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2024-07-18

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共18篇)

篇1: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第十一周):国旗下讲话<在实践中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仰望处处青山遍地绿,四眸莘莘学子近千人。踏着四月的春风,我们将迎来五四的激情,六一的快乐……在此,在四月最后一周里,我能站在这里代表成搏文武全校近千名莘莘学子发言,万分荣幸,而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在实践中成长》。

在宋代的时候,禅风盛行。人们主张在学习时脱离实际,参禅顿悟。有一位诗人吴可就这样认为:

学诗浑是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竹榻蒲团不计年”,就是要人们不接触实际,静心思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掌握了一些书本教条;用此法教人,就要误人子弟了。

而同时代的诗人陆游则反对这种风气,主张重视实践。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来教育他的儿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国古代着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教育他学生时也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其大意是:要想成为人才,首先要有学识,广泛阅读诗书,其后可以学习从政的经验和方法,如果不能融会贯通,就让你在行动和实践中去经历、磨炼。这也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总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行动和实践是人成才至关重要的一环。

实践是创造之源。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当他写到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时,总感到描写得很抽象、不具体,他决定亲自去战场考察一番。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图,标上一条地平线和树林,标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及当年 会战时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又把自己观察到的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边,重新写这段文字,这个会战场面,写得不仅生动,且色调明朗、壮观。

收获源于实践。自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有千千万万个伟大的科学家发现的任何问题,都需要用实践来证明。在富兰克林之前,人们对雷电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富兰克林从一次电学实验中受到启发,断定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他和他的儿子一起做了着名的“风筝实验”。风筝上面固定一根向上伸出几十厘米的细铁丝,细铁丝与放风筝的细麻绳相连。风筝穿入带有雷电的云层中,闪电在风筝上闪烁。一道闪电掠过,富兰克林觉得自己拉着麻绳的手有些麻木。“天电”被引下来了。后来他又用莱顿瓶收集了“天电”去做试验,证明“天电”和地电一样能被金属传导,能熔化金属,能点燃酒精。从此,人们认识了闪电的本质就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正如列宁所说:“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现在的各中小学,都鼓励学生们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这说明了老师们希望学生不仅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实践中得到知识。如在我们成搏文武学校,也有很多同学投入到实践中,许多同学把清晨第一声问候送给同学和老师们,校园监督岗的学生各司其职,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等,这些不仅让他们 “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在活动中,同学们正体会着成长的滋味。走在实践的大道上,我们付出着,同时收获着,成长着,蜕变着…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积极的加入到实践的队列,把握好机会锻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卓越、有生存能力的成搏人。并预祝各位同学这周期中考试考出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五一节快乐!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2011/4/19于成都成搏文武

篇2: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国旗下讲话:在实践中成长(学生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难以想象,雏鹰没有当初的凌空一羽,怎样成长为长空中的霸主,难以想象,孤舟不入江海,于大风大浪中搏击,怎样扬帆远航,难以想象,蝶蛹不努力张翅破茧,怎样成就阳光下那一抹绚丽。这大自然的生灵无不向我们昭示一个道理: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更好的成长!一个国家的成长需要实践,马克思曾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于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个方针指引下,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也开始在实践中践行一系列政策,也在实践中飞速发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实践,中国或许还在苦苦挣扎吧!唯有实践,中国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名人的实践更是发人深省。爱因斯坦幼时做小板凳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当爱因斯坦举起那个不甚精美的板凳告诉老师他第二次比第一次做的要好很多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唯有在亲自实践中,自己才能得到进步!或许年幼的爱因斯坦并不懂得在实践中成长,但他知道,在不断的做的过程中他完善了自己,历练了自己。而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更为重要!

其实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实践活动。每天早晨,当东方微微泛白之时,小红帽志愿者的工作已经开始了,清晨的一句问候给每个老师和同学带来了一份好心情,体育部的同学也站在了自己工作的岗位上组织同学开始了早锻炼,中午喧闹的食堂因为小红帽的精心组织变得有秩序了很多,而中午和晚上,纪律巡查部的同学同样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午休时间换来的却是整栋教学楼的安静,熄灯后,同样有寝室巡查部的同学为我们良好的就寝纪律而默默付出,直到夜深人静,他们才能钻进温暖的被窝,这其中可能有我们大家每个人的身影。

另外,寝室的创星活动也要求大家必须参加实践活动,于是,寝室的同学们也展开了各种实践活动,或上街进行问卷调查,或协助生活老师查寝,或负责在早晨叫醒本层楼的同学等等,总之,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我们辛苦付出着,却也快乐收获着!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会了理解和沟通,收获自信和责任,这也将成为我们高中生活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希望大家也能将实践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告诫自己在学习中多一些踏实,少一些浮躁,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更要在课外将所学的知识用在作业中,独立完成作业,完成从课堂到课外的转化。还有一个月我们这学期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寒假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希望大家牢记自己城关学子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文明习惯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大胆的走入社会中,去感悟社会,进行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高中生活更加精彩!

