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

2024-07-10

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具体要求如下:

1.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意义

单元教学计划,是按照某一水平教学阶段的教学计划,把一项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因素,按照课次相互衔接、科学系统地进行编排的计划。它反映教师对该项内容教学的整体构思和设计,是对水平阶段教学计划的具体化。2.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方法与步骤

⑴ 确定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学期教学目标(计划),它是学期教学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又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纲领。它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单元教学目标应包括: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或知道、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或有关本单元的体育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所要掌握和运用的运动技术和能力。

体能目标: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要锻炼或发展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情感目标: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所要贯彻的思想教育渗透。

⑵ 设置课时数 单元教学课时的多少直接影响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分配单元课时数时要充分依据学期教学计划与学期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单元课时数,并根据单元课时数的设置合理分配重难点与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兴趣大,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终身意识强的单元可以大一些,教学内容可以广一些、深一些。对于那些与实际生活联系少,学生又不太感兴趣的单元,可以设置课时数少一些,让学生做到了解或基本掌握即可。

⑶ 分析重难点

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和体能的分析来确定,并把重难点分配到教学课时中去,通过课时教学的重难点突破来完成单元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⑷ 选择单元教学内容

①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在单元教学目标的统领之下对应单元教学目标,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服务。②单元教学内容应注意场地、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根据课标精神改革拓展传统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③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④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后都能受益。

⑸ 制定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①教学方法是教师设置课的组织形式,在该单元的每一节课中是采用全班教学还是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是采用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是预先分组还是随机分组,这些都要预先设计好。②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教师提供学习、练习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还是教师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创新,练习方法要在每一节课中有所设计,为课时教案的制定提供直接依据。单元教学计划还应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进行调整。

3.制订单元教学注意事项

⑴ 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目标要明确,符合教学实际。这是完成学期计划教学要求和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的关键。

⑵ 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教法、重点难点确定要清楚,这是完成单元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⑶ 针对每次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妥善安排好每节课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学习策略)。

⑷ 单元学习结束进行必要的单元终结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篇2: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

本课以新课程为基本理念,以“对话式”主体教学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塑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个性品质。运用“对话“探究式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特色,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与教材选择:

我所上课的年级是五四制的初二1、6班的36名女生,她们的特点是个体差异较大,年龄偏小,柔韧性发展较快,把技巧作为主教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巧是初中阶段的主教材,但越来越不被师生关注,为改变轻技术重形式的个别教学现象,把技巧中的“成桥”作为本课主教材。激发学生对技巧运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技巧的自信心。用课课练(仰卧起坐),来强化学生的腹肌训练,加强学生练习技巧的基本功,提高学生对中考体育的重视程度。实现体育课的延伸,把学校、家庭、社会体育有机结合剑一起,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学习与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实现主体性教学的三个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对技巧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自练、主动参与的态度。

2.、学习“成桥”的基本动作方法,使95%以上的学生在保护下完成动作,7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养成锻炼的习惯。

3.、通过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体验运动乐趣,通过各种展示增强对技巧学习的自信心。

课的结构与教法:

结构:队形变换──创编韵律操作业展示──自主专项准备活动──学习“成桥”的基本造型──创造性学习──展示沙龙──课课练──愉悦收心。

1、队形变换:教师利用音乐伴奏,组织指导学生散开练习,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上课中去。

2、创编韵律操作业展示:教师用留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实现体育课的延伸,保证每天活动一小时,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新动作。展示各自特色。师生共同参与,营造愉悦学习氛围。

3、自主专项准备活动:教师利用语言提示、积极参与帮助活动,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项的压腿、压腰等准备活动,为基本部分学习做好准备,避免出现外伤。

4、学习“成桥”的基本造型:教师用语言导入,让学生理解“桥“概念,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推起成桥、互助抱腰下桥、保护下桥、独立完成下桥等几个环节,把“桥”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利用技能迁移激发学生进行“成桥”的尝试,在师生的保护帮助下努力完成,在巩固练习中独立完成,同时体现差异性,对完成结果不做强化要求。利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创造性学习:为满足学生的求异心理,体现学生的差异,把学生带入自主交流的创造学习过程,让学生发挥其特色进行创造性体验。

