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语文

2024-07-15

教学设计语文(共11篇)

篇1:教学设计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尘、从、卡、林、鲜、炎”六个生字,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四种好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

3.通过“我的作品”展示学生才华,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和乐乐一起去学习《语文乐园

(五)》。

二、“探究与发现”——寻找金钥匙。

1.出示四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有所发现。

2.全班反馈。

(1)你想说哪幅图就说哪幅图。

(2)你们能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

(3)其实这四幅图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老师讲讲吗?

3.探究学习方法,找到金钥匙。

(1)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乐乐是个怎样的孩子?

(2)延伸: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懂就问,善于发现就是乐乐送给大家的金钥匙。你还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介绍)

三、“我来试试”——运用金钥匙。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学生齐念。

2.它们还会变魔术呢!出示:尘、鲜、卡、从、林、炎,用不同颜色区分。你发现了什么?

3.借助拼音认认这些生字朋友,注意把字音读准。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音。

(2)开火车读。

(3)拼音朋友离开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5.识记字形。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新朋友,大家的音都读得很准。我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些字呢?请你仔细观察后再认真思考一下。

6.学习短文。

(1)乐乐送给我们的金钥匙真管用,今天我们又记住了几个新朋友。请你们再用上乐乐给你们的金钥匙,读一读110页的短文,看看你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读了这篇短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7.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汉字多有趣啊!从字形上就能知道它的意;今天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1)学生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反馈。

8.拓展:还有哪些字也是这样的呢?你是怎么认识它的?

四、总结

今后你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好方法再去发现,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

我的作品

1.激发兴趣:让生写,激发学生想写的愿望和写好的信心。

2.给予选择的空间,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3.提供展示的空间:

(1)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

(2)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台,生评价。

4.互动评价,分享快乐:

(1)生自评;

(2)生互评;

(3)师生共评;

(4)回家后请家长评。

篇2:教学设计语文

1、认读4组形近字,能区别它们的异同点,鼓励学生自主发现。

2、读一读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3、读句子,写句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初步感知因果关系的句子。

4、通过读成语故事.帮助学生积累成语,提高阅读兴趣。

5、看图读词,了解4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及风俗,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

6、让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的感受,并写下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享成功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4组形近字,能区别它们的异同点,鼓励学生自主发现。

2、读一读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3、读句子,写句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初步感知因果关系的句子。

4、通过读成语故事.帮助学生积累成语,提高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爱玩游戏吗?一个单元的学习义结束了,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语文乐园去玩游戏吧!

2、点击课件:出现游乐园大门,门上写着“语文乐园(三)”。

3、师:嗬,游乐园里可真热闹啊!里面都有什么好玩的呢?走,进去看看吧!

(点击课件:走进游乐园大门.由远到近出现了4座游戏小屋,上面分别写着游戏的名称:大家来找碴、趣味拼图、句子迷宫、跳舞机。)

过渡:游戏可真不少呀,想先玩哪一个呢?(学生想玩哪个游戏就点击进入)

二、大家来找碴——认一认,读一读

1、进入游戏小屋,宣布游戏规则:本游戏共设4小关,每关分别有2张词语卡片.只要能找出带点字的异同处,就能顺利过关。

2、进入第一关,出示2个心形词语卡片:花瓣——辩论

3、借助拼音读词语,指名读。

4、你发现带点字的相同和不同处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说到哪里就点击字的相同或不同部分)

5、顺利闯过第一关。(课件:掌声,奖励学生领读。)

6、接下来的3关能不能顺利通过呢?

(点课件:出示另外3组词语卡片)赶快和小组的伙伴互相说说吧,看谁能带领大家顺利闯关。

7、学生分小组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8、用闯第一关的方法指名说自己的发现,带领大家闯关。

9、小结:同学们不仅齐心协力顺利闯过了4关,而且学会了区别形近字。大家有信心进入下一个游戏小屋吗?