篇3: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

我喜欢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既可以学习到上课老师精心设计的语文教学思路, 又可以聆听到专家的点评, 了解到最新的教学动态和要求;

我喜欢和其他的语文老师交流, 在聆听中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在辩论中明辨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喜欢在课余闲暇时间静下心来看看有关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 一方面学习优秀的课堂设计, 另一方面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 以免自己成为井底之蛙;

我特别喜欢听优质课或名师上课, 不是我迷信他们, 他们能站在那个讲台上肯定有着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时候听课回来甚是激动, 总想如此好的设计如果用在我的课堂上会是什么效果, 我可以假借哪些过来……

2010年上半年在通州育才中学认真欣赏了全国一等奖老师的精彩, 更让我激动的是终于领略了语文教学界的大师余映潮老师的风采。

余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松鼠》, 正好吻合我的进度。看似很质朴的语言, 简单的版块, 不觉有惊奇之处。回来后反复播放他的课堂录音, 认真笔录学习, 才发觉简简单单之中学生活动充分, 不仅学得了实实在在的知识, 更是在师生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学会了读书的方法, 妙哉!

回来后我在学习汇报课上, 将余老师的课整理后结合了我们学生的特点, 试上后包括校长在内的同事们都说余老师不亏是“大家”, 版块的设计简单而层次清晰, 梯度也很好,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热情。

笔者在设计课文《松鼠金龟子》的教学时, 也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由几个关键词语带动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 然后再于精彩语段中反复阅读研究,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最后归纳总结。但《松鼠金龟子》一文太长了, 说明对象的特征也不像《松鼠》一文那么集中、清晰, 反思着用同样的方法总觉得不够理想。我想从余老师的网站找到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没有直接的回答, 但在认真学习过他的一篇篇文章后, 我进一步明白了:教无定法, 要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苦苦思索后, 与其他老师、同事探讨, 最后决定用一个主问题———

抓住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目标明确地阅读本文, 能让他们的前置性学习落到实处。在阅读中,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征以及说明顺序、文本的写作特征全都了解了。一节课下来, 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理解, 许多环节的内容老师其实可以不必一一讲解, 默契的配合让师生一直沉浸在兴奋之中。我们的课堂, 真正做到每一个人都是主人, 何乐而不为?

《木兰诗》一文的执教老师也以自己独特的阅读指导荣获了全国一等奖, 评课时得到了很多老师包括黄厚江老师在内的专家的好评。反思自己的课堂, 虽然也很有意识的注重学生的阅读, 但是没有他做得到位, 我觉得回去也要好好的尝试!

我将课堂录音做了很详细的记录, 理出了教学思路, 尤其是阅读的具体指导。执教此课时, 正值“四导”, 领导听了我的后, 觉得失去了我的课堂个性, 建议还是改用一个主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赏析。我也觉得这种鹦鹉学舌的后果是课堂任务完成不了, 学生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好主体作用, 还让自己十分懊恼。我利用空间时间, 确立了“作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木兰形象, 为什么你这么去理解”的主问题, 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去解读文本。结果不仅师生间有了默契的配合, 学生的阅读也变得更加的充分, 个人阅读、小组阅读、齐读、赛读、个人反复提高读……没有串讲, 但无论整体的把握, 细部的精读都很充分, 学生有了更多的自己的解读和思维的争辩, 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我和我的学生都很高兴。

让我感动的是, 因为我们学校面临着撤并, 有不少老师会随着初一新生的停招而提前到另一个集体去工作。我的学生们纷纷打来电话或在我的Q Q上留言, 表达他们期望我能和他们继续一起学习语文。我开玩笑说他们逗我开心, 他们却认真地说:“很喜欢上你的语文课, 有趣, 更主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学语文, 怎样去读书, 也就不觉得语文难学了, 感觉有了不少进步, 哪怕现在考试成绩还看不出, 但是已经感觉到自己学习语文有了着落, 有了方向, 以后一定也能在考分上见分晓的。”

篇4: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我读过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为生存而阅读,在阅读中生存。受这句话的启发,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在应急疏散演练中学会生存。

本周是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周。在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周来临之际,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近日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应急疏散演练大型活动。本次活动将邀请县消防大队有关同志进行现场指导,县电视台进行录像报道。

下面,我就这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通过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了解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知识、逃生知识,掌握应急避险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质。

3.通过应急疏散演练,熟悉我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程序和路线,确保在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确保突发灾害来临时,能够做到科学避险、有序撤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非突发事件伤害。

二、应急疏散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1.举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是我校开展生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对待这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让演练活动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2.各班在学校组织演练之前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相关应急疏散知识,学习有关逃生方法及要求,掌握一定的逃生技巧,并进行适当的练习,熟悉演练步骤及逃生疏散路线。

3.同学们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后,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

4.撤离过程中,要做到迅速、镇静、有序,严禁同学们喧哗、打闹、拥挤、推搡。各岗位或区域安全责任人要控制好撤离的速度,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或行为,杜绝楼道堵塞,严防踩踏事件发生。

三、在面临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时如何应急避险的问题

1.在突发灾害时,人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人不能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生命的稻草握在了自己手里,必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己去主动地拯救自己。所以在日常工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2.在突发灾害时,人们心理上极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广播电视等媒介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谣言以及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3.在突发灾害时,大家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有时突发灾害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沉着、冷静、机智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险成功。

老师们、同学们,演练活动就是生存教育。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积极参与,共同行动。谢谢大家!