6、展示沙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已有的技术进行自由组合,探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展示各自的特色。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把展示分成集体展示和个性展示两部分。

7、课课练:为督促检查学生的课余练习情况和提高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的重视,把仰卧起坐作为课课练的内容,以竞赛的形式展示练习成果。

8、愉悦收心:教师利用舒缓的旋律让每组自编一组简单的放松动作,师生同动,以达到收心的目的。

场地器材:

器材:大体操垫八块,小体操垫9块。录音机一台。场地:20米直径弧形场地一块。

初中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篇二

单元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发展学生对运动(飞行)物体的时间感、空间感,以及其时空关系的判断能力。

2、进行软式排球的启蒙教学,让学生了解、认识什么是软式排球,知道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和锻炼方法、游戏以及简单比赛的组织方法和规则。

二.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准备姿势及移动的技术,建立对飞行物体的时间感、空间感,以及其时空关系的判断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基本的运动能力。

2、学生初步掌握软式排球基础技术的各种练习方法,学会一些软式排球的游戏方法及简单比赛的组织方法和基本规则。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体验到参加体育锻炼和参与软式排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学习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教学安排:

课次课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

1软式排球的起源与发展了解软式排球的特点及其兴起与发展过程。通过激发兴趣,使学生有想“试试”的欲望。

2准备姿势及移动能够掌握3种基本的准备姿势,能灵活的完成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跨跳步和跑步。重点:准备姿势的重心控制。难点:移动后的制动。

3了解、熟悉球性初步掌握垫球。能用不同部位,尝试连续垫球;双手垫球部位准确,能连续垫多个。重点:了解垫球动作。难点:多种部位的垫球。

4正面双手垫球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在移动中控制球的能力,体验软式排球运动的乐趣。重点:准确地击球部位和用力。难点:控制球的方向。

5专项体能练习(一)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协调性的培养。

篇3: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

为此, 本文从体育课改的主阵地———体育课堂教学入手, 把体育单课教学与单元教学进行比照, 提出了体育单元教学课程实施课课相连是把体育新课程引入课堂的良好途径。以下为体育单课教学与单元教学的比较分析:

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 课堂教学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 是基于教材的教学, 讲究形式上的面面俱到, 而时常形成的结果是什么也未实现。任课教师往往也力不从心, 心力交瘁。不难理解, 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 要完成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势必会出现教学目标的主次不明, 为目标而目标, 教学过程的“蜻蜓点水”等现象。如果目标的完成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就不能使课强弱得当、旗帜鲜明, 从而无法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单元教学是课程实施执行一项课程计划, 是基于课程的教学观, 单元目标是一个单元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 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就是将课程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具体的学习子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逐个达到单元目标, 最后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单元教学讲求的是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面面俱到”发散在一个单元的各个教学课堂之中, 就一个单元而言, 形散而神不散。一个教材片段往往突出的是一个目标重点, 一节课往往也是解决一两个问题, 突出了过程教学, 解决了问题的主流。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课堂教学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 不是按部就班, 形成传统的模式, 与新课改大相径庭, 就是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与中考项目毫不相关。这些课表演的成份多, 实用的成份很少, 所需要的场地大, 器材多, 这些内容的选择、操作复杂。目前, 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这些内容的选择又不具有普遍性, 因此, 这些课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拓展。

单元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 可根据学习的需要, 安排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科学地组织、排列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的难易度与学生的实际而决定所需课时。单元教学选择的是系列相关教材, 比单课教学更具有广泛性、系统性, 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 有利于让学生完整地参与必要的学习环节和强化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单元教学可注重五大领域教学目标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内容的丰富与变换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 作为中学生, 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 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潜能, 教师进行单元教学时, 可以摸准学生的能力水平, 选准训练材料, 定准训练目标, 只有这样, 才能有的放矢, 避免不系统、不集中、重复等现象, 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 增强适用范围,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深远的影响。教学方法及内容深入浅出, 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使其应付中考游刃有余, 做到教学对象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在单课教学中, 为了体现课改精神, 教学组织形式化、繁琐, 教学流程复杂, 很难操作, 给师生特别是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不适应时代大潮, 甚至片面追求“自主、互动、探究”等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忽视了“讲解、示范、练习法”, 为了课改而课改, 没有把课改看成是手段, 没有领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夸大“情境”“快乐”“成功”的教学功能, 过于淡化甚至放弃技能和体能教学, 这也是造成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教学评价表面看为“一线”, 实际为“一点”。试想, 单单一节课, 整整45分钟, 怎能客观准确地评“一线”?

