教师严格遵守《监考人员要求》

10分

监考记录

《考场记录单》填写完整,保存完好。

10分

试卷评阅

评分标准

有参考答案,各题要点评分标准明确

10分

评分过程

阅卷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公正合理,计分办法统一规范,核分正确无误,有复查人。

10分

成绩分析

成绩分布

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10分

改进措施

对试卷分析科学、客观,并能联系实际教学提出改进措施,措施得当。

10分

考试文件

试卷档案

试卷装订规范,成绩登记表填写完整,试卷份数与参加考试人数一致,课程教学小结及试卷分析表填写齐全

10分

本课程教学考试质量评价表:

考试课程

高等数学

班级

文传19-9

任课教师

贾学凡

一级

指标

评价要素

等级标准

完全符合90%以上

较为符合90%-70%

基本符合70%-60%

尚未按要求完成60%以下

试卷

质量

(30分)

命题依据(6)

题量(6)

难度(6)

覆盖范围(6)

正确度(6)

考试

过程

(20分)

行为规范(10)

监考记录(10)

试卷

评阅

(20分)

评分标准(10)

评阅过程(10)

成绩

分析

(20分)

成绩分布(10)

改进措施(10)

考试

文件

(10分)

完整程度(10)

得分

综合等级

良好

改进措施: 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分步情况对试题难度进行轻微调整,稍增加客观题数量,使得成绩分布更加合理。

签名:贾学凡 2020年 4 月 12 日

说明:

1、等级标准评定时,完全符合占比为90%以上,较为符合为占比90%-70%,基本符合为占比70%-60%,尚未达到要求占比60%以下。

篇7:高等数学课程负责人简介

一、主要教学工作经历

何春江老师于1985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分配到航天工业学院基础部任教,二十一年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2003年3月于河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04年被评为教授。

主讲“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积分变换”、“复变函数”、“数值分析”、“数学实验”、“数学模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1次。

1998年任基础部副主任,2000年任基础部书记兼副主任,主持工作,2001年任基础部主任兼书记,2003年任基础部主任兼基础部和外语系书记。2005年1月任基础部主任兼书记,积极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估等教学研究和专业学术活动,组织制订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组织完成1项学院重点课程建设工作,组织完成多项数学教学改革课题。

二、荣誉称号

(1)、1996、1997、2004年三次获得院“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称号;

(2)、1999、2000、2001、2003、2004年五次获院“教学示范标兵”称号;

三、教研与科研成果

(1)2004年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1996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二);

(3)1992年航空航天部优秀教材三等奖(排名第二);

(4)2003年廊坊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5)1997年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6)组织完成河北省科研课题“高等院校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良化评估的理论与实践”,2003年通过河北省验收;获河北省科研成果证书;

(7)主研并完成河北省科研课题“多尺度小波的构造及其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8)主持完成 “GAMMA算子加权点态逼近”等4项学院科研课题;

(9)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02、03年两次获全国二等奖,河北赛区一等奖;组织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多次获特等奖及一、二等奖。

四、论文与论著

(1)在核心刊物《<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在05中国高校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1篇,获优秀论文奖并发表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2)主编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2部:《高等数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04年7月;《经济数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04年7月;副主编《大学数学初步》中国林业出版社04年6月;

五、其它

篇8:高等数学课程总结

但目前专业课的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差, 不能满足专业课的需要。为什么投入大量的课时而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呢?根本的原因有:a.高等数学课时多、内容多, 师生拼命赶进度, 为此只好牺牲了数学的背景和应用;b.课堂上一般只讲数学的概念和理论及其种种计算方法, 缺少必要的应用性例子。c.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 教条式的理解, 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教学。d.很少使用案例教学和启发性教学, 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往往是课上明白课下忘, 或者是不会做题, 或者不知道有什么用, 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e.没有和数学软件结合起来, 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 很少有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1,2]。

数学建模起源于美国, 1985年引入我国, 发展很快, 截至2007年, 已经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之一, 数学建模课更是在全国各个大学蓬勃兴起, 其思想方法已成为各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几年, 许多院校正在将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与数学类各主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研究与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就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意义, 谈谈如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去。

1 将数学实验课融入到高等数学课程有重要意义

开设数学实验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定义, 定理的证明中解放出来, 独立参与到课程实践中去,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适应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另一方面数学实验可以弱化教学难点。

2 数学实验教学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模式

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实验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载体, 以计算机为手段, 以数学软件为工具, 以教师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为目标数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是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 教师辅导为辅, 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监督指导等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提出一些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

3 数学实验教学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

数学实验内容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验证型实验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 按照实验项目即定的方法和实验装置, 完成实验全部过程, 实验一般是为验证课堂理论而设计的, 加深对原理、定理、定义和公式的理解, 并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训练、设计型实验由教师拟定题目,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确定实验方案, 查阅相关资料, 拟定或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 选用仪器设备, 独立操作完成实验, 并进行综合分析, 写出实验报告, 这类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训练, 由被动实验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 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基础。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实验室课程中难度较大, 综合性较强的实验, 也就是在基本训练和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利于启发思维, 有应用价值的实验题目, 让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完成实验任务, 这类实验主要描述实验题目, 要求任务及简要提示, 而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的技术路线等由同学们自主提出并实践, 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实施方案如下:

3.1 在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同时开设“数学实验”课。

目前“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微积分, 其中有些内容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是很抽象的, 一味地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学生很难吸收消化。而开设“数学实验”课程, 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应以数学软件为主, 其主要内容包括极限运算、求导运算、求极值运算、积分运算、画图、数值运算、解方程等微积分的基本运算。

3.2 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每一章结束后增

加一个案例教学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际案例的选择应以“精而小”为目标, 最好是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 对这些实际问题的讲解, 采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 引发学生思考, 使其逐步掌握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掌握高等数学概念和理论的来龙去脉, 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函数的极限;导数与微分;一元函数积分;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梯子问题;跳伞问题;小狗追人等[3,4,5]。

3.3 对现有教材进行修改, 直接将数学建模

与数学实验的相关内容添加于高等数学教材相应位置, 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

3.4 鼓励师生互动, 安排固定的算法、案例展示时间。

4 结论

高等数学中加入实验课已是大势所趋相信数学实验的加入更会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浓厚情趣, 也会在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 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等数学的知识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经济管理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为开设后续课程提供知识保障, 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但是,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 高等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精确性、应用的极端广泛性三个鲜明的特点。数学建模起源于美国, 1985年引入我国, 发展很快, 截至2007年, 已经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之一, 数学建模课更是在全国各个大学蓬勃兴起, 其思想方法已成为各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几年, 许多院校正在将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与数学类各主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研究与实践能力。主要就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意义, 谈谈如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去。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数学建模

参考文献

[1]郭迎春.实验与教学相结合改革高等数学教育模式[J].数学教育学报, 2008, 3.

[2]邵光华, 卞忠运.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3.

[3]吴华, 魏佳, 胡宁.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06, 2.

[4]彭拯, 禹辉煌.论数学实验的数学方法论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3.

上一篇:岗位职级优化工作计划下一篇:综艺《致敬中国英雄》的观后感影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