篇5:国旗下讲话稿:《在竞争中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在竞争中成长”

没有了对手和较量,没有了危机和竞争,任何事物都会因松懈而倦怠,从而走向颓废甚至灭亡。有这么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英国老兵去日本旅游,看到3个日本孩子在玩一种叫“生存”的游戏,一张一张卡片上分别有虎、狼、狗、羊、鸡、猎人等图案,三个孩子各拿一副。游戏规则是:虎能通吃,但两个猎人可以打死一只虎;一个猎人可以打死一只狼,但两只狼可以吃掉一个猎人;虎和狼都被消灭后,一只羊能吃掉一只狗。他大惑不解,怎么会有这样的逻辑?日本孩子的回答是:“虎和狼都没了,狗就会处在放松状态,这时,不但羊能吃掉它,两只鸡也能将它消灭。没有了对手和较量,没有了危机和竞争,任何事物都会因松懈而倦怠,从而走向颓废甚至灭亡”

同学们都知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说过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也就是这个道理。同学们,我们将要跨入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将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和对手竞争;为了提高生命价值我们必须不断奋斗。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必须学会竞争!今天的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运动都是我们学习竞争、检验自己能力的好机会。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德育量化分加的多;比一比,哪个班的红旗多;在竞争中,我们的收获会很多很多……同学们,当我们长大,当我们进入全球化的社会,我们面对的竞争和挑

战是严峻的。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学习竞争的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走到成功的彼岸!

同学们,搏击长空的小雄鹰们,未来的天空是阳光雨露和风霜雨雪组成的,让我们在竞争中练就一对强劲有力的翅膀,让我们在未来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篇6:在失败中成长的国旗下讲话稿

上初中后,每个月都有一次考试,而每次考试就是证明你知识的象征。课上初中后的第二个考试——期中考试,我就败了。

那次考试前几天,我精神散慢,每天完成的作业糊里糊涂。就这样迷迷糊糊到了考试当天。当我自信汇成商学院的结果试卷后才发现这个忘了看,那个忘了背。而且作文也写得一塌糊涂。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复习的重要性。

数学卷总可以答好吧!因为我考试前复习的最多的科目便是数学,应该得到的分数会理想吧!没接到卷子前,我在心了默默地想着。“叮铃铃——”随着紧张的旋律响起,我接到了试卷。前面的题,我想都不用想就答完了。可到后面两道应用题时,我便越想越乱。明明老师讲过的题,为什么一道也做不上来呢?我开始焦躁不安,直到最后一刻,我也没想到正确答案。也许这就是上天对我这些天的懒散的惩罚吧!

接到英语试卷后,感觉良好。把题目很快答完了。

可即使英语做得再好,数学语文考得差也没用。可想而知,成绩一落千丈,竟落到127名!第一次感到自己如此失败,我趴在桌子上蒙头大哭。哭够了,理智清醒了边分析原因,修改错题。原因是我这些天的松散,才让失败有机可乘。以后我便上课集中精力,下课认真完成作业。这样才能得到失败的孩子——成功。

篇7:国旗下的讲话:在逆境中成长

有人说,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品。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我们不必赞美逆境,但当挫折来临时,我们要有一颗正确对待的心。既然没法选择和回避,那就英勇的抗争。双二是从的贝多芬,他用生命扣响了神圣的《命运》之门,奏响了音乐家顽强与恶运抗争的辉煌乐章。生命中布满了起伏,但是我们也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在最初的愤怒、依靠、懊丧过去以后,我们可以甚是那些挫折,利用它们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当比赛场上的失利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内心,我们是否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当由于学艺不精而遭到老师的责怪和批评时,而觉自得气消沉,选择放弃,我们是否是又真正了解到在这背后老师们深深的希望呢?当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时,在弄到压力的同时,你是否是熟悉到这实际上是一种机会呢?人生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位学生,要想在社会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立足,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为自己修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没有辛劳的耕耘,哪来丰富的收获。在逆境中成长,这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蜕变。不要只是沉醉在让你懊丧的负面情绪中,是这一另种方式处理这类情形,寻觅新开启的门,在窘境中寻觅一丝慰藉。人生碰到挫折实在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安然面对,由于挫折也是生活中的一部份。我们要学会面对,将每次挫折看成再一次奋起的动力。同学们,在我们的成上进程中,难免会碰到挫折和苦难,正由于有了他们,我们才会在一步步的前进中实现了超出,在一次次的经历中和体验中学会成长。同学们,让我们英勇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将学校生活中的每次挫折作为我们努力奋进的动力,相信我们在三年后的今天一定会看到那雨过天晴后的彩虹。

篇8: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从时间进程的顺序看, 教师的反思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

这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反思, 应融入教师具体的备课当中, 因此, 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适合怎样的学习深度与学习材料?

如何组织材料和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上会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 我准备怎样处理?

哪些学生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从分析教材到研究学生, 在教学之前就要做一个周密的、有目的性的、尽量完备的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反思。

尽管教学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教学过程中, 意外情况随时都会发生, 教师对此要做出快速反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 反思如何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使它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对课堂的这种掌控应是以不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的, 也就是说, 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强制学生的学习, 也不能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迷失了教学目标的导向, 更重要的是, 这种掌控一定是与学生人格平等地去合作、探究与分享。这种反思能够保证教学高效地运行, 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与应变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

上完一节课, 我们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感悟, 这其中有成功后的喜悦, 也不乏不尽如人意的遗憾和苦恼。因此, 教师的课后反思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这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 这节课出现了哪些“意外”, 我是如何处理的, 效果怎样?