篇4: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

一、对“小学体育主题教学单元”的认识与理解

我们认为小学体育主题教学单元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主题教学单元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和连续课时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开发主题教学单元其实质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化处理的过程。

我们不能狭义的把“主题”理解为“思想”主题的意思,主题教学单元的“主题”呈现形式可以是“生活情境”主题、“故事情节”主题、“趣味游戏”主题、“合作交往”主题、“个性发展”主题、“心理健康”主题、“运动项目”主题、“运动处方”主题、“理论学习”主题,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主题。

二、主题教学单元设计的一般步骤

以我们构建的水平一(二年级)《森林趣味运动会(障碍跑)》主题教学单元为例(表1)。

步骤一:明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开发主题教学单元首先各校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各水平学段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例如,我们把教材具体分为重点教材和一般教材两类。重点教材:小篮球、武术组合动作、篮球操、走(水平一)、跑(快速跑、障碍跑、耐力跑等)、跳跃(立定跳远、急行跳远、跨越式跳高等)、投掷(轻物投远、准、垒球、实心球等)、技巧(各种滚翻、前、后滚翻、支撑跳跃、攀爬等)、队列队形等;一般教材:发展学生机体的身体素质,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等素质练习和活动性游戏等。

步骤二:认真解读教材,构建单元主题。

第二步应对教学内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分析教学内容对学生身心影响,深刻理解和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教育价值,弄清其教学内容之间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障碍跑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它能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和野外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小学低年级是以学习和掌握钻、跨、绕、滚等为主的简单过障碍物的动作,这些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二年级同学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们充分挖掘 “钻、跨、绕、滚”过障碍物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该学段学生生活经验和身心特点,构建了“森林趣味运动会”这一主题来贯穿整个教学单元,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

步骤三:单元目标设计,确立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例如,我们在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为:(1)知道所做简单“钻、跨、绕、滚”等动作术语,明白安全运动的重要性,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2)做出钻、跨、绕、滚等简单障碍跑动作,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3)在活动中敢于自我表现,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及勇敢顽强,相互协作的精神。基于此,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能掌握钻、跳、绕、爬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步骤四:确定单元课时,构建课次主题。

主题教学单元课时数不仅要考虑完成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例如,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5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穿越树林(绕过障碍物)——第2课次:踏石过河(跨越障碍物)——第3课次:滚过草地(滚过障碍物)——第4课次:穿过山洞(钻过障碍物)——第5课次:森林擂台(滚跨绕钻组合障碍跑)。

步骤五:设计课时目标,建立评价要点。

课时教学目标不宜贪大求全,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五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例如,我们把“障碍跑”单元的第1课次主目标确立为“运动参与”,第2课次为“运动技能”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运动参与、体验、感知。主题教学单元评价应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课时主目标来建立评价要点。如本单元第1课次的评价要点为“善于观察模仿同伴正确动作”……

步骤六:教学方法设计,预设运动负荷。

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等特点,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主题单元设计过程中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不同类型(主目标)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也不相同,如技术教学课25-30%,125-135次/分;复习课35-40%,135-140次/分;综合课30-35%,120-135次/分。一般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平均心律在135-140次/分。

三、主题教学单元设计的原则

1)教学连续性原则。主题教学单元设计中,课次应当是连续排列的,尤其是主教材内容应当作为课次的连续排列,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

2)内容递进性原则。主题教学单元的每课时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编排,应该呈现出前一课时总是后一课时教学基础,后一课时又在前一课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