三、趣味拼图——读一读

1、进入游戏小屋,出现了由8个长方形成语卡片组成的大长方形,宣布游戏规则:卡片后面藏着一幅美丽的图画,读完这些成语,图片就展现在你眼前。

2、师:想看看卡片后面藏着什么图片吗?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这些成语吧。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成语,可以和同座互读、齐读等。

4、你想读几号卡片?指名大声读卡片上的成语。读对了,点击课件:卡片翻过来,露出图画的一角。

5、等学生读完卡片后,一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

师:看哪,原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1

6、(点击课件:8个成语出现在以此图片为背景的画而上。)

师:看到这些成语,你会想到哪些人呢?能用上其中的成语说说你想到的人吗?

7、引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说想到的人,在交流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初步理解这些成语都表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8、小结:这些成语让我们想到了周总理、江爷爷、解放军叔叔……他们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四、句子迷宫——读一读,写一写

1、进入游戏小屋:出现一组句子,宣布游戏规则: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今年,傣族人民格外高兴。

②今年,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欢度泼水节。

2、学生自由读句子,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句子,说发现。

4、小结:后一个句子说出了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更加具体,让我们把第二个句子正确地写一写吧。

5、学生抄写句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五、跳舞机——读一读

1、师:接下来的这个游戏更有意思了。如果你们能顺利过关,能随着音乐跳舞呢!

2、学生自由读书上的成语故事,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故事,听听他读得是否流利。

4、出示故事图片,你能看着这幅阁给同学们讲讲这个故事吗,自由练讲,指名讲。

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6、总结:揭示成语的含义。现在,让我们随着跳舞机的`音乐跳一段欢快的舞吧!

六、总结

师:同学们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不仅齐心协力成功做完了4个小游戏,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呢!明天,我们将继续闯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看图读词,了解4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及风俗,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通过“我的作品”,让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的感受,并写下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享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发现

1、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什么?相机出示下面的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同法学习后面的三幅图。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

二、我的作品

1、回忆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集体反馈。

篇3:教学设计语文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及由福建师大的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问世。这两部书都站在知识更新的立场上,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两部书自出版以来,被国内师范院校广泛采用,受到了较好的评价。

然而,这两本书对于新课标的理解、阐释,对各类语文教学的态度及在编纂的内容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这里试从两书的写作教学的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书对于写作教学观的不同态度,进而提出了对写作教学未来发展的期望。

一、写作教学过程的比较

作文教学过程,一般指一个单元(一次作文)的过程。学生作文成效如何,往往与教者对作文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有着很大的关系。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将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这四个阶段包含师生之间的关系,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紧扣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

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一套写作教学过程,但从书中列举的两个经典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十分关注写作教学过程。通过对比,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注重写作教学过程的体系,而且偏重教学理论与原则方面,而潘新和主编的书更注重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法对写作教学过程的贡献与指导,偏重于指导实际操作。

二、写作训练方法比较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这一工程顺利进展,就一定要采用一些适当的训练方法。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这本书非常注重写作训练,认为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七种作文训练方式,有单项作文训练、命题作文训练等。

潘新和主编的书中也提到了写作训练的一些常见方法,具体归纳为讲授式、讲练式、评改式等。“讲、读、写、议、评、改”是写作教学教法的常规要素,它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写作教学宽广的可能性及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更强调多练,意在给教师们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潘新和主编的这本书则更强调写作训练的具体操作实际,意在帮教师打开思路,让教师们有更多灵活的选择。

三、写作批改的比较

写作批改亦称为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具体内容则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修改意见及努力的方向等。潘新和的这本书指出了我国传统写作教学的“精批细改”存在的弊端,即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来评价,容易误导学生,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对素材的运用,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王文彦、蔡明主编的书在阐明写作教学过程中,就叙述了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讲评,互相沟通的写作评改过程。书中指出,每一次的作文批改,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等,而且要注重写好作文批语。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王文彦、蔡明的书看重作文批改的实效性、育人性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潘新和主编的书则更看重如何用作文评改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等。