(3) 下一次的教学设计我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这样改进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经历的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比较全面的反思, 最好“趁热打铁”,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 马上静下心来, 掩卷沉思, 及时整理、总结并形成文字, 以教后感或教后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便于自己今后的改进, 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

古人说,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教师的反思不能只局限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 还应包括反思教师同伴的教学行为以及借助别人对问题的思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这主要是依靠教学研讨, 通过交流来进行。这种交流是一种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灵感与灵感的交融。在这种交流中, 我们要学会对他人人格与见解的尊重, 对别人见解的反思与接纳, 同时伴随着自己不断修正自己认识的过程, 突破自己认识的局限, 获得新的更有价值的认识与完美的人格。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 利用网络, 加入到教师群体的研讨中去, 这样可以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篇9: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英语 教学研究策略

一、对现在及过去英语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关系的反思

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越来越注重创造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及在此基础上编写的牛津英语新教材。但是到目前为止,新教材的利用并没有取得充分的效果,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一点点地改正,才能让教育事业发展得更好。

1.教师对教材过度重视,却忘了在教学的同时穿插理论实践,备课重点放在教材上,忽视学生的学习精髓。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充分理解,学生得不到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机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尽管教师十分注意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到头来又是教师唱独角戏,没能更好地展开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新课改之后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

根据英语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在中国越来越普遍的英语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与此同时,该改革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思想,又要看中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和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参与合作。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提高教育的精确度,我们有以下的方法和策略:

(一)课堂教学

1.在英语课堂上,主要以合作为主,还要以班级授课为基础,小组学习的倡导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初一上册第一节内容就是自我介绍和向别人问好,句式简单,几乎不涉及语法内容,都是简单的“How are you?”“My name is ...”这样的句式,单纯地背诵是没有意义的,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们刚刚升入中学,同门之间的了解不是很多,教师恰好抓住这一点,让同学之间真实地介绍自己,比情景模拟和单纯的分角色朗读要效果好得多。

2.寓教于乐是教学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还是通过例子说明,学习之初最重要的是拼写和记忆,教师可以都过拆分字母的方式让同学们快速记住。family这个单词的本意是“家,家庭,家庭成员”的意思,father,mother、I,love,you,这几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family了,有趣味性,又可以快速记住单词,这个方法尤其值得推荐。

3.规律记忆法。拿单词讲,以辅音字母加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加es的情况如下:Negro-Negroes,hero-heroes,potato-potatoes,tomato-tomatoes,还有加s的,比如piano-pianos,photo-photos,auto-autos,kilo-kilos,solo-solos,把加es的单词总结为“黑人英雄爱吃土豆西红柿”帮助学生记忆,不容易混淆。

(二)课堂教学具体措施

1.合理划分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小组:将全班学生主要按照学习成绩、各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平均分成等同人数的小组,小组内成员要有各科的擅长项,能保证各科的优势互补,学习小组的座位可以安排成便于课内和课外合作学习的形式,最初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小组是按学习等级区分由不同水平学生组成的,但是各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应该持平,以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更能营造班里的学习氛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2.师生合作教学的动作与交流方式:合作教学在同学的动作机制上强调师生间合作、同学间竞争和同学个体行为的兼容并存,在此过程中,主要要做到师生间更和谐地合作、学生间更默契地配合。

师生间和谐的合作主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合作重要教学活动,其基本流程是:

(1)学生个人能力形成训练。每堂课每一组都要出一个成员进行三分钟的英语小演讲作为提高英语能力的基础,这样做,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练习和熟悉口语。

(2)集体呈现,即教师的授课过程。采用合适的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课前预习号新课,有充分的课堂准备,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课堂上积极地请学生发现并归纳所学内容和预习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细致的补充和明确的讲解。

(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词汇、操练对话、模拟表演、课堂回答来掌握新知识,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进行知识和信息交流的小组交际活动,如:角色表演、信息沟通、做游戏、不同小组成员对话采访等,以此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提高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

(4)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和课堂表现计算各个小组得分。

三、结语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只有同学和教师一起努力,合理运用新方法,才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一定会促进学习成绩偏差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更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胡文美.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6).

[2]彭冲.解析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不足及策略.南北桥,2014(7).

[3]付彩霞,王淑丽,申兴娥.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文史月刊,2012(9).