3)主体参与性原则。主题教学单元设计应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学习。

4)主题教育性原则。设计的学习主题要有教育性,充分体现真、善、美,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5)全面发展性原则。设计的主题教学单元,每学完一个主题教学单元,都能促进学生“身、心、社”三维健康水平的协调发展。

6)符合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原则。主题教学单元设计要符合不同水平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忌死搬硬套,强行结合,要顺其自然。

四、主题教学单元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以技能学习为载体,兼顾三维健康目标同步发展

主题教学单元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载体,把“身、心、社”等维度目标并行推进,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身、心、社”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融合。

2.合理搭配副项学习内容,弥补主教材的不足

为了弥补单一运动项目自身功能不足,在某项运动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配以副项(或素质练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辅助与延伸,这样有利于启发和加深学生对此类运动项目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日后深入、广泛的学习会产生潜在的积极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将队列队形的练习、体能训练、项目知识介绍以及校本课程的内容都兼顾起来,这样将有助于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处理好主题与教学内容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用主题为线索构建教学单元,其情、其境只是一种手段,应把“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健身、文化、育人等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的主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主动地关注学习内容,能唤起并暴露学生生活的经验;能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甚至整个知识段的学习,能为学习内容“抛砖引玉”,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能为了“主题”而牺牲了教学内容。

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课如果缺少科学的身体活动,没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应称之为娱乐活动。尤其是目前我国学生体质每况愈下,体育课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主题教学单元设计过程中要跟据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213176)

篇5: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跳跃技术的基础知识。

1、跳跃运动包括哪些项目?

2、最早兴起的跳高姿势是什么姿势?

3、跳远技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田 径

一、跑

通过学习途中跑和弯道跑,逐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发展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等良好品质。

1: A、弓箭步走路20米×2 B:高抬腿跑10---15米×2

C:30---50米加速跑 D:游戏:听数找朋友。

2: A:学习站立式起跑。B:变速跑:男1000米,女士800米跑。

3: A:学习站立式起跑,B:学习弯道跑技术。

4: A:50米×(2---4)次 B:越野跑1200---18000米。

5: A:圆周跳绳接力练习。B :计时跑男1000米,女800米。

6: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一、跳跃

通过各种练习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1、A:学习蹲踞式跳远。

2、“腾空步”练习。

3:复习“腾空步”技术。

4:学测步点;蹲踞式跳远练习。

5:复习蹲踞式跳远。

6:考核:蹲踞式跳远。

三、投掷

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通过练习初步了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1、学习原地推铅球(以右手为例)。

2、原地对实心球。

3、A:双脚跳跃练习。B:推铅球。

4、A:双人跳起移动练习。B:推铅球练习。

5、考核:原地推铅球。

四、体操:支撑跳跃。

通过支撑跳跃动作的练习,主要提高支撑跳跃基本能力,掌握支撑跳跃的方法,学会保护与帮助,基本掌握屈腿腾越动作技术,发展踏跳能力。

1、A:踏跳、推手练习。B:单手推墙练习。

2、A: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B:蹲撑、抱腿、挺身跳。

3、跳上成跪撑挺身跳下。

4、A:复习(同上)。B:助跑练习。

5、屈腿腾越跳箱。

6、复习(同上)

7、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五、篮球

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球,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掌握基本技术。通过各种移动步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通过教学比赛,巩固已学基本技术。

1、A:复习各种移动步法。B:复习体前变向运球。C:学习体前变向运球。

2、A:复习先进间体前变向运球。B: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3、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B:复习原地肩上传接球。

4、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B:学习急起急停。

5、A:学习跨步和转身。B:复习急起和急停。

6、A:复习跨步和转身。B:综合练习。

7、篮球教学比赛。

六、排球

巩固移动、传、垫球技术,改进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基本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初步了解正面扣球技术。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1、A:复习移动。B:复习传、接球。