四、对写作教学的展望

新旧世纪更替之际,我国语文教学界呈现出一派争鸣迭起、理念创新的活跃的学术景观。其中,作文教学所迸发出的深层次和多侧面变化更是格外令人注目。通过这两本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书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关于写作教学过程的研究还比较片面。王文彦、蔡明的书中虽然明确提出了写作教学过程的四环节,对传统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有所改革与发展,但是依然呈现出一种直线的发展过程,没有体现各个阶段、各种因素的复杂交错的关系,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这样的教学过程由于教师指导贯穿了整个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因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作文训练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及系统的训练内容。提出的作文训练方式虽然多种多样,却都没有密切联系各个年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更没有考虑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训练内容,这就会给老师们带来困惑,虽然方法五花八门,却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与使用。最后,作文评改方式虽然指出了“精批细改”的弊端,认为其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是书中所提倡的方法,对教师要求都普遍过高,具体可实践操作性并不强,依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看到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更应该认真思考作文评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篇4:教学设计语文

第一,勤于学习研究,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原则,让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把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作为我们关注的课题。

一个人真正可贵的是他的思想,语文教师要有思想才有魅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努力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勤于学习研究,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课改要求,精心钻研教科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真正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

第二,培养语文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使教和学得到最和谐的发展和最理想的效果。

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故事、问题、诗歌、实物等多种形式导入,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尽快进入状态。

讲究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教学,如能经常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或专题辩论,让他们在语文实践中体悟语文,获得必然是巨大的。

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启发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前导语、精心设计只是浅层的方法,真正调动学习兴趣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解除对可能发生的错误的恐惧心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体会,有成就感。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环节的连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无限乐趣,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落到实处。

第三,引领学生思考,注重讲练结合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高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的阶段,他们不仅对各种问题感兴趣,而且已经不满足接受某种现成的结论,开始进一步探求结论的依据。他们在学习上有一种自尊、自理、自强的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根据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的特点,要有选择地讲解,而对于那些教学重难点,通过设疑、激疑,促使学生积极思维,造成学生完全被问题所吸引而认真思考,钻研和探索的课堂情势。有的问题,学生可能争执不下或者寻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期待老师讲解,老师再尽力讲清讲透,学生就会有一种满足感。

当然,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也离不开练。每节语文课,学生都应有动笔的机会。练习和考试是手段,提高质量是目的,评讲是关键。平时的语文课应当十分注意基础知识系统讲,系统练;重点知识重点练,重点讲;重要题型归类讲,强化练;试卷评析针对讲,专题练,这样效果才能显著。

第四,坚持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素养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他们的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课内学习是学生打好基础,获得自学本领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组织学生学好这些课文知识,而且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从无字处读书,读社会这本活书,从中体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和生存法则,道德准则。课文教学应从社会生活中来,又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教师应花时间研究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学习的“钥匙”。

综上所述,要实施语文有效教学,勤于学习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是根本;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是前提;引领学生思考,注重讲练结合是保证;坚持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素养是目标,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而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养。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实现育人价值追求的主渠道,只有把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真正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地实语现文有效教学。

篇5:语文园地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大写字母的学习。

〖课前准备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课文上的词:

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3、出示生字:

矮 瘦 暗 丑 闲 旧

⑴ 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⑵ 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如:“瘦、丑”是翘舌音)

4、师生合作读:

师读“高”生读“矮”。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7、扩展运用:

⑴ 你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

⑵ 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猴子矮。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二、我会读

1、过河游戏。板画:小河

教师提出过河要求:

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

出示词语:

打水 打伞 打电话 打鱼 打球 打个问号

2、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3、齐读。

4、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5、评出最佳合作奖。

6、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语里都有一个“打”)

7、请同学给每个词语中的“打”换个字。

三、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

2、出示26个字母(小写)。你认识它们吗?

3、请学生读。

4、告诉学生这些拼音字母每一个都有一个读音一样的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

⑶ 同桌互读。

⑷ 男女生比赛读。

5、认识大写字母:

⑴ 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⑵ 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⑶ 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6、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篇6:语文《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及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本领以及人们对龙的尊敬。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十二生肖图片、“龙”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板书:百花园。

二、出示《百花园》中的第一题

1、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

三、出示龙的挂图

1、指名说一说龙的词语

2、齐读第二题

3、说说这些成语有何特点

四、出示第三题

1、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写一写

3、指名说一说

五、出示九九歌

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六、阅读《龙》这篇短文

1、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2、.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挂图,学生欣赏。

七、认识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o

1、教读十二生肖歌。

2、看图背诵。

3、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4、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八、总结收获