篇10:在考验中成长(国旗下的讲话)

请让我先从三文鱼的生命历程说起吧。

三文鱼是一种冷水鱼类,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如加拿大、挪威、俄罗斯和美国,有着十分奇特的生命循环历程。它们在这些国家的淡水河、湖中由鱼卵历经种种艰险,孵化成小鱼,在淡水中生活一年或两三年后游向大海。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咸水中生活几年后长大成熟,在深藏于体内的一种神秘基因的推动下,它们不辞辛劳,万里迢迢游回自己原来的栖息地。它们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克服洄游路上种种艰难险阻,冲过激流,跃过礁石,躲过那些冬眠了大半年,饥肠辘辘的棕熊、黑熊的猎食,还要躲过它们最大的天敌——人类布下的密密的渔网,徊游几百、几千公里,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清清的河床上,产下成千上万的鱼子,继续下一个生命轮回。

这,难道仅仅是三文鱼的生命历程吗?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哪一个不是经历过种种考验的胜利者?再看看我们每一个人,哪一个不是时刻经历着种种考验,并在考验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Born to win.每个人都是生而为赢。

我们要经历寒冬,经历酷暑,经历风霜雨雪。我们要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学会离开父母的怀抱,踏进学校课堂。一道道习题,一篇篇作文,一次次考试,一次次800、1000米的长跑,跳高跳远,你的智力、体力经历了多少考验?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人,我们还要经历更多的来自人类社会的考验。世界上哪条路是笔直没有弯道的?哪片天空是永远晴朗没有阴雨的?所以,坎坷泥泞是人生道路的必然和常态,你的眼泪和痛苦能改变这个世界吗?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的压力是不是很大?那么,把你的大鸭梨(压力)放进冰箱好好冻一冻,把它变成冻梨(动力)吧!通过考试,好好地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自己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中,你还将不断地接受各种考试,学校的期末考试,真的只能算是一碟开胃小菜啦。

大二毕业班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入社会开始实习,或者为升入本科学习而作艰苦的准备。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等待着你们。考验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请记住,只有勇敢面对,勇敢尝试,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跌倒爬起,知道自己还有能力和勇气;即使成功,也要看清自己的种种弱点,不要在短暂的荣光中迷失了自己。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学会接受这一切,接受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但要始终坚持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热爱真理,渴求知识,努力进取。永存向往光明之心,永存跋涉寻找的勇气,镇定勇敢地接受一次又一次考验,在考验中一次又一次地成长!

篇11: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今天(10月20日),我讲话的题目是“交通安全记在心,幸福安宁你我他”。

同学们,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生活的家园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如果我们有了一份警惕性,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无论幼小瘦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交通安全尤为重要!

同学们,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的生命,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1、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一定要过马路时,要多一份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双休日不要在马路边玩耍。外出乘车要遵守规则;

5、不得乘坐电动三轮车,乘坐人力三轮车时,不得超过三人。(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整治电动三轮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拒绝乘坐电动三轮车,并且提醒我们的家长不能用电动三轮车接送学生。)

篇12: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国旗下讲话››文明就餐从小事做起

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之--教师节献词

(第四周)

五一班

九月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可对同学们来说却是播种的季节,在开学初我们就要努力学习,撒下知识的种子,等待其发芽,成长。那么如何才能获得丰收?那不仅要我们努力的学习,还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人家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相当于磨刀,只有把刀磨好了,才能省力地砍下好多柴。要养成的第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早上的晨读。也就是说同学们每天到校后不要在教室外面乱跑,在外面玩。要坐在教室里读课文。如果是要扫包干区的同学就稍微早点来学校,早点开始扫地。人家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就要读书,每个班级安排同学带读。读语文,读英语,读数学公式。这些都是要多读的,只有多读了,才会有语感,所有的都能熟练地读,甚至是会背以后,不仅在考试时会取得好成绩,哪怕是以后也会觉得对自己很有用的。经科学家研究证明,背书能锻炼大脑,还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让人变得更聪明。所以大家有时间就可以多背背书。同学们,你们说一把刀是天天磨能磨得利呢,还是一年磨一次利,我想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的晨读也是一样的,不是读一天两天就行的,我们要坚持每天都读,要养成这个好习惯。这样你也会越来越聪明的。同学们,让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带来快乐的每一天吧!

>>《让我们在琅琅的读书中成长

篇13:在探究、实践、反思中成长

一、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是提高教学效益, 实现“教为不教”和“教会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效方法, 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的根本措施.

1. 激发探究欲望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策略很多, 创设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教学过程,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1) 创设情境化的动态教学过程. 例如 , 教学“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时, 创设问题情境:“要想知道一个圆柱形茶叶筒侧面至少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应该怎样计算呢? 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茶叶筒模型, 剪一剪, 量一量, 算一算, 找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尝试将侧面展开, 经过测量、计算、讨论, 最后达成了共识.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对知识的理解深刻.

(2) 创设信息化的动态教学过程. 例如 , 学习“年、月、日 ”时, 让学生收集各种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并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查阅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材料进行观察、交流、讨论.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拓展了数学教学内容, 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3) 创设生活化的动态教学过程. 例如 , 学习“圆的认识”一课后, 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圆, 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 车轴装在哪里?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在操场上画一个比较大的圆做游戏? 怎样测量茶叶罐底面圆的直径? 等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践告诉我们, 结合教学内容, 从生活中选择素材, 收集信息资源, 创设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数学问题, 会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能不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探究空间

除了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乐于参与, 富有探究、充满发现的学习过程更会深深吸引学生.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为学生创设自主的探究空间. 同时, 在探究中教师要起到引路作用, 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例如,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 为了让学生突破“只看个位”的思维定式, 教学时可分为四步进行, 第一步猜想, 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第二步验证, 自己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 第三步探究, 写出能被3整除的数若干个, 小组合作研究并验证发现的规律, 教师可巡视指导. 第四步交流总结. 这样, 通过猜想、验证、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比较真实地经历了探究过程, 使探究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3. 重视学法指导

对学生的发展而言, 解决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获得具体的结论, 它的意义更多的是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掌握其思想和方法.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例如, 通过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通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概括出“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并使学生在学习运用中体验到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再例如, 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后, 引导学生总结出“猜想和验证”的学习方法, 并让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课后尝试一下, 在加法、减法、乘法中是否也有这种规律? 像这样, 通过思想方法的提升和概括,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 掌握了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为他们今后自主学习和研究更高深的数学知识,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在实践活动中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特别强调了数学实用性问题. 所以,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掌握数学.