2、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3、复习正面上手发球。

4、发、垫球练习。

5、A:复习体侧垫球。B:传、垫球比赛。

6、学习原地正面扣球。

7、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8、排球教学比赛。

七、韵律操和舞蹈

学习第二套少年韵律体操,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和表现力。

1、复习少年韵律操1。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

3、学习少年韵律操第二段。

4、A:复习少年韵律操一、二段。B:学习第三段。

5、复习少年韵律操(二)。

6、进行全套韵律操的总复习。

八、民族传统体育

1、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

2、A:复习青年拳1---5动。B:学习6---9动。

3、A:复习青年拳1---9动。B:学习班10---16动。

4、A:集体复习青年拳1---13动。B:学习14---17动。

5、A:复习1---17动。B:l学习18---20动。

6、复习青年拳第一段。

7、(同上)

形体训练

初步了解基本手位与基本步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展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1、基本手位。

2、基本脚位。

3、综合形体训练。

4、复习形体训练。

周次 课 次 教 学 内 容 周次 课次 教 学 内 容

一 1 跳跃技术基础知识 五 1

1、学习站立式起跑;素质练习男:1000米、女:800米。

2、复习少年韵律操(二)。

1、复习支撑跳跃的助跑、踏跳与推手。

2、复习少年韵律操(一)2

1、学习弯道跑技术;复习站立式。

2、考核:屈腿腾越跳箱。

二 1

1、上成蹲撑接向前挺身跳下。

2、复习排球传、垫球技术及移动技术。六 1

1、学习蹲踞式跳远。

2、复习移动及体前变向运球。

1、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段。2

1、发、垫球练习。

2、复习体前变向运球,学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

三 1

1、上成跪撑跪跪跳下。

2、复习正面上手发球。七 1

1、腾空步练习。

2、形体训练:基本手位练习。

1、复习跳上成跪撑跪跳下。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二段。2

1、形体训练:基本脚位。

2、复习原地单手肩上传、接球,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四 1

1、屈腿腾越横箱。

2、复习少年韵律操2第一、二段。八 1

1、助跑腾空步练习。

2、复习体侧垫球;传垫球比赛。

1、各种跑的练习。

2、学习少年韵律操2第三段。2

1、测量步点;蹲踞式跳远练习。

2、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学习急起急停。

高密市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课 次 教 学 内 容 周次 课次 教 学 内 容

九 1

1、蹲踞式跳远跳过一定高度的横杆。

2、学习原地正面扣球。十三 1

1、考核:原地侧向推铅球。

2、复习青年拳1---13动。

1、考核:蹲踞式跳远。

2、学习跨步和转身;复习急起急停。2

1、计时跑:男1000米、女800米。

2、复习少年韵律操2的难点动作。

十 1

1、学习原地推铅球。

2、复习跨步和转身。(篮球)十四 1

1、学习青年拳14---17动。

2、复习形体训练。

1、原地对推实心球。

2、学习青年拳第一段1---5动。2

1、复习少年韵律操2。

2、复习青年拳1---17动;

十一 1

1、复习原地正面扣球。

2、复习形体训练。十五 1

1、考核:男1000米、女800米

2、学习青年拳18---20动。

1、双人双脚跳跃练习;原地推铅球。

2、考核:排球。2

1、考核:少年韵律操2。

2、复习青年拳单练第一段。

十二 1

1、双人跳起移动练习;推铅球练习。

2、复习青年拳1---5动;学习6---9动。十六 1

1、考核:青年拳第一段。

2、球教学比赛。

1、越野跑1200---1500米。

篇6: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1

1、游戏:大鱼网

2、选用教材:快快集合

1、学生能记住“大鱼网”游戏名称,并了解捕“鱼”的方法。

2、学生能在快速奔跑中做出灵敏躲闪动作。

3、游戏中能协同动作,团结一致。

2

1、走和跑:400-600米自然地形跑

2、游戏:拍球比多

1、学生能做到跑时姿势正确,呼吸自然,动作协调。

2、能勤动脑,具有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

3、进一步熟悉球性,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提高运球技能,能相互鼓励,积极进取。

3

1、走和跑:二分钟定时跑

2、游戏:拍球比多

1、学生能知道什么叫定时跑和定时跑的方法,能做到跑得轻松,呼吸自然,跑得持久。

2、练习中能表现出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

3、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

4

1、舞步:跑跳步、滑步

2、游戏:长江、黄河

1、通过观察,能说出两种舞步的动作方法。

2、学生能随音乐节拍,配合手臂动作练习两种舞步,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知道游戏的名称,了解游戏方法;能做到反应迅速,快速奔跑;能机智、果断、诚实地进行游戏。