篇7:教学设计语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更多关于读书笔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示的四句话,看看四句话中分别都说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四句话写出了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再读四句话,看看自己对哪种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感觉既简单义不耽误时间。

师: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生:我对其他三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写感受的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句子的含义。

师:是的,所以每次老师特别喜欢让你们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简单理解写在旁边,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另外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还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呢。

生:我对第二段话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以后在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词语或者句子。

师:是的,这种方法虽然有点费事,但对我们的大。

生:我觉得最后一种方法也不错,注明句子的出处后载们就能够一下子记起阅读过的内容啦。

师:同学们,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虽然形式不太一样,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对我们的阅读和习作都有很大的好处,不但能够提升我

们的阅读、能力,还能让我们不断形成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4.拓展学习:引导学生拿己的读书笔记,通过与平台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读书笔记的质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研读四句话,从中感受到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在与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优化读书笔记的意识。

三、教学“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导学生边读边看看三句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着重号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学生再次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加点字“得”前后两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样的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明确“得”后面半部分是对前面动作词状态、程度等的补充说明,因而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同时试着补充完成第四句话“妈妈累得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累”的样子、程度等,同时对他们的写话予以梳理(如“妈妈累得说不出话来”“妈妈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写话练习“ 得 ”,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得”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动作词。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中给出的两句话,注意加点词语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回答(一句话中,几个分句子前后词语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种含有几个分句的句子,前后两句话首、尾词语相同,这样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顶真”。

(2)教师补充出示几则例句: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顶真修辞的有趣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边读边体会句子的特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试着照样子补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号,教师注意提醒他们下一句必须以“弯弯的小桥”开头,适时补充出示“弯弯的小桥那弯弯的小船”。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是一句歌词,歌曲《弯弯的月亮》。

(5)课件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有趣特点,同时在写话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认知内容,提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课堂

1.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回顾关于读书笔记以及词句段运用两个方面的认知。

2.教师: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确实有不少收获,老师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并让它真正为我们学习语文服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2.背诵《采莲曲》,读中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教师谈话:孩子们.汉字是一门文字艺术,看上去就是简简单单的方块字,但要想把它们写好却并不容易。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横画、竖画的书写规则吗?

2.学生交流(横平竖直),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这里的“横平”并非是我们认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时保持一种平势。同时引入学习:接下来我们继续掌握关于撇、捺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书写要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旧知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已有书写认知进行书写要领内化巩固,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更多书写要领的积极性。

二、教学“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个生字,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撇、捺在每个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们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只有将撇、捺两笔写得舒展,字整体才能够舒展和优美。

3.指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每位同学按照顺序分别板演2个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书写并予以,教师重点提醒他们看看撇、捺两个笔画的书写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师根据学生的适时予以修正、范写,重点提醒他们注意“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笔捺画要舒展,与撇画保持对称之势}“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画不要写得过长,下面“木”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对称;“雾”下面“务”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画则要稍微收敛;“奏”上半部分的横画要紧凑,撇、捺要舒展。

5.学生自主临写8个汉字,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重点看看他们有没有注意撇、撩两个笔画的书写舒展到位。同时挑选书写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发现与教师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笔画的书写要领,进一步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

三、教学“日积月累”

1.课件播放歌曲《采莲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这首好听的《采莲曲》就是根据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昌龄的诗歌《采莲曲》创编而来的。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读读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2.课件出示诗歌《采莲曲》及其画面,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诗歌的朗读停顿。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芙”是第二声,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朗读停顿(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学生齐读诗歌。

4.引导学生再读诗歌,注意借助图画看看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自己都从诗歌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

5.学生朗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这首诗歌描写的应该是夏天的景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图画上画的荷叶、荷花看出来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师:同学们,除了从画面中看到了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想到了有人划着船在荷花、荷叶中游玩、观赏。

师:这画面中并没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中想到的,说明有人在荷花,荷叶间唱歌。

师:你的想象非常准确。那你们猜一猜,这会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是女孩子,她被荷叶、荷花给挡住了。

师:对!其实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没正面描写她,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却闻歌声等