1. 课前实践

课前布置学生深入生活, 调查了解, 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 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知识,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 在教学“升和毫升”时, 课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装液体的物品? 物品上有哪些表示液体体积标记? 通过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知识. 在教学“利息”时, 课前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收集有关“利息”资料, 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 丰富学习素材. 在教学“统计图表”时, 课前让学生收集不同种类、各行各业, 反映单位、行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图表, 交流欣赏, 调动积极性, 启发想象力, 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知识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

通过课前实践活动, 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2. 课中实践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 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引导、帮助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大胆尝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总结反思的学习活动中, 体验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例如, 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一课, 因学生已学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所以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拼一拼, 剪一剪, 将梯形转化成已学图形计算它的面积. 有的学生模仿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模仿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用一个梯形, 通过剪、拼将它转化成已学图形. 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整个推导过程,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知识创造者. 这样的学习活动, 以动促思, 学生体验深刻, 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

3. 课后实践

学生获得知识, 并不是学习的终结, 学会应用才是目的. 有人说得好, 能应用的知识才是真正拥有的知识. 课后实践好比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拓宽知识范围, 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例如, 学习了“比例尺”后, 可向学生提问“如何绘制房间平面图”这一问题, 并要求学生亲自实践尝试绘制;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后,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 如学生中上网吧情况的统计、观看各类电视节目情况的统计等内容, 学生统计的渠道可以通过看电视、看报纸或到市场、社区、图书馆等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 加以整理, 制成统计图表来说明问题;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 可以让学生去各大商场了解各商家的促销活动、打折活动, 这样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通过课后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 掌握更牢固, 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习反思中提高

随着课改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日益融合,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逐渐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流, 但外在的学习方式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探究, 才能彰显数学学习的本质, 所以研究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在思考方法的形成处反思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反思, 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例如,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 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并总结出“圆可以转化成已学的直线图形———长方形来研究面积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尝试, 学生发现同样可以“把圆柱转化成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来研究体积计算公式”. 同时还可以请学生反思比较以前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与今天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的异同, 让学生体会到在“曲线图形”和“曲面图形”学习中“化圆为方”“化曲为直 ”这种数学思想的广泛运用. 所以说, 这里的反思既是对之前学习策略的反思, 又有对当前思考方法的反思.

2. 在对比评价的过程中反思

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交流、对比、评价, 也是促进学生反思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机会, 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自主尝试、互动评价, 从中反思学习的成败得失, 以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 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中, 出示例题:把4/5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 每段长多少米? 教师组织学生放手尝试, 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探索出“分数化小数”“画线段图”“转化”等多种方法.

对于这几种方法教师可以不做任何评价, 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对这几种方法都认可吗?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这就促使学生对自己原有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评价、反思举例, 明确哪种方法更具有普遍价值, 从中得出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 在联系生活的情境中反思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的人与事,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后,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 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平均数? 使用平均数有什么意义? ”在此基础上, 教师以学校各年级的平均身高统计表作为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具有的代表性, 同时借助电视歌手大奖赛的评价要求, 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平均数的公正、合理性;另外, 还可以通过模拟公司招聘现场, 理解招聘信息“人均月收入1500元”的含义, 帮助学生体验平均数具有片面性的特点. 通过联系生活, 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平均数的作用, 更让学生借助反思, 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总之,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促进学生认识、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徐丽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王冬娟.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践行与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徐国钊.和谐高效思维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篇14: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便更有效地完成生物学科教学,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它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摆正信息技术的位子,合理运用,科学搭配,这样才能使远程信息技术资源真正意义上为生物教学服务,使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综合驾驭能力,它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接收处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电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技能,我校通过分层培训的方式,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远程资源的查找、下载、改编、应用及班班通电教设备的使用等。在培训期间,本人思想上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学会了熟练操作计算机这项技术以及信息接收处理等流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下载和制作的远程教育资源库,大胆实践运用于生物教学之中。在“创造性开发利用远程资源”方面,本人身体力行做了以下几种尝试,现反思总结如下:

1通过精心备课、主动筛选,选取实用资源。

由于我校实现了主机上的接收资源与校内其它电脑web镜像共享,让教师有更多机会接触资源,了解资源。学校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针对教学需要,观看并精心筛选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用于教学,提倡写电子教案,鼓励电化教学,保证每周资源利用率达到40%。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认真的筛选,找到切实可行的远程教育资源。目前我每节课前都精心备课,认真书写电子教案,制作符合教学实际,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课件,力争让自己满意,让学生满意。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目前我的生物课堂资源的实际利用率能达到50%以上。