5

1、集体舞:猜拳游戏舞

2、走和跑:30米加速跑

1、学生能模仿出集体舞中的舞蹈分解动作。

2、能积极参与集体舞的学习,培养集体舞感兴趣。

3、加速跑中能做到两臂前后摆动,用前脚掌着地,逐步加快跑的速度。

6

1、集体舞:复习猜拳游戏舞

2、走和跑:复习30米加速跑

1、学生能模仿出集体舞中的舞蹈分解动作,并能互测互评舞姿完成情况。

2、能积极参与集体舞的学习,并对集体舞感兴趣。

3、加速跑中能做到两臂前后摆动,用前脚掌着地,逐步加快跑的速度;能接受教师的指令,练习中不怕苦、不怕累。

7

1、投掷:持轻物掷远

2、游戏:传球接力

1、学生能知道肩上屈肘的投掷基本方法,能做肩上屈肘的投掷动作,做到挥臂动作正确。

2、能听从指挥,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3、游戏中能正确做出手递手的顶上、跨下传接球动作方法,能团结合作为集体争光。

8

1、投掷:持轻物对墙投掷

2、韵律活动和舞蹈:猜拳游戏舞

1、能了解用力挥臂、向前上方掷出物体的方法,并能做出肩上屈肘、用力挥臂、向前上方掷出的动作。

2、练习中通过观察能相互讨论,敢于发表个人看法。

3、能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培养“猜拳游戏舞”的兴趣。

9

1、走和跑:30米快速跑

2、游戏:看谁投得远

1、能两臂前后摆动、前脚掌着地快速跑,提高快速跑的技能。

2、通过认真练习,从中获得动作正确、协调、快速的体验和乐趣。

3、能完成肩上屈肘、用力挥臂的投掷动作,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10

1、走和跑:30米跑(考核)

2、选修内容:传球接力

1、学生能说出快速跑最基本的动作要求。

2、完成30米快速跑的考核任务;考核中能勇敢顽强,努力进取。

篇7:中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年 级:初一

内容分析1.教材特点:教会学生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简单、易学、不易受伤的运动。

2.知识结构:

(1)使学生明白体育运动既有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一面,又有由于各种原因使身体受到损伤的一面。但是只要知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损伤事故又是可以避免的。

(2)通过分析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讲清各项预防措施和要求的含义。

(3)结合学生发生过的运动损伤实例,启发学生分析原因,增长经验,强化安全意识。

3.知识内在联系: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基础:这一学期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在上课时对学生的意见、建议应认真对待,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

2.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对于他们在体育课中对待不同项目的兴趣程度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学生肢体不协调,指令理解错误。动作不到位。

教学目标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巩固提高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4)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教学策略:

1、合理利用有限的器材

2、利用游戏教学

3、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锻炼,同时要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

5、教师上体育课时,要有始有终,同时要注重学生“放松活动” 教学实施

日期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备注

教学内容

田径教学计划跑:进一步学习50米跑的技术,摆腿积极,后蹬有力。动作协调、自然。跳 跃:进一步学习跳远的助跑技术,初步掌握跳起的挺身动作和落地的收腿动作。投 掷:基本掌握助跑投垒球的方法,提高投掷能力。助跑引球,交叉上步转体挥臂

动作连贯。

学生生活类游戏教学计划

1、爬山郊游好处多

2、田径运动的由来

3、亚运会简介、体育欣赏

4、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好处

篇8: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单元教学设计是从关注学生学习出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 体育课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 要把学生能否具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都考虑在内。

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 是“能力目标”培养, 中职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能力的培养, 需要通过恰当的任务来培养, 能力不能传授, 只能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教师在授课时, 首先应确立任务, 带领学生去完成, 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 训练学生能力, 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应用知识, 锻炼出能力。

二、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体育课程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课程评价各个环节,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要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每个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个体差异性, 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 中职体育课程为专业服务设计