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想象诗歌的画面美,同时想象诗歌中的声音美。

7.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边读边想象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声音,进而自然融人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中,并体会到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趣。

四、课堂

篇8:语文课堂教学不等于语文教学

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看作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所有活动, 那么, 就应当承认, 语文教学的范围要比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大得多。

首先,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和其他语文课外活动。为什么说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呢?这是因为, 语文课外活动, 特别是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 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语文能力的提高, 是以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为基础的。而课内的阅读和写作, 是很难满足语言实践的需要的。早在五十多年前, 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国文教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 试去揣摩, 分量就不能太多, 篇幅也不能太长……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 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 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 越多越好。”“学校里的定期作文, 因为须估计教师批改的时间和精力, 不能把次数规定得太多, 每星期作文一次算是最多了;就学生历练方面说, 还嫌不够。”可见,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 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抓这项工作, 要完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是不可能的。

其次, 扩展开来说, 语文的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堂, 也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 生活的范围有多大, 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不过, 有时是有意识的学习, 有时是无意识的受到影响;有时受的是好的影响, 有时受的是不良的影响。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 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 从而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做, 就自然把语文的学习与认识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其结果必然是, 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篇9:教学设计语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语文有效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引言

语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目的,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前提下,语文设计的科学性显得更加重要。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融入也成为了语文教学设计的重点,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合作以及探究活动的设计,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积极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在高中语文设计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巧妙地安排为学生构建这样一个平台,真正提高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于人才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尤其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加要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方法,明确正确的学习态度,针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语文教学弊端重重,而创新语文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交流,为高中学生升入更好的学府做铺垫,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好的应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

情境教学法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合理的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带入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利用没有固定的方法,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设施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恰当的创设情境的途径。那么,如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比如:《故都的秋》的一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激趣性问题的设定,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夜嫣红,层林尽染的秋天景”,并配乐朗诵课文,然后让学生自己感受这样的季节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在这样美丽的秋色中,很多学生都会静静的思索,实际上这样的情境带入是作为简单的教学方式,重点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如何能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扩大情境教学的感染力,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非常强,教师课件做的生动,活泼,朗诵时感情投入恰到好处,音乐柔和,宁静,这样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进而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章的主旨,能够随着教师引导的思路,独立进行以下的思考和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创设小组活动,学生真切体验,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连接大学教育,毕竟高中属于过渡性教育,因此,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当前学习与未来学习的承接,活动性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动口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应用,这种开放性学习对较强的教学设计与大学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眼前一亮,学习的心态会更加轻松,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提升。教師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要给予科学地指导,设计好“活动体验”课型,实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比如:《雷雨》的课文设计,首先教师要布置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预习,熟悉课文内容;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要根据自己对于课文理解进行课本剧编排;课堂上每个小组都要表演,并且要相互点评,分享演出的体会。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很多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幽默和表演天分。同时,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本的内涵以及现实的残酷实自然而然有了深刻的体会,旧社会存在的弊端和所造成的危害已然不言自明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的授课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一举多得。

三、利用迁移训练,拓展学生思维,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

我国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与了高度的重视与肯定,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点,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问题,参与小组活动,实现自主学习,而迁移训练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独立学习的效果,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不能停留在得出正确的结论,阅读教学也不能局限在读懂文章,而应向外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的方式灵活多样,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对阅读教学很重要,关键在于选择的方法能否推波助澜,提升阅读质量的学生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把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景、情、理集中在一块,在整合过程中提高学生积累和感悟能力。在阅读赏析课文的同时,通过合理的迁移与拓展,势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思维,以便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

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教师也让学生以此文章为参考,写一篇《我为刘和珍设计的塑像》的说明文,学生要从塑像材料、放置地点以及周围环境、任务神态、姿势、衣着等各个方面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课文内容与层次的深层把握,同时又能够将文中所得到的知识应用于写作过程中,这就是知识的一种迁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常性的进行这样的练习,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必然会得以提升。除注意教科书上文字的阅读,还要注意报刊或网上阅读。然而,迁移与拓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神奇美妙功能,但我们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围绕课本进行科学有效的迁移与拓展,做到迁移有据,拓展有度。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十分紧迫,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建立了固有的学习模式,是好是坏都很难改变,面对学生基础层次不齐的情况,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成为了教师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关键,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季秀红.英语成功教育的理念塑造及方法应用[J].吉林教育.2011(29)