2通过积极参与、学习借鉴,运用有效资源。

为了让远程教育资源更充分发挥其作用,我校每学期都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一是课堂应用展示。如上学期开展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自录自评课”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开放周活动,让老师们在用中学,在学习中得到提高。二是开展教研活动,分学科组织教师观看、研究怎样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其他教师听随堂课,课后组织研讨,分析运用效果。三是教学反思,通过观看光碟以及听课,自己反思感悟,写出心得体会,进行交流,与大家共享收获。四是加大宣传,提高广大教师对资源利用的认识,把利用资源上课情况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常规考核一项重要内容,以保证资源的利用率。我正是在积极参与这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勤思好问,取长补短,使自己茁壮成长起来的。去年我参加了区级微型课大赛取得了一等奖,前不久又代表学校讲了一节电化教学示范课,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3通过自主开发、大胆制作,创造科学资源。

在接收到的远程资源中,有的学科的资源非常实用,拿过来就可以直接应用。但是我觉得生物学科的远程资源可以直接利用的并不多,有的甚至不切合当地教学实际,所以我自己就结合接收到的资源,删改补充自己制作,开发出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制作出自己需要的课件,这样下来在教学中不但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通过反思总结,不断深入,提高认识资源。

通过践行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我深深感受到远程教育资源对促进生物教学的重大作用。首先,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其次,它能极大地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现代教育气息,开阔思路,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再次,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5: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在书香中快乐成长》。说到书,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任务——读书.是的,课堂上,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认真读书.我们读的是课本,读的是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等等.在书中,在一句句、一篇篇奇妙的文字中,我们汲取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大脑接受着一次次知识的洗礼,我们感受着成长的快乐.其实,读好课内的书,只是为我们读更多的课外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我们迎着朝阳,背上心爱的小书包走进学校的大门,我们就开始拥有读书的本领.同学们,当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我们开始尝试用拼音拼读课外书,看着美丽的图画,还能拼读出图画下的文字,你就会骄傲地大声地把有文字的故事读懂,故事的喜怒哀乐就会带给你无穷的快乐;当我们逐渐认识了许多的汉字,我们可以独自把一个个故事,一篇篇文章读懂的时候,你知道的故事,你知道的世界万物更让你聪明,让你显得更神气.当我们能把一本本书读懂,能把包罗世界万象的报纸读懂,我们的智慧就更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使人明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文明,读书使人明理、善辩.因为读书,我们的心灵会更纯洁、更美丽!同学们,什么样的教室是最美的?充满书香的教室是最美的!什么样的学校是最美的?书香飘溢的学校是最美的!因为那里生活着一群美丽的爱读书的老师和孩子。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是最美的,我们每个班都拥有图书角,让我们在午间,拿出心爱的书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我们的学校是最美的,我们图书室藏书成千上万,可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同学们,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进课外阅读,让书香伴着我们快乐成长,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美好。

篇16:国旗下讲话稿——在实践中成长

有句话说的好,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窄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于年,更不知有多少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步入万古深渊……面对逆境,我们由此上溯来一品古人飒爽的风姿吧!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在遭遇仕途不幸时,他消沉放弃了吗?诗仙醉饮飘逸,吟唱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绝句,成就了他千古的浪漫情怀。忍胯下之辱的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坠落颓废,疏远痛苦,封侯拜相,人生得意,美酒流芳,终成一代名将。一代伟人毛泽东,遵义会议前倍受压迫,而这并未磨灭他的豪情壮志,他屏弃辛酸悲怆,达人知命,笑看人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芒四射,永驻人间。

在由此上溯到春秋五霸的争锋,战国七雄的混战。文王拘而演《周易》,左丘虽失明却著《国语》,仲尼在困苦中写有《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膑惨遭毒手,造出奇书《孙子兵法》,吕不韦遭猜忌而返乡制《吕氏春秋》永传后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能够成长在逆境中的人,永远都是生活的强者。在这个新的时代,作为承载着祖国未来希望的我们,是不应被逆境所吓倒的。我们要学会迎合逆境,乃至将逆境转化为另一种方式的动力。

篇17:国旗下讲话稿我在队旗下成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10月2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日。

记得刚上学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高年级的同学胸前飘扬的红领巾。老师告诉我:“红领巾是少先队队员的标志,你只要好好表现,认真学习,就能当上少先队员,那时,你就可以戴上红领巾了。”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当上少先队员,戴上这鲜艳的红领巾!终于有一天,我在鲜红的少先队队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望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我忍不住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心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从此以后,红领巾成了我的至宝。每天早上,我戴好红领巾在镜子前照了又照,美了又美;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床头柜上;星期天,我会亲手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在我眼里,它不仅是我的朋友,它还催我上进,伴我成长。既然我是一个少先队员,就应该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对得起队旗,对得起少先队员这个称号!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尽管我冥思苦想,草稿打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当时真有些泄气了,心想跳过这题算了,明天向老师求助吧!这时,突然我看到胸前的红领巾,它似乎在对我说:“少先队员,你可别泄气啊!可不能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退缩,那以后遇到更大的困难该怎么办呢?”我暗下决心,继续埋头思索,认真计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把这难题解开了。