中职体育是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 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身体保障。因此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即要体现出该课程对所有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普遍指导作用, 也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及对身体要求,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体现出专业特点。

3. 循序渐进

单元教学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设计相结合, 活动要体现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 从基础到提高;另一方面, 中职生年龄段的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能以及运动习惯、技能的养成等方面有待继续强化。因此, 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应在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 再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单元教学设计, 这样将有助于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1. 体育教学任务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关心“如何教”的问题, 而且应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必须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不仅仅是对教科书既定的学习内容的动作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单元教学设计则是在学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技能本身的价值判断, 设计出更具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单元学习。

2. 学生情况分析

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喜欢能突出个人能力的项目。在对具体运动项目教学时, 首先要分析中职学生需求状况, 解决教师“为什么教”、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二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基础, 为“如何教”寻求依据;三是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性, 为单元教学设计可能采用的个性化教学指导提供设计基础和依据。

3. 教学目标设计

中职教学目标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在制定实施单元教学设计时,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建立在充分教授认知技能的教育价值基础上的。因此, 体育教学目标就不再是让学生简单的学到知识技能本身, 更要对学生学习过程, 学生在进行学习行为后, 其个人的态度、价值、情感观以及个性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订立恰当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不但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也有利于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制定。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在表述上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确定的行为和技能, 二是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所提供的支持和条件, 三是制定出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明确标准, 如果可能, 尽量采用定量标准, 以便师生明确目标。

4. 教学策略设计

中职生体育课教学是为了学生今后职业劳动身心素质、职业体能、职业竞争能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终身受益。所设计的体育教学策略应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教学呈现方式上, 要从以规范动作的讲解示范为主要形式的定论呈现向以学生感悟、体验为主要形式的间接呈现方式转变;二是学习方式上, 应从以机械性的模仿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被动接受学习, 向以互助交往、自主体验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转变;三是师生互动方式上, 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递活动转变为师生双方通过交流, 协作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主。

5. 教学媒体设计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理念就是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媒体也应在教学方法的展开、教学情景创设和教学过程体验等方面起到作用, 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中职体育教学, 要考虑到学生将来职业发展, 要体现娱乐性、生活性的游戏, 如果可能, 要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自制器材锻炼身体, 这些都是职业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把体现教学的流程, 通过对教学任务、目标、对象的分析, 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组合与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表示出来, 具体描述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各部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设计出直观的教学设计方案。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 针对中职学生职业培训特点, 在教学过程设计时, 还可以采用“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 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 完善人格。

7. 教学评价设计

单元教学评价是单元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设计、内容、目标及组织的重要依据。其主要目的是对教学设计理念及其他因素进行科学的验证和可行性、适应性的诊断, 并根据目标达成情况, 对教学执行情况和实现的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体育新课程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

当前较为普遍认同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 在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基础上, 倡导客观、科学的评价每一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然而, 中职生职业培训特点, 体育课程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 如何使学生今后从事职业与当前体育技能学习完美结合, 这是当前亟待尽快完善与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中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 按照中职教育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在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 始终应符合“发展性评价”的总体要求, 关注每一个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训练, 充实和完善有益于职业活动的运动技能储备以及相关体育知识, 可以提高身体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 让学生在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 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摘要:中职体育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 按照培养人才目标, “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和学生为主体”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形成“教与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训练,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单元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陆作生, 伍少利.体育课程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4) :514-516.

篇9: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

为了有效地破解课改中的教学难题,我们提出了“游戏辅助的体育单元教学”主题研究。大量的研究证明:以游戏的活动方式辅助体育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体育技能有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关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游戏辅助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避免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损害,教师采用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

2.以游戏化的练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技能

游戏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学科教研与教师培训,以“游戏辅助”和“单元教学”为着力点,引导一线教师关注教材解读,关注教法研究,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继而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运动技能教学的实效和高效。

基于此,我于2011年暑期精心设计了“游戏辅助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于2011年9月—12月进行,来自全市各小学的76名专兼职体育教师参加了主题教研活动。整个活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一个学期。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游戏辅助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的活动设计