篇10:语文A版《语文乐园》教学设计

1、积累词语,学习词语搭配和表示内心感受的四个字词语

2、读读写写,能说写带“像”的比喻句

3、阅读欣赏

教学重难点:积累词语,

能说写带“像”的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第一行词语“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闷闷不乐、垂头丧气”四个,学生读。

2、请你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3、还有那些表示心情的词语

4、练习词语搭配

(1)学生自由读

(2)齐读词语

5、出示词语口头填空

原野()珍珠

()松林()小溪

()大河()大海

二、读写

1、出示第一句话“青青的草坪像一块绿色的地毯”学生自由读,草坪和地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说一说小露珠和珍珠有什么相似之处?

3、用“像”学生口头练习说话

三、阅读欣赏

1、请学生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小草是很不起眼的,但他坚强、快乐的来到我们的生活中,每到春天小草就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草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板书

将解: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16岁所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都要加赋得二字。

3、教师范读诗歌,生听。

4、学生自由读。

5、了解诗意。

(1)自读,找出难懂的词。

(2)小组讨论。

6、教师说诗意

7、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8、指导朗读背诵

四、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字,要求工整。

2、能与同学合作办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讲白居易的故事。

二、写字板:

1、写字任务《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前四句。

2、学生认读诗句。

3、学生观察书写格式,然后说一说。

4、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5、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6、评价学生书写。

三、语文生活:

1、今天我们自己办报。

2、小组合作--把你想说的话,想告诉大家的消息写在或画在手抄报上。

3、教师评价。

篇11:《语文园地四》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这个语文园地有五项内容,分别是认带有相同偏旁的字,以复习巩固认过的字;读标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比较形近字,巩固写过的字;读句子,让学生感知“越…越…”这种句式,读背古诗。

二、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景,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4.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情景,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教学准备:

把“我会认”这个环节的字,制成课件“转盘”,内设音、形、意。

布置教室,张贴各种小型标牌、广告,配以适当的图片。

五、教学安排: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

2.出示转盘。

你们认识吗?(引导学生自由认读)

请3-4位同学大声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习小组开火车认读。

在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

3.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讨沦。

4.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

5.课外延伸: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字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

二、我会读

1.激趣导入:老师要带同学们左一个有趣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小朋友们常见的字。

2.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

结合图,出示书中的6个标牌,学生自由读。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

3.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字卡。

活动交流: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找到了多少汉字朋友。

4.小朋友们会认这么多字,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呢?

5.模拟情境表演:现在我们在大街上,这位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三、扩展作业:从家中的包装袋、废报纸或纸盒上找出汉字,剪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生字。

请小朋友们仔细,比一比,这些排在一起的字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选择说哪一组。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巡视、参与。

2.写字。

强调关键笔画。

注意强调写字姿势,巡视。

3.请同学把自己感觉满意的作品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活。

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读。

2.抽查。

3.扩展。

风越来越大。

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

夏天到了,越来越热。

三、读读背背

1.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

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的最多。

2.学生自愿参与。

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小能手。

3.今天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锄禾》,一定有同学听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

出示挂图,配乐范读。

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

范读一到两遍,读出节奏与韵脚,感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

4.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5.感悟诗意。

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像,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

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6.指导背诵

7.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多。

教学反思:

每一单元的语文园地的教学,是对本单元重点内容的一次小结,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以识字和写字为课文重点,随着学习的深入,第四单元的内容较前三次单元复习内容,在内容和层次上已经加深了,不仅是巩固字词,在某一程度上是贯彻学习方法。比如在“我会读”中,生活中这样“牌子”随处课间,要求学生注意在生活中识字。在“我会读”练习中,不仅要求学生体会“越…越…”意思上的递进,更要求学生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比比写写”一题,较之前的“我的发现”等题目,已经上升到具体的写当中,这与学生在学习上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每一次的语文园地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次复习,也是对老师教学的一次小结,让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注重抓好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设计,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实现。

上一篇:坚持就是胜利200字作文下一篇:分层教学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