是红领巾,激励我克服了学习上的难题,也是红领巾,在我暂时失落时给我勇气,给我信心。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竞选班干部,我觉得自己不错,踌躇满志地上去竞选了。演讲结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准行!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我居然落选了,我输给了一位女同学。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唉声叹气,十分沮丧,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妈妈见我这么失落,鼓励我:“你是一个少先队员,就这么容易认输?快振作起来,你要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我低头看看红领巾,它好像在安慰我说:“人生总有一点挫折,一次失败是没关系的。同学们不选你当班干部,那么你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只要你好好总结教训,把缺点改正过来,同学们就会选你当班干部的。别灰心,下次还有机会的。”对,下次还有机会,我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好样的„„

篇18:携手同行, 在实践中成长

一、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

人的力量是所有努力的核心, 因此,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理念先进、能力出众的教师队伍是每一所幼儿园发展的关键。

1.领悟理念, 制订教师发展目标。在《纲要》和《指南》精神的引领下, 我们以“尊重、理解、支持”为关键词, 制订了注重德育、支持幼儿、发展专业、终身学习等一系列教师发展目标。通过目标的制订, 我们的发展之路在形式上、内容上都有了明确的指向。

2.实事求是, 确定教师发展形式。

(1) 为青年教师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 促进其专业成长。在工作中, 我们注重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各级各类的培训机会。例如, 我们开展青年教师“六个一”培养工程:设计一个教学活动, 开放一次半日活动, 评析一个教学活动, 主持一次园本活动, 写一个成长感悟, 制作一个活动课件, 让年轻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受到启发, 获得成长。

(2) “青蓝结对”, 引领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在注重分层培养的同时, 我们更重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为此, 我们让骨干教师与新教师进行“青蓝结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师傅采用随机走访、言传身教等方式引导青年教师, 促进青年教师在业务和班级管理方面的成长, 实现师徒双方在教与学上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3.感受责任, 丰富教师发展内容。

(1) 有的放矢, 教研内容主题化。园本教研是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的过程, 为此, 园部将年级教研、园本培训、园本教研三位一体, 做到每月一主题。如在我们开展以科学领域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中, 就包括园本培训———《指南》中对科学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园本教研———调整科学探索屋材料;年级组教研———科学活动案例研讨。

(2) 联系经验, 教研内容实用化。在形式转变的过程中, 教研的内容也越来越实用。首先, 教研的内容可以从教师中来。如我园青年教师众多, 我们就以“评比”、“展示”等活动作为青年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平台。其次, 围绕《指南》, 我们常开展系列解读活动, 如讲座《教孩子画画》就对如何解决范画与创意的矛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第三, 我们还根据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如我们对幼儿园所在的共同体开展了公开教研活动———《中班主题<顽皮一夏> 集体教学活动与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审议》。在活动中, 老师们各抒己见, 进行了热烈的研讨。这些研讨活动轻松有效, 让教师们乐于教, 兴于研,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全面均衡的幼儿发展

1.自主选择, 有效开展学习活动。伴随着“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推广, 我们发现它不但能弥补主题间的不平衡, 更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 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 我们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具体的规则来支持幼儿的个别化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与调整, 幼儿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不仅能够自主地选择区域, 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更在个别化的游戏材料中发展了专注、探究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2.家园共育, 定期组织亲子活动。自开园以来, 我园就建立了良好的家园互动模式。除了常规的沟通方式, 我园还定期组织教师、家长、孩子三者互动的亲子活动, 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活动过程中, 家长们深刻意识到:不仅仅要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 更应该在心理上支持孩子、鼓励孩子, 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三、彰显特色的园所发展

1.自主游戏, 尊重幼儿的选择。专用活动室一直都是幼儿探索的基地、游戏的乐园, 为此, 我们每周都对中、大班的幼儿开放这些场室。在听到音乐后,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选择来到相应的场室, 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操作。教师在这个时候便充当起“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 给予幼儿适时的帮助。这样的自由, 让幼儿变得自主, 也让教师学会了观察与思考, 更学会了尊重与理解。

2.生成主题, 理解幼儿的需要。专用活动室的自主游戏在为幼儿带来快乐的同时, 也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 给予了生成“专用活动室系列主题”的契机。例如, 结合感统训练室, 小班开展了主题《会动的身体》, 让幼儿在玩平衡木、滑板车的过程中提高身体协调性。中班则结合了创意美工天地开展了主题《颜色万花筒》, 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造能力。大班则基于幼儿年龄特点, 结合快乐棋屋、科学探索屋、乐高智能天地开展了主题 《棋乐无穷》、《科学大发现》及 《乐高乐》, 让幼儿在游戏、操作、建构中学会思考, 学习探究的方法, 发展创造性建构的能力。

3.园本节日, 感受幼儿的快乐。除了徜徉于快乐的自主游戏与主题活动, 幼儿每学期还会迎来精彩纷呈的园本节日。比如, 结合创意手工天地, 我们开展了手工节《巧思妙想齐动手, 创意无限迎新春》;结合科学探索屋和乐高智能天地, 我们开展了科技节《动手玩可科学, 妙趣大发现》;结合图书信息室, 我们开展了阅读节《小图书, 大世界》……在园本节日中, 幼儿能够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小实验, 还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绘本制作, 和小伙伴分享图书, 这些都让幼儿沉浸在无比的快乐和满足之中。

上一篇:电教专干工作总结下一篇:八下《马说》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