1.游戏辅助

“游戏辅助”是以游戏为活动形式来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游戏辅助”是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不是教学目的。通过游戏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学会运动技能。

2.单元教学

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它是以课为基础的基本教学单位。单元具有独立性又具有整体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对体育教材分析和处理基础上的由多个课时组成的教材的整体设计和教学实施。因此,单元教学是落实技能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3.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体育单元教学主题研究

根据不同的体育教材,紧紧围绕“游戏辅助”“单元教学”两个着力点,开展课堂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教会运动技术的同时,让“三维目标”得到和谐发展。

4.主题教研的活动计划(见表1)

(二)“游戏辅助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的活动实施

1.9月,名师团队研究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基础,收集和梳理“游戏辅助、单元教学、追求实效”的主题观点,第一次集中活动时下发给各位老师,同时通过专题讲座、校本研修等途径,把主题观点渗透到活动全过程,让全体老师领会其内涵,并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

2.9月下旬,调查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相关因素,为实践研究提供相关素材。

第一次集中活动后,布置主题教研的相关作业,学校教研组、研究共同体、教师个体分别根据教材进行主题研究的教学设计,并要求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

第二、三次集中活动,分别由不同的研究团队对不同的单元教材进行“游戏辅助的单元设计与实施”的主题教研。

第四次集中活动,以“教学智慧大论坛”的形式,各研究小组分别对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展示。

3.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研究的研究方式:

(1)同一小组同一教材的推磨式教学研究;

(2)同一小组不同教材的渐进式教学研究;

(3)不同小组同一教材的异构式教学研究;

(4)不同小组不同教材的自主式教学研究。

4.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研究的活动方式:

(1)校本研修下的研究共同体(或者教研组)的小组磨课活动;

(2)游戏辅助的单元教学主题研讨与展示活动;

(3)专家和名师团队的指导和引领活动;

(4)“游戏辅助的单元设计与实施”教学智慧大论坛。

三、反思与思考

(一)主题教研活动的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研究,改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了强化单元教学的意识,重视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教育实践中并有所改善:

1.教学和游戏的相互结合

教学和游戏的结合是指在同一目标引导下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的游戏活动之间的相继关系。将游戏作为教学的先导,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经验以后,并在其经验基础上进行理性升华,抽象出一般的道理,从而使学习具有豁然开朗的效果。

2.教学向游戏的转化

游戏和教学的转化是指教师在教育目标下对学生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这一转化的关键在于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压力为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3.关注单元教学实践

以往的游戏教学研究集中关注在一节课中的运用,而一个单元的教学更能体现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一个单元教学中应有效把握游戏辅助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合理性,让教学走向单元,让研究关注整体。

(二)主题教研活动实施中的注意点

1.辅助性游戏应突出多样性的特征,增强教学吸引力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得法”就是不同技能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活动形式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游戏辅助让学生体会到同一技能内容还有多样的游戏活动形式,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新鲜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辅助性游戏与教学内容应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辅助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进行辅助性游戏教学时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而且要考虑到教学效果。要充分利用游戏对教材中一些动作技术的掌握有较大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这一特点,把体育教学辅助性游戏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游戏了解越深刻、活动技能就越容易发挥,兴趣也越浓厚,教学效果就显著。因此辅助性游戏在教学运用时,从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订和组织实施都要与教材相配合,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辅助性游戏应明确教学中的正确定位,有效服务主题

辅助性游戏的运用是根据教材的需要进行的,因此要合理运用,在进行游戏时,要在保证主要教材的任务完成下来进行,它是处在“辅助”与“补充”的位置,不能颠倒“主次”。游戏时既要根据预先制订的课时计划,又要结合当时课堂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身体状况变化,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来进行,游戏前进行分队和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使得各队或各组力量均等。

(三)下一步深化研究中应努力的方向

1.关注单元教学主题研究的系统性,把游戏辅助的单元教学系列化。

2.引导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的单元教学”主题活动,大家都行动起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我市体育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余立峰.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必学内容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6(6).

(浙江省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314200)

上一篇: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下一篇:毛概第十章期末习题